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師 ☆平安京手札☆
各位陰陽師好,歡迎來到本期的《平安京手札》。
距離上一次發表,已經過了一個月左右,今天我們將繼續用這個標題,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想法、正在做的事情,以及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照慣例要先提一下,以下所講述的內容,並非最終定案版本-我們會持續地評估、琢磨細節、 待成熟後於未來的版本更新中實裝。
首先,從超鬼王活動開始說起。我們要對超鬼王活動期間產生的所有問題,再一次地向所有陰陽師大人致歉,包含了部分設計體驗不好、洗分問題,甚至是今天早上發生的獎勵發放問題(稍早已將誤發放獎勵進行回收)。也特別在此向大家報告,原廠開發團隊、曼巴對此進行了深刻的檢討,我們預計將會花費一週的時間,對團隊內部進行調整與流程改進 。
接下來,讓我們談談本期的式神調整,共有:青行燈、御饌津、管狐、青蛙瓷器與數珠;之後我們也再來聊一下有關未來DOT體系的變動說明。
※ 青行燈
首先,之前已經修改過的青行燈。在「明燈」的調整正式上線後,我們就開始著手進行觸發邏輯的優化,「明燈」的觸發邏輯將從原本施放技能時判斷,改為在友方式神回合開始時判斷;若觸發,則該式神當回合釋放技能便無需消耗鬼火。這將能夠改善原本鬼火不足無法施放的困境,幫助青行燈在輔助的表現上更加出色。
※ 御饌津
做為一個新推出的式神,御饌津的表現並不算太好,我們認為主要問題在於「狐狩界」的觸發機率,連帶影響了「燃爆‧破魔箭」的表現,因此將會適度的對其進行提升,將張開狐狩界後的普攻觸發機率提升到40%,並且提高燃爆‧破魔箭的基礎傷害30%,使其在沒有獲得任何符咒時的傷害不至於太過低落。
※ 管狐
再來談到管狐,我們在去年有對管狐做過一次加強,幫大招加上了可以打掉鬼火的效果,但很顯然的這並不足以改善管狐的處境。因此,我們在這次對管狐做了全面性的調整,在儘量保證原本使用方式的狀況下,對其進行重製。
「竹之護」將改為主動技能,消耗0鬼火,使用後管狐將鑽入竹管中蓄力,竹管此時將成為一個屏障,繼承管狐一定比例的總生命值和防禦。管狐可以連續多個回合在竹管中蓄力,每多蓄力一回合,則使下一回合造成的傷害提高100%,最多提高500%,這期間,敵人可以藉由打破竹管來阻止管狐,當竹管被擊破時,管狐將會暈眩一回合。
「爆轟砲」將會下調為消耗1鬼火,傷害下調為攻擊力185%。如此調整後,管狐將可以在輕火力與重火力兩種角色之間更為靈活的切換,同時保留了與對手互動的空間。
※ 青蛙瓷器
青蛙瓷器一直是個很有特色的式神,可惜原來的技能組並沒有把他擲骰子、賭運氣的主題很好的表現出來,因此我們對他進行了重製,希望可以更加貼近他的角色特質。
我們對「轉運」進行了重製並加了一個有趣的機制-現在當青蛙瓷器陣亡時,將會對所有敵人使用一次無消耗的槓上開花(原本是一個隨機敵方目標),如果所有投出的點數當中有任兩個重複,則青蛙瓷器會立即復活,並依據最小的重複點數來恢復百分比的生命,最大的重複點數決定此技能的冷卻回合。
※ 數珠
我們目前觀察到數珠在鬥技環境中的強勢,她的表現過於全面,除了驅散之外,傷害及干擾能力也不俗。因此我們打算對她做一些調整,目前我們正在討論關於她的修改方案,大致上的方向是使她不再這麼全面,根據戰況改變她擅長的能力(參考青坊主),具體的方案,將會在確定之後再向各位報告。
※ DOT體系
陰陽師的DOT體系一直以來都是屬於較弱勢且缺乏獨有的特色。除了後面推出的鴆之外,幾個依靠持續傷害或是狀態傷害的老面孔式神,都有著各自的尷尬處境或表現不好的地方。因此我們決定對整個DOT體系做翻新-賦予一種新的傷害類型,我們暫時將之命名為「間接傷害」。
間接傷害將定義具有以下特質:
1. 間接傷害結算時,不會觸發御魂效果,不論敵我。
2. 間接傷害結算時,不會被其他能力或效果分擔。
3. 間接傷害結算時,若目標防禦為0,則必定爆擊。
4. 間接傷害將由可附加在敵人身上的持續狀態造成,這類持續狀態為必定附加,不受效果命中及效果抵抗的影響,並且可附加在BOSS級等原本免疫DOT的敵人身上。
在定義了間接傷害這個類型後,原本的持續傷害或是狀態傷害,都會調整為間接傷害,包含了我們先前有提及過的書翁、絡新婦、判官、清姬、鬼使白、鴆等,而一些較為弱勢的式神,我們也打算將之納入此體系中,賦予其不一樣的發展性,像是兩面佛、鬼女紅葉等,讓DOT隊伍在PVP或PVE當中能有一席之地,並且玩出特色,提供給大家一種新的隊伍選擇。
當然,「間接傷害」這個名稱似乎太規則化了,不太符合陰陽師的風格,我們在此也希望徵詢一下大家的意見,如果對於這個傷害類型有更好的稱呼,歡迎留下你的想法,若未來被實際採用,我們將奉上神秘小禮物一份。
在文章的最後,如果你看完這篇手札之後有任何的想法,不論是在Facebook粉絲團、巴哈陰陽師討論區、PTT陰陽師版或是微博、NGA,都非常歡迎留言表達你的任何想法跟建議。我們將請掃地工協助蒐集所有的意見並彙整、給予開發團隊,共同營造一個充滿交流氛圍的平安京。以上就是本期平安京手札,感謝各位的收看,我們下期再會。
提升運氣 ptt 在 蔡燦得 Vega Tsa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晚八點,就是第四十集的播出了。
大愛劇場《我家的方程式》播出以來,造成的迴響實在讓我大大驚訝,雖然,我本來就因為它劇本/故事/角色的獨特,而決定怎麼樣都要接演。
但通常,我是朋友口中開玩笑的「市場反指標」,只要我喜歡的作品,常常都落得一個「啊,真的很棒,但實在太小眾了啊。」這樣的評價。所以每次我也都開玩笑地跟那些被我喜歡到的創作者們說:「我好喜歡你的作品!但,這或許不是好事...」。
而這部我好喜歡的《我家的方程式》,竟然在開播前就被所有看過成品的電視台長官們大大期待,開播後,在ptt上的熱議,聽說是近年來大愛劇場討論度排前一兩名的。接著,劇中討論到的同性戀的問題、夫妻相處的問題、親子教育的問題等等,也讓許多觀眾思考了不同的角度。
能參與這部戲,我真的深感榮幸,但對我來說,對整個團隊來說,其實我們也就是按照我們一貫對待工作的態度在執行,所以我們對於竟然能讓大家那麼喜歡、那麼接受、那麼覺得難得,也覺得有些不敢相信。
但總之,今天也就是最後一集的播出了,特別轉貼製作人/編劇吳怡然的臉書公開文章,謝謝大家的陪伴,更謝謝被我們改編的故事真正主人翁,徐副與姜老師,是他們的生命故事,讓我們在這個旅程中學到了什麼是愛❤️
****************************
吳怡然
9月11日 23:40 ·
隨著最後一場宣傳活動的結束
關於「我家的方程式」這齣戲的所有工作
終於告了一個段落
剩下的
就是當一個盡責的觀眾
把剩下的十幾集慢慢看完
這齣戲從訪談、編劇,到組團隊自己製作拍攝、台灣殺青後出國拍、剪接、配樂、動畫……到現在一切宣傳走完
竟是將近五個年頭
只要是製作拍戲都是一樣辛苦
該吃的苦頭沒少吃
但該有的好運氣也不曾少
一路走來雖然極度疲憊
但不否認
這樣的成就感
絕對是只比當一個管殺不管埋的編劇要多的多
大愛劇場的規模、性質
都與商業戲劇、偶像劇差距甚大
本來就不期待能有如「程又青、李大仁」那樣的效益
但是當觀眾熱情的抓著你
說出哪一集哪一個場景哪一個角色說的哪一句話讓她印象深刻甚至感動落淚時
我竟然鼻頭也是酸酸的
大愛劇場一直是台灣電視戲劇中
很特殊的一環
產量雖然大
卻永遠被歸類為「不主流」
而這個「不主流」在業界裡
多少有些貶低的意味
因為預算少、限制多
感覺有點能耐的
好似都應該「提升」到其他劇種
拍大愛的
好像總是產業的吊車尾似的
但是當今天本尊握緊我的手跟我道謝
說我們讓她重新審視了她的人生
觀眾跑來說「你知道嗎我從來不看台灣連續劇的」
批踢踢上的年輕人說:「這是我看過最不造作又最感人的愛情劇」
我不禁想著
或許就是因為大愛劇場的追求單純
讓我們在不得不摒棄誇大的戲劇元素之下
得以往下深挖角色的內心,以及厚實他們的情感
如果是在乎收視率的商業台
或是對於舒緩節奏與劇情平實有著恐懼的偶像劇
大概都沒辦法讓我可以盡情的呈現出現在的結果
現在的結果不是最好
但是現在,永遠是最好的
不管我以後還會做多少戲
我想
這次方程式給我的感受
我要收好
作為以後繼續努力的養分
我終於可以向你告別了
我親愛的
我家的方程式
#我家的方程式
提升運氣 ptt 在 織田紀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週末收到一封網友寄來的信,信中提到她人生未來規劃上的事情與現況,希望聽聽我的看法。不講述太多細節,純粹回覆給她以及身邊同樣提過類似問題的朋友。
首先,在妳看這篇文章之前,我先強調一個很重要觀念:「我不鼓勵也不支持任何人像我一樣,我必須先跟妳說,選擇做下去之後,我承受與承擔的,絕對超乎妳的想像,請妳先撤掉看待我的刻板印象。即使在妳眼中我看起來光鮮亮麗,可這背後要吃的苦,不是妳想忍耐一下就過去那麼簡單。真要說的話,它會像是噩夢一樣,三不五時出現,直到有一天妳以為過去,可這才發現困難當下才開始。」
很多朋友聽到「紀香,選擇不一樣,做自己。」之後,總會加上一句:「真佩服你!」我總會老調重彈,特別提醒朋友:「做自己,得付出的代價遠遠超乎想像,你完全無法理解再堅持自我的過程中,會有多少思想上的衝突與矛盾,充斥著你生活周遭,禁止你跟大家不一樣,尤其是很多人會用刻板印象來套住你,讓你無法理解同樣身為站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憑什麼我要被異樣眼光看待。」
有朋友說:「嘿,紀香就是喜歡炒新聞,讓媒體來報導,想要凸顯自己。」從某種角度來看,或許這說法不無道理。不過我得站在另外的立場表明一下態度。早在2002年開始,新聞媒體上出現各種關於「第三性」、「變性人」、「變裝癖」等資訊時,充斥著極端歧視與過多負面消息。連帶著影響到很多人對這族群的觀感。不論族群們想要的「解放」是什麼,聲浪一面倒氛圍裡,我是相當不安。
2007年時,我寫部落格,主要文章以職場、創業跟電影心得文居多,其他則是大量去外拍的照片。這麼做意外被日本網站媒體看到,他們在未經同意之下就報導了我的事情,日本朋友也將資訊傳給我看,在不明究理的狀況下,收到很大量回饋,然後2008年遇到當時幫我拍「民視異言堂」專題的記者,她花了很多心思,做很多功課,希望可以讓我用一些比較正向態度來對外界展現自己。
出自於為了讓人們用比較正常、平凡的角度看待,我決定配合他們錄這段專訪。過程中,她花很多心思探討我們怎麼生活,外界怎麼看待我們,甚至到街頭取材那些攤販老闆們平常看到我的感受。內容呈現相對自然,簡單,看似沒有太大問題。而這段專訪,至今還是我認為在探討此議題時,較偏向正面沒有帶點主觀立場的報導。
該次專題訪談後,沒有引起太多人注意,我也不以為意。後來在2008年底,我遇到蘋果日報記者,他私下關注我已久,特別是他主跑社會線,有探討過好幾次第三性公關議題。從社會邊緣人的角度探討「她們怎麼生活著、過著什麼樣的日子」。題材還算正面,為人在看待事情顯得多樣與正向,我允諾他做採訪,大談生活、家庭、兩性等議題。其出發點只是想表達「嘿,我跟你沒什麼兩樣,真的別用異樣眼光看。」
報導一出,當天下午就是各家電子媒體聯合訪問,一早十點電話響不停,媒體快速地衝到辦公室來,我還沒想說要談什麼,純粹只是希望可以講點正面、有意義的事情,可卻沒意料到媒體們針對報導內容,問了很多事情,有些他們期待我表達的想法是有點落差,可卻也沒想太多就配合訪談。該次,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媒體所帶來的爆發性影響力。
那天後,媒體網站上的留言、PTT推文、討論區等,滿是謾罵,各種負面言論就像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一樣,越看越讓人不解。心中產生巨大的問號,不斷問著我自己:「難道我想表達一些屬於自己的心聲,有錯嗎?我成為這樣的人,真的犯了滔天大錯嗎?我們可以容忍各種眼不見為淨的犯罪,卻容忍不了像我這種光明正大,只是外別性取向跟人不同的人嗎?」
該次之後,媒體想找這類議題,似乎就會先找上我。娛樂節目邀約一個也沒少過,但幾乎所有通告不是上節目變裝就是談卸妝。我不想要變成娛樂別人的咖,更不想進演藝圈,我只想告訴身邊所有朋友:「我跟你沒什麼不一樣,真的沒有不同,只是穿著不大相似。」秉持著這念頭,一路過來我必須說:「很苦,非常苦,一點也不輕鬆,因為媒體訪談時,你可以真正感受到人們的異樣眼光是怎麼投射到身上。」
2009年、2010年、2011年,大概是每年兩個訪談邀約。每次,我都很希望媒體可以聚焦在我的工作、事業、專業上,可很不幸的是媒體只在乎:「你就是個變裝咖,你有家庭有小孩了,應該要好好得做些不同題材給大眾看看。」於是,這才鬧出小公主在兩歲時,意外上某台新聞版面,看得讓人很震驚,在完全沒意料到狀態下,小公主照片從我相簿中被引用到媒體上。
從當時到現在,歷經將近要七年時間。這七年,媒體每次採訪,我總希望可以多跟媒體談談工作與事業上的事情,終於在這兩年,媒體做這「跨性議題」已經沒什麼新鮮感,慢慢願意瞭解另一方面的我,所以看到開始有媒體會報導我的專業,例如曾經報導行銷、廣告、技術等題材時,雖然佔有篇幅不大,可卻終於不再整篇報導侷限在性別框架之中。
一路過來至此,我想跟妳說:「到現在,還是很苦,人們依然用異樣眼光來看我,他們不會因為媒體報導我是具有專業與經驗的商業人士就比較友善,有些人明的、暗的,都會用各種方式來打擊我。不論他們在我面前裝作是朋友的樣子,又或者擺明就是很討厭我,我都無法當做這一切並不存在,更不可能毫不在乎的就自顧自活著。因為,我也是社會化之下的一份子。」
因此請不要以我為榜樣,千萬不要。我不是妳該效法的人,真要說的話,我只是稍微比起妳要來得愚蠢,因為我不怕這世界上的人怎麼看,我也有犧牲自己全部來面對未來,包含犧牲所有曾經累積過的一切。我在這邊講的是自我放逐,遁入佛門,選擇與世無爭,拋下所有生活中讓人煩惱之事,躲進一個世俗再也不需要來理會我的世界中。這是我的心理準備,也是我的想法,但妳有沒有準備好了呢?
沒有的話,請不要羨慕我。我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我不過就是個普通到不行的人,一個知道自己很弱,弱到在別人面前沒有自信、沒有自尊、沒有自己。只得透過不斷強迫學習、強迫閱讀、強迫約束,用以提升自己可以「看起來跟一般人沒什麼兩樣。」做這些事情,相當困難,因為得耗費大量時間自我反省、自我檢討、自我成長,不為別的,只為讓自己看起來「沒有什麼不一樣」。
最後只想跟妳分享「人生是五十五十的運氣,不論你落到哪個五十中,另外一半的不幸永遠等著妳,所以妳要擁抱這一百的幸跟不幸。也許妳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那五十的不幸來臨時,好像遠遠超過妳曾經有過的全部幸福,因為妳知道幸福是要靠自己去追求,不幸卻是坐等原地就會自動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