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min推出新跑錶 Forerunner 55啦🤩
當我研究著新錶時也回想起剛接觸長跑還是國中生的我,一直都沒有手錶常常覺得訓練很不方便,國三那年決定高中要繼續往田徑發展後,就拜託家人送我一隻能計時的手錶當畢業禮物,還特別要求要能計很多很多組的錶才夠我跑🤣
大學陸續參加路跑賽時發現每次比賽都需要清楚知道自己當下的均速及目前跑了多少距離來換算是否能達成目標成績,有GPS的錶顯得相當重要,因此迎來了第一隻Garmin GPS錶,隨著時代進步,現在的智慧型手錶還多了許多偵測身體健康的數據、心律監測及分析體能狀況、提供訓練菜單…..等等,能幫助更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而調整訓練及恢復時間,讓訓練更科學化不再只是土法鍊鋼!
重點來了,這隻Garmin推出的新跑錶 Forerunner 55在使用上不會太複雜,跑步需要的基本功能都有,而且很輕(跑步就是要越輕越好呀)、不耗電,很適合初跑者或是跟我一樣不(頭)愛(腦)複(簡)雜(單)的人來使用🤪🤪
參考連結🔗https://bit.ly/3pFw4L0
Garmin #GarminTW #FR55
#FromZerotoHero #一個跑者的誕生
#國手匯 #長明賞 #長跑甜心 #張芷瑄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garmin 恢復時間」的推薦目錄:
- 關於garmin 恢復時間 在 張芷瑄 Chih-Hsuan Ch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garmin 恢復時間 在 Jay的跑步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garmin 恢復時間 在 余文彥 Wen-Yen Yu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garmin 恢復時間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garmin 恢復時間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garmin 恢復時間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garmin 恢復時間 在 [問題] 關於Garmin的預估恢復時間- 看板bicycl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garmin 恢復時間 在 大家會依照預估恢復時間休息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garmin 恢復時間 在 【教學】如何使用預估恢復時間?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garmin 恢復時間 在 Garmin - 【跑步科學小教室】預估恢復時間怎麼用?...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garmin 恢復時間 在 2022Garmin 恢復時間-汽車保養配件資訊,精選在PTT ... 的評價
- 關於garmin 恢復時間 在 [問題] garmin 今日建議訓練的根據是啥? - PTT推薦 的評價
garmin 恢復時間 在 Jay的跑步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篇比較硬 #慎入
如何閱讀你的訓練狀態 (How to Read Your Training Status) ?
七月中從台灣回來之後,非常順利連續不間斷訓練了五週。最近 945 頻頻跳出「巔峰狀態 (Peaking)」,這又代表什麼意思?
在講解訓練狀態以前,我們先簡單了解兩件事:1.體能狀態(Fitness) 2.訓練負荷(Load)
Fitness 指的是使用者的體能狀態,指標就是大家熟知的最大攝氧量 (VO2Max)。透過合適的訓練,最大攝氧量會上升,你就會獲得一個體能狀態 ⬆️ 的圖案。
Load 則是指訓練負荷,採用的是運動過後攝氧量 (EPOC) 的估計值,簡單來說就是目前訓練對於跑者的負荷程度高低,關係到訓練恢復時間的長短。
兩者組合起來,就會有 8 個訓練狀態:資料不足、訓練中斷、效率不佳、恢復訓練、維持效果、高效訓練、巔峰狀態、以及過度訓練。
—
我今天出現的巔峰狀態(體能狀態⬆️訓練負荷⬇️ )官方解釋:"利於競賽的理想體能狀態。因為巔峰狀態很短,應該提前計畫,減少訓練負荷量讓身體有充分的時間恢復。"
巔峰狀態一般是由於體能上升、而訓練負荷下降(例如賽前一週的減量效果)才會出現,它最佳的出現時機就是賽前。另外由於能維持的時間很短,太早巔峰反而不利保持到比賽。
可是有趣的事來了,我這陣子的訓練強度,無論是質與量,其實是一直上升的。過去四週的跑量分別是 107、116、121、131 公里,為什麼訓練負荷反而 "下降" 了呢?
要知道這點,則要進一步了解訓練負荷的數值大小計算,也跟跑者本身的體能狀態息息相關。簡單來說,我現在出現巔峰並非是減量造成的,而是體能狀態上升得比預期快,相較起來負荷反而變小了。
白話文就是,身體在告訴我一件事:「你現在狀態很好喔,要嘛抓緊機會趕緊比賽,不然訓練強度可以再提高!」既然現在距離比賽還這麼久(48 天),我打算利用一下這個小巔峰,再次把強度堆疊上去。
—
因此這週的課表會納入三個質量訓練,同時跑量會達到 140 公里,如果挺得過去,下禮拜訓練狀態應該就會回到「高效訓練 (Productive)」。
保持在「巔峰狀態」跟「高效訓練」往往是跑者最開心的事,這代表不斷增加強度的同時,身體也一次次透過訓練而進步,簡直是最好的結果了。可是過程一定要格外小心!
巔峰狀態再往上一格,就是令人聞風喪膽的「過度訓練 (Overreaching)」,這常出現在強度增加太快,並且沒有給身體足夠時間休息的時候。如果看到過度訓練,還嘴硬不調整,那就有很高的機會要受傷了。
—
跑步最重要的還是持續,像是 Garmin 935/945 提供的訓練狀態和負荷這些功能,有助於跑者更理性對待自己的訓練,不過還是要記得:
第一,你心率要準、資料點才會準,這就是我現在進行強度訓練,都會配戴心率帶的原因(輕鬆跑靠光學心率即可)。
第二,你要懂得閱讀,並且對自己的能力很清楚。就像同樣跳出一個巔峰狀態,隨著訓練時期以及跑者特性的不同,要打鐵趁熱還是謹慎守成,就會造成截然不同的結局。
—
課表終究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我總期待跑者要知道自己在幹嘛,懂得利用數據、而不是被數據所束縛和限制。
大數據珍貴之處,往往不在於數據本身,而是在茫茫的資料海中,找出對使用者真正有意義的資料,進而作出合適的建議。
然後下決定的,還是「#人」本身,這才是科學化訓練的價值。
(更多資訊可以看圖文)
#訓練文最不討喜
#但我還是要寫
#相信會有人看
garmin 恢復時間 在 余文彥 Wen-Yen Yu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恢復秒數」
每一趟間歇跑完後,心率恢復到儲備心率2.0區間的秒數。可用於:
1、當恢復秒數「超過90秒」代表間歇強度過高超過負荷,需要降速。
2、監控「相同訓練」的恢復秒數變化,是否過度疲勞。
3、觀察「不同長度」間歇訓練的恢復秒數,更了解自己的體能表現。
#恢復秒數
RunningQuotient
【RQ新功能:間歇恢復秒數】
這段時間協助羅曼諾夫博士在上海執行全馬訓練營,忙於博士和學員之間的溝通,加上自己也跟著課表訓練,變得有點太過充實……!現在,每天都要把自己的數據回報給博士。其中有一項數據是每趟間歇跑完後,心率恢復到儲備心率區間1.7所需的時間,在過去三個星期中,每次訓練完都要在Garmin Connccet的網頁上對著電腦拉動心率圖表計算秒數。
羅曼諾夫博士研究所定義的有氧閥值(Aerobic Threshold)是現在RQ定義心率區間的1.7,也就是70%的儲備心率,備在丹尼爾博士定義的E強度區間。在這段期間我發現羅曼諾夫博士非常重視「有氧閾值」(AT),他說這是一個人運用氧氣最有效率的強度。
這個論點跟《丹尼爾博士跑步方程式》中第四章對E強度訓練效用的說明很接近,在書中第55頁提到:「E課表的強度能有效強化心臟的肌肉,因為當心跳率在最大心率的60%時,心臟跳動一次的力道最大。當你跑得比E配速更快時,雖然心跳變快、心輸出量也變大,但心臟每跳一次送出的血流量(心搏血量, stroke volume)卻只增加一點點。所以最能有效強化心臟肌肉的強度,就是輕鬆跑的E配速,雖然你感覺起來不辛苦,但在這種強度下你的心臟可是跳得最用力的時候。」
博士說如果間歇跑完後心率恢復到AT的時間超過90秒,就代表間歇的速度已超過目前能負荷的極限,要立刻調降配速。此外,也可以做週間的比較,比如說第二週跑800公尺間歇時,每趟的心率大約都花35秒回到1.7,但第三週最多花了50秒。簡單來說,同樣課表的恢復時間變長,代表身體狀況相對變差。如果恢復時間拉長太多就是一種警示,需要多休息,或是降低配速。反之,如果恢復時間變短了,代表該身體狀況更佳,或是該配速變得更輕鬆。
這個數據很有趣。簡單來說就是心率下降的速度,而且自己400公尺和800公尺間歇時的心率下降速度竟然差不多,這是過去不知道的事。
原本要花時間在計算這個數據,但現在RunningQuotient已經可以自動把每一個分段的數據計算出來。計算時間的起點是每一個分段的結束。比如說剛跑完一趟800公尺,心率170,這段總共休息了三分鐘,但下降到(區間2.0)M心率下限153,花了42秒,在「恢復秒數」的欄位就會顯示42秒。但如果這位跑者只休35秒,這一格就會自動填上--」,代表沒有數據。
謝謝RQ的努力,更新速度超快,讓大家能開始學習認識與使用這個數據。
garmin 恢復時間 在 大家會依照預估恢復時間休息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你可以在剛剛做完一次預估需要恢復72小時的運動后再按下手錶的開始運動鈕隨即很快結束,預估恢復時間會變成6小時的。 0. ... <看更多>
garmin 恢復時間 在 【教學】如何使用預估恢復時間?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每次活動後出現的 恢復時間 到底要怎麼用呢? 恢復時間 這麼長,在這之間完全不能做任何其他運動嗎? ... Garmin Taiwan. 28.6K. Subscribe. ... <看更多>
garmin 恢復時間 在 [問題] 關於Garmin的預估恢復時間- 看板bicycl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個人車錶用520 plus,每次騎完存擋後會跳出一個預估恢復時間,一般正常我騎50 TSS會跳出12-14小時的預估恢復時間
可是有時候同樣的裝備與訓練卻只跳出1-3小時,不太正常,在同步上Garmin connect再同步進935計算訓練負荷時,正常跟不正常的狀況就會差很多,有時候很多天踩台TSS量有出來卻都沒什麼訓練負荷
像我這三天踩,9/2踩92tss明明就比較累,跳出的預估恢復時間只有3小時,訓練負荷才多11。9/1、9/3踩50tss,跳出的恢復時間就有13小時
實在搞不懂,同樣的tacx台、心率帶跟車錶啊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談吐 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學識和修養
著裝 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味
寫字 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
花在一件事上的時間 可以看出你對它的重視
http:/ /www.wretch.cc/blog/leesha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27.121.9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cycle/M.1630670136.A.D4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