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XChange的開幕式,除了見到了#MKT組的組員,也聽到了一場意見領袖分享的講座!
(今天的講者是心元資本的Tina~)
自我介紹:
Tina是台灣人,過去因為對記者、廣告感興趣,所以進了政大讀廣告同時也雙主修英文系。
畢業後,便到廣告公司實習(奧美)→ 出國到UCLA讀MBA(讀研期間到yahoo實習) →工作三年(在CISCO工作,跟全世界500強的公司工作,對tina來說是人生很重要的轉捩點)→ 回台灣創業,了解創業是什麼一回事 → 加入心元資本 → 現在也投資了hahow、單車產業等未來十分有潛力的產業。
新時代職涯趨勢
1.新形態教育興起
lambda(查了一下發現是Udemy的課?)
Tina在分享中提到,在program中可以先免費學習技能,等之後工作再把薪水的一部份交給program。
Minerva School
Image for post
Minerva 第一個城市:舊金山|Source — Minerva Schools
Minerva 是一間相當有野心的大學:招收來自各國的優秀學生,提供挑戰的課程,在四年之中移動到不同的城市學習與體驗(舊金山 / 海德巴拉 / 首爾 / 布宜諾斯艾利斯 / 柏林 / 倫敦 / 臺北),目的是要培養出一批能夠理解現代社會問題、並具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的學生。
這所新興學校才剛創立五年,總共有著約七百個學生。
我們重新思考 21 世紀的大學應該要有的樣子,並把他設計出來
The Thiel Fellowship
Image for post
The Thiel Fellowship |source — The Thiel Fellowship
提供23歲以下,高達$ 100,000的創業資源獎學金,鼓勵學生提出關於創業的構想,並且幫助他們實現。
每年約有20~25名學員(錄取率低於0.1%真的滿低的呀~)
2.斜槓再也沒有「鐵飯碗」工作
很多工作不再長久,我們都需要具備不只一項技能。當然在社會中還是會存在如公務員之類的穩定工作,但我們還是該在原本工作之外,開創更多的可能性!
3.社群媒體形象經營
公司在招聘新員工或HR在面試新人前,會查看他的社群平台,了解他的數位足跡後,也會將此納入是否要錄取他的依據之一。
(所以說社群媒體的形象很重要呀!)
4.遠距/溝通技巧的重要
近年來,「遠端協作」的協作漸漸興起,讓我們不得不重視新型態的工作協作方式。
如何在工作上「異步溝通」?如何用視覺、email或聲音的方式進行溝通?都是我們該學習的,甚至也更加要求每個人的書寫及影音能力,因爲在無法親自見面的情況下,文字就成了溝通的主要媒介。
5.產業快速變化、永遠學習新技能
人生就是不斷的學習,舉網紅的例子來說,雖然看似光鮮亮麗,但壽命也許是暫時的,如果無法順應目前趨勢發展的話xd
接下來,就是Tina想給年輕人的六個建議。
#1 You Can Be Anything You Want
年輕不是個劣勢,也是個優勢!
Harry Stebbings 在 19歲時就創辦了 The Twenty Minute VC ,透過podcast的方式,分享新創界的創投故事,在量化指標上,更達到了每月19,000,000 的下載量。
後來,也在24歲時創辦了20VC , 一個 $8.3M 的微型天使投資方,所以誰說年輕人不能當fund呢!
Harry’s Key to Success
Set goals
Experiment, iterate, repeat(ask for feedback)
Leveraging networks
Give first
Hardwork is required
#2 Know WHAT You Want, You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f you don’t know where you want to go, you will never get there
It’s much worthwhile to spend time maximizing your strengths than fixing your weaknesses.
Find out what you want and what makes you excited & passionate : if you love your job, you don’t have to work a single day.
找到你的熱情,如果這件事是你的工作,那麼睜開眼睛就是一件刺激、開心的事
Tina也在這部分分享一個之前在廣告公司上班的故事。
為了想讓自己看起來更加成熟,所以在上班時戴了一個沒有度數的眼鏡,但因為透明眼鏡是沒有凹度的,所以一不小心就被主管發現了xd。
主管得知原因後,就這麼告訴Tina:
發現自己是什麼樣子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想去當別人!
(確實有道理呀,因為我們都過度在意他人的想法了><)
#3 Perseverance — The Power of Not Giving Up
Don’t let ” Fear of Failure” stand in your way. Falling is the bast way to learn.
T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60的網紅李黎哈哈LilyHah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留學德國申請祕訣 -- 免費資源分享 (底下留言你的email領取) 🥨▶︎ 30分鐘免費留學諮商 email給我,並留下您的姓氏+想申請的領域 [email protected] 00:38 Emily自我介紹 01:03 ESMT Berlin MIM是國際學程嗎?...
mba自我介紹 在 翁琬柔 Joy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Networking
來到美國的第一天,就聽了一百次人脈、社交有多重要,多少人是靠著networking找到工作,我知道也有很多文章告訴要來美國的小朋友「厚臉皮才是王道」、「多去認識人才會有工作機會」,的確,認識的人越多、越能學到許多業界的經驗,或許如果你表現好,對方也會幫你留意相關工作職缺,但是就我去年在紐約找工作機會的經驗,我的5個on site interview跟最後的兩個offer都是海投得到的,所以在我自身經驗裡面,好的履歷跟面試能力也很重要。
但是現在時機不一樣了,所以我決定跨出我的舒適圈,來找找我想去的業界的專業人士聊聊(像是昨天跟教授的對談),或許不能給我直接的工作機會,但我想知道我的方向對不對、我還能加強什麼。
我先是在台灣人在美職場的社團發文(需要很大勇氣),詳細描述了我的背景、還有現在找工作或轉換跑道遇到的困境,得到了很多好的經驗,也有幾位前輩願意跟我講電話聊聊她們的經驗,我都非常感謝。
但我今天收到一封訊息,一個女生A說她看到我的發文,自己也在找行銷相關工作,想要跟我connect並分享經驗,在我現在的階段,任何談話我都很歡迎,事實上我今天也跟那個社團一位也在找工作的女孩相談甚歡,但A的態度實在讓我覺得,不 得 體。
她說想要交換意見後我禮貌答覆同意,通常在這樣的階段,我會自我介紹並跟對方約個20-30分鐘時間的電話,結果那女生丟來了訊息:「想請教一下你當時找工作的經驗?是透過linkedin狂丟嗎?還是有什麼tips 方便分享嗎?」
小姐,我都不知道你是誰、你背景是什麼耶????????????????
點進去她的檔案後發現她是台灣首學畢業後在美國一間排名非常前面的MBA就讀,現在也在找工作當中。但我還在思考,要友善地跟她說,Networking的方法可以再細緻一點,還是要直接已讀,還是好人做到底,就跟她聊聊。你們覺得呢?
mba自我介紹 在 矽谷阿雅 Anya Che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顆蘋果🍎 酬勞的業配] 為了糖尿病的女友 他離開政府開了堅果小舖
在板橋還未改成新北市的新北市政府(當時的台北縣政府)大樓裡,一如往常,我在結束上一場的記者會後,匆忙走進透明電梯,坐上六樓,手上還拿著剛剛沒發完、我的蘋果日報記者名片,走進記者室,凌亂的桌上還剩下一些兩年前我給數百位里長發的自我介紹信。
📌Medium 好讀版:https://bit.ly/3i8F8D5
記得剛開始當菜鳥記者的時候,負責在公司裡寫稿,我總羨慕「真的記者」能在外頭採訪,希望有一天能坐上部門裡最重要的職務之一:派駐市府。沒想到不久後位子空缺出來,我真的拿到派駐機會,我欣喜地接下職位,卻發現,我一條新聞也寫不出來,因為蘋果日報只愛獨家新聞,獨家靠人脈,同業都是十幾二十年經驗的前輩,但我什麼人也不認識,也不擅喝酒應酬,要怎麼搶到新聞?有一天,我硬著頭皮拿了市府新聞稿當作題材建議,老闆聽完稿子提案,破口大罵:「我們是蘋果日報!新聞稿你也敢拿來報稿!」我當天從內湖舊宗路的蘋果日報總部騎著粉紅色機車,在全罩的粉紅安全帽下,我的淚水一直往後飆。
隔天我參加完記者會後,手上拿著上頭有粉紅羽毛的筆,回到記者室。突然想起來,健忘的我外套在記者會上忘了拿!正值下班時間,我懶得等電梯,決定走逃生樓梯下樓,進了樓梯間,才發現記者的識別證下班後不能進樓層,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在樓梯間每層都敲敲門,希望有人聽見。
「小蘋果!」突然有人叫我,原來是個課長,她穿著優雅的藍色唐裝,卻頂個叛逆的男生頭,後來我們都叫她「蛋頭」,我們攀談了起來,一起走到她辦公室,她介紹了她同事「雅婷」給我,我跟她們說我是新來的,認識的人很少,她們問我:「那你有認識里長和各局處課長嗎?」我突發奇想,要不海發自我介紹信給百位里長好了?!市府裡數十個局處,上百位課長,我一個一個拜訪,我甚至印了電話貼紙,貼在局處同仁的電話上,提醒他們「有新聞就聯絡小蘋果(我)!」人家應酬喝酒,我就找女性局處同仁一起上瑜伽課。
蛋頭和雅婷成了我最親近的姊姊們,當年我很窮(現在創業還是很窮,哈),我像是兩個大姊姊的跟班一樣,她們帶著我上瑜伽課、幫我想新聞點子、請我吃飯、帶我參加員工尾牙,連我去醫院視網膜剝落打雷射暈倒,醒來後第一個打電話給的也是他們。陸陸續續,我開始接到爆料電話,包括:突然醒來的植物人女孩、貪污的官員,獨家頭版累積了十五篇,轉眼,我從菜鳥記者,已經成為部門裡最紅的記者之一。
後來我到了美國,他們還是把我當妹妹看待,我在台灣的爸爸開刀,雅婷二話不說就飛奔醫院探病,還包紅包給我爸;過年,他們知道我媽喜歡爬山,會寄登山書籍和新年月曆給我媽;我出書,明明是我應該買書送市府老同事,卻是他們在送。在美國的十多年,有些年我很落魄,像是剛從西北大學畢業,卻遇上金融風暴,或是被公司裁員,有些年我很順,但不管如何,我回台灣的時候,他們總是請我吃飯、送我東西,我在他們眼中,就是妹妹。我每次都想,「有一天我成功了,我要來回饋你們」,結果也不知道為什麼,就一直一穩定就又去念了MBA、去創業,怎麼樣都怎麼都還是他們在照顧我,我儼然是個賴皮鬼!😆
有些人覺得我好像很厲害到了矽谷臉書、eBay工作,其實這些年來,沒有許多像他們這樣的人在背後支持我,我什麼也不是,在我最低潮的時候,她們是那個聽我哭訴的人,在我好像發達的時候,他們是那個提醒「小蘋果!要休息、要運動!」的人。
我認識雅婷的時候,她現在的先生、當時的男友「賴哥」也在市府工作,是拆除大隊的,雅婷雖然年輕又苗條,但糖尿病纏身,一度甚至近加護病房收到病危通知。不擅長安慰人的我買了一本「安慰的藝術」書,在美國電話上偷偷翻書一邊念給急得大哭的阿賴哥。雅婷因為糖尿病,能吃的東西不多,後來輾轉阿賴就離開政府,專心創業做手工堅果。
沒想到,一做就成為香港人最愛的伴手禮之一,過去幾年,台灣人好像沒聽過的產品,卻是在香港雜誌上有名的「台灣遊玩必買私房禮」,香港人到台灣玩就會訂送到飯店特別帶回家。
不過,疫情影響,香港紅回台灣的夯貨頓時之間沒了生意。如果你父親節還沒想到送什麼,就買JJ House吧(不知道來不來得及父親節呢,快!)如果這是業配,我想我的酬勞應該是一顆蘋果,紀念那個「小蘋果🍎 」的日子。每個看似成功的人,背後都有很多默默付出的人支持。
#節節好事 https://www.jjhouse.com.tw/
https://www.facebook.com/jjhouse.tw
JJ House
mba自我介紹 在 李黎哈哈LilyHah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留學德國申請祕訣 -- 免費資源分享 (底下留言你的email領取)
🥨▶︎
30分鐘免費留學諮商
email給我,並留下您的姓氏+想申請的領域
[email protected]
00:38 Emily自我介紹
01:03 ESMT Berlin MIM是國際學程嗎?
01:23 為什麼想到德國念書?
01:48 在柏林唸書,學生證直接當學期票?
02:03 申請MIM的過程?需要用Uni assist?
02:43 申請文件的準備?
03:11 ESMT Berlin 的面試問什麼?
03:53 還有申請哪些學校嗎?
04:10 ESMT Berlin MIM的課程規劃如何?
05:10 非商科背景的人可以去讀嗎?
05:49 MIM跟MBA的差別是?
06:27 兩年下來的花費是?
07:18 怎麼找德國住宿?
👩🎓[訪談系列] ft. Emily
🏫政大經濟系的Emily畢業後並沒有直接到德國工作,而是透過實習先來增加自己的經驗,同時準備雅思與德國碩士的申請,同時錄取Berlin ESMT跟Uni Frankfurt,最後是選擇哪一所呢?同樣是管理碩士,MIM與MBA的差別有在哪裡呢?如果大家也正在考慮到德國留學,並想要拿一個管理學程的碩士學歷,就繼續看下去吧!Emily的經驗,或許能幫助到你。
🏩Berlin ESMT:
https://esmt.berlin/
🏚找房 wg gesucht:
https://www.wg-gesucht.de/
-----------------------------------------------------------------------------------
⁉️如果有更多關於申請的問題,都可以在底下留言喔!
-----------------------------------------------------------------------------------
💰德國一學期花費?
https://youtu.be/nIE85nMy_IA
📖德文對留學德國重要嗎?
https://youtu.be/q2q5pADGRzc
-----------------------------------------------------------------------------------
🔍如果大家想更快知道我的分享
可以follow 我的instagram @lichun_lin_41795 @lily.hahahahana
-----------------------------------------------------------------------------------
🎥在使用的影片拍攝剪輯器材
攝影 i Phone 7
https://amzn.to/3hc1sMw
腳架 JOBE
https://amzn.to/3dPME3X
麥克風 RODE
https://amzn.to/3f8ZL0t
剪輯 FCPX
https://amzn.to/3dQr6V8
字幕 Arctime
#李黎哈哈訪談系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WRI7hLNvRw/hqdefault.jpg)
mba自我介紹 在 日本人喜歡台灣,但是不敢來!日本YouTuber分享旅行經驗 的推薦與評價
網路上可取得許多免費訊息,從學習語言到MBA等專業領域,初學者到進階者的 ... 更強力地自我宣傳,才能讓更多日本人看到,還有「台灣留學」這個選項。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