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做了什麼事?|
今年一整年的時間,因為疫情封城等各種因素,我們在巴黎參與的博物館展覽只上了一檔。地方媽媽都還來不及去拍照跟大家分享,法國就又封城了。
其他法國品牌的工作就更是慘淡,原本的沙烏地阿拉伯或上海活動,都變成物到人不到,大家都習慣在家裡工作開會,一切線上虛擬。
好險今年的工作中,還有一個可以跟大家分享的,就是由我負責中文版編譯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新的線上雜誌《HAS》。說是我負責編譯,其實是好多台灣朋友們的友情相挺,知道我在外打怪不易,很多朋友的神助攻!
中文版現在總算上線,這個工作讓我知道譯者的幸苦。也想跟設計師朋友們說,我們真的不該再抱怨自己的行業了,我現在知道有一種行業比我們更辛苦、更吃力不討好,而且待遇更差,那就是書籍的譯者。
第一次翻譯,而且還是學術性的哲學、科學、社會學等文章,我請了許多朋友幫忙,再透過他們找到相關領域的中研院研究員、大學教授等幫忙校稿,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拜託朋友們。
為什麼地方媽媽這麼拼命,為了一份兼差還用上自己的多方人脈關係,只為了雜誌能有繁體中文版,讓台灣的大家也能輕鬆閱讀!
沒錯,很多人可能會覺得簡體中文我們也能讀懂,但事實上經過了幾十年,這已經是二個語言,在思維與寫作方式或標點符號都不一樣,尤其是學術領域的專有名詞。所以這本線上雜誌的繁體中文版與簡體中文版,除了字體不同,也是二種不同習慣文字的版本。
我知道巴黎不打烊的讀者有許多能人異士,歡迎大家點擊閱讀,也請大家不吝賜教。雜誌文章是線上版本,有錯誤隨時可訂正!
下面連結歡迎點閱,進入之後有繁體PDF可下載。
(地方媽媽校長兼撞鐘,翻譯、編輯還要排版和負責中文網站與一切對外事宜,好險有在倫敦的大學同學和平和台灣的編輯阿月幫我一起打怪,繁體中文版才能順利推出。其他感謝名單,我就直接把他們的名字放到編輯群裡了,哈哈哈!)
https://humanitiesartsandsociety.org/magazinec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Susie Woo 戴舒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有想過東西方或不同國家的思考模式為何會有不同嗎? 除了語言本身的不同,在表達事物的邏輯與認知上東西方好像都存在著不小的差異,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這個話題我的一些經驗以及一些研究,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喔! 00:00 開頭 00:07 “以發話者為導向”與”以聽眾為導向的”的語言比...
pdf 點擊 翻譯 在 紀老師程式教學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免費研讀資源] 微軟官方的全中文「C# 互動式教學課程」!
連結: https://is.gd/nMftjo
上次介紹給大家「C# 程式設計手冊」後,熱心網友 @羅民策 提供了微軟官方的「C# 互動式教學課程」。真的非常感謝那位網友!於是就把連結分享在上面給大家!
所謂「互動式教學課程」,指的是把整個課程切成一個個小單元。大家只要學完那個小單元,就可以點擊「下一步」,循序漸進學會 C# 的技能。中間還穿插 19 份微軟自製的「C# 101」教學影片。
如果您只對教學影片有興趣、不想看冗長的文字,可以點擊下列這個連結,就能直接前往那 19 部「C# 101」教學影片的所在地:
https://is.gd/bTXARM
雖然影片是用英文發音,但它有中文字幕。各位只要把右下角 [CC] 字樣的按鈕按下,就可以看到中文字幕了。雖然字幕看起來是用機器翻譯的,沒有很通順,但還是可以看得懂的程度。需要的同學不要忘記打開 [CC] 字幕開關喔!
習慣離線看 PDF 的朋友,這邊也有把所有課程下載成 PDF 的連結。一共 2000+ 多頁!
PDF 下載連結: https://bit.ly/2YbdUD5
沒有收看到前一帖的朋友,我把先前那一帖的連結貼在下方給各位參考:
微軟官方提供的「C# 程式設計手冊」!全中文!免費!
https://bit.ly/37XYAhC
順便為不熟 C# 的朋友,解釋一下 C# 是什麼? C# 是微軟主導、力推的程式語言。它除了能撰寫一般的桌機程式外,更能用在 ASP.NET 架構裡來撰寫網頁的後台程式。它也常拿來與 Unity 這個遊戲程式設計專用的軟體框架搭配,撰寫各類遊戲軟體。如果您想走「網頁設計」,或是「遊戲程式設計」,很推薦您學習 C# 喔!
希望各位能夠喜歡今天的分享!祝福各位每天工作都順順利利的喔!
PS: 本文歡迎轉發、按讚、留言鼓勵我一下!您的隻字片語,都是讓我繼續提供好物的動力喔!
--------
看更多的紀老師,學更多的程式語言:
● YOTTA Python 課程購買: https://bit.ly/2k0zwCy
● Facebook 粉絲頁: https://goo.gl/N1z9JB
● YouTube 頻道: https://goo.gl/pQsdCt
● Instagram 日常生活: https://goo.gl/nBHzXC
● Twitter 碎碎念: https://is.gd/xFZeub
如果您覺得這個粉絲頁不錯,請到「評論區」給我一個好評喔!
https://www.facebook.com/pg/teacherchi/reviews/
pdf 點擊 翻譯 在 紀老師程式教學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全文下載] Java in a Nutshell 2019 年最新第七版(英文),免費全文下載(PDF 格式)!
網址: https://goo.gl/H6KwKp
-\-\-\-\-\-\-\-\-\-\(本文開始)-\-\-\-\-\-\-\-\-\-\
「歐萊禮(O'Reilly)」出版社極受歡迎的 Java 暢銷書:「Java in a Nutshell」,時隔四年,終於出最新的第七版了!這邊特別提供一個連結,可以讓您免費、全文下載(PDF 格式)!麻煩低調轉發、多多利用囉!
下載方法如下:
1. 點擊上方連結
2. 捲動到該頁底部,找到「Download PDF」的一個紅色按鈕
3. 點擊該按鈕後,會出現該書全本 PDF
4. 點擊右上角的「下載」圖示,即可下載成 PDF。
目前只有英文版(剛出版嘛...)。如果想要有中譯版,可能還得等一下。台灣這邊歐萊禮的書籍,大多交由「碁峰出版社」翻譯,或許可以注意一下該出版社的訊息,就可得知中譯版何時可以購買囉~
如果您無論如何都想要 Java in a Nutshell,就算看舊版也沒關係,可以前往這個連結,購買第六版的中譯版:
https://goo.gl/Ng5qLm
希望今天分享的連結大家會喜歡!
-\-\-\-\-\-\-\-\-\-\-\-\-\-\-
YouTube 頻道(歡迎訂閱): https://goo.gl/pQsdCt
Instagram 日常生活: https://goo.gl/nBHzXC
pdf 點擊 翻譯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大家有想過東西方或不同國家的思考模式為何會有不同嗎?
除了語言本身的不同,在表達事物的邏輯與認知上東西方好像都存在著不小的差異,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這個話題我的一些經驗以及一些研究,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喔!
00:00 開頭
00:07 “以發話者為導向”與”以聽眾為導向的”的語言比較
01:18 寫作時的中英文邏輯差異
03:23 “語言差異”會影響人們思考與感知事物的方式?
04:07 東西方的”認知差異”
06:57 結尾
💡這部影片的目的並非引起紛爭或造謠,主要是希望能與大家討論一個鮮少被拿來討論的話題,希望大家也能分享各自的經驗喔!
📌補充:有關 Sapir-Whorf 假說 (語言相對論) 的相關研究論文資料
📖https://www.asian-efl-journal.com/main-editions-new/taking-advantage-of-cognitive-difference-of-asians-and-westerners-in-the-teaching-of-english-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10027796007846
📖https://www2.psych.ubc.ca/~ara/Manuscripts/CogSci2002.pdf
📌點擊了解更多 Susie 的英文線上課程 ► https://www.susiewoo.com
📌點擊加入 Susie 的線上英語課程訂閱計畫 ► https://www.susiewoo.com/zhtc-susie-subscrip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入 Susie Woo 戴舒萱 的 YouTube頻道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QGcGol7OOCH2B2Z8dUag/join
與我一起用英語討論不同議題,讓我聽見你的聲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注我的IG
► https://www.instagram.com/susiewooenglish
支持我製作更好的內容
https://www.patreon.com/susiewoo
Clubhouse
► @susiewoo
Bilibili (B站)
► https://space.bilibili.com/696608344
#語言差異 #認知差異 #東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