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競爭者的迷思
我公司在初期的時候,只有賣6吋生日蛋糕,我的想法是:
「每年生日的人這麼多,這個市場一定很大。」
一開始確實像是這樣,業績拉起來之後,公司過了一段好日子。
可是又過了一段時間,業績開始往下掉,我想辦法從不同方向找原因:
客戶不滿意?
廣告操作太差嗎?
網站的問題?
競爭者出現?
我把蛋糕寄給客戶之後都會發信問感想,然後統計產品的分數,所以在看完問卷之後,我確定產品是沒有問題的。
那問題是出在廣告、網站,還是競爭者?
分析之後,我發現廣告、網站的問題非常明顯,廣告的問題很簡單,單純就是打廣告的技巧太爛,只要去上課學習就好。
網站的問題,則是愈來愈多人開始用手機,我的網站當初是設計給電腦用的,手機看起來畫面很小、很難用,這請工程師更新一樣很快解決。
再來是競爭者分析,一開始我想,是不是網路上出現和我定位一樣的蛋糕店,讓我的生意往下掉?
我的定位是精品巧克力蛋糕,包裝非常有質感,所以我馬上搜尋有沒有類似的店開幕,跟我搶客人。
結果沒有。
我陷入了沈思,然後又想:
「也許不要侷限在精品巧克力蛋糕,其它種類的精品蛋糕也算是競爭者,調查看看好了。」
結果還是沒有。
我皺著眉頭,坐在電腦前想:
「難道低品質的蛋糕也是競爭者?」
但是習慣吃精品蛋糕、拿精品蛋糕送禮的人,通常不會買低品質的蛋糕,目標客群不一樣,不應該有競爭的問題。
思考碰到了死胡同,我決定從最初的原點開始推理:
我在賣什麼東西?
精品生日蛋糕。
我的競爭對手是誰?
有賣精品生日蛋糕的店家。
但是最近沒有新的店家出現,我的生意卻掉了!
我的結論是:
問題出在廣告、官網,和競爭者無關。
但是我心裡感覺總是有點怪怪的,好像漏掉了什麼重要的東西……
我的客戶就是會買精品生日蛋糕慶生,對手當然是跟我一樣的店家,可是我沒有發現這樣的新對手啊!
想到這,我突然覺得好像哪裡不對勁,所以我把這一段思考再倒帶一次:
「我的客戶就是會買精品生日蛋糕慶生……」
「慶生……」
想到“慶生”這兩個字,我的腦海浮現出兩個畫面:
1. 一群人圍著大蛋糕,唱著生日快樂歌
2. 一群人在餐廳吃飯慶生,然後微笑的服務生出現……
第一個畫面沒什麼問題,因為我的蛋糕就是針對第一點情境設計的。
但是腦海浮現第二個畫面的時候,那個微笑的服務生出現要做什麼?
他手上拿著什麼?
是蛋糕!
誰家的蛋糕?
某間大飯店的蛋糕?某間法式甜點店的蛋糕?
都不是,那是餐廳的小蛋糕!
現在很多人慶生根本不買蛋糕了,他們寧願把錢拿去高檔一點的餐廳吃飯,然後用餐廳附送的蛋糕慶生;或是餐廳不附蛋糕,隨便一個甜點都可以代替!
所以搞到最後,原來我的競爭對手包含了高檔餐廳。
我找了幾個目標客戶,確認了我的想法之後,開始針對餐廳慶生來改變我的產品,讓業績又拉起來。
這就是我以前的盲點,我覺得只有和自己同類型的店家才是競爭者,但事實上是,只要那產品能帶給客戶一樣的目的,就算是完全不同行業,也是競爭對手。
就像剛剛的例子,能達到慶生目的的不是只有蛋糕,餐廳也可以(就算沒附蛋糕,很多人也願意),所以兩邊是會互相影響的。
你在面對競爭者的時候,要以能夠達到客戶目的的角度來思考,才比較正確。
客人在思考要不要買的時候,第一個考慮的是他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確認目的之後,會列出所有選項,再來決定“種類”。
舉吃的例子你會比較容易了解,客人去餐廳的目的有填飽肚子、聚餐、慶生、就是想吃某種料理……等等。
如果你是做美式餐廳的,目的是讓人有地方聚餐,裝潢氣氛好、空間大,今天有兩間店開在你附近,
第一間:小小的美式餐廳,只有兩張桌子內用,不適合聚餐。
第二間:異國餐廳,裝潢舒適、空間寬敞、食物平價,料理類型適合聚餐。
要引起你注意的,應該是第二間。
雖然第二間賣得東西和你不一樣,可是他能帶來的目的是一樣的,也就是聚餐。
客人在考慮聚餐地點的時候,就會把第二間和你同時列入考慮,而不是把第一間小餐廳和你列入考慮(就算第一間賣的東西和你一樣)。
客人確認目的之後(聚餐),才會考慮種類要日式、美式,還是中式料理?
有的人是先看評價好不好,再決定要日美中哪間餐廳,可是不管他先看評價還是先看種類,“目的”一定是最優先的。
總不可能找一間評價很好、只有兩張小桌子的便當店,來當聚餐場所吧?
不過客人在決定種類的時候(美式、中式、日式餐廳),已經不是你能控制的事情了,因為你的餐廳早就已經定位好了,煩惱也沒用。
你可以專心在和你能達到同樣目的的競爭者,有什麼是值得學習的?
他們做了哪些事,讓大家更願意去他們那邊聚餐?
你該用什麼對策來面對?
而不是一天到晚關注小漢堡店,他們的一舉一動是什麼。
你的營業額主要來源是“聚餐”,小美式餐廳則是“個人用戶”,方向本來就不一樣。
當然如果小餐廳在餐點上有什麼優點,你可以跟他學習,畢竟產品好不好吃是最基本的,可是要記得真正的競爭對手,是那些能帶給客戶同樣目的的店,不管類型和你一不一樣。
另外的例子就是相機和手機,誰會想到完全不同的兩個產業,他們的銷量會互相影響?
但是仔細想想,他們都能達到相同的目的,也就是保存影像,那就不覺得奇怪了。
有這樣的認知後,相機公司才能好好想出對付手機的策略,而不是和其它品牌的相機拚得你死我活。
不管我們的行業是什麼,能認清真正的競爭者是誰,才能讓我們做出最正確的分析,還有決策來幫助公司活下去。
________________
p.s. 這裡有另外一篇關於網路行銷的訣竅,是PDF的形式,在下面這個連結填寫email之後,這份PDF會寄到你信箱。
未來我的行銷知識、創業經驗,也會寄給你。
連結:
https://baco-street.com/markba
另外,出版社邀請我出了一本書《成為1%的創業存活者》,裡面寫了我創業這幾年的經驗、行銷訣竅,可以幫助你避開不少歪路,訂購連結在這裡:
https://baco-street.com/MAB
我經營的公司是貝克街巧克力蛋糕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aCoStreet/
貝克街官網:
http://www.bacostreet.com.tw
podcast連結:
Apple podcast:
https://baco-street.com/APD
市場街最後一站 pdf 在 王欣儀 俠女仁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Subject: Carolyn Zeng 對服貿協議的看法---從沒投過藍營票的記者寫的支持服貿的文章
對不起,這篇花了我兩個半小時寫,比我寫專題還更花時間,所以會很長,若內容中有牴觸你的想法,也請包容,但由於是太多人問我怎麼看服貿,所以我還是要來說點話。
--
今日,從台南採訪完拖著疲累身軀坐火車,身旁的大學生是要去立院反對服貿的兩個男生,他們兩個討論著,雖不知服貿是甚麼,但總覺得這是賣台的契約,得要站出來反對一下。
身為媒體人的我,忽然在想,或許大眾完全不了解甚麼是服貿,我得負責。但仔細想想好像又不太對,我從2013年7月開始至今寫服貿相關議題,至少寫超過好幾篇,每一篇的點閱率都低得讓我心灰意冷,即便再努力解釋,文章再仔細,甚至寫到版頭,還是沒有點閱率。
這過程中,我採訪了大家認為服貿中比較吃虧的中小型業者,包含賣冰的冰店老闆,洗髮美容業老闆,洗衣店業者,幾乎沒有人反對服貿。(我一開始跟大家一樣都不懂服貿是甚麼,所以我無法誘導他們,反而我是從訪問中,把51頁內文都看完,重點還不知道畫了多少紅線藍線鉛筆框框,看了不只一次兩次,我問了正派反派支持反對的專家和學者,之後我慢慢了解服貿是甚麼)
那時,他們總是告訴我,台灣市場再大,也只有2300萬人口,台灣人應該要回歸到我們上一代的精神,海島國家不能怕競爭,不能怕,要勇敢走出去。就連我秘密探查的中南部洗衣店業者都這樣跟我說,他們覺得台灣洗衣技術高過中國大陸太多,即便他們資金近來,台灣業者也不怕。
但服貿是甚麼,你知道嗎。
《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又簡稱為《兩岸服貿協議》
是臺灣與中國大陸(合稱「兩岸」)雙方依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第四條而展開的服務貿易協議。2012年8月9日兩岸兩會第八次會談,同意以《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為基礎,在達成關於服務貿易業的共識後,逕行簽署協議(雙方皆同意服務貿易協議為該次會後後續優先簽署的議題)。
2013年6月21日,兩岸簽署了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服貿協議內容 協議包括正文和《服務貿易具體承諾表》、《關於服務提供者的具體規定》2個附件。
協議包括兩岸服務貿易的基本原則、權利義務,未來合作發展方向還有相關工作機制等。協議中,中國大陸對臺灣開放共80條,臺灣對中國大陸開放共64條雙方服務業市場開放涉及商業、通訊、建築、分銷、環境、健康和社會、旅遊、娛樂文化和體育、運輸、金融等行業。
民眾或許不知道,對於服貿是什麼,政府部門辦了很多場公聽會。
或許就如反對服貿的人質疑的,服貿若真這麼好,馬政府怎麼沒有好大喜功的宣告天下。身為一個投票從沒投過國民黨的我,沒選馬英九當總統的我,我還是得說句實話,有,政府有試圖想告訴大家服貿到底有多好。
但我不曉得是不是台灣人只要碰到「中國」、「韓國」,就會又自大又自卑的民族性做祟,還是我們真的好害怕好討厭中國人,而導致只要跟中國簽署任何條約,馬英九的原罪賣台這兩個字,怎樣都甩不掉。
在我們跟中國談服貿過程中,我們跟新加坡以及跟紐西蘭都簽署類似服貿的協議,那時候甚至有網友和被在野黨砲轟,我們為何簽這麼慢? 那時從沒聲音說要逐條審視,在瞬間,紐西蘭跟新加坡跟我們之間的協議就通過了。
我一直希望今天大家心平靜氣的仔細想,若今天要跟我們簽署服貿的是美國或者加拿大,我們會不會如此跳腳,我們會不會如此激昂。
韓國要放寬外國農產品進韓國時候,韓國人也上街抗議,甚至有人當場切腹自殺,但韓國人就是有辦法做到他們讓外來產品生存不下去。即便後來他們跟我們一樣抗議美牛進入國內,韓國牛肉比美國牛肉貴,但韓國人現在還是認為韓牛才是珍寶,他們可以吃比美牛貴好幾倍的韓牛。
韓國的強大民族團結力,讓台灣人又氣又恨又羨慕。
猶如韓國開放讓宏達電進入市場,但他們韓國人幾乎不買宏達電,以至於宏達電在2012年黯然宣布他們要退出韓國市場,但,台灣人如此討厭韓國人,我們有因此不用韓國產品嗎。
猶如台灣其實早就開放中國大陸餐飲來台投資,但有看見俏江南時常高朋滿座嗎,沒有。我們有看到小蒙羊小蒙牛遍地開花嗎,也沒有。
但台灣餐飲業卻在中國猶如反攻大陸般開疆闢土,同業說他們在大陸採訪時候,中國人跟他們說,台灣食品在中國就是種品質保證,很難想像,他們幾乎是猶如餓虎撲羊般把台灣食品一箱一箱搬回家的,但其實那時台灣正爆出頂新假油新聞,他們雖然知道,卻還是認為台灣食品安全許多。
台灣很多的好,大陸都知道,也或許這才讓人害怕,開放服貿後,大陸人會移民近來。
網路有舉例,爸爸掛名老闆、媽媽是廚師、兒子是會計,就可全家移民到臺灣,這是錯誤認知。事實上,要申請以主管或專業技術人員身分來台,必須該餐廳在台投資30萬美元以上,且最近1年或前3年平均營業額必須達新台幣1000萬元以上才能申請,且主管或專業技術人員應具備碩士學位並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或具有專業技術證明且具5年相關工作經驗才行,且一旦被解聘即須離台,不能留在本地找別的工作,絕非有20萬美元就可以全家移民。
最後再看陸勞問題,我們沒有開放大陸勞工進來,真的沒有,若你有看過那51頁就能明白,我們真的沒有開放大陸勞工(再次強調)
有教授舉出麵攤老板、配偶當經理,子女做專家的假想案例,來說明「將有數百萬中國人壓境」。
但目前陸資投資六百萬台幣才可來二人,到三千六百萬可增至四人。況且陸籍經理、專家工作證一年一審,延簽條件是年營業額達一千萬台幣以上,並非「移民」。
試想投資三千六百萬開一個麵攤,每年營業額還要超過千萬,才能留住配偶、子女;姑且不論這樣規模的「麵攤」所創造出數十位台灣員工的就業機會,有這樣條件的中國老闆,恐怕早就去新加坡、溫哥華等真正歡迎移民的地方享福了,還不用擔心營業額不足導致妻離子散。
媒體同業對於網路上反服貿的懶人包,幾乎都是用台大經濟系鄭教授的懶人包做延伸都覺得著急又反對,因為,看過整整51頁服貿內容全文的人,幾乎都認為那懶人包謬論一堆,從一開始的反對黑箱作業,漸漸的群眾意識已經變成,只要稍微說支持服貿,就會被掛上賣台,最終,連贊成的教授們學生們,還是被迫禁聲。
我不能說開放服貿是好是壞,但當韓國積極再跟其他國家簽署這些條約時候,台灣立院國會卻在空轉,這時難免會讓人擔心。
台灣現在的狀況猶如你家很窮,只剩40萬,你一家四口在打麻將,你贏了你爸的錢,你家不會因此變有錢,因為你家是自己關起門來自己玩。(這比喻是猶如台灣不加入其他國家的貿易協定,最終將走像這樣的結局,因為我們的關稅比別人高,課得稅比別人重,台灣的科技產品和外銷產品終將因為價錢因素而又跟我們產業重疊9成的韓國打趴,大家可以去找一下韓國到底跟多少國家簽訂FTA,新聞連結都有 google一下就找得到)
但你有一天終於想通要讓隔壁老王和對面小李這兩個比你家更有錢的人進來你家玩麻將,而當你爸贏了小李和老王錢後,你家就變有比現在更有錢了,因為你家不是關起門來自己玩麻將了。
但你終究得承擔,小李和老王會不會耍老千的後果。
但你會因為他們可能會耍老千而不跟他們玩嗎,或許你不會,因為你知道,那是最後的機會了,如果不跟他們玩,你家就永遠你媽贏你的錢,你爸贏你的錢,永遠都是40萬,永遠都不會更有錢。
我不能說服貿沒壞處,但訴求應該是反對黑箱作業,而非反對服貿。
因為台灣是海島,他的市場就這麼小,他不走出去,我們終將死亡。
請大家好好看完服貿整整51頁的內文,拜託不要再看懶人包,千萬不要再看懶人包,如果你關心這個國家是用看懶人包的方式,那未免也太倉促,這個國家值得我們真正看完那整整51頁後,用自己的腦筋動腦想一想,真的發自內心知道服貿是甚麼後,再來討論我們政府是否太倉促讓服貿過關。
不要跟我說你沒時間,因為你有時間可以週週看來自星星的你,你只要花一集頂多兩集時間,我保證你就可以看完那一本,若你想要紙本,可以到經濟部拿。
我知道關於服貿的壞,你們看了很多了,但服貿的另外一面,你或許也可以看看。
相關連結可看這裡
http://www.ecfa.org.tw/SerciveTradeAgreement1.aspx?pid=7&cid=26
http://www.mohw.gov.tw/MOHW_Upload/doc/1002%E5%85%A7%E6%94%BF-%E6%9C%8D%E8%B2%BF%E5%85%AC%E8%81%BD%E6%9C%83_0032819001.pdf
http://www.slideshare.net/weiyuchen01/ss-32492655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6799&fb_action_ids=607230262699461&fb_action_types=og.likes&fb_source=other_multiline&action_object_map=%5B221896734683814%5D&action_type_map=%5B%22og.likes%22%5D&action_ref_map=%5B%5D
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2013/specials/stp/news.php?no=971414&type=l&rno=4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6769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732030686837110&set=pcb.732030870170425&type=1&theater
---
我們的社會需要各式各樣的聲音,在我今天在台南採訪走了將近一整天後,現在將近半夜兩三點,我還是花了兩小時半打了這篇文章,身為媒體人,我很慚愧我的過去整整8個月做的服貿系列新聞報導和專題沒有引起妳們的興趣,但關於服貿,我拜託大家,不要千萬別再看那些懶人包了,要看,拜託請看完整文本和完整網路版(經濟部網站都找得到)。
最後,我承擔你們刪我是你們臉書好友的風險,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幾乎沒有黨政色彩,我投票從沒投過給馬英九和國民黨,所以別再說我是賣台狗。
我也真的很愛台灣,用我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