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 DigiLog 聲響實驗室 · 混音Mixing 的基礎觀念(中) - DigiLog · DigiLog 聲響實驗室 · 僅留下新款OP-1 Field 合成器,Teenage Engineering OP-1 宣布停產! | ... ... <看更多>
「混音mixing的基礎觀念下」的推薦目錄:
- 關於混音mixing的基礎觀念下 在 [閒聊] 從mixing角度看LL音樂- 看板LoveLive_Sip 的評價
- 關於混音mixing的基礎觀念下 在 DigiLog 聲響實驗室- 今天再來跟大家聊聊混音的基本觀念 的評價
- 關於混音mixing的基礎觀念下 在 混音樂-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2022-08(持續 ... 的評價
- 關於混音mixing的基礎觀念下 在 怎樣混音? 5個主要混音概念- Mixodus Music Production 的評價
- 關於混音mixing的基礎觀念下 在 人聲混音步驟的評價和優惠,DCARD、PTT和商品老實說的推薦 的評價
- 關於混音mixing的基礎觀念下 在 人聲混音步驟的評價和優惠,DCARD、PTT和商品老實說的推薦 的評價
- 關於混音mixing的基礎觀念下 在 音樂製作流程- 音樂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混音mixing的基礎觀念下 在 混音步驟、混音器、混音師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混音mixing的基礎觀念下 在 混音步驟、混音器、混音師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混音mixing的基礎觀念下 在 混音樂-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2022-08(持續 ... 的推薦與評價
混音Mixing 的基礎觀念 (上) | DigiLog 聲響實驗室 · https://digilog.tw/posts/305... 一首歌的好與壞,通常在編曲階段就已經決定了,再厲害的混音師,也不可能把 ... ... <看更多>
混音mixing的基礎觀念下 在 怎樣混音? 5個主要混音概念- Mixodus Music Production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免費Online Course線上音樂製作課程◅◅ 音樂製作超新手:http://freecourse.mixodus.comMixodus Patreon 專頁- 成為Mixodus支持 ... ... <看更多>
混音mixing的基礎觀念下 在 音樂製作流程- 音樂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因此,統整於下,作一首流行歌可以有三種方式(1)先作曲、再 ... 除此之外,在做混音時,樂器收音也較少串音問題,後製時音源也會較乾淨好處理。 ... <看更多>
混音mixing的基礎觀念下 在 混音步驟、混音器、混音師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混音 步驟在混音Mixing 的基礎觀念(上) | DigiLog 聲響實驗室的討論與評價. 這時大家才會慢慢意識到混音(Mixing)這件事的重要性,如果把音樂當成是... 混音就像是這些 ... ... <看更多>
混音mixing的基礎觀念下 在 混音步驟、混音器、混音師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混音 步驟在混音Mixing 的基礎觀念(上) | DigiLog 聲響實驗室的討論與評價. 這時大家才會慢慢意識到混音(Mixing)這件事的重要性,如果把音樂當成是... 混音就像是這些 ... ... <看更多>
混音mixing的基礎觀念下 在 [閒聊] 從mixing角度看LL音樂- 看板LoveLive_Sip 的推薦與評價
這個標題很cool,不是嗎XD
先提醒
本文又臭又長
沒時間或沒興趣的人可以左轉我不會怪你的XD
前言
會打這篇其實是因為我很容易在某些奇怪的點執著別人不在意的事
起源是西洽的一篇文章
文章代碼(AID): #1L4Ahuqn (C_Chat) [ptt.cc] Re: [閒聊] 配樂很好劇情卻很爛
大意就是說LL的音樂也不怎樣音樂也不好聽不知道紅三小
但然我知道內容只是想戰
又或是這個人真的是這樣想的那我也沒什麼意見
我只是單純的就內文的一句
人聲合得亂七八糟又常跟樂器音打架
小弟不才做過幾年錄音工程師
能力不怎麼樣頂多就是之前公司入圍過金曲獎而已
(不過沒得獎,入圍也不是我本人是公司的老師,不用人肉我XD)
單就這句我很有意見又耿耿於懷
又只是個不敢去西洽戰只敢在專版取暖的小孬孬
所以有興趣的版友們可以看下去
沒興趣的文長就不勉強了呵呵
只是覺得有時候PO一篇這種平常看不到的文章也許會有一點不同的樂趣
====================以下是正文的分隔線===================
就mixing(混音)的角度而言
我評價LL音樂的內容大概是下面這一句話
用不夠王道的技術走向產品的需求面
先談需求面
LL的音樂需求面是什麼
2次元:9個賣萌(?)的女孩正向努力的過程做出的音樂
3次元:就是個偶像團體
以我以前做錄音時的概念
這兩種音樂聽起來都要夠亮
你才會給人家有陽光正向,開朗熱情的感覺
音樂好聽的重點會放在詞曲夠不夠吸引我的主要客群
至於音樂細節,那真的是其次
基於以上理由,我覺得Lantis的製作人要求了混音工程師
把音樂混得夠紮實為第一要件
音色的部份因為是用角色音唱的關係
基本上果果、凜、希這三個音色又亮又有POWER
很容易在齊唱時成為主要骨幹而把9人齊唱的音色混得很亮
但也不太用怕過尖
因為真正比較尖的花陽親跟小鳥的聲音穿透力並不強
而且再怎麼樣還有嗚咪跟Eli兩個比較寬廣的音色頂著
整個混音並不太容易失去主體而崩盤
再者
我覺得製作人的意思很明顯的只把9人齊唱視為一種音色
也就是μ's的音色
反正曲子多的是地方有solo可以呈現單人的角色音
不需要在齊唱的地方做區別
這點可以在很多齊唱轉SOLO的地方聽得出來
因為從9人->1人時整個音樂人聲跟BGM的平衡是一樣的
並不會因為人聲少了8/9而虛弱掉
還是保持著原本要的紮實度及亮度
所以
為什麼我稱之為用"不夠王道的技術"
就是Lantis的製作人基本上是犧牲了音樂的動態來成就產品需求
但這跟那篇文章裡寫的人聲合得亂七八糟又常跟樂器音打架是完全兩馬子事
只能說會這樣表達的人聽的音樂類型太單一,也未曾瞭解這是怎麼做的
LL的人聲混音之難應該會是所有J-POP裡屬一屬二
就是因為角色音太多非自然人聲
加上特色不一,人數也算不少
其實要混成一個μ's的聲音而且跟9人角色音可以相互平衡是不太容易的
但Lantis基本上做到了(雖然是犠牲了點東西...)
這位原作者想必是比較喜歡聽動態明顯的音樂
他的耳朵可能是以動態來區分各種不一樣的樂音
所以當動態被大量犠牲的音樂傳到他耳朵裡,他的耳朵就爆炸到什麼都分不出來了
好,純文字的主觀想法表達結束了
以下是比較客觀的實例印證
各位不會聽也沒關係
動態的部份大致可以用"看"的來印證
為求盡力客觀
素材全是動漫曲
我們先看下面這張圖
這是五首LL的歌在錄音室專業軟體裡面的樣子
上到下分別是Darling,NBG,悲果,Unbalanced Love,WR
應該算都還蠻不同類型的
但是通通mix得很大很滿
這個是大量使用壓縮器(compressor)提高音樂的音量跟紮實度的明顯案例
然後我們可以看經典超HIGH(吵?)的NBG
放到這麼大了都還是滿的阿
我聽這首的時候表頭幾乎是不會動的一直保持全滿
齊唱部份動態幾乎是沒有
然後我們可以看一些比較
也很high(吵?)的fripside電磁炮(上)跟最近聽一次就沒聽的西沢幸奏-吹雪(下)
(PS.fS唱片公司好像是環球,西沢幸奏這張是flyingdog?)
也是差不多意思
所以其實大家可以大概知道像西洽那篇文章原PO不喜的音樂類型聽起來是什麼特色
基本上可以說很HIGH也可以說很吵
單看喜不喜歡
或是你平常聽什麼歌習慣了然後轉來聽這種混音法的歌
就會覺得混音都攪在一起,跟樂器打架等等之類的想法
再來
是否high歌都一定用這種大量壓縮器的方式做混音呢?
答案是否定的
這裡還是不得不誇一下我最佩服的唱片公司SONY MUSIC
這張是LiSA Rising Hope(上)跟藍井Eir IGNITE(下)
聽過的人應該也知道這兩首也是HIGH(吵?)歌
各位是否用"看"的就知道動態不一樣呢?
這就是所謂王道的混音方式
在不失動態的狀態下把音量跟紮實度最大化
如果在過爛的喇叭上面聽音色會偏暗,而且動態也不會明顯多少
但是當你的聆聽環境夠好(意指耳機或喇叭、訊源、甚至是DAC等等)
你會明顯的感受到這種王道混音法的魅力
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聽久不會累,但幾乎一樣HIGH
再來我特別找了Lantis的另一組藝人STAR☆ANIS
其實我今天也是第一次聽
聽個兩首就有"果然是Lantis阿"的感覺了XD
找這組是因為也是一堆女生
人聲多的混法我想Lantis的想法就是這樣了
一樣的壓縮器使用跟把齊唱當做一個音色在做
所以這樣的混法我想是Lantis混音師的技術習慣了
=====================我是結論的分隔線======================
結論重申
LL的音樂就只是
用不夠王道的技術走向產品的需求面
沒有不對
只是為了想要的方向犠牲了一點東西,也就是音樂的動態
但是Lantis在處理多人聲的混音方式的確有它的一套
至少絕對不是什麼人聲合得亂七八糟又常跟樂器音打架的三流混音
光想到WR那個至少數十軌的人聲混音
做過混音的人應該都會頭昏
我也很好奇光人聲部份,當初的混音工程師到底在錄音室住了多久XD
不過真的也是要很佩服SONY MUSIC
這種王道式的混音方式其實需要大力的推廣
我會很期待有哪天會不會μ's跳到SONY去再出幾張來聽聽感覺會不會不一樣
不過因為我不知道有沒有哪一組也是女生一堆的藝人是在SONY的
不然我也很好奇SONY在處理多人聲混音時會用什麼樣的手法
文章真的又臭又長
看到這裡的版友請受我一拜Orz
謝謝大家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9.175.20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oveLive_Sip/M.1428424417.A.D74.html
二來是現場好唱阿XD,和聲不是沒有但是都是分軌另外收的,現場應該不唱和聲
少數例外像燒肉世界之類的會有一點,但大多數是給四天王操刀
小小解釋一下動態
原文是dynamic
大意大概是音樂的高低起伏,而最直接影響的是音量
所以像LL的音樂參考一下我PO的圖
不管快歌(大多數)慢歌(悲果)多人曲(NBG,WR)小隊曲(UL)SOLO曲(Darling)
音檔的波型幾乎7成以上的時間都頂到底
也就是在播放的時候幾乎是一直滿表像下圖的
動態保持得好的曲子參考SONY那張圖,其實滿的時間會少很多
這樣的音樂聽起來不易覺得尖,而且比較能舒服的聽久
在你的聆聽環境(器材)愈好的時候愈明顯
fS的環球跟西沢幸奏的flyingdog也是一樣幾乎無動態
由其拿我舉例的SONY兩首比對LL的歌
多聽個幾次應該會有感覺
基本上以有音染的耳機或喇叭聽產生打架的錯覺是正常的
建議使用監聽用系統你就發現新世界XD
※ 編輯: superrfc (111.249.175.203), 04/08/2015 01:02:36
基本上wiwikiki說的也沒錯,不過如果要拿來跟LL的High(吵?)歌比較的話
我舉的兩首可能更適合些,因為這兩首的style比較是做powerful的
daze這首歌本身就沒有編太密集的配器,其實在mix上的動態處理本來就相對容易
一堆高頻混在一起確實容易雜亂,加上環球一樣用非王道的犠牲動態方式混音
自然就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不過好處就是一樣用多爛的喇叭聽都會夠HIGH!
舞台上一次送了9軌vocal到live混音師手上,要在幾秒內判斷做出混音難度本來就高
而且演出跟彩排本來就不會完全一樣,一軌出問題的機率跟九軌的機率可能差不止9倍
加上LL的Live混音其實還是有保持9人齊唱混成一個音色這個基本要件
但solo的時候就比較難顧
所以反而是在人少或是有人SOLO的時候比較容易出包,這都可以想見的範圍內
不過還是不得不說以LL Live花的預算,應該要可以請到更好的PA工程師沒錯XD
這張放到SONY那兩首的快2倍大來看波型圖
這段不多就是副歌的部分
明明不太算high歌了(至少應該沒有Rising Hope high吧)
音波有沒有滿得十分驚人XD
如果用同SONY兩首的比例來看大約是下面這樣
還是謝謝分享
很好,這個講到了一個重點
慢歌的動態是否不易做爆而保留動態
這個問題真的無法用"看"了來理解了
我試著用下面的方法讓大家理解
LL現行歌曲裡最經典的柔和慢歌沒有之一--我老婆的なわとび(上面黃色)
硬要拿SONY家的比,LiSA的シルシ(下面紫色)
如果光用看的應該是分不太出什麼差別了
照前面看HIGH歌的方式可能會理解到都有留動態
依上圖的呈現應該也看得出非副歌的部份都明顯小很多
這以慢歌比較柔和且單純的配器來說非常正常,那我們要怎麼比較呢?
請再看下面的圖
黃色是Lantis-WR、なわとび,紫色是SONY-シルシ、Rising Hope
說真的歌名一報出來,看了這麼多波型圖的版友們一定很聰明
知道(黃上)是WR,(黃下)是なわとび,但紫色呢?
有沒有覺得基本上不太能像Lantis做的東西一樣明顯用"看"的分出快慢歌
這就是我所佩服的SONY王道式的混音方式
明明是配器比較簡單,曲調相對單純的慢歌(或說抒情歌)
但是音量跟紮實度做得跟HIGH歌幾乎一樣
反過來說就是HIGH歌明明配器複雜,但是居然能保留跟慢歌差不多的動態呈現
說真的以技術難度層面來說,SONY確實在Lantis之上
不過這兩首慢歌用聽的比較也不太公平
畢竟雖然花陽是我老婆,但硬要我說他唱得跟LiSA一樣好只是mix弱了我也會臉紅的...
希望上面這一大段可以讓大家大致理解在做抒情歌時的差異
沒聽過,大致在網路資源上找了些試聽
評價就是--阿就是梶浦由記阿XD
這個剛好扯到我本來也想拿來當範例用的Kalafina
想拿來當範例只是因為他是SONY旗下的女子團體
但曲風差太多了阿
梶浦由記的曲子本來動態就不大
加上Kalafina三人的聲音是全然不同分開做的
跟μ's把9人聲合起來做一個音色的起始點就完全不同
所以就不拿出來比了
而你提到的FictionJunction人再多了一點
不過聽了幾個試聽初步感想是
他們的做法是把主旋律放在前面,其他人當合唱團放在後面的做法
這樣其實也算是團體藝人很適合拿來表現個人音色的做法
不過一樣的曲風就是梶浦由記
跟LL差距太大,不予以比較
因為手上沒有音檔也很難再深入說明
不過同是SONY的話
我猜做起來跟單人的LiSA或藍井不會差太多
這篇主要在討論處理手法、難度、以及正當性
論手法:其實各有各的理由,都是可以使用的手法,沒有對錯
論難度:明顯SONY混音師技高一籌,但Lantis在處理9人音色混而為一上可圈可點
論正當性:保留動態才是王道,但平常的聆聽系統難以分別,
所以犠牲動態達到音色效果也算有其合理性
專業術語就不在這裡解釋了,您真專業
但我不覺得這個手法算錯,因為它有其優勢
但這的確是非王道的處理方式
應該說動態包含了你說的東西,但不單單只是這樣
再細部解釋下去過於專業與本文無關略XD
要上班了先回到這^^
用"看"的其實不算正確的比較方式
但因為這篇只是粗略的讓大家瞭解動態的意義
以及LL的音樂在mixing手法上的優與劣
所以用這種很直覺的方式讓大家瞭解
像LL的歌我熟所以那5首是我挑過的
因為音壓過大造成的不舒服感來自於混音而與曲風沒有絕對關係
但LL的歌也不是每一首都完全無動態
這5首是比較誇張的案例
以Lantis的處理方式就只會用壓縮這招
我估計同公司的IM@S差距不會太大
至於IM@S哪些作品適合在這個主題下比較我就真的不熟無法推廌了
但是我們討論的是製作面,所以要看製作公司
沒關係,這個沒做過唱片的人不知道是正常的XD
※ 編輯: superrfc (1.166.136.206), 04/08/2015 12:52:20
以下大多行大近時間推,所以我把順序排了一下哦^^
我帶大家用"看"的來理解初步概念是因為這樣比較好用文字描述
而且聆聽環境大家不同但看圖看字差異不會太大
建議C版友如果有興趣可就我提供的曲目入門去仔細聽
然後試著用耳朵分出其中差異,進一步的再自己往其他曲子去聽看看,會比較正道
至於SensMe因為我也不懂它程式怎麼寫的,就恕我無法回答嘍
相信我今天不講,這裡幾百個版友可能不到10個想過這個問題,大家還是聽得很開心
因為就我一開始就說的需求面
其實Lantis成功達到了
因為動態的不足而不買單的客群可能遠遠比不過因為大聲取向的混音而帶來的客群
想像大家平常聽到LL歌曲的環境
A.200元電腦喇叭、SIF、手機加原廠耳麥、秋葉原店面播放、電台電視....
B.還是發燒音響組、專業監聽、高解悉耳機及訊源
是哪一種多呢?
這就是市場需求面
我相信很多別種型態的音樂需求就不太一樣了
這也是為什麼絕大多數的唱片公司使用非王道的Loudness混音法式
而SONY能在這場戰爭當中維持王道水準,其技術面之高真的是非常令人佩服
但這不算是Lantis的錯,就像上面說的平常人耳朵實際上也沒那麼好
所以需求面取向,這樣混音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不算錯
而Lantis在處理多樣化人聲上確實有它的一套
這也成就了整個LL的合唱曲特有的和諧度
這東西並不容易,我覺得別家來做也不見得能做到這樣,這是要給Lantis拍手的地方
會一直舉SONY的例子只是為了要證明王道的混音方式實際上存在
效果也非常的好,但需求取向本來就不同,沒有優劣
但就曾經身為一個錄音工程師的立場,SONY的混法技術性較高是無法否認的
但就有沒有必要來說,但然就大多數的平常人來說其實聽不出來也是事實
不過如果長時間(約1個小時以上)持續聆聽,我想任何人都會覺得疲勞度有差
※ 編輯: superrfc (1.166.136.206), 04/08/2015 13:57:29
不過真的很想知道的話,連聽一個小時LL再聽這兩首應該可以感受到XD
當然什麼歌聽久了多少都會累
真想知道失去動態的影響就不是三言兩語可以形容的,過專業內容也不是我想討論的本意
不過失去動態會加速耳朵的疲累感這點是十分確定的
至於聽不膩我覺得大多還是要歸功於詞曲,就是我一開始說的需求面
我相信大多數人喜歡音樂還是以詞曲占首要條件
由其這種大型企劃又不是只有音樂,東西是一環扣一環的
九人聲音混成一個特別音色應該算是製作人的巧思
也是我在批了半天Lantis的壓縮混音法之餘最佩服它們的地方
人聲(Vocal)是混音最困難的一種聲音
尤其LL九個角色音都很有特色加上有數個不太屬於自然人聲(以小鳥、花陽為最)
要像Kalafina這樣各各分明各司其職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於是乎製作人用這樣的方式去除9人分明的特色,混出第10種音色代表齊唱
作曲手法中再加以一些小段solo來還原應該要存在的9人個別聲音保留是9個人的感覺
總之是一個很不錯的想法,至少解決了9個角色音很難好好混音的困難
效果也的確很棒
單用聽的就算我聽得出來也無法表示出來,這個要分析到大家都懂就難了
但單以理論上來說hires它敢這樣壓我保證他賣不出去啦
因為hires的族群本身就是有好的耳朵或好的器材的人
這樣的壓法就是找死
有興趣的大大們我可以推一篇之前有人在我Digitalmusic版上分享的易懂好文
https://a85115230.pixnet.net/blog/post/329413747
基本上專業名詞我就不在這裡討論了
※ 編輯: superrfc (1.166.136.206), 04/08/2015 19:51:22
但是SCANDAL聽了一下是主唱為主,不算合唱,可能無法瞭解多人聲混音
sphere屬於GloryHeaven怎麼好像是Lantis的一支
不過唱片又的確是SONY發行 製作方不知道算是誰
不過也是聽了一下我覺得我比較相信他們也是走loudness路線的wwww
※ 編輯: superrfc (111.249.175.203), 04/08/2015 21:34:33
如果現在還回頭來看這篇的大大,你們真的很想知道im@s聽完的感想阿XD
素材我只有兩首找到320K mp3的,不過應該足夠了,我聽起來手法跟風格都算明顯
藍色的部份是im@s(哥倫比亞唱片製作)
上面:お願い!シンデレラ 下面:Star!!
先照之前的看法看動態,回去跟WR或NBG比,是否覺得是比較保有動態的呢?
然後回去跟SONY的比看看,有沒有人覺得還是不太一樣呢???
的確,跟Lantis的暴力壓縮相比,im@s的製作方收斂很多,為曲子保留了一些動態
不過如果仔細聆聽,不要說跟SONY的王道混音師比,就算是跟WR這首比
多多少少會覺得怎麼還是WR聽得比較清晰一點點(真的只有一點,爛喇叭應該無感)
以下以本身的耳力跟混音能力猜測im@s的混音師做了什麼
1.人聲處理可能沒有想法,單純的把角度打開,但不夠有層次,或分頻不清
白話說法就是:人聲打架了!!
這個問題在Star!!上比較明顯,另一首還好
2.樂器處理沒有讓開給vocal的位置,這個需要用太多專有名詞解釋,直接講白話
配樂太搶戲了,有點喧賓奪主
總合以上,應該可以大概理解前面為什麼要一直讚揚Lantis的人聲處理
基本上Lantis就算把動態壓成爛泥,在主角-人聲的掌握上確實有一套
總會評價:其實各有優缺,但不能跳去SONY的話(XD),我還是偏Lantis的做法一點
再來賣很久關子的第一行綠色波形就是少數可以給大家連聽一小時耳朵不會太累的LL曲子
soldier game
動態並沒有被壓死,加上三天王唱功可能讓混音師在處理人聲上更加得心應手
以目前腦海中的印象在LL歌曲中選出混音第一名我是選這首
不止人聲,包括用來做主軸的樂器-Bass的線條都清清楚楚
音樂風格完整呈現,人聲器樂線條也不互搶,不論喜好的話基本技術面我已無法批評
但很奇怪的就是被我視為跟soldier game非常累似tone調的LL曲-餃子花園就不一樣
直接看圖:(上)硝子の花園,(下)soldier game
花園幾乎跟NBG一樣慘的豪無動態可言,我也很納悶為什麼雷同的曲子可以mix成這樣
讓不會是soldier game外包給別人mix了吧XD
以上
大概是這樣嘍
如果真的還有什麼問題再討論吧
估計這篇也要沈了XD
※ 編輯: superrfc (111.249.175.203), 04/08/2015 22:35:06
其實上面的除了SONY之外都有可能在錄的時候就壞了阿XD
因為我只有成品沒有可能取得分軌
從錄到混到底是哪裡弄壞的其實是憑經驗猜的,當然不敢說100%正確
只是提出我覺得最有可能的可能性而已
像動態,要錄到無動態幾乎是不可能的啦,9成9是混爛的
很多好像是轉檔過的,包括再上面pipi5867大大推的兩首我也找不到
還是有誰願意私下指點明路一下的XD
※ 編輯: superrfc (111.249.175.203), 04/08/2015 22:56:25
而且再下去可能背離本篇主題的"LL音樂"
主要是拿類似的作品來跟LL比較啦
當大多數人都用電腦聽音樂,也都只聽MP3的時候,比大聲就成為必然現像
但也不得不說Lantis在大聲之餘還是有可取之處
※ 編輯: superrfc (111.249.175.203), 04/08/2015 23:10:20
※ 編輯: superrfc (111.249.175.203), 04/08/2015 23:11:13
不過一人跟多人雖然難度有差,重點還是製作人怎麼想
君不見只有一人的悲果也是壓成那樣XD
另感謝兩位指路的大大
我大致先聽了六首im@s的歌,似乎有點感覺為什麼我剛入LL坑時找資料就常看到im@s
別的不說,音樂風格的確雷同點不少
不過製作風格還是兩回事
但這跟這篇核心重點的"動態"已經沒有太相關
我思考一下需不需要另起爐灶用簡單的方式跟LL音樂做比較(當然還是以mixing角度)
不過這不像動態一樣可以用看的入門,可能就要從聲音著手
我需要剪一些片段來做後製可能比較容易解釋
會需要花一點時間,一天做一點
有興趣的朋友還是等一段時間,也許L祭過後吧XD
不然我已經兩天沒複習打CALL了,在下老了記憶很差,需要天天複習阿XD
※ 編輯: superrfc (111.249.175.203), 04/09/2015 00:19:59
其實怎麼作比較是製作人是什麼想法,不過各唱片公司都有貫用的混音師
我的想法是現在能做出像LiSA和藍井這兩首的混音的混音師並不多
而且這種混音師應該是不太喜歡現行的拼大聲混法
所以只要製作人想拼大聲,很多混音師都可以做
如果他想用我所謂的王道式混音,那他就要有門路找到有這種能力的混音師配合
以目前舉例的source來看,顯然SONY配合的混音師中有這種高手
其他家,也許他們不用、也許他們沒有,總之做出來的就是拼大聲
我會用唱片公司來分只是依現有音檔看起來有明顯的Lantis style跟SONY style
當然不表示不會有例外啦,畢竟操刀的製作人跟混音師也不會永遠跟同一家唱片公司合作
這個主題的討論主要還是在可以跟大家分享
LL的音樂以混音的角度來看,優劣點在哪裡,被批是為什麼,吸引人又是為什麼
而也只針對動態這個我認定的主要因素來比較
當然一個音樂混得好不好動態只是其中的一環,不會是全部
沒動態=/=不好,也不是只要有動態就一定好
但沒動態的音樂聽起來會疲勞,在音染耳機下會有分頻不均,聲音打架...等等的結果
都是無論其他部份做得多好都會存在的
這個也是我認為以mixing角度來看LL音樂最大的缺點
這些東西丟在LL版其實很容易離題,我自己的回應很多都離題很多
我是不太想在這裡深入討論太多混音技術
大家有興趣可以洽專版Digitalmusic,裡面有很多還在線上的巨巨可以回答XD
我己經不做這行有5年之久,技術己經很爛,只剩下基礎觀念可以說嘴了XD
※ 編輯: superrfc (1.166.136.226), 04/09/2015 12:48:53
同一個人做不同風格的藝人也是常見
可能還是我太多篇幅在說SONY是王道了吧,其實我沒有那個意思啦
只是以我提出的source來說是這樣而己XD
※ 編輯: superrfc (1.166.136.226), 04/09/2015 12:55:3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