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直到現在,還有許多的朋友們,連最最基本的游離輻射和非游離輻射之間的重大差異都分不太清楚。
簡單來說,游離輻射即是一般所謂放射線﹔而非游離輻射即是一般所謂的電磁場電磁波等。
輻射是一種具有能量的波或粒子,如電磁波(如無線電波、微波、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加馬射線等)以及從放射性物質發射出來的微小粒子(如阿伐粒子、貝他粒子、中子等)都稱為輻射。其中能量較低的,如無線電波、微波、可見光、超音波、紫外線,稱為「非游離輻射」;而能量較高的,如X射線與加馬射線,以及粒子輻射則屬於「游離輻射」。
「電磁波」是由電場與磁場交互作用所產生,屬能量的一種。它以波的形式接近光的速度輻射傳遞,自古以來就以各種面向存在於大自然。
電磁波可分為「游離輻射」和「非游離輻射」。游離輻射係指頻率大於3×1015赫(Hz)的電磁波,一般常稱呼為輻射或放射線。最為人所知的游離輻射就是X光,它的頻率比起非游離輻射高的多,其光子能量強到足以藉由打斷細胞內各種分子的原子鍵而產生游離化(ionizing),必須嚴格防護,因此醫院的X光室都有鉛板屏蔽,避免輻射外洩。
而且,電磁波的一個特徵就是,當電源消失之後(例如手機關機、電腦關機、X光設備關機),電磁波也就隨之消失。
非游離輻射係指頻率小於3×1015赫的電磁波,一般俗稱電磁波者皆屬此類。它的能量較微弱,無法打斷原子的鍵結產生游離化(ionizing)。按照頻率/光子能量高到低的順序,非游離輻射的族群可分為紫外線(UV)、可見光、紅外線(IR)、微波(MW)、射頻(RF)、極低頻(ELF)、以及靜電場與靜磁場。另外極低頻由於波長非常長,約5000公里,所以通常稱為電磁場。
此外,非游離輻射係指能量低且與物質作用後,並無法使物質產生游離作用的輻射。它與我們日常生活的關係更密切,舉凡紫外線、太陽的可見光、燈光、紅外線、微波與雷達、電視與F M無線電波、AM無線電波及長波長的交流電波等皆屬非游離輻射。
至於游離輻射(ionizing radiation)是指波長短、頻率高、能量高的射線,游離輻射無色、無味,感覺不到,目前全球醫學界已經公認所有的游離輻射都沒有所謂安全劑量,換言之凡是多暴露一分則會有多一分的危險。
暴露高劑量的游離輻射可能會引起皮膚灼傷、毛髮脫落、噁心、新生兒缺陷、疾病以及死亡。它對健康的影響取決於暴露量多寡、暴露時間長短。暴露於游離輻射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若一個懷孕的婦女暴露於高劑量的游離輻射,可能會導致其新生兒的腦部發育異常。
游離輻射引起癌症依暴露器官的敏感度不同,而發生的傷害輕重不因。一般器官中以乳房、甲狀腺、骨髓及肺臟最為敏感。乳腺癌比白血病高數倍,另外放射氡氣會引起肺癌及甲狀腺受幅射會生上皮細胞癌等。
核反應爐進行核分裂連鎖反應產生熱能帶動蒸汽渦輪發電機組產生電力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輻射,以及其運轉過程中所產生的核廢料,絕大部分都屬於放射性的游離輻射的類別。
放射性核種是不穩定的原子,會放出游離輻射並衰變成另一種原子。 隨著越來越多原子衰變了,剩下的放射性核種數量減少,輻射強度也就越來越弱。 放射性核種發出的強度減少到只有剛開始的一半所需要的時間,稱為「半衰期」,每種放射性核種皆有其固定的半衰期,比如說核電反應爐所產生的放射性游離輻射中常見的銫137(Cs-137),他的半衰期為30.17年,也就是每經過30.17年的時間,他的輻射強度會衰減為原先強度的一半,經過6個半衰期約181年之後,銫137的游離輻射強度會衰減為原先的1.5625%的強度,起碼要經過超過10個半衰期也就是301.7年之後,銫137的游離輻射強度才能衰減到原先的萬分之9.765的強度,回到差不多接近於自然環境背景值的程度。但是,特別一提的是,銫-137是人造輻射物質,原本就不該存在於大自然的環境當中。
核子燃料的主要成分,鈾-238(約佔96%),雖然在普通原子爐中幾乎不起核分製反應,但在吸收中子之後卻產生出長壽命(半衰期有的萬年以上)元素,即自然界不存在的「超鈾元素」,如鈽(Pu)、鋂(Am)、鋦(Cm)等人造放射性游離輻射物質。
PS. 此外,常常有特定族群的朋友們喜歡以所謂香蕉中所含的鉀-40元素來試圖混淆社會大眾視聽,所幸在2017年10 月份時,經義美食品輻射檢測研究室實測結果,香蕉所含的鉀-40,55~75%均集中在香蕉皮,「只要民眾勿迷信吃香蕉皮可治失戀」,就可安心大啖美味又健康的香蕉。
首先,鉀在自然界裡有三種同位素:鉀39(穩定的同位素,占93.3%),鉀41(占6.7%),鉀40(具放射性,占0.01%,也就是萬分之一),這三種同位素本來就存在於自然界中。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副署長林金富告訴中央社記者,依現行法令,僅針對食品中的人工核種訂有標準,例如核電廠爆炸、原子彈爆炸產生的銫-134、137或是碘,但鉀-40是天然核種,國際間沒有國家針對鉀-40訂有標準,台灣也是,因此「沒有超標的問題」。
林金富解釋,鉀-40和鉀-39是同位素,同時存在於自然界中,含有輻射的鉀-40以萬分之一的比例存在於鉀-39中,地球地殼裡、大自然、香蕉、人體裡都有此物質,無法以人工方式去除。
由於非放射性的鉀-39、鉀-41和放射性的鉀-40,都是原本就存在自然界中的元素,專家指出,人體內都含有些微天然輻射,且人類在演化中已對自然界中原本就已經存在的天然微量輻射建立生物恆定(homeostasis),會透過體內的代謝機制來自我調節,因此吃香蕉時,不會因為體內增加「鉀-40」含量而損害健康,毋須擔心。
以下是衛生福利部以及原子能委員會針對食品中鉀40的解釋:
“鉀-40係屬於天然放射性物質,於環境中天然存在,與核污染或輻射污染之情形不同。針對該等天然放射性物質,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以下簡稱原能會)歷年均有進行市售各式商品(包括食品)之抽驗,並已於「天然放射性物質管理辦法」中訂有天然放射性物質核種活度濃度基準值,鉀-40之活度濃度基準值為10貝克/克。
至於食品藥物管理署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所訂定之「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容許量標準」,係適用於可能有發生核污染或輻射污染時,包括意外或惡意之行動,並就危害監測之指標性核種(碘-131、銫-134及銫-137)優先訂定標準;而來自太空宇宙射線、土壤、岩石、建材、煤灰等環境,以及自環境間接影響到食物中的天然放射性物質,因無法透過後端之食品予以減少或管制,必須透過源頭降低整體環境之游離輻射,始能減少天然食品原料中之背景值,查目前國際間包括Codex、歐盟、美國、紐澳、加拿大等各先進國家,均無針對食鹽或食品特別訂定鉀-40之限量標準。”
但是不可否認的,在醫學界也常會遭遇到的症狀為血液中鉀離子濃度太高或者過低對健康所造成的負面效應。
人體的鉀離子濃度一旦大於5.1 mg/dl,即為「高血鉀症」,此時容易出現肌肉無力、頭暈、感覺異常、麻木、代謝性酸中毒等症狀,如果血鉀濃度升到7 mg/dl時,會造成心律過緩,嚴重甚至會因心室頻脈而猝死,此類患者即使接受電擊也難以回復正常心律,必須緊急施打藥物才能救命。
低血鉀是臨床上常見的電解質異常,鉀離子是細胞內最主要的電解質,血清正常血鉀值介於 3.5至5.5 mEq/L之間,當血鉀值低於3.5 mEq/L即為低血鉀症。鉀離子主要的生理功能是維持細胞膜正常的電位差,藉由細胞間快速的轉移及腎臟調節鉀離子的排泄,來維持鉀離子的恆定。因此鉀離子在神經肌肉功能與心臟傳導節律扮演重要的角色。
輕微的低血鉀 (血鉀值於3.0至3.4 mEq/L)通常沒有顯著症狀。中等程度的低血鉀(血鉀值於2.5至2.9 mEq/L)則會導致疲倦、肌肉無力、酸痛、抽筋、以及便秘。嚴重的低血鉀 (血鉀值低於 2.5 mEq/L) 可能導致麻痺性腸阻塞、急性肢體無力、反射減弱、心律不整,甚至嚴重到呼吸停止。
食物、飲養攝取首重均衡,任何食物過與不及都會對健康造成負面效應。
♡
一般民眾輻射年劑量限值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UN & Taiwan Can Help 福島避難災民感謝台灣
文:宋瑞文 /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特約撰述
2011年福島核災後,因為大量的輻射污染,許多人成為避難災民,身家財產遭受莫大的損失,甚至生活陷入窘境。其中,因此移居到關西的一群災民,組成「核電賠償關西訴訟團」,自2013年開始,向日本政府與東京電力提起集體訴訟;持續努力的結果,讓他們得到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聲的成就。
由於日本政府大肆宣傳福島安全的關係,台灣讀者或許會納悶,「福島不是可以住人嗎?為何要避難到外地。」關於這一點,前東京都小平市三田茂醫師的研究(註1)可以解釋。災後六年來,他從3000位東京兒童的(核電工體檢用)血液檢查裡,發現平均數值低於一般基準,對身體機能也有部份影響,但如果移居到非污染區,大部份人可以回到正常值。因此還有避難到關西的災民團體「go west, come west」(從關東到關西去)。
災後,多種健康惡化的研究陸續發表。像是Hagen Heinrich Scherb等人的研究指出,災後周產期死亡率增加,福島及其周圍尤為嚴重。其他還有極低體重新生兒增加了2~3倍、死亡率急增、新生兒心臟異常顯著增加14.2%、福島災後連續6年胃癌顯著增加等。
於是,不限於福島,關東許多人因此移居到了關西,從日本東部移到西部,甚至組成團體,協助更多人移居。或者像「核電賠償關西訴訟團」這樣,追究造成大家離鄉背井、異地求生的禍首,要求政府負責任地有所作為。
「核電賠償關西訴訟團」表示,提起訴訟的目的,第一是為了追查真相。災後,儘管有許多關於福島核災的調查已經發表出來,但沒有一個要求政府應該負起法律上的責任。政府對於避難災民的對策不夠積極,責任範圍也含糊不清。為了查明國家的責任究竟是什麼,除了透過司法提起訴訟別無他法。
第二是損害賠償。目前向東京電力直接要求賠償的機制,亦即政府設立的核災損害賠償紛爭解決中心,態度非常消極。因此希望透過司法,確認損害賠償的正當性。此外,如果任由這種局勢發展下去,災民也有可能因為法律上的時效消滅,失去要求賠償的請求權。
第三,讓政府改弦易轍。政府對於避難者的措施並不充足。特別是對避難區域外的避難者,在必須要有的支援政策上,幾乎沒有作為。訴訟團希望,核災後政府應有的責任可以得到釐清,在這樣的前提上,重新調整對災民的做法。
Taiwan Can Help
「核電賠償關西訴訟團」代表、同為災民的森松明希子女士,災前住在福島縣郡山市(註2),災後和兒女到大阪避難,和先生分隔兩地。她曾受到日本綠色和平與民眾捐助的幫助(當時日本綠色和平為保護她使用化名園田),於2018年3月至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表演講,訴說災民的處境。
在此之前的2017年10月,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對日本發出正式勸告,文中譴責日本不再將輻射劑量每年20毫西弗以下的受污染區域,指定為避難疏散區,這威脅到婦女和女童的健康;敦促日本應緊急制定長期去污政策,儘快將輻射劑量降至每年1毫西弗以下。「有證據表明短時間接觸100或100以下毫西弗的輻射水準,可能導致高度發病風險。」(註3)
身為「核電賠償關西訴訟團」代表的森松明希子,不但去過聯合國演講,也在近期向台灣民眾致意。2020年11月中,在一場由EAPHET台灣東亞歷史資訊交流協會主辦,與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協辦的非核座談裡,森松明希子透過友人,對聲援他們的台灣民眾表達感謝,「從台灣的支持裡,看到希望並得到勇氣。」就像聯合國給災民的支持一樣,Taiwan Can Help。
*延伸閱讀:「福島安全論」失真 災後連續6年胃癌顯著增加
https://e-info.org.tw/node/229288
註1:離開東京的醫生 福島核災後東京兒童的異常檢查數值
https://momlovestaiwan.tw/content/info/Detail.aspx?enc=E1D1D3540F3EE65CA9374E2A931A3B60
註2:參考資訊:2017年8月,民間秋田測定所在郡山市市區內測得,比非污染區高20倍以上的輻射線量。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KOx0pGRkJc
註3:資料出處,請到 https://documents.un.org/prod/ods.nsf/home.xsp 網站,在標題中的詞語輸入「 Compilation on Japan」,會找到「COMPILATION ON JAPAN : [UNIVERSAL PERIODIC REVIEW] : REPORT OF THE OFFI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人權理事會 普遍定期審議工作組 第二十八屆會議 2017 年 11 月 6 日至 17 日 關於日本的彙編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的報告(有中文版可下載)」。
♡
一般民眾輻射年劑量限值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核食會是萊豬續集嗎
蔡春鴻/清大榮譽特聘教授、原能會前主委(新竹市)
(圖:本報系資料照)
因為美國萊克多巴胺豬肉與日本核食進口,同屬政府與美日經貿談判的熱門議題,也關乎雙邊或多邊貿易協議未來發展。外界也認為,等萊豬告一段落,政府會處理日本核食進口。筆者認為,政府為了急於向美國老大哥輸誠,已演出一場全民共憤的爛戲,接下來若同套戲碼演出日本核食進口秀,將引起更大民怨。
目前我國對進口牛肉萊克多巴胺殘留最大容許量為零點零一ppm,和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的十ppb相當,其他多數國家也採此標準,將來我國若允許進口含萊劑豬肉,亦將採此標準。
相對而言,各國進口日本食品輻射管制標準有很大差異。以放射性銫為例,我國一般食品每公斤一百貝克、乳製品與嬰兒食品五十貝克、飲用水十貝克,日、韓也採這標準,歐盟則是一般食品六百貝克、乳製品與嬰兒食品五十貝克,美國不分食品一律一千二百貝克,Codex則是一千貝克。這和萊克多巴胺各國一致採用Codex標準,有很大的不同。
食品輻射安全容許值的決定,是根據每人的輻射曝露年劑量限值,再考慮民眾每年的特定食品攝取量,以及各國從日本進口特定食品的量計算出來的。其中每人輻射年劑量限值,是根據國際原子能總署訂定每年一毫西弗,但是因各國從日本進口特定食品量和飲食習慣不同,才導致各國食品輻射安全標準產生差異。由此可知,食品輻射安全標準,有考慮國人飲食習慣,而萊劑最大容許量則直接採用Codex標準,並未考量國人的飲食習慣。
萊劑是否對人的健康有害,及多少劑量以下才安全?目前為止沒有定論,二○一二年Codex的安全標準值十ppb是投票決定的,且正反票數只差一票。反觀,輻射年劑量限值每年一毫西弗,是科學家從二戰後追蹤核彈效應,及天然輻射的流行病學研究,累積超過七十年科學數據結果。加上福島事故後,近十年來日本、聯合國和我國食品輻射檢驗數據,及國際衛生組織輻射健康效應研究佐證。很顯然萊豬和核食的食安風險的科學證據,無法等量齊觀。
筆者認為,是否允許日本核食進口議題,應優先於進口萊劑美豬;可是因政府把進口美豬列為優先,且在缺乏配套措施情況下「先決定再溝通」,引起民怨,已影響日本核食討論空間。最近有一說,政府可能在明年美豬進口定案後啟動進口日本核食,且為了在福島事故十周年前向日釋出善意,進口時間會在明年三月,若屬實,勢必重演美豬爭議戲碼,對政府威信將再次傷害,也非國家和人民之福!
一般民眾輻射年劑量限值 在 未提供相片說明。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本公司核一、二、三廠雖然運轉均超過三十年,但近年來各核能設施均極力推行減量排放,經評估其對民眾造成之最大個人劑量均遠低於法規設計限值之千分之一。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