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是什麼樣的長度?
七年,又可以做些什麼事情?
從2014年八月成立到現在,七個年頭,愛心理跟我也不斷學習成長與茁壯,更不斷開枝散葉!
這時候就應該來個事業發展大事紀:
2014年八月成立。在此之前第一本著作《圖解大人的心理學》問世。
2015年3月在永和落腳,開始開辦實體課程,特別是內在小孩主題受到許多人的支持與肯定。
2016起開始職場沙龍、愛情沙龍、內在小孩沙龍課。最大的里程碑是開始進軍電視圈,第一個節目是「大腦先生」。
2017年開始有愛心理大學堂,同時有線上直播,讓海內外的學員可以即時參與!出版《做自己最好的陪伴》。參與大陸心理平台的課程製作,根本給我震撼教育!
2018年三月成立愛心理線上學校,開始更多線上自助學習課程。出版《關係界限》。
2019年愛心理推出著作《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不安》,並發行簡體版權。同時出版《不願放手的父母,過度涉入的你》,同時舉辦海外僻靜營,結合玩樂、冥想與心理成長團體課。
2020年受疫情影響,我們因此發行更多線上自助課程,與線上互動學習課程。並開辦Podcast《吳姵瑩的心智宮殿》。同時出版《走出關係焦慮》。
2021年我們搬遷至大安區,並且設立「愛心理諮商所」,同時發行「安全卡」,也發行「平復疫情焦慮」電子書,同時增加Clubhouse《心理人陪睡》與更多對心理學感興趣的人互動。同時出版《修復愛無能》。
這一路以來,很開心可以陪伴許多精彩的故事,也陪伴許多人在難受的夜裡,用自助課程的聲音去療癒與減緩焦慮的心情,也收到許多回饋與指教,這一路上自己也成長許多,2021真是目前為止變動最大的,有時候認真想想會覺得,自己真得很幸運,但也很感謝願意再挑戰來臨時,勇敢面對的自己,雖然會尖叫亂跑,會抱怨亂該,但是老天給予的挑戰算是一個個接下,也好好完成了。
我想,我會繼續陪著愛心理蓬勃茁壯下一個七年!也會繼續創作努力,也希望我能持續有源源不絕的靈感、活力,用更多元的方式讓更多人一起成長!
#我到底是神馬毛病覺得今年沒有出版書籍
#明明就有兩本啊結果還聯絡了一家大出版社
#結果我現在要開啟下一本書是多有病
但還是給大家看一下我們現在美女如雲的愛心理七仙女~😇😇😇
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不安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愛情絕緣體
我是愛情絕緣體?
談依附關係的疏離與斷裂
.
#你有這樣的感覺嗎?
經常覺得自己是愛情絕緣體?
每當要跟人靠近、親密的時候會覺得不知所措?
覺得很難相信或依賴人,而不想跟人靠近?
明明很渴望關係,但就差那臨門一腳,你就退縮了。
你經常說隨緣吧!但你卻不斷地錯過。
總有許多「合理」的理由說服你這段關係是不可能的。
.
#情感接收器壞掉了?
➤ 我真的值得有人喜歡我嗎?
➤ 他真的只跟我一個人示好嗎?
➤ 這會不會只是一場空?
當你情感「接收器」壞掉,你可能感受不到他人渴望與你連結的那份心意,甚至當你在接收過程中所產生的「焦慮」也會影響你好好接收。這些念頭會破壞你好好接收他人訊息,過度解讀或者錯誤解讀人際訊息,導致最後應驗你所相信的念頭。
.
#壞掉背後的三種潛藏負面因素
1. 你看待關係的方式:讓你覺得關係沈重而不想接受關係。
2. 你看待伴侶的方式:讓你覺得可能的伴侶都不值得相信而推開對方。
3. 你看待自己的方式:讓你覺得沒有人會真心愛你。
以上三點,可以幫助你好好檢視自己,究竟怎麼「接收愛」以及怎麼「看待愛」,可是再更進一步,我要帶著你更深入地了解,當你習慣性地推拒愛,就要檢視我們與童年時期照顧者的依附關係。因為成年愛戀關係的困難,與童年依附關係的疏離和斷裂有關。
.
#跳脫愛情絕緣體-1依附疏離帶來的空白人際經驗 成因
長時間缺乏互動與人際刺激,導致孩子難以跟人互動,這些人也經常在臉部表情是呆板或貧乏的。很可能在他們成長經驗中,照顧者經常臉上面無表情,或者根本太忙碌無法跟他們對話,而少了很多語言刺激。當缺乏刺激時,在跟人互動上,就容易難以觀察人際線索,或理解人的表情,以及對話當中隱微的訊息。
因此社會化的過程特別艱辛,常常會形成他人眼中「莫名其妙」或「白目」的人,因為在社交上有一些約定成俗的東西,可能需要從家庭教育中獲得。
一旦這樣挫折的人際經驗多了,也容易形塑出覺得自己是不夠好,或常惹人不開心的人。
.
#跳脫愛情絕緣體-1依附疏離帶來的空白人際經驗 解法
空白人的生命經驗,其實就像是初生嬰兒一直沒有被好好愛著關注著的依附傷痛,而你可以幫自己實踐「21天的愛自己練習」,也就是把自己當初生的小嬰兒一樣愛回來。
這是一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困難的方法,因為你會需要面對自己,你可能在身上有很多標籤或厭惡,這也是為什麼要練習實踐愛自己,要有意識地將自己當成剛出生,對世界充滿未知的嬰孩,練習重新給自己愛,由內建立與自己的正向情感連結,去取代無愛經驗的記憶。
.
#跳脫愛情絕緣體-2依附斷裂帶來的傷痛的人際經驗 成因
常見的例子像是:隔代教養的孩子,從依附祖父母到被送回親生父母家,這種分離經驗與安全感來源轉換,會帶給孩子很強的恐懼和失落,若父母又難以理解時,斷裂的傷痛就容易一直存留在心中,也會導致難以跟親生父母產生安全的關係連結,也就是覺得去好好愛父母與信任父母一直有一層隔閡。或者另一種情形是,經歷父母激烈的離婚,被迫要選擇父母當中一人,並且無法跟另一位父母有往來,這種依附斷裂的經驗也可能是其中的因素。
因為斷裂帶來的傷痛,若孩子一直沒機會去學會面對關係的分離,容易烙印下關係結束或分離都是可怕的感受,害怕真正去依賴或親近人。
.
#跳脫愛情絕緣體-2依附斷裂帶來的傷痛的人際經驗 解法
如果你意識到你有過類似的分離與斷裂經驗,導致你很難與人親近,你可以幫忙自己重新回到童年的經驗上。看到那曾經願意去愛去相信的小男孩與小女孩,去肯定他,也心疼他的受傷,除了重新好好地去看那段傷心失落的分離外,同時與童年的自己對話,告訴自己那是一段回不去的時光,而現在的你依舊可以選擇過好生活。
告訴自己,是的,分離很痛苦,但分離與失落都在教我們學會好好珍惜當下,與珍惜身旁的人。
當過往難以忍受的分離,變得可以忍受,或變得雲淡風輕時,就意味著你有能力承受愛的離開,也就有能力去擁抱愛與被愛了。
.
#跳脫愛情絕緣體結語
前述兩種依附關係的疏離與斷裂的經驗,很容易形塑我們對情感連結、關係相處與自我價值的看法,在傷痛的經驗裡更容易因為難過失落的情緒,或者匱乏無助的感受而強化你對情感世界的看法。
當你可以檢視自己的感情觀,靠近自己的感受,就能再度幫助自己打開愛的雷達了。
————
本文節錄自《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不安?從過度依賴到承諾恐懼,心理師為你解答30種愛情裡的糾結與困擾》
作者:愛心理合著(吳姵瑩、楊瑞玉、王雅涵、林佳慧)
了解更多: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3589
————
實體課程推薦
愛情這種病:https://www.iiispace.com/loveism/
————
我是愛心理平台,集結愛與心理學的平台,探索心裡認識自己的最佳平台。
喜歡我們的貼文,請幫加入追蹤按愛心,然後分享出去唷❤️
#愛情絕緣體 #虐戀 #失戀 #找戀 #重男輕女 #原生家庭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 #楊瑞玉諮商心理師 #王雅涵諮商心理師 #林佳慧實習心理師 #Psychology
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不安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失戀後找戀,卻再創虐戀?談愛情裡的三個自我檢核
#愛情的迴路
在本文一開始,我們就碰到了「你一定會遇到更好的人」、「對方不懂你是他的損失」很熟悉的提問,訴說著我們每段戀情彼此之間充滿著無限的相似程度,但對象又好像跟上一任不太一樣,明明已經從上上一任中反省過了,卻還是碰到同樣的問題,最終的結果還是換來同樣的安慰(「你一定會遇到更好的人」、「對方不懂你是他的損失」),宣告著原來我又掉到一樣的迴圈。
人們常說愛情有她的生命週期,從熱戀到衰退,難道我們只能從這樣的事實中,說服自己衰退是不可避免的,用一種看似豁達的態度掩蓋一點一滴錐心之痛?從一個個小小的迴圈逐漸養成一個完整的迴圈。
#迴路一、愛是只要我被看見就值得
某個文化總是塑造著我們自己的自我,在成長的過程之中慢慢的也認不清楚自己,「重男輕女」的亞洲文化或者可以用一種更淺白的感受「不被認同的感受」表示,這一現象讓「我們」不得不以力爭上游的方式獲得價值感,「我們」總是讓自己在這段感情之中做得更多,不斷挖掘對方最細微的需求,用一種比「威利在哪裡」更吃「眼力」的方式活在愛情的謎圖之中,只在和「威利(另一半)」對到眼的時候,「我們」才會感受到自己存在。「我們」把自己當作是花火,竭力的燃燒自己只為了被另一半看見,「我們」把挖掘對方的回應當作是愛情的全部。等到我們蓄力完成後,再次地把自己射向星空。一直一直……。
#迴路二、愛是強烈地佔有與控制
「我們」似乎無法拒絕一種想法,「如果我沒做好__事情,他就會__,這樣的想法總是自動地跑出來,這樣的想法,儘管是帶著負面的影響但是從這樣的想法之中卻得到某種充實感,例如「我覺得我被愛」。是有一種理想的形象一直處在「我們」心中像是自己的父親或者老師這樣的形象,不論這樣的形象是成為自己的目標,像是「我要成為這樣的人」。還是這個形象意味著接受對方的做法,像是「他才是正確的」。不管哪一種「我們」已經在心中建立起小舞台,排練了各種情境,這樣的腳本總是固定的,也許是悲劇,但悲劇主角一定是自己,也無法停止讓美麗的自己不成為主角。「我們」一直是美麗的。這舞台和主角這兩個元素不曾在腦海中消失。
#迴路三、愛是無止境的付出與照顧
第三個迴路,可能跟第二的迴路有點相似,像是在「我要成為這樣的人」這個部分,但是在迴路三中,可能早已經是這樣的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而不是即將要成為獨立的人。不難想像,「我們」把自己照顧得很好,好到能夠去照顧對方,而不需要對方的照顧,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上照顧「我們」。「我們」很像一名船長,,指揮著「水手」,對抗整個驚險的狂風暴雨,等到風雨漸緩抵達目的地後,卻忘了雙腳接觸陸地時的平衡感。回頭想想或許天翻地覆的船上生活才是適合自己的。
#愛情的三種迴路
讓我們在感情生活當中建立起一個紀錄點,每當闖關失敗後,我們又回到了同一個紀錄點,可能已比之前聰明一點的方式再度闖關,如果還是破不了關那該怎麼辦?在感情生活當中,我們應該好好檢視自己,或許在失戀的當下是再適合不過的時機點,讓我們暫緩回到同一個紀錄點,學會從心理學的角度重新開始我們的感情生活,了解在心理學上「自我」、「他人」、「關係」的探討中如何界定「我」是怎樣子。「改變戀愛DNA」。
————
本文節錄自《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不安?:從過度依賴到承諾恐懼,心理師為你解答30種愛情裡的糾結與困擾》
作者:吳姵瑩諮商心理師
了解更多: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3589
————
實體課程推薦
愛情這種病:https://www.iiispace.com/loveism/
————
我是愛心理平台,集結愛與心理學的平台,探索心裡認識自己的最佳平台。
喜歡我們的貼文,請幫加入追蹤按愛心,然後分享出去唷❤️
#虐戀 #失戀 #找戀 #父親母親 #重男輕女 #原生家庭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 #楊瑞玉諮商心理師 #王雅涵諮商心理師 #林佳慧實習心理師 #Psychology
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不安 在 #chloe談心室003 0726 為什麼容易愛得患得患失?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是什麼,讓你祭出心理權力,讓他人可以如此巨大的左 右你,甚至操控你? ... 理作者合著的《 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不安 ?》一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