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菲律賓今年終於拿下史上第一面奧運金牌的是金牌選手兩度移地訓練也是台灣訓練的!#結案 #中華民國最美的風景
【用舉重奪菲律賓首金 狄亞士曾在鼓山高中備戰東奧】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464125406958217&id=156786811025453
【舉重/難忘與郭婞淳共訓和美食 菲律賓首金女將愛上高雄】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161553703751030&id=241284961029
高雄市立鼓山高中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89105481481437&id=540317013026961
人口超過一億的菲律賓,今年終於拿下史上第一面奧運金牌。值得一提的是金牌選手之前還特別挑了高雄鼓山高中來兩度移地訓練。
一直都說,幸運生在台灣,你就贏了八成的地球人在起跑點上了。
圖片來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853900234626348&id=100000192596286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356895062568807&id=100047449492980
【東奧桌球》林昀儒靠中國訓練?體育署緊急出面澄清】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504937986258499&id=394896373929368
拜託喔,林昀儒這19年裡,去中國做了1個月的移地訓練,就能叫做『中國養出來』?
這就是有病。難怪中國人成天只想追著人叫他們爹娘。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4050924528452&id=100067706340838
要問政府對體育選手做了什麼,這不就是了?這叫『中國養出來』?養你X。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4055701194641&id=100067706340838
我就問一句
風向帶夠了沒?
然後我衷心覺得要抵制在東森新聞雲下廣告的店家
東森新聞雲帶風向的機制越來越誇張
林昀儒在2016里約奧運後,調訓為國家培訓隊選手,補助基本待遇及各項支援,2019年起更列入黃金計畫重點培訓選手,聘請中國籍教練綦戈及日本籍山兵伍教練(疫情期間)進行訓練,黃金計畫提供專屬健康檢查、專屬防護人員、陪練員,補助其客製體能訓練課程,國訓中心運動科學支援團隊也針對進行情蒐分析等,2019年針對林昀儒選手即投入超過新台幣800萬元培訓經費。
至於有關林昀儒於中國受訓相關報導,係其自2017年起參加職業聯賽後,如T2桌球鑽石賽、ITTF 世界巡回賽、中國桌球超級聯賽等,於2020年底參與中國桌球超級聯賽後,和鄭怡靜選手至中國進行一個多月的短期移地訓練,與中國選手交流,為求讓技術更加精進。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331293773558616&id=100000341081020
每個國家的運動選手
都是期待能為國家爭取榮譽
國民也都會以代表國家出賽的運動員
有非常好的表現而感動
不過就只有台灣會有
這種莫名其妙的狀況
大家看完一場驚心動魄的對決之後
台灣卻有一群人
在ptt酸言酸語的帶風向
說林昀儒都是靠中國教練
都是因為有去中國打聯賽才會變強
跟台灣一點關係都沒有
然後媒體也開始跟進大肆報導
好像澆台灣人冷水就能讓共產黨開心似的
中國桌球水準世界第一無庸置疑
林昀儒家族自費聘請教練對他的投資讓人敬佩
而林昀儒去中國打聯賽
能提升其比賽經驗更是一件好事
但需要因此就把台灣說的一文不值?
近幾年越來越多國際選手加入NBA
對提升各國籃球水準當然是非常有幫助的
他們也把美國的訓練方式
還有運動科學與營養學等帶回自己國家
也因此美國在奧運籃球場上不在所向披靡了
但你看這些有球員在NBA打球的國家
他們國民會說,阿還不是靠美國????
看到這裡大家大概就瞭解
這當然又是認知戰了
反正只要台灣人心凝聚的時候
就會有一群人幹這種事情
想想看台灣民心凝聚對誰最不利
就知道是誰在幹這種事情
藍的沒那麼有本事
十之八九就是4%白在幹的好事
這些傢伙平常才不會多關心體育
甚至搞不好連一場職棒比賽都沒花錢看過
要他199買線上看奧運說不定還嫌貴
他們才不是真正在為運動員發聲
純粹只是想帶風向趁機攻擊政府搞認知戰
大家可以自己回想一下
這幾年小英總統對體育選手的看重是否真的提升
不管是亞運比賽後為選手舉行的嘉年華
甚至在返國時安排F16接機
然後體育署從2019年啟動的「黃金計畫」
讓這批奧運選手
從膳食費、住宿費、零用金、生活津貼
都是有史以來最好
更別說那個重建的超棒的國訓中心了
從以前接近鬼屋的狀態變成比飯店更舒適
讓選手們從去年就有很棒的訊聯環境
其他運動科學與醫療團隊的進駐更是功不可沒
回過頭來說
這次從莊智淵的一人出賽
到林昀儒自費聘請教練的風向
大家很習慣就先罵政府兩句再說
但如果大家google一下莊智淵 蔣澎龍
就會發現台灣桌壇其實也是江湖阿
很多資源分配的問題遠比大家以為的複雜
如果要說怎麼給這些選手更多幫助
我認為有兩個方向
一個是鼓勵企業贊助及找選手代言
大家只要多去追縱按讚支持更多選手
提高他們的流量就等於是在幫忙了
第二是提升全民運動的風氣
這個在前瞻中已經規劃了100億
這幾年也陸續新增了非常多運動場館與環境
只要更多人投入運動
更多人關注不同單項的體育甚至加入協會
才是台灣體育環境持續提升的關鍵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4330988770255783&id=100000341081020
#藍綠一樣爛你還覺醒個屁!【回顧】
一「亞運國手凱旋 華航廣播獻驚喜 小英:歡迎英雄們回家!」
一「綜合》國訓新宿舍媲美四星級飯店 鄭怡靜、楊勇緯分享入住心得」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175696249237119&id=584986081641475
「敬語 姐 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貝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Re: [問卦] 為什麼韓國人這麼在乎「敬語」?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小姐不熙娣邵庭提到的敬語姐- 閒聊板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閒聊] 飢餓遊戲1/11錄影來賓- 看板TW_Entertain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Re: [問卦] 為什麼韓國人這麼在乎「敬語」? PTT推薦- 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敬語姐潘慧如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敬語姐潘慧如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敬語姐潘慧如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閒聊] 飢餓遊戲1/11錄影來賓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問卦] 為什麼我們中文沒用敬語啊?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閒聊] 成員間以敬語vs. 以平語交談的女團 ...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閒聊] 即使如此依舊步步進逼131 甜甜的- C_Chat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閒聊] 平語時間- 看板KoreaStar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閒聊] 為什麼要有櫃姐(哥)? - MakeUp - PTT消費區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Re: [人際] 關於稱呼的問題- careerlady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閒聊] 聖誕之吻(アマガミ)遊戲心得----人物篇- psp-psv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2020 韓劇推薦!PTT 網友最新、最熱門、最經典韓劇精選集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看板LoL - [閒聊] 韓國上下關係這麼誇張? - 台湾PTT论坛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康#] 蔡康永愛姐曾力勸當小白臉- KangYung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閒聊] 大家有覺得日本服務態度變差嗎- Japan_Living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閒聊] 接受幾歲被稱呼姐?-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NOWnews 今日新聞- 還以為沒分敬語平語的情況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單車][閒聊] 實境秀哈林小隊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鬼滅] 忍姐適合當老婆嗎- 看板C_Chat - PTT動漫區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閒聊] 星期三姐弟07 妹妹來了- 看板C_Chat - PTT動漫區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哥哥韓文敬語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體育賽事討論 ...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哥哥韓文敬語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體育賽事討論 ... 的評價
- 關於敬語 姐 ptt 在 [閒聊] 綜藝女主持人(非大姐級) - 看板TW_Entertain - Web PTT 的評價
敬語 姐 ptt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腦中小劇場 第59場 關於N號房事件的四道問答題】
(原題:【探究N號房心理,宣示主宰的性暴力】,刊於FUNDAY 數位英語達人誌 5.6月號 / 2020 第14期)
感謝 Funday數位英語邀約訪談,聚焦粉專先前較少觸及的性暴力議題,本文原以四題問答形式進行電話訪談,再由中文編輯林映妤小姐悉心整合內文。在此將內文還原為問答形式,重新架構應答內容,並進行細節補遺與延伸。
Q1:在國際婦女節的3月,南韓「N號房」事件將長久以來瀰漫於社會的仇女風氣一次爆開,敵視批鬥更越演越烈,全球性暴力事件加劇,無論是好萊塢MeToo事件、墨西哥殺女案件,到了近期的南韓N號房,在「性」方面的暴力和一般的肢體、語言暴力是否存在不同的心理狀態呢?
A1:上述幾項暴力案件的成因與目的雖不盡相同,但究其核心,或許都和「宣洩」有關。暴力一向是宣洩最直接的通道,無論是語言暴力(網路攻訐、職場霸凌)或肢體暴力(家暴、恐怖情人),這些暴力背後,宣示的都是某種宰制力。
然而,看似強悍的宰制心態,有些是為了征服,有些卻是源自「軟弱」。
與性暴力犯罪相關的案主,我曾接觸過三位,其中兩位係由法院派案的司法鑑定案主(鑑定是否因精神症狀導致性侵意圖),第三位則是由法官指派,強制進行心理治療(案主對數名陌生女性潑精,此次療程為緩刑條件之一)。
上述三人都有個共同特徵,就是「社交關係挫敗」。他們的社經地位都符合一般水平,不缺錢,缺的是人際互動的能力。以第三位案主為例,金融新貴一名,若以年收定義人生,此君就是人生勝利組。學霸出身,職涯暢行,可惜敗在人際模式僵化(自認外在條件不佳,慣以金錢打點人際),對兩性關係毫無安全感(渴望女性,但又認為女性與之交往是覬覦其身家),因此無法維持長久關係,異性亦對其敬而遠之,最後只得憤而向陌生女性潑精,以宣示其主宰力。
由此可見,某些犯案動機不一定與慾望有所連結,反倒像是一種證明,證明「我也能主宰一段關係」,進而導致性犯罪
Q2:恃強凌弱,是否舉世皆然?從小到大我們都可能歷經霸凌或被霸凌,欺負弱小是人的本性嗎?
A2:但凡與人性有關的行為,通常都是舉世皆然,畢竟人性能跨越國界。然而善惡本性各異,因此與其說霸凌是本性,倒不如說是一連串人性運作下的結果。
若要成立一場霸凌,通常有三個條件(詳細內容可參考粉專第17場),包括:體制允許、偏見效應,以及從眾行為(Conformity)。
於是,當我們回想起某次參與霸凌的經驗時,或許會發現,當整個環境背後的勢力給予充分授權後,通過偏見效應,我們會在某個可憐蟲的胸口畫上靶心。遺憾的是,你不想扯團體後腿,只好拿起箭矢,跟著大家有志一同地拉滿了弓,對準靶心,而眼前的傢伙只能等著變刺蝟。
而你唯一的期望,就是期望這件事永遠不要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世界上總有個替死鬼。
除了上述三個條件,霸凌者的早期教養因素,亦可能助長霸凌行為,包括:反社會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學習模仿,以及創傷傳承。
反社會人格的前身是「品行疾患」(Conduct disorder,現更名「行為規範障礙症」),是指在青少年患者反覆出現冒犯他人基本權利,以及違反社會常規等行為。
學習模仿,指的是當孩子長期身處在家暴的環境後,暴力對他們而言,不再是襲擊肉身的惡行,而是問題解決的方法。因為他老爸已經用拳頭證明,這一套在家行得通,於是他會帶著這套方法面對世界。
創傷傳承,則是受虐創傷所帶來的後遺症。飽受家暴的孩子,日後可能會對弱者加諸暴力,用意是抵抗早期的受虐回憶,藉以擺脫受虐身分。
在南韓N號房的案例中,即便先排除早期教養因素,至少還有「體制允許」和「從眾行為」這兩個因素決定了霸凌。
負責施虐的的工作人員,是經過體制與主理人授權,也就是在遊戲規則的允許下,從是性剝削活動。由於這份工作並非受迫進行,意義上已非單純聽命行事的執行者,而是受雇為活生生的幫兇。
此外,N號房有條入會規定,就是「必須經過其他聊天室的稽核,若不上傳自己擁有的色情影片,或不參與語言性騷擾,即會被移出群組」,而這條規定明顯地助長了從眾行為。一旦從眾行為增加,刺激收益,霸凌事件便無從斷絕。
Q3:N號房的主嫌們與付費觀看的人,對於影片中凌虐未成年少女畫面絲毫沒有同理之心,被稱作變態的他們是什麼心理呢?他們從這些暴力行為中可以獲得什麼?
A3:我想,「獵奇」是整件事的出發點。
只看一次,或許是基於口耳相傳的好奇,而後止步於此,但若持續觀看,就等於參與了「物化」的過程。因為買家會認定『付費即是商品』,而將片中的女性與人類的連結切斷,去除溫度,標定價碼。即便買家出現道德拉鋸,也可能會因為大腦產生了「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意思是當信念出現矛盾時,為了讓自己舒服點,我們通常會找些理由,來告訴自己沒有錯),而告訴自己「錢都砸了,絕對不會白花,這東西買下去一定值得」。
一旦走到這一步,再不堪的畫面,都只是銀貨兩訖的立據。
不幸的是,這就是網路犯罪的特點之一,隔著螢幕,通常會削弱我們對整起事件的罪惡感或不適感。也就是說,同樣一群人,如果把他們拉到現場直視整個過程,感官經過衝擊,或許依舊有人買帳,但人數可能不會像現在一樣。
另外,如同第一題所述,觀看是為了尋求刺激與獲得宰制的快感,因為自己「平時做不到」,便會藉由觀賞得到滿足,這和一般觀賞情色片的心態相若。然而情色片畢竟是安排好的劇碼,相形之下,N號房更強調「真實性」與「痛苦感」。情節不按腳本,扭曲級數倍升,對於會員而言,這是一種生活的刺,觀看這種痛苦感帶來的不會是憐憫,而是刺激,連結的是生理反應(Reaction),而非心理反思(Reflection)。
在這種時刻,人與動物無異。
Q4:南韓被公認性別意識相當低落,其實台灣也有不少「仇女」風氣,在許多人提倡女權的同時,卻又造成更多人對女權的反感,這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呢?
A4:台灣是否有不少仇女風氣,實在不好說,畢竟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在臨床領域也較少遇到此類型的案主。
但身為PTT的資深鄉民,「女權自助餐」是比較能囊括上述爭論的一個名詞。這個詞原始出處來自美國脫口秀藝人Bill Burr,但實際上他在表演時也沒講出這五個字,而是用自助餐(Buffet)一詞來形容某些女性「只利用女權論夾走某些好處,卻留下該論述帶來的義務」。
因此,所謂仇女心態,可能源自於某些男性認為「女性爭女權,卻不願意承擔生活義務,進而兩邊通吃」的行為。
當然,這套說法是有欠公允的,而網路上的爭論更像是一場盲打。
因為我們有時會忘記,即便同為女性,她們的立場卻不一定相同。有人行事獨立,有人慣於依附,有人會為自己的權利登高一呼,有人卻礙於傳統逆來順受。有人爭,有人不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然而在討伐女權運動的過程中,她們卻被同化,被視為同一種立場的人,因此時而會出現拿A的立場去討伐B的情形。
換句話說,拿女權論述,去討伐原本就慣於依附的族群,才是讓攻防完全錯位的主因。
坦白說,這個議題很容易失焦(也很容易掉粉,根本挖坑嘛,嗚 ~~),立場再怎麼中肯都會被挑刺,因此與其以兩性作為分野,不如以「人」的角度重新詮釋整個運動,而是『人權平等』,爭的既是女權,更是人權。
因此,無論我們想爭取的是晉升員額、階級意識、同工同酬,甚至是在好萊塢電影掛頭牌的機會,都是身為一個人的平等權利。從這個觀點開展,不期待能弭平紛爭,畢竟立場各據一方,但求能降低討論的傾斜程度,軌道水平一旦校準,整個運動的推速或許會相對穩健一些。
最後我得說句實話,即便在我們家,也做不到兩權平等,因為,
我對女兒真的比對兒子好一點。
#性暴力
#霸凌
敬語 姐 ptt 在 貝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要看這一篇
尊重每位爭取權益的人,為每個替自己權益站出來的人喝采。
因為在我們的成長教育裡,這是自私、任性、幼稚,造成他人不便的。
可我們究竟為了多少,「你已經很好了,別自以為⋯⋯」「看看別人想想自己⋯⋯」「覺得自己慘,你有他慘嗎⋯⋯」去勉強自己接受了多少自己不願意的事情造成不開心,最後延伸為內傷跟委屈,還告訴自己,每個人都是這樣的。
每個人都有爭取的權益,不是因為身分、薪資有差別,因為好不好只有你自己知道。
當然,這都是學習的過程,鼓起勇氣時,很多時候會傷害到無辜的人(不只罷工,擺脫某種感情、追求夢想、親子關係斷捨離等,也是)。
辛苦被牽連的朋友們,不過,當自我意識逐漸覺醒,人們開始知道可以替自己爭取權利時,旅遊不便險的選擇也變得非常非常重要。雖然很多信用卡買機票都有送旅遊險,但我從很多年前(華航罷工都沒開始前)就會額外保險、選擇我覺得最適合最有保證的,用幾百塊換來減少節外生枝,老被老于笑膽小如鼠的我覺得很好😂
最後,很不喜歡「不爽做就不要做這句話」,不要學我以前,不開心就分手,工作遇到困難就離職嘛!
正面迎擊嘗試改變的可能是很棒的,面對不喜歡的事,不是逃避(離開),不然就是忍耐,這樣太可惜了。
試一把,就算失敗了,也是替自己爭取過。
我尊敬為自己爭取的人。
PS. 相關報導大家都有看到我就不分享了,基本上除了苦勞網、報導者跟自由時報,幾乎都是站在反對立場。大家都可以去看看。房慧真這篇分析為何許多人反對罷工甚至口出惡言的文章,可以參考看看,支持的人怎麼想。支持的人怎麼「觀察」反對的心態,不全然對,換個角度看看吧!
【不爽不要做,奴隸換人當】
最近剛讀完Guy Standing的《不穩定無產階級:一個因全球化而生的當代新危險階級》,稍微能了解在罷工新聞底下留言叫罵「不爽不要做」的人,是怎麼一回事?
「不穩定無產階級」(precariat)讀起來很抝口,其實就是承攬、約聘、外包、臨時、派遣等在當代並不陌生的工作形式。不穩定無產階級跨越了以往的階級之分,以大學為例,有外包的藍領清潔工,也有一年一聘的白領「專案」教授,後者雖有博士學歷,在學術市場依然待價而沽,往往必須承接專任老師不想做的雜務,好換取明年的續聘。
不穩定無產階級的產生是全球化的後果,新自由主義的經濟學家認為,國家應該增加勞動市場的靈活度,將風險與工作的不安定性,轉移給勞工及其家屬去承受。
當大部分的工作,沒有未來職涯發展性,多數的大學畢業生被迫從事地位或收入低於自己能力的工作,整個社會充滿挫敗感,對於有著不同價值觀的他者包容性低,對於社會上相對弱勢的異己(同性戀、精神病患、移工、外配、女性)的容忍度也低。
心理學實驗發現,具備基本經濟安全性的人,比經濟不安全的人更為利他,更寬容、更注意平等。不穩定無產階級在公共議題上,無法設身處地換位思考,更容易吸引他們的是仇恨言論,「罷工」首先對照自己的無工可罷(所從事的不穩定工作,沒有成立工會的可能),接著引發的是因忌妒而生的憤恨情緒,空服員罷工符合兩要素:高薪以及高顏值,其實空服員的薪水也不是特別地高,但同為「新鮮人」,月領六、七萬與月領不到三萬,後者的剝奪感必須找個出氣筒。
高顏值更是引發廢魯宅的「厭女」情緒,PTT早是沃養一則則母豬醜事的沃土,社群媒體炫耀性質的單面扁平化(空姐穿美美紐約巴黎倫敦打卡)更誘發鍵盤後的憤恨情緒。資方的父權思維與網路的厭女風潮在此合流,共同為罷工空服員貼上「公主」的標籤,嬌縱任性的大小姐需要好好「管教」。
同樣是「端盤子」的,今天如果在地面上,一個在餐廳端盤子的員工被資方壓榨,被奧客糟蹋,所獲得的鄉民「同理心」必定遠勝於空服員。空服員的體力以及情緒勞動,因為加乘上這些令人忌妒的條件(貌美與薪水),於是不被認為值得同情。長榮的空服員清一色為女性,罷工的動能也帶點反抗日式管理威權家長(資方)的女力崛起,這本是值得鼓勵,民主社會向前的進步象徵,然而這個社會上有很大一部分人身處不穩定無產階級,於是便無法為別人的團結而喝采,而是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不爽不要做」。
不爽不要做,沒有說出口的下一句是「奴隸換我當」,Guy Standing說:「不穩定無產階級沒有向上流動的管道,被迫在加深自我剝削以及無所依歸之間二選一。」以「奴性」批評這些人是沒有用的,長久的不穩定所帶來的不安全感,相較於「無所依歸」,加深自我剝削,成為一個乖順好用的奴隸,至少還有個歸所,雖然這歸所就像是氣候暖化下的北極冰層一樣,隨時有破裂的可能。
問題是,夠奴夠乖,再怎麼不合理的工作條件都硬吞下來,資方就會珍惜你這個人力嗎?有本書《清算:華爾街的日常生活》,作者是普林斯頓大學的人類學博士,碩士畢業時她到華爾街工作,進行田野觀察。讓她前往華爾街「臥底」的起心動念是,1994年,在全美有50萬名員工被裁員,大裁員高峰的一年,卻是美國企業營利最豐厚的一年。
企業並不是因為不賺錢而裁員,而是為了賺更多錢而裁員,書名清算「Liquidated」,字根是「Liquid」液體,最足以形容資本無常勢的無情本質。在股價交易主宰企業經營的現代,電影《全面開戰》裡的跨國汽車公司,工人在不景氣時自願減薪共體時艱,等到公司賺錢了,卻只因為沒達到股東要求的高獲利標準,寧願把廠關了,搬到羅馬尼亞以更便宜的人力替代。關廠後股票馬上飆漲,工人包圍總部抗議,經營者像錄音帶反覆播放的說詞:「要對股東交代」。
很弔詭的是,每逢罷工,要求薪資福利提升的員工,爭取權益成了「貪婪」,真正貪婪的資方,人們卻對之臣服,自願為奴。貪婪的定義隨人而定,「發大財」難道就不是「貪婪」嗎?人們可以隨著政客起舞琅琅上口,一個轉身卻指責他人要求加薪(合理範圍連發財都談不上)是罪不可赦的貪婪。發大財可以,「貪婪」卻不行?眼紅每次勞權的抗爭,這豈不是:「我過得很差,你憑什麼過得比我好?」
駱以軍說:
// 如果我們這個社會
在經過 旁觀一場勞資對決
結果被主流媒體操作成這樣
讓資方的高段公關可以按其意對社會散放
對資方一面倒的氣氛
我們這個社會
內稟的良善 同情 看不過去強凌弱
或基本的公民素養
真的大傷 而不自知
我們便可悲的只是自私而冷漠的
「別礙到我褔利 方便
你們吵你們的 快點結束」//
Guy Standing說:「在一個充滿系統性經濟不安全感以及焦慮感的社會中,妖魔化會更為簡單。人們的不安全感越高,就越容易煽動恐懼……越容易相信那些拿人錢財的專家刻意用語言與畫面編出來的故事。」
新自由主義從上世紀八○年代發展至今,創造了全球性的「不穩定無產階級」,所收穫的毒果實就是訴諸民粹、搧風點火的仇恨政治,從美國川普到義大利貝魯斯柯尼,歐洲極右派政黨的崛起,台灣也趕上這股災難潮流。
要不要繼續往下沉淪,希望我們還有得選擇。
#挺勞工
#長榮罷工加油
#試論寒流崛起與不穩定無產階級之關聯
敬語 姐 ptt 在 小姐不熙娣邵庭提到的敬語姐- 閒聊板 的推薦與評價
之前常常看她上康熙被說長青樹覺得滿好笑上康熙效果也都很好感覺為人客氣善良但沒想到會對工作人員態度兇說出是不會說出敬語這種話!? 不熙娣爆料大會! ... <看更多>
敬語 姐 ptt 在 [閒聊] 飢餓遊戲1/11錄影來賓- 看板TW_Entertain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主持人:孫協志、王仁甫、許孟哲、蔡黃汝、峮峮來賓:賈斯汀、宋家豪、劉心語、張文綺、潘慧如地點:台南、高雄、屏東五主帶你玩這兩天的來賓不變-- ... ... <看更多>
敬語 姐 ptt 在 Re: [問卦] 為什麼韓國人這麼在乎「敬語」?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