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我們曾介紹西方世界 GRE、GMAT、LSAT 等考試和哲學主修的神奇關係:哲學系學生考這些考試的分數特別高
對這現象直覺的解釋就是哲學能訓練GRE需要的那些能力,不過哲學人對此很懷疑,總是有人問「你怎麼知道哲學系不是一開始就收到比較擅長GRE的學生?」所以有人做了研究,Spring Hill College 的哲學家 Thomas Metcalf 把學生進大學之前的 SAT 和 ACT 分數拿來跟上述「研究所入學考試」分數比較,找出他們在大學期間得到多少成長,結果顯示,「哲學與宗教」主修對 GRE 等考試確實有幫助,而且很顯著。
不過這對台灣的哲學生不是好事情,因為若你想出國念研究所,你的對手就差不多是西方 GRE 考得最好的一群人。
當然你還是可以質疑這線索是否能顯示因果關係。主要的爭論會在:「主修哲學和宗教能增加 GRE 分數」是不是當前數據的最佳解釋。並且就算哲學訓練真的有此效果,這有多大意義也很難說,像是,GRE 分數真的能反映出值得追求的能力嗎?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你不是英語的 native speaker,要考好 GRE,英文訓練當然是比哲學訓練更迫切的選擇。
話說,過去也有人好奇讀道德哲學能否讓人更道德,所以就有哲學家去研究了。他們的假說是:如果道德哲學會讓人變道德,那讀最多道德哲學的人(a.k.a.哲學系裡做道德哲學的那些人)應該比起其他人有更多道德舉止,例如參加研討會不留垃圾在桌上之類。結果是看不出來道德哲學有這效果,哭哭。
這也讓我想到國內對經典的種種想望,例如不讀文言文會降低語文能力、不讀四書會道德淪喪。許多人用這些說法來支持國高中文言文經典教育,以及大學國文必修,但這些說法真的站得住腳嗎?它們是建立在古典文學訓練真的有此效果上,還是建立在中文系的就業需求上呢?
文章連結: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7萬的網紅MYBY孟言布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Dayday's Social Media Instagram: Dayday_boy Weibo: 孟天Wiley Snapchat: Hellodayday Blair's Social Media: Instagram: Blairsugarman1 Weibo: @英国布莱尔 MYBY孟...
「gre和gmat」的推薦目錄:
- 關於gre和gmat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gre和gmat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gre和gmat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gre和gmat 在 MYBY孟言布语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gre和gmat 在 Xiaomanyc 小马在纽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gre和gmat 在 MYBY孟言布语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gre和gmat 在 [分享] GMAT/GRE/GRE Subject Math的差別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gre和gmat 在 GRE GMAT 都幾? - 留學板 的評價
- 關於gre和gmat 在 容易。這樣準備留學考試效率會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gre和gmat 在 A GRE GMAT - 飛比價格- 2022年1月PTT與DCARD推薦網拍商品 的評價
- 關於gre和gmat 在 A GRE GMAT - 飛比價格- 2022年1月PTT與DCARD推薦網拍商品 的評價
gre和gmat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循循善誘
替他人留下決定空間的另一種方式是發問,而不直接發表定論。
納飛茲.阿敏(Nafeez Amin)和人合開雪帕補習班(Sherpa Prep),那是美國華盛頓特區的一間考試準備與入學顧問公司,提供GMAT與GRE課程,十幾年來協助數百位學生進入全國最好的研究所。
然而在早期的時候,納飛茲注意到有個問題一再出現:學生讀書讀得不夠勤。
納飛茲除了管理公司,通常也參與教學。大部分的學生已經好幾年沒念數學,GMAT又不允許考生用計算機,因此課程第一天通常從一些基本的算數暖身。此外,納飛茲會大致提一下課程的安排方式,鼓勵學生擬訂讀書計畫,最好還能向朋友透露自己正在補習,這樣比較不會半途而廢。
可是當納飛茲和學生討論的時候,他發現學生把目標放在很好的學校,卻不知道那需要非常認真讀書,GMAT才可能達標。許多學生根本沒做好背水一戰的心理準備。人人都申請相同的前十名頂尖學府,卻以為只需要付出一小點努力就能進去。學生不明白,頂尖學校的錄取率通常只有五%,而且申請者之中臥虎藏龍。
許多人報名補習班時,想說自己以前申請大學的SAT分數打敗群雄,或是以前考試都考很好,沒問題的。然而申請研究所是不同的戰場,對手不再是一群懵懂高中生。納飛茲的學生這次不僅要和其他的大學畢業生比拼,而且大家的大學成績都好到足以繼續念研究所。這次的競爭對手是頭腦更聰明的一群精銳。光是以前的認真程度還不夠。
納飛茲問學生課後打算花多少時間溫習,他聽到的數字低得驚人。大部分的人說一星期五小時,最多十小時。課程結束時,大約讀了五十小時的書,但學生如果要拿到心目中的漂亮分數,需要讀兩三百小時的書。五十小時差遠了。
然而當納飛茲試圖告訴學生這個事實,大家只是呆呆望著他,不相信他說的話;或是聽到要那麼累,乾脆打退堂鼓。開課第一天的反應非常不佳:這傢伙憑什麼告訴我,我必須更認真念書?
納飛茲不希望潑冷水,但他希望學生認清事實,了解他們課後還得花更多時間念書。考好GMAT遠比想像中困難,要花的時間比預期的多,要努力一段時間才會見到成果。
納飛茲因此改變方式,不再告訴學生他們需要做什麼,而是問他們要什麼。下一次他教課時,一開始就先問:「你們為什麼來這裡?你們的目標是什麼?為什麼要考GMAT?」
學生回答:「我們想進入最好的商學院。」
「好,那你們知道要進那些學校,需要多少分嗎?」
一名學生回答:「我需要七百二十分。」另一名學生回答:「七百五十分。」
「你們要如何考到那些分數?」納飛茲問。
學生此起彼落回答,開始對話,討論完後發現,每年考GMAT的人大約有二十五萬人。排名前二十的MBA課程,入學人數大約是一萬人。換句話說,僧多粥少。學生開始發現進研究所比想像中困難許多。
學生意識到這件事之後,納飛茲開始把對話引導到他最初想抵達的地方:大家需要多努力念書。「如果要考到高分,落在你們要的百分位數,你們認為一星期需要讀幾個小時的書?」納飛茲問。
學生沒用猜的,也沒隨便拋出一個數字,他們發現自己不知道答案,開始反問納飛茲問題。「老師,你輔導學生有一段時間了,你認為需要花多久的時間?」學生問,「像我這樣的學生,通常需要讀幾小時的書,成績才能進頂尖的學校?」
賓果。
這下子納飛茲拋出三百小時的數字時,每個人都認真聽他說話。學生計算一下,發現不可能在十週的課程內、一星期讀五小時的書,就達到大約三百小時,必須調整計畫才行。討論結束時,學生說自己會念書的時數,變成一開始的三倍。
納飛茲利用發問來促成結果。學生更認真讀書、從課程中獲得更大的收穫,考試成績也變好。納飛茲靠的不是直接告訴學生他們需要多少溫習時數,而是協助他們自行找出答案。
發問可以帶來兩種效果。首先,就和提供選單一樣,問題會轉換聽眾扮演的角色,不再忙著反駁,想出所有他們不認同某個說法的理由。他們的心思被另一件事占據:找出問題的答案。他們把注意力放在那個問題帶來的感受、他們有什麼看法。大部分的人樂於談關於自己的事。
第二,更重要的是發問可以促成接受。人們極可能不想聽別人的話,想照自己的意思做;而此時問題的答案可不是隨隨便便的答案,而是他們自己的答案。由於這是他們個人的答案,反映出他們自己的想法、信念與偏好,這樣的答案更可能驅使本人行動。
警告標誌與公衛宣導通常能提供資訊,但採取聲明的形式,如:「垃圾食物會讓你變胖」或「酒駕是謀殺」。
這種做法的目標是開門見山、直接了當,但通常給人的觀感是愛說教。民眾心生抗拒,開啟防禦模式反應:「哼,垃圾食物才不會讓你變胖;我認識很多人都吃麥當勞,體重從來都沒增加過。」或是「這廣告也太誇大。我朋友上星期就是喝酒後開車,也沒死人。」尤其是人們對某個議題有強烈看法時,太強勢會讓他們感到被脅迫,使訊息造成反效果。
不過,相同的內容可以用問問題的方式來傳達:你認為垃圾食物對你有好處嗎?
如果某個人的答案是「沒有」,這下子他們進退兩難。請他們解釋自己的看法時,這個問題會鼓勵他們踏出第一步。他們清楚意識到垃圾食物對自己沒好處,而一旦承認,就比較難繼續吃下去。
問題會促使聽眾按結論去做。不論怎麼答,行為要符合自己給出的答案。
納飛茲問學生想考到多少分,但他不是隨機選中那個問題。納飛茲會那樣問的原因是,他知道學生的答案將引導學生抵達他一直希望他們抵達的地方。
某間醫療器材公司的高階主管因為業務人員不肯帶下屬感到困擾。她寄出一封又一封的電子郵件、開了一場又一場的會議,鞭策資深員工指導自己負責的新人。
然而,催也沒用。獎金是取決於成交量,因此管理人員寧願把時間花在談生意上,無暇訓練別人。
事情缺乏進展讓那名高階主管沮喪不已,最後問一名業務:「你是如何成為如此成功的銷售人員?你今天使用的一切技巧是在哪裡學的?」
業務回答:「喔,我跟提姆學的。他是我以前的上司,已經離開公司了。」
高階主管想了想,接著問:「那如果你的團隊無法向你學習,他們要如何進步?」
如今那位業務是全公司最優秀的導師。
你是否企圖改變公司文化,或是要讓團隊支持不愉快的公司重組?催化劑不會把事先定好的計畫硬塞給同仁,恰恰相反,他們先從問問題開始。去找會受到計畫影響的人,徵求他們的意見、讓他們參與規劃過程。
這種做法有兩種好處。第一是能蒐集到問題的相關資訊——不只是問卷資料或道聽途說,而是從每天實際負責處理的同仁那聽到實情,得出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更重要的是第二項優點:當方案出爐時,更可能受到所有人的支持。大家不會感覺是上面的人一聲令下、他們就被迫接受,反而感到自己也參與了改變的過程。他們已經替結論出力,也因此更願意花心力讓結論成真——這點將加快改變的速度。
循循善誘才是上策。
.
本文摘自《#如何改變一個人》
華頓商學院教你消除抗拒心理,從心擁抱改變
作者:約拿.博格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循循善誘這個方式儘管很基本,但基本功要練得好,也要透過不同案例來學習。這個方式的重點是,不要一下子把答案塞給對方,這反而讓對方不想買帳。
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即便剛開始好像進度慢,但對方感覺靠自己領悟出答案,對方會比較有動機執行。讓人感覺參與了做決定的過程,這也能給人尊重。
我曾經請青少年想像自己是父母,請他們試著解決青少年常見的問題。通常青少年也給不出什麼好答案,最後只好分享自己的父母如何應對—這種將心比心,讓青少年自己體會到,父母的難為。
即便鐵證如山,還是有很多人寧可相信自己抱持的錯誤答案。因為這答案產生的過程有當事人自己的努力,也牽涉到自尊、自主,大部分人都滿心期待自己的推論能被驗證為真,即便推論過程多麼荒謬跳躍。
祝願您,能學習問對問題,這常能鼓舞人的動機!
.
歡迎參與贈書直播
連結請見留言處
gre和gmat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海外讀研經驗傳授】#實用QA
留學申請乃漫漫長路,常會有種「啊⋯⋯如果我當時知道/做了 xxx 就好了」的想法,做好申請國外學校的準備絕非一蹴可幾,即使沒有考慮要出國讀書,把自己的學習歷程好好記錄下來,也會有令你意想不到的收穫。
美國研究所碩士班基本上要求的文件大同小異,不外乎履歷表(Resume)、申請動機(Statement of Purpose)、推薦信(Recommendation)、在校成績(GPA)、英文能力成績(TOEFL/GRE、GMAT),文章中,Alice Yang(哈佛姐夢遊矽谷)要將她的經驗與了解傳授你。針對某位版友想申請哈佛教育學院所提出的問題,希望解答能給有需要的人參考→
▍Email 訂閱《全球事件簿》每週接收世界消息 >> bit.ly/2PfOGnb
▍春季刊《世界人才在台灣》>> bit.ly/3pQtPE7
▍2021 全年份季刊一次訂 >> bit.ly/3bfZJEW
gre和gmat 在 MYBY孟言布语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Dayday's Social Media
Instagram: Dayday_boy
Weibo: 孟天Wiley
Snapchat: Hellodayday
Blair's Social Media:
Instagram: Blairsugarman1
Weibo: @英国布莱尔
MYBY孟言布语
Weibo:MYBY孟言布语
微信公众号:孟言布语
Hey everyone! We missed you! 这一期DAYDAY和黄布终于要满足大家的愿望来考一下中国高考英语听力考试...?
In this episode Dayday and Blair finally take a Chinese High School English listening examination... Eeeeep. #thoughts&prayer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vbT2iyBb8Y/hqdefault.jpg)
gre和gmat 在 Xiaomanyc 小马在纽约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很多马达们请我考考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看之后我真的惊呆了…
我是你们最爱的美国朋友小马在纽约!我的思维很怪,逻辑不清,但中文确实是十级的!请订阅,然后跟我一起挑战纽约的美食、娱乐、和生活吧!我希望我的“马达们”可以通过我这个小频道来了解美国,如果各位可以受到一点点启发就更好!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EsZiCIaibk/hqdefault.jpg)
gre和gmat 在 MYBY孟言布语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Dayday's Social Media
Instagram: Dayday_boy
Weibo: 孟天Wiley
Snapchat: Hellodayday
Blair's Social Media:
Instagram: Blairsugarman1
Weibo: @英国布莱尔
MYBY孟言布语
Weibo:MYBY孟言布语
微信公众号:孟言布语
Hey everyone! We missed you! 这一期DAYDAY和黄布终于要满足大家的愿望来考一下中国的英语听力考试...?
In this episode Dayday and Blair finally take a Chinese English listening examination... Eeeeep.
Remember to like, comment and subscrib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5PBnmBVu0A/hqdefault.jpg)
gre和gmat 在 GRE GMAT 都幾? - 留學板 的推薦與評價
板上考過GRE 或是GMAT 大大們,請問要考到GRE 310 或是GMAT 660 何種比較容易呢?(目前還在觀望要考何種考試。),btw 我想申的program 這2個考試都 ... ... <看更多>
gre和gmat 在 容易。這樣準備留學考試效率會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留學考試GRE/GMAT先考,然後才考TOEFL? 常聽到同學說,要先準備GRE or GMAT 然後才準備托福! 當我問他們原因時,他們通常給我的答案是: 1 GRE or GMAT的成績可供使用長 ... ... <看更多>
gre和gmat 在 [分享] GMAT/GRE/GRE Subject Math的差別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GMAT/GRE/GRE(Subject) Math 數學比較
事實上,你若問大部分考GMAT/GRE的考生「GMAT/GRE 數學難嗎?」
很多人應該會跟你說
「難在題目讀不懂」
「就算單字都看懂了,還是不知道意思。」
「我覺得我一題都沒錯,但還是沒有滿分。」
先講最少人考的 GRE Subject,它是 ETS所舉辦專科考試,目的也是
用來申請(商學以外)研究所,以前曾經包山包海有過十六個科目,目
前只剩下六科: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心理學、英文文學。它的
範圍大致上是(美國的)大學部課程,像 GRE Subject Math就有約50%
在考微積分;如果你能在這個考試拿到好分數,會比微積分拿 A更能
說服 admission committee 你的數學很好。GRE Subject Math 對錄
取是否有加分?則視申請領域而定,基本上只有該科系的專業跟數學
或統計有高度相關的才會看這個成績。
接下來講重頭戲了: GRE 跟 GMAT 的數學有什麼不同(我曾聽過同學
表示DS太可怕要轉戰GRE,還來不及跟跟他分析就咻一下不見了)
知識範圍
兩種考試大致相同,但愛考的點有點差異, GMAT 重應用,往往把數
學外面包裹了好多層文字,對閱讀能力有一定的要求。GRE 比較針對
學術研究者,所以它的應用題相比 GMAT 更類似論文或科學研究,圖
表與數據判讀會更吃重。另外 GRE的 QC(比大小) 題型本身就內建不
等式,所以不等式是 GRE Quantitative 的必需技能。
時間限制
GRE 每題平均時間較短,允許回頭、可使用計算機、分成兩節,聽起
來是對考生更友善的措施,但是這些動作都是付出時間作為代價,若
無節制任意地使用計算機或者考前對介面操作不熟悉,往往會浪費很
多時間;此外多種題型之間的切換對頭腦也會造成額外的負擔。GMAT
每題平均時間略長,但無法回頭所以猜與不猜之間的取捨,需要考生
有更強的決斷力。
題型種類
GMAT 的 DS 題型是世界獨有,所以很多人對 DS 的答題邏輯說不出
所以然,因而無法有系統性地解題。GRE 的題型比較多種, QC 算是
帶有一點點 DS 味道的特殊題型,複選題跟填充題會需要對該題的數
學有全面性的理解才能正確答題,單選題的技巧在複選跟填充就常常
派不上用場了。
小結論
我個人覺得 GMAT Quantitative的考題比較刁鑽一點,如果把這兩種
考試的數學題擬人化的話, GMAT 是古靈精怪、講話喜歡拐彎抹角。
GRE 則是比較老派、一板一眼、要求比較多。
其實去評論哪個考試比較難是沒有意義的,重要的是考生如果決定要
考哪個考試之後,不是只有 "努力複習數學" 就好,對考試規則、題
型特性的事前理解也是十分重要的。
--
Klaus
GRE 一戰 數學自修800(舊制) GRE Subject Math 95%
GRE/GMAT Quant 部落格:https://KlausMath.wordpress.com
課程、諮詢、ESR 把脈、需要雞精進補,請洽 [email protecte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8.3.17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MAT/M.1490011349.A.75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