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仙本那365天海水都這麼平靜,毫無波瀾,那該多好。
波瀾因風而起,沒波瀾就沒風。好矛盾。
我想要 #夏天的風
昨天的是 #船長視角📷
今天的是 #教練視角📷
你們Pick哪個視角呢? 🤟🏼
#聽說馬布島有30米能見度
#下星期和教練走一波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黃偉民易經講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ong Wai Man 世界杯開鑼。四年一度,中國大陸人痛苦的日子。 大陸人愛足球,更甚於國技乒乓波。但大陸的國足,連戰亂的敘利亞足球隊都不如。 人口只有三十三萬的冰島足球隊都打入世界杯,但十四億人口的大陸,就訓練不到十一個合資格的球員。 習近平公開的說: 希望中國有天能舉辦世界杯,並且,中國隊...
下星期和教練走一波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Wong Wai Man
世界杯開鑼。四年一度,中國大陸人痛苦的日子。
大陸人愛足球,更甚於國技乒乓波。但大陸的國足,連戰亂的敘利亞足球隊都不如。
人口只有三十三萬的冰島足球隊都打入世界杯,但十四億人口的大陸,就訓練不到十一個合資格的球員。
習近平公開的說:
希望中國有天能舉辦世界杯,並且,中國隊能奪得世界杯。
但上至國務院的體育官僚,下至在深圳路邊搲爛腳的賭波友,都知道,在他們有生之年,習近平這個足球夢,都不會實現的。
四十年改革開放,天上的衛星,海上的航空母艦,打鬼佬的葉問,雖遠必誅的戰狼,奉陪到底毅然亮劍的外交部都有了,就是搞不好一支像樣的足球隊?
足球隊運動最基本的兩項精神,偏偏在大陸社會是最缺乏的。
一個是團隊精神,一個是服從規則。
足球運動可以有球王,但球隊沒有個人英雄。
一隊隊員,像人身體的不同器官,在互相配合。有相對強的,也有弱的,但互相在補位,人才能活動得揮灑自如。
還有戰略,總目標在贏波,不在突顯自己。
這種精神,在大陸社會有嗎?
還要服膺遊戲規則。
球場上,球證有無上權威,他的哨聲一響,所有球員都要立即停止任何動作。
這些球證,很多都是兼職的,本業是薪金低微的小學教師、郵差等。但那些億元身價的球星,在場上要絕對聽從他們的裁判。
這些現場裁決,很多還是誤判的,這也是足球比賽的一部份。
這在大陸社會的價值觀是不可思議的。
年賺十億的球星,要服從一位小學老師的球證哨子?剛準備起腳射門,你竟然吹雞?這一球影響場外幾十億的賭盤,給你搞壞了?你有多少條命?你有什麼家人?
大陸人仍是低級黑社會的江湖思維,強凌弱,眾暴寡,現場揍你一頓就是鬥志,事後報復就是有仇必報,雖遠必誅。
此外就是用錢買黑哨,買通對方球員打假波,自己這邊輸波贏盤要準確……
心力精神都花在旁門左道上,沒有正常的足球土壤,如何培養正常的球員。
不是足球技巧的問題,不是球場硬件,不是聘請不到世界一流的教練,也不是時間的問題,幾十年前派去巴西訓練的小孩,今日都退休了,中國足球,在亞洲仍無法立足。
是大陸社會出了問題。
一切都是計算個人利益,沒有高層次的價值追求,沒有個人榮譽感。
說了多年,大陸國足要改革。
一個社會,一家機構,一個人,遇到困境就想改革,推倒現況,重建新秩序。
周易的困卦之後,革卦之前,還有一個井卦,作為通關之神。
人逢絕境,才想到改變。但革命是要看時機的,關鍵在一個「井」字。
井,是水井,這是象徵。
因為困的卦象是澤水困,澤無水便困了。一個沒有水的湖泊,坐在湖底,望天打卦,等落雨,等運到。叫天不應,叫地不聞。
井,便是尋找新水源。水來了,便可以革故鼎新。剷除舊積習,建設新秩序。
所以,井,也是個人的新思維,新改變。
井卦六支爻辭,講述一口井從廢井無水,如何一步步的改頭換面,變成井水清澈,利益眾生的過程。
這也是從困到革,脫胎換骨的過程。
第一支爻:井泥不食,舊井無禽。
人逢困頓,除了時勢不就,自己也必然出了問題。
你就像一口破敗的廢井,淤泥堆積,井水不能飲用,連飛鳥都不來光顧。
用易經的語言來說,這支爻,失位不中無應。小象傳說:時舍也。一口井,不但要水源流通,還要跟得上時代,與時俱進。落後形勢,連鳥獸都不會來光顧。
第二支爻:井谷射鮒,甕敝漏。
井谷,經過一番努力,修復了一點井底淤泥,出了少量水,跳出些小魚,但水源從井底漏走了。
井水是給大眾享用的,但修好一點,井水漏了。一個人改進了一點,但與上面社會仍無溝通,精力都花在下面的關係上。所以,小象傳說:無與也。和上面的第五支爻,陽遇陽為衝突,沒有應與也。
人改了一點,進步了一點,不夠的。外面的人看不到,只滿足於一些你下面的人物的稱讚。
第三支爻: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並受其福。
水質水量水位都大幅改善了,但沒有人拿來飲用。可能以前是廢井的原故,壞名聲在前,所以,未能為人接納。路過的人,都為你不值。
這時候不能自怨自艾,說什麼懷才不遇。旁人同情只是旁人,還是要靠自己。要主動的告訴關鍵對象,「可用汲,王明」,要「王」明白。孔子一生就是希望遇到一個「王」,能明白他的,若能任用,無論君臣社會,同受福澤。
小象傳說:行惻也。過路的人替你抱不平,但只能如此,不必有所期待。過路只是過客,一切仍要靠自己。
第四支爻:井甃,無咎。
修井修到這一步,井有水了,但無知音。這時候,不是放棄,是將自己再進一步,充實自己,等待時機。
井甃,用磚石砌好井壁,自我完善。無咎,將來才沒有遺憾。
小象傳說:井甃無咎,修井也。人應像井,不斷改善自己,更上層樓,才能無咎,沒有遺憾。
第五支爻:井冽,寒眾食。
修井修到大功告成,井水清澈明淨,像甘甜涼爽的泉水,可以飲用。
井的開發,關鍵在於供人飲用,一個人修身做學問,目的是為國為民。
寒泉食,有如甘泉井水,供百姓享用。沒有個「食」字,只有井水,仍是廢井而已。
小象傳說:中正也。九五爻得中且正,百姓能喝到甘美井水,象徵天下大治了。
第六支爻: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百姓飲到井水,仍未完善,最後,要收攏井口,但不加蓋,有福同享,才是最大誠意,最大吉祥。
水井,像我們有用之身,是公共資源,大眾財產,最高的精神,是有福同享。一口廢井,一步步修成美味甘泉一樣的水井,但這不是目標,真正的目標是井收勿幕,有福同享。
收窄井口,是防止人畜雜物掉下水井,但要勿幕,因為方便大家隨時都有水可喝。
小象傳說:元吉在上,大有成也。去到五爻,出了寒泉井水,仍未大成,勿幕才是大有成。
一個人一身本領,一身學問,未算大有成,要有益社會,有益百姓,才是真正的成就。
從困境到革命,先要經過這六個修行的程序,否則空談革命,如何可以成功?
#習近平足球夢 #世界杯 #中共政權
2018年6月19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I0VfuYBaLE/hqdefault.jpg)
下星期和教練走一波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集港故的主角任明敏(Dora)說出了很多「金句」:
「練球是一隊人齊人的事,一個也不能少,每個人除非入醫院,都要來練習。」
「她們可能下不了場,行動上跟不上進度,但精神上都要跟上進度。」
「做人的態度比任何事情更重要,一個冠軍可能是過眼雲煙,但做人態度會跟著她們一生。」
Dora就是協恩中學籃球隊的教練,她形容每次訓練一班十幾歲的隊員們都是「行入嚟,瞓住出去。」協恩中學籃球隊素有學界女籃「神之隊」的美譽,上星期剛奪得Nike學界籃球精英賽的女子組冠軍,連續第六年稱霸學界比賽。
然而所謂的「神」並非渾然天成,而是全賴日常刻苦的訓練。
Dora中學時期在協恩就讀,當時已是校內的運動健將。初中時,她是乒乓球校隊成員,亦有參加田徑隊,但後來發現最愛的是在籃球隊中與師姐們合作帶來的化學作用。從師姐身上,她學習到每次比賽都要全力以赴,以及為母校爭勝的使命感,令她大學畢業後回到母校,希望將這份「協恩精神」傳承給師妹。
今年已是Dora回到協恩執教的第十八年,帶領籃球校隊是她的主要工作之一,她笑言平日九成時間都與籃球隊隊員相處。
訓練過程,Dora極重視籃球隊隊員的紀律性:「佢哋練波時一散,我就要佢哋罰跑;聽我講嘢嘅時候,佢哋一過嚟,我畀3至5個指示佢哋,佢哋一落場就要做齊嗰3至5個,佢哋淨係做一個都要處罰,因為代表佢哋聽指令時冇集中去聽。」
此外,她也著重球員的團隊精神。
球員在上學日的午膳和放學時間,都要訓練球技和體能,星期六也要回校練習,連長期都不例外:「我唔畀佢哋放假,我話『聖誕節唔可以走、新年假唔可以走、復活節假唔可以走』。」在這些假期裡,球員每天需要在校訓練球技和體能最少七小時,晚上則在學校過夜。
而平日訓練中,即使球員受傷,她都要求她們坐在旁邊觀看,了解球隊的狀況:「練波係成team人嘅事,一個都不能少。佢哋可能落唔到場,行動上跟唔上進度,但精神上都要跟上進度。」
但即使贏波,Dora亦都會大鬧球員。好像去年年尾的學界籃球精英賽八強賽事中,「神之隊」在比賽中段險被對手追平,最後仍反敗為勝,卻被Dora責罵太在意個人表現:「每個球員都會好在意自己喺場上打幾分鐘,或者喺場上拎到幾多分數,但對於我嚟講,球隊勝出先至係應該放喺第一位。一隊波總會有人打多啲,有人打少啲。」
除了籃球技術要精,Dora亦重視學生的學業成績,因她深明讀好書是進入社會的入場劵。任教數學科的她,有時會在校逗留到深夜,幫成績較弱的學生補習。她要求學生在學業上要跟打籃球一樣,每次皆有進步:「我成日同佢哋講,讀書要擺第一,籃球擺第二。每個人讀書能力都唔同,有啲人讀成日都未必考到第一名,但進步係重要嘅,要畀老師睇到佢哋想進步嘅心。」
不過,Dora做這一切,最渴望的始終是想讓學生學懂待人處事的態度:「做人嘅態度比任何嘢更加重要,一個冠軍可能係過眼雲煙,但做人態度會跟佢哋一世。」她希望學生在籃球訓練中,培養與人合作和凡事盡力拼搏的精神。
近年學界籃球的競爭愈趨激烈,Dora坦言擔心協恩球隊成績下滑,但她認為這正正能教曉學生重要的人生一課:「我覺得有時球隊需要一啲衝擊,輸咗都係衝擊,令佢哋再進步,學識點樣面對逆境,訓練到佢哋面對困難時要經歷,經歷之後再跨過,會對佢哋人生有好大幫助。」
《港。故》帶大家窺探「神之隊」背後的辛酸,並了解她們這位「愛之深、責之切」的教練。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goo.gl/YJXtc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KON-okRba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