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90sindividual
上個月跟幾位舊同學聚餐時忽然談起原來大家已經一年多沒一起旅行,所以臨急臨忙約了一次快閃台北遊。雖然比起很多香港人我去台北的次數不算多,而且亦不算深度遊,不過三次到台北都有著不同的體驗。
-�第一次去台北已經是七年前的事了。還記得那次旅行差不多每天都在下大雨,不過住在西門町到處都有美食(至少有我很喜歡的7-11關東煮),所以不會覺得很掃興。正餐的話熊一燒肉和馬辣都是不二之選,一兩百港幣可以瘋狂食燒肉和火鍋絕對是超值。小吃方面,阿宗麵線有名的程度相信也不用介紹,晚上 Uniqlo 門外的小販車的食物質素也很高,記得晚飯要留肚一試。因為經常下雨的關係,都沒太多機會到室外購物。不過十八歲當時非常熱愛 Bape,所以台北店還是要去拍照留念。而唯一晴天的那天,我跟朋友去了淡水四處逛,那處中心有條商街名為淡水老街,道路不算闊但兩邊店舖林立,人山人海十分熱鬧。整個感覺很像由布院和輕井澤的商街,與兩者不同的是淡水有著各式各樣的街頭小吃如燒粟米、大腸包小腸、沙冰雪糕、抄糯米糕等。在各種台灣街頭小吃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燒雞腿腸,皮脆肉嫩而且肉汁豐富,可惜真是太熱氣了,不然我想我可以一口氣吃十條!
-�自從第一次去過台北以後一直都很想再去,但大學的時候太過懶惰都沒有計劃過,所以第二次到台北已經是去年拍攝《入住請敲門》的時候了。這次是工作的關係,去的地方都比較偏門,如「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西本願寺廣場」,甚至公眾墓園都有去。雖然完全不是平常遊客會去的地方,但是對我來說卻很有趣,因為在那裡我學到很多在台北在日治時期和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我還記得在西本願寺發生大火的當天,即1975年4月5日,當時中華民國的總統蔣公過身了。當然,這次到台北最有印象的一定是西寧國宅吧!那地方的恐怖感真是很適合拍電影。還記得當日拍攝完了我和一班幕後到燒肉店吃晚飯時,我吃到中途睡著了,不知是吃太多長睡意還是別的原因?說到這裡大家一定也想重溫節目了吧!
-�今趟到台北去的地方其實比第一次更少,一來日子只有兩日半,更重要是因為朋友們平常上班都累了,只想抱著渡假的心態。結果就是餓了就找好吃的,飽了就找間Cafe休息或是周圍逛,累了就回酒店玩Switch。那麼先分享一下餐廳吧,雖然鼎泰豐都吃過很多遍了,但本店還真是第一次去。因為是本店的關係,慕名而來的遊客很多,所以排隊時間亦較長,我們等了差不多一個小時才能入座。我們一共點了無數隻經典小籠包、蟹粉小籠包、黑松露小籠包、蒜蓉炒豆苗和糖醋排骨。小籠包方面我推介只吃經典小籠包,它的皮雖薄但不容易破,湯汁和豬肉的味道配合得非常完美,而蟹粉小籠包的蟹粉味完全不特出,黑松露則過份強烈。豆苖和香港吃到的差不多一樣,但香港的反而新鮮一點。糖醋排骨便不過不失,份量大點會更好。之前兩次到台北都是吃馬麻的麻辣火鍋,所以今次專程嘗試了無老鍋。無老鍋可選的湯底不多,只有麻辣、白湯和人蔘湯,當時我朋友想吃辣而我則不幸生病了,所以點了麻辣和人蔘的鴛鴦鍋(不過後來有朋友告之感冒原來不宜吃人蔘,算了吧都過去了)。沒想到人蔘湯非常好喝,清甜度足以蓋過人蔘本來的甘苦味,加一點飯更美味。肉類方面我們沒有點選最貴的A5和牛(和牛還是留在日本吃比較好吧!),但牛味也非常充足,想不到的是肉的份量大得很,那碟子的面積差不多有鍋面積的兩倍(忽然數學上身)。丸類方面因為我朋友曾經吃過覺得很難吃所以沒有點到,而其餘的菜也很好吃!本來朋友跟我說去吃鐵板燒,本來我以為是日式的鐵板燒,後來才知道原來夏慕尼是一間西式的鐵板燒餐廳。我點了他們的晚飯set,有沙律、海鮮湯、前菜、牛排和甜品,全部味道都很不錯。而牛排比我想像中好吃很多,牛味濃郁之餘,口感非常嫩滑,完全沒有筋。最意想不到的是我們吃得最多的竟然是我在香港絕對不會點的魯肉飯,我們每一晚回酒店前都一定要到附近的程味珍吃宵夜,他們的魯肉飯非常香,而且價格超平宜。最後,雖然沒花很多時間在購物上,但在一家 vintage 店仍是買了件米奇老鼠sweater,有看上次東京之旅的朋友便會知道我自從去了東京廸士尼便喜歡上了米奇的單品。
-�台灣除了台北,也去過台中、台南和高雄等地,留待下一回再分享吧。�ECmanagementOfficial
the90straveller 在 MCM Loui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the90sindividual
不久前有幸被邀請到 Tiffany & Co. 的Event,所以想藉這個機會分享一下在這個一百八十一年美國經典珠寶品牌的眾多商品中我最喜歡的八樣單品。
雖然平時習慣將心目中的第一名在壓軸才出場,不過今次以它的地位來說不得不率先偷步。它就是由全世界最美(沒有之一)的女人 Audrey Hepburn 在宣傳電影《Breakfast at Tiffany's》時所配戴的頸鏈。出自巴黎傳奇珠寶設計師 Jean Schlumberger,一共鑲上了128卡鑽石。中間呈茶色的巨形鑽石搶眼得來不會過份浮誇,配上 Givenchy 為 Audrey 親自設計的黑色長裙更顯高貴。有趣的是,在戲中 Audrey 沒有穿上甚何一樣 Tiffany's 的物品,但仍然令觀眾對 Tiffany's 留下深刻印象。如果沒有時間欣賞整套電影,大家都可以到 YouTube 搜尋「Moon River」,相信無論男女老幼都會被 Audrey 的氣質所吸引著。
能與剛才的頸鏈匹敵的大概只有在1845年首次發行的「Tiffany's Blue Book」。它不單只是一本年度目錄,它更是首個擁有廣為人知的「Tiffany Blue(蒂芙尼藍)」的產物。從此確立了此顏色和品牌間不可分割的關係。Pantone 後來亦為 Tiffany's 將此色客製私有化,並以 Tiffany's 的創辦年份為色碼(PMS1837)。
三年前 Tiffany's 破天荒與潮店 DSM 推出了名為「Out of Retirement」的聯乘計劃。雖然只是將 Tiffany Archives 的設計重新推出,並把原來的白色絲帶改為黑色。不過仔細留意便會發現,18樣單品中有不少的設計原型足足有半個世紀之久。然而設計卻十分新穎,很難想像當時設計師是如何擁有這麼前衛的想法。整個系列當中我最喜歡的是早在1942年推出的「$」形的 Money Clip,沒想到這種玩味單品能玩足七十多年!還記得去年 Prada 推出過千元的純銀萬字夾嗎?Tiffany's 更早在1972年推出18K金的版本,可說是比誰都大膽。
有留意潮流界的朋友都應該知道 Supreme 即將和 Steiff 推出聯乘熊公仔。但如果閣下覺得灰 Bogo Hoodie 太過潮的話,Tiffany's 的版本相信比較可愛和得女孩子歡心吧。
另一個吸引我的地方是 Tiffany's 能將高檔奢華的品味融入生活小品當中,例如純銀製搖搖和皮革乒乓球拍,甚至連數學堂會用到的量角器也經過「高端化改造」。的確,產品的定價未必「個個都入到口」,但看過產品後總有種「如果有就好啦」的感覺。
ECmanagementOfficial
the90straveller 在 MCM Loui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相信不少香港人都很喜歡吃日本料理,當中更有一種獨特文化在近年受香港人熱捧,它就是「お任せ(Omakase)」,即是「廚師發辦」。日本人認為食材有著各自的最佳時令,日語稱為「旬」,大廚按時令選取食材再以自家手法烹調便是お任せ,因此每間餐廳在不同時份都有不同的食物提供。不過有香港人誤以為お任せ一定是刺身和壽司,但其實爐瑞燒也好串燒也好,甚至懷石料理和會席料理等傳統日本料理都有お任せ的選擇。說到這裡,相信大家又會好奇到底懷石料理和會席料理又有甚麼分別。「懷石」二字指懷中的溫石。古時僧人修行時為了減低肚餓感,將溫石放到懷中。後來茶道借用了其意境,為免客人在等待泡茶時餓倒而空腹喝茶,因而送上簡單的食物,亦即「懷石料理」;「會席料理」指宴會中所吃的料理,通常與酒為伴,是古時相對奢華的料理。兩種料理還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它們的日語發音均為「Kaiseki Ryori」。為了容易分辨,與茶道有關的懷石理料亦有「茶懷石」之稱。不過時至今日兩者均成為高級料理,界線亦已經變得模糊,所以有些餐廳直接自稱「懷石/會席」。�介紹完文化背景,接下來便分享一下不久前在東京所嘗到的懷石お任せ吧。今次介紹的餐廳名為「青草窠」,位於東京都港区南麻布4-2-34 天現寺スクエア1F。青草窠沒有很大的招牌,是一間很低調、很Hidden的餐廳。餐廳裡頭只有約二十個座位,裝潢以米白色為主調,配上木材餐桌和畳 (榻榻米),十分富有日式簡約風格。
-�鮮蟹肉�先別談味道,作為第一道菜,這蟹的賣相已經值回票價。即使蟹蓋和葉子都不能吃,但作為伴碟卻很美。輕輕烚熟的蟹肉上的梅子醬和小花令整道菜在視覺上和味覺上都加分不少,蟹肉的鮮在兩者淡淡甜甜的味道中更加特突出。
-�蟹湯�食材和上一道菜一樣都是蟹肉,今道菜的蟹肉份量較多,而且全熟的蟹肉味道更濃,攪散蟹肉後味道更能滲透至整碗湯。青檸能夠提供微量酸味,令整碗湯更加清新。
-�龍蝦刺身�雖然份量不多,不過廚師的創意足以彌補。廚師將龍蝦肉分了前後,前面的用水烚,後面的則用火炙,再配上不同醬料。無論是口感還是味道都各有特色。而龍蝦頭的膏更是鮮味十足,好吃到想多吃幾隻。而最令我感興趣的則是龍蝦旁像乾花的龍珠果,它的果肉看起來像橙色的車厘茄,味道帶點獨特的清甜,作為伴碟很有意境。�-
鰻魚銀杏香菇飯�這裡的鰻魚並非以平常日式的照燒煮法,而是以鹽煮。雖然不少魚都以鹽燒或鹽焗,不過鰻魚卻很少,但原來這食法也不錯。菇和飯味道比較淡,配以味道突出的銀杏便剛剛好。�-
雜錦盆�對我來說,這道菜更像平常的頭盆,枝豆蕃茄炸薯片等小吃可算不過不失。但我佩服的是碟上最簡單的白紙和那片青葉,它們讓整碟菜看起來更像一件藝術品。試想想如果只將食物直接放在碟上,跟自助餐有何分別?但添上些少伴碟,整個意境具體的呈現出來。�-
生粟米汁�這個菜上的時候純粹覺得賣相很有趣,跟之前費盡心思的擺位相比,這單調的外表來得有點突然。不過喝下第一口後便明白廚師心思其實放在食物的質素和製作上。廚師將新鮮的生粟米磨成汁,將粟米渣隔走,重覆多次直至粟米汁變得滑溜。生粟米汁甜的程度像果汁一樣,與平常所喝的粟米湯非常不同。
-�帶子蓮藕蓉�這顆帶子真是十分巨型,與OK手勢的圈差不多尺寸。不過我個人比較喜歡生帶子的鮮味,而且醬汁味道太淡,所以這道菜個人沒太大好感。
-�香菇飯與味噌湯�這個飯看起來很普通,但味道卻很複雜。鮮菇的味道完全走入飯粒裡,上面的香料味道非常濃烈。飯沾著少量小果實,吃起來有點像涼涼的薄荷。湯也十分濃郁,對於喜歡湯水的我絕對想多喝幾碗。
-�綠茶和紅豆栗子榚�這綠茶應該是加了牛奶,口感非常滑。表面發起的泡喝起來有點像飲啤酒的感覺。紅豆栗子榚對我來說太甜了,不過整體來說味道是不錯的。
-�お任せ就像拆禮物一樣,在不同時份和餐廳都帶有不同的驚喜,所以即使嚐過一次也未必夠喉。除了青草窠外,以下幾間餐廳的お任せ也是非常有名,甚至獲得米芝蓮推介,東京「壽司大」(現址為豊洲)和大阪「壽司處黑杉」相信很多香港人都聽說過或品嚐過。而懷石料理方面,位於北海道的「素」亦曾有朋友向我推介。假如未來有機會再到日本工作或旅遊,再向大家分享吧。
-�最後,如果大家有興趣品嚐懷石料理或其他お任せ,以下幾點希望大家謹記。記得提早向餐廳訂位並請不要「放飛機」,如有食物過敏亦請盡早與廚師聯絡,因為廚師需要提早預留食材。另外希望大家明白,品嚐懷石料理主要是一種文化體驗,還記得懷石料理是以伴茶為主嗎?料理的份量從不是其重點,所以未必吃得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