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100天調理計畫
身為一個忙碌的創業者,經營一個有40幾位員工的醫學美容跟植髮診所,懷孕期間一直到進產房剖腹前一刻,我都還在崗位上,處理決策診所大小事務,一出產房就開始線上注意著診所的情況,產後20天就回到診所正式開工,開始看診治療,因為能徹底癱在家休息的時間實在太少,因此我更謹慎規劃我的調理方式,必須說,我今年年近40,第三胎,卻恢復得比十年前前兩胎都來得好、來得快,所以有些體會,還是值得跟大家分享一下。
在一段幸福的關係中,還有三個心愛孩子的環繞,讓自己健康,是給家人最實際的愛,任何的美容方式、瘦身方法,在健康的大前提下,才是我想追求的,我想瘦,但我也希望陪先生、孩子一起品嚐美食;我想瘦,但我不要做病懨懨的黛玉,瘦身的過程,我要紅潤的氣色、有滑順豐盈的髮絲、光亮的肌膚、有肌肉線條的身體,給孩子們一個充滿活力健康的母親,很重要不是嗎?
產後的調理計畫,要從產前一個月開始耕耘起。
產前一個月,因為希望產後母奶快點分泌,通常自然產3天左右,剖腹產約莫5-7天左右,才會有初乳出現,為了縮短時間,提前讓身體做好準備是必須的,除了常規的孕婦綜合維他命、鈣片、魚油、維他命D,產前一個月我有強迫自己開始補充鐵劑,其實第三孕期開始就吃是更好的,但懷孕期間排便不順,拖到了最後一個月才開始吃,但這很重要!要讓母體鐵質含量充足,它是我們造血的本、身體運行不可缺的元素,懷孕前每個月的月經已經很容易讓我們無形中體內鐵含量偏低,生產過程中的出血,更是會大大流失鐵質,所以產前一個月開始補鐵,生產完也儘早開始補充鐵劑,讓產後貧血快點恢復,奶陣就會很快降臨,同時也會讓產後一週的水腫神速退去、降低產後落髮的嚴重度。
同時,產前一週我有找信賴的中醫師把脈,依個人體質調配專屬的產後中藥茶飲跟煲湯藥膳包,每個人體質不同、生理狀況也差異很多,月子餐均一式的中藥藥膳湯配給,不是我要的,針對個人體質處方,成效一定更卓越,生產前一週取回一整個月的產後藥膳包、擦澡藥浴包、養氣茶飲,生完馬上開始依指示使用,不遺漏不忘記,一路喝好喝滿到產後滿兩個月。
生產完,推回病房開始,孕前的保健品是照顧寶寶,孕後充分的保健品是照顧自己。
生產完,很快的我就馬上補充起綜合維他命、鐵劑、益生菌,補好補滿,讓身體盡快從耗損中恢復重建,同時每天早餐我都會喝上一碗用三包滴雞精煮的蛋花湯、點心必備一碗無糖燕窩、藥膳湯用溫補性的蔬菜一起熬煮,不用肉類避免太油發胖、整天吃滿8-9份蛋白質,扣除三包滴雞精的氨基酸、蛋花湯的兩顆用蛋的蛋白質量,還要再額外補充150g-180g的熟食肉量,澱粉類食物我會在早餐跟午餐攝取完,下午三點後不吃澱粉類食物,進食原則就是,燕窩、三包滴雞精、蔬菜藥膳湯跟中藥茶飲我都會吃好吃滿,灌完這麼多湯湯水水,真的有夠飽,無形中會減少不少食慾。
而坐月子的選擇,個人也覺得非常重要,雖然這一次生完產後20天就上班復工,但我月嫂足足請了兩個月,這兩個月有人照料我三餐、煲湯、藥浴、協助我擠奶、嬰兒有月嫂24小時帶滿兩個月,前兩個月睡好睡滿,真的相當重要。我很建議生產完的2-3個月期間,睡好睡滿讓身體好好修復,請兩個月24小時到府月嫂,費用還比一個月月子中心便宜,我自己是滿意到不行,而且說實話,會讓產後媽媽累到抓狂的就是照顧新生兒,絕對不是工作,晚上抱孩子、哄孩子、餵奶,對於剛生產完的媽媽來說,才容易拖累身體修復速度,所以儘可能,考量預算,讓自己在前兩個月夜晚有幫手,把握黃金休養時期。
我個人覺得持續不間斷的保健品營養補充、足夠的蛋白質攝取、針對個人體質的藥膳調養、兩個月充足睡眠,是調理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但除了這些健康原則,我知道大家更關注體重、身材、外表的恢復,下面就來閒聊一下我的安排。
產後身材的恢復真的需要時間,急不得,但臉的美麗可以很快達成,讓人可安心、安穩、氣定神閒地好好減脂減重,畢竟臉遮不起來,身體起碼可以用衣物巧妙遮掩。
生產完,還沒有乳汁分泌時,在產後病房我就幫自己打了肉毒小臉、肉毒拉提、肉毒除皺、肉毒瘦小腿,因為還不會有奶水,此時不弄更待何時,讓自己產後一個月臉就能夠變小、沒有顯老的動態皺紋。
剖腹產第七天,進行了電音雙波臉部拉提緊實,讓鬆垮的臉型、鬆胖的脖子跟雙下巴,可以收緊拉提,效果跟肉毒小臉一樣一個月開始展露。
避免或減輕產後落髮,除了產後保健品的補充,同步開始進行生髮養髮的課程,畢竟大量產後落髮,真的會讓人很憂鬱,現在產後4個月多,髮量還比產前更豐厚。
產後三個月,做了肚皮的魔方電波,收緊產後鬆垮的肚皮。
當然,皮秒雷射掃除孕斑、水飛梭調理毛孔粉刺保濕度,都是讓狼狽的產後,看起來暖心順眼一點的保養。
簡單講完了美容,身材的恢復,我想也是一大重點,但給孩子一個健康有活力的媽媽,很重要,身體健康才能陪伴我們的寶貝長長久久,所以不要極端減重,健康美才是正確主流的做法。體態雕塑上,我分成飲食、運動兩部分。我先說,產後綁骨盆我綁不住所以沒綁、塑身衣雖然又訂做了兩套,但穿不住依然沒穿、喬骨盆之後我想試試,但目前沒試過,無法聊感想,但要提醒的是產後一個月內先別穿塑身衣,子宮還沒完全消腫、骨盆底肌肉力量不足,過早穿塑身衣以至於腹腔壓力變大,往下壓迫骨盆底,會讓子宮膀胱脫垂機會上升,建議起碼一個月到一個半月再開始穿。
產後瘦身飲食上,延續產前,我還是有持續接受營養諮詢,請營養師計算依我的身高、體重、體脂,一天下來會需要幾份主食、幾份肉類、幾份水果,一整天有菜、有肉、有澱粉的攝取,避免過度節食影響奶水量、影響母體修復,也避免坐月子進食進補過頭,影響減重計畫。我自己會吃足蛋白質的量,藥膳煲湯一定不要放鹽、一定要濾油,做不到濾油,可以像我一樣乾脆用蔬菜燉藥膳,喝足藥膳湯飲、滴雞精、燕窩、保健品,澱粉主食類分配在下午三點前,三點後不碰澱粉類。
破戒沒關係,我也常常忍不住口腹之慾,但不要連續幾天大餐,一天破戒大吃,接下來幾天一定要認真執行健康飲食,身體還是會持續減重的。我常覺得時代已經不同,在營養充分相對不缺乏的年代,傳統月子那種一堆食物、一堆很油的補湯是很徒增身體負擔的,現行市面上的月子餐真的量都太過頭,務必要跟家人分食,吃那麼多沒必要,當然不是每個人吃下滿滿的月子餐都會瘦不下來,有人奶量很多、自己帶小孩耗損很快,以至於熱量需求很高瘦很快的也大有人在,但那種體質不屬於我,沒有把月子餐通通掃下肚的本錢。
運動上,我個人是等子宮復位消腫、感覺骨盆跟髖關節較穩定,產後三個月開始,我用家裡的跑步機用快走的方式慢慢恢復運動,慢慢增加速度、慢慢增加坡度、慢慢拉長時間,一週快走個2-3天,目前是總計一週起碼3小時的快走,坡度9.5、速度5.5,但我前三個月是沒運動的唷,前三個月靠飲食控制就有瘦了13公斤,我孕期總共胖13.5公斤,所以大致上產後3個月時恢復到產前體重。
談的很多很雜,沒聊到的歡迎發問,有空我會一一回覆。
#產後嫩嬰四個月收涎儀式照相紀念
#產後四足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萬的網紅彼得爸與蘇珊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我們的頻道⬇︎ https://goo.gl/AZvZXq 更多彼得爸與蘇珊媽育兒日記⬇︎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6f_wRUZBEAP5vb3GqzScHbPJ-xTLNUB 追蹤我們⬇︎ instagram☛https://www....
三個月 嬰兒 奶量 減少 在 在家好到府坐月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寶寶新生兒1-12個月的喝奶量
1. 母乳對寶寶的好處,有哪些?
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食物,因母乳中含有寶寶最需要的營養(醣類、脂肪、蛋白質、 維生素、礦物質和水份),母乳中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和脂肪的脂肪酸組成對嬰兒的發育十分適合,其消化、吸收、利用最好,母乳在胃內所形成的凝乳塊細軟,通過胃的時間迅速,吸收利用好,母奶中還含有增強寶寶的免疫物質(免疫球蛋白、 β-胡蘿蔔素),母奶的溫度最適合寶寶,吃母乳可滿足寶寶的吸吮本能,使寶寶心理獲得健全平衡的發展。
2. 媽媽在為寶寶選擇奶粉時,該考慮哪些因素
要有衛生署核淮。
原產地純淨無污染:空氣、水質乾淨,牛隻、羊隻在無污染的環境中成長,分泌出來的乳汁品質最好。
原裝進口品質較有保障。
其他如配方特色、標示、專業服務等都是選擇時考慮的指標。
A. 鈣磷比1.2:1~2:1。
B. 是否添加蔗糖? 蔗糖容易引起蛀牙(ㄋㄟㄋㄟ不是好喝就好,應注意寶寶健康)。
C. 是否強化鐵質。
D. 不含棕櫚油、不含香料。
3. 寶寶喝多少奶量才足夠?
寶寶喝奶的標準依照體重判斷,每天應喝奶的奶量是以平均每公斤喝150㏄為計算標準。例如:小寶寶體重四公斤,一天應該喝奶量150 ×4=600㏄。但是餵母乳的小寶寶,只要寶寶喝奶後,可以安穩睡覺兩小時以上即可。
4. 一天要喝幾次奶?
寶寶可以每3~5小時餵一次,一天總共約餵6次;如果寶寶已經吃飽,母親餵奶時,寶寶會以舌頭頂住奶嘴,甚至用轉頭不喝、啼哭來表達。餵哺母乳在一個月內,一天至少喝8~12次,一天至少小便六次,當吃飽的時後,寶寶會自己鬆開母親的乳頭;而且頭三個月每週體重增加約150公克,即表示寶寶攝取的奶量是足夠的。
5.寶寶喝完奶後,不易打嗝,怎麼辦?
並非每個寶寶餵完ㄋㄟㄋㄟ後, 都會打嗝的,所以不必太勉強,通常在拍背5~6分鐘,不見寶寶打嗝時,不妨將枕頭墊高一些,讓寶寶側躺及觀察是否有吐奶情形。
6. 奶水沒喝完,可以保留至下一餐嗎?
寶寶喝剩的奶水最好倒掉,不適合留至下一餐飲用,因奶類放久會滋生細菌或變質。
7. 寶寶喝多少水才夠?
水份的攝取量是水份需求從剛出生到六個月120~160cc/公斤/天,包含一切食物水份的含量,例如沖泡奶粉的水份、果汁、菜湯、 茶或豆漿等。當天氣炎熱、寶寶出汗太多或腹瀉時,應注意寶寶水份的補充。
舉例來說, 寶寶四個月,體重為6公斤,其所需水份為每天6Kg X 120~160cc = 720~960cc(包括沖泡奶水的量)若寶寶每餐喝奶量150cc,每天餵6餐,所以每天奶水中含水份差不多900cc,這樣水份可額外再補充960-900=60cc,但若寶寶因生病而脫水(例如腹瀉、發燒、感冒),應補充更多的水份以減少水份散失。
如果寶寶便秘,亦應該補充水份。
寶寶滿1歲前奶量變化
一個月嬰兒喝奶量
按需餵養是一個月寶寶餵奶遵循的原則,寶寶能吃多少就餵多少,要相信寶寶的身體本能,吃飽奶的寶寶在兩次餵奶之間會很滿足、安靜,通常會睡3-4個小時,沒有吃飽就會哭鬧的。
你也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大小便來判斷,吃飽的寶寶尿布24小時濕6次及6次以上,大便軟,呈金黃色、糊狀,每天2-4次。
兩個月嬰兒喝奶量
兩個月的寶寶已經比上個月能吃了,仍然是按需餵養。兩個月的寶寶一天的奶量在600-700毫升左右,一天可以分6-7次,每次間隔3-4小時,每次80-100毫升左右。如寶寶晚上睡著後,一般無需叫醒寶寶餵奶,以免影響寶寶的睡眠質量。另需註意每個寶寶的胃口大小都不相同,建議根據寶寶自己的生活特點進行合理的餵養。
三個月嬰兒喝奶量
三個月的寶寶一天奶量在800毫升左右,分5-6次,每次大約在150毫升。夜間餵奶比白天間隔時間長一些,要有意識地把間隔時間拉長,使嬰兒慢慢養成夜間不吃奶的習慣。可以在寶寶兩次餵奶間適當的添加一些溫開水,也可以給寶寶添加一些奶伴葡萄糖,幫助寶寶消化吸收。
另外,不要太早添加副食品,添加得太早,寶寶會因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出現嘔吐和腹瀉,消化功能發生紊亂。
四至六個月嬰兒喝奶量
每天餵5次,每隔四小時一次,每頓餵奶量為200毫升左右,應掌握吃奶總量,每天不超過1000毫升,每頓奶量不超過250毫升。四個月開始在吃奶前餵輔助食物,在兩次餵奶之間添加副食品,可以先從米湯開始,等寶寶胃腸功能適應後,在慢慢添加其它的副食品。
六至九個月嬰兒喝奶量
每四小時餵一次奶,每次吃200~250毫升,每天由四頓奶改為三頓奶,逐漸上輔助食物從代替半頓開始到代替一頓奶。
九至十二個月嬰兒喝奶量
全天由吃三頓奶減到吃兩頓奶,每次250毫升,仍掌握隔四小時吃一次,其他頓全吃副食品。每兩頓餵奶中間要增加開水。
三個月 嬰兒 奶量 減少 在 有一個兒子真的超爽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歐力 #BLW 之路 》
🙋🏻♀️ig媽咪們敲碗的歐力BLW分享文也放fb給大家力量喔!
▪️為什麼從泥粥派轉換成BLW派?
歐力出生後,參考很多離乳食(副食品)的方式,為了讓他降低對食物的過敏反應,我從第四個月給了第一口 10倍粥,但離乳食之路沒有想像中順利,於是轉換成少量多樣化 、改食物口感,每次給歐力吃2-3種食物,每天像吃自助餐那樣混搭!漸漸我們就開始快樂用餐了。一直到歐力五個多月開始可以坐挺,我試著給他用手拿著整塊水果 慢慢舔、慢慢啃(全程在旁看著,吃太大塊就挖出來!),快要六個月的某天開始,他突然拒絕被我用湯匙餵食,一直要自己拿食物、自己拿湯匙,只喜歡每天的「手拿水果時間」,我大概猶豫了2-3天,再次了解BLW、上網看國外影片分享和詢問執行過的朋友,決定讓他嘗試BLW!
#絕對要學寶寶急救法 #備而不用最好
#最好以寶寶自己的需求判斷是否要轉換
換句話說。寶寶如果很喜歡被餵食且沒有自行用餐的慾望,是可以不用強行轉換的喔!
不管是泥粥派還是BLW派,只有一個目標是「孩子都會好好吃飯」,泥粥派孩子隨著月齡也必須將顆粒加大、提供手指食物給孩子練習咀嚼,當然餐具的訓練也是一樣的!BLW只是順序和主導性不同,大家不用太緊張!最終孩子都還是會好好吃飯的!
🔲歐力BLW 6m-9m🔲
🔺建議食物形狀:長條狀 (比較自己的食指)
🔺煮到什麼程度:比如說蒸胡蘿蔔🥕 要蒸到手拿起來不會斷掉即可,那就是軟硬適中
🔺6m8d 開始 第一個難關 - 轉換嗆噎大魔王😈
因為我轉換並沒有暫停餵食泥粥1-2週,鑑於他之前都有吃水果的時間,我不知道哪來的自信覺得沒問題,而且覺得本來ㄧ開始就會嗆噎,只要媽媽做好準備就可以了!實際狀況是歐力嗆到約2週的時間,就真的是咬了直接吞,完全不咀嚼,泥粥派孩子就是練習吞嚥,所以這是他們的直接反應,嗆到會很明顯臉部漲紅、表情痛苦,我的應對是先觀察,拿著水杯引導他喝水,等他吞下後好好跟他說要慢慢吃,並且鼓勵他!媽媽絕不能慌張!孩子的情緒起伏會被我們影響,即使內心再激動也要穩定下來好好鼓勵他,雖然快要2週都有嗆到的狀況,歐力的用餐氛圍仍是開心的,老實說我也開始質疑轉換是否是對的?我內心給自己的期限是2週,如果他還是繼續嗆到,我就恢復泥粥生活!在滿2週的那天起,歐力再也沒嗆到過,是的!他自己變強大了,懂得方法去排解困難,他已度過BLW的第一關!媽媽為他開心為他加油,正式開啟我內心的BLW之路(跪婦之路)!
🔺6m17d 小松鼠🐿️模式
歐力此時已長了4顆門牙,吃東西的習慣是把食物都用門牙全咬斷,然後食物都塞在兩頰不吞,等到塞不下時,發現自己吞不下去又全部吐出來(非自願),接著就會生氣!再開始撿吐出來的東西吃,這個狀況大概持續2週喔!
🔺6m27d 什麼都好玩、什麼都要丟
食物探索期從原本的餐桌抓/捏/抹/塗...到開始攻擊地板、牆壁(甩青菜、丟地瓜),我的作法是不理他!讓他自己丟,丟完就沒東西吃了!收攤!BLW孩子丟東西的狀態會ㄧ陣陣,我早已有心理準備,這次丟東西大概1週,大概是發現丟完沒東西可以玩?或是想吃什麼 因而少丟! 少丟後媽媽還發現可愛的習慣是用右手進食,左手會抓著喜歡的食物最後再吃!
🔺7m15d 發現嬰兒味覺極度敏感
原本對小黃瓜🥒不排斥的歐力,開始把小黃瓜挑掉,不吃就是不吃,過了幾天把小黃瓜炒得沒那麼熟,保持ㄧ點脆度,歐力又愛不釋手了!
#有時候真的不是挑食是敏感喔
🔺7m19d 怎麼還吃那麼少?
因為BLW是在練咀嚼力,跟泥粥派的食量根本不能比,歐力仍未吃進一定的量(都沒減過奶),我寫英文私訊給國外實行BLW的媽咪們 請教他們的寶寶是大概多久有吃進一定的量,每位媽咪的回覆都差不多是數週到數個月,每個孩子對食物的探索和需求不同,所以不用心急,一定會越吃越好的!每個媽咪都人超好又超級激勵我的!再給歐力一些時間!一定作得到!
🔺7m20d 食物嚼碎機 🤦🏻♀️啟用
覺得牙齒和牙齦合作嚼爛食物真是太好玩了!嚼爛後吐出來的食物也好吃啊!(媽媽真的覺得很想吐,但是他自己吐自己吃應該還好啦!忍耐)
🔺7m22d 人生第一支小雞腿🍗
媽媽自己在國外媽媽ig看到吃雞腿畫面太療癒,然後自己又雞腿王,完全私心讓他嘗試,吃得超開心媽媽也好開心啊!(是清蒸雞腿,肉蒸得很爛喔)
🔺8m9d 聽得懂些話了!要教!
歐力在這期間大概聽得懂話了,有時候會故意把水杯丟在地上,歐爸每天很有耐心抓著他的手放水杯,請他放桌上,不斷地、持續地教了3天,歐力就知道水杯要放桌上了👏🏻
🔺8m14d 🍌香蕉進階班
香蕉對嬰兒來說很好吃,但他們自己吃就超災難,會捏爆、亂塗(臉/衣/手/頭髮/桌...),歐力這一天開始把香蕉吃得優雅、乾淨,媽媽大概歡呼了800遍!
🔺8m18d 演技派嬰兒🤹🏻♂️
明明是同個盤子裡ㄧ樣的高麗菜,前3口吃得很好,第4口開始臉ㄧ直驚訝!ㄧ直傻眼!然後吐掉吐掉!這場戲演了快1個月...媽媽只覺得他很煩,裝什麼裝啦!
🔺8m22d 手指和味覺敏感都進階了
觀察到歐力已經可以用手指頭撿超小食物屑,喜歡的食物就會很認真撿!雖然吃蛋時只吃蛋白、不吃蛋黃,但是他吃苦瓜!(超怪!)BLW的孩子是很勇於挑戰新食物的!
🔲歐力BLW 9m-12m🔲
🔺建議食物形狀:塊狀(嬰兒ㄧ口可吃大小)
🔺9m3d 長牙期不適、食量增加、奶量仍不減
歐力在這段期間很容易吃飯不耐煩,他是想吃東西的,但可能長牙的各種不適讓他不悅,可以給點軟的、好咀嚼的食物,香蕉也能幫助他減少發炎反應(牙齦紅腫);練了3個月食量確實有增加了!但又開始了「玩食物」和「食物嚼碎機」的樂趣,這次大概持續2週。
🔺9m20d 第一次完食!地板也乾淨!
🔺10m6d 主食越吃越好、成功主動戒了一餐奶🍼
以往都是偏愛吃肉,開始接受更多飯/麵/饅頭,這段期間也開始奶量都逐漸自己越喝越少了!在10m16d 當天戒掉了17:30的奶,直接晚餐BLW!
▪️這時候的歐力ㄧ天喝三餐奶,起床08:00(120)、午覺13:30(120)、睡前21:30(330)
🔺10m23d 跪婦人生掰掰
越吃越乾淨了!乾淨的程度是只要彎腰撿食物屑就好了!「我收他三個月、未來三年不用追著餵」的目標越來越近!
🔺11m3d 外出吃飯不受控
月齡逐增對外界的好奇心就越大,歐力至今仍還在這個過度期,太想玩、太想多看東西,有時候會吃很快要去玩,有時候根本隨便去吃,就let it go吧!跟厭奶期ㄧ樣,順其自然就好!
🔲歐力BLW 1y-1y3m🔲
🔺1y10d 故意丟東西
自我意識和判斷能力變強,開始挑戰爸媽極限,常常是等著跟我們對眼才要丟食物或水杯,期待我們的反應,我自己是在他丟之前會說「放嘴巴」、「放桌上」,他丟了我不撿,因為撿了他只會再丟;爸爸會生氣ㄧ直叫他不要丟,但超級沒用,所以是不良示範!
🔺1y11d 手指控制力+模仿力 up
常看我分食給他用「撕」、「剝」,我觀察到以往歐力都是直接大口咬鬆餅或雞腿,他開始會把鬆餅分成ㄧ小塊一小塊、全部撕完後,再慢慢優雅地吃;雞腿也是先把肉剝下來再慢慢吃,真的好神奇!
🔺1y18d 規矩建立、不斷重複指令
不吃的食物歐力會拿離開他的餐盤或丟地上,我都是一直重複指令「不吃放餐盤裡」、「不然就放嘴巴吃掉」,所以常常在影片看到他食物拿出來又放回去,因為他知道我要收走要放餐盤裡!2-3天就可以教會囉!
🔺1y1m9d 長臼齒不適、食慾下降
🔺1y2m3d 大口吃👅
有很多媽媽問我,小孩每次都吃超大一口怎麼辦,我的回答是「他吃得進就讓他吃」,這也是我常跟歐力說的!你要塞可以啊,你自己要吃下去喔!然後他真的都可以慢慢細嚼慢嚥,根本高手!
🔺1y2m15d 成功戒第二餐 🍼午覺奶14:00
目前歐力只剩下起床奶150和睡前奶200,午覺奶是他午餐吃不錯又想幫他戒奶睡,所以戒掉了!反而午餐吃更好,他也更珍惜午餐時間!
🔺1y2m24d 吃太快💧
熟練的嬰兒偶爾吃太快也會咬到手指,這幾天常常吃太快會自己狂喝水排除困難,越來越會自我調整大概1-2天就ok了!
🔺1y2m25d 用餐習慣🍴
我們家給歐力吃飯習慣是 「先給少少的」,他想要繼續吃就會自己討,不想吃就結束!與其一次給他超多的食物,甚至預留他要「玩」的食物,我跟歐爸討論過「寧可讓他吃不飽,懂得餓的感覺是什麼,才會更珍惜每次的吃飯時間!」其實現在的孩子都吃很飽,從早到晚一直在吃,根本不用擔心他餓!
我們想給歐力的觀念和感悟是
❶、自己知道自己要吃多少,餓的話才討食物,不餓也不要過度進食。
❷、因為食物給的少,他很容易「完食」,從完食中建立吃飯的自信心。(給太多就ㄧ直吃不完,吃不完就不耐煩,不耐煩就玩食物,玩食物就會變成爸媽脾氣差了😂)
❸、這餐不吃、不討食就是餓到下一餐,不會有多的零食給他,請他珍惜每次用餐的時間。(影片應該都能看到他很認真吃飯)
🔺1y2m29d 叉子練習開始
從練習吃芒果、鳳梨開始,持續練習了2週開始進步很多,即使從水果開始,他在吃正餐也會想用叉子進食!很棒!
🔺1y3m20d 湯匙練習開始
從玩具練習開始,昨晚已經進步很多了!下次要挑戰讓歐力吃飯!
寶寶學習專心吃飯!歐力平常在家吃一趟飯平均是30-40分鐘,他就專注在感受食物、聽爸媽聊天笑一笑,有時候還會跳舞,超級快樂。(我們家用餐是家庭時間,⛔️不准用手機、⛔️不准看電視、⛔️不准離開座位,一定要在餐桌上吃飯。
我剛剛真的很認真把歐力副食品的每一天回顧,作了筆記後重新打了文字,我以前好認真喔😂 老話ㄧ句就是「相信自己的孩子、堅持下去」就可以的,如果媽媽們還有什麼問題再留言或私我小盒子喔!副食品之路一切放寬心,每個孩子對吃的需求不同,不要太強迫,一定會慢慢變好的!
希望我們的副食品之路能給大家信心!歐力真的沒很天使啦,他也是練來的!
#有一個兒子真的超爽的
#副食品之路大家不孤單
#副食品 #離乳食 #babyfood #이유식
三個月 嬰兒 奶量 減少 在 彼得爸與蘇珊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訂閱我們的頻道⬇︎
https://goo.gl/AZvZXq
更多彼得爸與蘇珊媽育兒日記⬇︎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6f_wRUZBEAP5vb3GqzScHbPJ-xTLNUB
追蹤我們⬇︎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eter_and_susan/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eternsusan/
寄東西給我們⬇︎
台北市大同區西寧北路62-5號2樓『 彼得爸與蘇珊媽 收 』
========================================================
訂閱我們的頻道⬇︎
https://goo.gl/AZvZXq
追蹤我們⬇︎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eter_and_susan/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peternsusan/
寄東西給我們⬇︎
台北市大同區西寧北路62-5號2樓『 彼得爸與蘇珊媽 收 』
=========================================================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話:有一種冷是阿嬤覺得冷
這句話很明顯的可以感受得出來
不同時代的教育觀念落差
今天想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們在教育cody上面所遇到的觀念落差
=========================================================
上一集⬇︎
刮刮樂跌到谷底後今年超強運 | 彼得爸與蘇珊媽Vlog
https://youtu.be/9sdxsqQI5fU
熱門影片:
彼得爸與蘇珊媽水中生產 | 溫柔生產 | 全紀錄 :https://youtu.be/6SqVOTw5buk
cody有了一日褓母 | 今天爸媽放風去 Feat.古娃娃、喵喵:
https://youtu.be/m8ETJJMSPyc
孕婦畫肚皮迪士尼系列:
https://youtu.be/Hg5JGpzoodw
抓到了有個洞 | HRV交車:
https://youtu.be/h8FqxkBpHxc
Cody爸比媽咪先回家囉:
https://youtu.be/WoS_mr07qIE
susan水中生產經驗分享:
https://youtu.be/sQSXpYOifmY
彼得爸與蘇珊媽婚禮mv:
https://youtu.be/pz3mfpYxj0I
彼得爸與蘇珊媽求婚紀錄:
https://youtu.be/dEQhWmkiDiE
=========================================================
拍攝工具⬇︎
相機:canon 80D iphone 7 Gopro5
麥克風:RODE video mic pro
腳架:JOBY GorillaPod Focus & Ballhead
空拍機:dji spark
=========================================================
剪輯工具⬇︎
final cut pro
=========================================================
幫我們一起完成字幕吧⬇︎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c=UCwxjIrUCgWmOKN1oDqiL_lA&tab=2
=========================================================
彼得爸與蘇珊媽主題⬇︎
vlog baby 成長 紀錄 GoPro 空拍 spark 親子 生活 旅遊 小孩 開箱 生活
美食 餐廳 遊戲 DIY 手作 新手爸媽 日記 民宿 遊記 副食品 滿月 抓周 嬰兒 安全座椅 dji 日本 美國 上海 迪士尼 東京 大阪 運動 職棒 lamigo 兄弟 棒球 富邦 統一
=========================================================
在開始之前一樣先說結論
就是每個長輩都是很疼愛小朋友的
甚至大部分的長輩都願意付出體力心力全心的照顧我們的小孩
所以我們一定要心存感激
但兩代教養的觀念相差二、三十年
加上社會的變遷、生活型態的改變
照顧孩子多少就會產生摩擦。
其實長輩和我們一樣都疼愛孩子,
也都是為孩子好
所以這時候技巧性的跟長輩溝通就非常重要了
要如何避免和長輩爭論呢
有時可以利用一個玩笑話、一個善意的謊言,都有可能輕鬆化解很多衝突。
或是透過表人的嘴巴表達我們想說的話
都是可行的方法
所以我們有遇到哪些的觀念不同呢
第一個,Baby手腳冰冰的趕快加衣服,穿越多才不會著涼
這就是傳說中的。有種冷叫做「阿嬤覺得冷」!
小baby手腳血液循環比大人差,容易受到外界溫度影響而降低
但他們的身體溫度本來就比大人高
若一直加衣服,會讓他們流更多的汗
也可能會讓他們的皮膚出現熱疹
此外還可能讓嬰幼兒體溫持續上升,造成誤判為發燒。
最近寒流來襲超級冷的
記得上次我們回台中的時候
蘇珊家更是冷到不行
我們拼命地幫cody多穿好幾件衣服
晚上睡覺時蓋了大棉被還是感覺到非常的寒冷
沒想到cody這個時候卻在流汗
整個超傻眼貓咪的
所以小baby的體溫真的比大人還高蠻多的
我們可以適時地依照他們的狀況
調整需要幫他穿衣服的量
不能完全依靠我們自己的感覺就套上小baby身上
第二個是寶寶喝完奶還需要喝水嗎
大家如果有看我們之前的影片
應該都很清楚的了解
小baby需不需要喝水
什麼時候需要喝水
如果還沒看過的朋友可以點這邊今去看看
我們有蠻清楚的說明
所以當長輩要小baby喝水的時候
不妨告訴他們一些正確的資訊
喝太多的水對小baby是沒有幫助的
只會造成寶寶的奶量減少造成營養不足
但也沒有完全不能喝辣
第三個,趴睡頭型比較圓
長輩常認為趴睡孩子會睡得比較安穩,頭型也會較漂亮。
說真的我們在cody三個月左右
白天睡覺時讓他試著趴睡
真的睡得比較安穩。睡的時間也比較長。
讓我們照顧起來輕鬆不少
但趴睡相較於仰睡,嬰兒猝死風險較高,
美國醫學會從二十多年前就建議新生兒採取仰睡,以降低猝死機會。
孩子頭型雖重要,但即使不完美等頭髮長齊,也會有所改善
至於仰睡睡不安穩,也還有其他更安全的作法,而不是選擇趴睡。
最重要是孩子能平安、健康長大,
相信長輩知道潛在風險後,也不敢鋌而走險。
第四個孩子不要常常抱,這樣很容易被寵壞
其實很多研究顯示,父母跟寶寶應該有多一些的肢體接觸
像是親吻、擁抱、撫摸等,可以給予寶寶安全感
同時也能建立寶寶對人的信任感
所以真的不用擔心經常抱小孩會有被寵壞的問題~
相信長輩聽到這些會很開心才對
這樣他們就更可以無憂無慮地抱孫子了
第五個,讓寶寶坐學步車
相信跟我差不多年紀的朋友們
在我們小的時候
都是坐學步車長大的(也就是傳說中的螃蟹車)
因為把小孩在學步車上,非常好照顧
他會自己在上面玩耍不會哭鬧
這樣父母可以較輕鬆
除了可以少抱孩子,也不用擔心他會亂爬到其他危險的地方。
但國外學者早已不建議使用學步車,是因為孩子乘坐學步車,容易發生摔傷或是夾傷等意外事件。
研究也顯示學步車可能造成孩子O型腿及扁平足的產生,甚至脊椎側彎。
如果學步車的高度和孩子無法配合,也易造成日後孩子習慣踮腳尖走路。
當然大家還是可能有遇到很多不同的教養觀念問題是我們沒提出來的
我們分享的都是我們實際上有遇到的
但因為我們沒有跟長輩著
小孩又自己帶
所以遇到的問題相對的可能就比較少一些
如果你們有遇到其他不同的觀念歡迎在底下留言跟我們分享
最後我知道要教長輩懂事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我們就必須要花更大的耐心
溝通及互相包容 =
合作邀約⬇︎
petersusan0625@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lMeAnHCcWg/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