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屆美台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即將召開!🤝🤝🤝
想認識這項重要的美台關係進展嗎? 想一站了解關於TIFA的知識嗎? 精彩基礎TIFA懶人包來了:
✅TIFA與TIFA會議是什麼?
美台「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為雙方討論與尋求解決貿易與投資議題之重要平台,亦涉及區域與多邊事務協調。TIFA會議乃在此協定下所進行的高層會談。
✅TIFA 會議何時召開?
美台於1994年簽署TIFA,自1995至2016年間,美國與台灣輪流主辦高層會談共計10次。第11屆TIFA會議將以視訊形式於台北時間2021年6月30日舉行。
✅TIFA 會議誰將參與?
第11屆TIFA會議將由美國貿易代表署、台灣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美國在台協會與相關美台政府部會人員出席。
✅TIFA為什麼重要?
TIFA做為美台主要經貿高層諮商機制,期可提升雙邊共同利益,並強化既有戰略性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
AIT is pleased to announce the upcoming 11th Trade and Investment Framework Agreement (TIFA) Council meeting. Learn more here:
✅What is TIFA and TIFA Talks?
TIFA is the U.S.-Taiwan "Trade and Investment Framework Agreement." This i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the United States and Taiwan to discuss and try to resolve trade and investment issues, and also to coordinate on regional and multilateral matters. TIFA Talks refer to high-level talks that happen under the terms of the TIFA.
✅When are TIFA Talks?
The U.S and Taiwan signed the TIFA in 1994. Since then, the U.S. and Taiwan have hosted 10 high-level talks alternately from 1995 to 2016. The 11th Trade and Investment Framework Agreement (TIFA) Council Meeting will be held via digital video conference on Wednesday June 30th, Taipei time.
✅Who attends TIFA Talks?
The 11th TIFA Council meeting will include the 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 (USTR) and Taiwan’s Office of Trade Negotiations (OTN), the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AIT), and other U.S. government and Taiwan government agencies.
✅Why is TIFA important?
The TIFA provides the principal mechanism for bilateral high-level economic and trade consultations. The TIFA hopes to advance U.S. and Taiwan mutual interests, and strengthen the strateg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 that exists between our two economies.
ustr taiwan 在 柯建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TIFA談判恢復在即 台美關係再進一步 呼籲朝野共同支持國家安全與經貿戰略】
昨天(6/10)晚上,行政院經濟貿易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兼政務委員鄧振中,與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舉行了視訊會議,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發表聲明指出,雙方同意,美台「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會議(Trade And Investment Framework Agreement Council)」將在未來幾星期內召開,詳細時程將由將由 美國在台協會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以及 Taiwan in the US 規劃。行政院經貿辦也發布聲明,表示視訊會議的氣氛相當融洽,也非常有建設性,鄧振中談判代表向美方表示,我方在去年8月宣布訂定豬肉萊克多巴胺殘留標準,充分顯示我推動國際化,以及深化與美國雙邊經貿關係的決心。
回想去年的8月, 蔡英文 Tsai Ing-wen 總統宣布將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台灣,一時間,各個在野黨紛紛群起而攻之,儘管民進黨一再重申,含萊克多巴胺的美國牛肉早已在2012年馬英九時期開放進口,到現在並沒有任何食品安全的問題,同時也不斷的說明,這會是與美國經貿談判上的一大障礙,然而沒有一個在野黨聽得進去,渾然不察,國際外交,就是一種交換與談判,我們如果不主動伸出友誼之手,又怎能期待別人幫助台灣?
這也是為什麼,國際媒體在報導台美經貿談判的同時,都會強調,八月公投結果的重要性,這意味著美國其實也在看,美方釋出的善意,是否真的能夠換得台灣人民的理解?在野黨是否不斷地藉此煽動反美情緒?這些都是美方觀察的重點,也意味著台灣是否能真正走出國際,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
台美TIFA談判上一次舉行已經是2016年,這一次是睽違5年首度舉行。這幾年來,台美關係一直走在進步的軌道上,無論是川普總統或是拜登總統,都不吝以實際的行動支持台灣,美國國會也接連通過許多對台有利的法案,上週,美國三位參議員更是直接飛到台灣宣布對台灣提供75萬劑疫苗,這些都是美國對台灣友好的表現。
【最後我們在這裡呼籲】
在野黨不要再操作無限上綱的社會對立,更不需要毫無國際戰略視野的政治操作,共同支持台灣的國家安全與經貿戰略,方為台灣之福。
相關新聞於連結處。
#TIFA
#真朋友真進展
ustr taiwan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美外交有進展?期許外交部拿出專業,不辱國命】
近年台美關係多有進展,外交部專案報告也列出許多成績。既然是真朋友,就應該要有真進展。
今早外交部吳釗燮部長來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報告「台美關係之現況與未來發展」,許多委員也針對大選後台美關係、經貿談判進展、外交部推特爭議、1031國安高層會議等議題質詢部長。虹安也抓緊列席質詢時間,向外交部提出以下三個重要問題:
📌1⃣️社群帳號發文機制與管理頻出狀況,小編專業是否足夠?
美國《華盛頓郵報》📰10月30日一篇以〈Taiwan frets over how a Biden administration would deal with China〉為題的報導,當中提到我國政府官員曾因刪減民主黨人的道賀片段而向民主黨道歉,外交部已經否認。虹安則注意到了這篇報導中所透露的其他情況。
該報導中提到我國外交部的官方推特,曾在去年1月13日分享美國右翼新聞網站布萊巴特新聞網(Breitbart News Network)的文章,該新聞網站的前執行董事正是川普總統的前顧問史蒂芬·班農(Steve Bannon)。當時這樣的轉推就曾引來外界質疑認為偏頗與不專業,後來外交部推特刪文;而在上週的10月27日,我國駐美代表處(TECRO)的官方推特帳號又轉貼了一則美國第一夫人梅蘭妮亞(Melania Trump)替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在賓州助選的推文,受到網友熱議,而後再度刪文❌。
今日虹安據此質詢外交部曾厚仁次長,應注意他前面回覆王婉諭委員這件事認為「#沒造成什麼後果」的態度是不對的😠 ,如果包括上述道賀影片的風波,這已經是二度甚至三度讓外界認為台灣政府對於美國總統大選有明顯的偏好,甚至連主流大報《華盛頓郵報》都撰文談論此一現象,#怎麼可以說沒有影響!更不要說,外交靠的應該是紀律和專業,而不是輕率的以有無後果來論斷!
小編按下Enter鍵的一瞬間,發出的內容就代表中華民國政府🇹🇼的官方立場。
如果政府不想被說是「#小編鍵盤治國⌨️」、#尾巴搖狗,就應該對於社群發文有更嚴謹的管控機制。
虹安當場質詢曾次長,目前外交部包括駐外代表處管理社群媒體如Facebook、Twitter等社群媒體的小編,是否全部為#外交特考招考具備公務員身份、受過完整訓練的#國際新聞人員?還是有其他管道進來的人力?或是外包公關團隊經營?現行外交部社群媒體的相關發文審核機制是什麼?
曾次長回答:「是由駐美代表處新聞組的人員在負責,都是有經過訓練招考的人員。」
但如果不是外包人員操作還會持續產生爭議失誤,是否代表我們駐外新聞人員的素質與訓練有待加強?發文機制之風險控管也有很大的檢討空間。這個問題,虹安將會繼續追蹤與釐清,確保我國在新媒體上對國際發聲的專業性與嚴謹性。
📌2⃣️經貿對話進度、BTA復談端賴USTR貿易總署態度?!
九月中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Keith Krach)旋風訪台,各界一度期待兩國經貿關係更上層樓,但在我國宣示放寬萊豬美牛進口以後,「台美經濟與商業對話」仍然只聞樓梯響。從原本說可望大選前舉行,到現在時程難以確定。吳釗燮部長也對外表示只能「為台美經濟對話做好準備」、「有進度都會對外說明」。
根據《紐約時報》日前報導,「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Robert Lighthizer)力挺中國大陸落實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即便國務院和白宮國安會對台友善,賴海哲也不願啟動對台貿易談判。」即便10月1日有高達50位美國聯邦參議員聯名致函賴海哲,籲請支持台美洽簽雙邊貿易協定(BTA),但事情看來似乎暫時沒有轉機,顯示美國政府內部對於進一步深化美台經貿關係仍有不同意見。
對此,曾次長只回應道:「一直有和USTR(美國貿易代表署)保持聯繫,希望賴海哲貿易代表可以改變立場。」但曾次長也坦承:「賴海哲認為 #美中之間的貿易畢竟還是很重要,他不希望那邊在還沒有處理到一個階段以前就來跟台灣做處理(BTA)。」
虹安追問:「可是,台灣都已經發文蓄勢待發開放萊豬美牛進口,外交部應對方式和進度又是如何?」
曾次長對此承認:「賴海哲也是支持我們有這個動作(開放市場),所以這至少是一個障礙的排除。」
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到,美中與美台之間的三角政經賽局十分複雜,許多的議程糾葛在一起,萊豬美牛的開放,被視為是一種貿易壁壘的移除,然而兩國的經貿發展,卻也還是受到美中貿易關係糾葛而延宕⋯⋯
虹安要督促也希望外交部能夠多加努力溝通,為已經準備付出代價的國人爭取最大的利益。
📌3⃣️參議員提出「台灣關係加強法案」,與吳部長外交態度違逆?
美國聯邦參議員魯比歐(Marco Rubio, R-FL)及孟克利(Jeff Merkley, D-OR)在10 月20 日提出的「台灣關係加強法案」(Taiwan Relations Reinforcement Act)中,建議美國駐台代表——也就是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處長——需比照一般美國駐外大使,須經過參議院同意方得任命,並在該法施行後獲得「代表」頭銜。
這也就是說,台美關係將進一步「升格」往正式的、官方的方向去走,而外交部吳釗燮部長在9月20日接受美國美國全國公共電台(NPR)專訪時卻說「台美不尋求全面的外交關係」,這樣的態度與上述美國參議員的提案是否有矛盾?為何多次談及樂見台美關係升溫卻又不尋求全面外交關係?
曾次長回答說:「部長曾經很多次澄清他的說法,台美沒有要全面建交為主要目標,但後來立法院通過的新的對美決議,外交部就遵循。」
虹安認為,美國對台灣的各種支持與聲援我們都非常樂見,但我國的外交首長不應該有這種混淆甚至可能引起外界困惑的主張,究竟是要說給誰聽的呢?對美關係是我國最重要的對外關係之一,在政治、經濟、文化、公衛與科技領域都有許多優良的合作傳統或新搭建的協力橋樑。面對我國對美關係的發展,外交部應該要拿出更嚴謹與專業的態度,才能夠對得起台灣人民的付託。「使於四方,不辱國命!」
ustr taiwan 在 AmCham Taiwan - The US Trade Representative (USTR)... 的推薦與評價
The U.S. Trade Representative (USTR) recently released its 2020 Report on Foreign Trade barriers. Among the remaining challenges for Taiwan are th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