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感情上遇過這樣的人嗎:
1.愛好自由但是不喜歡負責
2.嚮往浪漫、自在、幻想的生活,可是一談到現實,他就想逃
3.一開始跟他出去的時候他會裝闊,但是隔了一陣子,你會發現在這段關係裡面幾乎都是你在付錢
4.跟他在一起很有趣,但是也會覺得好像沒有未來
5.他好像沒有太多的肩膀跟抱負,在他的世界裡,享樂遠比工作來得有意義
前陣子讀《故事裡的心理學》,發現上面這種狀況就是傳說當中的「彼得潘情結」也就是所謂的「永恆少年」(The Problem of the PUER AETERNUS)。
如果你身邊遇到這樣的人,通常他會談他的理想、談他想要做的事情,但他不一定會真的去實行,更多的時候,他沒有考慮到現實的因素,沒有考慮到金錢、需要的資源等等,只是一直說著他偉大的夢想,但卻沒有看他去實踐。很多時候他只想到自己、只想到那些美好的玩樂的日子,一開始你會覺得他很有理想抱負,可是後來你卻發現他只有理想跟抱負而已。如果要他去承擔一些責任、從冬天溫暖的被窩裡面起來去做朝九晚五、有點厭煩、日復一日雷同的打卡般的工作,他可能就不情願了。換句話說,有些人總是把理想掛在嘴上,或許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他根本不願意面對現實。
那該怎麼辦呢?如果你遇到這樣的人,遇到這種不願意面對現實的人,那麼有一件事情是確定的:你要面對現實。
puer aeternus 在 海苔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要介紹的是 #永恆少年 (PUER AETERNUS
)的概念,指的是身體雖然長大,但是心靈仍然停留在和母親的連結當中,沒有好好分化的成人。常見的情況有:
.
A.媽寶,什麼事情都要問媽媽
B.選擇障礙,無法自己做決定
C.做事衝動,沒有考慮到後果
D.自我中心,只愛自己、不顧伴侶
E.害怕衝突,只要可能會吵架,就會選擇躲起來
.
你可以想想看,自己心目中的他,
符合上面幾個呢?
.
如果對方符合三個以上,也不要覺得太難過,並不是說他是一個長不大的巨嬰就代表他不好,相反地,正是因為他心裡面有一個無法取代的童真,所以才會激起你的母性、或者是讓你想要好好疼惜他、照顧他、和他徜徉在永遠也不會長大的永無島。
.
這幾天我唸相關的書籍*發現一件事,那些長不大的男人有兩個特點:
-當初你之所以會愛上他,是因為喜歡上他長不大的部分,因為他能夠和你內心當中的小孩一起玩耍,把你遺忘的、那些快樂的過往給找回來
-後來你之所以會覺得這個人沒有未來感,也是因為他長不大。他還停留在一個不想負責、玩世不恭世界,但是隨著歲月和時間,你已經慢慢長大了——你不再是當初那個小女孩,但他仍然是還沒長大的小男孩。
.
所以有時候分開,是因為自己已經進化成生命當中更成熟的角色,但對方卻仍然在原地踏步。儘管如此,有些時候你還是會懷念起當時的彼此,並不是因為懷念還不成熟,而是懷念他的孩子氣。像這樣的一種時候,點個孩子氣的蠟燭,或許能夠照亮,那些你所緬懷的過往。
.
我一邊在唸的這本書的同時,一邊想像著香氣伴隨著心裡面的那個彼得潘,在字裡行間飛翔。然後我才想起來一件事:當小飛俠裡面的那個Wendy終於告別了那個永遠也不會變老的島,她才開始真正面對她的生命課題,回到現實世界,處理她和原生家庭之間的關係。
.
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準備好要回家。
當你還想逃跑、當你還希望能夠在關係裡面當小孩,那麼不如給自己一盞蠟燭的時間,陪伴心中的那個孩子,玩一下下就好。
.
或許你會發現,當你真正的當夠了小孩,你才有機會成為一個完整的大人。
——
#這裡買
https://womany.net/s/ydos333
#報我名字折50
輸入代碼:haitaibear_itstime
使用期間:2020/10/30-2020/11/15 23:59(為預購最後一天)
女人迷 womany
——
*這本書是《永恆少年:從榮格觀點探討拒絕長大》,作者是露薏絲馮法蘭茲。不過裡面有些觀點可能跟時代背景有關。其他可以參考的書還有Murray Stein 的「之旅」系列,例如《轉化之旅》、《中年之旅》與《靈性之旅》等等。
puer aeternus 在 榮格讀書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接受訓練的分析師,如果被療癒者的原型占據,會出現一項不好處理的問題。療癒者的原型意象與永恆少年(puer aeternus) 的原型有關,永恆少年是大母神(Great Mother)具有創造力的神子。許多有母親情結的年輕人都有認同這個原型的傾向,他們本身對所有無助或受苦的人展現出慈母般的特質,往往也具有教學的天分。
從這個觀點來看,他們並非不適合分析師的專業;可是,由於他們對此原型的認同,這些年輕人容易自我膨脹。
在這種情形中,強迫他們接受嚴格的學習,甚至研習醫學,是有益的。因為自我膨脹的人不喜歡工作;他們對每一件事都已經知道得比別人更多、更深入。
所以努力學習加上透過分析得到必要的澄清,往往可能克服自我膨脹。引發並指向療癒歷程的,終究是潛意識,分析師只是這個歷程的助手和支持者,並不是作者。
摘自榮格心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