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慧正在改變你我的醫療行為
2021-01-07 14:39 聯合新聞網 / 常春月刊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54期
文/鍾碧芳
近來,數位科技正逐步與醫療緊密結合,試圖將人工智慧的發展應用在醫療上,這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當中是最被看重的一環;經過多年的應用測試下,如何透過人工智慧讓醫療變得更安全、錯誤更少、更精準,又能在最短時間內處理並解決病人的資訊,讓醫療效果更高、費用更低廉,是所有醫療領域最迫切得到的理想目標。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北醫)近年在院長陳瑞杰的領導下,積極導入智慧醫院,他認為在進行人工智慧前,全院數位化是必經過程。「這幾年北醫團隊在數位化的建置上已經趨於完整,無論從掛號、報到、繳費、加護病房,甚至到給藥系統等,都可見人工智慧(AI)的蹤跡,能提升整體醫療服務與照護品質。」
動脈取血栓,延長腦中風黃金救援時間
數據是人工智慧很重要的基礎,透過技術能達到過去做不到的部分,陳瑞杰舉北醫的急救為例,以前腦中風的患者必須要搶在6小時內注射靜脈血栓溶解劑;但在數位化後有了革新,現在可以擴大到在24小時動脈取栓治療,等於是用更科學的方法找到更好的治療成效。
北醫所運用的是以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影像,加上電腦自動分析軟體(RAPID)來了解病患的腦中風狀態,依此得知患者腦內壞掉組織後的存活機率,如阻塞的範圍、大小等預測。這彌補了過去光靠時間來判定病患狀況,讓醫學治療的路徑產生改變,在北醫,這樣的案例已經執行了50多例,成效良好。
重症照護平台,提早預測敗血症機率
而由北醫自行研發的「TED- ICU AI重症照護平台」,則能自動蒐集、整合、分析重症病患的生理數據,讓醫師與護理人員能即時掌握各項病歷資訊,這不但能省去醫護人員填寫資料的時間,讓醫療團隊更有效率專注於照護工作,透過大數據的分析與AI演算模型平台的建立,還可計算病人得到敗血症的機率。
陳瑞杰表示,對於加護病房內常見的幻覺性疾病「譫妄症」,也能提出預測及解決方法,達到及早發現提早給藥,舒緩病患的不安,也能降低死亡率。
智慧藥盒,安心用藥零風險
當然,AI技術運用的範圍不只限於醫院端,於病人端同樣也能得到好處。陳瑞杰說,北醫於2018年底所引進的智慧藥盒,是專門為慢性病與長者量身打造,對慢性病患或長期獨居的長者,智慧藥盒能提供很大的幫助。
北醫的智慧藥盒系統能存放400種以上不同的藥物,各自有其專屬的RFID,當機器收到病患用藥資訊之後,會將正確藥品掉落在藥盒之中,再利用影像辨識系統,依據藥品的大小、形狀、色澤與反光度等資訊進行比對後再進行包裝,接著再由專任藥師進行複驗,可達分錯藥的零風險。
智慧藥櫃,提升藥品管理效率
此外,在醫療照護方面,北醫也打造了智能藥品庫存管理系統。陳瑞杰指出,目前北醫的智慧藥櫃與自動化藥局能夠清點全院的藥物,無論是加護病房或全院一般病房內,都全面建置智慧藥櫃(ADC),能依照醫囑與藥師覆核後,給藥時由護理師直接到病房藥櫃就能取藥。
這讓取藥變得更為精準,能減少人員的疏失,讓拿錯藥的機率降低為零,同時也因為將常用的藥物做了分類,清點藥物時,也能達到百分之百的準確,庫存可降到最低,不只精簡流程,也節省了每月的盤點人力。
數位治療需達到精準預防的效果
隨著大數據的整合日趨重要,過去許多疾病必須花時間找答案,現在已能透過數位治療加以實踐,就像過去認為高血壓的藥物必須一天照三餐吃,但經過資料收整研究後發現,一天吃一顆,效果一樣好,加上不會忘記,用藥順從度提高;但是每天一次是早上或晚上吃比較好,某些藥物如中風、血壓藥,若能放在晚上吃,不僅藥量可以減少,效果也比白天吃來得好。
陳瑞杰認為,雖然目前國內人工智慧仍處於研究與開發階段,醫院端運用最多的仍在於X光影像處理與加護病房等,但要真正達到精準醫療,進而提升到預防醫學上,仍必須要收集更多的資料。
比如預測癌症的發生,必須要思考病患的基因與環境表現,他形容這兩者就像命與運;醫院端需要靠病患提供生活端的資料,唯有收集的資料正確,才能得知藥物對病患的使用效果。
而這些都是數位化與人工智慧結合後,能看到對病患端的好處,當然在醫院端方面,也因為數位化後,不只醫療供給、醫療服務或治療上都會越來越精準,再往上提升,自然就能做到精準預防。
數位孿生概念,是智慧醫療的願景
不過陳瑞杰感嘆,目前雖然科技進步,但對於人工智慧所需要的數據端資料收集與應用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不僅是法規、資安、隱私等問題都有待克服。到目前為止,人工智慧在智慧醫療的應用仍限於輔助工具,如何將醫界與病患的資料作串聯與系統性的應用,仍是最大的難題。
他提及,軟體工程師、PTT創辦人杜奕瑾董事長所推行的聯邦式學習,或許是很好的思考方向,不但能將去中心化的醫療資料與數據有效串連,也能給予醫療足夠的AI資料應用,同時又能保有醫院本體的資料自主性。
此外,他認為未來人工智慧結合智慧醫療的願景,應該會朝著「數位孿生」(digital twin)的概念走,白話一點說,就是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跟自己很像的孿生兄弟姊妹,幫助自己看到未來的樣貌,或疾病的過程,提供自己老年後的參考。但一切都必須有數據,累積的越多,自然就更準確。
未來,人工智慧與智慧醫療結合將有無限可能,不過陳瑞杰認為現階段最重要的是,如今北醫已經將手邊的資源做最大的利用,畢竟醫院的價值與品質同樣重要,而數位化、人工智慧都是工具,用來達成全人醫療為核心的目標,如何做到「視病猶己」才是目前最需要努力的方向。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016/5155255?fbclid=IwAR2cH3OfnaDPpuR0Y43YltxyJNcPbAxKDbMdAwCBixIemq6FfbX8vGP89dw
「第 一 金 ai人工智慧 ptt」的推薦目錄:
第 一 金 ai人工智慧 ptt 在 主播 路怡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真正超前部署的,是1995年創立的PTT】
和杜奕瑾的咖啡,剛好約在台灣連續14天零本土病例的這一天,還是 #零確診 的一天。新聞這幾天開始討論豬揚撕破臉各種道歉與破折號究竟在說什麼;或討論嚴重疏失而奪走性命的KTV惡火歸責...。套句歐美最喜歡的:#我們的曲線剷很平了。台灣真的走到「後防疫時代」了嗎?戒心可以稍微放鬆嗎?或是稍微喘口氣的同時,還有什麼可以做更好的?
「用國際標準來看,台灣這次防疫應變做的又深又快又好,很多人覺得因為SARS時期我們學到了經驗,我不覺得這是全部的原因」。
第一次專訪杜奕瑾,是這位創世神剛回來台灣創AI Lab的時候。我記得很清楚,當時團隊在忙器材和現場設定,我在讀腳本,杜大大他就一個人忽然間出現在我的攝影棚。沒人去接他,他也沒有用一種飛天的氣勢降臨:就是安靜,就是觀察。開播前我們閒聊一下,開播後,我發現他鏡頭前後的人設完全沒差別,冷靜、溫和又清晰。3年來,我們陸續在各種演講碰面也都是一樣。而今天同一個人,#熱忱地跟我聊起社交距離APP。
簡單來說,#社交距離APP 是運用手機 #偵測藍芽訊號強度 的原理,讓你只要過去28天內,有和確診病患接觸超過15分鐘,就能立刻知道自己是高危險份子,得趕快去做檢查。這個APP會每15分鐘,針對每一個人隨機產生一個Hash ID。在完全匿名狀態下,精準紀錄每個人和每個人的社交距離和社交時間。但這裡的重點是 #距離 和 #時間,誰是誰?誰跟誰?在哪裡跟誰?這些與特定個人有關的隱私資訊完全不重要。APP單獨篩選出有曾和確診病例相處超過15分鐘案例本身,過程完全匿名。 (#酒店女公關 再有難言之隱,再 #玫瑰瞳鈴眼 的劇情,擔心 #疫調 掀出多角與家庭革命這一類的,全不用擔心,社交距離APP用科技反而能填補疫調漏洞。)(針對這題歡迎留言發問,#我請神來答。)
因為一個APP就能精準掌握和確診病患的接觸史,所以誰需要去快篩這件事,能被用最科學的方式定義出來。好處有二:1) 大家不用成天擔心自己有沒有中標、要不要去快篩,#具體減少焦慮或恐慌 2) 政府不用有嫌疑就全面封鎖店家、行業或城市,#經濟活動能盡可能維持正常。這一切只要你下載APP,並且一鍵同意公佈自己的ID就好。這是便民護民、標準的科技防疫。
「國際不需再用代工製造大國來理解我們,那是一個基礎,但我們還有更多。」。杜奕瑾解釋目前APP已經在進行多版測試,會逐漸GA。我想他講的是台灣在一個非常特別的時機點,結合了研發、數據、平台整合,在防疫上敏捷行動,水到渠成。但我想跟他討論關鍵原因是什麼?是因為SARS我們嚇到了嗎?為什麼這次從口罩地圖、販賣機、群眾集資、Covid謠言查證,到AI Lab馬上要推出人工智慧醫生,協助判讀肺部X光片,判斷是否新冠肺炎確診...這一切成績的核心關鍵是什麼?
我們發現,#PTT鄉民精神功不可沒。
PTT鄉民精神不是在說站上的酸言酸語、推噓、八卦或資訊互通,這是PTT的一部分,但是拉大格局來說,PTT是 #專屬台灣的精神與文化習慣:開放,討論,碰到問題就 #上站集體解決,高手鐵定在民間,群眾力量無論從科學、醫學、設計、創新、闢謠、查證或任何角度,都能發揮出最好的效果。
群策群力,討論結晶再交由 #民間專業 或 #第三方非營利組織發起,(蔡)#政府從旁聰明地整合資源、#尊重專業 #加碼推動,於是 #公民駭客 遍地開花:實名制口罩地圖、LINEBot、疫情數據網站、社交距離APP等等,都是最好的例子。
這些作品在網路上不斷被分享討論、又再不斷被優化或二創,彼此互相增強,不斷正向循環:台灣不僅有今天平坦的疫情曲線,更有大家共識一心、互相尊重的團結。
外媒可以分析說台灣有100多項超前管控,有公衛流行病學的部會首長,蔡總統理性溫柔,但雖然都是原因,但也都有點沒搔到癢處。如果把最底層的PTT精神抽開,另一個國家就算有上述條件,也不一定有台灣的成績。
#PTT精神是我們的汎金屬,#我們是Covid19世界中的瓦干達。
其實新冠肺炎不會是世界最後一場需要全力對抗的大流行病,台灣在詭局變化多端之金正恩到底在哪的世界角力中,也很有可能繼續被誤會、被忽略、被打壓。但只要我們的公民汎金屬儲量夠,一直很團結、很尊重專業(與專業的鄉民),那未來實在不用過度擔心緊張。
PTT精神是真正的超前部署,創立時間:1995年,當時讀資工系大二的杜奕瑾,在宿舍用486電腦和Linux及開放原始碼軟體架設完成。集體鄉民和那些上站看八卦吃滷味的夜晚完全融合在一起,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