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很多人提到建立運動習慣,第一時間就是想到跑步,因為省錢方便,又不需要人陪,一雙跑鞋就可以出發。我也注意到這幾年,政府衛教文宣全民運動,海報中的人物通常都是在跑步。甚至也有些專業人士分享經驗,,主張靠跑步就能提升下半身肌力,未必要去健身房。很多網友因此很迷惑,詢問我如果想要培養運動習慣,到底該選跑步還是肌力訓練?
以自己為例,當初我就是從跑步開始擺脫坐式,養成了規律運動的習慣。。從跑半小時就快死掉到完成好幾場全馬,為了累積跑量完成比賽,我開始調整生活作息,早睡早起,減少酒精攝取、了解食物營養素,還動手準備健康餐點。不僅體脂回到正常,整個人精神氣色甚至脾氣也變好。那陣子就常有同事和我開玩笑:「烏,跑步讓妳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基於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的概念,迷上跑步後,我開始不斷勸說身邊的人也跑起來。結果我先生跑沒幾次,就頻頻抱怨腳底怪怪的不舒服,我還安慰他「一開始都這樣,跑多就好了」。結果,他不但沒改善,還越跑越嚴重,足底筋膜炎發作,每天下床踩地,就痛得該該叫。「本來沒運動沒事,一跑就出事」那陣子他總是把這句話掛在嘴邊。雖然我表面上一直笑他肌力差、不耐操,心裡卻愧疚認定是自己亂給建議,才會害他受傷。所幸後來傷好,他願意再相信我一次,換成一對一的肌力訓練。在教練督促和我的鼓勵之下,持續鍛鍊一年後,不僅能無傷痛每週跑6K,扛攝影器材拍攝整天也變輕鬆。
事後檢討起來,我認為,要培養運動習慣,一般人未必都適合從跑步開始。以我先生為例,因慢跑時反覆碰撞水泥地板,他長期久坐、久站,下肢肌肉緊繃無力,忽然增加跑量時,就容易引發足底筋膜炎。如果真的開始練跑,該同時注意肌力是否不足,避免運動傷害。我忽略每個人身體素質不同,就直接把自己成功的經驗強推給他人,就導致了他運動傷害。
如果是身體已有小病痛、甚至退化的人,要開始運動我現在比較會建議從肌力訓練開始。我就有不少朋友因久坐上班,常常下背痛,到後來彎腰都有心理障礙,擔心又會閃到腰,後來藉著肌力訓練的呼吸法,找到核心出力的方式後,漸漸不再腰痠背痛。另外也有認識的長輩,骨質已開始流失,靠著大重量訓練,這一、兩年骨密度微幅提升。這些好處都不是靠著跑步能得到的。
半年多前,我姑姑也終於願意開始重訓,雖然在那之前她已養成一天走一萬步的習慣,但第一堂課身體評估時,教練仍發現她雙手無法舉高,且無法不靠支撐蹲下坐起。姑姑平時為避免跌倒,穿褲子都會扶著牆壁,坐捷運也都搭電梯避免爬上爬下。一週一次的肌力課程到現在,她發現自己可以走得比較快,也敢爬樓梯,手也能抬得比較高,穿脫衣服不再感到疼痛,連睡眠品質也改善。更有趣的是,最近上課她還會得意地說,「肚子知道出力,就可以拿重」,也從一開始和教練討價還價,不願意加槓片,到現在會主動說「我覺得還行,還能再加!」
另外針對時間有限一週只能運動一次的人,我會建議直接找資深專業教練安排全身性的肌力訓練。因為在訓練量不足下,強度一定要夠,就得確保在安全的情況下增加重量。好比產後媽媽長期抱小孩、餵奶,一週一次的肌力訓練不僅是心情轉換,還能維持肌力與關節活動度。很多媽媽和我說,訓練後肩頸痠痛改善許多,身心靈都更有能力投入育兒。
要重申,每個人的身體條件、可分配的時間和金錢不同,所以該怎麼開始運動的答案也未必相同,專業人士即便是醫師的經驗和知識分享固然可貴,但有時也會出錯,大家還是得斟酌自身狀況去選擇適合的方式且不斷調整適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根據統計,近7成民眾都有椎間盤突出的問題。歌手吳克群也曾經因為椎間盤突出,腰痛到受不了,演唱會臨時喊卡。究竟這個造成我們腰痛、腿麻的症狀是怎麼發生的?學善治療體系顧問蔡永裕主任治療師說,這與我們日常生活的習慣大有關係! 椎間盤突出的原因? 蔡永裕主任說明,椎間盤突出從核磁共振的影像來看,可以分為...
下背痛無法彎腰 在 udn.com 聯合新聞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53歲婦人彎腰取物時,突然「啵」一聲,以為是肌肉拉傷,就醫卻沒有改善,轉到骨科後陸續發現肋骨骨折!
橘世代:精彩人生2.0,展開人生新風景
下背痛無法彎腰 在 湯士萱物理治療師 Suzanne Tang Physiotherapi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久站、久坐都好難受】物理治療師:學會「控制身體」,才不會出現下背痛
網頁好讀版:
https://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21/02/04/low-back-pain/
純文字版請往下滑👇,
很榮幸受到 社團法人臺灣物理治療學會 的邀請,與學會合作進行一系列的訪談。
學會非常地用心,特別找了專業的文字工作者、攝影師,協助將我們的專業,以更平易近人的方式傳遞給大家。
系列採訪報導,
【跳舞腿變粗?關鍵在肌肉控制力 】https://reurl.cc/V3aAdb
【五十肩】 https://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21/01/14/physical-therapy-3/
【骨盆底肌】https://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21/01/28/physical-therapy-5/
【下背痛】https://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21/02/04/low-back-pain/
------------------------------------------------------------------------------
(本文經合作夥伴 社團法人臺灣物理治療學會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聰明學會控制動作,告別下背痛〉)
標題:聰明學會控制動作,告別下背痛
文/張靜慧
50多歲的吳女士因推重物而導致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壓迫到神經,長年下背痛,嚴重到住院接受牽引治療,出院後一直穿著護腰,然而好景不常,3年後又復發。
物理治療師湯士萱第一次見到吳女士時,她連「坐」這麼基本的動作都無法好好完成,一坐下,痠、麻、痛從下背一路延伸到腿、腳底,站著煮飯也會痛,苦不堪言,每天下午都需要平躺在床上休息半小時。
湯士萱先透過問診、理學檢查等,確定疼痛的來源。「影像上看到的問題不見得是真正造成症狀的原因,要確認是否有其他的疼痛來源,」她解釋。
她發現,吳女士的症狀一部分來自椎間盤突出造成神經壓迫,一部分來自過度活躍及短縮的肌肉。
吳女士的腰椎經常會不受控制地向前彎曲,例如往前彎時,腰沒辦法保持一直線往前彎,或者髖關節、胸椎彎曲時,腰椎就跟著彎曲,造成腰椎與椎間盤負荷過大。
慢性疼痛也會造成某些肌肉過度活躍及短縮,某些肌肉被抑制,這樣的不平衡狀況也會使動作出現更多問題,疼痛不見好轉。
湯士萱替吳女士設計治療性的動作控制訓練,教她控制腰椎,不要不自覺前彎及旋轉。
同時訓練腰椎多列肌、髖關節前側髂肌的收縮能力,協助腰椎在彎曲與旋轉方向的穩定,椎間盤與腰椎關節才不會一直受到推擠,進而壓迫到神經。訓練也包含抑制過於興奮與短縮的肌肉,重新訓練肌肉的協調性;在訓練動作的同時,也要確認神經的狀況、活動度是否良好。
最後訓練最深層的小肌肉,讓它能在對的時間點收縮,以維持關節穩定,預防下背痛復發。
吳女士接受訓練一周後,感覺較有力氣, 兩個月後可以坐1~2小時,做志工站4~5小時,半年後可以到醫院當志工5天4夜,也可以跪地禮佛,甚至在風災後去當志工,協助災民清理家園,完全沒有症狀,終於擺脫下背痛的困擾。療程結束後,吳女士持續保持運動習慣,維持體力與靈活的身體,6年來沒有再復發。
撿東西不能彎腰?動作多元最好
很多人受下背痛之苦,久坐、久站、久走、彎腰、轉身都會痛,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造成下背痛的原因有很多,跟動作控制密切相關。「動作控制出了問題,椎間盤、關節、肌肉、神經、韌帶等組織受到不正常的拉力、過度負荷,久而久之就會開始痛,」湯士萱舉例,比如從站到坐,背部能不能隨心所欲地選擇保持一直線?如果能,表示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如果不能,關節、韌帶等組織受到拉扯,這個動作又持續做,就會造成疼痛。「隨心所欲控制身體,叫它動就動,叫它不動就不動,才不會出現下背痛。」
物理治療師的角色,就是幫助個案找出動作上的問題、評估動作,比如不自覺腰部往前或往後彎、骨盆扭轉或腰部扭轉等,並教個案如何控制動作,避免受傷、疼痛。「動作沒有絕對的對或錯,重點在是否能自主控制它,」她強調。
舉例來說,撿東西其實不是一定要把腰打直、不能彎。她有個個案以前椎間盤突出,為了保護腰部,撿東西時不彎腰,甚至練習穿鞋時也不彎腰,動作過於單一,結果造成骨盆腔的薦髂關節出了問題。「動作多元、每種動作都做得到,才是最好的。每次動作,壓力分散在不同的關節、肌肉,才能預防傷害,用得長久。」
被動治療效果有限,適度運動有助復原
湯士萱並不建議跟著網路常見「X招減輕下背痛」的文章或影片自行做動作,「因為下背痛的原因很多,疼痛的來源不同,症狀也不完全相同,應該先就醫由醫師或物理治療師檢查、評估,找出真正的問題。網路文章或影片有可能過於簡化問題,照著做不一定對減輕疼痛有幫助。」
也有民眾誤以為,既然痛,就多休息、別動,免得惡化,事實上,適當地動、正確地動有助復原。
曾有個案沮喪地問湯士萱:「我各種治療都試過了,可是還是痛,真的會好嗎?」她細問下發現,個案做的多是被動治療,比如電療、熱敷、按摩、拉腰等,「這些治療方式都不能讓肌肉變得有力、協調。就算疼痛暫時減輕,將來也可能復發。」
尋求專業協助,找到下背痛真正的原因,並藉由適度、正確的運動學會控制動作,克服下背痛並不是不可能的。
下背痛無法彎腰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根據統計,近7成民眾都有椎間盤突出的問題。歌手吳克群也曾經因為椎間盤突出,腰痛到受不了,演唱會臨時喊卡。究竟這個造成我們腰痛、腿麻的症狀是怎麼發生的?學善治療體系顧問蔡永裕主任治療師說,這與我們日常生活的習慣大有關係!
椎間盤突出的原因?
蔡永裕主任說明,椎間盤突出從核磁共振的影像來看,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
脫出、突出及膨出,而大部分的人都屬於膨出類型。
椎間盤是脊椎抵擋壓力的組織,蔡永裕主任指出,若我們使用不正確的姿勢,就很容易產生突出或膨出的現象。他也分享,曾有一位病患心血來潮想要挪動家中盆栽,但使用的姿勢並不正確,結果一搬就聽到「啪」的一聲,腰部就開始疼痛,並伴隨腳麻症狀。
椎間盤突出的高危險群
久站:專櫃小姐、搬運工人、老師等
久坐:上班族
蔡永裕主任提及,除了長期久站的行業外,隨著工作型態的改變,現今許多久坐的上班族,椎間盤突出的比例也逐年增加。
椎間盤突出錯誤的治療方式?
貼膏藥及拔罐:蔡永裕主任指出,常見到很多患者會在腰部貼膏藥或去拔罐,但這些都無法對症下藥。
護具:護具用久了反而適得其反,蔡永裕主任說,護具並無治療椎間盤的效果,但用久了反而會造成肌肉無力,脫下來後症狀將會更嚴重。
椎間盤突出一定要開刀嗎?
蔡永裕主任表示,95%椎間盤突出的患者無須開刀,可以藉由物理治療解決,若情況在6周後沒有改善,才會建議尋求外科處理。
椎間盤突出日常如何保養?
久坐或久站都可能造成椎間盤突出,蔡永裕主任建議:
多變換姿勢:日常生活中應?少坐、多站、多走路」,也就是不要長期維持同一種姿勢。
不坐沙發、矮椅子:可避免腰部彎曲,減少椎間盤壓力。
培養運動習慣:根據最新研究指出,「慢跑及快走」能使我們的椎間盤更健康。
椎間盤突出的緩解運動
站姿頂天立地運動
雙腳及髕骨朝前,雙手交疊,並置於肚臍下方。
將雙手往下扳,再一邊踮腳尖,一邊將雙手往上抬高。
脊椎旋轉運動
雙腳膝蓋彎曲靠攏,雙手打開與身體成十字型。
膝蓋向右轉,頭部則同步向左轉。視線那側的手掌向上,另一隻手則向下。
同樣的動作反方向也做一次,來回算一次,共做5次。
俯臥稱
雙手置於耳際,雙腳拇指相對。
用手的力量將上半身撐高,使腰椎形成自然的曲線。
使用坐姿腰捲枕
腰捲枕至於腰際,坐椅子時臀部應挪到最後面,將椅子坐滿。腰捲枕可以提供椎間盤往前支撐的力量。
【更多"疼痛麥擱來"影片】
媽媽手如何復健?物理治療師4招舒緩
https://youtu.be/jF_dDPtnE0U
下背痛最快緩解 有效預防 一次告訴你
https://youtu.be/qJIxDP7X8bQ
坐骨神經痛怎麼辦?2組動作有效舒緩
https://youtu.be/LQEO62g1rY8
【相關文章】
腰腿又痠又痛,腰椎間盤突出是這麼回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366
椎間盤突出別向前彎!腰力訓練操保護脊椎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2562
最正常的睡姿竟是腰痛兇手!這樣睡解放腰椎治腰痛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7508
椎間盤突出如何正確舒緩腰痠背痛?|物理治療師蔡永裕主任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594
#蔡永裕 #椎間盤突出 #復健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下背痛無法彎腰 在 下背痛好困擾!不再下背痛,4動作放鬆腰椎有效預防! 的相關結果
腰痛☀伸展操☀預防下背痛,4簡單動作放鬆腰椎,不再下背痛! ... 中的動作如果動作不正確,也可能會導致背部慢性傷害,例如搬運重物上下樓梯、彎腰撿 ... ... <看更多>
下背痛無法彎腰 在 30秒自我檢測,看你的腰背問題出在哪? - 康健雜誌 的相關結果
一分鐘自我檢測,看看你是哪一種下背痛! ... 腰部疼痛,因此無法久坐、久躺,或是長時間彎腰 ... 早上起床時,腰部僵硬、緊繃,甚至無法立即下床. ... <看更多>
下背痛無法彎腰 在 什麼是下背痛?下背痛症狀與治療6種方法,減少疼痛8種運動 的相關結果
下背痛 症狀有哪些? 腰痛,可向下擴散至臀、大腿、甚至腳跟。 肌肉痙攣,且用力後加劇,如咳嗽、彎腰、解便。 患肢感覺遲鈍。 日常生活受限制,無法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