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談Big Data,但台灣真的有大數據公司?
文 / 邱莉燕 攝影 / 池孟諭、陳之俊
2020-06-04
在台灣,大數據是最流行的科技詞彙之一,各行各業公司從大到小也積極展開數位轉型,然而,誰能說得出台灣有哪些知名的大數據公司?台灣有大數據產業嗎?
大數據公司有兩種,一種提供大數據分析服務,在台灣有相當多公司從事數據整理與相關工具的業務,但性質更偏向顧問諮詢服務。
再一種是日常生產大量數據的企業,在主業之外,以主業為基礎再去發展數據的分析應用,一則優化企業的業務,二可將大數據服務作為新產品進行銷售。
不管哪一種,台灣還稱不上有大數據產業。觀察全世界的大數據公司,台灣還只是「小媳婦」。
「這是一個非常燒錢的行業,」數據公司「威朋(Vpon)」創辦人兼執行長吳詣泓說,數據如何變成一門生意,巨大的資本支出便是一個門檻。
以威朋為例,這家在台灣與香港稱得上「資深」的數據公司,從投入到產出砸下數億台幣進行開發研究,光是數據儲存的租金的費用一年就百萬美元,資料科學家或軟體工程師的基本年薪,資淺的百萬起跳,資深的更達數百萬元。
大數據創業艱辛:「沒有收入,整整空燒三年多!」
2008年,吳詣泓與另一位志同道合的夥伴,在夥伴的五股家中創業,員工只有兩個人,如今成長到200位員工。
12年來篳路藍縷,但也見證了台灣的大數據發展從無到有。
威朋的商業模式歷經數度轉換,一開始做的是App,2010年隨著行動上網高速增長,於是轉型做行動廣告,賺到第一桶金。2015年大數據在全世界萌芽,再次轉型。
「五年前轉型做數據的時候,團隊也有很多人不看好,有些人因此一起離開,」吳詣泓回想當初幾乎沒有收入,到2017年才有第一個客戶,整整空燒了三年多,最保守估算,直接成本燒了超過1億2000萬以上,「當公司沒有收入,沒有人不慌的。」
忍受著零收入的孤獨,嚴厲考驗著公司的經營者,吳詣泓那時候能堅持下來,多虧了對於數據這件事情有信念,「團隊裡面有一群人,是數據的信仰者。」
五年前大數據是未來:「如今講大數據,未來就是現在!」
對比五年前與現在,當時講大數據,很多企業覺得那是未來,但如今,所有人都認為是「未來就是現在」。
數據公司依靠海量資料而活,然而台灣的數據量都很小,因為人口就是2300萬人,導致台灣的大數據公司大多選擇往外走,賺其他國家的錢,事後也證明是公司的生存之道。
「台灣大數據公司比較大的困境是,台灣沒有本地的大量數據,」吳詣泓說,如果一個大數據公司在台灣本地經營,市場規模會受限,需要走出去。「像威朋就是靠整個亞洲市場來養活工程師。」
再以數據量而言,威朋的台灣月活躍用戶一直維持在2000萬個移動終端,幾乎沒有增長。
但相較於海外,威朋每個月可以接觸到全亞洲的活躍、不重複獨立終端,高達9億個用戶的手機或平板電腦等,讓威朋建立起數據的競爭力。
大數據在台困境:「台灣缺乏本土大量數據!」
威朋的優勢是「移動軌跡數據」,數據業務的主力戰場在日本,也是第一家成功打入日本總務省(相當於台灣的內政部)的台灣企業。其他如日本國家旅遊局及其大阪、東京、北海道、沖繩、京都等旅遊局,還有JR、JAL日本航空、近畿鐵路等,亦皆是威朋的客戶。
以旅遊類客戶為例,威朋的特點是幫助日本客戶建立亞洲各國入境旅客的數據,為不同的移動終端「貼標」,分析出外籍遊客在日本的移動路線、偏好景點、停留時間等,甚至是網購資訊。
吳詣泓表示,實力過硬才有機會,威朋能在保守的日本市場獲得成功,憑的便是硬實力的技術能力。
台灣有優秀數據公司:「但問題是,如何走出台灣?」
「台灣其實有非常多非常優秀的數據公司,現在的問題在於如何走出台灣?」吳詣泓點出關鍵。
一群來自史丹佛、柏克萊、台灣大學的資料科學團隊,在2015年成立了行動貝果(MoBagel)。公司選擇在美國註冊,也是突破台灣市場侷限的思考邏輯。
行動貝果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鍾哲民指出,資料科學很早期是從美國發源,做得最普及也是美國,所以美國普遍是大數據產業的生態系。
美國新的趨勢是愈來愈多企業,把自己當成「data company」。比方,Uber不再只是汽車公司、Airbnb也不再只是地產公司,它們其實都是數據公司。人才匹配網站LinkedIn聘僱了600~700位資料科學家,甚至微軟開始也轉型做數據公司。
鍾哲民觀察到,即使是像沃爾瑪(WalMart)、Nike等傳統零售巨頭,這兩年也在頻繁併購AI數據分析的公司。
數據是企業命脈:「WalMart、Nike等大咖正在內建數據分析團隊!」
「為什麼?因為這些公司知道數據是命脈,所以in house在做,」鍾哲民說,美國企業早已充分認知數據實在太過重要,數據是核心業務,所以要操之在己,「寧願買公司進來,也要自己做。」
從世界潮流來看,企業數據分析的能力,未來都將需要內化。換句話說,任何公司若是依然仰賴第三方協助進行資料的分析,基本上這家公司是走在被淘汰的路上。
順應趨勢,於是行動貝果的商業模式,定位在將高難度的數據模型做成一個「工具」。這種工具易懂、方便使用,降低企業進入數據決策的門檻,無須投資超級鉅額的金錢與人力。
總結來說,前進數據量夠大的海外市場,方能使大數據公司擁有發展的機會。同時,針對客戶的痛點提出解決方案,強化企業的韌性,將是適應多變世局的不變策略。
有趣的是,當未來所有公司都將是數據公司的時候,台灣的大數據產業或許有機會化整為零、撐出另一片天。
附圖:數據公司「威朋(Vpon)」創辦人兼執行長吳詣泓。池孟諭攝圖/數據公司「威朋(Vpon)」創辦人兼執行長吳詣泓。池孟諭攝
行動貝果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鍾哲民。圖/行動貝果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鍾哲民。取自行動貝果 MoBagel Inc.臉書
資料來源:https://www.gvm.com.tw/article/73061?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social&utm_content=73061&utm_campaign=share&fbclid=IwAR3LjUINzEkWiejevO8KK2g2g95YWWQnwFIZFfXpA9cpaz-bRa62QxXXGH4
「vpon薪資」的推薦目錄:
- 關於vpon薪資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vpon薪資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vpon薪資 在 余宛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vpon薪資 在 [心得]我在vpon待滿一年- 看板Soft_Job 的評價
- 關於vpon薪資 在 blog/articles/我在Vpon 的這一年.md at master - GitHub 的評價
- 關於vpon薪資 在 #佳文分享【Vpon威朋大數據HR... - 人資小週末社群社企/ 點亮 ... 的評價
- 關於vpon薪資 在 [請益] 請問一下有人知道Vpon這家公司嗎? - soft_job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vpon薪資 在 8家公司面試心得(威聯通威朋傳奇…) | 威朋業務PTT 的評價
- 關於vpon薪資 在 【威朋實習ptt】[推坑]關於我在vpon的心得-... +1 | 健康跟著走 的評價
- 關於vpon薪資 在 [心得] F2E的面試心得(Richi/Vpon/Mozilla..) - 看板Soft_Job 的評價
- 關於vpon薪資 在 [心得] Fortinet/vpon 面試- 看板Soft_Job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vpon薪資 在 2019找工作面試紀錄 - xnum's blog 的評價
- 關於vpon薪資 在 [心得] 天鏡/inLine/威睿/停車大聲公/Vpon 面試- 看板Soft_Job 的評價
vpon薪資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瘋談Big Data,但台灣真的有大數據公司?
文 / 邱莉燕 攝影 / 池孟諭、陳之俊
2020-06-04
在台灣,大數據是最流行的科技詞彙之一,各行各業公司從大到小也積極展開數位轉型,然而,誰能說得出台灣有哪些知名的大數據公司?台灣有大數據產業嗎?
大數據公司有兩種,一種提供大數據分析服務,在台灣有相當多公司從事數據整理與相關工具的業務,但性質更偏向顧問諮詢服務。
再一種是日常生產大量數據的企業,在主業之外,以主業為基礎再去發展數據的分析應用,一則優化企業的業務,二可將大數據服務作為新產品進行銷售。
不管哪一種,台灣還稱不上有大數據產業。觀察全世界的大數據公司,台灣還只是「小媳婦」。
「這是一個非常燒錢的行業,」數據公司「威朋(Vpon)」創辦人兼執行長吳詣泓說,數據如何變成一門生意,巨大的資本支出便是一個門檻。
以威朋為例,這家在台灣與香港稱得上「資深」的數據公司,從投入到產出砸下數億台幣進行開發研究,光是數據儲存的租金的費用一年就百萬美元,資料科學家或軟體工程師的基本年薪,資淺的百萬起跳,資深的更達數百萬元。
大數據創業艱辛:「沒有收入,整整空燒三年多!」
2008年,吳詣泓與另一位志同道合的夥伴,在夥伴的五股家中創業,員工只有兩個人,如今成長到200位員工。
12年來篳路藍縷,但也見證了台灣的大數據發展從無到有。
威朋的商業模式歷經數度轉換,一開始做的是App,2010年隨著行動上網高速增長,於是轉型做行動廣告,賺到第一桶金。2015年大數據在全世界萌芽,再次轉型。
「五年前轉型做數據的時候,團隊也有很多人不看好,有些人因此一起離開,」吳詣泓回想當初幾乎沒有收入,到2017年才有第一個客戶,整整空燒了三年多,最保守估算,直接成本燒了超過1億2000萬以上,「當公司沒有收入,沒有人不慌的。」
忍受著零收入的孤獨,嚴厲考驗著公司的經營者,吳詣泓那時候能堅持下來,多虧了對於數據這件事情有信念,「團隊裡面有一群人,是數據的信仰者。」
五年前大數據是未來:「如今講大數據,未來就是現在!」
對比五年前與現在,當時講大數據,很多企業覺得那是未來,但如今,所有人都認為是「未來就是現在」。
數據公司依靠海量資料而活,然而台灣的數據量都很小,因為人口就是2300萬人,導致台灣的大數據公司大多選擇往外走,賺其他國家的錢,事後也證明是公司的生存之道。
「台灣大數據公司比較大的困境是,台灣沒有本地的大量數據,」吳詣泓說,如果一個大數據公司在台灣本地經營,市場規模會受限,需要走出去。「像威朋就是靠整個亞洲市場來養活工程師。」
再以數據量而言,威朋的台灣月活躍用戶一直維持在2000萬個移動終端,幾乎沒有增長。
但相較於海外,威朋每個月可以接觸到全亞洲的活躍、不重複獨立終端,高達9億個用戶的手機或平板電腦等,讓威朋建立起數據的競爭力。
大數據在台困境:「台灣缺乏本土大量數據!」
威朋的優勢是「移動軌跡數據」,數據業務的主力戰場在日本,也是第一家成功打入日本總務省(相當於台灣的內政部)的台灣企業。其他如日本國家旅遊局及其大阪、東京、北海道、沖繩、京都等旅遊局,還有JR、JAL日本航空、近畿鐵路等,亦皆是威朋的客戶。
以旅遊類客戶為例,威朋的特點是幫助日本客戶建立亞洲各國入境旅客的數據,為不同的移動終端「貼標」,分析出外籍遊客在日本的移動路線、偏好景點、停留時間等,甚至是網購資訊。
吳詣泓表示,實力過硬才有機會,威朋能在保守的日本市場獲得成功,憑的便是硬實力的技術能力。
台灣有優秀數據公司:「但問題是,如何走出台灣?」
「台灣其實有非常多非常優秀的數據公司,現在的問題在於如何走出台灣?」吳詣泓點出關鍵。
一群來自史丹佛、柏克萊、台灣大學的資料科學團隊,在2015年成立了行動貝果(MoBagel)。公司選擇在美國註冊,也是突破台灣市場侷限的思考邏輯。
行動貝果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鍾哲民指出,資料科學很早期是從美國發源,做得最普及也是美國,所以美國普遍是大數據產業的生態系。
美國新的趨勢是愈來愈多企業,把自己當成「data company」。比方,Uber不再只是汽車公司、Airbnb也不再只是地產公司,它們其實都是數據公司。人才匹配網站LinkedIn聘僱了600~700位資料科學家,甚至微軟開始也轉型做數據公司。
鍾哲民觀察到,即使是像沃爾瑪(WalMart)、Nike等傳統零售巨頭,這兩年也在頻繁併購AI數據分析的公司。
數據是企業命脈:「WalMart、Nike等大咖正在內建數據分析團隊!」
「為什麼?因為這些公司知道數據是命脈,所以in house在做,」鍾哲民說,美國企業早已充分認知數據實在太過重要,數據是核心業務,所以要操之在己,「寧願買公司進來,也要自己做。」
從世界潮流來看,企業數據分析的能力,未來都將需要內化。換句話說,任何公司若是依然仰賴第三方協助進行資料的分析,基本上這家公司是走在被淘汰的路上。
順應趨勢,於是行動貝果的商業模式,定位在將高難度的數據模型做成一個「工具」。這種工具易懂、方便使用,降低企業進入數據決策的門檻,無須投資超級鉅額的金錢與人力。
總結來說,前進數據量夠大的海外市場,方能使大數據公司擁有發展的機會。同時,針對客戶的痛點提出解決方案,強化企業的韌性,將是適應多變世局的不變策略。
有趣的是,當未來所有公司都將是數據公司的時候,台灣的大數據產業或許有機會化整為零、撐出另一片天。
附圖:數據公司「威朋(Vpon)」創辦人兼執行長吳詣泓。池孟諭攝圖/數據公司「威朋(Vpon)」創辦人兼執行長吳詣泓。池孟諭攝
行動貝果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鍾哲民。圖/行動貝果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鍾哲民。取自行動貝果 MoBagel Inc.臉書
資料來源:https://www.gvm.com.tw/article/73061…
vpon薪資 在 余宛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分享非常重視人才、去年將20%股權給員工的威朋Vpon創辦人 Victor Wu,創業以來善用各國人才走入國際的經驗:
quote :「台灣人若只想要用台灣人,這樣的思維只會畫地自限,應該善用全球人才,發揮他們的能力與價值,讓台灣人做產品,香港人做銷售,大陸人做市場,歐洲人做底層研發,東南亞人做區域運營,讓所有人才的優勢可以發揮, 把台灣作為總部,吸引全球頂尖人才為台灣所用,我們就不用再羨慕矽谷能影響全球。」
提高薪資水準需要產業轉型,產業轉型需要新的人力資源思維。全球產業經濟型態改變,過往製造業的人力思維模式也需要改變。
我想述說一下一個創業型公司對於引進海外人才的看法。
Vpon威朋,現在大約1/3的員工是外籍人士,其中包括香港人、中國大陸人、日本人、捷克人、瑞典人、烏拉圭人、馬來西亞人等等超過10個國籍的同事一起工作。我們經常用英文溝通,研發團隊的早會也都是英文,我們在找人,後勤單位必考英文,不是會說英文很屌,而是它是基本的工具,必須會用。這是基本盤。
回到人才上面,在幾年的經營後,我們開始發現,每個國家的人才,都有不同的專長,舉例來說,台灣人擅長研發與產品,因為大家工程師的性格很強,對於技術產品如何推到全球市場也很有經驗,但問題是不擅長行銷與銷售,包裝產品與公司的能力比較弱。香港人普遍英文好,聰明又勇敢,一開始就擅長與全世界市場打交道,貿易導向的國家,很會銷售。歐洲(瑞典、捷克)的同事,一般來說步調比較慢,但做事情非常仔細,對於數據與研發細節理論等基礎科學的興趣非常高,比起台灣人更適合做底層的研發工作,但一半速度就慢了些,但做出來的產品品質非常好,常常令我們驚艷,同時也非常樂於分享。日本人做事非常小心,很不喜歡說大話,所以每個產品的細節都會小心求證,但一旦他們相信了,他們就會非常有自信去跟市場溝通,整個日本市場的氛圍也是非常謹慎的,大家都很在乎Credit(信用),所以也不會亂說話,客戶付錢做交易是令人訝異的準時,非常令人佩服。東南亞(如馬來西亞)的團隊非常國際化,一般人都可以說4~5種語言,包括中文、英文、閩南語、馬來文、廣東話,甚至馬來語可以跟印尼話互通(有點像是閩南話跟台語的關係,很類似),這是非常少見的多國語言的人才,一些東南亞華人工作非常認真,聰明負責,這是很棒的市場尖兵。
綜合上面來說,台灣人若只想要用台灣人,這樣的思維只會畫地自限,應該善用全球人才,發揮他們的能力與價值,讓台灣人做產品,香港人做銷售,大陸人做市場,歐洲人做底層研發,東南亞人做區域運營,讓所有人才的優勢可以發揮,把台灣作為總部,吸引全球頂尖人才為台灣所用,我們就不用再羨慕矽谷能影響全球。美國的核心戰略,其實就是頂級人才戰略,頂級人才,不僅可以鍛鍊本地人才,激發更多想像力,互相競爭求進步,這才是國家應有的戰略思維,而不是保護主義,閉關自守。有哪個國家過度保護的產業,能征戰全球的?
我全力支持國際人才全面引進,不要怕競爭,台灣人才很優秀,經得起競爭,一旦競爭鍛鍊了好人才,成就了好公司,台灣才會變成有競爭力。
政府不應該把頭放在土裡,像鴕鳥,應該更大氣的接納全球人才,不要怕沒見過世面的選民給負評,擔心選票,你業績做好了,選民是聰明的,會往你這靠的。
英雄要創造時勢,這個環境下的政府,沒有退路了,只能勇敢,大破大立,國家才有未來!
請各位政治人物不要擔心自己的政治前途,做正確的事情,人民會支持你的,勇敢做夢,造夢,我們台灣需要真正有魄力的領導者,不是一群只是討好選民的懦夫。
Karen Yu加油。
vpon薪資 在 blog/articles/我在Vpon 的這一年.md at master - GitHub 的推薦與評價
這裡不分享面試經驗,純屬分享我在這家公司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氣氛。 [MI Team]. 為何是MI 以及為何全名為Mobile Innovation,其實到現在我還是不知道,或者直接稱為較 ... ... <看更多>
vpon薪資 在 #佳文分享【Vpon威朋大數據HR... - 人資小週末社群社企/ 點亮 ... 的推薦與評價
求職徵才/實習正 職快速面試(台... ... Friday』創始於2009/07/24(五),由創辦人盧世安先生所發起之人資工作者交流聚會(每周一次)。 ... 021年中)~被商業週刊稱為全台最大/ ... ... <看更多>
vpon薪資 在 [心得]我在vpon待滿一年- 看板Soft_Job 的推薦與評價
Hi 版上的大大好
小弟自2014年10月加入VPON之後到現在也超過一年
之前2/7號發過推坑文
待滿一年 來講講一些心得
我個人比較想講的是技術這方面
個人覺得在科技業工作
能力要有辦法隨著時間累積起來
尤其在一間公司 用的技術要不斷更新不斷進步
當然公司好好的不會沒事換技術 畢竟都是成本
會不斷精進技術是因為公司不斷成長
市場越來越大 遇到問題越來越多
所以會痛 大家就很想要技術的精進來改善
我待的這一年, 做的module都是同一個
不斷讓它更好(出生到長大 就自己的小孩咩)
比如隨著產品規模越來越大 長到Big data level 就開始作亂
系統本身fully concurrency
但最後走到mysql
就是卡在那千萬筆data(本身已經preprocess過了,row data無法估計)
當然有很多解法拉, 只是市場環境沒有這麼多時間讓你擔下再重新架構
不是設計不好, 是市場成長快到超出預估
所以會有短期解法 接著的架構移植 一個很完善的solution design
主要都是在學習Big data process與distributed system知識
還有程式怎麼寫 抽象化怎麼設計 測試如何完善 效能不斷提升 各種架構的優劣
都是我這一年來建立的基礎
公司本身就是身處在戰場之中 問題解起來會充滿很多成就感
是一間充滿許多樂趣與挑戰的工作環境
總是有新的技術可以摸
真的有興趣都可以自己領取來做
然後就是很喜歡公司的風氣跟文化
我是整個team裡面最嫩最菜的一枚
能活到現在也是同事拉拔長大(還是很廢XD)
遇到問題 前輩都很熱心幫忙解答 教我很多知識
現在漸漸的遇到問題可以自己解決或者自己思考出合適的答案
或者幫忙其他比較忙碌的夥伴
最棒的工作環境就是跟很棒的人一起co-work
每次趕完一次進度 我們會一起提出好的事情跟改進事項
很多人都提出很喜歡跟很棒的人一起工作
有問題大家立刻解決, 有好的設計, 大家跟著學著用
每次code review都覺得收穫很多 好的不好的都是促進下一行code更完美
有好玩的 有福利的都是大家一起參與
周遭夥伴總是不斷精進與分享
比如有很專業的捷克同事很擅長functional programming
就辦scala functional programming講座
QA Architect 介紹完整的devop process
不只聽聽就好, 團隊都逐步導入開發流程 來讓大家真的實踐這些理論
然後打造更完美的產品
其他的 福利
基本上每周五吃吃喝喝的RD 技術分享會(同樂會!?)
最近還有每個月的解題大賽要開始了
好比解leetcode題目 輸的罰喝啤酒(有人直接喝酒!?)
第一年就16天年假(放完了XD)
公司有按摩師(很搶手...)
有很好笑的HR manager(失戀 發瘋都有藥醫)
沒有準時上下班 各團隊各自管理(打卡!?)
6點就差不多走一半了 8點的準備關燈
上班很自由 能讓你好好發揮專長 好好完成工作
待遇就看你能力了
最後最重要的是
公司很多年輕正妹女同事!! sales, account service, designer等等
為了表示誠意 偷渡HR小天使上班的樣子
我們dsp rd team現在缺人
qa也缺人
op也缺人
data team也缺人
不只是技術的, 如果104有看到其他職缺
有興趣的朋友 站內信我吧
會有面試機會!!
(會跟你聯繫的一定是HR小天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0.162.2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449113899.A.32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