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2
《台北剝皮寮X標籤下的萬華》
論台北歷史,讓我們從萬華開始。在淡水河畔大漢溪口,這片富庶的平原上很快就聚集了加蚋仔的平埔族小舟。「蟒葛」一詞首度在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中出現,用來形容這個貿易聚落。很快的,在陳賴章墾號的進駐下,艋舺成為台灣重要的港口。「一府、二鹿、三艋舺」的金字招牌,見證這塊土地的繁榮。
然而,就算漳泉械鬥能料的準誰打贏,也無人能知曉萬華會在不久後淤積,原本打輸的同安人,逃到大稻埕反而因禍得福,貿易的軸線沿著淡水河又向北推進。這是台北西區繁華的年代。
如今,西區人口的老化、城市建設的凋零等問題,使得曾經繁華一時的萬華,獲得了一個不文雅的稱號,被稱為「五流地方」分別為流氓、流動攤販、流浪漢、流動工人、 流鶯。
在此次的考察,與地理系之前我做的田野調查中。我想,我更深的認識也了解這些印象所為何來?而實際情形又為何樣?在這裡簡單提兩個大眾對萬華存在的最大標籤。
#性產業工作
在西園街附近巷弄裡,可以看到不少茶樓。歷史最早可追溯到韓戰爆發後美軍入駐台灣,更催化了當地艷妓生態,也帶動萬華區的商業發展。直到民國90年台北市政府正式廢除公娼制度,合法性工作者走入艋舺風華歷史。
而現在仍存在這裡從事性產業的女性,有些為年紀較大的婦女,甚至有高齡七十幾歲的私娼仍得靠這些微薄的性交易收入為生,而上門索求性服務的嫖客也以社會底層工作者為主。這些勞動者有時並非想要肉體上的滿足,而是一種「受尊重」的感覺。但是,性產業問題所產生的鄰避效應(Not In My Back Yard)使得設立專區議題成為燙手山芋。中央授權給各縣市政府自行決定是否設置性專區,但目前各地方政府依舊抱持低調態度,性產業工作者仍無法受到法律的保障。
接著,
#無家者的問題
早從1899年就有的仁濟院,1922年就開始的愛愛寮,萬華這裡的社區互助和街頭關懷已經有超過百年的歷史。我一直在想,或許…這某方面也能成為一種聚集經濟。因為北市沒有一個地方,比萬華更加的包容這些無家者。這裡有個個社會慈善團體,例如芒草心、恩友教會、萬華城鄉夢想協會等等在這寒冬中送暖,也有固定派遣工作的人力顧問,使得他們能夠有雖稱不上長期,但尚且穩定的零工,可以有收入維生。因為萬華土地的包容,這裡成為城市中收容無家者的蔭蔽之所。
我認為,鄉土教育中心設在萬華,是一個很棒的決定。不只因為老松國小的校地閒置後被轉至使用的方便,更多的是這塊土地的豐富,他有歷史的深縱,地理位置上的連橫,再加上文化的底蘊。我們在這裡,更深的認識萬華,也認識台灣這塊土地。
很喜歡導覽老師所說的一句話,用它做結「地方感,不是先來後到或是血緣的差異,就算你也和當時來台灣奉獻一生的傳教士一樣是個外國人,但是你認同這塊土地,愛它、珍惜它,這就是你的地方!」
#一塊包容力極高的土地
#下次想繞繞萬華的市場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