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Gordon Ramsay,也不是 Jamie Oliver,這位阿姨 Marry Berry 才是全英國最知名的料理家。以前還在 BBC 時的 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 #GBBO 不知道靠他鞏固了多少粉絲。買了他品牌的常溫巧克力蛋糕來吃,這款十分普通,不過還好不會像英國一般的常溫蛋糕一樣死甜。結論就是想吃甜食,還是看他的美食節目,自己做比較實在。
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 bbc 在 倫敦男子日常 london.nanzh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卡哇伊」這麼陳腔濫調的日本形象,2020 的今天還在被英國最受歡迎的烹飪節目拿來裹上所謂的「我想要多元文化」的糖衣。結果呢?當然是被罵爆了。
前幾天, 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 (GBBO) 播出了最新一集,主題訂為「日本週」,看到這裡對於稍微了解日本文化的台灣人來說,會想到的日式甜品可能是和菓子、銅鑼燒、紅豆麵包、抹茶蛋糕這類的東西。結果節目上端出來的指定題目是「nikuman」——源於中國的肉包子。
另一個主題則是做出 kawaii 的日式戚風蛋糕,嗯,這是沒關係啦,但你們看看照片,我是沒興趣吃。我覺得比較可愛的是,他們狂把這個字唸成 kowai (恐怖)。
回到肉包子主題,內餡部分有人做中式叉燒,有人做印度咖哩,有人做起司口味的,還有人把肉包捏成熊貓形狀(跟日本的關係在哪我請問?)。最後整集節目從原本的「日本週」演變成「自做聰明演繹的東亞四不像」。如果說上次的 BBC 炒飯,主持人連中式都沒提到就能引發全球華人怒吼,那麼這個理應「名正言順」是日本風味的專題,更應該讓大家直搖頭了。
你可以做日本主題,我也不怪參賽者或許當天上節目才第一次接觸到日本文化,但堂堂一個英國電視台 Channel 4 的烹飪節目,背後應該要有個強大的腳本團隊,甚至應該為了這一集雇用一個真正懂日本甜點的美食顧問,與製作人和主持人一起做好功課。你既然要這麼張揚地明訂主題,使用別的國家的菜系,就要有誠意地正確教育每一集多達好幾百萬收視的英國觀眾,而不是這樣隨意糟蹋別人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
還有個小插曲,當晚節目播出後,英國國際貿易部的推特小編可能想跟風一下,發了這麼一則文:「GBBO 的參賽者在節目上用了很多醬油。英國跟日本最近簽了新的貿易協定,以後在英國買醬油就會更便宜了。」
此話一出立刻引來炮火,因為,英國販售的龜甲萬醬油是從荷蘭倉儲來的,也就是說因為歐盟關係所以目前是免稅,但明年正式「脫歐」之後,醬油反而還會貴 6% 呢 。
一場烹飪秀,引來無數好戲,好愛英國,好多笑話。
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 bbc 在 羽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看食譜是件開心的事!》
雖然告訴自己做菜不要太認真,以免為了翔的胃口患得患失,但是光看我幾年買下來這麼多食譜(裡面只有兩本是圖書館借的),而且這還不是全部,就知道我的興趣是什麼啊!
🤣在每天的工作告一段落之後,我就會想今天要做些什麼,睡前怕睡不著不能讀其他的書,我也就是看食譜。
雖然我做菜並不是真的很厲害,因為個性還是有比較大剌剌的地方,家庭主婦的性格只要看到哪些食材貴一點也不買,做一道菜就會缺東缺西的有點將就,但是做菜就跟玩手作一樣,對我來說一直是減壓的事(偶爾也會想要有人做給我吃啦😅),只要翔不要在一旁對著成品唉聲嘆氣就更好了!
還有我也很喜歡看料理節目,最近看到一個英國料理大賽,說是料理其實全是烘培,也超好看的!(一早爬起來看🤣)
#是說他有個不以做菜為苦的媽媽
#卻人在福中不知福啊😂
補充:喜歡的節目是《The Great British Bake Off》 被翻譯成英國烹飪大賽。BBC lifestyle早上有播。看了才知道麵包蛋糕有這麼多種啊!雖然我很少吃甜點因為怕甜也怕奶油,但實在很喜歡看別人做烘培,覺得烘培好神奇😄以前也學過做麵包覺得好紓壓。這個節目的評審Mary Berry我也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