[懶太太]
臥底採訪求職詐騙公司的打工生涯
大學畢業那年,剛考上研究所,閒閒沒事在PTT看到壹週刊徵傳播科系的工讀生!那時壹週刊才成立沒多久,超多資深厲害的記者去那邊上班,也是我們念傳播都非常嚮往的公司,雖然我沒辦法去那上班,去打工也好,我很開心地去應徵。
去工作之後,帶我們的記者才告訴我,正逢畢業季,很多求職詐騙公司都會趁這時候徵才來騙社會新鮮人的錢,所以希望我去應徵,把這些應徵的狀況記錄下來,讓她可以以此資料去寫專題報導。我覺得超刺激的!可以見識到很多公司詐騙的手法。那時沒有想太多安全問題,想說自己長的善良可欺(?),應該很容易取得信任!
那時報紙徵才多於網路,果然超多求職詐騙的公司,基本上話術都差不多,我去面試都把工作內容講得很簡單,也不會說要購買啥東西,好像你很輕鬆就有不錯的薪水!
你進去會發現,根本沒啥人在真的上班,他們的上班都是在面試應徵者。有一個最刺激的公司,他還會拐第二階面試的人去某地方專門受訓,喊一些要賺錢的口號!
我那時也真的大膽,包包裡裝偷拍的攝影機,就這樣安然度過。
我電影看太多了,一直很嚮往喬裝臥底之類的,但真正去做,才發現要注意的細節還真不少。後來記者也寫出一篇很精彩的報導,讓我感到與有榮焉哩!
包包長大,我也會鼓勵他去打工,但是不要做這種危險工作,所以我當年好像沒告訴我媽我要做這個啊,哈哈!
圖為包包周歲照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
大學畢業 打工 ptt 在 李屏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也是同志遊行的意義所在,仍有人必須躲藏在暗處,藉由一次大型現身,讓很多人知道他們並不孤單,有燈、有人、有路可走。」
下週六便是同志大遊行,
同婚過之後,尚有很多關卡要過。
行動是最好的支援,
無論你的性傾向為何,都很歡迎上街來走走,
讓大家看看、世界上還有這麼多可愛的人。
每年六月跟十月,
都是私訊來詢問要不要出櫃的旺季(咦!)
僅以此篇,獻給大家。下周六見!
--
大學放榜的那一週,媽媽趁著排休,開車帶我出遊。我坐在副駕駛座,電台播著輕快的情歌,媽媽說,上大學就可以交男朋友了。講得像是我曾經對交男朋友有興趣一樣。她以為我沒聽清楚,再說了一次,我停頓,回話,說我沒有想交男朋友。又往前開了一小段路,幾分鐘,下一首歌,我們開上一座大橋,就在那個交接的當口,媽媽突然想通,彷彿她不曾懷疑過,用嶄新的口氣,開玩笑卻又遲疑,媽媽終於問出那個問題。我一直很怕,但也許我也一直在等。
那件事情不好說,詞彙太燙,於是媽媽說:妳是不是有「那個」的傾向?
無法說是,或者不是,誠實跟謊言都有難度,幾乎是最困難的口試,而妳已經為此準備了隆重的答案。妳終於能說:「嗯。」或者更接近「m。」難以張口,也難以啟齒的閉口音。車行駛在關渡大橋的中途,但她無暇顧及,逕行開往路邊停靠。她沒接話,我也沒說話,對話就留在橋中央。後來也發生過很多類似經驗,如同親子關係裡的百慕達三角洲。相關的話題總是靜悄悄陷落,開了頭,不收尾,或跳接,或切歌,之後都假裝沒發生過,隱密的攻防戰反覆進行,敵不動,我不動。
接著是上大學之後的事。我的初戀結束得非常慘烈,雙方都年輕,不懂溝通,有許多任性妄為的部分。對方後來劈腿,中間的風雨拉鋸已經不復記憶,只記得在椰林大道上淋雨狂奔,或者在醉月湖邊談判,現在想起來覺得真是體力充沛。第一次的分手經驗最苦,吃不下,睡不著,如同行屍走肉。當時流行略寬鬆的褲子,我記得有天需要去上課點名,套上褲子,手一放開褲子就直接滑落,十天內我大概瘦了七公斤。身邊能夠談論的人極少,幸好有個朋友總是在凌晨陪我講長長的電話,感覺快要溺斃的時刻,每通電話都是空投而來的救命索。跟這個朋友後來失去聯絡,但我會永遠記得她陪我走過的這段夜路。
媽媽察覺異狀,我只能說心情不好,有太多層次需要遮掩,也根本沒有面對其他壓力的耐受度,心裡疼痛而脆弱,輕輕一碰就會斷裂,還夾雜擔心事跡敗露的慌張。沒多久就是農曆新年,大家族的聚會上反覆地被問有沒有男朋友,還記得有個親戚插嘴說:「妳該不會是同性戀吧?」其他人有的笑,有的因為聽到這個字眼而尷尬,完全是地獄中的地獄。
連戀愛都無法公開談,又怎麼跳過戀愛階段,直接談論分手呢?
要到十幾年後,我有個異性戀女生朋友發現男友劈腿,她在雨天緊急收拾行李,逃離他們同租的套房,半夜叫了計程車來我家暫住。一進門她就跪倒在門口,呈現 orz 的姿勢,回過神就開始細數她抓包男友的過程,對話內容,心理轉折,哭啊,罵啊,喊啊,崩潰,在臉書貼抱怨文。我才突然發現,原來一般人分手是可以這樣的,可以光明正大地攤開討論,甚至哭著打電話回家。
上大學後,看見一些公開出櫃的同志,不一定認識,我遠遠看著那個誰跟誰,尋找一點尾隨的方式。這也是同志遊行的意義所在,仍有人必須躲藏在暗處,藉由一次大型現身,讓很多人知道他們並不孤單,有燈、有人、有路可走。
我在PTT找到Lesbian版,甚至不敢加進「我的最愛」選單,每次都重新從最外圍的選項繞路而進,怕被誰發現,還有已經倒站的壞女兒跟KKCITY的5466站台。虛擬的世界成為妳真實世界的支架。精挑細選某個下午,假裝只是經過,深呼吸,推門走進女書店或是晶晶書店。《童女之舞》《鱷魚手記》《愛的自由式》構築出一道階梯,飄動的彩虹旗是地下王國的召喚,妳在那裡找到一點近似於認同感之物。
我練習在日常生活循序漸進地出櫃,像是在岸邊做一場漫長的暖身運動,接著慢慢踏進淺水池,試圖跟親近的朋友談論,動作必須很小,很怕濺起水花。
初始經驗有好有壞。當我正襟危坐,跟朋友說,我想告訴妳一件事的時候,她就立刻知道了,她覺得很好笑,引用原文就是:「很明顯好嗎?」另一個朋友則石化了,她有點著急地結束對話,在幾天之後打電話來,哭著說,她沒辦法接受這種事,希望我能趕快恢復正常。我跟後者在一個共同的交友圈,我以為她可以接住我的困頓,但我判斷錯誤,剛好我也忙著打工跟家教,忙碌是很好的掩護,我選擇從那個群體撤退。回想起來覺得懷念,那是一個還很在意面對面、或是直接通話的年代。
進一步,退兩步,再進兩步,雖然磕磕碰碰,但我慢慢建立起自己的護城河,發現出櫃其實沒那麼可怕。
跟不太相熟的學姊修了同一堂課,她自然地跟我聊起前女友,不用多說,她辨認出我們是同類,類似這樣的事帶來一點安全感。也有過意外的插曲,系上辦三天兩夜的營隊,營區在山上,很冷,工作人員睡大通舖,睡前還要對隔天流程,開會到一半,某個學姊突然指著我,說「蕾絲邊」。我無法招架這突如其來的攻擊,並且覺得這說法古典卻新奇,我無言以對。學姊不放棄,繼續伸手指向我,重述「蕾絲邊」,見我全身僵硬無法回應,她把手伸得更長,將我領口露出的保暖衛生衣的蕾絲滾邊推回去。
再後來我跟媽媽之間也有類似的攻防,很多次我話說到一半,她的眼神或是反應,仍舊會把我推回去。我也顧慮到如果真正說出口,她就不能在眾人面前繼續假裝她不知道,她也會進入自己的櫃子,我家又不是開家具行的,話到嘴邊總是放棄。我是單親家庭獨生女,性向是我們這個小家庭裡的大象,已經漸漸擠壓到母女的談話跟空間,但我們選擇視若無睹。
大學畢業後我進廣告公司工作,工時極長,想要通勤時間短些,也想爭取自己的空間,我出外租屋。剛離家的時候媽媽天天打電話來,問工作狀況,問午餐內容,問一日行程,什麼都問,就是不問我的感情狀況。偶爾媽媽還是會開玩笑般地問有沒有男朋友,當然秒回沒有。這樣的往復更像是複診,一次次確認某種疾患的存在,日子久了,我開始覺得厭煩,長期的不問不說,近乎冷暴力。
工作幾年後,如此的問句又出現,這次不一樣,我終於有力氣回答:「我喜歡女生」。
那個下午很熱,我站在窗邊講電話,陽光普照,但我的聲音絕對在發抖。電話彼端出現很長、很長的沉默,然後媽媽說:「妳這樣不正常。」我回問她:「什麼是正常?」已經忘記這場對話怎麼結束的,最後我一邊哭一邊按掉了電話。
接下來我們經歷了關係惡劣的幾年,迸發出巨量的荒謬對話,例如她會突然說可以接受我不結婚,男生跟女生都不要交往,單身就好。再糟糕一點的狀況,我們會突然針鋒相對。我已經不是那個在母親面前失語的青少年,長出認同的同時,我也長出舌頭,學會反擊,學會辯論。不知道從哪一天起,立場竟然轉換,她漸漸說不過我,成為失語的那方。儘管如此,「同性戀」或是「同志」仍舊是不被使用的詞彙。我們因為各種雞毛蒜皮小事爭吵,只因為我們不討論最應該討論的事, 我們爭論,卻無法說出核心,我們動不動就吵架,聯絡的頻率拉得很長,見面的時間變得很短。
艱難的冷戰持續數年,很多時候我感覺自己是個孤兒,龐大的孤獨感讓我喘不過氣。
三十歲左右,我差不多建立好自己的支持系統,擁有如同家人般——不,可能比有血緣的家人還親密的——朋友們。再後來媽媽見過我的許多朋友,也知道許多女生也都是交女朋友的,比例之高,想必對她來說是不小的衝擊。我們漸漸能夠開啟對話,她不會再提「正常」這類的字眼,偶爾她還會跟我提起朋友的小孩,說對方看起來就是。接著她幾乎就長出雷達了,我發現她會偷看路上的踢。
從我十八歲的那個「嗯」算起,大抵經過十年,中間有各種大大小小無聲有聲的戰爭,我終於不用再跟媽媽出櫃了。去年公投前,媽媽特地手寫兩好三壞的小抄,進場前還想跟我對答案。至今她還是沒辦法很自然地說「同性戀」或是「同志」這些詞彙,但也沒那麼禁忌。
每個同志、每個非異性戀者,當他們發現自己跟世界的預設值不相同時,都勢必會走上一段追尋的路,每個人的旅程不同,或長或短,或輕鬆或困頓,有的一路獨行,有的順利跟了團。如同這段認同的路途,家人朋友也會有他們的路途,出櫃不是看一場電影,無法在兩小時內就得到完美的結局,出櫃更像是一千集的鄉土劇,必須吃過很多很多頓飯,過上很多平凡無奇的日子,才會有一點點情節推進。每個家庭的狀態都不同,如果不幸地降生在過難的級別,也請不要硬碰硬,就低頭趕快走過這一段,選擇遠一點的大學,經濟獨立,過自己的生活。要好好長大,會有人愛你。
後來我終於理解了媽媽口中的「正常」是什麼,正常是大多數人的選擇,是中間值,如同有人喜歡正常,有人喜歡半糖去冰,有人喜歡無糖少冰。正常不是正確,當你跟大多數人不同,不代表你不正常,你只是比較特別。
+
全文收錄於散文集《台北家族,違章女生》。
大學畢業 打工 ptt 在 沒力史翠普yucai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戳 #以下摘文
首先,不論出國留學或短暫工作,並不是一種目的,而是一種過程,或者稱為一種選擇。你花上三年時間,到國外留學,或是打工度假,這到底好不好?很好。你在這段過程中,應該可以有些有別於留在台灣的體認,如此而已。例如,你可能發現原來台灣的健保好到太誇張、台灣的治安好到很離譜、台灣的公務員親善到不行等等,但是如果你從來就沒有長期出國的經驗,你可能會覺得台灣就是埋沒你才能、非常不方便的鬼島。一旦到了國外的寶地,就可以飛天鑽地,眾人稱羨。
我問你,你的英文、西班牙文、法文、泰文、馬來文、日文、韓文到底行不行?任選一種就好。你總不會希望到澳洲度假打工的時候,每天只跟袋鼠、無尾熊對話吧?或者是你只打算在中國人開設的餐廳打工端碗盤、只參加台灣同鄉會的聚會,然後發現其實在屏東打工,也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而且還不用費力捲舌講京片子。
薪水不一樣?對,是不一樣。但這是用很多的犧牲換來的。包括高物價、離鄉背井、吃不到臭豆腐與麵線、除夕夜用視訊看著家人吃大餐你在吃漢堡、人生地不熟遇到種族歧視還不曉得怎麼申訴、警察開罰單在這裡你還能求情到那裡只能乖乖繳錢,你都只能含著眼淚帶著微笑,然後打電話回家跟媽媽說你一切都很好。有捨就有得,只不過是這樣而已。但是你確定,如果你的能力不夠、你的思想準備不足、你的抗壓性過低,你在這些國家工作,會比你現在的狀況有趣?
還是你以為,你在台灣擔任行政庶務的「無聊工作」,到那裡就可以當律師、醫師、會計師?
律師您好,我大學畢業出社會已兩三年,學的是文組,目前工作是行政瑣碎的事情,公司環境待遇跟老闆同事們都不錯,但是每天都覺得上班無趣,內心深處很想要去海外工作,想要去見見不同的世界,做不同的工作跟體驗。
很害怕我出去後,沒辦法長期留在當地,失敗回來台灣後找不到比起現在工作還要好的職場。我怕脫離現在的舒適圈,但也怕自己停留原地,律師您可以給我一些勇氣,給我建議嗎?
________________
這位同學,勇氣是梁靜茹給的,我沒辦法給這種東西。
為什麼?因為你根本沒做好準備,有太多的勇氣只會害到你。
首先,不論出國留學或短暫工作,並不是一種目的,而是一種過程,或者稱為一種選擇。你花上三年時間,到國外留學,或是打工度假,這到底好不好?很好。你在這段過程中,應該可以有些有別於留在台灣的體認,如此而已。例如,你可能發現原來台灣的健保好到太誇張、台灣的治安好到很離譜、台灣的公務員親善到不行等等,但是如果你從來就沒有長期出國的經驗,你可能會覺得台灣就是埋沒你才能、非常不方便的鬼島。一旦到了國外的寶地,就可以飛天鑽地,眾人稱羨。
我問你,你的英文、西班牙文、法文、泰文、馬來文、日文、韓文到底行不行?任選一種就好。你總不會希望到澳洲度假打工的時候,每天只跟袋鼠、無尾熊對話吧?或者是你只打算在中國人開設的餐廳打工端碗盤、只參加台灣同鄉會的聚會,然後發現其實在屏東打工,也可以達到一樣的效果。而且還不用費力捲舌講京片子。
薪水不一樣?對,是不一樣。但這是用很多的犧牲換來的。包括高物價、離鄉背井、吃不到臭豆腐與麵線、除夕夜用視訊看著家人吃大餐你在吃漢堡、人生地不熟遇到種族歧視還不曉得怎麼申訴、警察開罰單在這裡你還能求情到那裡只能乖乖繳錢,你都只能含著眼淚帶著微笑,然後打電話回家跟媽媽說你一切都很好。有捨就有得,只不過是這樣而已。但是你確定,如果你的能力不夠、你的思想準備不足、你的抗壓性過低,你在這些國家工作,會比你現在的狀況有趣?
還是你以為,你在台灣擔任行政庶務的「無聊工作」,到那裡就可以當律師、醫師、會計師?
不,你如果語言能力不夠、證照不夠、準備不夠,你會發現到海外工作,也就是犧牲很多原本在台灣所能享有的一切,而換取較高的薪資而已。所謂的「較高」,就是扣除掉物價,以及你所犧牲的一切,就是「還好」,並不是幾年以後回來,你就會從魯蛇變成溫拿。更別說你想要長期停留在當地這件事,並不是你想留就能留,低階的工作簽證,非常不容易取得,你得要對這個國家有貢獻,或者乾脆找當地人結婚,才有可能在那個國家居留。
所以,你現在的問題並不是出國,而是你讓自己停留在舒適圈裡。你得先想想,出國可以給你什麼,你有多少能力可以應付在國外工作的壓力。如果你只是想要「任性的」體驗如何端盤子與養牛羊,台灣就有很多工作機會,而且遇到不公平的對待,還可以到PTT與爆料公社喊冤。而如果你想「認真的」增加自己的職場經驗與人生體驗,那麼想清楚自己的籌碼有多少,出國以後會如何融入這個社會,學習不同的技能,並且增加自己的經驗值,這樣才是有意義的打工度假。
如果只是想短暫的體驗生活,那就去,別擔心能不能增加競爭力,當出國玩兩年就好。但是如果夾雜其他目的,那就再說吧!事實上,我比較擔心,如果你繼續在舒適圈裡,過了兩年,你還是停留在原地,唯一增長的,只有體重、皺紋跟年紀。
大學畢業 打工 ptt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LjUOH9T9j21GiX8jzytu6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首支單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SHWB6Ai9Y
我的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這位才是真正的網絡垃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JYDx1GP-U&t=263s
Billie Eilish出賣靈魂的方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B1S2uy5Po&t=115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我受夠了, 我的精神困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6uxaQhiS4&t=7s
Uncle roger最不好笑的笑話
Uncle roger最好笑的錯誤
網絡傳記
從前獵人A和獵人B一起進森林打獵. 獵人A突然暈倒. 獵人B打電話求救, 跟接線生講: “我朋友死了, 我可以點做啊?” 接線生就說: “冷靜一點, 我幫你, 你要確定他是真的死了先”
靜了一靜後, 聽到 “bang” 一下槍聲. 然後獵人B説: “好, 之後呢?”
你覺得這個笑話好笑嗎? 根據美國2015年心理學統計這是 ‘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話’ , 意味著 ‘好笑與不好笑’ 是有客觀biu juen.
這樣說: 是否無論在美國, 歐洲或非洲; 説起這個獵人笑話也會引起全場爆肚呢 ?
(Show uncle roger) 那如何解釋到Youtuber Uncle Roger同一條搞笑影片在不同地區會有掌聲和打字道歉兩個極端反應.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uncle roger最近向中國市場的 ‘致歉’ 信一方被受眾:內地網民,覺得多餘, 另一方被外間覺得行為yuek suen.
(Read story) “I’m not bowing down to anyone. Especially not to all the hate comments I’m getting”
(Tell a bit of the story) 今個月12號uncle roger刪除與一位名Strictly dumpling的Youtuber一起拍的影片. 原因是這位Youtuber曾對中國有批評言論. Uncle roger由海外華人最新代表人物到掉粉.
今天解釋為何比Youtube界任何人uncle roger更不應該“道歉”
(Show how the west ruins rice)
先看Uncle roger如何用1年爆紅, 後看uncle roger如何wuy fan喜劇本身的意義.
[喜劇理論3步曲]
如果廣東地區提 “棟篤笑” 3個字, 黃子華 “你落左妝我仲認得你叫化妝, 落左妝我唔認得你叫喬裝!” 或 “老闆出俾你果份唔係糧, 係賠償” 對都市男女關係及打工仔心態作出
“誇張” 得來
“會冒犯” 某些人, 但
“有共嗚” 的
COMEDY: 喜劇理論 3步曲.
來自古希臘時代的喜劇之王Aristophanes首度創立喜劇3步曲:
1誇張方式: 列如: 主角騎著甲蟲飛上天堂, 來2冒犯在他的表演坐最前排的guen員, 名哲學家, 為3得到被欺壓的小市民發聲.
3步曲流傳到現今所有喜劇表演. 唯一因地區或文化會有所轉變是 “第3有共嗚” 那群人, 通常一goon都是小市民. 即是消費表演的受眾. 即是你和我.
辯駁了 ‘兩個獵人’ 笑話是客觀理論之yu, 亦解釋到sik演Uncle roger角色的棟篤笑表演者Nigel Ng, 如何用jauw笑海外華人刻板印象得到某一Kwun的共鳴.
(Marie kondo Clip)
1991年3月15日出生於馬來西亞吉隆坡的Nigel Ng黃瑾瑜, 美國大學畢業後正式在英國開始他棟篤笑生崖. 拿了幾個新人jeung和做了幾個電視節目嘉賓, 成績不算太突出. (Show video )出來短短幾年, 7月嘲笑BBC ‘uncle roger disgusted by this egg fried rice’ 現在爆到二千萬view. 橙色衣服, 說話口音極重而jim suen huk bok的中年大叔型像短期內吸立無限’niece and nephew’ 粉絲.
UNCLE ROGER喜劇3步曲中的3個組別 3樣表面上都是 ‘海外華人’ (誇張演yik海外華人, 來冒犯海外華人, 給有共嗚的海外華人看.
外國長大的小數民jook常常會因膚色被取笑. 我小時候會聽到: chink, small eyes.
(Gordon Ramsey video) 而Uncle roger表面把華人大叔的kuet點放大 , 但內裡是挑戰白人廚師的權威. 為小so mun jook發聲, 獲keun.
3部曲中被mo fan的其實是白人keun wuy.
表裡不一: 2千萬來自jauw笑華人文化的外國觀眾, 也同時有知道他在做什麼的華人觀眾.
Uncle roger角色前, Nigel第5條片已經chi笑西方國家米飯的包裝. 第6條影片笑澳洲一間大學因怕榴連的味道要疏散. 之後放 ‘wok’ ‘美jing’ 等中國烹調物料與高級大廚 Gordon Ramsey, Jamie Oliver等相題bing leun.
用主觀口味ping好wai的食物, 拉底高高在上的他們.
說到這裡明白uncle roger成功之處也應該更明白‘del片’ 事件為何會害死一個comedian的事業.
Uncle roger的道歉不止不誇張而是過於緊張, 怕 2, 冒犯可以給他更大巿場的人所以3, 無視因以so yuen曾跟他有gung ming的觀眾.
他做了一切令他成功的相反. 他去dou hip的新goon jung最也不是太在乎.
雖然uncle Roger主觀認為自己不是向什麼人底頭.為jan什麼錢或wok什麼名氣. 但真實世界的行為不是一場dung dook笑. 不是你話好笑就好笑. 不好笑就chum muk. 每個人的行為也會被客觀世界去看和poon定好與不好的.
我送給uncle roger最後是: 如果最初我說的那個兩個獵人故事不是用一個笑話來包裝, 而是真人真事. 獵人B是親手殺了人. 在真實世界是好恐怖的, 是需要坐gam的.
Uncle Roger羅傑叔叔違反的原則
羅傑叔叔Uncle Roger道歉違反的原則
2021年羅傑叔叔Uncle Roger道歉違反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