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 對我或許與那些所謂偉大的信念全然無關吧~
「攝影 」對我而言極其單純
只為” 證明”
證明世界是屬於每一個人的 不需要小看自己
證明地球的精彩是屬於每一個願意跨出腳步的捕捉者所有的~~~
.
.
我在那個 全世界正準備進入電子化未來的魔幻時刻 進入廣告界
那個正準備迎接 廣告設計全面電腦作業化的黎明前夕(好啦~其實比較像悲慘世界的前夕)
.
1997年的三月
我帶著對世界 全然未知的心情開始了廣告人生
那時的網速有多緩慢 我們眼界開的就有多龜速
那時網路有多簡陋 我們對地球的認知就有多貧瘠......
.
進了廣告的ArtBase 創意人員
每天日常 大概就是從翻找一疊又一疊成山般的正片租用目錄開始
然後也差不多是從那堆結束......
.
為求能啟發出最符合並強化創意點的畫面
激發出最有張力與劇情的想像力
每日這樣海量的相關資料吸收的確是有其必要~
但那個年代的我
除了想著如何完成被交待的創意任務外
腦海裡卻是連帶被這數以萬計來自世界各地的畫面刺激著 荼毒著.....
我總是可以凝視著正片目錄上某一件作品很久很久很久
腦裡想著 :
「靠妖哦....這世界真的有這樣畫面嗎?」
「幹....這地球上真的有這樣的地方嗎?」
「媽啊.....這樣的畫面該經過什麼樣的美感訓練與反應才能做得到?」
「真是只有那些強健體魄的外國攝影師能拍到嗎?」
「這.....一個臺灣土生土長的小孩就無法去追尋捕捉到這樣的畫面嗎?」
「那些國外攝影大獎如果只有一般器材真的不可能被認同嗎?」
那時期 我其實很喜歡花時間在找圖看圖
即便總讓自己少睡了很多...很多 ……….
.
.
.
證明的路真的很長
你只能一步一步將像是灑落在不同時間點上的拼圖撿起
再一小片一小片的拼起.....
從第一張極光照開始
從第一張與海獅共舞的照片開始
從第一次的國際攝影賽 非職業組 優選開始
從花了五個年頭才集滿了四大國際賽 職業組的金獎 銀獎 銅獎 開始.....
從最初那些善意好意無意的勸退者們 開始
從最初自己極其興奮追尋捕捉到的地球畫面被肯定開始
從全臺灣唯一一位成為法國PX3國際攝影大獎官網首頁作品的肯定開始⋯⋯
.
.
那些花大錢或扣小錢去集滿的國家數量並不能代表什麼
觀光客的國家數只是錢花得多與少的意義罷了
我喜歡透過實戰去驗證
也喜歡當隻小白鼠
與來自世界各地強大的現代攝影者競賽
那不是有錢有閒就能成功的事
也才有努力的意義~~
在旅行攝影的路上
如果我能走到10公里
那我知道未來就能有人走到100公里~~~
如果 有人同樣也願意跨出腳步~
.
攝影是寬廣的
你可以為自己設定一個接一個的方向與目標
你要偉大 要精彩
要悲天 要救世
要假仙 要離世
要爽 要帥 要痛快
走自己的路都不需要去被干擾~~
.
.
當我慢慢的走不動
那我就能是後進者養份的提供處
當我慢慢的跑不遠
那我就能是後來者方向的建議方
但也幸好啦~ 可能30年後的事了.....咳
.
.
.
.
.
2019年2月19日 大獵犬號航海日誌
.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artbase 在 往地球出發吧-馬賽kyo的旅行圖與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生活二三事》
.
昨兒個媒體朋友打來聊聊關於那白金藍黑的事件.....
.
事實上不是眼科醫生的我 也不是心理學家的背景
再者我對人類眼睛構造如何如何也沒多大興趣去探討
我也只能就我的工作領域之中的經歷經驗提供觀點做為參考
.
.
*狀況1.
同樣一張圖像通常從artbase人員電腦完成寄出後
大概就會開始發展出一段驚魂記
如果你夠幸運不需要同時寄給太多人
那這場驚魂自然就會較快落幕
因為圖檔寄出後
收到信的業務人員從他的螢幕上看到的
與artbase的螢幕可能會有顏色的不同
而收到信的客戶行銷端朋友也可能看到不同的顏色
於是
通常就會開始不同人在不同地方的不同螢幕開始對起話來~
.
artbase : 檔案寄出囉請再次確認一下哦~~~
account :有收到囉~ 可是色調會不會太偏黃 八啦八啦八啦~~~
客戶端 : 這顏色太重了吧? 這顏色怎麼會變這麼藍?這顏色看來好暗咧~~~~八啦八啦八啦....
account : A~~顏色是不是有問題啊?我覺得偏黃 客戶端那覺得偏藍......怪怪哩~~~~~
artbase : ......…… 幹! 我覺得剛好........
.
不同廠牌不同條件狀況的螢幕顯示器對同一張圖的色彩顯現其實可以全然不同的~~
.
.
*狀況2.
同樣一張圖像通常從artbase人員電腦完成打開後
就算在現場同時看也可能會出現鬼打牆的狀況~
artbase : 就現在螢幕這張, 確認一下~~~
蹲著的account : 是有比我桌上螢幕好很多~ 但色調還是有些暗咧 ~~~
站立著的account B : 哪有~我覺得色調好像偏亮了~顏色都變淡了~~~
一直乖乖坐在位上的artbase : ......…… 幹! 我覺得剛好........
.
.
就算相同液晶螢幕顯示器, 觀看者的觀看高度與角度,
也會讓色彩顯現全然不同的~~
.
.
這件關於白金藍黑的事件
我其實最想說的是:
就只是個爛手機拍下的低畫質失真又色偏的圖檔
是討論個屁啦~
為什麼不走出門看看真實的世界 真實的顏色啊????
.
.
2015年03月01日 大獵犬號航海日誌
.
artbase 在 往地球出發吧-馬賽kyo的旅行圖與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與好朋友聊到一些關於運用圖檔交疊交融的攝影手法
身為一個攝影愛好者
我想這是屬於冬瓜茶好喝?還是楊桃汁好喝?的問題
觀看者 看了開心了就好~
.
.
而身為一個artbase創意人員
這類運用合成的手法卻不是我所能認同的攝影表現~~
不單只是覺得這類抓個幾張圖像在影像軟體裡交疊交融
碰碰運氣最後拼湊出個連自己都沒能預期的畫面
手法太過簡單 粗糙 偷懶 投機 矯造 多餘 外
畫面裡想傳達的故事 情感 想法
這類本質上的重點似乎已被忽略
這類重點才是我一直認為最該存在的事......
感動我的, 從不會是那類多餘的手法
更遑論某些特別過於笨拙的合成技法......
.
.
我立馬做了個示範
以助於朋友的理解
我簡單利用暈染或某種質材的圖像再與自己的攝影作品進行融合
適度點上幾個重點
十分鐘不到的花樣
畫面產生了某種手繪的美感
但這對我或對我那些廣告視覺的朋友們而言根本不值一提......
這樣簡單的作法
不用十分鐘便能重新賦于作品新生命
這種做法比呼吸空氣還容易....但卻很容易唬人.....
但這樣玩著圖與圖交融的方式
就像個剛學習photoshop的小學生
總愛不停的合成、重疊、再狂加特效......
最好是一次能將所有瀘鏡特效全都塞進畫面裡
好讓自己可以有足夠的理由沾沾自喜......
.
底圖再融合著攝影作品
修飾個幾個重點
不用十分鐘便能重新賦于作品新生命
這樣連創意部門的椅子都會忍不住竊笑的畫面表現方式
卻不得不承認往往能有不錯的視覺感受
也因此總讓少數攝影者把持不住這樣輕易便能獲得的好處
以至於陷於其中
忘了曾經的攝影本質......
.
人們 容易因為畫面中所出現的手繪感而加強對其的好感
在眼睛裡
在心裡
誰也不在意其進行過程如何的簡單跟偷懶~
.
最後
會在意的
不以為然的
無奈看待的
大都是我們這種放不開的視覺相關工作者......
托爾斯泰說的真沒錯~
「藝術品可以讓觀賞者無需乎出於勉強,
也無需乎改變自己的觀點與態度,
便能在不知不覺間,受到情感上的感染。」
哎......像不像三分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