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
正在讀翻譯理論課的課本,其中有一段說到:
Be satisfied with common usage and do not foolishly introduce novelties spawned by curiosity which can only be called reprehensible... But do not think I am telling you the translator should completely abstain from using words outside common usage, since it is well known that Greek or Latin are richer in diction than French. This often forces us to use rare words, but we should do so only in cases of dire need. -- 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 by André Lefevere
關於新詞的翻譯到底該怎麼處理,這個問題已經困擾我好久了。各位如果有什麼想法,可以提出來,我很想知道別人的看法。
上面這段文字簡單來說,就是建議譯者「避免自創新詞,有現成的常用詞就用現成的。」
現代社會交流頻繁,各種不同的領域的專有名詞一直不斷出現,但有時候我會覺得,譯者常常不多花時間想個中文常見的說法,導致譯文拗口難解怪異,例如日文的「小確幸」其實一開始真的讓我很不習慣。不過,新詞的特性就是,一開始新,久了也就舊了。大家聽習慣也就明白了。畢竟,「幽默」、「披薩」等外來語當初也是直接音譯過來,現在也沒有人會說這些字不是中文什麼的。
賴慈芸在〈學院的翻譯與禁忌〉一文也有提到:「將外國學術著作翻譯成母語的最終目的,應是增加母語語彙,建立本地學術社群可以對話、進行研究的語言。」並且引用了美國學術協會理事會的說法,認為「翻譯豐富了目標語」。
然而,話說回來,Etienne Dolet的說法(就是最上面的那段話)好像也沒有錯。因為如果一直使用自創的新詞,特別是在學術領域,會讓這個領域的知識更難讓一般人接近認識(很多學術論文或專書都像有字天書)。我認為學術界不應該這麼封閉,讓外人不得其門而入。這對知識的傳遞會形成阻礙不是嗎?
可是,有時候如果不自創新詞或採用音譯的方式,很多詞彙真的翻不出來,要不就是得用補充說明的方式,導致譯成的詞彙或句子太長。之前在翻《手感烘焙聖經》的時候,翻到很多西方糕點的專有名詞就很困擾,到底是要直接音譯就好、自創一個新詞、還是使用補充說明的方式解釋詞彙?
翻譯新詞有沒有什麼標準?
greek translator 在 Greek Translation Vortal - Translatum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Translatum - Greek Translation Vortal 。 7870 個讚· 5 人正在談論這個。 To get all our updates, see here: https://goo.gl/p1vzH DO NOT ask translation ... ... <看更多>
greek translator 在 Greek Language Translations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As a turkish person, greek language sounds so beautiful.i want to learn greek language but i guess it is harder than learning english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