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孩子其實並不想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網路。當他們有權力自行找出解決方案時,約束效果可能比父母的時間管制更好。
例如,有些青少年規定,當大家一起吃飯時,所有人要把手機拿出來,放在桌上集中在一起;吃飯時間第一個拿手機來查看的人,就必須受罰,像是請所有人吃甜點。
我們不需要採取全面性的改變,也能教導孩子如何把心思放在眼前的現實世界。假如認真執行,小小的舉動也能產生巨大的效果。
摘錄自《#當我們一起》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我常常跟不同家長討論3C議題,所以我只要能看到相關的好文章,都希望能分享到版面上。但細看3C議題,所謂「大人」也常能在其中看到自己—渴望連結,是藏在3C議題之後,對我們人生極其重要的關切。
我跟不少家長談得很深入,也一直共享幫助孩子面對3C的小訣竅。這個過程教學相長,我真的滿懷感恩。
祝願您,能真心連結,這能帶著我們度過許多難題!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220440724638912/videos/760453587900180
... ... ... ... ... ... ... ... ... ... ... ... ... ... ...
孩子在數位時代的連結
【文/ 維偉克.莫西】
科技的影響為教養兒女增添了一個令人望之生畏的面向。青少年一天平均花超過六個半小時的時間,透過螢幕裝置從事媒體娛樂,包括看影片及使用社交媒體。這不包含在八個小時的睡眠和六到八小時的上學時間之內。因此,他們幾乎沒有時間、或只有很少的時間,可以進行不受打擾、不用螢幕裝置的面對面互動。這種情況必須改變。然而,要知道我們該改變什麼並不容易,遑論如何改變。這個情況是否處理得當,會對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因為童年和青少年時期是我們為社交技能與社會認知打基礎的階段。
為了理解我們該如何處理孩子使用科技產品的情況,我去向「孩童心智中心」(Child Mind Institute)的國家與外展計劃(National Program and Outreach)資深總監大衛.安德森(David Anderson)請益。
安德森的工作一直與孩子有關,包括主辦夏令營,以及為寄養與收養孩童做諮商。他是受過訓練的醫療人員,他設計了一些透過學校提供的服務,以及一整套提供家庭使用的資源。他在「孩童心智中心」為因各種心理健康問題而感到困擾的孩子與家長,規畫了多種資源。
雖然有些專家警告,網路和電玩遊戲對孩子的社交發展有明確且迫切的危害,但安德森把問題看得更細。他表示,假定所有的孩子都會因為社交媒體與科技而受害,是錯誤的看法。許多孩子表示,社交媒體其實給予他們更多與人連結的機會,讓他們找到自己歸屬的社群。同時,安德森認為科技對某些族群的孩子確實有害,包括行為與心理健康問題的高風險族群,以及發展遲緩的孩子。
歸根究柢,不是所有的螢幕裝置對所有的孩子都有相同的影響。每個孩子有不同的需求,被社交媒體傷害的難易程度也不一。家長在為孩子規定使用螢幕裝置的時間限制時,必須考慮到那些個別差異。
安德森說,大多數的孩子使用智慧型手機和電腦的目的,是為了減輕壓力、放鬆、玩樂與進行社交連結。對某些孩子來說,他們用傳訊息來取代打電話。此外,由於科技已經徹底融入現代生活中,孩子其實需要對數位文化有某種程度的熟悉,才能拉近與同儕的距離。科技已經變成了他們的共通點。
不過,孩子手裡並沒有科技使用說明書,他們也很可能透過科技,接觸到父母師長注意範圍以外的世界。「孩子有可能無法處理他們在網路世界遇到的事物,」安德森對我說。因此,父母確實需要對孩子使用科技的情況,畫出合理的界線。「你必須注意兩件事,第一是他們在網路上都做些什麼,第二是他們上網時間的長度。在這方面,我們並沒有一體適用的解決方案。」
這番話使我想起前面提到的「金髮姑娘假設」。比起適度使用螢幕裝置的青少年,長時間使用(平日每天超過兩小時)的青少年感覺到的幸福感,相對比較低。另外,同樣與適度使用螢幕裝置的青少年相較,幾乎不使用螢幕裝置的孩子,幸福感也顯得比較低。「最困難的部分是,」安德森說,「青少年有時真的受夠了螢幕裝置,但他們和朋友的溝通完全仰賴那些平台,所以他們覺得被綁住了。」
關鍵在於,父母要幫助孩子找到適度的使用時間長度, 讓他們能夠與朋友在網路上和現實世界中都有所連結,同時不會被螢幕裝置綁住。但父母要先從自己做起,節制在家裡使用螢幕裝置的時間。
父母尤其需要留意幼兒的使用情況。幼兒需要與父母有視線接觸、對話和情感交流。鄧巴曾經強調,我們建立社交關係的能力,需要仰賴一些相當複雜的技能。要充分培養那些技能,孩子需要與大人有大量的接觸和直接互動。這些互動可以讓他們學會解讀自己和其他人的表情、手勢動作、心情和情感,還有如何培養同理心及提高情商。
與父母的互動也能幫助孩子學習,什麼是合宜的行為舉止、如何與別人相處,以及如何付出與獲得。當父母一天到晚在用手機,而不是和孩子互動,他們就沒有盡到以身作則的責任。然後,當孩子長大之後,他們會怎麼做?他們會和他們的父母一樣,只顧著滑手機而忽略了朋友,這是一條通往孤獨的不歸路。
安德森說,對於曾經發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孩子(像是憂鬱症或焦慮症),「社交媒體也會使那些症狀惡化,或是導致孩子退縮到網路世界。」極力鼓吹飲食失調行為的網路社群,可能使生病的孩子病情加重,更不知道如何與他人展開健康的人際互動,或是把自己照顧好。
然而,科技也能讓被邊緣化的孩子(像是非異性戀者) 得到同儕連結,使他們不再覺得那麼孤單、焦慮或憂鬱。安德森說,假如你在學校裡找不到和你一樣的人,若能透過網路社群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就可以帶來極大的安慰。
不過,所有的家長都需要隨時掌握孩子與網路世界的關係。安德森告訴我,當孩子開始將自我價值與網路世界的按讚數混為一談,就會出現問題,尤其當他們用虛擬的人際連結,取代現實世界的人際關係。
安德森說,關鍵在於定期「檢核發展方塊」,確保孩子得到維持身心健康所需要的充足社交養分。若孩子的狀況有所欠缺,就可以建議他們重新評估螢幕裝置科技的使用情況。這些「方塊」包括:
1. 優質與適齡的面對面互動友誼。孩子還小的時候, 你是否定期安排讓孩子在學校以外的地方,和一、兩個同伴玩遊戲。孩子進入國中階段後,他們是否在放學後或是周末,和一群朋友一起消磨時間?你的孩子是否有一、兩個死黨?
2. 課外活動。孩子是否有明顯的愛好?他們是否熱愛某種運動或是樂器?他們是否加入與藝術、自然、服務、文化,或是靈性成長有關的學校社團或是青少年團體?
3. 家人相處時間。全家人是否規定一段不使用螢幕裝置的時間?全家人是否會一起吃飯?你們是否會在週末和節日一起聊天,從事一些實體活動?
4. 共享螢幕時間。你是否會和孩子一起上網,幫助他們學習如何在數位世界自處?你們會一起看某個電視節目或電影,然後一起討論嗎?談論影片裡的人際關係,是學習社交技巧的好方法,因為你不是在對孩子說教。
5. 自由時間。孩子在休息時間玩線上與線下遊戲的時數,是否保持適度的平衡?他們是否有適當的休息和安靜思考的時間?在為孩子規定時間限制時,要考慮到孩子的個人需求與性格。
6. 在校表現。你的孩子是否參與學校的活動?是否有適當的時間和空間做作業和讀書?
7. 基本健康作息。你的孩子是否養成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生活習慣?運動量是否充足?睡眠時間是否合乎他們的年齡所需要的?飲食是否健康,包括上學前吃早餐,以及攝取多種蔬菜和水果?是否在睡前一小時就不再使用螢幕裝置?
迪蘭妮.羅斯頓(Delaney Ruston)是位醫生,也是紀錄片製作人。她拍攝的「螢幕世代」(Screenagers)直接聚焦於在數位時代養育健康的孩子時可能面臨的挑戰。她在2011 年展開這個拍攝計劃,起因是她注意到自己家裡因科技使用情況所引起的爭執與緊張氣氛。她兒子想要多一點玩電玩的時間,而她的女兒總是在滑手機,使用社交媒體。「我可以預見,我的孩子即將一整天都在使用數位裝置,以及用電腦做作業。我們之間遲早會引爆重大的衝突。」
羅斯頓根據拍攝紀錄片時與青少年的訪談經驗,得到了一些簡單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親子衝突。第一要務是,父母要採取合作而非高壓的管教手段。「最好的教養方式是傾聽,因為青少年很愛講話,也喜歡教別人東西,所以我們要帶著好奇心去找他們,請他們的解釋虛擬世界裡的新鮮事,或是他們在玩的電玩遊戲是怎麼玩,諸如此類的事。」
這種對話有很大部分要圍繞著網路世界裡的行為打轉。什麼話可以對別人說,什麼話不能說?假如有人在臉書上對你說了一些他絕不會當著你的面說的話,那代表什麼意思?又該如何回應呢?
羅斯頓對我說,「這些對話非常重要,關於在網路世界裡該怎麼與人對話,如何抱持靈活機智與善意,以及如何在衝突發生之後談論這個衝突。」而且這些對話需要從國中或更早就開始進行。
此外,父母向孩子坦白承認自己在使用科技時遇到的問題,也會有幫助。她說,「然後我們會加以演練。」例如,「我可能會告訴他們說,我試著在晚餐之後不再使用螢幕裝置,但我很難完全辦到,因為我還沒有把所有的電郵處理完。然後我可能會請他們助我一臂之力,提醒我要早點完成工作。」用例子示範並讓孩子參與,可以透過互相理解來教導孩子明白,改變行為的歷程。
就和安德森一樣,羅斯頓也發現,許多孩子其實並不想把大部分的時間花在網路。當他們有權力自行找出解決方案時,約束效果可能比父母的時間管制更好。例如,有些青少年規定,當大家一起吃飯時,所有人要把手機拿出來,放在桌上集中在一起;吃飯時間第一個拿手機來查看的人,就必須受罰,像是請所有人吃甜點。
與這些專家的對談使我清楚的知道,我們不需要採取全面性的改變,也能教導孩子如何把心思放在眼前的現實世界。假如認真執行,小小的舉動也能產生巨大的效果。
臨床心理學家史坦納阿黛爾表示,家長如果希望幫助孩子重新找到生活的平衡點,可以試著採用一個模式,那就是參加夏令營。根據史坦納阿黛爾在《大斷裂》的描述,她這輩子一直活在夏令營裡。她從五歲開始參加夏令營,後來成為營隊輔導員,現在擔任夏令營的心理諮商師。就像烏爾斯發現戶外營隊可以提高孩子的同理心,史坦納阿黛爾認為, 對於青少年來說,營隊提供了一個很重要的環境。
「若要尋找學習社交情緒素養的環境,我想不出一個比營隊更好的地方,」她最近這麼對我說。當然,不是所有的營隊都相同,營隊也不是幫助孩子培養社交情緒素養的唯一所在。不過,史坦納阿黛爾表示,夏令營模式仍然值得我們檢視,「好的夏令營具有幾個基本要素:同理心、展現真我,以及社交情緒素養。」
孩子參加夏令營時,他們可以擺脫史坦納阿黛爾所謂的「數位鎮靜劑」。「每個人都真正的面對彼此,沒有數位裝置使人分心,沒有人被排除在外。我們透過營隊互相連結——不論你喜不喜歡那個女孩,你們都要同舟共濟。」
孩子也能夠透過營隊活動,與內在的自我連結。他們不再時時刻刻查看手機,而是在穿越森林、划獨木舟,或是練習射箭時,與自己的內心連線。「就像是將你的靈魂徹底重新啟動。」
史坦納阿黛爾說,營隊輔導員也扮演了非常關鍵的角色。他們就像是永遠挺你的兄弟姊妹,「幫助你用忠於本色的方式與人連結,面對他人,創造一個他們也能忠於本色的空間。『我們同在』的力量如此強大,足以支持所有的人。」
在這個意義上,營隊文化與追逐地位的當今文化恰好相反。我們的孩子從現今的文化學到的是,最高的位置只容得下一個人,擁有最酷炫的玩具就贏了,擁有最好的身材就贏了,能上長春藤大學就贏了。「年輕人總是透過與他人的比較,來獲得身分認同。現代的孩子最辛苦的部分是,這種比較時時刻刻都在。」
史坦納阿黛爾說,這種比較與競爭會衍生出焦慮和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 FOMO)。而營隊環境可以使孩子免於錯失恐懼症的侵害。孩子在營隊中可以真正做自己, 以自己的真實本色與他人連結。那種連結會給孩子一種腳踏實地的感覺,幫助他們真切的面對自己的生活。
這並不是容易辦到的事。若你原本習慣用文字訊息溝通,現在卻要改成與人面對面解決衝突,你有可能會覺得很不自在。對年輕人來說,在不借助科技或表情符號的情況下,要知道如何當著某個人的面,告訴他你喜歡他,可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是當孩子有愈多時間與輔導員相處,他們就有愈多時間真實的面對彼此,孩子就愈能夠做自己,並知道如何與其他人相處。
重點不在於每位家長應該送自己的孩子去參加營隊,因為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負擔得起這筆費用。不過,與人面對面的相處,在一年當中的任何時候都很重要。所幸,參加營隊的好處可以在其他的地方複製。想像一下,假如我們設法讓孩子在固定的時間不使用螢幕裝置,那會是什麼情況。例如,如果我們在用餐時間不使用科技產品,我們就可以在吃飯時和孩子有更多優質的對話。假如孩子開睡衣派對時沒有人使用螢幕裝置,他們就更能真正的面對彼此。假如孩子參加校外教學活動時都把手機關機,他們就愈可能互相討論在參觀地點發現的新鮮事物有愈多時間和彼此相處。
.
以上文字摘錄自
《#當我們一起》
疏離的時代,愛與連結是弭平傷痕、終結孤獨的最強大復原力量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9697
天下:https://shop.cwbook.com.tw/SalePage/Index/6755690
天下讀者俱樂部
https://www.facebook.com/cwbookclub/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一條通 線上 點 餐 在 DJ 芳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5/29 星期五 絕對音樂】
「『運氣』是當機會來臨時,你已做好準備…」
SO~~當你的幸福感受不需依附任何人事物時,你才是真正的自由~~
下午4:00-6:00
「絕對音樂」~~ON AIR))))))
把耳朵借給我,
芳翎和你/妳分享~~
線上收聽快點這裡:
http://fm997.cityfm.tw
*************************
《「按下暫停」並不如想像中容易──我是這樣製造自己的 #MeTime…》
疫情流行能牽動的不勝枚舉,光是滑開新聞就能被狂洗眼球一整天。身邊不少親友面對改變,出現難以適應,甚至焦慮的心理狀態,嚴重到影響日常行為;尤其在高度與人相關的產業中,八股的防疫提醒,形同預錄好的轉接語音文字,近乎倒背如流。明明年初還興高采烈地規劃與同事的海外旅遊,絲毫無法想像如今難以控制的景況。這段期間腦中偶爾聯想到人類史上極嚴重的瘟疫之一:黑死病,在交通還不那麼便捷時,是如何擊敗人類。
想當然事情沒有全然的壞,一體總能有兩面以上,好比研究發現當時得到黑死病痊癒的後代,可延續較長的壽命,同時催生了文藝復興;而我在這段世界彷彿被暫停的區間,開始有些餘裕,能整理生命軸中零碎、偶爾被腦袋束之高閣的片段,大概可以稱作這團迷霧中令人竊喜的部分了罷。
讀起硬碟裡若有似無被分類的檔案,開始我的居家回憶旅行。執行 CTRL 搭配不同字母的快速鍵,盯著螢幕裡未滿 20 歲卻自覺翅膀豐厚的年紀裡,那個在背包客棧可以說是人人照料的黃金新生代,眼神好奇地發亮,眉宇間塞滿被未知灌爆的富足。「你好勇敢欸!」忍不住稱讚著當年的自己。現在偶爾混進多人旅宿的我,已儼然成為叨絮的中生代。
按著選著又分神翻起李維菁老師生前的著作,捨不得太快翻完,到網上瀏覽她臉書的貼文,想知道真實的她怎麼與身邊的人互動。以一種類似偷窺的心情,瞥見下面這段:
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好像什麼都沒長進,在恆常的時間中只是呆呆靜靜地窩在城市的角落,看著這些人走進又走出,看著四時的變化。
但我想我總是長進了,有些苦不苦了、有些樂不樂了,年紀長了其實好,我的人生,此時自己和自己相處得最好。
#MeTime
這樣自我對話的過程就稱之為 #MeTime(個人時間)吧!正好遷移到新的居所,有廚房也有足夠的空間擺上瑜珈墊,沒有冷氣的磚瓦老房合心合意,安頓後開始和自己有些約定與挑戰,啟動我的 me time:
◆ 嘗試自製裸食晚餐──原以為我會把房東的廚房燒個精光,但我沒有
裸食,意指保留食物最原始的樣態,不過度烹煮,保留營養素。也因為必須著手準備食材,開始在步行通勤的路上,挖掘當季出現正著時的農產,一條不過 200 公尺的街道,5 月鳳梨的甜膩味撲鼻,配著攤販的吆喝聲宣告夏季來臨。也學會妥善存放食材,每個晚上更精準地簡化步驟、調理濃淡,至少不再像頭一晚失手把涼拌搞得像鹹菜乾;同時盡量避免使用外來農產品,減少碳排放量。
更棒的是,伴隨著 Podcast 的煮食時間,讓我挖掘出不少好聽的節目,有時是創作者的故事(《感官一條通》),偶爾想吸收新知(《百靈果 NEWS》、《敏迪選讀》),腦內沒有思考容量就聽些稀奇怪誕(《馬克信箱(Dear Marcy)》)。
◆ 陽台上的綠色植物「春風吹又生」──原以為自己是植物殺手,卻都是誤會
慣性不斷轉移空間,找尋更多生活的方式與可能,卻時常在搬運的過程中,沒注意植物的生長狀況,讓整排綠色小朋友們垂頭喪氣。找了個午後把它們移至能吹風並吃進成天光源的一隅,出門前不忘餵食觀察生長,一週過後葉苗「春風吹又生」;再學習如何將初生的小枝枒移株,一步一步為生活累積經驗值。
◆ 不瞎忙、窮忙,從空間檢視生活的排列
在頻繁遷移的過程中,太重的帶不走,太雜的懶得收,物慾日漸趨近於零,該捨棄的也全轉交給更合適的主人。決定從空間設計開始,藉由居家整聊室、布蘭達&維尼取得靈感,先審視自己生活作息的動線,並列舉該區域所需陳設,再重新擺放。過程中回溯生活的重點順序,不是為了成為一個井然有序的人,畢竟我太中意突如其來的驚喜,一切在規劃與預期,就抹去了驚奇的火花;所謂排列,大概類似理財達人常言「你不理財,財不理你」,唯有正視生活,生活才會懂得依循想望前進。
自以為被疫情搞得烏煙瘴氣,其實只是無謂的自我要求纏身
工作上既有的合作,原本看似樂觀的卻被延宕甚至取消,表面上回應期待日後的討論,心頭卻積累不少困惑:
「怎麼可能,這麼完整的提案都被駁回?」
「我覺得這樣的合作很棒啊!」
我嘗試進山野中冥想,嘗試在征服百(自)岳(己)的山行中自我對話,開始抽絲剝繭我的情緒,是否單純對事情發展的結果失望,還是在意答覆沒達到原本的期望;最終,我發現我在歸咎於那個想像中不符合團隊期待的自己。於是我決定先從其他能掌握的嘗試著手,至少可以先原諒狀態不好的我──在下個列點分享給大家。
◆ 學會感謝自己,製造小小的勝利時刻
幾年前與好友錯過了泰國離島年度的海島瑜珈盛會,轉而報名各種空間與老師的課堂體驗。某堂上課前一陣大雨澆熄了日出瑜珈的計畫,我們在簡易的遮蔽處等待雨勢轉弱。在雨中倚著海邊的樹蔭鋪上瑜珈墊,最後將身體攤開呈大字形的休息中,老師哼出一段梵唱。
我之前從沒聽懂,這回卻出奇地在旋律中感受到:每一天我都太努力了,現在值得被賦予「好好休息」這個禮物,十分鐘也很棒。回到生活上,無論是今天聯繫 15 個友好單位,還是替植物找了更大的空間,甚至是與夥伴分享手作料理,只要完成了列舉的待辦清單,我會讓自己獲得一份心理或身體上的獎勵,好比一杯用摩卡壺現煮的咖啡。
搏著命向前的過程不簡單,但要「按下暫停」也並非一蹴可幾。成長總是伴隨著不斷延伸的責任,扛下的擔子不會舒服到哪去,但因為使命而驅動的能量,會送你到很遠很遠,連自己的想像也不及的地方。祝福你我這次都能不被疫情擊敗,好好享受這段時光,製造屬於自己的 #MeTime。
(文章來源: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3425)
***************************
一條通 線上 點 餐 在 欣西亞和Shane任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欣西亞和Shane的愛情故事-1. 搭訕愛神丘比特】
妳眼中的愛情,是可遇的嗎?
妳眼中的愛情,是可求的嗎?
我,曾經不相信愛情是可遇見的,直到認識他的那一刻…
而我,也曾經不相信愛情是可被追求的,直到我看清自己那一天起。於是,我做了,然後我走到了這裡。從他身後不停地、緊緊地、亦步亦趨地跟隨著,到終於有一天,兩個人肩並著肩。雖然這是關於我和他的故事,但其實這是我一個人的故事。然後,現在我要告訴妳:
something about love, something about me.
時間是千禧年的冬天,地點在舊金山,我手上拿著條列式的英文問卷,正穿梭在柏克萊的校園。「既然來遊學學英文,那就得勇敢開口說」課堂上老師講得振振有詞,但天知道施行起來有多麼困難?
勇氣,不是沒有;英文,不是不會,但要拿出來靈活運用,那就是因人而異了。
尤其從剛才到現在我已經吃了好幾位同學的軟釘子,
”I am already late for the class.”
“I am in a hurry.”
誰有那閒功夫告訴你「附近有哪些好吃的餐廳」或是「我推薦的電影是什麼」,再加上本人的破爛英文,通常是”excuse me…”才出口,對方就忙不迭加緊腳步離去,異國的溫度和人情味,怎樣感覺都比台灣還低。
無所謂!作業嘛,隨便掰還是可以交差。於是我打算回YMCA,那是我接下來兩個禮拜要停留的地方,沒有歡樂的Y-M-C-A主題曲,只有陰沈和灰暗。然 而,就在我步出校園的前一刻,我的眼角瞥見了他,主角正坐在長凳上看著書,帶著一頭挑染的金髮,沐浴在加州獨有的燦爛陽光裡。
「哇!金髮天使!」我像碰到磁鐵般被牽引了過去,科科巴巴地,緊緊張張地,用那千篇一律的開場白”excuse…excuse me, Can…can I …”,
還不等我說完,他已經接了話”Yes, you can. You can ask me 10 questions.”
抬起頭的是一個溫暖和煦的笑容,他看見我略為剎異的神情,接著補充”oh, because someone just came and asked me about the survey.”(因為剛才已經有人來問過我問卷了)
我就這麼站他的面前,既慌亂又不知所措地進行了第一次英文訪談,雖是這樣,過程卻是美好的,他很有耐心,聽著我從口中努力擠出來、斷不成句的英文單字,臉上的微笑始終如一。
就在整個訪問要結束之前,我對自己到底問了他哪些問題已經不再清楚,唯一明確的念頭是:過了今天,我想再見他第二面。
於是我鼓足了勇氣,邊用在腦海中不知道已經演練幾次的英文對他說”Here is my number at YMCA, if you'd like, you can give me a call sometime.”(這是我在YMCA的電話,你想要的話,可以打給我)
邊迅速地塞了電話號碼到他手裡。
他的名字,叫Shane。
之所以不問電話,是因為若是問了”May I have your phone number?”(我可以跟你要電話嗎?)
那對方就會有百分之五十的機會,say NO,然後拒絕你。
我不想給愛情任何一個能夠拒絕我的機會,二來,如果他對我有一絲絲的好感,那他一定會打電話來,對嗎?
愛情,是兩面刃
它可以令人不願再勇敢
卻又教人一次又一次拼命鼓足了勇氣。
就在那天主動伸手給出電話,我便為自己開啓了一扇門,門後是一條通往幸福之路,卻必須為愛情搏鬥受傷的坎坷旅程。
我就這麼在愛情的淬煉下
毫無選擇和退路
從軟弱不堪,變得異常堅強。
所以
妳眼中的愛情,是可遇的嗎?
妳眼中的愛情,是可求的嗎?
而我的是…
《未完。待續》
✨✨✨✨✨✨✨✨✨✨✨✨✨✨✨✨✨✨
📧【關於兩性、愛情、婚姻經營、性健康教育的提問】請直接留言或FB私訊,#另提供欣西亞一對一線上諮詢付費服務(國英語皆通),也可私訊洽詢。
欣西亞的新書
「好女人像毒藥,讓男人惹不起也戒不掉」
➡️ http://bit.ly/Cynthia2
💗「我知道你愛得很用力,但還是要一巴掌呼醒你!」
➡️ https://bit.ly/2m1v1IA
#愛情故事 #異國戀愛 #遠距離 #欣西亞和Shane #americavs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