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來 ◎栩栩
歷經無數次折射
日光終於停下
丘壑壘壘
提衣涉過感官的河床,彼岸
小黃蜻蜓張開它們平行對稱的翅
別在花苞一樣微敞的襟口
或許前來問你一件舊事
一排伐去的三角楓也好,地震
也好。而後轉身向北海岸更北處飛遠
航道略為偏移
像是完全明瞭夏天就要過去
潮聲淹過話聲
留下岩脈的質地
假使遲疑許久以後你仍然決定要回答
那些消失了的蜻蜓
往後的去向,或者
你和我所感覺到的是同一種寒冷
譬如破缺的水漬向外逐漸擴散
風車繞著同一個軸心旋轉
而九月在即
你的手在我的手裡
--
◎ 作者簡介
栩栩
1988年生,台南人。耽讀食譜與生花傳書,關注美和苦難。曾獲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等。詩作散見於《同在一個屋簷下:同志詩選》、《我現在沒有時間了:反勞基法修惡詩選》等選集。(簡介取自詩集《忐忑》)
--
◎小編宇路賞析
讀栩栩的詩,是一種需要細嚼慢嚥、反覆品味,才能漸漸讀出其韻味的體驗感受,她的詩較偏向於大部分人對於現代詩的傳統印象,是一種優雅的抒情,亦可從中看到其理性、凝鍊、收束的部分。她的詩絕非目前流行的網路詩,那種一眼看過去即能理解的直抒情懷,卻也不至於十分晦澀難解,其背景約莫是在十幾年(?)前,「七年級詩人」以及PTT詩板等網路詩論壇風氣正盛時期,與羅毓嘉、崔舜華、林禹瑄等人屬於同期的作者。
根據詩板板友所寫的資料,這首〈此來〉最初發表於2011年04期的《中國詩歌》,版本也與《忐忑》詩集內收錄的不同,若比對可發現部分句子經過減省,使得意象更為集中,也少了一些長句而讓節奏不至於單調乏味,我認為這些改動是好的。詩中運用了一些象徵手法,因此意義較不容易以掌握,可利用如「抓關鍵字」的方式,便能大致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及意涵。
首先開篇的「日光」「折射」以及「丘壑壘壘」,意味著作者想欲講述的事情或感受,是曲折不那麼直接,經過一層一層的障礙的;「提衣涉過感官的河床」,說明接下來的這段描寫並非實際的場景,而是抽象的、關於感官的,去想像這樣的畫面:「彼岸/小黃蜻蜓張開它們平行對稱的翅/別在花苞一樣微敞的襟口」,彷彿想要探詢更深的,關於對方的事情,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於是轉移話題:「或許前來問你一件舊事/一排伐去的三角楓也好,地震/也好」。接著三句「而後轉身向北海岸更北處飛遠/航道略為偏移/像是完全明瞭夏天就要過去」,顯示出敘事主體和對象(你)之間的關係,或者物理距離的遠離。
「潮聲淹過話聲/留下岩脈的質地」當中的潮水和岩脈,也延續了上一段一層一層的意象,但是此處有微妙的不同,不再是丘壑壘壘的障礙,而是逐漸遞進的,因此才有「假使遲疑許久以後你仍然決定要回答」這一動作,兩人的關係突破了某些阻礙,進一步能夠述說蜻蜓所指涉的事物(對象或是情感)當初消失的原因,終於兩個人來到了一種新的關係:「你和我所感覺到的是同一種寒冷/譬如破缺的水漬向外逐漸擴散/風車繞著同一個軸心旋轉」,擴散的水漬與同軸風車皆是同心圓的意象,象徵「同心」,此三句要表達的是同一件事情,即兩人達成共識或是情感達到共鳴,最末「你的手在我的手裡」用很簡單的句子表達了兩人關係和諧的狀態。
詩中有一些字句提供了另一種線索,例如小黃蜻蜓、河床、三角楓、北海岸等,連結了台灣北部淡水的地景,再查作者資料,大概可以推測整首詩發生的背景地點;而「夏天就要過去」、九月等季節月份,則可能是實際發生的時間或是情感意象的一部份。雖然我們不能確知這些時間地點背後代表的意義為何,但是有了這些線索,搭配詩中所描述的情感,更能使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也融入其中。
--
美術設計:吳浩瑋
--
#栩栩 #暑假無主題詩選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7/20210719.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Vamos Sports翊起運動,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狗吠火車3.17】重新開張 9/11(一)晚上8:00狗吠火車回來囉! 本周討論話題包括: 1.頭條新聞:統一獅林志祥陷緋聞風波無限期停賽停薪,到底球員場上表現與私領域是否應該劃清還是該連坐處分呢? 2.Vamos討論區:新人開箱文:許多新人都已在一軍上場,你覺得誰表現最好呢? 3.PTT熱門:...
林志融 ptt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聯合學習產業大聯盟啟動 高雄爭取SCSE(智慧城市高峰會與展覽)於2022年展出
由國家發展委員會、交通部、經濟部、衛福部及科技部共同發起,並由素有「PTT創世神」封號的AI Labs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所創辦的台灣聯合學習產業大聯盟(Taiwan AI Federated Learning Alliance,TAIFA),今天正式啟動,我代表市府受邀參與大會。會中,賴清德副總統、國發會龔明鑫主委及高仙桂副主委、交通部林佳龍部長、文化部李永得部長、科技部陳宗權次長、金管會邱淑貞副主委、桃園市高安邦副市長、科技會報蔡志宏執秘,專家顧問團工研院余孝先總營運長等以及各大醫院代表與ICT業界代表共同與會,產官學界齊聚一堂,顯見各領域推動台灣走向智慧發展之路,已是殊途同歸。
透過聯合學習加速人工智慧應用發展,預計帶動醫療、城鄉、金融、製造、商務等產業創新、跨域應用、人才培育及國際鏈結,是TAIFA的宗旨,也是各領域專家的前瞻倡議。事實上,台灣在科技防疫與聯合學習的成果,已經備受全球矚目,若能藉由產官學的攜手合作,共同投入聯合學習技術研發,建置場域優質服務與發展環境,共同籌建高度信任之資料治理、運作機制與規範,對於政策提出實務建言,將能協助政府加大力度推動核心戰略產業發展。
今天我在會場與各界交流,會後也再與主辦智慧城市高峰會暨展覧(Smart City Summit &Export,SCSE)單位TCA討論;高雄啟動智慧城市的擘畫藍圖,希望目前緊鑼密鼓籌備的專案辦公室(KPMO),能整合市府各局處及業界能量,爭取經費進行各項合作案、科專案,同時透過招商形成產業聚落,落腳於亞洲新灣區,於此一創新場域深化各種科技應用。
我也向TCA(即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爭取SCSE(智慧城市展)於2022年部分展覧移師在高雄展出,以雙主場形式—原本為期4天的展示,延伸為智慧城市週。SCSE歷年皆在台北舉辦,此次,透過雙主場的呈現方式,讓高雄展現城市優勢,邀請在地廠商參與、壯大智慧城市展,並將廣邀高雄的姐妹城市共同參展,透過國際合作、增添高雄特色展館的吸引力。
高雄擁有優異的海空雙港,也有深具特色的漁農產業,是國發會希望高雄能扮演為新南向國際智慧城市輸出基地。屆時2022年,透過南北串連的雙主場展覽形式,不僅讓高雄被世人看見,也一定可以讓台灣發光發熱。
林志融 ptt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腦中小劇場 第59場 關於N號房事件的四道問答題】
(原題:【探究N號房心理,宣示主宰的性暴力】,刊於FUNDAY 數位英語達人誌 5.6月號 / 2020 第14期)
感謝 Funday數位英語邀約訪談,聚焦粉專先前較少觸及的性暴力議題,本文原以四題問答形式進行電話訪談,再由中文編輯林映妤小姐悉心整合內文。在此將內文還原為問答形式,重新架構應答內容,並進行細節補遺與延伸。
Q1:在國際婦女節的3月,南韓「N號房」事件將長久以來瀰漫於社會的仇女風氣一次爆開,敵視批鬥更越演越烈,全球性暴力事件加劇,無論是好萊塢MeToo事件、墨西哥殺女案件,到了近期的南韓N號房,在「性」方面的暴力和一般的肢體、語言暴力是否存在不同的心理狀態呢?
A1:上述幾項暴力案件的成因與目的雖不盡相同,但究其核心,或許都和「宣洩」有關。暴力一向是宣洩最直接的通道,無論是語言暴力(網路攻訐、職場霸凌)或肢體暴力(家暴、恐怖情人),這些暴力背後,宣示的都是某種宰制力。
然而,看似強悍的宰制心態,有些是為了征服,有些卻是源自「軟弱」。
與性暴力犯罪相關的案主,我曾接觸過三位,其中兩位係由法院派案的司法鑑定案主(鑑定是否因精神症狀導致性侵意圖),第三位則是由法官指派,強制進行心理治療(案主對數名陌生女性潑精,此次療程為緩刑條件之一)。
上述三人都有個共同特徵,就是「社交關係挫敗」。他們的社經地位都符合一般水平,不缺錢,缺的是人際互動的能力。以第三位案主為例,金融新貴一名,若以年收定義人生,此君就是人生勝利組。學霸出身,職涯暢行,可惜敗在人際模式僵化(自認外在條件不佳,慣以金錢打點人際),對兩性關係毫無安全感(渴望女性,但又認為女性與之交往是覬覦其身家),因此無法維持長久關係,異性亦對其敬而遠之,最後只得憤而向陌生女性潑精,以宣示其主宰力。
由此可見,某些犯案動機不一定與慾望有所連結,反倒像是一種證明,證明「我也能主宰一段關係」,進而導致性犯罪
Q2:恃強凌弱,是否舉世皆然?從小到大我們都可能歷經霸凌或被霸凌,欺負弱小是人的本性嗎?
A2:但凡與人性有關的行為,通常都是舉世皆然,畢竟人性能跨越國界。然而善惡本性各異,因此與其說霸凌是本性,倒不如說是一連串人性運作下的結果。
若要成立一場霸凌,通常有三個條件(詳細內容可參考粉專第17場),包括:體制允許、偏見效應,以及從眾行為(Conformity)。
於是,當我們回想起某次參與霸凌的經驗時,或許會發現,當整個環境背後的勢力給予充分授權後,通過偏見效應,我們會在某個可憐蟲的胸口畫上靶心。遺憾的是,你不想扯團體後腿,只好拿起箭矢,跟著大家有志一同地拉滿了弓,對準靶心,而眼前的傢伙只能等著變刺蝟。
而你唯一的期望,就是期望這件事永遠不要發生在自己身上,所以世界上總有個替死鬼。
除了上述三個條件,霸凌者的早期教養因素,亦可能助長霸凌行為,包括:反社會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學習模仿,以及創傷傳承。
反社會人格的前身是「品行疾患」(Conduct disorder,現更名「行為規範障礙症」),是指在青少年患者反覆出現冒犯他人基本權利,以及違反社會常規等行為。
學習模仿,指的是當孩子長期身處在家暴的環境後,暴力對他們而言,不再是襲擊肉身的惡行,而是問題解決的方法。因為他老爸已經用拳頭證明,這一套在家行得通,於是他會帶著這套方法面對世界。
創傷傳承,則是受虐創傷所帶來的後遺症。飽受家暴的孩子,日後可能會對弱者加諸暴力,用意是抵抗早期的受虐回憶,藉以擺脫受虐身分。
在南韓N號房的案例中,即便先排除早期教養因素,至少還有「體制允許」和「從眾行為」這兩個因素決定了霸凌。
負責施虐的的工作人員,是經過體制與主理人授權,也就是在遊戲規則的允許下,從是性剝削活動。由於這份工作並非受迫進行,意義上已非單純聽命行事的執行者,而是受雇為活生生的幫兇。
此外,N號房有條入會規定,就是「必須經過其他聊天室的稽核,若不上傳自己擁有的色情影片,或不參與語言性騷擾,即會被移出群組」,而這條規定明顯地助長了從眾行為。一旦從眾行為增加,刺激收益,霸凌事件便無從斷絕。
Q3:N號房的主嫌們與付費觀看的人,對於影片中凌虐未成年少女畫面絲毫沒有同理之心,被稱作變態的他們是什麼心理呢?他們從這些暴力行為中可以獲得什麼?
A3:我想,「獵奇」是整件事的出發點。
只看一次,或許是基於口耳相傳的好奇,而後止步於此,但若持續觀看,就等於參與了「物化」的過程。因為買家會認定『付費即是商品』,而將片中的女性與人類的連結切斷,去除溫度,標定價碼。即便買家出現道德拉鋸,也可能會因為大腦產生了「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意思是當信念出現矛盾時,為了讓自己舒服點,我們通常會找些理由,來告訴自己沒有錯),而告訴自己「錢都砸了,絕對不會白花,這東西買下去一定值得」。
一旦走到這一步,再不堪的畫面,都只是銀貨兩訖的立據。
不幸的是,這就是網路犯罪的特點之一,隔著螢幕,通常會削弱我們對整起事件的罪惡感或不適感。也就是說,同樣一群人,如果把他們拉到現場直視整個過程,感官經過衝擊,或許依舊有人買帳,但人數可能不會像現在一樣。
另外,如同第一題所述,觀看是為了尋求刺激與獲得宰制的快感,因為自己「平時做不到」,便會藉由觀賞得到滿足,這和一般觀賞情色片的心態相若。然而情色片畢竟是安排好的劇碼,相形之下,N號房更強調「真實性」與「痛苦感」。情節不按腳本,扭曲級數倍升,對於會員而言,這是一種生活的刺,觀看這種痛苦感帶來的不會是憐憫,而是刺激,連結的是生理反應(Reaction),而非心理反思(Reflection)。
在這種時刻,人與動物無異。
Q4:南韓被公認性別意識相當低落,其實台灣也有不少「仇女」風氣,在許多人提倡女權的同時,卻又造成更多人對女權的反感,這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呢?
A4:台灣是否有不少仇女風氣,實在不好說,畢竟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在臨床領域也較少遇到此類型的案主。
但身為PTT的資深鄉民,「女權自助餐」是比較能囊括上述爭論的一個名詞。這個詞原始出處來自美國脫口秀藝人Bill Burr,但實際上他在表演時也沒講出這五個字,而是用自助餐(Buffet)一詞來形容某些女性「只利用女權論夾走某些好處,卻留下該論述帶來的義務」。
因此,所謂仇女心態,可能源自於某些男性認為「女性爭女權,卻不願意承擔生活義務,進而兩邊通吃」的行為。
當然,這套說法是有欠公允的,而網路上的爭論更像是一場盲打。
因為我們有時會忘記,即便同為女性,她們的立場卻不一定相同。有人行事獨立,有人慣於依附,有人會為自己的權利登高一呼,有人卻礙於傳統逆來順受。有人爭,有人不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然而在討伐女權運動的過程中,她們卻被同化,被視為同一種立場的人,因此時而會出現拿A的立場去討伐B的情形。
換句話說,拿女權論述,去討伐原本就慣於依附的族群,才是讓攻防完全錯位的主因。
坦白說,這個議題很容易失焦(也很容易掉粉,根本挖坑嘛,嗚 ~~),立場再怎麼中肯都會被挑刺,因此與其以兩性作為分野,不如以「人」的角度重新詮釋整個運動,而是『人權平等』,爭的既是女權,更是人權。
因此,無論我們想爭取的是晉升員額、階級意識、同工同酬,甚至是在好萊塢電影掛頭牌的機會,都是身為一個人的平等權利。從這個觀點開展,不期待能弭平紛爭,畢竟立場各據一方,但求能降低討論的傾斜程度,軌道水平一旦校準,整個運動的推速或許會相對穩健一些。
最後我得說句實話,即便在我們家,也做不到兩權平等,因為,
我對女兒真的比對兒子好一點。
#性暴力
#霸凌
林志融 ptt 在 Vamos Sports翊起運動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狗吠火車3.17】重新開張
9/11(一)晚上8:00狗吠火車回來囉!
本周討論話題包括:
1.頭條新聞:統一獅林志祥陷緋聞風波無限期停賽停薪,到底球員場上表現與私領域是否應該劃清還是該連坐處分呢?
2.Vamos討論區:新人開箱文:許多新人都已在一軍上場,你覺得誰表現最好呢?
3.PTT熱門:[新聞] 葉君璋:台灣應該珍惜李宗賢這類球員,強攻球員不受到歡迎了嗎?到底守備有多重要?
討論來賓包括潘忠韋、王雲慶Boston、羅國禎
這次準備日本帶回來的禮物要送給斗內的朋友喔!!
記得準時收看
Youtube、粉絲團同步播出
【訂閱Vamos Sports頻道】http://goo.gl/zmhAI9
【Vamos Sports粉絲專頁】http://goo.gl/C7olYu
【關於世大運】https://goo.gl/g9foIe
《未經同意不得使用、翻攝、下載重製或嵌入vamos sports翊起運動以外之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