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问题学生考入清华大学的故事
《李锦堂转》
暮霭沉沉,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像一幅没有尽头的画卷。我独自背着行李,坐在充满人的巴士了离开了我的归宿。独自去到遥远的霹雳州,虽然很寂寞,但是我依旧踏上了这个旅程,因为迎接我的是我梦寐以求的亚洲科学营。巴生上众人的闲聊声更凸显出我内心的伤感。我独自守着窗儿,看着细雨轻轻地拍在路上,不禁让我开始回顾自己的一生。这一年里发生太多事情了,有时真的不知道自己一路是怎么走来的,这一年迎接我的比赛犹如长江水般陆续而来。每当结束一场比赛,我还未来得及休息,下一场比赛就来了,有时真的让我喘不过气来。在这一年里,我前前后后荣获了20多项全国奖,还去台湾参加吴健雄科学营,也拿了奖回来。我登上了学校校刊的风云人物版面。成为了校长口中的“光华好少年”。一切似乎很风光,然而这些故事全都要从一个被人嫌弃,天天游手好闲,无恶不作的问题学生说起。
2011年,我结束了我的小学生活,周围的朋友纷纷开始选择名校,希望能够找到个好环境度过即将到来的青春期。我也随着报名了巴生县最出名的学校——兴华独中的入学考试。然而成绩放榜的那天,仿佛是我噩梦到来的那一天,我周围所有的朋友都中选了,只有我一个人是例外。他们个个心花怒放,讨论著应该去哪里庆祝。唯有我一个人默默地离开人群,找一个小角落躲起来痛哭。成为众人中的例外,让我没脸见家长。看着我的朋友们个个脸带笑容地将这好消息带回家里去,我只能一个人背着承重的心情悄悄地走回自己的房间躲起来。我父母看到我的表情也明白事情的经过了,他们没表示出任何负面的情感,只对我说了句“没关系的,这间学校不收你,还有很多学校等着你”。当这句话经过我的耳边时,我已经是泪如泉涌了。然而事情还没结束,全巴生没有一间学校愿意录取我,只有巴生光华独中愿意让我入学。
2012年,刚进入青春期的我就在巴生光华独中开始了我的少年时代。当我被著书包,站在校门口举头仰望这间学校的时候,我从没想过未来的我会带给学校那么大的影响,因为初一的我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如同小学般无恶不作的我,在学校里面欺负学生,每天放学后便和朋友一起去网吧,从来没把学习放在眼里。我什至还煽动同学一起反抗老师。我的妈妈收到老师的电话次数已经多得无法算清,来回学校不知多少趟,她得知我在学校的所作所为后哭了出来。然而这并没有让我回心转意,我依旧过着我的小混混生活。年尾的期末考中,我几乎全科不及格。当时所有老师听起我的名字,无一不是摇头叹气的。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我初三那一年,一堂平凡的辅导课为我这样的生活画上了句号。辅导老师曾在介绍专业人士的时候谈到了爱因斯坦,给我们看了一个关于他的“相对论”的影片。当我看见光会被引力场扭曲时,我无法抑制自己心里的冲动,我双眼张地大大地瞪着荧幕,感觉到呼吸困难。我的内心,思想完全被它给夺取了。我从未对任何事情起到如此大的兴奋。在班上我迫不及待马上回家上网搜寻更多关于相对论的资料。从那天起,我很清楚我这辈子注定要干这个了。当时的我立下了一个目标,我要考进高中理科班,然而根据我当时的成绩而言,是如同海底捞月的。我开始拿起书来自学,开始慢慢地弥补我所错过的知识。然而在年尾的初中统考,我实在是无法有所表现,两年的放任生活让我的基础非常糟糕,重新建立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幸运地是我以录取的临界分数考进了理班。
2015年来临的时候我对自己说,这一年将会是我的筹备期,我要在这一年里不断地让自己修炼,明年就是收成果的时机了。我很清楚我的起跑点比所有人都迟,因此我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有所表现。 2015年中我日夜以继地读书,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思考上,不停地让自己武装起来,以备他朝有一日让所有人对我刮目相看。 “不怕慢只怕站“成为了自我鼓励的一句话。老天不负有心人,2016年头第一个果实开花了,我荣获“全马来西亚奥林匹亚数学赛铜牌”,因此我为我自己赢得了参加2016年全马来西亚独中科学营的机会。当年的主办单位是当初不收我的兴华独中。在那里我处处被人看不起,只因为我是光华独中的代表,我这辈子无法忘记在进行一个火箭制作时,我被两位营员排斥,只能独自进行整个过程。当时的我心里有无数的委屈,但是我已经习惯被人看不起了,所以当时的我只有一笑带过。之后在科学嘉年华的一个数学游戏柜台上,我意外地发现服务我的是4年前和我一起报考兴华入学考试的小学朋友。我没想过我们会在这样的场景重逢,他因为无法和学校的人竞争,所以只能来科学营当工作人员,他看着我以营员身份参加的眼神,仿佛就是当年我看着他考进兴华独中的羡慕的眼神。当下我才明白,可能当初的落选,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糟糕。很快的就到了最后的晚宴,之后全部人就去到大讲堂进行闭幕仪式。然而一个我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发生了,在念到全场个人表现银带奖得主时,念出了“巴生光华独中李锦堂”9个字。我当时呆了,我做梦都没有想过我会有一天能够与名校的学生竞争,而且还脱颖而出。我飞上台领奖,当在拍照时,我看见了当时看不起我的那两位营员和我的小学同学,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羡慕和后悔。这一晚是我中学生涯中最开心的一晚,我用了一年的筹备,换来了美妙的成果。当我收拾行李,拿着奖杯准备走出校门口时经过了它的大广场,一个我熟悉的场景。 4年前,我以落选的身份从这里离开:4年后,我以全国科学营银带奖的身份离开。同样的场景,不同的身份。我停下了我的脚步,就这样一个人看着这宁静的夜晚,非常地宁静。看着月光照在这广大的广场上,让我打从心里的感激我的母校,感激当初一直在努力的自己。
就这样我赢得了前往台湾参加吴健雄科学营的机会,这是我第一次以国家代表的身份去到国外比赛。最终也没让我的校长失望,拿了奖回来。这一年中,因为经过一年的努力,我参加了无数的比赛。全国的工程竞赛我就赢了3场不同大学举办的冠军。由台湾成功大学主办的数理比赛,我也在物理科中拿了全国第4。高二,高三这两年,就是我开始收成的时机。我赢了一项又一项的比赛,仿佛每赢一次都是在给高一在努力的我一个交代。渐渐地我成为了校长口中的“光华好少年”。我被通知校方决定在2016年的校刊中留两面“风云人物”给我专门写我的写真。就这样我登上了光华的风云人物。现在的初中生看见我,都觉得我是光华的模范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学长,但是他们当中没人知道我这一路是怎么走来的。我所付出的努力,心血是别人看不见的。我很感激当初在努力的我,因为他,才照旧了今天的我。
2017年,是我中学生涯中最后的一年,年尾就要面对对我而言最终要的统考了。我搞砸了初中统考,我一定要在高中统考中竭尽所能。当然在得到这些成就后我也从来没停下我的脚步,我立下了物理十大的目标(全国物理成绩排名前十),为此我每一天都在备考,我把一本300多面的高级数学统考分类集做了一遍,把解答整齐地写在一本书,最终写成了一本300多页的亲笔解答书,每一页都写得密密麻麻,复印给所有有需要的人(不同于因为我们马来西亚的参考书是没有演算过程的,只有答案),之后就是物理、化学、生物。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在台湾购买了非常多的物理参考书,我每天不停地解题,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只为了在统考时能够让我应对自如。单看我2个月中所解的台湾题目高达2500多题,别人觉得很不可思议,纷纷问我是如果做到的。我只回答因为我有一个梦在推动着我前进。我要当个物理学家!三年前我立下了这个目标,为此不断地努力,三年后我依然守着这个目标,不断地前进。我阅读了非常多关于量子力学方面的书籍,更加奠定了我要当一位研究量子力学的物理学家的志向。因为物理,把我从一个问题学生,推向了模范生。因为物理,让我对未来看见了希望。我一定会好好地珍惜它,这个上天赐予我的礼物。
时过境迁,如今的我已经不是当初那位傻傻的学生了。突然间我回过神来发现我正在前往亚洲科学营的路途上。这趟前往亚洲科学营的旅途,到底会有什么结果呢?第二次以马来西亚代表的身份参加,我比以前的我更进一步了。无论结果会怎样,我只知道我一定会尽全力去发挥的,我远大的梦想。当个出色的物理学家。我很有信心我会成功,因为我的生涯曾走过最低谷,也登上最高峰。我从一个问题学生,成绩排名倒数的学生,在一年之中拼命的追回我所错过的一切,最终成功了。我有信心我不会辜负我这一生,因为“不怕慢,只怕站”已经成为了我的信仰。我要当一位出色的物理学家。
巴士外的狂风暴雨,依然无法抵挡雄心勃勃的我追随我的梦想。
三年之后又三年表情包 在 Ribbon 黃若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所以我才会如此喜欢你 :)
15年前的杰伦,没钱,没名,没女友;而且因为在单亲家庭长大,他性格沉默而孤僻,走起路来更是低着头;他逛街买不起昂贵的,却也看不上便宜的;家里唯一的收藏品就是母亲买给他的吉他和自己弹断的一根根琴弦……杰伦第一次参加选秀节目,评委批评他唱歌时口齿不清,第一轮就惨遭淘汰。下台之前,坐在评委席的吴宗宪提出要看看参赛选手写的谱子。唯独杰伦,连草稿都写得干净而整洁,别的创作型歌手,谱子画得一团乱麻。看完吴宗宪说:“下周来我公司报道。”因为认真,他得到了人生的第一次机会。那一年,杰伦18岁,他一无所有,只有对音乐的热爱和一丝不苟的认真。也许是惺惺相惜吧,杰伦在公司遇上了同样怀才不遇的填词人——方文山。然而他们辛苦的付出却不被认可,他们给当时红极一时的歌手写歌,却没有一首歌得到保留:写过一首名为《眼泪知道》的歌曲,被吴宗宪推荐给刘德华。刘德华只不过轻轻瞟了一眼歌词,竟连摇头的说“眼泪怎么会知道,眼泪要知道什么呢?”最后给了温岚唱;他们为了向李小龙致敬,给张惠妹写了一首《双截棍》,阿妹却认为曲风怪异,因此不接受;《可爱女人》写给吴宗宪,宪哥写好了词,叫《春夏秋冬》,可是宪哥实在是唱不来,于是退货,之后让徐若瑄填词;《忍者》写给张惠妹,阿妹当时根本无法想象这种稀奇古怪的曲风,更不用说拿来自己唱了,认为不合适被退;……一年很快就过去了,依然没有歌手愿意唱他们的歌。2000年的一天,吴宗宪找到他说:“你这些歌曲,别人不喜欢唱,但是我感觉还不错,那就你自己来唱,如果你三天之内能写出个十几首歌,我就从中挑出十首歌,给你出一张专辑。”杰伦深知这也许是自己唯一的机会了。他先去买了一整箱的方便面,然后把自己关进工作室了,那次真的完全拼了命,居然写歌写到流鼻血……十天之后,同名专辑《Jay》横空出世,当年在台湾拿下五十万张的销量。杰伦红了,杰伦的名字,传遍台湾,吹到大陆,后来当电影导演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他和方文山也成了绝配的搭档。周杰伦不容易,也知道自己的长短,自知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儿”,他从不花费时间去做跟音乐无关的事。一个男生,可以不帅,可以不念书,可以没钱,可以不善言谈,但是一定要对自己所钟爱的事业认真!否则,你的一生也就这样了。正如杰伦所说:一个厉害的人、不平凡的人,书不一定要读得多好,但是一定要有一技之长。周杰伦,万千青少年为他的歌声而痴迷、崇拜的一位天皇巨星,对母亲叶惠美有着似海深情,因为在他最孤独最无助的时候,是妈妈用温 暖 爱的臂膀支撑着他。所以周杰伦一直说,「只要妈妈高兴,我愿意为她付出一切!」 音乐天才破裂的家 周杰伦出生于1979 年1月,妈妈叶惠美是台北淡江小学的美术老师,爸爸是淡江中学的物理老师。周杰伦4岁读幼儿园时,叶惠美把他送到淡江山叶幼儿音乐班学钢琴。平时活泼好动的小杰伦一站到钢琴面前,竟是出奇的安静,听老师弹奏一遍自己就能复弹出来,老师告诉叶惠美,这孩子很有天分! 为了培养杰伦的音乐素质,叶惠美主张拿出家里全部积蓄为杰伦买一架好钢琴,请最好的钢琴老师为杰伦辅导。而杰伦的爸爸则认为不必这么认真,男孩子嘛,随意一点,没必要拿出全部积蓄投资。最后,叶惠美还是背着丈夫为杰伦买了一架钢琴,弄得杰伦爸很不高兴。小学三年级时,杰伦偶然听到世界名曲《天鹅湖》,被大提琴忧伤凄美的曲调迷住了,叶惠美没和丈夫商量又为杰伦购买了大提琴。 杰伦爸对妻子叶惠美「孤注一掷」的做法嗤之以鼻,他回家就指责叶惠美的不是,家庭里的温馨越来越少,争吵越来越多。杰伦不知道爸爸为什么总要找妈妈吵闹,他用自己稚嫩的诗行记下他的困惑和伤感: 从小到大只有妈妈的温暖为什么我爸爸那么凶 如果真的我有一双翅膀两双翅膀随时出发 偷偷出发我一定带走我妈妈…… 这伤感的诗行杰伦后来为它谱了曲,就是那首令万千歌迷伤感的《爸,我回来了》。 周杰伦初中二年级时,父母终于离婚。 14岁的周杰伦写道:「爸爸妈妈彼此没有爱,难道这就是生命的真谛?」沉默、倔强和叛逆已经塑造了另一个周杰伦。 世人不识君苦闷中的徘徊 周杰伦有音乐天赋,但功课却很糟。高中联考总分只有 100多分,连普通高中也没考上,前途一片黯淡,母子俩相对无言,难道儿子就这么完了?恰好淡江中学第一届音乐班正在招生,周杰伦考上了。 因为弹得一手好钢琴,拉得一手好大提琴,又时常活跃在篮球场上,周杰伦成为许多女同学关注和谈论的对象。但是,周杰伦却常常面无表情,很少露出一丝笑容,除了音乐成绩出类拔萃以外,其它科目成绩几乎全线红字,老师们纷纷认为他智力低下,他的英语老师甚至直言不讳对叶惠美说周杰伦有智力障碍。叶惠美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她还是决定要把杰伦培养成才,至少当一个钢琴师吧。叶惠美没有指责杰伦,她认为杰伦走到今天冷漠、叛逆的地步是家庭的不和睦造成的,并且深信自己的孩子没有智力障碍,于是她尝试用姐弟式的关心来「驯服」周杰伦,规定自己「三不」:不唠叨、不指责、不胁迫儿子。 果然如老师们的预测,周杰伦没有考上大学。叶惠美多方打听后,鼓励杰伦去考台北大学音乐系,结果他没有被录取。周杰伦咬着牙考第二次,还是失败了。妈妈和外婆外公都为杰伦的前途担忧,这孩子究竟将来能干什么呢? 极度迷惘的周杰伦无所事事,只好等待服海军兵役,这期间,竟得了殭直性脊椎炎,令人沮丧的是这种病无法根治,只能靠药物缓解,到了晚期全身甚至会像殭尸一样僵硬,也可能导致瘫痪。叶惠美和外婆说起杰伦就垂泪。 母爱呵护下一飞冲天 病缓解一些后,周杰伦到一家餐厅打工,作为端盘工的他因为时常打翻菜盘,每个月的工资几乎被扣掉了一半。餐厅中有一台钢琴,一次闲暇时周杰伦弹了一曲《肖邦舞曲》,把老板惊呆了,老板灵机一动,叫周杰伦不要端盘子了,就在餐厅弹琴,然后请来电视台记者炒作,不但使得餐厅生意火爆起来,还节约了一大笔请钢琴师的费用。 叶惠美感受到了杰伦的音乐潜能,她替儿子在台北星光电视台娱乐节目「超猛新人王」报了名。周杰伦精心创作了一首歌曲《梦有翅膀》,但他对自己的演唱实在没信心,请了一位歌手演唱。演唱者不能理解他的曲风,而他的钢琴伴奏又显得怪异,弄得台下听众嘘声一片,初出茅庐的一场表演彻底搞砸了。 叶惠美急了,性格内向的她鼓起勇气找到了主持人吴宗宪,把《梦有翅膀》的曲谱拿给他看。吴宗宪当时是台湾阿尔发音乐公司的老板,他对周杰伦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应付似的拿起曲谱扫了一眼,却是眼睛一亮,歌谱不仅抄写得工工整整,而且谱得十分复杂。慧眼的他立即改变了主意:「这孩子还可以,明天叫他到我公司来上班!」 周杰伦进了音乐公司任音乐制作助理,在妈妈的鼓励下,每天主动帮同事们买盒饭,大家对这个沉默寡言但又勤快的小伙子有了好感。而叶惠美总担心杰伦冷漠而倔强,又不善言辞,生怕他无意中把老板和员工们得罪了,于是常常在下班时间站在公司门口,准备一些可口的比萨、炸鸡送给员工,请他们包涵杰伦。一来二往,叶惠美对公司员工比周杰伦还熟悉,同事们都知道周杰伦有一个好妈妈。 周杰伦很快创作出大量的歌曲,但让吴宗宪感到不可理解的是,他创作的歌词总是怪怪的,音乐圈内几乎没有人喜欢。一次,周杰伦又拿着自己的得意之作送给吴宗宪审读。这次吴宗宪连看都不看,便将那首歌曲揉成一团,随手丢进身边的垃圾桶里去了。周杰伦的眼泪禁不住流了出来。 是放弃还是继续?妈妈每天来公司门口已经成为一道风景线,如果放弃,太对不起妈妈了,周杰伦硬着头皮支撑着,他吃住都在办公室,以每天一首歌的速度进行创作。叶惠美每天晚上都到公司看望杰伦,望着日渐消瘦的儿子,她强忍着不让自己的泪水流出来,尽量说一些鼓励的开心的话,然后将杰伦换下的脏衣服拿回去洗干净。一连一个多月,吴宗宪每天早上八点钟上班时,总能准时见到周杰伦新的作品。终于,他被这位小伙子的勤奋和天赋深深地感动了,他「嗅」出了周杰伦的歌曲隐隐有一种味道,答应找歌手演唱他创作的歌曲。 吴宗宪将周杰伦的《眼泪知道》推荐给天王歌星刘德华,刘德华看了一眼就拒绝了。不久,又将他的《双节棍》推荐给火爆华语歌坛的张惠妹,没料想,张惠妹也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吴宗宪决定给周杰伦最后一次机会,让他自己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如果这样也不行,他就只好请周杰伦走人了!他将周杰伦叫到办公室,十分郑重地说:「阿伦,给你 10天的时间,如果你能写出50首歌,而我可以从中挑出10首,那么我就帮你出唱片。」 老板的话刺激得周杰伦兴奋不已,他打电话告诉妈妈后就跑到街上买回一大箱方便面。他想,就是拼了命,也要做最后的搏击。 周杰伦熬红了双眼如约写出了50 首歌曲,而且每一首都写得结构合理,谱得工工整整。吴宗宪终于有了赞许的笑容,他挑选出10首,2001年初制成了周杰伦的第一张专辑《杰伦》。 公司对这张唱片没抱多大希望,能收回制作成本就算不错了。然而《杰伦》横空出世后,犹如一场猛烈的台风横扫台湾,很快被歌迷抢购一空。《杰伦》一举夺得台湾当年最佳流行音乐演唱 专辑、最佳制作人和最佳作曲人三项大奖。《杰伦》的成功让公司始料不及,让台湾的歌星们大跌眼镜,纷纷询问哪里冒出来的周杰伦?如果说第一张专辑小有成就的话,那么,周杰伦第二张专辑《范特西》已经形成了风暴,席卷了大陆、港台、东南亚整个华语歌坛,各种大奖纷至沓来。 周杰伦终于成功了,他深深明白,没有妈妈黑暗中明灯般的温暖,他支撑不到今天,妈妈为他一直未再嫁,点点滴滴都是舐犊之情。他将所有的收入都交给妈妈掌管,尽管自己有了公寓,每个周末依然回家,同妈妈、外婆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叶惠美更是百感交集,当年丈夫的讥讽、老师的摇头、生活的艰辛都随风而去。 叶惠美退休后,周杰伦总担心妈妈寂寞,只要在台湾,他都回家同妈妈住在一起。周末时,他会约上妈妈一起去看午夜场的电影,妈妈喜欢看经典片,周杰伦就陪着看,而周杰伦喜欢看的前卫片,叶惠美也陪着儿子看,幸福的暖流萦绕在母子心间。周杰伦的第四张专辑就叫《叶惠美》,这是儿子献给母亲的礼物。 他是一个值得学习的人 比如他的孝顺 他的讲义气 对前辈的虚心态度 我最欣赏他的地方是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低调做人 高调做事 他在音乐方面才华的确是存在的 但他喜欢玩导演 做演员 很多人都不看好 刚开始拍拍MV 没人当回事 那时候也算是一个突破吧 几乎没有歌手包办自己专辑的MV 在外人看来价值不大 周杰伦却不是心血来潮 没有接受过导演方面的教育 本身的受教育水平也不高的他 悄悄的变成了大海绵 直到他足够强大 不能说的秘密横空出世 跌破大众眼镜 他闯入好莱坞 成了电影里有灵魂有声有色的看点 他还在继续拍着MV 里面有很多他的小创意小灵感 掌镜的能力越来越熟练 我想他会越来越出色的 这么脚踏实地的进步着 作为一个天王很难得 放大的批评和谄媚的称赞 还能不骄不躁。他的词,他的歌,他的成长影响了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