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玉山 只欠東峰
今年舊曆新年後,我與幾位朋友前往攀登玉山。這次是我睽違七年後再次攀登玉山。當年玉山主峰是我的第一座百岳,也算是我登山的啟蒙山。七年後不同的是,除了我已造訪海內外不少山岳外,也帶著不同心境、不同拍攝技術回來玉山。這次再登玉山,雖然有所斬獲,但亦有一些小小遺憾。
▌行程安排
一般登玉山主峰的行程其實相當單純。即是由登山口一路走到排雲山莊,休息一晚後再於隔日攻頂主峰,因此兩天一夜即可完成。
我們因為拍攝的關係,時間預留的較為寬鬆,共停留三天兩夜。原本表訂的行程如下。
第一日:由東埔山莊出發,並搭乘接駁車至登山口,之後一路往排雲山莊前進。而我因為玉山前五峰中尚有前鋒、西峰與東峰尚未登頂,因此這日也會順道登頂前峰與西峰,之後就在排雲山莊過夜休息。
第二日:
這日則是預計凌晨時先上北峰拍攝主峰晨景,之後登上主峰與東峰,再下到排雲山莊休息。
第三日:下午再往後四峰的方向前進尋找另一個拍攝玉山主峰的視角,以及其他如圓柏等拍攝題材,之後再循原路下山。
▌出發
這天我們早早從東埔山莊出發,過了檢查哨後便搭了接駁車來到登山口,拍照留念後便出發。自登山口到排雲山莊的路徑大致平緩,走起來算輕鬆,加上今日並無拍攝行程,我便順道登頂玉山前峰。
玉山前峰海拔3239公尺,是玉山群峰中較為簡單的一座,亦是百岳之一。登頂玉山前峰較為特別之處,在於過程需經過一段不短的石瀑段。然而石瀑雖然長且陡,但其實因為石塊大、踩點清楚,沿路又有噴漆的方向指標,所以其實走起來不難,兩小時即可來回,山頂則展望有限。
離開前峰回到主線後,就持續往排雲山莊推進。由於多在林中行走,並無太多視野,只在大峭壁稍作停留拍照。抵達排雲山莊後,因為時間尚早,便決定去一趟玉山西峰。
玉山西峰海拔3518公尺,亦屬百岳之一。自排雲山莊前往西峰來回約三小時,路程也不困難。然西峰的山頂全無展望,吸引我來的,則是峰頂一旁,日治時期留下來的完整小神社。
自西峰返回排雲山莊後,因為隔日有鋒面影響,便於晚餐時和隊友討論該如何應變。由於氣象預報總是瞬息萬變,最終決定凌晨兩點起床,直接到山莊外面去看主峰方向的天氣,再決定要不要出發。
▌短暫的雪白仙境
隔日凌晨我們發現主峰方向不時被雲霧遮蓋外,雲層移動的速度也快,表示風勢很強勁,當下就決定不上主北峰,先回床位睡回籠覺了。莫約八點再次起床後,聽到山莊內又漸有嘈雜聲,想必是凌晨攻頂的人已經回來了,便下樓一探究竟。
果然山莊外的平台正好有一支隊伍正在卸裝備,他們的裝備、衣物,甚至髮梢上,都結上了冰霜。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今晨上頭風強雨/雪驟,能見度低,許多人甚至沒有攻頂就下徹。聽到這番話後,我心中也暗自慶幸我們有做出對的決定。
然而才一個小時過後,天氣一百八十度反轉地出現大晴天。純淨的藍天搭上雪白山頭,真的有如仙境一般夢幻。我與隊友們也決定把握雪景提早出發,往後四峰的方向前進尋找拍攝題材。
一路上我再再被如此糖霜美景給驚豔,不斷停下腳步拍攝。然而不時湧上的雲霧也提醒著我們天氣瞬時變化的可能。原本我們希望可以至少推進到三叉峰一帶往回拍攝主峰,但考慮到天氣與時間問題,最終止於圓峰山屋一帶便折返。回去排雲山莊的路上,我們發現原本看起來積雪甚多的山頭,這時已經化去八成,驚訝之餘,亦覺可惜。
▌再見主峰與只欠東峰的遺憾
回到山屋後,我們就開始討論隔日拍攝主峰的計畫。這時銀河季才開始不久,銀河中心凌晨四時就已經升起,所以我們必須比看日出的人更早出發。最終決定19點就寢,23:30起床收拾裝備,00:30出發前往北峰氣象站。
其實這段路我七年前來玉山主北峰時就已走過,因此摸黑走起來並不陌生。與當年不同的是,那時我是先攻頂主峰看日出後再去北峰,這次則是先摸黑去北峰拍攝銀河與日出後,再去主峰。因此摸黑走主北岔到北峰氣象站這段路對我來說也是一次新的體驗。
當我們終於完成眾多的之字坡抵達鐵架通道時,已經可以聽到主北岔路狂嘯的風聲。於是我們停下來換上適當的抗風抗寒裝備後,再前往主北岔。因此在陡下碎石坡時,雖然強風打在身上,但除了風壓感外,並不覺得寒冷。
不久後我們下到了鞍部,之後都是走在林間的避風處。直到開始接近北峰開始上坡時,我們才又出了樹林。這時視野比較開闊,我也開始物色適當的前景。但最終因為想把整條銀河都納入畫面,而選擇了氣象站前方的平台拍攝。
拍攝完銀河後,接下來就是等待日出。雖然只有約一小時的間隔,但畢竟是冬季的清晨,溫度是零下五度,在沒有走動讓身體發熱的情況下,仍是相當寒冷。所幸氣象站的大哥很好心的邀請我們進去躲冷風,讓我們可以稍微回暖一下。
但由於氣象站平台前方有太陽能板等設備與儀器遮擋,因此並不是很好的拍攝位置,所以我們在日出前半小時離開北峰氣象站,開始尋找適當的前景。
其實這趟我本是希望能拍到玉山雪景,但這畢竟是可遇不可求,我在玉山群峰時,之前下的雪已經都化得差不多了。但為了呈現雪季景緻,我還是找了仍有餘霜的樹叢作為前景,搭配我很喜歡的、由主峰一路迤邐至北峰的稜線作為導引線,指向玉山主峰作為我的構圖,完成玉山主峰晨景的拍攝。
因為拍攝花了比預期多的時間,所以如果想要今日也完成東峰的話,我必須趕快動身出發。然而回程上主峰的碎石坡真的相當耗費時間,當我抵達主峰時,已過早上十點。拍攝完照片、影片,準備前往東峰時,已是早上十一時。
由於自主峰往返東峰需時約三小時,如果我去登頂回來的話,離開玉山登山口將會是入夜的事。我本想用腳程彌補,但下到第一個坡底時,發現我無法走得比參考路程時間快,為了不拖累隊友的時間,只能折返回排雲山莊。讓這次玉山前五峰的行程,留下只欠東峰的遺憾!
回到排雲山莊後,為了能趕上接駁車,便立刻收拾裝備,啟程下山。下山途中,似乎是因天氣又將有所變動,雲霧開始翻騰,最終在出登山口前,看到開闊的雲海夕景,算是為這次稍有缺憾的玉山群峰之旅畫下不錯的句點。
▌想知道我是如何後製照片的嗎?
如果想學習跟我一樣後製照片,但又不知道如何下手的話,可以參考我的Lightroom Classic 入門課程噢。這個課程適合完全沒有,或只有一點後製基礎的人。也因為是網路課程,因此可以依照自己的進度,不受時間與地點限制地看學習,非常有彈性!
現在購買課程,輸入折扣碼『JFS6TV9QHXT』,就能享有75折的優惠。課程連結:https://bit.ly/31BsWVP
東埔天氣預報 在 Just Go,出發去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南二段 Day4] 下雨了,急轉直下
中央氣象局的天氣預報,說是今天晚上8點才會降雨,但它錯了,一早就下了雨。
幸好前一天因為鞋子弄濕有了警惕,清晨4點出發前先是配備雨衣雨褲綁腿做好萬全準備後,全員才啟程。但下雨就是很麻煩,不管大雨小雨,沿路露水弄得全身濕漉漉,路面也變得濕滑,爬上爬下都要繃緊神經慢慢地走,直到上了達芬尖山,天空緩緩冒出了藍天,彩虹接著綻開在一片白雲之上。
沿路緊接在我們身後的另一3人快腿小隊,也登了頂。
其實今天預定的行程非常的硬,從塔芬谷山屋出發,打算完成達芬尖山後一路殺到南大水窟山、大水窟山屋、完成大水窟山,然後下榻在白洋金礦山屋,隔天再去取秀姑巒山。所以我們抓準時間,謹慎地往前推進。
南二段到了第四天的行程,就算之前不認識的隊友,也已經能清楚腳程與體能狀況,所以我們排好了次序,為的就是不要讓任何一個人落在隊伍太後面,平均一下整體的腳步,團進團出是自組隊的原則。
但人算不如天算,一個看似完美的行程,時間也都掌握得很好,就在南大水窟山前出了點事。
隊友J君身體突然變得不適,然而在山上身體不適是務必要被解決的問題,沒什麼好遲疑,但還是得透過一個討論與共識的形成,我們才做出了一些決定---一個下撤的決定。
出了事的狀況的確已經很難再往前推進,就算我們行有餘力,但接下來隊友們也無心再完成剩餘的八大秀(八通關山、大水窟山、秀姑巒山),這天的中午時刻就緊急迫降在大水窟山屋放空、休息、睡覺吃東西。
明天必須摸早黑,必須殺出東埔登山口。六天行程再濃縮一天。
---
Day4
塔芬谷山屋→達芬尖山→黑水塘→南大水窟山→大水窟山屋
#山永遠都在 #真的往東埔撤退
#justgotraveler #百岳
#南大水窟山 #達芬尖山 #南二段
東埔天氣預報 在 漫步在雲端的阿里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阿里山新中橫06/21日環食AR擴增實境模擬攝影
利用這幾天的好天氣,站長快速實地探勘阿里山及新中橫公路可以拍攝日環食的景點,並測試太陽的拍攝效果。
根據最新的氣象資料,阿里山及嘉義6月21日的天氣預報修正轉好,觀賞日環食的機率提高,以下僅提供阿里山、新中橫兩個區域的日環食攝影簡單建議,關於日環食的觀測或完整拍攝注意事項,請大家參考相關單位的指南說明。
這次日環食的全程時間長達2個半小時左右,太陽光影的變化迅速,想要同時拍攝日食全程兼顧地景,基本上已是專業等級能力才辦得到。常見的作法是,日食和地景分開拍攝,拍攝完成後,再透過後製合成疊圖為最佳效果。
基本上,減光程度愈高的濾鏡,較適合拍攝日食的局部特寫,當最精采的日環食出現時,時間非常短暫,建議更換較輕密度的減光鏡或調整曝光設定,可以同時掌握日環食和地景的搭配,不過這些操作最好有專人指導,或是有經驗的朋友從旁協助,以免錯過日環食的瞬間。
多年來我拍攝日食的經驗,其實最好的減光濾鏡是「雲層」,以阿里山為例,2019年的日偏食,我使用減光鏡拍攝的效果不如預期,後來發現利用雲層阻擋太陽的空檔,把握時間拍攝日食的效果也不錯,而且還可以兼顧地景。
這次的路勘,其實日環食當天的發生時間是下午,所以只要掌握日落的走向即可。在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內,可以拍攝的景點有大門轉運站(含旋轉樓上)、阿里山火車站2F、森之道員工宿舍觀景台、阿里山賓館、慈雲觀景台、沼平車站、沼平公園(阿里山閣)、小笠原山西向觀景台等,二萬平車站及阿里山公路89.5K也都是理想的位置。
至於新中橫公路,主要是集中在塔塔加的公路沿線,從夫妻樹旁右側、塔塔加遊客中心停車場、上東埔步道棧橋、上東埔停車場、鹿林山莊登山口、石山服務站步道棧橋等,幾乎涵蓋觀賞日落的各景點了。
以上阿里山及新中橫公路的日環食拍攝景點,大部分均有提供AR擴增實境攝影照片參考,非AR的照片為漏掉拍攝,改以現場實景代替。圖中的曲線為太陽不同時間的位置(5P為下午5點),模擬時間也都附註在上面,如果6月21日剛好大家有安排上山,建議提早到達(上午10時前),可以先拍攝無雲的地景(事後合成用),高山地區午後容易起霧,甚至會發生熱對流陣雨,這些影響因素也都務必考慮進去。
最後提醒大家,市面上各種不同密度等級的減光鏡,建議提早測試,日食特寫與地景的搭配,也請預做模擬拍攝修正,以免6月21日當天發生失誤。
以上分享的經驗為站長的拍攝心得,AR景點照片提供參考,歡迎分享交流。祝福雲端的朋友們,我們一起期待6月21日的日環食,大家都有美好的回憶。
#運氣好還可以拍到日環食雲海也不一定
#純粹欣賞日環食享受當下氛圍也很棒
東埔天氣預報 在 沙里仙溫泉渡假村- 今天東埔的天氣16度~略冷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今天東埔的天氣16度~略冷, 準備來泡湯的人客要注意保暖喔, 冷冷的天享受暖暖的湯♨️, 沙里仙渡假村誠摯歡迎您~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