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孟軒,是在 9m88 的訪問。她面前攤著筆電,好像隨時在回信,而我面前攤著檸檬塔,看起來就一副很不會工作的樣子。(後來學到,如果你想看起來很會工作,千萬不要點檸檬塔。要點鹹貝果或者有一層是蔬菜的三明治。然後把它們放在筆電旁邊。)
⠀
⠀
每隔幾週,辦公室就會收到孟軒的公司子皿寄來的新專輯,而且總是兩份,一份給我一份給涵。使我感覺不只孟軒,而是她整間公司的人都很會工作。在職業中,總會有那種定時定量捎來新訊的單位,讓你感覺自己安篤地被編織在圈子裡,像河流不因河道上石子的更迭而停止。子皿是河,我的信箱是石子。如果河不是這樣經過,石子便感覺不到自己身在河中 —— 認識孟軒之後,她們與我在我心中大概是這樣的關係。
⠀
⠀
所以,當我的私人信箱收到孟軒的來信,我有一種變成河的心情。
⠀
⠀
⠀
⠀
第一次見到宇寒⋯⋯呃其實我到現在還沒有實體見過宇寒。但第一次在我的圓裡感覺到她在,是四月在專頁上分享珂拉琪的訪問。寫到她與阿爆的創作帶給我的思考,衍伸到訪珂拉琪時的問題意識。大約在那篇貼文的分享與心情數都不再增加的某天,宇寒按了它讚,大概是「我看到了」的意思。
⠀
⠀
孟軒在信裡說,宇寒的新專輯正在尋找文案,而她想到你。我們約在某天下班後視訊,我穿著襯衫而她們穿 T 恤,使我看起來又更不會工作了。(後來學到,如果你想要看起來很會工作,那你千萬要很會下班。最好在七點半左右發個在餐廳或酒吧的動態。不要和上班一樣的打扮。)
⠀
⠀
我問宇寒為什麼想到我,她說那則動態真的碰到了她。「有些人看見用母語寫歌,就會停在這一點。但你繼續往下。」筆電前我有點慚愧,知道自己常只是一直問問題,然後在遇見答案前就不小心停止。最傷人的鍬子是沒有挖到底就已經心滿意足的鍬子,彷彿所有斲傷都沒有目的來賦予意義。我沒料到這次挖鑿迎來的意義是鑿開我和宇寒遇見的那個縫隙。
⠀
⠀
⠀
⠀
接下為這張新專輯《虛空現下》的文案撰寫,我的第一份稿子被退,但頗有所得。第一份稿子,我想像自己是早年台壓日本專輯隨歌詞本附上的導聆小冊,在主持音樂節目的電台 DJ 用老成口吻,寫一首 2001 年的歌如何讓他想起一首 1988 年的歌。我想我大概被少年時聽那些唱片的經驗召喚,下意識走向一個在暗中持手電筒的位置。
⠀
⠀
這不是宇寒要的。
⠀
⠀
收到退件後,她們告訴我,我可以更試著代入創作者的背景。那是我在第一次嘗試時避免自己去做的、套進第一人稱的位置。但其實,我早就一直在做這件事了:收到事件,飾演角色,那就是《一千七百種靠近》裡的罐頭們啊。
⠀
⠀
孟軒傳訊息來,說二稿她們讀到哭。其實她們有好多人,有子皿的另一個孟小孟,晏榕,宇寒自己。不知道是誰哭了,很想知道但沒有問。
⠀
⠀
總覺得,只有很不會工作的人才會問這個問題吧。
⠀
⠀
⠀
⠀
我真的問出口的問題,是我可不可以分享這次的寫作。畢竟,隨著專輯文案發送給各媒體,情理上編輯們會預設這些文字是作為歌手與整個團隊的發言,不再只屬於我。但我實在太喜歡這一次合作了。
⠀
⠀
孟軒很快回信,說當然沒問題啊,很期待。
⠀
⠀
我有一種被河好好地帶到海裡的心情。
⠀
⠀
宇寒的《虛空現下》,已經在九月發行了。這陣子點開相關新聞,總覺得很有趣,看見自己寫下的話語被放在博客來和誠品,YouTube MV 下的資訊欄,StreetVoice 的專輯說明,或者在新聞稿裡作為宇寒的發言。這難道就是九頭蛇成功滲透半個神盾局的感覺嗎?
⠀
⠀
有沒有一種到處都是蕭詒徽寫的東西的感覺呢。
⠀
⠀
Hail Hydra.
⠀
⠀
我想孟軒可能會期待我推薦這張作品的音樂。但,我對這張專輯的思考,已經全部都寫在文案裡了。
⠀
⠀
應該說,早在我聽完試聽帶、決定接下這份工作的時候,我就已經確定這不會只是工作而已,它將是我真正的想法,縱然無人知曉。
⠀
⠀
其實,我好像很少把工作只當成工作而已。這樣到底是很會工作還是很不會工作?
⠀
⠀
⠀
⠀
⠀
⠀
黃宇寒 Han 創作專輯《虛空現下》
2021 Sep. 全球上架 ➤➤ https://linktr.ee/ReturnToReality_han
⠀
⠀
我們記得在台上清澈地抱著吉他的黃宇寒,記得她以瀲灩嗓音把客語唱成各種曲風的晴天;所幸的是在第一張專輯將語言意識帶進作品並獲得注目之後,她自己隱隱也意識到大家記得的是她唱客語的歌,而非她的客語歌唱的是什麼。同樣懷著衝撞母語歌曲既定印象的企圖,《有時有日》裡她選擇在明亮的中高音域上讓大家知道她能將作品詮釋得清晰強壯,《虛空現下》則進一步正視母語歌曲入流行樂被迫多跨的一道起跑線:在確定自己能和強勢語言「做到一樣」之後,隨之要找出自己「之所以不同」的核心。
⠀
這兩年,她目睹了網路霸凌對自己所仰慕者的傷害,從一開始的激越憤怒,到無法獲得回應的無邊沉寂,在惡意與悲傷的黑洞邊緣,她訴說一道抵抗情緒引力的心靈運動軌跡。隨著曲序的推衍,新專輯以頗具爆發力的搖滾聲響揭序,一路從對鄉民語言攻擊的奮力質問,來到對已逝之人的深情憑弔,依照時序攤開面對悲劇的歷程,既是黃宇寒對自己止痛的呼告,也召喚所有為此感到無力者的共鳴。
⠀
新作中自疑、對社群世代被過度注視處境的提問,都蘊含當代生活的問題意識。一切恰如她依舊選擇把客語放進主流曲風的原因,是意識到母語使用者的生命場景,已經與傳統客家歌謠生發的所在不同。講客語的人也滑 IG,也有厭世代,也要面對社群時代的創傷。製作上,放下吉他的黃宇寒與四位樂手以創作營模式共同創作,彼此即時以樂句來往切磋,也完成了不同於第一張作品的 band sound 印象。她說,習慣自寫自唱的自己總被團員現場丟出的點子嚇到,深怕自己反應不及。
⠀
其實,在新專輯裡嚇到我們的是她。
⠀
⠀
⠀
▍現下 Living in the moment
https://youtu.be/0r_JRXOeu8Q
⠀
你有沒有算過,自己一天變成別人幾次?
⠀
不再有誰只擁有一張臉了。這個時代我們不得不花時間重新整理每一個自己,穿脫帳號如此容易,幾乎是一種無限試穿的權力。我們樂於、但也因而忽略試穿時的我們往往並不覺得那些衣服屬於自己,不知不覺,鏡子裡的你擺出不是你的表情也變得沒有關係。
⠀
該如何抵抗,擁有許多臉的每個人所醞釀的、沒有臉的惡意?黃宇寒從憤怒到詰問、再從共情回到對真實的思索 —— 我們都聽過無數次「把握當下」,卻不一定明白把握當下真正的意思,是對自己專心。
⠀
你多久沒有對自己專心?睽違兩年,黃宇寒帶來新專輯第一首歌,也帶著她對音樂的新理解,讓人跟著她的聲音輕輕想起:真誠從來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
⠀
對別人誠實,是一種美德。對自己誠實是一種自由。
⠀
⠀
⠀
▍社會現象 Social phenomenon
https://youtu.be/ox160KcTIZk
⠀
我們僅只是由我們的言語所構成的嗎?沒有人會同意。然而社群上位十五年,發表意見的成本與意見的殺傷力早不再對等,留言的重量輕得只剩一個 ENTER 鍵,每個人都像拿著手槍的嬰兒。
⠀
可怕的是,嬰兒不會知道自己是嬰兒。人們以為輕易批評的代價是由別人支付,然而,殘酷的話語總是在製造更殘酷的話語,受傷的人總是在製造傷得更重的人。你隨意傷害別人的時候,製造了一個總有一天也會隨意傷害你的世界。
⠀
以沉鬱密集的低音撥弦開場,銜接主歌偏執的壓抑,黃宇寒一反輕柔印象,以滿溢力量的搖滾編曲作為一種提醒。我們都想成為最正確的人,卻常常因此忘記對方是一個人,這首歌向每一個人宣示:你的正確並不賦予你傷害別人的權力。
⠀
⠀
⠀
▍下夜 Midnight
⠀
乍聽是最接近黃宇寒本色的民謠表達,〈下夜〉的主旋律在副歌隱隱與和弦拉鋸,靜靜抵達更為淒美的抒情。歌詞中描繪失眠情狀,指向新專輯在創作主題上面對的兩種巨大失語:個人之於整個社會無力改變的失語,以及生者與亡者之間、縱然千字萬句也沒有回聲的失語。面對巨大的靜默,她並不亟於立刻得到答案,也對每一個在深夜裡遲疑的人說:你並不需要為選擇等待感到懷疑。
⠀
與自己交談所花費的時間,永遠不是浪費。歌曲中段加入第二把吉他與第一把平靜地交談,法國號的聲響也為這份孤獨披上外套,黃宇寒吟詠傾訴的歌聲睡在她自己編寫的穩定和聲中,讓聽見的人慢下來,也告訴我們,緩慢並不等於不會抵達。
⠀
⠀
⠀
▍虛空 Fake
⠀
在網路上,你有百分之幾是自己?為什麼在這裡,你覺得你不完全是你也沒有關係?我們以為自己懂得虛擬世界的真真假假,漸漸學會披掛武裝登入上線,卻沒有意識到這一切領悟的可怕之處,是讓你自己也變成假的。
⠀
⠀
⠀
▍係無? Isn't it?
⠀
憂傷的是,我們對待比自己幸福的人時總是比較無情,無論他的幸福是否只是我們的想像。在明白傷害別人不是他者的本質之後,更要知道被傷害的對象也並不一定如他看起來那樣強壯。〈係無?〉蒼茫的編曲,建築起發聲求救卻沒有回應的空洞,也呈現當我們預設別人擁有如此遼闊,也許反而成為他們的荒蕪。
⠀
⠀
⠀
▍影戲人 Theatrical
⠀
沒有人真正關心,多半只是好奇。歷經前三曲對他人的思索,黃宇寒將目光拉回自己:身為公眾目光下的表演者,那些注視是真的想要了解,還是因為被娛樂而暫時停留?輕巧曲風,是面對自己或許僅是丑角的苦中做戲 —— 至少,自己的悲劇可能是別人的喜劇。
⠀
⠀
⠀
▍太陽系 Solar system
⠀
太陽給人強大的錯覺,彷彿發光發熱是理所當然。事實上每一種燃燒都是交易,太陽消耗自己的身體換成別人的光,卻因為太過耀眼而讓人忽略它的寂寞。日系搖滾聲響中,黃宇寒發揮她在高音域的清朗音質,化作對自己身邊每一顆太陽的呼告:我知道你的孤單,無論你有多明亮。
⠀
⠀
⠀
▍和天空問好 How are you?
⠀
那人已經永遠離開,不會再有任何回答。然而,就算最初沒有回應的這件事延長了我們的悲傷,漸漸的這一點卻反而變成一種慰藉,所有無聲的事物彷彿都藏有他的回答:花是他,天空是他,所有不會說話的東西都像他。因為與離去的人相像,所以我們願意對沒有生命的它們說話,於是一個人死了,世上其他東西卻活過來了。
⠀
⠀
⠀
▍夢 Dreaming of you
⠀
身邊的人選擇永遠離開,我們總覺得自己是被悲劇所剩下的那一方。但對離開的人而言,他們也一樣被悲劇所剩下,也在天空另一端嘗試碰觸我們的心。鍵盤使用空間感強烈的音色、減少配器數量,〈夢〉從離去者的角度發聲,將來不及傳達的話語寄託於夢中:我現在過得很好,唯一的願望是你也一樣。
⠀
⠀
⠀
▍繼續走吧 Keep going
⠀
夢的意義,在於給予生者睜開眼睛的力氣。在夢中重逢之後,我們不再被沒有說完的話所滯留,終於可以開始道別。人們總想像道別是一個瞬間,其實每一次道別都是綿延的過程,每往前走一步,只是再見的一點點 —— 但我們要走那每一小步,不只為了讓自己成為下一個自己,也為了讓對方成為下一個對方。
⠀
⠀
⠀
⠀
⠀
⠀
製作 & 發行 & 經紀_ 這哪位音樂工作室
專輯製作人_ 林易祺
專輯創作室_ 節律音樂
A&R 及企劃顧問_ 子 皿 In Utero
A&R 及企劃暨執行_ 這哪位音樂工作室
行銷宣傳_ 子皿
⠀
客語歌詞校正指導_ 邱新春
印尼歌詞用字指導_ 林財強
羅馬拼音翻譯_ 王興寶
文案_ 蕭詒徽
裝禎設計 & 插畫師_ 蔡尚儒
攝影師 & 造型_ 楊景雯
妝髮_ 洪振揚
⠀
發行日期_ 2021 年 9 月 1 日
實體發行代理_ 子皿
數位發行代理_ 派歌
遠 端 劇 living 在 下班女子的討好人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媽,我買房子了!】餐廳餐桌書架篇!
📍裝潢開箱 📍餐廳裝潢 📍小坪數 📍LDK開放式格局 📍餐桌 📍書架 📍牆面漆料
今天要來開箱的是,將人緊緊凝聚在一起的區域:#餐廳。
租屋的日子裡,下班女子曾在那有僅有6坪空間,小小的套房,使用一張房東淘汰的笨重生鏽辦公室鐵桌。
在那張壓著厚重玻璃桌板的生鏽鐵桌上讀書、準備研究所考試,用筆電寫稿、看劇、吃飯,甚至大同電鍋、熱水瓶,還有燙衣服?!
這些事,都加深我們對餐廳的渴望。
⭐預算有限,要有順位
說到買屋裝潢,人人都有心中的一把尺,但總地來說,誰都想要大空間、有棟距、採光好、動線佳,最好是能規劃獨立更衣室、工作室、視聽室,有孩子的話,還要有個遊戲室……
裝潢不若健達出奇蛋,買屋是現實,花錢是真實,在預算有限之下,沒有辦法所有願望一次滿足,就只能將心中所愛排出順序,確定順位,靜待夢想實現。
⭐裝潢預算先估算
關於裝潢預算的部分,有個概念是:新成屋一坪約1-7萬;中古屋一坪約5-8萬;老屋一坪約8-10萬。
其中的範圍,端視個人需求,最基本天花板、牆壁整理好就是區間最左邊,加個收納櫃子加一萬,看起來像個樣子再加一萬,要像居家雜誌當然就要一直往右邊增加。
⭐少蓋一座牆,即是多留一點光
下班女子以採光為優先考量。因為房子雖貴,但採光更貴,不希望再花錢蓋牆擋光,若客廳與餐廚區域隔牆,勢必會讓家中難得的採光受阻,所以狠下心捨棄一個房間,做成 #LDK開放式起居空間 的設計,希望下班後,全家可以在這個空間裡分別獨立又共處一室的活動。
這裡不只是用餐的餐廳區域,也是 #複合式的空間,能夠使用筆電工作、坐著看書閱讀,甚至彈起吉他,或是成為自然光下的攝影專區。
⭐傢俱選購思維
傢具選購偏偏是裝潢中最難、最有選擇障礙的部分了,在茫茫傢具海中,要怎麼確定「它」就是你的真命天子?建議可以先從一個最確定(最愛)的傢具下手,可以是沙發、可以是餐桌(餐椅比較容易,可以緩緩),再去搭配其他的傢具。
⭐是書架也是展示架: Mountain Living
下班女子第一個決定購買的家具,就是 Mountain Living Taiwan 上牆書架(推薦台中Ivy非常親切真誠)。記得當時瘋狂下班密集安排看房的時候,有天看房是設計師本人的家,恰巧看到這個 #THEO煙燻橡木層架,層架的材質是北美白橡木煙燻處理後,配上黑色烤漆鋼鐵,設計師用來當作他的展示櫃,而下班女子也一眼就愛上,北歐丹麥式的層架設計,在公共區域中,想放置什麼就放置什麼,我們能將生活中累積的樣子置於其中。
⭐是餐桌也是工作桌:比利時老件
令人無法抗拒的原木長餐桌,下班女子從臺北 有木 umu、 好木wood shop 、 W2-Wood Work,一路到台南的謝木木工作室、 從北到南跑遍了,如果喜歡很美麗的木頭,以上這幾家都很推薦。
不過後來下班女子愛上了特色設計家具與古件的氛圍,又開始從北到南,一間一間地找尋,從台北的 Delicate antique 、 覓得設計傢俬mid20th kiosk、 魔椅 、 摩登波麗,到台南的 broom design 畚、 法國舊舊 French Uncle。人家說家具也是看緣分,奇妙的是,在網路上,就怎麼看到一張桌子,似乎尺寸剛好,大小剛好,年份剛好,就連價格也很剛好,所以下班女子不遠千里殺去新竹的古物店 Natural n Vintage,購入這張比利時單抽書桌,桌子的年代約1940-1950。其中一張餐椅,則是在 加工廠台南店 覓得。
⭐選定牆面,就是你家中的主視覺
層架後的牆面,是下班女子最愛的牆面,紅磚砌牆後,再請師傅以特殊漆料 – #洞石 塗製。
最後,分享為村上春樹設計家屋的日本建築師 #中村好文 所說的:
「人住的空間,就應該與生活、感受都習習相關。空間好似融在一塊,但獨立使用時又不會太擁擠。」
這也是下班女子在預算有限下努力貫徹的。
***
以上重點節錄自下班女子的部落格,更多詳細內容和照片請見👉https://luchiphoto.com/dining-room/
遠 端 劇 living 在 YK樂團 - YK band - Yerko Lorca & Kuan Yi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歌上架!!】
這是一首和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Prehistory 及 蓋亞文化 出版的台灣史前奇幻冒險小說「風暴之子」擦出火花的歌曲-〈古老森林的後裔 Grandsons of Ancient Forest〉。
-
歌曲以風暴之子的故事情節為發想,用聲音和旋律來打造人們對於這個失落卻無比珍貴的臺灣古文明一卑南文化的情感連結。在三千多年前的部落裡,人們追隨著古老的信仰,彼此相依的在這塊土地上生活著,而這片土地,我們稱呼為「台灣」,你是否也曾聆聽過這片山林,山林裡長眠於此的人們,正在與我們訴說這片土地的美麗故事,而這一切從來就不該被遺忘。
-
*NEW SONG RELEASED*
各大平台聆聽 Hear it at Digital Platform:https://snd.click/trt
ps. 部分國際平台因應年末假期會晚點曝光唷:D
Some platforms during the year-end holiday will postpone the release date 😀 More detailed song information is as follows!
-
特別謝謝帶我們了解許多卑南文化的 葉長庚、宜婷、芸甯,難忘那天驅車前往台東參觀卑南文化的遺址、由你們帶領我們翻閱文獻、近距離觀看這些出土文物,聆聽背景文化與故事。卑南文化做為台灣重要的史前文化之一,能有這些轉譯的發想與執行,每個環節都令人興奮,期待越來越多人以新的目光聆聽這些土地蘊藏的美麗故事。
----
【歌曲介紹】
Vali,是風的古語,也曾是一名少年與一頭雲豹的名字。狂風暴雨中,一條獨木舟劇烈起伏,卻始終不曾沉沒。船上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個昏迷的小孩—瓦利。這個在風暴中存活的奇蹟男孩,在踏上海境的土地後,將以風為名,在異族部落裡蛻變重生,開啟屬於他的遠古冒險長征......。
-
歌曲內少年歌唱著一段部落長老們流傳的古老旋律,旋律裡唱述著:
Dee ie enssaa dnaaya(半月下的太陽之子)
Ii issee ento ui(靈魂永駐幻化成樹)
Kii inssee essaa libaya(聽,森林的細語唏囌)
io si kenna(唱述大地的美麗故事)
-
而歌曲開端則訴說:
Mriya dehita
iude taka emu
Ameyín sáiya
(所有神話的背後都源於一段真實故事)
-
主要演奏樂器為Lira de la estela de Luna,是由伊比利半島Luna(月亮)小鎮出土的一座石碑上圖案所復刻出的樂器,中文譯為月亮里拉琴(或稱塔特西里拉琴),該石碑目前存放於西班牙當地Zaragoza博物館,年代距今三千年左右,恰好與卑南文化時期有所重疊。歌曲中點綴著多種原始的傳統樂器,像是以羊趾甲製作而成的 Chajchas、早期以木頭製成的笛子 Quena、會發出下雨聲音的Palo de Lluvia 求雨棒、以種子製成的 Güiro de calabaza seca、跳舞專用的腳鈴 Pad Ghungroo、羊皮手鼓Frame Drum等等,期許用更開闊的聲響,編織出人們對於卑南文化的無限想像。
*********
【Information about Grandsons of Ancient Forest - Vali Original Soundtrack】
Vali is Taiwan’s first fantasy-adventure novel set in prehistoric times (more precisely, about 3,000 years ago). It is based on the Peinan culture.
-
• Plot: The word “vali” means “wind” in an ancient language of Taiwan, and it is also the name of the boy and clouded leopard in the story. During a fierce storm, a canoe is violently tossed about on the water, staying afloat in spite of the tempest. All that is in the canoe is an unconscious boy, whose survival is a miracle and who will later be named after the wind—“Vali.” He ends up living with a tribe that is not his own, transforming, experiencing rebirth, and embarking on a long adventure…
-
• About the song: The song, inspired by the plot of Vali, creates a musical and emotional link between listeners and a lost yet incomparably precious ancient civilization of Taiwan—the Peinan culture. Over 3,000 years ago, the inhabitants of a settlement on this island lived and depended on one another while following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We call this island “Taiwan.” Have you ever listened carefully to its mountain forests and the people who sleep eternally in them? They are telling us the beautiful stories of Taiwan, stories that never should have been forgotten.
-
In the song, the boy sings an ancient melody passed down by the village elders, which goes:
Dee ie enssaa dnaaya (Children of the sun, beneath a half moon.)
Ii issee ento ui (Their spirits live eternally in the form of trees.)
Kii inssee essaa libaya (Hear the whispers of the forest,)
io si kenna (singing the beautiful stories of this land.)
-
The beginning of the song goes:
Mriya dehita
iude taka emu
Ameyín sáiya
(All myths are based on true stories.)
-
The main instrument is Lira de la estela de Luna(Lyre of Luna). It is the recreation of one of the oldest string instruments of the Iberian Peninsula. It was created based on an engraving representing a string instrument similar to an ancient Mediterranean lyre. This engraving is on an anthropomorphic funeral stele dating back three thousand years that was found in the town of Luna (Zaragoza) in 1975.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graving are very similar to the style of the Tartessian period (10 to 6 B.C.).
Besides, this song is dotted with a variety of original tradi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s, like Chajchas, Quena, Palo de Lluvia, Güiro de calabaza seca, Pad Ghungroo, Frame Drum, etc.
*********
小說《風暴之子》作者:奇幻作家 葛葉
封面繪師:Nofi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授權
Yerko Fuenzalida Lor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