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朋友百大酒莊黃老師 寫在臉書的一篇文章~
今天不談中國
武漢肺炎發展至今已經三個月,讓全世界都淪陷的禍首,我個人認為就是WHO的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你覺得呢?如果不是他,全世界都可以提早預防做準備,如果不是他,這種病毒就不會成為大流行,如果不是他,全世界就不會進入生命威脅與經濟崩跨的大恐慌!
譚德塞一個衣索匹亞人,連自己國家的飢餓、傳染病、內戰、貪汙、飲水、疾病都沒辦法治理的人(他曾經擔任過衣索匹亞的衛生部長和外交部長),怎麼有能力去管理全世界60億人口的衛生醫療組織?
3/11會是歷史紀錄的一天,WHO宣布武漢肺炎大流行,歐洲被美國斷航,然後中國即將沒有確診(永遠不會有真相)。
譚德塞9日才表示,全球大流行的威脅「非常真實」,但尚未達到那個地步,並說這將是史上首個可控制的大流行,例如中國八萬個病例中,就有七成已經康復。紐約時報報導:新冠病毒已經傳播至全球六大洲超過100個國家,感染超過12萬人,並造成4300多人死亡;(我相信這個數字再加10倍都不過份),WHO官方11日終於承認,疫情已經達到全球大流行標準。在此之前。WHO官方一直避免使用「大流行」字眼來形容疫情。
有一點譚德塞說對了,他說:因為各國沒有作為,才會造成大流行。是的,因為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美、中、俄、英、法)和歐亞大國領袖都在忙自己個人的盤算,哪有空去理一個小小的衛生組織和一個粉飾太平的貪汙者,由種種跡象來看,我非常合理的懷疑WHO幹事長和組織都有貪污和收賄,不然怎麼會棄蒼生而不顧?泯滅人性,害死多少無辜人命,這是會下地獄的。
我們來看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老大-美國,一個世界最偉大的國家交給一個腦殘而且口無遮攔的老頭生意人,一心一意只為了連任,為了保住美股,犧牲百姓生命,也一副無所謂的樣子,當然會造成今天的後果。美國是在聯合國最有發言權的國家,但是,您有看他們的代表譴責或質疑譚德塞嗎?事情演變如此,到今天還真的是沒有作為?
再來,我們來看法國,確診例世界排名第六,1800例左右,死亡率也是第六,目前為止33例,法國總統馬克宏說:歐洲要團結,團結個屁,現在才說,當初為什麼不在WHO說?施壓譚德塞請世界各國提高警覺,對抗這場流行疫情,已經死了這麼多人才放馬後炮,你未免也太幼齒了,先下台再說。
英國呢?你們泱泱大國可經過瘟疫大流行,連美國這樣的霸主都不敢對你斷航,雖然已經斷航整個歐洲。衛生部次長已經確診,而英國首相強生接觸過這位次長,除非你真的有夠強,不然您怎麼還不接受檢測?火都燒到您家門前了,我們還是看到鴕鳥心態,英國駐WHO的代表都在打瞌睡嗎?還是在度假?難道都不會譴責世界的罪人譚德塞,請他滾蛋嗎?
我們再來看看歐盟最有影響力的德國,德國總理梅克爾說:這場疫情目前沒有藥方,再這樣下去,有60%-70%德國人都會被感染。您們德國人何其聰明?何其嚴謹自律?自認為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怎麼會有這麼多人感染?妳為什麼不早點預防?不早點在WHO發聲?一定要等到60%-70%德國人會被感染才說,您是頭殼也壞掉了嗎?不會太晚嗎?就連德國媒體也開始批評政府:”這場病毒危機中,無人現身、無人發言、無人領導”。
歐洲排名第一世界第二確診率和死亡率的義大利,這個國家最傷我的心,我喝義大利酒、和義大利酒莊莊主都是好朋友、我喜歡義大利的風景、我欣賞義大利的藝術、我最好的外國朋友是義大利人,但是第一個和我們斷航的是義大利,害得很多要從義大利回來的朋友措手不及。所以,義大利您會是這樣的結果,我不但不意外,而且還不同情。因為您們想賺觀光財、想賺精品財,現在連本都賠進去也不夠。
看歐洲,別忘了這個領袖,也就是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德國人),您一樣偷懶到連影子都看不到,選妳出來幹嘛?出個聲,不然我們會以為妳也居家隔離檢疫了還是也確診了。
我們再回頭來看看亞洲的南韓,現在是確診例和死亡率排名第四,已經被很多國家拒絕往來戶,連逃到去大陸都要被隔離14天。很多人認為韓國是因為教會聚集的感染,疫情才會擴大到今天的不可收拾。但我認為是韓國總統文在寅要負起全部的責任,韓國今天和中國來往貿易這麼密切,而中國的觀光客又都是哈韓族,很喜歡到韓國採買,文在寅為了一昧討好中國和覬覦旅遊觀光的龐大資源,沒有在第一時間提高警覺下決策,是一個又蠢又勢利的領導人,喔!我說錯了,領導人這三個字他不配。連北韓金正恩一方面寫信慰問你,一方面還在射飛彈,是不是在玩弄你於股掌?
最後一定不能漏掉的當然是日本,我如果是安倍,早就切腹自殺以謝日本人,這才是日本武士道的精神。司馬昭之心,全世界連小孩都知道,他只想著辦奧運。公主號你怎麼處理,連一艘船都讓你焦頭爛耳無法解決,讓船裡的人一天又一天的焦慮等死,你有人性嗎?叫人怎麼看得起你,叫人怎麼不害怕?叫人怎麼相信你有能力辦奧運?奧運期間如果又是大感染呢?請你回答這簡單的問題就好。因為大陸國家主席要訪問日本,所以你不敢得罪中國,不敢全面性的封鎖和大陸的邊關來往,你錯了!這和禮貌無關,這和全日本人的身家性命有關。目前日本已經超過1300例確診,連甲子園棒球都破天荒禁賽,迪士尼都要關閉,安倍首相您覺得奧運可以辦嗎? 你老人家先下台吧,免得晚節不保。
以上,你最討厭的人是誰?是不是這個貪得屎?我最討厭的是他。
網路上說:譚德塞要被換掉,其實一點都不困難,就是因為這些大國都不作為,才能讓它胡作非為。現在因為死的不是自己人,他可以盡量貪汙收賄爽爽賺,等到這個疫情燒到非洲,再到衣索匹亞,他應該也不敢回國了。我們要怎麼處置他?如果我可以,槍斃他?太便宜他了,先五馬分屍,一部份丟到海裡餵魚,一部份丟到山裡餵野狗,這叫做敬天地泣鬼神!
網路上說
不論是17年前的 SARS
還是當前延燒全球的 中國武漢肺炎
走在防疫這條泥濘路上
台灣就是個沒有傘的孩子
只能冒著風雨不停向前奔
台灣很小,我們沒有本錢,所以只有管好自己,不在封閉場所聚集、開會、不舉行大型活動、不給防疫人員添麻煩。
台灣會防守的這麼好,離大陸這麼近,來往這麼頻繁,本來被評為世界第二危險的地方,現在的感染率已經掉到世界三十名以外,這一點都不意外,除了醫護人員的辛苦外,就是從一開始我們就不相信WHO。
天佑蒼生、天佑台灣、天祐世界,希望這場疫情趕快結束,恢復正常,大家想去哪就去哪,想玩就玩,想喝就喝,想抱就抱,想親就親。
前兩天看了一篇文章很辛酸、很感慨、很沉重,所以不吐不快!
最後我要以這篇文章的講述人~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的一段話來分享:
作為武漢人,我們哪一個不熱愛自己的城市?我們現在回想起來以前過得那種最普通的生活,是多麼奢侈的幸福。我現在覺得把寶寶抱著,陪他出去玩一下滑梯或者跟老公出去看個電影,在以前再平常都不過,到現在來說都是一種幸福,都是不能達到的幸福。
她的女兒才一歲多,但是疫情時期她幾乎天天都在醫院,她的團隊也犧牲了三個醫生和無數個醫護菁英。
這個世界必須要有不同的聲音,是吧?
七大洲人口排名 在 萬國郵政 Simon's Stamps Internationa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郵票非洲夢🇿🇦🇪🇭🇱🇾:如果非洲是一個統一國家(下):非洲合眾國是一個怎樣的國家]
上回談到非洲可以如何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在三種方法中,以透過非洲聯盟統一成一個聯邦制的非洲合眾國比較貼近我們所處的時空。那麼,如果非洲聯盟現在真的成功把非洲55個國家統一成單一的非洲合眾國,那麼,這個非洲合眾國 United States of Africa 會是一個怎樣的國家?是否能夠成為新興的強國?
首先,我們可以看看非但合眾國的基本地理資料。非洲本來是僅次於亞洲的世界第二大洲及人口第二多的洲,統一後,將以三千萬平方公里成為全球面積最大的國家,但只有十二億人口仍不及中國的十四億人口或印度十三億人口多,只能成為人口第三大國。這個國家將橫跨四大時區,連接大西洋與印度洋,雨林、沙漠、平原、高峰應有盡有。每一個非洲聯盟成員國將成為非洲合眾國的州份,不過也有可能會像俄羅斯聯邦那樣,每個國家以自治共和國的名義存在,實制上的權力和美國的州分差不多。非州共和國的首都將會在非洲聯盟總部的所在地,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國會則有可能繼續在南非的最大城市約翰內斯堡,故將會有兩個首都,最大的城市則是尼日尼亞首都拉各斯。在非洲合眾國,有超過一千種語言存在,官方語言將參考非洲聯盟,有阿拉伯語、法語、英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以及非洲獨有的索馬里語及斯瓦希里語,不過法語英語及阿拉伯語由於有最多非洲聯盟成員國使用,將會作為主要的工作語言,每個成員國所形成的州份,則可繼續使用本來的官方語言,就像印度的省份有各自的官方語言那樣。統一後的非洲,將採用非洲聯盟一般的議會民主制,由各國推選一位主席,擔任國家元首,也有很大機會實行兩院制,分別為由各州分的政府首長組成的上議院,以及由非洲全民普選出來的下議院。
非洲統一後,將會是重要的礦產大國,蘊藏世界90%的白金,50%的黃金,50%的鑽石及33%的鈾,以及豐富的油氣林木資源。在非洲未統一的時空,這些珍貴礦藏的開採權往往由中歐美大國主導,如果非洲統一,透過資源整合,得到更高話語權,將可如中東國家一樣由國家統一掌管開採權,更可以整合礦產收益成立主權基金,進行各項基建投資。現時,非洲的總GDP為二萬三千億,統一後將成為全球第七大經濟體,如果非洲能夠掌控自己的礦產及油氣林木資源的話,將會主導全球貴金屬市場,使GDP顯著增加。不過,計算人均GDP的話,非洲暫時只有1990美元,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的2018年排名,大約會是130(在減走現存的非洲國家後)。雖然,統一後將有機會使GDP增加,但非洲作為人口增長最快的地方之一,更多人口將繼續分薄人均GDP,使之不會有明顯提升。統一的非洲,會因資源及擁有繼中國及印度後第三大市場(以人口計算)而得到重要的話語權,更有能力擺脫昔日殖民統治宗主國的政治影響,與前宗主國的關係更為對等,可以如同印度一樣採取對沖外交,活用昔日殖民時期與多個宗主國的聯繫及與阿拉伯國家的文化聯繫,在中歐美俄各國之間斡旋,增取最大利益。統一後的非洲,將成為不容小覤的新興勢力,如同印度一樣。
不過,這個國家將潛藏許多問題,有些是非洲長久以來的衛生、教育及貧窮問題,但有些是足以影響非洲合眾國穩定的政治問題。首先,先討論本來已經存在的問題。由於國家相對貧困,國家資源不足,使衛生福利及教育水準相對不少其他國家要差。在沒有足夠醫療資源下,很多國家都依賴國際組織如紅十字會及無國界醫生提供醫療服務,設備不足使不少在發達國家可治癒的疾病如瘧疾,每年造成不少人死亡。愛滋病的普及程度,更是十分驚人,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每十人便有一人帶有HIV病毒或感染愛滋病,因此,非洲合眾國的人口壽命中位數只有20歲,遠低於全球的中位數30歲。教育的普及化也是一大挑戰,全國的識字率只有64%,雖然在一些地方如利比亞,識字人口達94%,但在一些地方如南蘇丹,只有27%。這種教育程度的懸殊,就如國家的貧富程度一樣。北非及南非因礦產及旅遊資源豐富,相對較為富庶,但西非赤道國家相對較貧困,地區的經濟狀況差異,相當難以消弭。政府的貪腐,亦使得財富集中於一小撮人手中,地區的領導人及商人寡頭可以富可敵國,但一般民眾相當貧窮。政府資源被挪用,使醫療教育福利系統所得到的資源相當有限,使貧者繼續因沒有受過良好教育而難以脫貧,更會受到各種疾病威脅。雖然,非洲合眾國政府會努力改善以上狀況,但國土面積過大,各地狀況不一,山高皇帝遠,使聯邦政府難以處理地方政府的貪腐問題及資源分配問題,貧窮問題將繼續成為全國一大問題。
山高皇帝遠的問題,將進一步削弱非洲合眾國的管治,甚至將影響國家存亡。雖然,聯邦政府由各州政府推舉,但聯邦政府不一定能滿足各州的利益,每一個州也都有自己的盤算,不一定會對聯邦政府言聽計從。在傳統的聯邦議會制之下,聯邦政府只會是一個協調機構,嘗試協調各州利益,但不一定有效統轄各州,聯邦政府也不敢貿然推行改革,以免損害一些州政府的利益,惹來反對影響管治,非洲合眾國也將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國家,聯邦政府的權力和昔日非洲聯盟分別不大,各國仍只會像過往各自為政。如果,非洲合眾國想有所作為的話,就可能要收回權力,最後有可能學習俄羅斯及中國的中央集權制,權力集中於聯邦政府。但這樣一來,將會引來各州不滿。要想進行中央集權制,就需要改行非洲多國現行的總統制,把權力統一在總統及聯邦政府那裡。但當總統有如此大的權力時,便有機會重覆非洲不少國家的故事,變得專權,也有機會側重於自己家鄉及自己種族的利益,引來各國強烈不滿。就算把總統制改為雙首長制,由來自另一州由國會選出的總理來形成權力制衡,但如此一來卻只會造成政治內耗,使聯邦政府陷入進一步混亂。如此一來,州政府將對聯邦政府離心更重,就算軍隊早已統一由聯邦政府指揮,各州也會想辦法重新掌握來自自己州的部隊及軍人,擁兵自重。最後。將重回往昔非洲軍閥割據的內亂時代,非洲合眾國隨時瓦解,一切回到統一前。
之所以在現行時空,非洲合眾國未能出現,很大的原因,在於各國政府存在利益衝突,不放心把政治以至經濟權力上交非洲聯盟之類的國際組織,在無法真正取得共識之下,非洲聯盟也只能作為一國際間的協調組織,功用在於訂立一些容易得到同意的大方針及協調各國利益,而非像歐盟般能影響各成員國的政治。非洲還有不少人,只忠於自己的部族,而非忠於自己的國家,使得國家的權力難以延伸到每寸國土。在擁有超過一千個民族,五十四個國家加兩個有爭議性國家(得到有限承認的非洲聯盟成員國西撒哈拉,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承認的索馬里蘭)的非洲,由於各國以至各部族皆各自為政,難以真正達成共識,上交權力,非洲合眾國,到目前為止,只會是一個夢,一個在平行時空才會實現的理想。
圖左方郵票為 1961 年埃塞俄比亞紀念「非洲日」而發行,圖案是位於首都的非洲大會堂 (Africa Hall) ,1963 年非洲統一組織 (OAU) 在這裏成立。2002 年非洲統一組織變身為非洲聯盟(AU),右方 2013 年郵票裏是非洲聯盟總部非洲大會堂的新翼。
七大洲人口排名 在 全球人口區域失衡? 未來人口爆炸? 七大洲人口數調查| 1955年 的推薦與評價
shorts 參戰名單-亞洲-歐洲-北美洲-拉丁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極洲統計參數: 人口 數,生育率統計時間範圍: 1955年- 2100年資料來源: 聯合國United Nations 註1: 生育 ... ... <看更多>
七大洲人口排名 在 全球人口區域失衡? 未來人口爆炸? 七大洲人口數調查| 1955年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水庫水情調查| 2021年1月- 2021年6月27號https://youtu.be/qdyyIRbIZU8 疫情下的熱門捷運站 排名 | 2001年- 2021年5月31號| 進出人次統計| 台北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