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Q&A】打坐久了會不會有蘿蔔腿?
有些愛美的女性會擔心長時間禪坐,腿會變成蘿蔔腿而不敢學打坐,其實是完全不必要擔心的。
日本的傳統女性生活起居,習慣跪坐,由於長期將臀部壓在小腿上,導致小腿血液循環不順暢,久而久之就變成蘿蔔腿。如果又從事粗重的農務,小腿會更粗壯有力。
禪坐的功能之一,便是能放鬆身體,促進血液循環,讓氣血暢通,因此腿部線條會更優美不浮腫。再加上禪坐前後,都會全身按摩與運動,因此長期禪坐,人會看起來更容光煥發好氣色。
--本文摘自《禪修入門50問》
更多學佛Q&A https://pse.is/39kvyp
#學佛問與答
學佛 入門q&a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學佛Q&A】禪修風潮為何風行全球?
現代人物質生活進步,伴隨而來的壓力卻更大,工作、人際、社會、家庭等 #壓力 ,往往逼得人們喘不過氣。適當的壓力是進步的動力,然而,長期處於高壓下,對身體與 #心理健康 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為了釋放壓力,各種按摩紓壓、芳香療法、療癒系小物、慢活旅遊等名目應運而生;也有醫院增設「放鬆」門診,引導人們轉換心情,#放鬆 身心,再次充滿能量面對生活挑戰。
美國《時代》雜誌報導,美國每天有超過一千萬人透過靜坐來放鬆、紓壓,其他放鬆方式還包括:運動、聽音樂、健身、繪畫、瑜伽、氣功等。在這麼多種紓壓放鬆的方法裡,「禪修」成了當代「顯學」,為全世界共同研修的課題。無論是西方或東方醫學界、運動界、教育界、文學界、藝術界……,都從古老的禪修方法重新取經,而工商企業界更是將禪修運用在職場上,鼓勵員工們以此鍛鍊身心。彷彿,工作與生活有了「禪」字,就擁有了安頓身心的安心帖。
覺察身體放鬆禪
現代人都太會「忍」了,忽略身體透露的訊息,就像吹氣球一樣,一定要等到「爆掉」了,才發現自己的身體真的太緊、太累了。覺察身體的感覺,是放鬆的第一步。人們往往對身體發出的訊息不知不覺,例如牙齒緊扣、肩膀不自覺拱起、眼睛瞇起、胃悶脹氣,或不定時偏頭痛,睡覺時緊握雙拳……。這些身體現象,正透露著我們處於「緊張」、「壓力」下。
放鬆其實是「本能」,因為人們都不喜歡「不舒服」的感覺;「放掉」不舒服的感覺就是放鬆,覺察自己哪裡感到不舒服就「放掉」,慢慢地就會「鬆」了。透過禪法,我們可以一步步觀察自己緊繃的情況,然後一層層鬆開身心壓力。
「心」是放鬆的關鍵,心的放鬆就是放下;身的放下就是放鬆。放鬆是以身為用,以心為體。身與心是一體的,身體的反應其實透露出心的訊息,壓力是源於內心對外在環境與自我價值的反應。
以禪調適身心壓力的過程,其實便是內在的自我探索之旅。從紓解壓力到增加自我覺察,並了解與接納自己的特質,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進而穿越表象, 欣賞、感謝與享受生命的豐足,便是禪的智慧人生。
凡事用心不用力
聖嚴法師常形容,一個身心放鬆的人是「無事人」,但「無事人」絕非凡事漫不經心,事不關己;而是認真處理當下每一件事,處理完了也就放下,心中沒
有任何罣礙。如何把心放鬆?如聖嚴法師所說:「好事不強求,壞事不拒絕。一切現象的發生必有其原因,要平心靜氣地接受它、處理它、完成它,這就容易放鬆了。」
以禪法學會放鬆身心,能讓我們隨時保持身心安定。禪修,不只是放鬆的方法,更是生命的智慧,現代人需要的不只是養生、練氣或心理治療,而是一套足以安身立命的生命智慧和處世哲學。一個真正身心放鬆的人,對於人生價值已了然於心,做起事來用心卻不用力,就如同大慧宗杲禪師所說的「省力處便是得力處」。當我們放鬆得力時,便可省無限力,但省力處卻可得無限力,做起事來得心應手,心也將更自在。
--本文摘自《禪修入門50問》
更多學佛Q&A https://pse.is/39kvyp
#學佛問與答
學佛 入門q&a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學佛Q&A】誦《地藏經》有任何禁忌嗎?
讀誦佛經沒有禁忌,只要靜下心來、抱持恭敬心,任何時間、地點、情況都適合。有人流傳不能在夜晚、家裡、農曆七月或生病時誦《地藏經》、不能說出地獄鬼王名號,以免引來六親眷屬和鬼道眾生,這些都是沒有根據的錯誤觀念。
不僅如此,《地藏經》中提到許多誦經的好處,鼓勵大家多讀多誦。經常持誦《地藏經》,可以消災滅罪,得眾鬼神禮敬、延年益壽、土地豐饒、家宅永安;如果將誦經功德迴向十方法界眾生,就會因為行布施而得福;更進一步依經教修行,堅牢地神和諸天眷屬會日夜守護,讓全家人平安健康。
讀經是佛教修行的入門方法,凡是佛教經典,無不讚歎讀經的功德,用意在鼓勵佛教徒讀經。印順法師也鼓勵佛弟子皈依之後,要多聞正法,親近善知識,從經典學習佛法,熏習正確的知見,學習諸佛菩薩的德行,修正自己的行為,就是學佛的下手處。
《地藏經》內容豐富,地藏菩薩秉著廣設方便救度眾生的大願,所開示的法門容易修持,人人都做得到,特別是地藏菩薩累劫救母的孝道,令弘一大師初出家時,每次聽聞《地藏經》必定感動落淚,自己書寫讀誦之外,也鼓勵為人子女報父母恩應讀《地藏經》。如此大悲、大願、大力、大勇的經典,適合學佛的人時時讀誦。
◎本文摘自《人生》372期
更多學佛Q&A https://pse.is/39kvyp
#學佛問與答
#地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