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電影節_最佳男配角獎
🏵金馬奇幻影展_開幕片
🏵金馬獎_最佳新人、男配角、主題曲等五項大獎提名
🏵台灣酷兒影展_開幕片
🏵巴西聖保羅影展_新導演競賽
🏵香港電影節_觀摩單元奇幻青春 🌈場次一釋出馬上秒殺
🏵香港同志影展_開幕片
2020年9月30日在台上映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青春,再見,謝謝我們曾經那樣深愛過 …
https://petermurphey.pixnet.net/blog/post/229759532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十大經典片段
#經典片段創意翻拍抽簽名拍立得
今天是上映滿一個月,你看過電影了嗎?
我們釋出電影十大經典畫面讓大家重溫,
也希望讓更多還沒看電影的朋友,
能了解更多愛的形式💙
獲得更多不一樣的感受,甚至改變原有的印象
走,一起進戲院吧🙆♂️
🎬你最喜歡哪一經典橋段呢?
👉#歡迎翻拍cover片段 ,找一段你最愛的片段,跟朋友一起翻拍,並將影片(網址)上傳至留言處,就有機會抽「驊森米」簽名拍立得,抽兩位。
👉趕快留言,#並標記2位還沒有看電影的朋友,讓他們一同感受,就有機會獲得 Life8 電影 #專屬團服一件,成為我們的一員。(團服抽10位每位獲得一件,隨機出貨不挑色不挑款)
👉活動時間
10/30(五)-11/15(日)
#本週彩虹盛開 #不妨進戲院一起感受溫暖
—— Profiter du moment ——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全台103間影城現正熱映中
📍玩美彩妝合作專屬素材包:https://bit.ly/3jgESDb
📍水靈文創丨電影小說、寫真網路及實體通路熱賣中
👉https://reurl.cc/q8vykg
📍#Life8 電影專屬團T、毛巾👉https://pse.is/vt7d2
📍如有團票及包場需求請私訊粉專或撥 (02)8911-8997#12 JoJo
「並標記2位還沒有看電影的朋友」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並標記2位還沒有看電影的朋友 在 SJKen的浮光掠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並標記2位還沒有看電影的朋友 在 [分享] 「娛樂至死」 -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並標記2位還沒有看電影的朋友 在 十大經典片段-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的評價
- 關於並標記2位還沒有看電影的朋友 在 讓你攜伴看電影/ 為了感謝所有人對光華製罐長久以來的 ... 的評價
- 關於並標記2位還沒有看電影的朋友 在 並輸入指定文字:"3月5日東經北緯上映一起看爆 ... 的評價
- 關於並標記2位還沒有看電影的朋友 在 Facebook 友誼記錄網頁,自動串起我和你和他的回憶點點滴滴 的評價
- 關於並標記2位還沒有看電影的朋友 在 只給你看/就是不給你看– 設定Facebook 的貼文檢視權限 的評價
- 關於並標記2位還沒有看電影的朋友 在 如何在iOS 版的Facebook 留言框中標記Tag 中文人名? 的評價
- 關於並標記2位還沒有看電影的朋友 在 YouTube SEO 優化教學:提高影片搜尋排名,增加影片曝光量 的評價
- 關於並標記2位還沒有看電影的朋友 在 學術倫理解答,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台灣學術倫理教育 ... 的評價
- 關於並標記2位還沒有看電影的朋友 在 如何在Facebook 虛擬定位?【詳細解答】 的評價
- 關於並標記2位還沒有看電影的朋友 在 想發FaceBook 動態又怕人看?設定隱私權限把那些「閒雜人 ... 的評價
- 關於並標記2位還沒有看電影的朋友 在 【MrBeast是誰收入爭議】美最狂YTR生日抽「5萬美金」台灣人 ... 的評價
- 關於並標記2位還沒有看電影的朋友 在 YouTube - Google Play 應用程式 的評價
並標記2位還沒有看電影的朋友 在 十大經典片段-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的推薦與評價
網址)上傳至留言處,就有機會抽「驊森米」簽名拍立 得,抽兩位。 趕快留言,# 並標記2位還沒有看電影的朋友 ... ... <看更多>
並標記2位還沒有看電影的朋友 在 讓你攜伴看電影/ 為了感謝所有人對光華製罐長久以來的 ... 的推薦與評價
2 貼文留言『持續創新,追求品質,光華最讚,電影一起 看!!』並標記2個好友 ... 小編提醒,您沒有標記到你的朋友,標記到人名會呈現藍字喔~. ... <看更多>
並標記2位還沒有看電影的朋友 在 [分享] 「娛樂至死」 -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娛樂至死】
先說結論。
不要到電視裡找深度,要深度,去看書、去上課。
第一章、第二章偏理論,比較艱深晦澀,之後的章節易讀。
我這一次要介紹的書是《娛樂至死》,我覺得這書名取得真好,我第一眼看到時,心想:
「怎麼不是"致"而是"至"?」原來,致死是我們還知道自己是怎麼死的,至死則是直到死
亡之時,我們都還不清楚自己的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邁向死亡的。
作者是在紐約大學執教鞭超過四十年的尼爾波茲曼,他長期鑽研文化傳播與媒體理論,並
開創了「媒體生態學」的新領域。《娛樂至死》一書,是他最有名的著作,被翻譯成十幾
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到處流竄。
這本書很特別,它在探討電視(娛樂)怎麼樣一點一滴地剝奪掉人們的思考能力、語言能
力,以及如何改變人們認識世界的方式。
這本書的觀點,有一些我不同意,但有更多的觀點,讓我覺得批判得非常到位,尤其是當
我知道這本書的寫作背景是二十年前的美國,但是擺在2017的今天來看,你還是會在心裡
自言自語:「沒錯,沒錯,就是這樣!」
有一點很可惜的是,作者早在2003年就因為肺癌身亡,要不然,我覺得作者如果能夠活著
看到今天的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應該能夠針對電腦和智慧型手機提出一套也很有趣
的見解~
這本書,如果硬要用三言兩語就介紹完畢的話,那麼我想,非下面這段話莫屬了:
「所有的公共論述都逐漸以娛樂形式來傳達。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
業,全都成為娛樂的附庸。對此民眾毫無怨言,甚至漠不關心。於是,我們成為瀕臨娛樂
至死的一群人。」簡單來說,娛樂成為霸權。
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有聽過這兩本書。
一本是歐威爾的《一九八四》,一本是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
在《一九八四》一書中,民眾遭受痛苦荼毒的監控。歐威爾擔心我們會毀於自身所惡、擔
心有人會奪走我們知的權利。
在《美麗新世界》,民眾則因耽溺享樂而為人掌控。赫胥黎害怕我們會毀於自身所愛、害
怕沒有人監控,我們也會失去自主與成熟,並且愛上壓迫力量,崇拜剝奪我們思考能力的
科技。
而《娛樂至死》一書的觀點是,歐威爾的預言成空,赫胥黎的預言極有可能成真。
媒體形式在無形之中塑造人類文化
媒體各有形式,而形式會排除內容。
作者在書中舉的例子是,煙霧信號頂多只能用來表達「我在這裡」而無法用來表達「哲學
概念」、時間本身並沒有計算單位,是鐘錶的發明,讓我們把時間切割成「秒、分、時」。
就拿電視來說,為了顧及收視率,所以電視的形式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地呈現內容,
所以只能用來表達淺薄直白的概念、只能用來娛樂,逗得我們哈哈大笑,所以無法完整地
表達邏輯縝密、嚴肅理性的公共論述。
作者認為,長期下來,由於特定媒體基於特定形式所以只能提供特定的內容,基於這點,
強勢的媒體(娛樂性高)會逐漸地塑造出整個人類社會的文化特徵。(比方說,印刷紙本
塑造出邏輯較為縝密的思維與表達方式,而電視則導致我們習於知識快餐化、資訊碎片化)
如果還是不太懂,就拿智慧型手機來做比喻吧,網路和LINE等通訊軟體的發明,其實在無
形之中給了我們一個隱喻:「傳訊息就好」。這個例子應該非常有感,相信大家現在多數
時候都傳訊息,而很少打電話了吧。
媒體影響我們對於世界的理解
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理解,有很大一部分源自於媒體,不管是看書、聽廣播,還是看電視
,只要我們接觸到媒體的每一刻,都在不知不覺當中被媒體引導思想,並藉此統整我們的
生活經驗,我們對於是非、對錯、善惡、美醜等等的定義都在改變。
在這裡,作者用河水被汙染做比喻。他認為,電視的普及化,其實也對於印刷紙本產生影
響,而且,回不去了。一來,電視把我們變笨,變笨的我們,對於紙本較為嚴謹縝密的公
共論述,可能會無法理解;二來,變笨的人再去寫書,結果就是產出不好的公共論述被印
在紙本上。
總而言之,媒體具有價值取向,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往往受到媒體很深的影響,只
是我們自己沒有察覺到。如同前面所說的,電視的形式使得我們習慣知識快餐化、資訊碎
片化,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理解當然也跟著變淺薄與零散了。
在電視找深度?別開玩笑了!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以為,作者就是對電視有偏見,以一個學院派的大教授之姿在靠北電
視。但其實作者跟我們一樣,都喜歡看垃圾節目,他甚至認為垃圾節目對於人類文化絲毫
無害。(我是認為有害啦,像是綜藝節目、韓劇等等,多數人還是知道沒啥知識含金量,
不過還是綁在上頭許久,常常這樣子就幾個小時過去了。)
波茲曼說,電視螢幕上最好的東西就是垃圾節目,具有娛樂消遣、訴諸情感的效果。反之
,真正該令人害怕的,是電視抱持著遠大志向,試圖帶領人們增長知識、認識世界,這時
,電視才最顯危險與荒唐。
舉例來說,綜藝節目可能看一看笑一笑就沒了,可是偏偏有一些自詡為知識性節目的電視
台,讓你誤以為看電視就能增長知識。事實上,因為電視的節奏太快,所以講到的東西都
很淺薄,還一直塞東西給你,根本就不允許你停下來思考。
針對這點,我個人是蠻有感的。看完某些知識性節目,當下會覺得好像聽了很多、習得十
八般武藝、充滿力量,但是過個兩天,我幾乎忘記我到底看了什麼。
那是一個紙本壟斷媒體的時代
在沒有電報、攝影、廣播、電視、電影的時代,印刷紙本是唯一的媒體,壟斷了整個傳媒
市場。當時的人們並沒有這麼多選擇,那是個「人人皆閱讀」的時代,舉凡農夫、工人、
教授、店員、企業家,大家都保有靜下心閱讀的能力,人人的語言、文字,都具有縝密的
邏輯。那是個公共論述蘊含邏輯、理性的時代。
形象至上的社會
作者以林肯與道格拉斯的七小時辯論為例,說明昔日政治人物所發表的公共論述的邏輯較
為縝密。同時,社會大眾不只保有解讀的能力,也願意坐在台下聆聽長達七小時的辯論。
接著,作者對比現今的政治辯論,不只辯論時間較短,無法完整地闡述自身的政治理念與
施政目標,政治人物的邏輯也漏洞百出,而社會大眾變得既無能力也無心去解讀政治人物
的政治哲學。
作者認為,當今的政治人物,只需要想辦法在螢光幕前保有良好形象、譁眾取寵,具有娛
樂社會大眾的功能,勝選的可能性便大大提升。至於政治理念與施政目標?早已沒人在乎。
資訊的取得更為方便
過去,資訊的傳遞倚靠著口語、書寫和繪畫,都具有空間的限制。後來,電報的發明,徹
底地突破了空間的限制。接續著的,是相機的發明,引爆了圖像革命。
電報使得資訊不受空間所限、相機使得圖像被大量運用、報紙也開始使用口號式的短句,
這些因素,促使大量且無用的資訊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我們被繁瑣小事淹沒,再也無暇思
考。
電視的發明,更將電報以及攝影的媒體形式,推向高峰,至此,我們對於政治、教育、宗
教、商業、科學等所有領域的理解與認識,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於電視。
資訊的取得變得更方便了,但,我們究竟是「知道」更多,還是「瞭解」更多呢?
不要反思,只要掌聲
如同先前所說,因為電視的媒體形式,在必須顧及收視率的情況下,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
快速地呈現內容,所以無法完整地表達邏輯縝密的公共論述,更不容我們去思考。
對於電視,觀眾想看的是吸引人的影像,促使電視製作必須抑制思想內容,才能迎合收視
需求,造就出一個「不要反思,只要掌聲」的世界。
作者認為,真正的問題,不在於電視帶來娛樂題材,而是電視把所有題材(政治、宗教、
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通通以娛樂的方式來呈現。
娛樂,顯然成為這個時代的霸權。
新聞節目,看過即忘
上一秒播川普、下一秒聊食物、再下一秒換氣象預報。注意到了沒有?新聞搪塞給了我們
一堆「事件」,資訊量好大好大,大到我們看似「知道」很多,卻「瞭解」很少。我們看
到關於川普失言的新聞時,只知道他是美國總統、又講出什麼失言的話,至於川普為什麼
這麼說、他為什麼要針對這些族群、他究竟想表達什麼,我們連思考的機會都沒有,下一
秒,新聞節目開始介紹台南美食。地點從美國白宮換到了台南、話題從政治變成美食、語
言從英文跳到了中文。這一切,如此碎片。
政治是演藝圈、資本主義的自相矛盾
前美國總統雷根曾說:「政治就像演藝圈。」雷根這句話的隱喻,說的正是形象政治學。
作者指出,電視廣告已經徹底地蹂躪了政治論述。
電視廣告以所有演藝圈的特質來呈現政治論述:音樂、戲劇、影響、幽默、名人。
電視廣告是資本主義的產物,然而,理想的資本主義認為,在買賣雙方都充分成熟、擁有
充分資訊的情況下,能夠理性地做出利己利彼的交易。而電視廣告則完全不談產品資訊(
如政治人物的論述、消費品的產品資訊)它呈現的的,是消費者的憂心、幻想與願望。
三十秒的電視廣告,無法檢視出一位政治人物是否嫻熟國家事務、擅長談判手法、對經濟
體系的瞭解,無法判斷出誰適合擔任總統,於是,政治廣告力於塑造出一位「形象良好」
的候選人,而我們也漸漸習慣以「政治人物形象」如此粗淺的準則,來選擇投票給誰。
我們選擇候選人是這樣,選擇產品也是,我們開始不注意產品真正的功效,轉而以「品牌
形象」、「廣告情感」為挑選產品的準則。
電視,讓我們忘卻歷史
電視呈現的,是「此刻」。電視圈人士莫耶斯說:「我擔心我這個行業,助長煩躁與健忘
,我們對於過去二十四小時的事似乎無所不知,但對過去六千年,或者說,六十年的歷史
卻簡直一無所知。」
其實仔細想想,好像真的是這樣,你在電視上很難找到什麼過往歷史的痕跡,除了重播的
電影或連續劇以外,其餘的節目幾乎都是「新的」。
作者在書中這麼寫:「毀滅歷史的,不會是歐威爾想像中的:當權者有系統地湮滅掉不利
的歷史證據、而是赫胥黎的預言:科技戴上笑臉面具,提供美好形象、此刻資訊,便能摧
毀人們對於歷史的關注與理解。」
就歷史的角度來看,我覺得在網路出現以後,對於歷史的探究可以說是變得比較好,也可
以說是沒有,端看個人的使用習慣。因為不管是用Google還是百度,都很容易可以查到過
往的資訊,但如果只是一直滑臉書的話,臉書上的資訊非常大量,又都是「新的」、「即
時的」,確實會讓我們一直在接受新資訊,而忘了從舊資訊當中挖掘金礦。
教學就是娛樂
電視上有些令人覺得擁有教育性質的節目,讓人誤以為是運用娛樂方法來幫助學習,然而
,電視的形式本身就與學習背道而馳。
課堂是人際互動的地方、而電視前的空間卻是外人禁區;課堂是學生向老師發問的場所、
而電視卻沒有發問的可能;課堂著重語言與書寫、而電視注重影像;課堂上守規矩是禮儀
、在電視面前不需要守規矩,想看就看,不看就關掉,還可以任意轉台;課堂把娛樂當成
手段、在電視面前,娛樂本身就是目的。
可能有人會反駁;「看電視也可以學到東西啊!」
如果照這個說法,那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學習。舉例來說,跟女朋友約會遲到了,你知道下
次要提到十分鐘、在電視上看到綜藝玩很大,所以知道世界上有吳宗憲這個主持人。
或許,更精確的說,運用電視來學習是「低效的」。真的要有效學習、深度學習,還是要
回到課堂與閱讀。
在這裡,作者舉了一些學者的研究,每一篇分別的研究結果如下:
「觀眾收看電視新聞節目幾分鐘後,有51%想不起來任何一則新聞」
「有21%的觀眾完全想不起來一小時內播映的任何一則新聞」
「比起電視和廣播,平面媒體較能提高學生對於人名和數字的正確反應比率」
總結,「電視上的資訊往往零散、僵化、無法觸類旁通;從閱讀掌握的比較有可能和我們
原有的知識產生聯繫,因此比較可能舉一反三。」
最重要的,是被電視影響的我們,會認為一切值得學習的東西,都能夠,甚至必須以娛樂
形式來呈現。但改變不了的是,深度學習,終究有苦有樂。
總結
把文字引進一個文化當中,那個文化的社會關係、以及對於宗教、歷史、政治、商業各個
層面的認知與理解,都會受到改變。印刷術的發明,以及電報、攝影、電視的出現,也是
如此。電視引起一場影像革命,由於電視的形式並不適合嚴肅的公共論述,故公共論述的
品質自此低落。
要讓文明凋萎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歐威爾的預言,把文化變成監獄;另一種,則是赫胥黎
的警語,把文化變成滑稽喜劇。
前者易於察覺,永遠都有人在呼喊,也永遠都有人起身反抗或脫逃,譬如中國、北韓。後
者,大眾沉浸在娛樂當中,一旦沒有人發出痛苦的吶喊,我們將娛樂至死。當文化被一波
波的娛樂狂潮襲來,嚴肅的公共論述成為娛樂表演,這個國家的前景便令人堪憂。
作者在最後有提到一個避免娛樂至死的「解方」,但我認為效用不大,或者說,近乎無效
。那就是,從學校教育中就開設「媒體識讀」的課程,透過教育,培養出人人皆有「判斷
與省思媒體對我們造成何種影響」的能力。
最後,我知道我們都是人,況且身處低薪、高物價、高工時的台灣社會,現代人生活壓力
大,人人都需要娛樂來好好抒壓,這在所難免。
不過,最可怕的,是把娛樂當成終極目標,天真的以為學習任何東西都能夠「快樂學習」
。其次,是不要沉浸在娛樂的世界太久,娛樂是抒發、是消遣,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應
該是娛樂與意義並存的。
當然,因為這本書出版於1985年,所以有些情形已經不符現況,但我認為這本書最大的功
用,是做為指引與警惕,提醒你日後在使用媒體時,去思考書籍、電腦、智慧型手機、以
及電視對你造成的影響,不要娛樂至死。
【#抽獎活動】
即日起,只要在2017/5/27(六)上午10:00前,完成以下步驟,
就有機會獲得《娛樂至死: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媒體時代(2016增修版)》1本喔!
Step 1 → 按"閱讀控"粉絲專頁「讚」
Step 2 → 「分享」此篇貼文並設為"公開"
Step 3 → 在本貼文留言處「留言」"你最近在看的書",並標記兩位朋友。例:「我最近
在看尼爾波茲曼 的《娛樂至死》!周杰輪 蔡依鄰」(也很歡迎各位分享心得或感想唷!)
本活動最終會抽出一位幸運的愛書人!
得獎名單將於2017/5/31(三)晚上22:00公佈於粉絲團。
*閱讀控保留修改活動與獎項細節權利,並有權對本活動所有事宜作出解釋或裁決。
*本活動為閱讀控所舉辦,並無與任何出版社或書店合作。
#閱讀控
閱讀控Facebook粉絲專頁:
https://goo.gl/A1oW24
閱讀控Instagram:
https://goo.gl/osRpaG
閱讀控anobii
https://goo.gl/OU7Y5D
對閱讀控匿名提問:
https://ask.fm/tzuhsuancho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1.146.13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94425606.A.76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