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我覺得搞懂防身比拼命學防身重要】
「練OOO(自由填入) 能不能防身啊?」
這個問題你只要是個武術圈的一定被問到不耐煩。很多人大概已經放棄回答,或是走向某種簡短、制式、又對自己有利的回應方式,例如:「你先報一期課程,我們依你的練習狀況評估看看。」之類的。
沒有人有那個時間在課堂上跟你解釋這些,所以請你用自己的時間好好想過你到底在問什麼,或要什麼。
今天寫這篇就希望引領你做這件事。
-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我們只要能定義出前面的OOO裡面詳細的、明確的是什麼東西,並且定義出「防身」是什麼東西,這個問題就簡單到像基本數學的加減法一樣。
你會分辨5跟50哪個數字大嗎?嗯,就那麼簡單。
有些這些東西我應該在過去的文章中講過,但這次就當作一個複習和彙整吧。
來,首先我們需要解出前後的數字。
基本公式是 ( 身體素質 x 戰鬥技術 x 資源 )
其中參數只要大概的在1到10的範圍內估一下就可以算出足夠回答這種問題的答案了。
武器我們暫時不考慮槍械,因為會讓這個公式有點壞掉。我相信應該有人遠比我有概念要把槍械算進去該怎麼算,就交給他們了。
-
試算練習:
我們拿之前吃屎哥與館長的事件來當個簡單的試算範例。
吃屎的他看起來沒有固定的運動和鍛鍊習慣。身體素質隨便依體型和性別抓個3好了。
他的戰鬥技術嗎... 從他的舉動評估,嗯,零蛋。但數學上要承必須至少有1,所以我們就說1吧。
他有資源 (武器) 嗎? 沒有。
3 (身體素質) x 1 (戰鬥技術) x 1 (沒有武器) = 他的戰力我們大概算「3」。
他的對手館長呢?
就我理解,相當固定的在做身體鍛鍊,身材看上去就是一個meme的指標等級。嗯,但他不是現役選手,不是在無時無刻把身體狀態保持在最顛峰的人,我們就說他身體素質8好了。(我把10定位在Eddie Hall或魔山那種等級,他們可能可以把館長拿起來丟。)
戰鬥技術嗎... 人家好歹「綜合格鬥」掛在招牌上,加上我們實際看過的演練,再套上一些因素小打個折扣,7好了。
一樣沒有武器。
8 x 7 x 1 = 56。
-
3 跟 56,你會分哪個大嗎?
這樣你知道為什麼他們打起來長那樣了嗎?這是不用打都輕鬆算得出來的。
-
好,有一點概念了,我們回歸開頭的問題一下,「練OOO(自由填入) 能不能防身啊?」
我們假設... 你練健身好了。(填入
健身給你練得很不得了,給你有個7。
戰鬥技術沒特別碰,但我們就當作你不會像某些白癡一樣天真,所以給你個2。
再一樣假設你沒武器。
7 x 2 x 1 = 14。
-
接著,我們要來探討那個起始問題的第二部分:你希望能對抗的是什麼樣的對手?
有些人很奇怪,被問到這個,滿腦子想的都是一些很誇張的情境,例如成群的館長,而且人手一支球棒。
8 (身體) x 7 (技術) x 5 (球棒) x 3 (假設人數) = 840。
14 vs 840,這個懸殊大到我覺得你需要的不是什麼防身術。這世界上沒有一套博鬥技術的系統可以在這種情境下救你。
這就是我在試著表達的,搞懂比無腦學更重要。
有些人這樣胡亂假設,是因為他們腦中仍然抱著「只要我找對流派,我就可以練到所向無敵。」
很抱歉,真的沒有。
你在講的是你可以找到一種技術,其計算值可以無限放大。
就我理解,這世界上不存在這樣的東西。
而且告訴你一句恐怖的實話:「你越這樣希望,你越容易被騙進類似馬保國那類的《武術宗教》團體裡面去。」
最終,你大概也會成為一個木板拳大師。
之所以你問這種問題的時候令人嘆氣,就是因為往往你講出來的條件之間懸殊大到天方夜譚的等級,讓人覺得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問什麼。
就像一個人堅持在說「你就是要給我找到可以讓我14解讀出來可以比840還大的方法!」一樣。
-
為什麼很多人說小孩子學什麼兒童防身在搞笑?
算一下就知道。
小孩子給你練到超級筋肉爆裂坦克小鬼也大概就2。
憑良心講,你看看小孩子打拳的樣子,就算那種真的很猛的選手級小鬼,你很大方的給他算個6的技術進去,也就12。
隨便一個正常的成年男性身體素質上都3、4起跳。拿4來說好了,有一點跟人互毆過就抓個技術3,4 x 3 = 12。
意思是,你的小孩需要是萬中無一的超級小猛獸才能勉強抵抗隨便一個成年男性。
如果你期待他在同學之間不要輕易的成為被肢體霸凌的對象,那還可以。你要跟任何成人做假設,你的小孩一點機會都沒有。
絕大部分的小孩子練來練去就 1 x 2 x 1 = 2的等級。
-
上面我們之所以在籠統的計算戰力值,其實也只是因為很多人一講到「防身」,就認為是「要打贏對手」。
這本身也是一種錯誤觀念。
防身是什麼?你在假設應對什麼樣的情境?對手是什麼樣的人?他的目的是什麼?
拿開山刀的館長要你的錢包? 真心勸你給他。之後再去報警之類的。
你擔心會有人從暗中突然持武器偷襲背刺你呼你死?那你就被背刺了。
防身術不是無敵,不是能夠處理任何情境,不是能夠應付任何對手。沒有一種搏鬥技術是。
訓練 (不管什麼取向) 是「提升你的戰力值」和「增加你的機會」。
你得學會去面對並接受說有很多情境是超出我們任何程度的鍛鍊可能應付的。遇到了,那你就遇到了。
這幾天有一位機車騎士被彎中逆向吃到滿的砂石車正面對撞給撞死了。你覺得他如果有學什麼術或練什麼功會有幫助嗎?
沒有。
有些情境就像那樣。
-
嚴格來講,練什麼都可以防身,你只需要把後者的條件滿足於一個很低的值,例如你希望練了可以不被幼兒打死在街上。
嗯,可以,你一定可以做到。
可是如果你就是要練什麼讓你能夠徒手在電梯裡跟拿藍波刀的館長輸贏,那... 我認為與其需要武術,你比較需要心理醫生。
(對不起,館長,一直拿你做舉例,那個形象實在是太方便了)
-
最後,我想補充,我知道這個試算法非常籠統,甚至可以說是玩笑的等級,但有時候真的可以拿來跟一些人做說明,協助他們理解。如果你想要試著不那麼籠統的話,你可以嘗試抓1~100的數值而不是1~10,應該會「精確」很多,但也大概會複雜很多。
給你個框架:
以身體素質來舉利,我們就把1定位在「能站的史蒂芬·霍金」,100就一樣用Eddie Hall或魔山吧 (他們也剛好是目前人類史上唯二成功硬舉500kg的人)。
技術的話,1就是不曾思考過如何徒手戰鬥的人,100就隨便找個國際綜合格鬥賽事的冠軍人物,不用細分。
武器資源方面,1空手,2就小美冰淇淋付的木片湯匙,100就當作武士刀。
可以玩玩看。
-
總整:
「防身」對你來說是什麼?能夠應對或防範什麼?這個定義出來很重要。
我認識的人裡面從「日常生活中會使用的最大力量大概是推動速克達的龍頭」,到格鬥比賽冠軍或PMC的都有。你在這當中找誰來舉例可以是天壤之別。
我多年來一直在說「你為什麼習武很重要」,你的「目的」、「目標」清楚很重要。
很多時後,你問這些令人困擾的問題,其實都只是你自己沒想清楚自己要什麼,然後期待人家可以給你一個簡單又全能的答案。
沒有人有時間在課堂上跟你解釋這些。自己想清楚再去上課!
「全能格鬥士」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全能格鬥士 在 Erebus / 巴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全能格鬥士 在 鄭文燦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全能格鬥士 在 [推薦] 《全能格鬥士》很好看的寫實格鬥漫- 看板C_Chat 的評價
- 關於全能格鬥士 在 全能格鬥士-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全能格鬥士 在 全能格鬥士-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全能格鬥士 在 [推薦] 《全能格鬥士》很好看的寫實格鬥漫 的評價
- 關於全能格鬥士 在 業餘修斗格鬥漫畫"全能格鬥士"之介紹... - Hong Kong Shooto ... 的評價
- 關於全能格鬥士 在 [推薦] 《全能格鬥士》很好看的寫實格鬥漫 的評價
- 關於全能格鬥士 在 [心得] 全能格鬥士- 看板MMA | PTT體育區 的評價
- 關於全能格鬥士 在 全能格斗士1 的評價
- 關於全能格鬥士 在 [問題] 求推薦寫實類型的漫畫- C_Chat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全能格鬥士 在 鄭文燦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們在農博智慧科技專區的好客食堂,太陽光電板下,與祥儀夢工廠合作,帶著孩子們組裝四合一戰士機器人!
「祥儀機器人夢工廠」在桃園,也是全國唯一的機器人觀光工廠,今天活動有祥儀的專業講師現場教學,組裝出四合一戰士的「暴龍」造型,機器人本身利用太陽能發電,在充足陽光下,就能勇往直前,孩子們感受組裝樂趣,也學習智慧科技。
今年,「2018TIRT全能機器人國際邀請賽」將在桃園巨蛋舉辦,從10月19日到10月21日登場,是一個結合陸、海、空及創客等4大領域的機器人競賽,目前已有約1,800組隊伍報名參加,總獎金超過120萬元,比賽項目多元,包括相撲車競賽、人型機器人格鬥賽、無人機飛行競賽等,同時,舉辦桃園國際創客嘉年華。
桃園正廣泛推動機器人教育,去年成功國小獲得「2017 WRO國際奧林匹亞機器人世界賽」創意國小組第三名。孩子在組裝機器人的過程中,可學習到像是人工智慧、程式語言及控制系統等項目,是能夠寓教於樂、最好的創客訓練。
小朋友完成了「四合一戰士」,開心地帶著機器人到戶外接收太陽能,一起奔跑在農博展區,用不同角度欣賞農博美景,盡情玩耍、放電,歡迎市民朋友帶著孩子一起來逛農博。
全能格鬥士 在 全能格鬥士-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推薦與評價
全能格鬥士 找全能格鬥士相關商品就來飛比. ... <看更多>
全能格鬥士 在 全能格鬥士-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推薦與評價
全能格鬥士 找全能格鬥士相關商品就來飛比. ... <看更多>
全能格鬥士 在 [推薦] 《全能格鬥士》很好看的寫實格鬥漫- 看板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