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院到開業診所,病人就是要跟著你走!
⠀⠀
「網路經營,讓創業的我並沒有遇到門可羅雀的窘境。」
⠀⠀
一年前,離開原來服務的醫院,自行出來創業,來到一個離原來醫院有些距離的新地區。
⠀⠀
因為已經建立了自我品牌,除了讓既有的病患父母不遠千里繼續跟隨,也因為網路無遠弗屆的力量,常在門診中看到更多住址來自不同區域、不同縣市的病患,細問下知道,原來這些病患父母都是在 Google 搜尋關鍵字出現我的文章,或是看到部落格的衛教文章,前來診所求診的。
⠀⠀
⠀⠀
💪 挺過疫情,快速恢復門診量!
⠀⠀
當武漢肺炎風聲鶴唳時,診所看診人潮雖然受到稍許影響,但在六月台灣疫情緩和後,父母們帶著孩子,像是來找朋友似的前來門診時,也順便聊聊這段時間發生的狀況,#很快就恢復原來的門診量。
⠀⠀
⠀⠀
👉 品牌影響力,門診穩定成長。
⠀⠀
持續在部落格寫文章、經營粉絲專頁的網路效應慢慢地出現,有病患父母因為看到我的文章後,帶著孩子來門診,詢問孩子是不是文章裡寫的那種疾病。
⠀⠀
「這些經由網路前來門診看診的父母,看診完後會在親朋好友中口耳相傳,甚至在如 LINE、PTT 等平台主動推薦,或是藉由父母間親子網路團體的強勢連結,更是 #讓我門診穩定成長的主因。」
⠀⠀
⠀⠀
📣 部落格衛教文章,加深患者對我的專業印象!
⠀⠀
只要是門診父母親問到相同問題時,我會打開部落格,引導抱持問題或疑惑的父母,#在我的部落格 使用「搜尋」功能輸入關鍵字、找出裡面的相關文章,讓父母回家後有充足的資訊閱讀。
⠀⠀
除了 #加深父母肯定我的專業印象,同時也增加文章在網頁閱讀量,讓好幾篇文章因大量搜尋閱讀,而 #登上Google首頁。
⠀⠀
⠀⠀
🌐 7 種網路應用,一天就能學會!
⠀⠀
✓ 網路效益:全新與世界直接連結的方式
✓ 平台解析:數據分析與實戰歸納
✓ 進階應用:辦活動、教小孩、新領域實例與拆解
✓ 互動實作:從無到有做出自己的部落格
✓ 遊戲規則:酸民、法律、著作權等艱難狀況應對
✓ 內容形式:該寫什麼?效益分析及實用建議
✓ 專業強化:不同業務型態的實際應用與成功關鍵
⠀⠀
│ 2021 / 11 / 28(日)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 【今年最後一班】在後疫情時代,讓你的專業被看見!
│ 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
㊙ 這堂課直接說明,你該怎麼開始經營,如何能以最小花費、最少時間,開始起步,並步步走在最關鍵的路上,最快能看見成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720的網紅YouTuber 巴巴88 ,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感謝巴友 解凍豬腳 讓我引用場外辭典語錄^^ 還有很多網路用語沒有提到 畢竟太多了 如果還有甚麼網路用語可以下方留言給我 說不定會再做成影片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bbbbaaaa8888/ 按一下喜歡 在底下留言跟我互動 感恩ㄋ...
潮潮 ptt 在 律師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疫情下的「謠言」?】
日前有民眾於PTT上表示「在臉書看到東吳似乎有學生確診」,後被調查局以違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下稱傳染性肺炎條例)」第14條移送地檢署,最後檢察官認為該民眾確實有於臉書看到該消息,也有向東吳同學確認,且民眾發文的時候也真的有東吳學生確診,檢察官予以不起訴處分(下稱東吳案)。另外一個類似的案件是(下稱摸頭案),有一民眾在PTT撰文寫到「去年有症狀的根本不給驗,驗了也是摸頭陰性」,警察依照「社會秩序維護法(下稱社違法)」第63條送辦,最終法官則是認為該名民眾是依據自己的就診經驗提出質疑、且言論自由應值得保護,並裁定不罰。
🎸【類似的兩案件,為什麼程序不同?】
原因就在於一開始的調查案件的主體並不相同。關於摸頭案中的社維法,我們可以把這部法理解成警察機關專用的行政法,社違法當中可大略分成兩種案件處理方式,一種是警察直接開罰(這就是為什麼惡鄰居深夜還在吵時,警察會對惡鄰居直接依照社維法開罰),一種是警察會送地方法院由法官裁定。摸頭案當中,依照社違法第63條規定,「散佈謠言,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者」處三日以下拘留或三萬元以下罰鍰,又依照社違法第43條以及辦理社違法案件處理辦法第32條,罰則當中有拘留的處罰時必須要移送地方法院簡易庭交由法官裁定,因此摸頭案當中,警察才會將案件送至法院,法官最後裁定不罰。
而東吳案的調查主體是調查局,調查局的主要工作是犯罪偵查,同時也是我國的情報機構,近年來也處理假消息的問題,與檢察署皆隸屬於法務部底下。因此當調查局針對案件進行偵查後,會交由檢察官去決定是否予以起訴。 如東吳案,調查局就以違反傳染性肺炎條例第14條移送檢察官,由檢察官最後以不起訴處分。
🎸【為什麼這兩名民眾最後都沒有受到處罰呢?】
社違法第63條以及傳染性肺炎條例第14條主要都是在處理「謠言」的問題,這兩名民眾沒有被處罰主要是因為檢察官和法官並不認為他們所說的是「謠言」。「謠言」是什麼?依照部分法院判決的定義:「『謠言』,乃指無事實根據憑空捏造、無的放失之為」,也就是畫唬爛的東西就是謠言。在東吳案中,該民眾有向東吳同學確認、事後也證明真的有同學確診;在摸頭案中,民眾是因為自己真實的就診經驗才提出質疑,故這兩案的民眾都沒有空穴來風般的畫唬爛、「製造謠言」。
而一般人又該怎麼避免自己因為製造「謠言」而被偵查機關調查呢?可以做的做法有:確認消息來源可靠、進行查證,或者是根據自己真實經驗所發言也不會被認為是「謠言」。一個謠言可能會影響我們、也有可能讓大眾陷入莫名的恐慌(如之前的衛生紙搶購潮),分享資訊是很重要的,但也要小心不要發出誤導的訊息喔!
新聞連結:
https://udn.com/news/story/7321/5675458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MxENzj
潮潮 ptt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五倍券 數位綁定22日上午開放登記,最令人憂心的大當機情形果然再次上演,而且塞機情形比去年三倍券嚴重,搶早鳥加碼綁定全死一片,#民怨衝天,配合的銀行客服也被罵翻,#鄉民怒吼 不如普發現金。吹噓綁定五倍券振興經濟的閣揆 #蘇貞昌,應拎起撞球桿負荊請罪,公開向國人道歉!>
無數火大民眾把氣出在銀行客服人員,抗議電話接到手軟。相信政府卻成了笨鳥民眾,不禁聯想五倍券開跑前,蘇揆為 #吹噓 可以 #振興經濟,又拎起撞球桿東戳西比、#不可一世模樣,行政院也推出數位,政委 #唐鳳 化身數位寶貝「唐鳳獸」,大跳唐鳳舞宣傳五倍券數位綁定好處多多。
行政院花大把宣傳銀兩不斷 #洗腦民眾,五倍券是振興經濟仙丹,跟著唐鳳共同綁定,更是好康優惠數不完,結果主綁人都搞不定,更別說與家人共同綁定。更多網友一早在電腦前就定位,準備數位綁定搶400萬份限額500元好食券,更因當機紛紛在 #ptt 上哀嚎,比搶打疫苗還艱辛。
經濟部長 #王美花 面對質疑,竟打哈哈請國人不必搶先綁定,睜眼說瞎話指每人都有機會,簡直 #把人民都當笨蛋耍。五倍券開綁前,政府明知一定會 #大當機,卻完全沒有設想好解決機制、例如預先分流綁定人潮,如今被 #罵翻 才要人民不用急著搶先綁定,再次凸顯 #蔡政府 #決策之顢頇 與 #無能。
潮潮 ptt 在 YouTuber 巴巴88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感謝巴友 解凍豬腳 讓我引用場外辭典語錄^^
還有很多網路用語沒有提到 畢竟太多了
如果還有甚麼網路用語可以下方留言給我
說不定會再做成影片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bbbbaaaa8888/
按一下喜歡 在底下留言跟我互動 感恩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CApp-b3NE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