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斯達:魔鬼怪嬰/失嬰記——群魔亂舞的60年代】
在家看電影抗疫,無意選中波蘭斯基的《魔鬼怪嬰》 (Rosemary's Baby),1968年的經典電影。節奏慢,沒有超自然畫面,令人恐懼的本體沒有露過面,由母親新婚和懷孕所帶來的困境,層層堆疊成一套高層的心理驚慄片;
看《閃靈》都有類似的觀看感受,幾乎覺得冗長的電影節奏、日常生活空間的幽閉驚恐感、逐漸被不祥空間同化的主題。《閃靈》有一百種解法,我比較傾向電影是隱喻美國對印第安人的屠殺,與父親殺死母親兒子重新來過的「美國夢」一體兩面;
《魔鬼怪嬰》的故事簡單到無倫,新婦露絲瑪利和演員丈夫,入住一所黑歷史悠久的老宅,女主角慢慢發現鄰居過份熱情好客,氣氛離奇;後來發現懷孕,鄰居又不斷給她營養飲料、介紹婦科醫生……最後她發現大宅裡面的住客,都是一班邪教巫師,而她懷著魔鬼之子;丈夫早就勾結在一起,以第一胎為條件,換取一眾巫師作法,將其競爭演員咒盲,自己就可頂上得到角色,在影壇大放異彩,得到成功人生。
如果說寇比力克的細節驚人,《魔鬼怪嬰》則更到達邪氣難馴的地步。這部片本身就是60年代的西方文化導賞。60年代還未到達所謂的後現代,這個年代的邪教,還牢牢鎖著基督教作為敵對和嘲諷對象;二戰打爛了西方,Baby Boomer成長、左翼思想席捲歐美,一切都鬆動,撒旦教是其中一樣時髦事物。
6、70年代,有標榜倒轉播放,會聽到新內容的唱片、Beatles表示自己比基督教更受歡迎、有關於《Hotel California》唱片封套的神秘傳說;Charles Manson的邪教出現、左膠之王 John Lennon在達科他公寓(The Dakota)的門口被槍殺,兇手聲稱受到魔鬼指使;
Manson的邪教徒在《魔鬼怪嬰》上演年多之後,闖入殺死波蘭斯基妻子和腹中塊肉,在牆上寫上Beatles的歌曲《Helter Skelter》;達科他公寓,擁有揉合哥德式和 維多利亞風格的建築物,就是戲中巫師聚集的布拉弗大樓取景之處。電影、時代和導演本人,完全交融在一起,共時之深令人嘆為觀止。
沒經歷過,也可以從中窺探到那個群魔亂舞的60年代的一鱗半爪。
6、70年代開始流行LSD,與反越戰、嬉皮士糾纏在一起,據說那個年代的反毒戰爭,也是因為要打擊反戰力量。現在看來極為愚蠢。LSD也催生新形式的思想和藝術,女主角夢到自己被魔鬼強姦的段落,那朦朧的散射光和視覺變化,就是一次短程藥物模擬。
整部電影的肉身,跟隨女主角懷孕而變化的肉身,一齊異變。為了恭迎魔鬼出世,所有人都在她身上施加權力和控制。例如不給她看書找尋眾人的底細、例如資訊壟斷在一個同樣是巫師的婦科醫生手上、例如社交圈子被逐漸滲透和主導,隨著肚越來越大,女主角在家庭和大廈的處境,變得越來越孤立;這些孤立和重塑手法,在每一個邪教都是大同小異。
電影的靈魂卻是指向更宏觀的意象,每一個人都在時代中逐漸迷失,時代就是我們的邪教。我們在不知不覺間,被改造和迎合了世界。最後女主角看到自己誕下的魔鬼,開始時接受不了,但最後她從了,她屈服了,還是決定照顧嬰兒,畢竟她被所有人背叛,只剩下了親生骨肉。
嬰兒存而不在,卻象徵黑暗的順世論和母性的詭異交融,我們最終都成了微笑的她,拋棄所有的矛盾,在催產素的作用下,變得滿足和順從,一切的戲劇衝突,在最後得到了黑暗的消解,意境棉長而深沉。入世即以身餵毒,配合波蘭斯基後來的遭遇,更是引人暇想。
既然香港的娛樂圈也是由黑社會的魔法栽培出來,歷史更久遠的歐美娛樂圈,原來是由更古老的秘密社團所操控,並沒甚麼奇情反而是最合乎邏輯的推論。然後寇比力克也是拍完講秘密社團的《大開眼戒》後突然死亡。死亡事件當然很容易就能做到「冇可疑」。戲外的東西總是比起電影更加恐怖。
訂閱 #已獨不回:https://vocus.cc/indiehongkong/introduce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香港花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 Beatles 熱潮堀起的60 年代,Charles Manson 和當時很多的青少年一樣,極度迷戀披頭士的音樂,但是在吉他以外,他亦迷上了另外一樣非常流行的東西- -毒品。他本身是一名妓女的兒子,在美國非法出生,年少時已經犯案累累,檔案被標明“危險”和“永不可信任”。在保釋外出期間,他曾兩度結...
「beatles helter skelter」的推薦目錄:
beatles helter skelter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盧斯達:魔鬼怪嬰/失嬰記——群魔亂舞的60年代】
在家看電影抗疫,無意選中波蘭斯基的《魔鬼怪嬰》 (Rosemary's Baby),1968年的經典電影。節奏慢,沒有超自然畫面,令人恐懼的本體沒有露過面,由母親新婚和懷孕所帶來的困境,層層堆疊成一套高層的心理驚慄片;
看《閃靈》都有類似的觀看感受,幾乎覺得冗長的電影節奏、日常生活空間的幽閉驚恐感、逐漸被不祥空間同化的主題。《閃靈》有一百種解法,我比較傾向電影是隱喻美國對印第安人的屠殺,與父親殺死母親兒子重新來過的「美國夢」一體兩面;
《魔鬼怪嬰》的故事簡單到無倫,新婦露絲瑪利和演員丈夫,入住一所黑歷史悠久的老宅,女主角慢慢發現鄰居過份熱情好客,氣氛離奇;後來發現懷孕,鄰居又不斷給她營養飲料、介紹婦科醫生……最後她發現大宅裡面的住客,都是一班邪教巫師,而她懷著魔鬼之子;丈夫早就勾結在一起,以第一胎為條件,換取一眾巫師作法,將其競爭演員咒盲,自己就可頂上得到角色,在影壇大放異彩,得到成功人生。
如果說寇比力克的細節驚人,《魔鬼怪嬰》則更到達邪氣難馴的地步。這部片本身就是60年代的西方文化導賞。60年代還未到達所謂的後現代,這個年代的邪教,還牢牢鎖著基督教作為敵對和嘲諷對象;二戰打爛了西方,Baby Boomer成長、左翼思想席捲歐美,一切都鬆動,撒旦教是其中一樣時髦事物。
6、70年代,有標榜倒轉播放,會聽到新內容的唱片、Beatles表示自己比基督教更受歡迎、有關於《Hotel California》唱片封套的神秘傳說;Charles Manson的邪教出現、左膠之王 John Lennon在達科他公寓(The Dakota)的門口被槍殺,兇手聲稱受到魔鬼指使;
Manson的邪教徒在《魔鬼怪嬰》上演年多之後,闖入殺死波蘭斯基妻子和腹中塊肉,在牆上寫上Beatles的歌曲《Helter Skelter》;達科他公寓,擁有揉合哥德式和 維多利亞風格的建築物,就是戲中巫師聚集的布拉弗大樓取景之處。電影、時代和導演本人,完全交融在一起,共時之深令人嘆為觀止。
沒經歷過,也可以從中窺探到那個群魔亂舞的60年代的一鱗半爪。
6、70年代開始流行LSD,與反越戰、嬉皮士糾纏在一起,據說那個年代的反毒戰爭,也是因為要打擊反戰力量。現在看來極為愚蠢。LSD也催生新形式的思想和藝術,女主角夢到自己被魔鬼強姦的段落,那朦朧的散射光和視覺變化,就是一次短程藥物模擬。
整部電影的肉身,跟隨女主角懷孕而變化的肉身,一齊異變。為了恭迎魔鬼出世,所有人都在她身上施加權力和控制。例如不給她看書找尋眾人的底細、例如資訊壟斷在一個同樣是巫師的婦科醫生手上、例如社交圈子被逐漸滲透和主導,隨著肚越來越大,女主角在家庭和大廈的處境,變得越來越孤立;這些孤立和重塑手法,在每一個邪教都是大同小異。
電影的靈魂卻是指向更宏觀的意象,每一個人都在時代中逐漸迷失,時代就是我們的邪教。我們在不知不覺間,被改造和迎合了世界。最後女主角看到自己誕下的魔鬼,開始時接受不了,但最後她從了,她屈服了,還是決定照顧嬰兒,畢竟她被所有人背叛,只剩下了親生骨肉。
嬰兒存而不在,卻象徵黑暗的順世論和母性的詭異交融,我們最終都成了微笑的她,拋棄所有的矛盾,在催產素的作用下,變得滿足和順從,一切的戲劇衝突,在最後得到了黑暗的消解,意境棉長而深沉。入世即以身餵毒,配合波蘭斯基後來的遭遇,更是引人暇想。
既然香港的娛樂圈也是由黑社會的魔法栽培出來,歷史更久遠的歐美娛樂圈,原來是由更古老的秘密社團所操控,並沒甚麼奇情反而是最合乎邏輯的推論。然後寇比力克也是拍完講秘密社團的《大開眼戒》後突然死亡。死亡事件當然很容易就能做到「冇可疑」。戲外的東西總是比起電影更加恐怖。
訂閱 #已獨不回:https://vocus.cc/indiehongkong/introduce
beatles helter skelter 在 Scarlett aka 公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大家知道我聽音樂和看電影
人生不能沒有這兩樣東西
那 連假的週五晚上 來輕鬆點聊聊電影的事吧
我最喜歡的導演 是Guy Ritchie蓋瑞奇、
Quentin Tarantino昆丁塔倫提諾、
Martin Scorsese馬丁史柯西斯、
Wes Anderson衛斯安德生
還有Sofia Coppola蘇菲亞科波拉
你可以說我其實看電影並不算有藝術品味
但我的確是對電影有著強烈個人喜好的
我不怕人爆雷 也不在乎人家對電影的評論
所謂「好看」、「不好看」我都覺得很主觀
我必須要自己看完才能決定我自己的感受
前陣子的 「 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 」
是昆汀執導的電影
雖然在坎城影展以深具冠軍相
卻被黑馬「寄生上流」給擠下金棕櫚獎
但昆汀的作品我是無條件會去看的
尤其加上我愛的李奧納多皮卡丘
還有大家愛的深情布萊德彼特
如此華麗陣容是絕對不能錯過的電影
看此片之前 其實孤陋寡聞的我
對於當年的Sharon Tate 事件並不清楚
只知道有個瘋子Charles Manson查理曼森
是美國犯罪史上數一數二的殺人大魔王
但看完 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我覺得昆汀溫馨正面得讓我不習慣
此事必有蹊蹺
所以稍稍研究了一下這個半杜撰的故事的真正過程
原來迷人可愛的女星Sharon Tate
在電影裡被昆汀以夢幻泡泡保護著
讓她美麗地一直存在
事實上當年以花容月貌之姿
與當紅導演 Roman Polanski 甫結婚一年的26歲女演員
是懷著八個月的身孕
被瘋狂的曼森家族成員冷血刺死 一屍兩命
本來就對於犯罪事件、心理研究等主題很有興趣的我
剛好在當時看到 FOX + 一日突然寄來當週新片單
登愣!
「The Haunting of Sharon Tate 難以忘懷的莎朗蒂 」
映入眼簾
我立刻關注並下載
預備來好好的看看其他版本的 Sharon Tate
存著存著 忙於工作以及兩道回來
然後緊接著就出發去米蘭和巴黎了
我根本沒有時間看
還好早就下載準備好 在出差工作空檔
就可以看這部我一直好奇得很想趕快看的莎朗蒂
時裝週日程蠻緊湊的
下班回旅館的時候多半累攤
活動與活動中間不是在趕路
就是找個Cafe 坐下休息吃點東西
而我一坐下的工作不是進食
而是立刻更新動態分享給在台灣的大家
好了吧 原來打的好主意
什麼下班回旅館 攝影師修圖、經紀人排日程處理工作
我呢可以放鬆看電影 根本是作夢 沒有的事
到了巴黎 我想想實在不行
我們這樣實在太從早到晚都在時尚裡混
我需要時不時出來一下 不看BTS防彈 就要看電影
於是我開始超級利用零碎時間:
要出發去工作前在Lobby等車時
或著下班回來 在一樓的 Honesty Bar 拿一杯香檳
到Hôtel 一個很可愛的休息/閱讀空間
在那邊 就這樣 斷斷續續的
我終於看完了由Hilary Duff希拉蕊達芙詮釋的
那個真實許多的 Sharon Tate
在這裏我想先說
「神」與「神經」真的是一字之差
Charles Manson 查理曼森
也就是當年指示進行這個無差別屠殺的「家族」主腦
聲稱他啟動 Helter Skelter行動
是 Beatles 的同名歌曲給他的啟發
「 大聲地吶喊Rise ! 其實是在說著 Kill ! 」
「 這不是我的音樂,不是我的陰謀,
為什麼大家都要怪罪於我?
我又不是向大眾傳達潛意識洗腦訊息的人!」
所謂的主觀意識 真的是主宰著命運
甚至這世界上其他與你沒有直接關聯的人
他們的命運
在這個事件中 曼森因為與前屋主的一些未達成目標
而執著的要找對象報仇
即便大家一直表示天堂大道10050號已易主
他出於我們無法理解的原因
在1969年的8月8日 命令了他「家族」中一男三女
到那個屋子把所有
包括 Sharon Tate 的五個人六條命
都毫不留情的殺害
Hilary Duff 希拉蕊達芙 也是美的
跟 Margot Robbie 瑪格羅比表現出完全不同的Sharon Tate
在 The Haunting of Sharon Tate 中
我們看到的美豔女星 懷著八個月身孕
導演夫婿沒有一起回來陪著待產的她
而是由前男友以及先生的好友情侶陪她
但她不安、疑惑、焦慮
並且還事先夢到關於這個慘案的一切
生活中發生的種種小細節
都令她感覺到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而實際上 也真的發生了
不過 我還蠻喜歡導演Daniel Farrands
處理最後殘殺部分的方式
也是帶點希望改變這個可怕事實的
略帶哀傷的敘事
讓觀影的我們
衝擊是偏優柔的而並非強烈不適的
整部電影的調性 都沒有一絲歡樂明快
而充滿詭譎及沒有生在那個年代的我們
無法真的感受到的 很不習慣的社會風氣
嗯⋯我這樣聊完 算爆雷嗎?好像還好喔!
我就是很想跟大家分享
我看完這部以 Sharon Tate 為主軸的、
可以清楚了解當年慘案發生的經過
以及「也許的」Sharon Tate的心路歷程
說「也許」應該是客觀的吧?
因為畢竟 當時一起渡過這段時光的人們
也都一起的離開了這個世界
有沒有人跟我一樣
看了 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而很想多看看這個故事的更多更多東西?
可以試試
「 The Haunting of Sharon Tate 難以忘懷的莎朗蒂」
會讓你覺得有更多值得再研究的地方喔
#非關時尚的公主二三事
#foxmovies
#foxplus
beatles helter skelter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在 Beatles 熱潮堀起的60 年代,Charles Manson 和當時很多的青少年一樣,極度迷戀披頭士的音樂,但是在吉他以外,他亦迷上了另外一樣非常流行的東西- -毒品。他本身是一名妓女的兒子,在美國非法出生,年少時已經犯案累累,檔案被標明“危險”和“永不可信任”。在保釋外出期間,他曾兩度結婚,如一個正常的普通人般組織家庭,但兩次婚姻也以失敗告終。不過兇殘的殺人組織 Manson Family 並不是真的指一家人,而是一群仰慕他的追隨者(多數為年輕富有的中產女性)所組成的殺人集團。到了 1969 年,這個組織已經有 25 個主要會員和 60 個一般黨員。
有一天,身為首領的他宣布進行終極計劃“Helter Skelter”,發動末日的種族和階級戰爭,並揚言只有他的信徒才可以存活下來。首個受害的單位是著名導演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 的大宅,除了波蘭斯基外出拍片避過一劫之外,包括他有身孕的妻子Sharon Tate 在內的5 人都被虐殺,接著則是一間超級市場的東主LaBianca 夫婦。但這場戰爭在這裡就停住了,原因是其中一名中堅分子 Susan Atkins 因另一椿謀殺案被拘捕後,不知為何滔滔不絕的把所有罪行招供,惡名昭彰的 Manson Family 就此瓦解。
主持人: Kobe、Gary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
beatles helter skelter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 Beatles 熱潮堀起的60 年代,Charles Manson 和當時很多的青少年一樣,極度迷戀披頭士的音樂,但是在吉他以外,他亦迷上了另外一樣非常流行的東西- -毒品。他本身是一名妓女的兒子,在美國非法出生,年少時已經犯案累累,檔案被標明“危險”和“永不可信任”。在保釋外出期間,他曾兩度結婚,如一個正常的普通人般組織家庭,但兩次婚姻也以失敗告終。不過兇殘的殺人組織 Manson Family 並不是真的指一家人,而是一群仰慕他的追隨者(多數為年輕富有的中產女性)所組成的殺人集團。到了 1969 年,這個組織已經有 25 個主要會員和 60 個一般黨員。
有一天,身為首領的他宣布進行終極計劃“Helter Skelter”,發動末日的種族和階級戰爭,並揚言只有他的信徒才可以存活下來。首個受害的單位是著名導演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 的大宅,除了波蘭斯基外出拍片避過一劫之外,包括他有身孕的妻子Sharon Tate 在內的5 人都被虐殺,接著則是一間超級市場的東主LaBianca 夫婦。但這場戰爭在這裡就停住了,原因是其中一名中堅分子 Susan Atkins 因另一椿謀殺案被拘捕後,不知為何滔滔不絕的把所有罪行招供,惡名昭彰的 Manson Family 就此瓦解。
主持人: Kobe、Gary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
beatles helter skelter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在 Beatles 熱潮堀起的60 年代,Charles Manson 和當時很多的青少年一樣,極度迷戀披頭士的音樂,但是在吉他以外,他亦迷上了另外一樣非常流行的東西- -毒品。他本身是一名妓女的兒子,在美國非法出生,年少時已經犯案累累,檔案被標明“危險”和“永不可信任”。在保釋外出期間,他曾兩度結婚,如一個正常的普通人般組織家庭,但兩次婚姻也以失敗告終。不過兇殘的殺人組織 Manson Family 並不是真的指一家人,而是一群仰慕他的追隨者(多數為年輕富有的中產女性)所組成的殺人集團。到了 1969 年,這個組織已經有 25 個主要會員和 60 個一般黨員。
有一天,身為首領的他宣布進行終極計劃“Helter Skelter”,發動末日的種族和階級戰爭,並揚言只有他的信徒才可以存活下來。首個受害的單位是著名導演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 的大宅,除了波蘭斯基外出拍片避過一劫之外,包括他有身孕的妻子Sharon Tate 在內的5 人都被虐殺,接著則是一間超級市場的東主LaBianca 夫婦。但這場戰爭在這裡就停住了,原因是其中一名中堅分子 Susan Atkins 因另一椿謀殺案被拘捕後,不知為何滔滔不絕的把所有罪行招供,惡名昭彰的 Manson Family 就此瓦解。
主持人: Kobe、Gary
把花生留住,請付費支持:轉賬至滙豐銀行 023-280233-838,抬頭 HONG KONG INTERNET RADIO LIMITED
花生網頁: www.hkpeanut.com
FB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kpean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