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故宮很好玩
#ARVR3D通通有
#不用曬太陽就可以逛
大家知道「線上故宮」嗎?前一陣子我去逛了幾次,非常好玩,有AR/VR、3D、Podcast、Google Arts & Culture等各種介面,來跟大家介紹幾個有趣的。
首先是 #720度VR虛擬實境 ,帶你從故宮正門一路往裡走,平常曬太陽走到腳酸的超大場地和樓梯。在線上故宮,點點箭頭,就身歷其境!
也不用擔心不知道從哪裡逛,線上故宮同樣也有設定各種主題精選路線,就像有導覽員帶著你逛各個展間。我最喜歡「皇帝的玩具箱」,可以一覽皇帝過去把玩的珍品、金銀文物!
故宮最有名的 #翠玉白菜 、 #肉形石 、 #龍藏經 等經典收藏。在線上故宮,設計成3D展示,可以左翻右翻、各種角度觀賞,甚至比去現場看的還清楚😍
線上限定和Google Arts & Culture合作的展覽,精挑細選19個主題,也很值得看,未來也期待會有更多的展出。
其他還有開播到第三季Podcast,每一集講述不同文物故事,例如「張大千其實有些叛逆」、「朕知道了!揭露奏摺秘辛」、「古代的移動便利商店」,光是主題就讓人很想一探究竟。
還有 #線上展覽,除了故宮自己策展,也邀請民眾親自參與線上策展,用不同的角度詮釋文物。像是「超想睡特展」,介紹過去各種形態的床以及與床有關的圖畫,我才了解原來床在古代不僅是臥具,更是坐具被當作椅子使用。
Youtube頻道,不僅有文物與展覽精彩的介紹影片,還有一個相當新穎的主題叫作 #古畫動漫 ,讓書畫上的人物動了起來,就像在看動漫一樣。
#線上故宮
#還可以更好
今天正好教文委員會安排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吳密察院長業務報告,我趁機和吳院長討論線上故宮怎樣可以更好。
院長說,故宮自2000年以來便開始投入 #數位 工作,只是過去都統一放在官網裡。隨著數位內容發展越來越多,又因為疫情,便另外成立 #線上故宮 集結所有的數位資源,讓民眾更容易使用。
#實體故宮國外遊客佔快8成
#線上只佔2成
統計顯示,2019年實體故宮遊客共350萬人次,國外遊客276萬人次,佔整體的78.86%。
但線上故宮2020開辦第一年的500多萬瀏覽人次,國外瀏覽量卻僅佔兩成。
還有,實體八成的國外遊客以中國、日本、南韓等國為大宗;線上兩成的國外旅客改變成以美國、日本、香港、新加玻等國為主。
明顯的是 #中國 消失了,院長回應我中國民眾可能是受到網路 #防火牆 的限制而無法瀏覽。
但我也發現,除了中國, #南韓 也不見了。
目前故宮官網的語言設定分別有中文、英文、日文;而線上故宮只有中文與英文。或許是因為語言限制,影響國外遊客瀏覽的便利性,我建議院長可以研究看看增設線上故宮的語言。
故宮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博物館,實體遊客減少,正是 #化危機為轉機 的機會。
實體故宮外國遊客很喜歡,就要想辦法在線上故宮呈現,拉高線上故宮的國外遊客到訪數及比例。尤其是後疫情時代,台灣民眾有實體到訪的機會。外國遊客實體機會減少,必須要把遊客導入線上;更要努力觸及更多國家。
#線上故宮只計算總瀏覽人次
#改變計算項目才能對症下藥
#改善線上瀏覽品質
目前只有計算 #總瀏覽人次 作為成效指標,無法得知遊客平均在網頁的停留時間、不重複瀏覽量、跳出率、瀏覽頁數等資訊。
舉例來說,瀏覽者在網頁停留的時間越高,也就代表內容品質會讓瀏覽者想看完。跳出率越低,也就代表瀏覽者有再次點擊網站內的其他內容。
所以我也建議院長,要增加線上故宮的成效指標,加以分析研究,才能精進使者的線上體驗。
#線上帶動線下
#更好線上故宮可以吸引更多實體遊客
我認為線上故宮除了因應疫情,還要隨著數位科技發展做整體設計。更好的線上體驗,會促進瀏覽者「想要去現場看一看」的動能;就像我們看到超美的景點照片,也會想著有機會要去看看實體。
線上故宮絕對是一個值得再更多投入的方向,期許故宮進一步行銷到國際各國,帶動臺灣觀光。
#來逛線上故宮
https://theme.npm.edu.tw/npmonline/
邀請大家有空逛一逛、看一看。留言分享發現了什麼有趣好玩的內容,或是告訴我還有什麼可以精進的方向。
也請大家一起分享給你的朋友、家人,讓更多人都能參觀這麼棒的線上故宮!
同時也有7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阿平電影院 i-PK MOVI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阿平影像時光機系列: 2019年12月4日參觀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位於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6號、天安門廣場東側。 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藏品數量140餘萬件,展廳數量48個,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 中國國家...
arts museum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柏覽會離題|Paonorama》🎙
九月特別企劃之拖到最後一天是想怎樣?
🍀這次與閨蜜駕著特斯拉來到花蓮梯田山民宿,實在大推!
https://www.terrace-resort.com
🍀後來胖子自己住進宜蘭礁溪的黑宅民宿,到底如何哩?
http://blackhouse.tw
🍀想看照片的歡迎來胖子的IG逛逛!
https://www.instagram.com/paochangtsai
📻幾樣花/宜吃過的好東西📻
🍅花蓮壽豐鄉豐春冰菓店的芋頭紅豆甘蔗冰!
🍅花蓮市暹羅泰食的椒麻雞滑蛋飯!
🍅花蓮壽豐鄉小和好點肉桂捲!
🥑宜蘭礁溪玉仁八寶冬粉!
🥑宜蘭礁溪白水豆花的粉圓豆花有香菜花生粉!
🥑宜蘭礁溪林北烤好串燒居酒屋!
🏆建築離我們有很遠嗎?🏆
聽聽紐約(New York)建築師Arturo聊聊他最愛的紐約建築以及維也納(Vienna)超暖男Mathias的分享!
🏆Mathias推薦的維也納建築🏆
✅ Karlsplatz
✅ 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 Vienna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同場推薦🎙
維也納之心 by 蔡慶樺
🏵胖子很榮幸受台北市立美術館王大閎建築劇場的邀約,策劃兼主持週更新節目《王大閎您哪位?》(Da Hong,Who?)已經播出兩集囉,往後每週四跟大家空中相會,一直到2021年年底!
收聽連結:https://open.firstory.me/user/dahongwho
喝咖啡囉:https://pay.firstory.me/user/paochangtsai
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TESLA Taiwan Model 3 特斯拉台灣M3車主群
Tesla Taiwan 特斯拉
BLACK HOUSE CAFE 黑宅咖啡(未提供預約)
花蓮梯田山民宿
Arturo V. Bárcenas
Mathias Haas
arts museum 在 典藏 ARTouch.co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亞洲當代藝術之收藏與修復與展示線上論壇
桃園市立美術館 Taoyuan Museum of Fine Arts 以亞洲地區的藝術社群作為主要對象,將於2022年1月5日至8日舉辦「『過去』的未來—亞洲當代藝術之收藏、修復與展示」線上論壇,邀請國際當代藝術修復與策展專業工作者,一同探討當代與時基媒體(Time-Based Media)藝術作品面對的眾多挑戰與相關問題。
閱讀全文>> https://bit.ly/3orLgwy
#論壇便利貼
【線上論壇】『過去』的未來—亞洲當代藝術之收藏、修復與展示
活動日期:2022.01.05(三)-01.08(六)
相關訊息請持續關注桃園市立美術館官方網站: https://tmofa.tycg.gov.tw
arts museum 在 阿平電影院 i-PK MOVI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阿平影像時光機系列: 2019年12月4日參觀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位於中國北京市東城區東長安街16號、天安門廣場東側。
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藏品數量140餘萬件,展廳數量48個,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
中國國家博物館常年推出十餘個常設和臨時性展覽,既關注中國古代和近現代的發展,也嘗試成為世界文明的展示窗口。
常設基本陳列:《古代中國》、《復興之路》、《館藏現代經典美術作品展》。
常設專題陳列:《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中國古代佛造像藝術》、《中國古代瓷器藝術展》、《中國古代玉器藝術》、《中國古代錢幣》、《小品大藝:明清扇面藝術展》、《館藏非洲雕刻藝術精品展》、《友好往來,歷史見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外交活動受贈禮品展》、《中國國家博物館建築設計展》、《百年國博:中國國家博物館百年簡史與成果展》。
國博還不定期推出各種特展、臨展、海外交流展,如:《道法自然: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精品展》、《佛羅倫薩與文藝復興:名家名作展》。
00:00 開場
00:16 漫心酒店早餐時間
00:50 北京天安門
01:06 參觀中國國家博物館 屹立東方館藏經典美術作品展
06:43 証古澤今甲骨文文化展
08:42 復興之路展覽
11:20 中國古代基本陳列展覽
12:34 欣賞中國國家博物館建築之美
13:39 正陽門 前門大街
16:27 中國國家博物館精彩照片集錦欣賞
系列影片:
台灣大叔遊北京 EP.3|故宮紫禁城 天安門廣場 國家大劇院 前門大街 大柵欄【阿平遊記】https://youtu.be/NNYf_OsxLeM
阿平遊北京 4K China Beijing City Tour
https://reurl.cc/jqX3Yn
PS: 因為疫情原因一年多來都無法過去大陸,也就無法拍攝新的影片。
所以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會慢慢把過去拍的很多遊記影片素材整理剪輯上傳,算是回顧在新冠疫情發生前的這幾年時間,一種懷念的時光記憶吧。
===========================
歡迎訂閱 阿平電影院 i-PK MOVIE ➤ https://goo.gl/nVBtxR
記得按下小鈴鐺🔔,可以第一時間看到最新影片喔。
===========================
阿平电影院打赏赞助💰 感谢大家的支持😊
🧧 微信 扫码赞助 ➤ https://reurl.cc/gWkrZ4
🧧 支付宝 扫码赞助 ➤ https://reurl.cc/4a5lQY
Paypal 赞助 support ➤ https://paypal.me/iPKMOVIE
===========================
訂閱與關注 ➤
【B站 阿平电影院】➤ http://space.bilibili.com/97102435
【微博 阿平电影院】➤ http://www.weibo.com/p/1005051918309433
【西瓜視頻 阿平电影院】➤ https://www.ixigua.com/home/80120746896
【今日头条 阿平电影院】➤ https://reurl.cc/2gYqDE
【抖音(大陸版APP) 阿平電影院】➤ http://v.douyin.com/efrcRWL
【FB 華語世界電影討論社】➤ http://tny.im/hWQ
【阿平 FB】➤ http://www.facebook.com/thxac3dts
【阿平電影院 FB粉絲頁】➤ http://www.facebook.com/APcinema
【i-PK MOVIE 電影情報局 FB粉絲頁】➤ http://www.facebook.com/iPKMOVIE
【i-PK MOVIE 電影情報局 官網】➤ http://i-pk.tw/
【優酷 阿平电影院】➤ http://i.youku.com/ipkmovie
===========================
#北京 #中國國家博物館 #阿平遊記 #Beijing #CHINA #Vlog #Travel #tour #Museum #Walk #histor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ME3YRiNJUo/hqdefault.jpg)
arts museum 在 YiEn T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個很日常的weekends vlog!記錄了從2月到4月的週末都在幹嘛
Compiled some clips of my weekend activities from February to April. Hope you guys enjoy it!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yientan__/
Places I went:
- Rebirth Coffee
-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臺北市立美術館
- Home's Thai Cuisine 香米泰國料理(光復店)
- Chocochez Bakery
- Part of Space (studio)
- Mr. Chee Kopitiam 池先生
- Nu Studio
- Tart Taipei
- The Green Steps 永康階咖啡
🎵 Music: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track/6AAlxM5tIO/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track/Qyq6GDZUIe/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track/dpyNVY7gLR/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track/62ZzRSdlAc/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track/waBNZoZOMt/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track/lddE0pv9G8/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track/vOPWJ8ZOxW/
🎥 Edit:Final Cut Pro
#vlog #monthlyvlog #2021vlo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sCqLLm2tis/hqdefault.jpg)
arts museum 在 三東瑠璃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fragment
Dance:Ruri Mito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ruri310/
Matou / Session Online Theater / Saturday 23 May 2020 /
Title: Matou
Choreography / Dance : Ruri Mito
Music: Yuta Kumachi
Lighting: Akiyo Kushida
Costume: Tomoko Inamura
Premiere: October, 2015 (Session House, Tokyo, Japan)
Supported by EU-Japan Fest Japan Committee,
The Saison Foundation, Session House
🔒https://youtu.be/Xqge8S3y6aQ
-Matou’s Review-
▶︎Review(Dance House / AsiaTOPA 2019)
https://www.smh.com.au/culture/dance/dancer-shows-the-flexibility-to-astonish-20200216-p5418q.html
▶︎Review(Taiwan Dance Platform 2018)
https://taiwandanceplatform.tw/en/writings/ruri-mito-matou/
▶︎Review(Gdansk Solo Dance Contest 2017)
https://www.gdansk.pl/wiadomosci/japonka-ruri-mito-wygrala-konkurs-solo-dance-contest-konczy-sie-gft-w-zaku,a,80459
-History-
2019/02 Asia TOPA in Melbourne, Australia
2018/11 Taiwan Dance Platform in Kaohsiung, Taiwan
2018/10 Kuandu Arts Festival in Taipei, Taiwan
2018/09 d-souko, Tokyo, Japan
2018/07 M1 CONTACT Contemporary Dance Festival in Singapore. Won the MASDANZA prize.
2018/05 HOKURIKU DANCE FESTIVAL III in 21st Centur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Kanazawa
2017/11 Odoru.Akita International Dance Festival 2017, Akita, Japan. Won the first Tatsumi Hijikata Memorial Award.
2017/10 ONE DANCE WEEK in Plovdiv, Bulgaria
2017/10 AURA international dance festival in Kaunas, Lithuania
2017/06 SOLO DANCE CONTEST in Gdansk Dance Festival 2017 held in Gdansk, Poland. Won the first prize.
2017/05 Rencontres Choreographiques International de Seine Saint - Denis in Paris, France
2017/05 Gaala performances in Pori, Finland.
2016/10 L1 danceFest 2016 in Budapest, Hungary
2016/05 CÁDIZ EN DANZA in Cadiz, Spain
2015/10 Premiere at Session House, Tokyo, Japan
#セッションオンライン劇場 #keepgoingTOGETHER #Contemporarydance
MATOU
It has direct meanings like “to wear, put on, tangle, roll up,” and it is often used figuratively.
I put on my body.
I can not see all of my body for a lifetime.
Tissues make up my body are kept being renewed, and they will vanish someday.
The body without contents will not remain, and where the contents without the body go?
Will they keep remaining?
Like Snakes and cicadas, most parts of their outer layer of the skin slough off at once and become new.
Although what is left is not a dead body, it still has a perfect shape of the animal and it has no life. Is it an evidence of its life? Is there an evidence of my life?
‘Matou’ also sounds like “willing to wait” in Japanese.
I’m waiting for my death.
‘Tsukimatou’ means “to haunt.”
It always haunt me and don’t go. My body haunt me until the day I die.
‘Soumatou’ revolving lantern
An expression describes an occurrence that many visions appear in one’s mind as shadow cast by a revolving lantern. It happens when people have a brush with death and past memories come and go randomly and quickly.
‘Mattou’ means “to complete.”
I completed my 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_2KAbnRz9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