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睽違35天,今日零確診;18日起自歐美返國者須先通報;違反檢疫台商今日遭限制出境;湖北類包機214名乘客今解隔離】
睽違35天,台灣今日再度出現零確診案例,維持在393例。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不敢掉以輕心,由於台灣有4名患者是被國外返台的居家檢疫者傳染,指揮中心宣布自本週六4月18日起,過去14天到過歐美的民眾返台,若家中同住者有65歲(含)以上長者、6歲(含)以下幼童、慢性疾病患者、且無專用房間、衛浴設備者,入境後必須住進防疫旅館,不能在家檢疫。
此外,一名60多歲台商因違反檢疫遭罰百萬後,今日進一步遭到出境限制。
■家有長者、幼童、慢性病患者,且無獨立衛浴和房間,需住防疫旅館
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上一次零確診是3月9日,這段時間平均每天新增確診案例近14起,「不能說疫情就已經過了,只能說有小確幸。」值得大家稍微高興一下,希望繼續維持。
不過這一個月歐美返台確診者眾多,甚至在居家檢疫14天期間傳染給同住者,指揮中心統計,目前393例確診,境外移入占338例,本土病例55例,其中本土病例有17人是被親密接觸者如伴侶、家人傳染,4人被境外返台的居家檢疫者傳染。
為了防範歐美返台的民眾在居家檢疫時傳染給家人,指揮中心宣布,台灣時間4月18日零時起,入境民眾過去14天(4月4日)如有歐洲、美洲地區旅遊史,家中有下列2種狀況者,必須入住防疫旅館,不能居家檢疫:
1.同住者有65歲(含)以上長者、6歲(含)以下幼童、慢性疾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肺部疾病等);
2.無專用房間、專用衛浴設備者。
指揮中心表示,歐美返台民眾登機前應主動出示符合居家檢疫條件的資料,若申報不實,最高可罰15萬元。
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現在上飛機前都有檢疫登機說明,讓民眾填寫,會加進去上述這些條件,若民眾沒有辦法做電子申報,也會有實體表格讓他們在登機前填寫,表格正在設計中。
不過這些資料要由誰審核、核實,指揮中心沒有回答。陳時中表示,希望民眾以「誠實、責任自負原則來做」,當然還是有些風險在,但希望民眾能誠實以報,讓居家檢疫盡量不要出現破口。
現場媒體詢問,歐美返台民眾為何不全部集中檢疫?陳時中表示,現有檢疫所數量不夠,扣掉要留給武漢返台民眾、移工、檢疫期間違反規定趴趴走的人,大概還剩1000間量能,需要搭配民間旅社才夠,所以採取此政策。
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張錫聰表示,目前全台防疫旅館約6,000間,入住率約3成,尚有4,703空房,供應量足夠,其中以新北、台北需求較高。
觀光局已在臺灣旅宿網建置「防疫旅宿」專區,公佈願意揭露資訊的旅宿業者名單,計有 11 家旅宿業者(台北市 9 家、台南市 1 家及南投縣 1 家)自願公布其為防疫旅宿,民眾可直接訂房。若民眾在旅宿網找不到房間,則可透過旅宿網上各縣市防疫旅宿窗口訂房。
■明起4至8歲小童立體口罩全面網購
指揮中心今天另公布口罩新政策,除了成人口罩可網購,4到8歲小童立體口罩明(15)日起試辦透過eMask口罩預購系統預訂,藥局不再販售。必須使用16歲以下兒童的健保卡才能購買。
口罩實名制2.0第五期網購從4月15日起開始預訂,指揮中心原先開放成人購買兒童口罩,但經統計發現將近四分之一的兒童口罩由成人買走,因此決定全部採網路預購,綁定身份識別。
指揮中心說明,小童立體口罩尺寸約為對折長度8公分以下、寬度12公分以下。登入eMask系統會自動辨認年齡,只有16歲以下身分認證,才會出現成人或兒童口罩的選項,提醒民眾購買前務必確認尺寸符合家中孩童需求,其餘購買程序和成人口罩相同,建議家長可以儘快幫孩童的健保卡綁定家長手機的健保快易通APP,方便幫孩童網購口罩。
■違反檢疫60歲男,未繳罰款遭限制出境
今日台北市出現第一名因為違反檢疫遭罰百萬遭到執行署境管的民眾。該名60多歲台商3月初自松山機場返台後,不願居家檢疫且擬從高雄小港機場出境遭攔下,送往隔離所途中與警方發生衝突,遭重罰百萬,至今未繳納。
今(14)日行政執行署收到他的裁罰案,便立即通知移民署限制出境,並且查封其名下9筆位於台南市的土地。
■台師大學生已出院,遠距教學延長至下週五
目前台灣累計393例確診,其中6人死亡,已有124人解除隔離可出院。
其中3月31日確診的台師大首例學生,症狀已顯著改善,台師大指出,這名學生三次病毒採檢皆顯示陰性,經指揮中心評估核可,已於4月13日康復出院。
至於台師大的遠距授課時間原訂4月17日結束,將延長到4月24日,4月27日起恢復正常上課。
■湖北類包機214名乘客,今日解隔離
第二班湖北「類包機」214人今天隔離期滿,採檢均為陰性,凌晨起陸續離開檢疫所。其中有43位住在中南部的民眾包遊覽車返家,其餘由家屬接回,或由接駁車接往火車站、捷運站,不少人以卡片或圖畫感謝醫護人員辛勞。上月底湖北解封後,共367名滯留台人自上海分乘海基會安排的兩班華航「類包機」返台,進行14天的集中隔離檢疫。
現場指揮官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總院長黃遵誠表示,這班類包機有3位孕婦、58位學齡前兒童,年齡最小10個月,因此安排小兒科、婦產科團隊進駐,也準備家庭親子房。小朋友偶爾發燒就醫,所幸都是普通感冒。
下一批兩架次「類包機」將在4月20、21日由華航執飛,從上海載滯留國人返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指出,目前已有452人登記,返台將集中檢疫14天,流程執行多次,都熟練沒有問題,檢疫所也已備妥。
■觀光產業第二波紓困出爐,90億元16萬勞工受惠
觀光局今天也公布第二波紓困措施,總計投入90億元,補貼觀光產業人員薪資,包括飯店旅館、民宿、旅行社、遊樂業與導遊領隊等,預計16萬人受益。
張錫聰表示,將補貼旅行社支付從業人員薪資,但雇主必須保證維持員工至少8成薪資,政府補貼40%,雇主負擔40%,補貼最高2萬,上限3個月。預計補貼9萬人,經費54億。
若沒有雇主、以此維生的領隊、導遊,政府每月補貼1萬元,上限同樣為3個月。預計補貼2萬人,經費6億。
針對衝擊重大的郵輪,觀光局另編2億元左右預算補貼,另補貼受影響的旅館、民宿、旅行社營運成本等等。
農業部份,農委會也祭出員工薪資補貼,農委會企劃處處長蔡昇甫表示,這一波員工薪資補貼估計有5萬人受惠。分別是:
1.此次受災最嚴重的花卉種苗產業,只要雇主保障員工8成薪資,農委會將補助每名員工4成薪資,最多每月2萬,共3個月,估5,000人。
2.營業額衰退的休閒農業,每名員工每月補助1.5萬元,最長半年,估5,000人。
3.經認定營運困難的漁船主,補貼外籍船員,每月1,900元,共3個月,預計5,000人。
4.農漁民團體會按照困難情形酌予補助員工薪資,約1.8萬人。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農委會趁疫情期間鼓勵農場更新設備,全台360家觀光農場,已有240家溝通過做硬體設備更新,另針對員工進修獎勵補助每月1.5萬元,共6個月,預計補貼5,000人。(文/林慧貞;攝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陳曉威、蔡耀徵)
#延伸閱讀
【圖表看疫情:COVID-19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COVID-19襲台83天,台灣防疫政策有哪些改變和轉向?】https://bit.ly/3b2JvfN
【來自歐洲疫情最嚴峻中心的聲音──全國封鎖中、持續抵抗病毒的義大利】https://bit.ly/2xjQra2
★紀錄關鍵時刻,看見事實重要,#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疫情,即時接收推播,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 http://bit.ly/2YeHAOP
#武漢肺炎 #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 #報導者
三普旅行社統編 在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Self-taught Gourme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疫情趨勢 #請大家戒慎恐懼
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肆虐至今,台灣還能過上日常生活,我們必須懷抱戒慎恐懼的心。
每天睡醒滑看新聞,末日感敲醒腦袋。美國一躍成為確診案例最多的國家,攀升曲線驚人地陡直;義大利與西班牙居於歐洲疫情「領導地位」;全世界確診人數截至今日(3月31日)已經超過78萬人。封城鎖國也像病毒一樣蔓延開來,率先截斷餐飲業與旅遊業的命脈,人不來,錢就不來。
在台灣,我們還能出門喝咖啡、吃吃飯,三五好友聚餐喝酒,對於正在居家閉關的多國人民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平行世界。
其實我感到非常矛盾。
一方面,我身處的飲食行業就是鼓勵相聚與同享,美食與美酒聯繫起人、製造出體驗,我有許多朋友賴以為生,我作為「自媒體」也向來在驅動人們前往享受。餐飲業同時也是現金流吃緊的行業,今天賺的錢拿去投入明天的營業,業主其實沒有多少儲備與資產,在疫情已經開始打擊台灣餐飲業績的這當口,只要還有人願意消費,他們都會開門。
二方面,COVID-19是社交病,在欠缺特效藥與疫苗的情況下,唯有拉開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做好戴口罩勤洗手等防護措施,才能減緩傳播,壓平傳染曲線。人與人不該相聚,這又與餐飲業的本質相衝突。
到底該怎麼做才好?
#餐飲業可能天翻地覆
重災現場美國,餐飲業哀鴻遍野,疫情最嚴峻的紐約州3月15日宣布關閉學校、餐廳與酒吧,在紐約市以「Momofuku」系列餐廳起家的名廚David Chang早於政府一步關閉旗下餐廳。
《紐約時報》以「David Chang不確定餐飲業能否熬過COVID-19」為題,刊出一篇David Chang的專訪,他在其中直指「若無政府干預,服務產業可能完全消失」,最壞的情況還沒到來,即便政府進行紓困,也很可能幫助不到最需要幫助的人。他認為目前的情況和2008金融海嘯年正好相反,當年政府要救「大到不能倒」的企業,2020年受災的卻是「非必需」的行業且不具政策影響力。「我非常擔心,最後活下來的餐廳都是連鎖大企業,而我們會喪失美國餐飲市場活潑有趣的多元組合。」
David Chang呼籲美國政府擴大紓困,並將紓困往餐飲產業鏈的上層移動,好比針對房東紓困,讓房東願意減免餐廳房租,以真正幫助到餐廳。下一步則可針對餐廳的應付帳款紓困,「這個產業有一種向下遞延(trickle-down)的效應,我們有供應商、農夫、物流業者,是一個龐大的、緊密交織的系統」,如果餐廳付不出帳款來,問題會很大。David Chang也希望政府能補助餐飲從業人員每月1,000美元或500美元的基本薪資,以及一定程度的健康保險。
一般人又能怎麼支持餐廳呢?「打電話給你的議員」,David Chang大聲疾呼,美國餐飲業極需眾人齊發聲;再來,請支持任何有提供外賣的餐廳,「短期的解決方案是盡可能向餐廳購買商品或服務。」
#各國紓困方案
就在David Chang的專訪刊出的同一天(3月27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了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經濟刺激法案—2兆美元,相當於美國政府年度預算的一半。
對於餐飲產業而言,失業員工可以領取的給付包括:在原有失業保險給付以外,還可領每週600美元的失業救濟金,期間至少到七月底,這樣的金額等同全薪保障;年收入在75,000美元以下者,還可領取1,200美元的一次性補助。針對小企業,該法案還有一3千5百億的低利率貸款,用來支付房租、貸款、水電或其他義務的部分可以豁免償還,不過以一間餐廳平均月薪資的2.5 倍為上限。
美國領取失業救濟的最新人數(3月26日)是破紀錄的328萬人,再不救就來不及了。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政府當務之急不是刺激消費,而是預防大規模失業潮。根據《聯合報》與《紐約時報》的報導,丹麥的振興經濟方案,就是在預防大規模失業潮,只要公司行號不裁員,丹麥政府願意支付所有員工75%至90%的薪水,為期三個月。針對營收減少的公司,丹麥政府也願意支付房租等成本。
此外,荷蘭與英國也有類似措施:荷蘭政府針對營收減少20%以上的企業,支付員工90%的薪資;英國政府也將補助雇主80%的薪資。
法國已宣布政府將提供3000億歐元的貸款擔保,同時釋出450億歐元的紓困基金,歐盟已於3月21日批准此方案。
日本方面,首相安倍晉三3月28日表示將推出史無前例的紓困計畫,總額將達1350億美元(約新台幣4.115兆元)之多,尚須十天才能草擬完成。等不及了,日本餐飲界已發起請願連署:「飲食店倒閉防止對策」,發起人是大阪米其林三星餐廳「Hajime」的創辦主廚米田肇、大阪米其林二星餐廳「柏屋」的主廚松尾英明、餐飲行銷公司株)Office musubi 的社長鈴木裕子,希望日本政府能補助餐廳房租與員工薪資。
#台版紓困夠力嗎
在台灣疫情相對穩定、經濟動能尚未喪失的情況下,經濟部端出的紓困方案,比起上述各國就客氣很多。
3月13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中央政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編定新台幣600億元用於紓困,其中20億元用於「辦理餐飲、零售、商圈、夜市、傳統市場的優惠措施」。
對於營收不斷失血的餐飲店家,這顯然杯水車薪。於是經濟部在上週末加開服務業座談會,《自由時報》於3月30日報導,經濟部將針對「服務業艱困企業」提出直接薪資補助:「方案將直接補助每月薪資最高5成,但上限2萬元,為期3個月;艱困企業定義為業績衰退達5成以上者,但前提是不得採『減班休息補助』方案、也不得減薪。目前初估整體經費將達百億元,預估至少有16、7萬人受惠;經費來源將在報行政院核定後統籌調配。」
夠了嗎?
飯店與旅行社的二大龍頭—晶華與雄獅—率先跳出來敲鑼打鼓。在《商業周刊》3月24日的報導中,潘思亮激動呼籲,除了防疫工作,政府對於經濟景氣也必須「超前部署」,不能讓消費信心的喪失傳染到其他產業,「4月一定要圍堵起來!」他將政府先前拿出的600億紓困金比喻為「感冒藥」,「你一個在加護病房插管的,感冒藥是沒有用的。」即便政府加碼100億,「如果從現在世界的這種紓困幫助方案,100億應該是用美元,不是(新)台幣。」
經濟部統計處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2月餐飲業營業額是584億元,相較1月大幅下跌16.97%,而2月還是疫情剛開始、最平靜的時期,3月的數據還沒出來,無庸置疑只會更糟。
台灣甚至還沒下達禁足令呢。
然而疫情仍在升高中,3月開始的一波境外移入大幅推升台灣確診案例數(3月31 日止為322例),雖然仍守住境外案例大於本土案例的防線,卻也有好幾例無法確認感染源的本土案例,零星的社區感染正在發生。
防疫措施是否會再升級?
評論家周奕成數度在臉書撰文,除了檢討政府目前的紓困措施規模太小、不見全貌,也呼籲政府「在防疫需要的時間點,全國非必要、非關鍵經濟活動暫停十四日。」政府同時準備巨量流動性,十四日一到,銀行對企業大量放貸,讓企業負債經營,恢復正常繳款繳稅,以保護經濟連帶。「關機重開,恢復流動。這就是大島方舟。」
#請保持社交距離
回到文章一開頭的兩難,答案很明顯了:為了不讓疫情擾亂生活、拖垮經濟,抑制傳染的有效手段就是隔開人與人,減少人與人的接觸,拉開社交距離。一定時間內絕對衝擊各行各業,餐飲業首當其衝,但這必須仰賴政府紓困,餐廳業者當然能變通應對試圖自救,消費者也只能在符合防疫原則的前提下支持餐廳。
請大家一定要時時刻刻戒慎恐懼,如履薄冰。做好拉長戰線一年至一年半的心理準備(依照專家預估的疫苗研發時間)。如果我們想在這一年繼續度過平靜小日子,那就請真的把日子過小來,不要呼朋引伴,不要揪眾吃飯,不要增加移動風險。
衛福部已經表示擬對未保持社交距離者開罰,目前正在草擬指引並將輔導落實,指揮官陳時中也在31日的記者會上直接說明:「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室外要保持1公尺,室內要1.5公尺,若沒辦法維持距離,要記得戴口罩。」
餐廳與客人必須一起遵守。
在酒精消毒與量體溫之外,餐廳應該採取進一步的防疫措施, 好比 貓下去敦北俱樂部&俱樂部男孩沙龍 已經宣布:
#限制人數:來客數以4人為限。
#增加桌距:室內外不論陰晴天,都保持門片開通,空氣流動,而每桌間距,室內外,都盡量保持1公尺以上。
#縮減桌位數量
#減少室內外的總來客數
客人也要嚴以自律:
#注意身體狀況:身體不舒服就不要出門,更不要去餐廳吃飯。
#不要舉辦多人聚餐:在政府指引出來前,參考貓下去的措施,我也建議用餐4人為限。
#勤洗手:尤其要用手拿起任何食物前。
#戴口罩
防疫就是拚經濟,我們要一起守護這個平行世界,並期許自己能對外伸出援手。
--
2020.04.01 更新:
衛福部已發布 #社交距離注意事項 :http://0rz.tw/JVEX9
三普旅行社統編 在 新新聞周刊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720期《新新聞》精彩內容
習家軍全面掌控疫區,習近平仍是「大大」
疫情緊急,習近平卻在眾人雷達幕消失數天,引發不少流言,有人說他卸責、甚至有人說他已經被卸權……。
讓中共政權續命的高經濟成長率,在去年與美國貿易糾紛、香港抗爭運動等事件發生下,已經搖搖欲墜。如今又遇上疫情肆虐,外傳習近平已對官員發出「不能因過度的抗疫措施傷害經濟」的指令,避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豪語變成空話。
集權政治中的官僚只想「維穩」、隱瞞疫情,最後亂子無法控制。吹哨醫生李文亮的過世,讓民眾藉機提出各種質疑,但這能撼動中國幾十年來集權的共產政權嗎?
蟄伏的習近平復出後,對包括川普在內的國外領袖宣稱一定要打贏抗疫的「人民戰爭」,更將自家子弟兵調入各個重災區,甚至親臨疫區,親自指揮調度意圖明顯。事實上,他也強調自己「親自指揮、親自部署」。
與病毒的「人民戰爭」勝負未定,但習近平已藉由「完全的人事調度」,狠甩失權流言,證明自己仍是習大大。
促轉會追出林宅血案新證,威權當局可能涉案
林宅血案是威權時期重大疑案之一,案件發生四十周年前夕,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調查報告揭露新事證,直指當年情治機關長期監控林宅,銷毀案件重要證據,因此不排除情治機關涉及林宅血案的可能性。
新檢察長十搶五缺,三組同學對決
針對新任檢察長推薦人選,檢察官人事審議委員會無異議通過「民間版十強名單」。檢方人士指出,名單精彩之處在「期別」,「裡面有三對(司訓所)同學捉對廝殺。」但討論熱度最高的,還是北檢檢察長邢泰釗是否接任高檢署檢察長。
中國民眾驚覺:李文亮的悲劇也可能出現在我身上
人們難過,源於李文亮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英雄」,他只是恰好是醫生,提早知曉了一些該被警醒的危險,並試圖在小範圍內提醒身邊人,就因言獲罪──這也意味著任何一個普通的中國人都有可能成為李文亮,喪鐘為所有人而鳴。
專訪郝龍斌:面對中國要硬起來
郝龍斌認為,國民黨又老、又紅的親中形象,如果不打掉重練,根本得不到中間、年輕選民的認同。至於要如何去掉民眾對國民黨親中的印象?郝直言,至少公職人員、黨職幹部不能在對岸從事個人經濟活動,才能去除為人詬病的買辦文化。
中梵外長歷史性首會,台梵邦交不穩?
梵、中外交部長首次會面,台灣再度擔憂邦交不穩。幾位熟悉台、中、梵的專家都表示,兩國外長會晤主要是教廷以實際行動支持中國抗疫,讓北京感念。此外,主教任命協議將在今年九月到期,雙方也必須為後續協商暖身。至於就此推論建交,是跳躍太快了。
陳明通的「小明故事」有不同版、不同解
陸委會計畫放鬆陸配子女入境政策,引發社會反對聲浪,讓蔡政府緊急叫停,甚至傳出總統對陸委會不滿。陸配子女要申請台灣身分證難易度不一,有些原本可以很容易申請到台灣身分證,為什麼之前不申請,這次疫情發生才緊張無法入境?
券商公會理事長賀鳴珩:經濟成長有感的解方在台股
「想要退休,就要來買台灣股票。」賀鳴珩半開玩笑地講出這樣一句宣傳口號。他堅信,要讓台灣年輕人有未來,就要讓他們能夠投資台灣的未來。基於普惠金融,賦予他們投資股市的權利,有更多機會參與台積電等台灣之光的成長,才會對台灣經濟成長有感。
桌遊「新生」讓九○後親歷白色恐怖命運
「我們講故事,人家不見得要聽,但如果說要玩桌遊,學生會很願意。」畢業於台大歷史學系的王河洛與應元宜,設計桌遊「新生」讓學生回到過去、透過手中的角色牌走過偵訊、羈押等白恐情境,逼真程度讓許多學生在課程結束後仍不停追問角色故事。
抗疫失靈,日本出現討論安倍接班人聲音
日本疫情可能在這周內爆發。美國救出自己公民後,台、港、澳、加也傳達出要派包機到日本接回國民的意向。救好自己公民以後,再斷絕日本航線,一點都不意外。疫情讓首相安倍晉三支持度下挫,政治中心東京永田町已悄悄商量著安倍的下一任。
胡淑雯、童偉格編選首部白色恐怖小說選,要讓過去成為此刻
小說家胡淑雯與童偉格編選了台灣第一部以白色恐怖為主題的小說選集《讓過去成為此刻》。多年來,轉型正義過分地被政治動員成意識形態對決,而文學讓差異擴增、讓複雜性被留存,還原被壓扁的言論空間,挑出內化於社會的慣性,成為轉型正義另一途徑。
鑽石公主號,豪華郵輪變瘟疫方舟
停泊在日本橫濱港的鑽石公主號郵輪,已成武漢肺炎在中國境外爆發群聚感染最嚴重的地方,船上的二十名台灣旅客也已有四人確診染疫。隸屬「郵輪之王」嘉年華郵輪公司旗下,公主郵輪系列主打亞洲市場,如今受疫情影響,郵輪公司與旅行社都損失慘重。
遠航翱翔62年終折翼
「胖胖機航空」是台灣第一家私營航空公司,更一度是台灣最大的國內線航空公司。可惜高鐵通車後,瞬間打趴國內線,加上內部經營問題,等不到兩岸直航,遠航就爆發財務危機。後來張綱維入主,乘著開放陸客來台順風,稍稍站穩腳步。可惜好景不常……。
聽習大復工救經濟又怕疫情擴散,中國陷難題
習近平今年背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巨大經濟壓力,尤其中美貿易戰後,中國經濟已經放緩,這次又遭逢武漢肺炎疫情的重擊。當下最急迫的是防疫救人命,但又想要復工救經濟,習政權如何維持平衡?
抗疫救觀光業,給錢不如修法開放競爭者
因既有旅行社業者擔心分食大餅,給予觀光局相當大的壓力,修法准予設立丙種旅行社最後無疾而終。其實業者只要有心,應無懼參與競爭,趁這波讓政府當後盾加速轉型,新業者也會帶入新想法活絡市場,最終激發市場競爭力,把餅做大。
習近平為什麼賭上疫情蔓延拚經濟
據外媒報導,習近平在二月三日向高層官員發出警告,認為「武漢病毒的疫情控制措施已經衝過頭,威脅到中國經濟」。習近平為何如此緊張中國的經濟表現?主要還是和美國的貿易糾紛以及協議,都讓北京難以坐視因防疫而讓經濟不斷下挫。
國民黨棄九二共識走本土化路線,淪為綠營山寨版?
國民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兩岸政策,是年初總統大選的票房毒藥?參選黨主席補選的郝龍斌及江啟臣都贊成黨內論辯兩岸路線以凝聚共識。但熟悉兩岸事務的藍營人士卻質疑,九二共識下架後,國民黨若拿不出堪用的替代品,兩岸政策將出現空洞化危機。
台中州廳案槓文化部,盧秀燕競合中央
蘇建榮師出產經系名師許松根,並獲許推薦進入賦改會,專長之一正是「地方政府債務管理」,也曾發表過論文〈減稅、舉債與政府財政〉。台中市舉債空間有限,盧秀燕言猶在耳,孰料一轉身就大降十幾億元不動產稅,踩到蘇建榮最在意的財政紀律雷點。
菲、越對台解禁,蔡政府新南向有功
菲律賓禁止台灣旅客入境讓台人憤怒,蔡政府沒將軍艦開向菲國耀武揚威,就能讓菲國政府撤回禁令,照顧到需往返台菲兩地的兩國人民,凸顯台灣與中國疫區的不同。從越南收回命令到菲律賓改弦易轍,誰還會說新南向政策無用呢?
蔡政府防疫鐵三角因「小明之亂」險崩盤
陸委會陸配子女入境政策一日三變,掀起民怨,最終由蔡英文拍板收回,防疫聲望最高的陳時中召開記者會滅火。武漢肺炎從春節爆發至今月餘,從兩岸包機名單爭議到「小明之亂」,蔡政府防疫面臨的最大政治危機竟來自自家部會,讓同黨立委也罵聲連連。
卡神踩入司法泥沼的第一步不太穩
「卡神」楊蕙如侮辱公署案開庭,最精采的不只是檢辯互槓,而是檢方閃電播放的幾張她和下線的LINE對話紀錄,這幾張曝光的對話截圖,顯示楊蕙如精於操作網路輿論。擅長化危機為轉機的她,這次能否從訴訟泥沼中脫身,有不少人等著看好戲。
彈劾沒能一刀斃命 川普變得更強大
川普民調支持度在彈劾期間沒多大波動,彈劾結束後還上升少許,他的國會咨文受共和黨議員像造勢場合般擁戴。川普嗅到,他在共和黨的地位已無可撼動,需要的是在總統權力上同樣無可撼動,川普正在讓自己成為國王。
希望雨露均霑 蘇揆紓困不拚衝衝衝
被指行政團隊在疫情後續紓困政策猶豫且戰且走,蘇貞昌表示,防疫條例其實是指防疫、紓困、振興,包含面非常廣,擘畫方向會就人和產業務實地採相對應措施,希望雨露均霑照顧受衝擊的各行各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