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 430 特價中
透過建構一個 RESTful API 和在一個 Blazor ( WASM 和 Server ) 客戶端應用程式中使用 APIs 來學習 ASP.NET Core 3.1 API 開發
https://softnshare.com/end-to-end-aspnet-core-31-api-and-blazor-development/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restful api server」的推薦目錄:
restful api server 在 Kewang 的資訊進化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快來點我 👉👉👉 https://hahow.in/cr/kewang-backend 👈👈👈
大家好,小編這次籌備的新課「專為前端工程師準備的 Node.js 後端實戰課程」開始在 Hahow 好學校 上架募資啦!
在 2021/7/14 之前,在這篇文章按讚,並且公開分享這篇文章,及 tag 一位你的好朋友,除了可以用超優惠價格購買這門課程外,還有機會獲得 8 折的 coupon 喔!
---
這門課主要是從小編在這六七年來對於後端開發的集大成,以 Node.js+VS Code 做為開發環境。
會開這門課程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後端運用廣泛,但是門檻高、人才難找。而前端工程師經過了 MVVM 框架及 JavaScript 的洗禮後,再加上 Node.js 的流行,轉職到後端會比其他語言多了一層優勢。所以這門課程希望能讓已經有 JavaScript 基礎的前端工程師,也能輕鬆進入後端開發的大門。
課程內容主要是從 Express.js 開始著手,以 TODO list 做為貫穿整門課程的專案,其中可以學到許多內容,像是:
🔥 如何活用 package.json 及 dotenv 讓你快速開發
🔥 express.js 最重要的 middleware 開發及如何擴充 req/res
🔥 如何使用 Heroku 讓你快速部署網站上雲
🔥 如何使用 New Relic 來觀測網站運作狀況
其中也會教大家如何撰寫 API 文件及 RESTful API 的串接實戰,像是:
🔥 request 失敗到底要用 200 還是 400 回應
🔥 使用 mock server 快速串接 API
🔥 使用 Markdown 快速撰寫 API 文件
而資料庫則會搭配 MongoDB 及 Redis 做為快速開發使用:
🔥 MongoDB 的 schema 設計、CRUD 及最重要的 aggregate 使用方式
🔥 Redis 的 set/get 及 expire 功能簡易使用
---
這門課也有兩個募資解鎖單元,分別是「如何使用 Redis 開發 autocomplete 功能」、「如何使用 BullMQ 縮短 API 的回應時間」,歡迎大家踴躍報名這門課程,對課程有任何疑問都可以在課程網頁留言喔!
#nodejs #expressjs #javascript
restful api server 在 Kewang 的資訊進化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剛剛在整理筆記的時候,發現兩年半前還在前公司就應該要發的文章一直躺在筆記裡面,快點整理一下 po 出來。
---
這是第三篇關於 log 的文章,應該也是最後一篇了,這次來聊聊如何讓開發者用 log 了解自己發出的 API 流程是否正確及如何提升效率。
強者小編同事用 python 寫的 log 整理工具,其實就是把 AP 吐出來的一堆多行 debug log,轉成只有 header、url、執行時間的單行 log。所以其實可以把產生出的 API log 再用其他 Linux 指令,即時顯示給開發者看。
---
這麼做的好處不少,對 frontend 來說,可以避免下列問題發生:
1. API 誤用:A 畫面應該是要串 a API,可是卻串到了 b API,又或是串成了 a' API。串成 b 是有點誇張啦,但最近 review 後發現 a' API 倒是比較常出現,像是參數帶錯之類的。
2. 誤解 API 流程:流程應該是串 abc,可是卻串成了 acb。有時候這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在注重流程的 App 上這就很嚴重了。
3. API 狂發:流程應該是串 abc,但卻變成了 abbbcc。這個問題在使用上比較難發現,因為會有這類問題的大都是 GET API,依 RESTful GET API 的 idempotent 特性,無論執行多少次 GET,結果都會是一樣,所以也就更難發現問題了。
---
對 backend 來說的好處也不少:
1. 了解 cache 設計方向:像是剛剛的第 3 點問題,在 frontend 還沒更版前,backend 可以先加上 Cache-Control 機制,把大量的無效 request 從資料庫轉移到 Cache 裡面,當然 frontend 本來就要有這機制才行。
2. 了解每支 API 的效率:開發 API 沒幾個重點,就是流程正確、執行速度快,其中執行速度也是最難處理的一塊。所以了解 API 的處理速度,才有辦法做最佳化。
用這套工具就可以把上面提到的幾個重點一一檢視,也發了十幾個 issue 給 frontend 及 backend,算是 CP 值很高的一個開發。
---
至於技術細節,其實也就下面兩個重點而已:
1. 用 SocketIO 建置一套 WebSocket Server,然後放兩個輸入框,表示要訂閱 (subscribe) 的 log 來源及要監視的 user id
2. 用 tail -f 將 log 即時 pipe 到強者同事寫的 log 整理工具,再用 awk 把需要的欄位輸出,最後將輸出的欄位發送到 WebSocket Server
這個即時顯示 log 的網頁從發想到完成,工時應該只有兩三個小時吧,但發揮的效用可說是非常的大,今天就靠這個網頁開了十幾張單,算是最近小編蠻能說嘴的一項工作了吧 XDDD
* https://www.facebook.com/kewang.information/posts/2058766574399706
* https://www.facebook.com/kewang.information/posts/2085843121692051
#socketio #websocket #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