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統一陽光的❤️❤️
上周天氣熱到我沒什麼食慾,統一陽光成了陪伴我訓練時補充能量的好夥伴!!
#無加糖豆奶
#謝謝統一陽光
#手寫卡片好感動
同時也有7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的網紅旅行熱炒店 The Travel Wok Podcast,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薩赫爾(Sahel)是一片位於撒哈拉沙漠南緣的半乾燥過渡地帶,也是全世界土地最貧瘠的地區之一。放眼望去,只見草木稀疏、塵土飛揚,所剩不多的耕地還持續被日漸擴大的沙漠吞噬著;而在烈日高掛的夏天,氣溫動輒來到攝氏43度。任誰來到這裡,生存都必然是一場戰鬥。 「外交替代役是什麼碗糕啊?好像很酷,申請看看...
上周天氣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兩個混合啤酒種及甜硬種的全酸種吐司食譜
#布里歐修吐司
#酪奶吐司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7/blog-post.html
#全文轉發
#最近的雜記
今天開了自己的部落格才知道離最後一次更新已經超過20天! 確實是開始懶得寫文. 因為外務很多. 很多事情都想做. 但對於麵包的熱情還是沒有改變. 其實在寫這篇文前應該要完成的一個給同事的食譜到現在還在拖著....
會接觸啤酒種是因為我之前在IG 上問了一個一直都在做酸種吐司的日本人. 可以不可以分享他的吐司食譜. 結果, 就是出現這個啤酒種!
我雖然有志賀勝榮先生這本從酵母思考麵包的製作書蠻久的. 當然也讀過這個啤酒種. 但是, 看到那個每隔5小時要攪拌的指示. 我就沒想在往下準備.
這本書中詳細寫了需求的東西及時間. 比起養一般的酸種只需麵粉水. 它需要: 啤酒花, 米麴, 燙麵糰, 馬鈴薯, 蘋果還有糖. 非常大的陣仗. 而且馬鈴薯是需要煮過的!
決定上場的契機是因為最近做了一個加牛奶的全酸種土司:
https://www.facebook.com/foodchainmenu/posts/193906912740280
我自己覺得超級美! 但就是有個酸味! 個人雖然很喜歡做酸種大麵包. 但吐司帶酸味我受不了. 所以非常想把這件事改善. 於是就想還是乖乖養出這個啤酒種. 不過! 首先我的問題就來了.
德國的米麴菌只有到不一定有貨的亞超找球狀的或是網路上買安琪米曲那種粉狀的.
而那些量都跟書上的量是不一樣的. 在我看來, 書上寫的米麴重量. 應該是這種包裝的米麴. 這是我2018年去日本超市找到的😂😂😂 沒錯, 就是放了這麼久!
然後我還有從台灣雅虎賣家買的這個
沒錯~ 上面三個都過期了! 於是想想~ 我需要怎麼去完成這樣的任務. 當然是選濃縮的啊! 那~ 定量這件事呢? 就隨風去吧!
因為跟你用過期酵母一樣,根本沒辦法說得準. 我大概就是量一公克以下去游移. 把書上的大塊米麴菌的重量變成1/10的重量.
也因為如此. 這不會是我最後一次玩啤酒種的起種. 因為我找到 肥丁手工房這篇製作整片米麴菌的文: 自製米麴菌 也就是你可以用上面這種粉狀的來做. 而且是有源源不絕的米麴片出來....
要定量就是該用那麼新鮮的米麴菌來定量! 所以我這次算隨便做. 不過該攪拌的時間我還是有攪拌. 我的攪拌時間是訂在5, 10, 15, 20時. 餵養則訂在23點. 書中希望完成溫度是26度. 我會讓它低一點溫度. 有時是24度. 曾有過放冰塊變成22度的! 不過看這樣的狀態應該是不錯的. 因為今天這兩個完成的吐司是第六天的酵母水做的.
在我的想法中. 一個酵種的養成. 有固定的溫度是重要的. 所以我一直都是放在設定28度的發酵箱中養成.
這是啤酒花種我開始用的樣子. 它不是非常活潑的菌種. 但是就大師所說:啤酒花種是天然發酵種當中, 發酵能力較為安定的. 可以使用在項吐司麵包這類想要到某個程度膨脹狀態的麵包. 但因發酵能力不如酵母菌強. 所以不會變得過度鬆軟. 能夠恰到好處地保持緊實.
下一句話我覺得很可以試試看. 啤酒花種在烤箱類對於熱度緩慢的反應可以烘烤出密度適中並存留水分口感的柔軟內側!
不過, 我膽子不夠大. 所以先把確定會發酵的甜酸種硬種跟它一起並用! 在這本書裡有3個只用這種酵種做的麵包. 我應該會試試看!
來談甜硬種.
這是我這次應用這兩個野酵種做出來的吐司食譜.
甜硬種:
使用放室溫兩天的50%水量硬種 1: 高筋粉3: 水 1.5: 白糖 0.5
五小時 28攝氏度下長高三倍( 黏住蓋子頂起來了! 所以拉開蓋子你可以看到下沉的現象
A. 布里歐修吐司
1. 甜酵種 50%
2. 啤酒種 20%
3. 高筋麵粉 100%
4. 糖10%
5. 全蛋 40%
6. 奶油 20%
7. 奶粉 3%
8. 鹽1.5%
除了鹽及奶油外. 所有食材混合並且做水合30分鐘.
加入鹽. 混勻成團後再加奶油.
28度 2小時的基發. 不會長很多倍大.就是有長大的感覺.
分割成團. 這個團我是這樣分的. 兩邊204 g 中間就是剩下比較小的那團. 這個我在之前的文中都有提到. #山形吐司的中間那團少一點烤焙時兩邊擠壓會讓中間那團高一點形成美麗的山.
分割整圓30分鐘的中間休息後擀捲. 之後先放室溫1小時. 再放13度C 6小時
之所以有這麼奇怪的後發是因為我兩個麵團完成時都已經晚上11點多了. 我沒想要高溫等後發. 上周天氣真的下降蠻多的. 晚上的外面就是那個13度! 我在蛋糕盒內噴水. 放室外後發
這是拿進屋內時的高度. 已經來到9分發( 其實我是希望不要這麼高) 所以馬上開烤! 另一個我有等一等~
165度35分鐘烤焙( 視想要的頂色來決定蓋上鋁箔的時間) . 取出後馬上塗奶油
連我們家Teresa 都想吃的土司! 你說是不是一座高山啊!
吐司沒有酸味! 其實因為有這麼多的副食材真的幫助很大. 搭配果醬或是像我一樣單吃都很好吃!
B. 酪奶吐司
( 比容 3 850 g 放2840 ml的日式一斤半吐司模)
這是一個總水量達80%的吐司.
1. 甜酵種 15%
2. 啤酒花種 20%
3. 高筋粉 100%
4. 麥芽精 0.4%
5. 水 26^
6. 酪奶 37%
7. 奶油 3%
8. 鹽 2%
除了鹽及奶油外. 全部材料混一起. 一樣做30分鐘水合. 先加鹽. 成團後加奶油.
在約一小時後做一次盆內light fold.
總基發時間是4小時( 28度)
整圓. 中間休息30分鐘. 整成長條形後放入吐司模具.
6小時13度發酵, 轉放室溫1.5小時發酵. 最後高度是頂端超出模具
200度C 烤35分鐘.
也有塗上奶油
非常鬆軟. 但我不太滿意! 因為還是有一點酸! 我吃吐司真的不喜歡有酸的味道. 不過還是可以接受的酸. 老爺吃得蠻開心的就是了.
這是兩個切片比較
我正在學習看吐司的氣孔. 那本書上有很多教看氣孔的照片. 蠻有趣的.
其實這兩個使用的酵種都是我的第一次. 所以我也不能回答到底是啤酒種還是甜硬種的關係. 比起之前的那顆( 開頭的那個牛奶硬種吐司) 全野酵來說. 都比較不酸.
而且這個酪奶吐司的手感及氣孔有比較細緻一點. 我也想會不會是酪奶的原因所以有點酸?
會陸續實驗下去! 因為正在興頭上! 😁😁😁
~~~~~~~~~~~~~~~~~~~~以下是最近的雜記~~~~~~~~~~~~~~~~~~~~~~~~~~~~~~~~
薩克森邦自7/1開始戶外都不用戴口罩也沒有聚會人數規定. 所以萊比錫的葡萄酒慶就擺出來了. 這個通常是菜市場的地盤. 只要坐SBahn ( 快捷火車) 市場站就可到達( 這個市場的下面就是停靠站) 我本來是要來市場買菜的. 上了這裡看到大家都沒戴口罩就開始緊張了. 因為我必須走到移至歌劇院前擺的攤去....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解封是因為目前每10萬人的確診率是5以下. 只是有50%是Delta 病毒.
我沒有很鬆懈. 也擠在戶外非常少數的戴口罩的人中.
其實我開始有點動搖. 因為我的第二劑還沒打. 但是我也好想計畫出去玩!
已經一年多了.....
這一年多來, 我覺得對自己的期許變不同了. 沒有很有耐心地想寫文. 但很想出去外面看看. 覺得生命好脆弱( 最近又有老爺的阿姨因為COVID 突然休克在家去世了) 雖然很想回台. 但是也被種種政令限制. 覺得回去能待的日子也不長.....
於是我開始三不五時以買東西為藉口. 騎來回10多公里的腳踏車健身.
這是某一天的天氣. 德國的這種天氣通常會突然下大雨. 其實風也已經很大. 我是因為這裡的車子很少並且都很遵守交通規則. 還有, 有腳踏車專用道.... 這些前提下才會在這種天氣騎車的.
我出門前就已經是這種天氣了. 或許, 你會問明知會下雨為什麼還要出門?
其實我並沒有甚麼重要的東西要買. 只是想, 為什麼我會怕下雨?
某一天兒子出門上學前被我攔住. 因為我看氣象是會下雨的. 問他有沒有帶傘? 他說下雨就淋雨啊!
其實那天的天氣不冷. 我卻堅持找把傘給他.
事後, 我想了很久. 為什麼我這麼怕淋濕? 回家時換衣服就好的事情不是嗎?
人生中有很多的準備. 偶爾放棄一下那個準備. 就這麼去迎接它也不難啊!
.
.
.
.
結果~ 一直到我回到家都沒有下雨!
是該慶幸還是該難過沒淋雨呢?
上周天氣 在 籽想旅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尋遊香港|#親子好去處
一出街流汗流到好似沖完涼,但又焗住要陪小朋友放電?帶佢哋去唐老鴨生日展、香江藝墟,嘆住冷氣~ bit.ly/3yPzOhb
〖#香港好去處〗
>旅行主題四大熱點 市集買各地工藝 文化節聽探戈音樂 bit.ly/34BFhdu
>海洋奇觀浮潛重開 $1,500二人30分鐘近距離接觸一千條魚 bit.ly/3bvG03J
#唐老鴨生快樂
=============
收看更多精彩影片
訂閱《籽想旅行》YouTube Channel 👉🏻 bit.ly/AppleseedSub
==============
想知更多 #籽想旅行 活動👉🏻 bit.ly/35OmrRK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bit.ly/33tEOZC
上周天氣 在 旅行熱炒店 The Travel Wok Podcast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薩赫爾(Sahel)是一片位於撒哈拉沙漠南緣的半乾燥過渡地帶,也是全世界土地最貧瘠的地區之一。放眼望去,只見草木稀疏、塵土飛揚,所剩不多的耕地還持續被日漸擴大的沙漠吞噬著;而在烈日高掛的夏天,氣溫動輒來到攝氏43度。任誰來到這裡,生存都必然是一場戰鬥。
「外交替代役是什麼碗糕啊?好像很酷,申請看看好了!」
在那個網路還不發達的年代,對於西非一無所知的甲殼哥,抱持著一股年輕熱血的衝勁,懵懵懂懂的來到位在薩赫爾的國家:布吉納法索。他的任務,是要運用自己的農藝專長在這裡種水稻——是的你沒看錯,在這個年雨量只有400mm的撒哈拉沙漠邊緣,甲殼哥要帶著一群完全沒有經驗的當地人,在前輩打下的基礎上,目標是種出1200公頃的水稻田!
這個看似熱血的故事,媒體上呈現的或許是當地人收成時的笑容,但背後卻是社會大眾看不到的各種無奈——自然環境已經夠嚴苛了,沒想到真正的挑戰反而是「人」?國際援助的錢,其實大多都流向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地方?天氣熱不打緊,每天還有瘧疾、交通事故在周遭虎視眈眈,三不五時就被推向生死關頭?原本號稱君子之國的布吉納法索,究竟在2011年之後發生了什麼改變,成為各國政府紛紛告誡觀光客止步的地方?
旅行熱炒店EP71,該是重返非洲的時候了!讓我們一起跟著在哪裡都能存活、到哪裡都能成為當地人的甲殼哥,走進布吉納法索,聽他娓娓道來那些外交第一線人員才懂的現實血淚!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arLxKyaax4/hqdefault.jpg)
上周天氣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近日澎湖地區驚傳怪病,自中秋之後,接連有許多民眾反應身體大過敏,身上長出奇怪顆粒紅疹,主要出現在頸部、手臂等衣物遮不到的地方,且奇癢無比,受害民眾苦不堪言,紛紛赴醫檢查,導致皮膚科診所大排長龍。也引起網友熱議,有人推測是過敏、接觸性蕁麻疹、或是天氣過熱引起,更有人推測是水源及空氣受汙染等,致病原因眾說紛紜,疾管署也出動追查,建議蒐集患者照片與醫學中心視訊診斷,找出病因。
看更多:澎湖搔癢怪病 花蓮慈濟皮膚科主任與澎湖醫院院長跨院聯手門診,協助抓病因
澎湖衛生局表示,綜合看診民眾症狀及敘述,部分人員表示近日社區有毛毛蟲出沒,經詢問皮膚專科醫師看法,表示現行地區內的紅腫症狀像是丘疹樣蕁麻疹,此皮膚癢疹有可能因節肢動物叮咬,不排除是樹木草叢棲息的毛毛蟲、纖毛或寄生在季節性候鳥、家禽的蟎造成。
台灣黃毒蛾體毛造成的毛毛蟲皮膚炎
木木日安皮膚專科診所林昱廷醫師表示,日前也收治一名20多歲,剛從澎湖回來的女病患,一家四口到澎湖遊玩,卻沒想到只有自己一人出前出現紅、腫、癢的丘疹症狀。林說,觀察其疹子貌似常見的毛毛蟲皮膚炎。
林昱廷指出,這是一種由台灣黃毒蛾體毛造成的皮膚劇烈搔癢、紅腫等過敏反應。其體毛非常細微,因此仍可能穿透衣服,造成皮膚劇癢的反應。根據這次皮膚紅疹的分布與人群擴散的狀況,推測可能是因毛毛蟲體毛隨風飄散,進而造成群聚過敏反應。林說,相關案例在醫師群組引起熱烈討論,也有醫師反應,朋友及親戚在澎湖看到許多黃毒蛾蹤跡。
法國與澳洲都曾爆發過毛毛蟲皮膚炎
林昱廷說,法國與澳洲都曾經爆發過相似的疫情。在2001年澳洲雪梨的一間社區中心,過半的員工以及5%的顧客都有發生紅疹的反應。有趣的是,有的人周末離開當地去度假,症狀就會減輕;回來之後症狀又會浮現。該中心懷疑是某種昆蟲造成的影響,因此裡裡外外用殺蟲劑清潔了數次,但卻從未在社區中心找到疑似的昆蟲,且病人皮膚搔癢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改善,這樣的狀況持續4個月。最後在郵箱附近的一棵樹上,發現有許多黃尾毒蛾幼蟲的聚集,其後中心將樹鏟下移走,並徹底清潔該樹周圍的區域,才終止了整個狀況。
急性期可冰敷緩解
林昱廷說,毛毛蟲皮膚炎不會傳染,因蟲的毛中有毒素,當接觸到皮膚時,會發生類似接觸性過敏刺激反應,其治療方式以症狀治療為主,輕微者在擦了外用藥物約2至3日會緩解,慢則7日左右,太過嚴重則須以口服藥物治療。他也提醒,民眾若在急性期發生極度搔癢症狀,可冰敷舒緩。
看更多:皮在癢,為何抓破總是流湯流水? 中醫教您從癢疹症狀分辨4種皮癢證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_576H9tli8/hqdefault.jpg)
上周天氣 在 Claire鄔又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天要來開箱給大家看的就是全台北最高的咖啡廳!Bar 88
天氣好的話下午來就可以看的到夕陽,店內的這些花草擺設聽說是特別請 凌宗湧大師 來擔任美學總監呢!
晚上桌上點著這些蠟燭,更讓人覺得很有情調
一走進來就有一種非常放鬆的感覺
這間餐廳是隨意鳥地方的經營團隊開的
也是不少旅遊指南推薦亞洲必訪的咖啡廳
他們最近在周末有限定的Buffet活動,除了招牌雲朵飲料只提供一杯外,其他餐點都可以在九十分鐘內無限加點,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體驗看看吧!
#下午茶 #Buffet #夜景 #101 #雲朵咖啡 #雲朵珍奶
#bar88 #百萬夜景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vPCpLsWQr8/hqdefault.jpg)
上周天氣 在 天氣即時預報- Posts 的推薦與評價
週三(17日)前:受到東風吹,天氣變化大致上是: ·回溫: 中午會感到有點熱(週二(16日)最明顯),尤其「中南部」高溫上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