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議「新竹太空產業科技園區」 打造第二座護國神山
看準5G O-RAN、中低軌道衛星通訊商機,日前台灣和碩科技與美國微軟企業,聯手打造5G 衛星通訊計畫,預告台灣太空衛星通訊科技將加速發展,並計劃以新竹市為第一個示範場域。
面對太空發展的大趨勢,我認為新竹市擁有天時地利人和,最適合設置「新竹太空產業科技園區」,打造台灣第二座護國神山。
低軌道衛星已是全球重要發展趨勢,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說,預計衛星產業5年後的產值,不會輸給半導體產業的新台幣4兆元的產值。行政院於2019年核定「台灣5G行動計劃」,預計4年投入204.66億元,推動5G應用場域及創新發展環境。今年2月太空發展法草案送進立法院審查,就是以加速技術整合為目標,推動民間企業參與國際太空產業鍊。
太空產業擁有強勁潛力和戰略價值,新竹科學園區在行動通訊、資通訊及半導體方面擁有專業基礎,具備良好的人才培訓體系與發展環境,絕對有優勢設置「新竹太空產業科技園區」。藉由5G聯網和衛星通訊「即時性」、「低延遲」的技術,提升基礎建設,不僅能應用在救災救難,更能支援科技產業發展。
太空科技的商業化主要有兩個領域,一個是目前佔據九成產值的衛星產業,另一個則是正蓬勃發展的火箭發射。目前台灣廠商在衛星地面設備已有涉獵,衛星技術上擁有自主研發的福衛五號,但發射到太空的衛星設備還正在起步階段,我倡議設置「新竹太空產業科技園區」,擴大台灣太空產業發展空間!
#衛星通訊 #太空產業 #護國神山
#新竹太空產業科技園區 #特斯拉新竹 #鄭宏輝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低軌衛星」,是目前國際太空產業發展的角力重點之一,包含馬斯克和貝佐斯都已經投入其中。台灣也不落人後,太空三期計畫,規劃從2019年開始,10年投入251億,要自主開發衛星、打造衛星產業供應鏈。總統蔡英文,上午前往太空中心視察,認為2021年是太空發展讓人驚豔的一年,科技部完成太空發展法制定,也代表...
《太空發展法》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Space X 「靈感4號」在13英尺寬的「乘龍」(Crew Dragon)太空艙上度過三天,為期三天在350英里的高度自由飛行,18日返回地球。未來非太空人乘客在外太空賞月已不是妄想,在今年中秋佳節,時代力量邀你一起科技賞月,避免群聚烤肉!
時代力量支持台灣發展太空活動及周邊相關產業,在 「太空發展法修法」時,時代力量成功爭取到將 #火箭掉落物之防範與處理 納入太空產業發展推動事項、#國家發射場域設置應實施環評審查作業等,作為日後處理太空掉落物之依據。
在發展太空發展外,也要注重太空環保議題,盼環境永續能與科技發展共存,不要讓嫦娥在月球笑太空髒!
《太空發展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報告總統🙋🏻♂️
發展太空,我們投入的預算也要迎頭趕上!
今年五月,太空發展法正式三讀通過。
昨天,蔡英文 Tsai Ing-wen 總統 到太空中心,宣布第3期國家太空計畫,將在10年內投資251億,但這樣的預算規模仍有許多成長空間。
以印尼為例,去年他們投入太空產業的預算是60億,委託法國發射衛星,目前正在與俄羅斯合作發展發射站。
澳洲2021年投入75億,不僅自製衛星委託美國發射,同時也在發展火箭發射站。
而同為亞洲四小龍的韓國今年投入高達150億,不僅與俄羅斯合作經營羅老發射站,更打算發展火箭的自製能力!
期待之後行政院未來能投入更多預算,進一步支持太空發展🚀🚀🚀
《太空發展法》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低軌衛星」,是目前國際太空產業發展的角力重點之一,包含馬斯克和貝佐斯都已經投入其中。台灣也不落人後,太空三期計畫,規劃從2019年開始,10年投入251億,要自主開發衛星、打造衛星產業供應鏈。總統蔡英文,上午前往太空中心視察,認為2021年是太空發展讓人驚豔的一年,科技部完成太空發展法制定,也代表台灣對於太空發展是有策略和企圖心的,期許未來,能協助國內廠商進軍國際,在未來的太空經濟時代,讓台灣也能占有一席之地。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463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NEjSZf-gkM/hqdefault.jpg)
《太空發展法》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低軌衛星」,是目前國際太空產業發展的角力重點之一,包含馬斯克和貝佐斯都已經投入其中。台灣也不落人後,太空三期計畫,規劃從2019年開始,10年投入251億,要自主開發衛星、打造衛星產業供應鏈。總統蔡英文,上午前往太空中心視察,認為2021年是太空發展讓人驚豔的一年,科技部完成太空發展法制定,也代表台灣對於太空發展是有策略和企圖心的,期許未來,能協助國內廠商進軍國際,在未來的太空經濟時代,讓台灣也能占有一席之地。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4630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C6Lk5KcZLQ/hqdefault.jpg)
《太空發展法》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對「太空發展法草案」的省思!》
~高金素梅 2021.04.29
在「太空發展法草案」的立法審議期間,朝野都極力鼓吹火箭發射的「太空利多」,但是就算太空市場商機無限大,誰能競爭?誰佔有市場?這必須靠長期的科研、雄厚的資金與優勢的地理環境才能參與競逐,光靠立個法,想像「台灣射火箭,世界都在看」,這只能滿足自我安慰的功能而已。想像可以無限,但政府的資源有限,要想發展太空產業,優先順序的考慮,只能從我們產業優勢的現實出發,而不該只是為了某些廠商要瓜分資源,就幫忙解套,推出一部太空發展法。
從公聽會到委員會的審查會議,我聽到了一些專家學者和委員們讚嘆太空發展無限的市場和商機,現場洋溢著一種歡欣鼓舞、不容懷疑的科技政治正確,好像我們多強調一些關切,就變成了阻撓進步的「限制」。但是,太空這件事並不是從21世紀才開始的,它遠在1966年聯合國簽署通過《外太空條約》之前就開始了。這77年來,圍繞這太空探索和火箭發射的主題,全世界發生了多少關於政治、軍事、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保護的問題,我們在落後現實這麼久的情況下才開始立一部關於太空的法令,難道不應該賦予它更加周全的責任嗎?
看看國艦國造、看看國機國造、看看各式各樣的國家隊,已經消耗了多少臺灣人民的納稅錢?現在的火箭發射又要加入行列,吃政府的補助。問題是:靠著吃政府補助,我們的火箭發射產業就會有驚人的競爭力嗎?還是最後就像農產品國家隊的「台農發公司」一樣,耗盡人民納稅錢後,等著關門倒閉?
這樣浪費國家資源,我們對得起後代嗎?
[祖靈之邦 為人民服務]
https://www.facebook.com/giwashom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Y9TFvZTpU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