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為了新家添購很多家電傢俱,其中一個雷到我不得不發文抒發我心中之憤慨,那就是禾O牌超薄型智能掃地機器人!前一陣子它還在 M 網上促銷,價格十分可口,請君三思,衝動購物前先讀此文,滅了心中的火!!!
其實家裡本來有一台小米已經很好用了,可是!它有一點點太高,雖然大致上進客廳沙發底下掃除剛剛好,可是我們的沙發底下有兩條高度微妙的鐵槓(用來拉伸沙發的),小米阿姨時不時就會碰上去,直接被撞到表面凹下去不說,有時會卡在那邊許久然後乾脆罷工。
我特地量了一下,如果不要碰到鐵槓,至少高度 6cm 以下,這麼薄的掃地機器人哪裡找?就剛好被我看到禾O牌的一款掃地機器人,高度只有 5.7cm,而且附帶拖地功能才 8000 元不到,簡直太棒了吧!神奇小卡立刻刷下去,第二天直接讓小米阿姨退休。
結、結果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好啦它真的好薄,可以任意穿梭於我們客廳的每個角落,問題是它根本不會記錄下掃地路徑,撞到東西就朝隨機方向跑,我見它光是在廚房門口兜了快 1 個小時的圈,實在受不了,只好手動搬它到客廳去,結果它又朝廚房去,到底是多愛廚房!好了好了別鬧了,我用遙控器按 home 鍵請它回家,接著它繞了半個小時還找不到充電器,最後我受不了了再用手把它搬回去。說好的智能掃地機器人呢?這根本是智障吧!!!
然後說說關於拖地的部分,作為一個掃地機器人,它那揮動的毯子其實沒辦法徹底掃乾淨經過的地方(那它到底幹嘛的),所以如果把拖地用的水箱放在後面,一路又掃又拖過去,你會看到它的屁股生出一團團濕掉的頭髮和毛球,一路排泄過去,地板看起來比沒掃之前還噁心。WTF!我為什麼要買一台會讓地板變髒的掃地機器人!
更神奇的是,我才使用不到兩週,它已經開始發出轟隆隆戰車般的咆哮,即使是再光滑的磁磚上,我不明白它到底在吵什麼,比三星級旅館提供的吹風機還吵!是因為它本身長得很像戰車嗎?所以才用不到兩週表面就一堆刮痕大概是想營造戰場的氛圍?
我還沒有打算放棄它,就在第二次注好水打算將水箱安裝回去的時候,我只是用普通力道壓了壓,結果啪的一聲,連結元件斷了!它從此以後不能拖地了!這台機器人到底還可以多脆弱!!!
當我感到十分後悔買了這台超吵型智障髒地機器人時,已經過了退貨期限,我只好冷靜下來,寫信給廠商的客服信箱,表明機器故障了。希望他們讓我換一台新的,然後我要把它折價賣給下一個冤大頭。
事情沒有這麼順利。客服經過三天的研究後,說要換一個新的水箱給我,請我繼續使用,如有問題再聯絡他們。
問題???我快發芬,你們不知道這台機器本身就是個問題了嗎啊啊啊啊啊啊!!!
撰此文,警告世人,切勿再犯下我的錯誤。
---
以下為網友推薦品牌:
小米台灣 Xiaomi Taiwan
iRobot
Roborock 石頭科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祖寧,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Sweet Home明明不甜蜜,為什麼取這個劇名呢? 👾 綠之家背後竟代表著這群居民是社會邊緣人! 👾 作者竟然認為Sweet Home不是驚悚漫畫? \ 甜蜜家園/Sweet Home(스위트홈)影集由同名漫畫改編,目前也可以在LINE Webtoon上看到原版漫畫,故事講述邊緣型窩居的少年,...
為什麼 home鍵按不下去 在 財經旅遊達人法比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超級長 建議你分享到自己牆上收著看
#你有收入就要看 觀念改了 😌 日子就好了
🤓主題:為什麼窮人更喜歡買奢侈品?🤓
原創: 糖總總
“貧窮的本質是消滅未來。“
—— 喬治·奧威爾
標題提出的這個問題,可以啟發我們關於自身現金流管理的困惑。
更好的地方在於,這個問題其實來自最新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研究成果,對我們理解貧窮和財富的本質非常有用,建議花5 分鐘認真看完這個研究。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麻省理工班納吉迪芙洛等三位學者,以表彰他們在貧困研究方面所作的貢獻。
這次獎項結果和歷年都有不同。
首先,夫妻同時獲諾貝爾經濟學獎這還是首次。而且,許多人其實持有有不同的意見,因為班納吉迪芙洛等人的工作完全不同於傳統經濟學一樣注重數學模型,全都是深入的隨機田野試驗。
幾位科學家用了近20年時間,深入非洲、東南亞等貧困地區,通過對比實驗研究深入貧困本質。
不過這也說明,當代科學研究越來越側重對現實世界的影響,我們更應該多讀科學有營養的嚴肅內容。
班納吉與迪弗洛有一本
關於貧困經濟學的代表作品
《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
這本書已經被看做研究“貧窮”的巔峰之作,其實很多年前就出版了,只不過這段時間熱了起來。新的修訂版書不厚,讀起來也沒有經濟學的各種公式,通俗易懂一天就能讀完,值得反思。
書裡研究的問題比如:
為什麼窮人吃不飽飯卻還要看電視?
為什麼他們的孩子即使上了學也不愛學習?
為什麼窮人不注意健康和鍛煉?
為什麼他們放著免費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卻要自己花錢買藥?
為什麼大多數人認為小額信貸、窮人銀行沒什麼效用?
說明一下,書中對窮人的定義是:每天可支配收入在0.99 美元以下的人。
希望大家更多去思考結論背後的洞察對自己生活的啟發,而不是陷入無謂的生活水平之爭(就像很多地方都在做這種浪費注意力的無畏爭論一樣)。
●
001充滿凶險的“貧困陷阱”:窮人更擅長浪費錢
書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貧困陷阱”,主要是看資本的作用對於人們生產能力和貧困程度的影響,這裡資本包括人們存的錢,獲得的資助等等。
果殼的研究提出,大多數發展經濟學家心中更符合實際情況模型,是這樣的:
兩個模型的區別是,模型的後半段都是一樣的,爭議落在前半段。
按照第二個模型,最窮的人在扣除基本生活開銷和生產成本後,也應該會變得越來越有錢,直到邊際收益最終放緩而停止增長為止。
可是窮人為什麼還是沒有生產盈餘投入來賺更多的錢?
幾位學者在經過大量的隨機田野試驗(RCT)後,認為:
“貧窮陷阱”的根本原因在於窮人沒有有效地利用資源和留存收益,大量本該被用作未來發展的資本開支被浪費了,因此最終陷入了貧窮之中。“
資料來源:果殼(sheldon)
三位學者發現了不少浪費資源和無端開銷的現象:
比如,非洲的農民事實上並不是真的沒錢去投入再生產,而是把很多積蓄用在購買電視機和葬禮上;要不就是因為不願意給自己和孩子打疫苗,最後不得不花更多的錢治療疾病。
在這種情況下,問題的關鍵窮人更擅長浪費錢,即使賺到錢或者拿到錢都沒有用,根本沒有把獲得的資源放在自身或者家庭的發展上,最終無法擺脫螺旋下滑的“貧窮陷阱”。
●
002 “電視機比食物重要”:富裕能增加人的耐心,而貧窮讓人喪失耐心
書中提出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相當多窮人雖然窮,相對而言在消費方面的支出並不比富人低,甚至還會更高。
這點最近我最近關於破產和存錢的文章都有提到,相信每個人自己都有浪費錢的體會。
現在信貸如此容易,說是普惠金融,但很多都是坑普通人的。關鍵是很多人貸款之後並沒有用於生產,而是去購買奢侈品:一部蘋果手機、一個LV的包、或者辦一場豪華的婚禮,一不小心最後被高利貸壓得喘不過氣,一步步難以脫身。
回答文章標題提出的問題:
窮人為什麼會對奢侈品有這麼大的渴望呢?
《貧窮的本質》中提到,他們有一次去貧困的村子考察,發現許多兒童表現出營養不良的狀況,但是許多家裡都有電視機。
村子裡的人說,他們會攢很久的錢,買一部電視機。
學者們感到奇怪:電視機並不能改善他們的經濟情況,但是吃的好更健康卻可以幫他們更好提高生產力。為什麼寧可把錢用來買電視機,卻不願意花錢改善自己的營養狀況呢?
村子裡的人說:“因為電視機比食物重要。”
班納吉認為,這一現象背後的經濟學原理是:
窮人在巨大的生活壓力中往往承受更高的皮質醇含量,並因此做出更加不理智的衝動型決定。
因此,他們更需要頻繁地釋放壓力,而生存環境注定他們不能有更好的耐心和解壓方式,因此只能在即時滿足上去尋求高頻低效的壓力釋放,比如吃一頓豐盛的晚餐、買一台電視機等等。
還有許多地區的窮人會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特別愛面子。比如會為死去的親人辦特別豪華的葬禮,就能花掉自己一年收入的一半。
因為他們每天都在為生活奔波,所以如果有一點額外的錢,他們就會想辦法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有趣一點,重要的場合更有面子一點。
這樣,窮人更容易拒絕延時滿足,因此長期投資、延遲回報的吸引力很小,比如儲蓄,比如教育和學習,從認知和行動上對於窮人家庭來說都是很難去作出選擇的,因此容易掉入一個幾代貧困的死循環。
可是,每一個人要存錢,就是需要不停的和自己的慾望鬥爭 :可能就要強制儲蓄、戒菸、戒酒、戒糖,要放棄一頓又一頓美食的誘惑,也要忍住不買電視機、手機、奢侈品等等廣告裡說的“美好生活”。
這樣的狀態下,窮人每天也面臨比富人更很大的考驗,因為過於稀缺,或者覺得自己過於稀缺,所以面臨的誘惑其實更多,更容易浪費時間、精力、金錢去應付眼前。
所以為什麼說,我們必須警惕一種難以跳脫的“稀缺的心態”:因為稀缺是一種讓人越陷越深的泥潭,無暇思考未來,更無力為未來佈局,每天都在忙於眼前的窘迫。
●
003 窮人缺乏正確的信息來源,而往往選擇相信錯誤的事情
三位學者在他們的研究過程中總結,關於導致窮人容易陷入困境的數個重要因素,排在第一位的正是:
窮人缺乏正確的信息來源,而往往選擇相信錯誤的事情。
他們不清楚給兒童接種疫苗將可以節省更多的醫療費用,不明白基礎教育能夠在未來產生更高的收益,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化肥,不知道如何使用避孕套以避免艾滋病……
輸入的垃圾,輸出的只能是垃圾,無論一個人多努力。信息貧富和經濟貧富是正相關的關係。
比如,富人的健康情況遠遠好過窮人,這是因為窮人沒有錢做體檢,沒有時間健身,也不覺得鍛煉身體有什麼用。
每年,全球有500 萬人在5 歲之前就會夭折,絕大多數都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窮人。
比如,許多家長對教育的觀念不正確。他們認為供孩子讀書就像買彩票,成績好特別難,可如果孩子成績不好,找不到好工作,那自己的教育投資就打水漂了。
但研究數據顯示,教育反而是一種穩健的長期投資,每增加一年教育年限,平均工資就會提高8%。
這才是為什麼喬治·奧威爾說,貧窮的本質是消滅一個人的未來。
大家發現沒有?
一個人關於錢的問題,背後是輸入質量的問題,最終又都是人性的問題。
富人浪費錢的例子也很多,最近新聞上掛失信被執行人的名人案例數不勝數。說明憑運氣賺的錢,都能憑本事輸光,貧困陷阱的曲線永遠是動態的。
稍微有點理財常識都應該知道,個人現金流管理的核心在於這兩點:
對風險的把控;
對自我的把控。
健康和存錢,是主要是為了抵抗風險。沒有這兩點,一切生產、教育、和發展都無從談起。
這個世界就是充滿凶險和意外的,一不小心就會掉入貧困陷阱,可惜學校不教給我們,家人可能更不敢教給我們,需要自己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而強制儲蓄,千萬不要理解為降低生活質量。
用阿爾法書院學習顧問Ion Buravcenco的話來說,降低生活質量反而容易讓想要做的改變難以為繼。正確是應該尋找讓自己又開心又能夠堅持下去的方法。
花錢的前提是思考是否對自己長期真的有意義。Spend meaningfully.
如果真的喜歡一件物品,適當地獎勵自己無可厚非。但試想,如果頻繁地花錢為了得到某類物品,它對你而言是變得讓人麻木了,還是讓你幸福了呢?忍不住反复要去即時滿足,不正是在花錢玩老虎機嗎?
我真的需要買這件東西嗎?
是即時滿足還是延時滿足?
我的這筆開銷,是在讓我往富裕均衡點去挪動,還是往貧窮均衡點挪動?
我是在給自己的未來投資,還是有因為單純愛面子導致的消費?
從今天開始,每一筆開銷,都要認真問自己。
●
004 “我震驚的是她們最想要的不是錢,而是教育和學習機會“
學者們最後得出的脫貧解決方法,最重要的一點聽起來很雞湯:
要改變人的信念。
可“信念”這個詞實在是太大,很難讓人馬上開始行動。
心理的貧瘠,往往更難脫去。
但我們要往前走,就必須找到方法。
具體如何做?
還是得你自己想明白了。
這裡我再推薦另一本書,張彤禾的《Factory Girls》,
大家可以結合《貧窮的本質》來讀。
大家可以看到東莞這個城市如何成為中國快速發展城市的縮影,如何因為現代中國製造業幾千萬的十幾歲打工者而成為全球化的心臟,我國如何因為全球人民每天在用的蘋果手機和LV 包包,大家每天在點的快遞拿的外賣,造就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城鄉流動移民潮。
更重要的是,也可以看到月入400塊、每天工作16個小時打工女孩,是如何主動對抗自己的處境的。
張彤禾(Leslie T. Chang),前《華爾街日報》駐北京記者,在中國生活了十年。她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丈夫彼得·海斯勒(何偉)同樣以描寫當代中國的非虛構作品而聞名。
這本書最初是我的新聞學教授推薦的,大家如果想看,最好找找原版。記者寫文章就是簡單清晰,閱讀難度也是適中,看的順暢,內容也好,讀完覺得太太在中國題材上的水準比先生更高。
張彤禾說過,剛開始去東莞採訪的第一年,其實覺得心理壓力很大,畢竟自己和這些工人有什麼可以聊的呢?
結果是,她發現自己想錯了。看看她採訪打工女孩,她們回答的原話:
Bao Yongxiu: "My mother tells me to come home and get married, but if I marry now, before I have fully developed myself , I can only marry an ordinary worker, so I'm not in a rush."
Chen Ying: "When I went home for the new year, everyone said I had changed. They asked me, what did you do that you have changed so much? I told them that I studied and worked hard. If you tell them more, they won't understand anyway. "
Wu Chunming: "Even if I make a lot of money, it won't satisfy me. Just to make money is not enough meaning in life ."
這些女孩子給張彤禾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是無比地希望得到教育機會:
“ 我震驚的是她們最想要的不是錢,而是教育和學習機會,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來自很窮的背景,父母也都沒有文化。
這些年輕的小女孩非常聰明,有趣,勇敢而大方,存很多錢去上英語課,上計算機課,為了找更好的工作。她們教會了我很多,關於工廠,關於中國,以及如何更好地生活在世界上。“
這些女孩子,當然有很多的理由去沉迷貧困陷阱,就像大多數人一樣。畢竟,有太多外部環境因素讓她們找藉口了。
放棄和墮落,往往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也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
所以這些打工女孩,她們窮嗎?我覺得一點都不。
真正窮,窮是的鬥志。
去拼,也不指花光口袋裡的錢去賭一把。
而是,去拼上自己100% 的鬥志,遠離那些對自己未來不重要的干擾。
這裡我不是想用這些女孩子的故事來激勵大家。
而是想說明,在選擇自己的路並且勇敢走下去這件事面前,大家都一樣。
不能讓別人,消滅自己的未來。
不能讓別人,成為自己不走下去的藉口。
張彤禾是華人移民,上幾代背井離鄉故事顛沛流離的故事,她在寫這本書之前都不是很清楚。書的後半部分寫到,她並不覺得自己和這些女孩子有什麼區別,越是了解她們,越是看到了世界,越是看到了自己:
“But suffering in silence is not how migrant worker see themselves. To come out from home and work in a factory is the hardest thing they have ever done. It is also an adventure. What keeps them in the city is not fear but pride. To return home early is to admit defeat. To go out and stay out - chuqu - is to change your fate. ”
離開自己原來的環境,就是離開自己的出廠設置。
還好之後如何設置,我們都可以自己決定。
“A story starts when a person leaves home.”
共勉。
希望你上班前 🙈
希望你午餐時 🥂
希望你有空時 💖
可以反覆看看 🙏
並且自己克制衝動消費 🤔
或把衝動消費壓在收入5%以內
5%如果買不到什麼 😒
或許你根本就不該買 🙂
又或許你該好好工作 😏
不要換工作 🙏🙏🙏🙏🙏🙏
因為問題幾乎都在做事情的人。
你不解決自己的問題
到哪,你都是問題。
為什麼 home鍵按不下去 在 你(妳)好,我是莎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們不結婚,好嗎?](葉佩雯)
《我們不結婚,好嗎?》是一部由台灣網路作家藤井樹所寫的網路小說,在我國中時曾紅極一時。我還記得自己放學後在士林捷運站附近小巷裡的舊書攤,為了省錢,也為了捨不得放下手中的書,或站或蹲起碼一個小時,肩上還背著書包,淚流滿面將它看完。
其實當時的我最喜歡的是古裝言情小說,帶點十八禁、主打虐戀最得我心。我一直不清楚為什麼每次看到男主角對女主角很壞,在她面前跟別的女人親暱折磨她的心靈、半夜霸道闖進她房裡圈圈叉叉折磨她的肉體,甚至逼她做所有家事、睡偏僻又冷的小柴房一類的劇情會觸動我靈魂深處。可能這恰恰跟我抖M的潛意識心靈不謀而合,導致我大學開始真正談戀愛以來,往往被這樣的男子吸引,還樂此不疲。
然而我的好友大魯妹卻全然和我走相反路線。我這位朋友基本上於戀愛這個範疇是人生勝利組。不是說她交的男友多高、多富、多帥,而是她總能遇見肯讓她踩在腳底下的男人,甚至到了有些溺愛的程度。而且在與男友的交往過程中,還不乏幾位火山孝子進來跑跑龍套、表達妳就是我人生唯一的女神,願意赴湯蹈火在所不惜,男友沒空我來陪妳。
大魯妹也是一個愛看書的女子。我們曾經討論過彼此沈迷的言情小說類型,她喜歡的,卻是與我所喜歡的相反的大女主情節,總是男主苦戀著女主,願意替她付出一切至死不渝的那種。
發現這個巧合以後,我發覺或許人心底未明朗的渴望,會在不知不覺間示現於我們所選擇的行為、物品、價值觀,進而影響我們整個生命(女孩們請慎選言情小說)。我或許在認識大魯妹不久後就和她聊到喜歡的言小情節這個話題;但我有能力發現這個巧合,卻大約是在我二十八歲,才交過四個男友,苦戀經驗值卻大於四,才隱約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儘管我們喜歡的情節類型如此不同,卻有唯一相同的一點是,我們都希望男女主角最後可以Happy Ending。也一如我們對自己人生的期許一樣,有個相愛的男子白頭偕老,幸福快樂一輩子。
可過完了最激情精彩的部分,小說或影劇用三個字,全劇終,便千古絕唱。現實生活,再怎樣依依不捨地二刷、三刷以後,明天的太陽照樣升起,功課寫不完、專案做不完,都不會出現白馬王子來救妳。我躲不進「全劇終」三個字,也遇不見虐心之後卻善終的戀情;與我相反的大魯妹亦是。儘管她的男人們都對她好,但她也有她的煩惱,就是她很犯賤地容易感覺無聊,時不時也會被心有不甘的男友譏諷沒見過她這種廢物女友(不過卻還是不會與她分手)。
活到三十歲,進入所謂適婚年齡,我從十幾歲懵懂嚮往戀愛,無時無刻不想與喜歡的人膩在一起;到二十幾歲感覺每個對象都應該要以結婚為前提,瘋狂幻想對方的家世背景、盛大婚禮、懷孕生子的歲月靜好;至這一刻我的心竟像被冰封般,居然覺得自己沒結婚還挺幸運,不論是敗犬、敗貓、敗蛇、敗老虎,都比人妻或媽的身分要令我舒心自在。即便於繁衍人類社會千秋萬代的貢獻為零(不過這世上人已經太多了)、於關乎自身的找到自己失落的另一半翅膀也毫無著落。
可是若要說能夠感覺到自己真正活著,卻是在這樣一個詭異的一望無際的時刻。
在一些特別繁忙的大十字路口,於人於車都是交通要道的那種,每每會出現一種機制,就是一段時間只讓車走、一段時間只讓人走。我非常喜歡以行人的身分經過這種馬路。好像曾經令人感到心慌、煩躁,甚至危險的一切都願意為你停止。路這麼大條,即便無法一次走遍,可以這樣橫越,也能讓我感受「天地為我所有」的自由。
我所說的身邊沒人卻感覺自己真正活著,正是像這樣的心情。在人群之中寂寞,不若孤身一人的自在。
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這樣的?變得不急躁、變得不為自己看似失敗於這個世界所苦?
一件事情的發生,必然有其推力與拉力,才能將自己真正地帶往一個方向走。我往前回溯,發覺先將我帶離婚姻神話的力量,是推力。而在其後推動我的,不巧正是我身邊的朋友。
我記得我最想結婚的二十幾歲的時候,每次去參加婚禮,心中都有無限的妒羨及酸楚。當時的我遊蕩於幾段令我不甚舒爽的戀情。簡單來說,我愛的,不想與我有個結果(而且連過程都十分艱辛)、我不愛的,卻願意替我擔保未來。其實當時的我隱約知道,我所參加的婚禮當中,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是因為先上車後補票。即便有的人的孩子算在計劃之中,但需要用如此激烈的、鬧出人命的手段才有辦法共結連理,還是會不禁令人懷疑此二人婚姻的基石,究竟是立於無奈、還是想不清楚。
當然我們飯都吃了、紅包都包了、卡都打了、美照都上傳了。隨著參加婚禮的次數越多、經驗越廣,大家即便嘴上說的都是祝福的話,心裡也逐漸有所體悟,婚禮不過是一場粉飾太平、歌舞昇華的盛典,人們在文化潛規則的運作下,至少約定好在這一天三緘其口,全然表現出快樂的樣子,為新人的童話故事劃下美好句點。他們回到現實之後全新開展的暗黑大人篇章,反正也不關我的事,我的愛情肯定不是這個樣子。
我不願多想的金魚腦也會順勢假裝真正的幸福美好就是如此了。
就算心裡有懷疑、就算他們好像有問題,但人家可是社會價值哄抬出的既得利益者啊,真愛至上,沒有愛的我才會被人拿來說嘴揶揄:老大不小囉,再下去人老珠黃,沒人要妳。
這時再加上一點寂寞作祟的化學反應,轟一下,結婚成為我最大的想望與痛處。婚姻像是一種以戰止戰的最終策略, 明知可能引發更大傷亡,但不這麼做,只能輸得一炮三響。所以,先上再說。
不知是幸還不幸,我又熬了一陣單身歲月,熬到周遭人的紙婚、布婚、皮婚,該出亂子的也露了馬腳。雖然持續婚姻的大有人在,但大多數人卻是換湯不換藥,一樣熬著苦,不過那熬的是一鍋名叫「婚姻」的苦。我偶爾聽他們吐吐苦水,手指沾上一口嚐嚐,竟發覺比起我的那鍋更苦澀異常。才明白,因為他們的鍋裡還加入了另一半、孩子、和兩個家庭的份量。
這種比較差終於產生一種力量,稍稍將我推離了婚姻神話。
另一股拉力的產生,便不假他人之手,是因為我自己。
我在無戀可談的漫長歲月裡,因為實在是太糾結、太無聊了,無可奈何之下,只好去做了很多事情。
等愛的女人最直觀想做的第一件事,十之八九便是優化自己的外表。我必須承認我不是一生出來就這麼聰明的(言下之意是現在很聰明),又笨又閒的我,首先就是開始健身、減肥。那時帶過我運動的幾個教練,有些直至今日還維持友誼的,曾心疼地告訴我,其實我真的不是胖子,想要更辣更美的身材固然很好,但他們能感覺我的運動與訓練,都帶有一種整死自己的意圖,好像認為這樣就能解開心裡的什麼。可是他們能做就是帶我運動而已,我真正的痛苦,或許不只是減肥就能解決。
因為心裡的開口太大,我認為自己就算變美了也不夠,還需要有一項無懈可擊的技能,才能令人崇拜於我。所以我去學了吉他,不知是毅力不足還是天份太少,我只上完三堂課,勉強學會一首生日快樂就永遠放老師鴿子(歡樂年華都學不到);我還去參加了朋友組的樂團,貢獻我唯一能準確發出聲音的地方,口腔(其實還有直腸和腹腔,但那些部分無法精準控制就算了)。不過朋友玩得認真我卻是玩票,表演過幾次以後也沒有動力繼續;我因為有持續在運動,便異想天開搭上近年來很火的馬拉松熱潮,跑了幾場半馬,卻自以為地不想令蘿蔔更大而作罷(不過也有說法是會腿越跑越細,只要搭配拉筋按摩)。
我因為時間很多可以浪費,所以做了許多半途而廢的事,幻想自己能變成空姐Combo大王。但不論是健身空姐、吉他空姐、樂團空姐還是馬拉松空姐,我一項都沒有達成(可是已達成的人很多,大家有興趣可以自行追蹤)。唯一維持到現在沒有終止的,只有看書與寫作,然後我又產生了新的幻想。
而這次有那麼一點點不同的是,這個幻想似乎漸漸變得有可能實現。我像是便祕許久而一坨硬便卡在肛門口,非把它大出來不可。
在這個大出幻想的過程當中,雖然可能會因為肛裂而長出痔瘡,但我卻因此變得實在是太忙了,忙到多少有些無暇去想自己空虛寂寞覺得冷的事。除了惡名昭彰的經期之前,我大多能按著自己的步伐行事。而且這件事情全是關乎我自己行不行、可不可、願不願意,無需經過他人同意,分手一般令人瀟灑。
推力加上拉力,我解脫於婚姻神話,為自己走出一條新的路線。我突然感念於自己有這麼一段時間可以不談戀愛,純粹用於「浪費」。如果一個女人的前半生是原生家庭的,後半生是夫家的,那麼有這麼一段「空白」,該是多值得感恩的事。其實最難的不是去「做」,而是去尋找出究竟什麼才是自己想做的過程。在我們都不那麼容易餓死的現代社會,如果還存著古人般必須迅速與婚姻接軌的思想,我感覺有點浪費了這多出近乎一倍的壽命。
接著就有人問我,都這個年紀了,是不是一旦戀愛了就會閃婚?
我說,結婚不是必要,相愛才最重要。
如果都相愛了那為什麼不結婚?
如果我們都覺得結婚可以讓彼此更好,那可以結啊。但結婚只是相愛的一種手段,不是目的。
如果現在對方沒有跟妳以結婚為前提交往,妳不覺得很自私、很浪費時間嗎?
如果我夠好,就算不以結婚為前提,他也會想跟我結婚吧。我跟對方交往也不會是以結婚為前提,因為我也不知道對方是不是我會想結婚的對象,以結婚為前提只是徒增彼此壓力罷了。我唯一會做的確認,是對方是個想結婚組成家庭的人。他有這個意圖、我也有這個意圖,我們「有可能」會共組家庭。但「我們」才是家庭的核心關鍵,如果「我們」合不起來,組成這樣的家庭也沒有意義。
問我問題的那個人還在轉不過來,認為「不以結婚為前提的交往都是無賴」。我卻認為正好相反,「以結婚為前提的交往才是無賴中的無賴」。如果我們都同意,婚姻的產生與價值,是在肯定兩個人是真愛,那麼就該在發覺了、證明了兩個人的確是這樣的關係以後才能產生這樣的結果。
不然不就好像是有一科考試太難,老師人很好讓你open book,結果考了一百分,居然還大言不慚說是因為自己唸到凌晨三點才有此成果。到最後家長就會譏諷這樣的考試根本考不出差異性、且這樣的教育制度只會讓學生認為考出高分就是教育的意義,不注重學習的過程亦不知道為何學習。我們只是在為了一個大家看著厲害的名目努力、甚至作弊,而且這樣的公然作弊居然還能獲得公眾同意兼之認為有道理。
以結婚為前提的交往才自私、才浪費時間。因為大家都是為了抄捷徑、在短時間之內獲取世俗的最大肯定而走在一起,並不去深刻探究其中的「合理性」與「意義」;真的結婚了,除了少數瞎貓碰到死耗子的,浪費的卻是一輩子的時間。
現代人的婚戀關係已經較古人更為複雜,不只是傳宗接代、不只是多生幾個孩子才有人幫忙種田。人與人的結合,除了實際的生存利益關係之外(讓自己的基因活下去),現在更重要的是這一世的我們心靈的契合,也就是說是不是靈魂伴侶。
我在誤打誤撞走了一大圈「歪路」的過程中,被迫與自己直面對決,摸清楚自己的底細。我必須承認,每個人都是一座小宇宙,對於自己,有些地方我的確還看不透、或不願看透。但至少我終於明白自己的戀愛性格中有些抖M的傾向,我若是想找到一個抖S卻又真心愛我(矛盾到不行),不是不可能,但概率太低,不如自己打掉重練來得實際。
又常聽見許多人愛進獻給單身人士的一句話:「花若盛開,蝴蝶自來」,這句話我基本同意。可自己是什麼品種、什麼屬性、要在怎樣的條件下才會開花都不清楚,又如何能等到蝴蝶來的那一天?一般給這句話的表層意象是好好「做自己」,蝴蝶就會來了。但當我認真投入個人如大便般的幻想過後,卻發現還真要等到自己「盛開」了以後,蝴蝶才會來。因為唯有到那時,才有辦法自然展現出自己真正傾注的熱情與魅力,「自己」才不再模糊,能被他人記住甚至欣賞。
我總是覺得陌生人之間不帶有任何利益算計的舉手之勞才是真正的善良;相對的,少年人之間只是為了吸引而吸引的戀愛才有真正的純度。一個剛殺完人的人,走經你身側,拾金不昧地為你撿起落在地上的十塊錢還給你,廣義而言,我們還是必須去肯定殺人犯那一刻的良善。這當然是一個太懸殊與激烈的比喻。但我想說的是,現代生活已經過於複雜,要想找到一個可以好好過下去一輩子的人,除了總是感動人心最純粹的相互吸引之外,要兼顧及學習的事情太多。婚姻生活撇除掉最初的男女之情,說穿了其實就是作為一個人的成果驗收及集大成。
要想和一個人順利地同步,必須花時間了解自己的規格,才有辦法連得上線。簡而言之,就是什麼鍋配什麼蓋。若想配的蓋與自己不合,也不要氣餒要有耐心重製。我是抱持著這樣的心態在精進自己的,因為太珍惜自己,才有辦法耐著性子重來。
長大後再去重新了解藤井樹當時取《我們不結婚,好嗎》這個書名的內涵,似乎是因為人在回答「不」時的心理壓力較小,以負面的反話詢問,問者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正面答案的機會較高;長大後閒來無事在網路上搜尋從前愛看的言情小說(虐我最深的是惜之老師的三世系列),常會失笑於自己怎麼能被這樣不合邏輯的情節內容扣住心弦,哭掉半包衛生紙。可是再深深細想,這樣的「不合情理」、「不顧一切」,似乎也才是我真心嚮往的愛情的純粹。我反而是因為太相信愛情,才會這樣。
是之後碰到與我心所想的一切不同,才漸漸令我成長。
成長始於幻滅。現在的我亦開始懂得何謂現實與算計,我好像已不是我初而為人的樣子。說來悲催,但我卻反面地發覺這樣「破壞後建設」,才令我更趨向圓滿。
怎麼說呢?
就像前面提到的陌生人之間的舉手之勞、少年人之間的為吸引而吸引,當我成為一個有能力與對方平起平坐的人,我對他的依賴與算計才有機會降到最低、甚至是零。只要我無法撇除外在加諸在我身上的種種複雜因素,我唯有和他站在一樣的水平,才有辦法不令自己想要從對方身上獲取什麼,進而我們的愛情才有可能擁有一種純度。
這個「能力」,不只是現實層面的經濟能力,還包括心理層面的獨立自主。
人們總愛八卦嘲諷那些嫁入豪門的女明星、依附富婆的小鮮肉;諱莫如深於網路交友、夜店撿屍一夜情。那些說笑者就算真的未曾做過上述事蹟,也不代表真的心清如玉,更大的原因往往是連被點燃心中慾念的機會都沒有;但那些嘲諷八卦、諱莫如深也不能說是道理全無,如同我去參加的婚禮有百分之五十是奉子成婚,我們隱約明白這樣的根基恐怕不夠全面,才會有嗤之以鼻,甚至見不得別人好的情緒產生。
可若沒有蠢過、痛過、傻過,沒有人是天生神力長成可能的美好樣子的。我不願承認上述事蹟我都做過。我只能說,如今三十未婚的我,真心感謝那些蠢、痛、傻,我才有機會了解自己、讓自己開花。
人有一半是感性、一半是理性,我們牽起了感性的那隻手,但若想合成一個圓,還必須牽起理性那一隻。未來當我的幻想實現,我想我會擁有一份比誰都純粹的愛情。我用我的能力抗衡了這個世界,為我的愛人留下一片純愛的心意。
我想嫁給你,不是因為我需要一場盛大的典禮。只因為你是你,嫁紗才顯得出價值與美麗。
最好的女人,是自己也有能力讓自己穿上婚紗的。
婚紗我穿過了,所以我們以愛情為前提不結婚,好嗎?
本文為與S•SPOSA高級手工訂製婚紗合作所寫。S•SPOSA主要代理歐洲手工婚紗及禮服,包括西班牙婚紗集團Pronovias、烏克蘭前三大婚紗品牌Crystal Design、以色列品牌Riki Dalal及數個歐洲獨立設計師品牌。
手工製造的細心讓每一件禮服都有自己的靈魂,只等著找到與自己契合的妳,一起散發獨特美麗。
凡以「你(妳)好,我是莎拉。」通關密語下訂的航空從業人員,只要於結帳時出示員工證,皆可享有進口方案優惠!
傳送門:http://www.ssposa.com/web/Home/Index?key=50731115
為什麼 home鍵按不下去 在 祖寧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Sweet Home明明不甜蜜,為什麼取這個劇名呢?
👾 綠之家背後竟代表著這群居民是社會邊緣人!
👾 作者竟然認為Sweet Home不是驚悚漫畫?
\
甜蜜家園/Sweet Home(스위트홈)影集由同名漫畫改編,目前也可以在LINE Webtoon上看到原版漫畫,故事講述邊緣型窩居的少年,在失去家人後來到綠之家,卻面臨了人人都在怪物化的末日景象,而他也正在轉變當中,在為了活下去間,與怪物以意志搏鬥的故事。
\
主演:宋江(宋康)、李陣郁、李是英、李到晛
#SweetHome #Netflix #宋江
\
Sweet home影集沒告訴你的十隻怪物【感人原型故事】
👉https://youtu.be/s6ELXGOxALU
Sweet Home│解析主角與結局
👉https://youtu.be/1EMcsB3JcCE
Sweet Home│設定解析:完全看懂甜蜜家園 第二季伏筆
👉https://youtu.be/_WcZlPOFT6M
\
Netflix影集:https://www.netflix.com/browse?jbv=81061734
LINE WEBTOON漫畫:https://bit.ly/3pF5TmB
\
🔖各節看點
00:00 甜蜜家園解析
00:35 變成怪物的關鍵
01:48 漫畫裡不會攻擊人的怪物
04:21 不要被欲望迷惑
06:37 激發意志力的往往是慾望
08:37 影集裡恩赫為什麼沒有進地道
10:05 Sweet Home真正含意
12:19 影集甜蜜家園不同意義
14:15 漫畫結局怪物化
📺本集為劇光燈系列
專講戲劇的單元,如果你和我一樣喜歡戲劇
那就不要猶豫按下訂閱了!開啟小鈴鐺不錯過任何戲劇新片吧!
✦記得訂閱我的頻道✦
✦祖寧 IG搜尋 / ning_twins0125
https://www.instagram.com/ning_twins0125
✦合作邀約請來信:twinszuning@gmail.com
-
✦加入LINE官方帳號,立刻收到影片推播:https://lin.ee/4StYEV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