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科普小學堂 — 血氧篇 】
#一點兒也低不得 🩸一般人動脈血氧會於 95~100% 間,低於 95% 為異常現象,低於 80% 就會開始損害心臟與大腦等器官。
#血氧機還在缺貨嗎 🩸血氧機原理是因為人體內含有帶氧血紅素與去氧血紅素,兩者對穿透光的強度變化會產生不同的訊號,藉由光電轉換技術及公式可推估血氧濃度,提供給醫師作為診斷與治療的參考資訊。
#血氧數值還能結合AI 🔥 工研院【醫療器材+生醫數據的分析應用】系列課程,三堂超精實的線上課讓沒有程式背景的你,也有機會成為「血氧醫材操作 + AI 分析」小達人
– 人體心音訊號的蒐集轉換 –
– 不須寫code的工研院AI演算法模型軟體 –
– 醫療器材的訊號蒐集與操作示範 –
立即報名上課 >> https://supr.link/rFTCe
穿透度公式 在 HUSH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prime video 隨手推
作為AMAZON旗下的影視串流,亞馬遜自家製作的影片也屢見佳績。隨手片單推薦:
1《黑袍糾察隊》
爽痛 💥💥💥💥💥
這部片在這些推薦之中也許是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之一。完全顛覆超級英雄與英雄片的規則邏輯,將英雄設定為經紀公司組織而生的黑心商品。當大到很難倒的邪惡組織對上一票曾受害於英雄蠻橫而心生復仇的魯蛇們,一場沒有英雄的對決正式展開。血漿不用錢,特效不隨便。爽痛爽痛。�
2《無敵少俠》
爽痛 💥💥
複製《黑袍糾察隊》的成功經驗,亞馬遜於今年度推出這部漫畫改編動畫。主角馬克在17歲開始顯露DNA所帶來的超能力,從家庭開始,馬克展開一場關於英雄的自我探問。《無敵少俠》在劇情上有《黑》劇所沒有的疑竇,儘管愛情與自我、英雄與凡人……此等課業公式在劇中並沒有少出題,但最大的問號,依舊在最末集等著被解開。
3《美國眾神》
燒腦🤯🤯🤯🤯
若是沒有龐大的宗教知識,面對這部作品,很常會難以代入,但這幾乎不妨礙觀賞時的任何理解。《美國眾神》講述美國種族文化鎔爐日新月異之下,傳統舊神日漸被遺忘,取而代之的是各式新興事物的造神:信奉科技、世界觀,信奉網路媒體,人說要有神,人就有了神。無論在角色設定或劇情發展上,《美國眾神》都非常有趣。
「One man’s cult is another man’s religion. 」
4《邋遢女郎》
軟爛🍿🍿🍿🍿
打破第四面牆是一種偶見的手法,意即面對舞台,隱形的螢幕就是舞台盒子裡的第四面牆。透過這樣的手法,主角往往會突然抽離劇情,與觀眾對話。《邋遢女郎》就是這樣的一部影集。講述女主角帶著某次的心理創傷,面對種種後遺症,過上非常fucked up的每一天。 家庭、愛情、事業,沒有一個環節不軟爛。加上第四面牆的穿透與每一集不到半小時的長度,你的軟爛不會孤單。
5《伯伯的情人》
揪心🤌🏼🤌🏼🤌🏼
由近期很紅的”幻視”保羅貝特尼飾演一名遠離鄉村至紐約教書的同志伯伯。故事從姪女的角度出發,看見一家人在壓抑的70年代,如何避而不談地圍繞著家族裡不說開的秘密。而一場葬禮,為這一大家庭帶來了一些新的故事。作為電影同名的法蘭克叔叔,保羅貝特尼在劇中自是戲份吃重。70年代難以外顯的同志之情,在這個角色與故事裡,有著鬱而不悶的展現。如果這部作品時空被設定在今日,應該要改叫” Guncle Frank” 了吧😄
*guncle
An Uncle that is gay.
6《透明家庭》
揪心🤌🏼🤌🏼🤌🏼🤌🏼
transparent 透明、trans跨性別、parent父母(單數)這三個單字如主線貫穿整個五季劇情。故事講述三個成年子女的年長父親,老年出櫃自己的跨性身份。雖以父親的跨性議題出發,但劇中眾角色在各自的探索上,皆有各自的掙扎與碰撞。遺憾的是,因為飾演父親的男主角於2017年爆出諷刺的性醜聞,第五季以音樂劇的形式,無可奈何地收尾。但就劇情面,本劇仍是無愧於金球獎的一部佳作。
7《金屬之聲》
揪心🤌🏼🤌🏼🤌🏼🤌🏼
故事講述身為鼓手的主角,在音樂事業日漸茁壯之際,於某次的演出中,頓失雙耳的聽力。面對失落的興趣與人生劇變的不願服從,主角在如入無人之境的困頓中,尋求幫助。全片在無聲有聲的切換之中,有非常細緻的處理,倘若戴上抗噪耳機觀賞,很能被吸附在劇中。一個人是否要真正的隔絕外界,才能找到真正的平靜?
8《迴路奇譚》
燒腦🤯🤯🤯🤯🤯
我覺得這是部有點難詳細講解的劇,但喜愛燒腦與悶片的人,極力推薦。本劇架空在一個埋有循環機器“The Loop“的小鎮。每一集看似獨立發展,卻巧妙以前後人物作為銜接,這一集的路人,可能是下一集的主角。全劇沿著迴路,圍繞著巨大的孤獨探索,於自我、感情、家庭、生命。而整條迴路,也許其中偶有分岔,但最後總要殊途同歸。然而繞了一圈,其核心究竟會是什麼?迴路所守護與貫徹的意志,需要等你拆解。
9《詹姆士梅:英國客遊日本》
軟爛🍿🍿🍿🍿🍿
詹姆士梅挾其主持人、記者和作家的背景,以一個英國大老粗之姿,由北到南探訪日本的景點與文化。東西方的差異與先入為主的偏見化解,頗像幾年前TLC頻道推出的《阿卡出國去》。然而詹姆士以其知識與歷練,佐以某種不解風情的浪漫情懷,配上這類旅遊節目少見的不囉唆節奏,使得這節目有非常輕快愉悅的速度感。無法旅遊的疫情期間,看看這一類異地紀實,很能解渴。
穿透度公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年5/1-2即將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辦的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春季學術研討會,之前我大部分演講的題目大部是白斑跟皮膚癌手術,這次講的是全新的主題:合併手術及術後表淺放射線治療耳部蟹足腫。最近一直在跟長期合作的放射線腫瘤科嚴從毓醫師討論,還獲得嚴醫師親筆手稿,真是太感謝認真的嚴醫師!
1. 統合分析(Meta-analysis)已證實”術後放射線治療”有效減少蟹足腫復發率。
2. 目前認為生物有效劑量(BED, biologically effective dose) 30Gy可抑制蟹足腫過度活化的纖維母細胞。而這個數值,相當於6Gy(單次劑量)照三次,或8Gy照兩次,或單次照13Gy。這樣的換算是基於公式,公式中的一個常數參數α/ß( 生長快速的組織趨近於10, 慢速的組織約為2-3 )蟹足腫的數值是10,但也有學者用2.08。
3. 由於頭頸部蟹足腫復發較軀幹部位低,且分次治療可減少副作用(如照射部位顏色加深) 目前馬偕醫院照射方式為電子射線(6MeV),於術後數小時內(早上手術,下午馬上做第一次放射線治療)單次照4Gy,總共照三次。也有的醫院是照一次10Gy, 兩次5Gy, 或三次5Gy,但都建議術後24-72小時內完成,機轉是讓過度活化的纖維母細胞凋零,穿透皮膚深度約1-1.5cm。
4. 放射線治療要用光子射線還是電子射線? 各有優缺點,但我們選用電子射線的原因是其percentage depth dose (PDD)會迅速下降(sharp falloff),照射處有較佳外觀,且比較不會影響骨頭(耳垂當然沒骨頭,但是像背部或是其他有骨頭位置就有此考量)。
5. 在傷口穩定之後我會建議病人開始用夾式耳環,合併手術,放射線治療及耳夾使用,兩年追蹤內沒有人復發。
參考資料:
ELECTRON BEAMS:
ch8 PHYSICAL AND CLINICAL ASPECTS by W STRYDOM
#耳部蟹足腫手術
#表淺放射線治療
#放射線腫瘤科嚴從毓醫師
#電子射線
#看到病人術後終於可以開心露出耳朵真棒!
#AMWC Asia-TDAC(第三屆世界美容醫學高峰會亞洲大會)
#8th Taiwan Dermatology Aesthetics Conference(第八屆臺灣皮膚科美容醫學學術研討會)!
穿透度公式 在 吸收度單位、透光度公式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穿透度公式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evilture也提到這個月中要被同事抓去爬佳里山今天下午去迪卡儂買了全套新手裝清單如下: 頭:TREK 100 NEW A HAT KKG ... ... <看更多>
穿透度公式 在 吸收度單位、透光度公式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穿透度公式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evilture也提到這個月中要被同事抓去爬佳里山今天下午去迪卡儂買了全套新手裝清單如下: 頭:TREK 100 NEW A HAT KKG ... ... <看更多>
穿透度公式 在 [問題] 已知物體對波長穿透率求介面反射- 看板Physics 的推薦與評價
本身剛接觸光學鍍膜(AR.HR coating)
由於是直接量測鍍在測試片上穿透率
如果要知道較為精準的純粹所鍍膜層穿透率
需先考慮扣除所鍍測試片B270(厚度2mm圓形玻璃片)介面反射及吸收
問題在於如何在只知道測試片穿透率的情形下推出其他資訊
學長有提供一個excel檔案 其中給定的計算公式為
2To
______ = Tg
1+To
To為我們透過量測方式得到無鍍任何東西空白片穿透率
Tg為不考慮吸收情形下推估出扣除界面反射之空白片穿透率
這邊看不太懂這個公式的原理 希望有人能夠和我說明一下這個式子是怎麼來的
是一大串傅立葉展開捨棄後面項嗎@@?
我有試著用 "1-Tg"得到用這方法推出的所謂界面反射率
再用一般常用玻璃折射率推估反射率的方法稍微驗證一下
(n2-n1)^2
_____________ = R
(n2+n1)^2
得出結果有在同一個數量級上(表示算出來應該是一個合理的值)
已上是我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在於由於前一個問題是在不考慮吸收狀況下推導
因為研究關係 會碰到UV波段(理論上吸收會比可見光波段較為劇烈?)
如果我想要得知更精確的數值 勢必也需要知道空白片的對波長吸收頻譜
可是我們只有一個量測所得到的穿透率值 有辦法推出反射與吸收這兩個資訊嗎?
考慮第一個式子 由於不考慮吸收的前提假設
在可見光到紅外線波段得到反射率較為精確(吸收較少?)
但在紫外光波段計算得出反射率甚至高於40%.50% 應該誤差很大
應該無法直接使用 或需要修正一下公式才能在短波長使用
考慮第二個公式 在有吸收情形下
折射率n需要帶入消光係數(extinction coefficient)來做修正(n=no+ik)
可是我們也無法得知消光係數阿
所以有沒有辦法在只已知空白片量測所得吸收率的情況下推出反射和吸收
這是第二個問題
-------------------------------------------------------------------
有寫信去廠商(schott)試著要測試片的datasheet
但廠商只願意提供空白片穿透率頻譜圖(甚至無詳細table資訊)
然而所給穿透率基本上和量測所得 curve fitting 後差距不大(量測可信?)
希望大家能幫忙解惑或給予一些建議
--------------------------------------------------------------------
感謝大家耐心看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84.13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hysics/M.1396753625.A.76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