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成功
#精神復健機構停業補償
#別讓障礙者失去社區生活的支點
自從疫情進入三級警戒後,許多 #身心障礙者 原本在社區生活需要的支持服務也被迫終止。一線的社關員跟我們說,像是日間型的社區復健中心、會所與入家服務,這些精神障礙家庭非常需要的服務被暫停後,障礙者只能回到家裡,也導致讓他們與家庭成員在疫情期間,就像處在劍拔弩張的壓力鍋中,令人緊繃。
社區復健中心的專業人員也反映,地方衛生局通知機構暫時停業後,仍有許多令他們掛心的障礙者,需要協助穩定就醫、服藥,以及日常生活的安排,並 #不是線上一通電話就能做到的!
然而社區復健中心的經費來源,是依據學員每天出席的狀況,全數仰賴健保的給付,#停業期間便因為無從申請給付而幾乎斷炊,這樣的情況,我們陸續收到臺北、新北、宜蘭、新竹、台中及台南 6 個縣市的反映。另外,根據我們的了解,目前收到地方衛生局通知停業的社區精神復健中心,全台約有 40 多間。
尤其疫情嚴峻的台北市與新北市,是最早在 5 月中旬通知機構停業的,但是日前機構人員聯絡健保署分區業務窗口,竟然被告知「因為機構內沒有人確診,所以不符合申請資格」。
然而,根據衛福部對於醫療(事)機構在情期間的補償紓困辦法,其實已有規範,如果醫事機構因為配合指揮中心的防疫需要,經衛生主管機關書面通知停業者,可以向中央衛生主管機關申請補貼因疫情停業期間的損失。
同時健保署對外公告的「COVID-19停診補償專區」,也載明了申請的細節,如果地方衛生局書面通知停業的機構,在停業連續滿 30 日的隔天起,可以先申請核發這段期間的補償。(健保署公告:https://reurl.cc/3ae2mM)
因此,我在這次的紓困 4.0 的預算審查中,便提案要求衛福部健保署與心口司,對於地方衛生局書面通知停業的精神復健機構,必須 #盡速提出相關的停業補償及配套措施!
這項提案日前已順利在黨團協商中通過。停業的這段期間,中心的專業人員仍持續在一線協助這些辛苦的家庭,希望盡可能減少這場疫情帶來的衝擊,讓他們的身心狀態維持穩定,中央的紓困措施必須盡速到位,避免讓這場漫長的疫情,導致更多障礙者失去原本在社區生活的支點。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20/01/04 開課(僅剩四位名額) 讓你長出...
不是線上一通電話就能做到的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20/01/04 開課(僅剩四位名額)
讓你長出享受「愛」的體質,迎接你想要的親密關係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1/17(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昨天的內容當中,跟大家分享到「執行力」的關鍵,就是我們要能夠在「到底要做什麼事?」,跟「到底要怎麼做它?」,這兩件事情取得平衡跟並進。
如果呢,我們沒有去釐清「應該要做什麼事?」,很有可能是瞎忙;但如果我們沒有去花心思,並且去落實「到底要怎麼做?」,那很有可能就是思想的巨人,行動的侏儒。
而今天呢,我們要再進一步,「進一步」是朝哪個部分呢?今天提兩個,這兩個可以說是概念,也可以說是「做法」來幫助你,讓你更有效率。
第一個部分就是哦,「你有沒有先專注在最重要的事情」?
這概念在我過去一路以來,我常常強調,尤其在我【過好人生學】的線上課程裡面,關於怎麼樣「創造結果的能力」的第一條,就是呢,你不只要聚焦,而且你還要「再聚焦」。
那如果回到克里斯.丁森,他在《執行力的修煉》裡面,他也提到類似的觀點。他說喔:「當你嘗試做越多,事實上完成的就會越少」。
要能夠讓自己有執行力,其實你有沒有聚焦在關鍵少數的重要目標。這樣的「放大鏡原理」、這樣的集中效應,你才能夠把真正重要的事情,給予足夠的關注跟資源,讓它能夠達成具體的效果。
也就是說喔,如果你有很多很厲害的做法,可是你沒時間做、你沒精力做,它也是白搭嘛!所以你到底要怎麼樣把你的時間跟精力,放在那些真正核心重要的事?
在這裡的思考,有時候就要切記一件事,千萬不能陷入「完美主義」的陷阱,不能什麼都要做。
你要常常問自己,如果現在我只做一件事,那一件事情是什麼?
其實喔,國外有一位專欄作家,叫「布魯.克斯」。他在2014年的一篇文章,叫做《專注的藝術》裡面他也寫到。
他說:「如果你想要贏得專注力的戰爭,別嘗試對你在資訊萬花筒中,發現的瑣碎分心事物說『不』;而是要嘗試能夠激起熱切渴望的東西說『是』。讓熱切的渴望,排擠掉其餘的一切」。
所以他還是回到那個問題,就是「你到底要的是什麼?什麼是你的must?」
往往在很多人的人生裡,什麼事情都想做、什麼事情都想嘗試;表面上好像是他充滿著好奇心、充滿著嘗試的精神。
可是我都會邀請這樣的朋友,把自己的心靜下來問問自己,你今天想要做這麼多事,究竟是出於「渴望」,還是出於「恐懼」呢?
你害怕自己落後、你害怕自己得到的資訊太少、你害怕自己不如人,所以你把你的時間,全部塞滿任何的事情,只要是把自己搞得很忙。
那就像是我常常在領導公司裡面,常常提醒我的員工、我的同事,我說喔:「你呢,千萬不要只是把自己搞得很忙,如果是這樣我還寧可你放假、我還能可以去休息」。
「你真正釐清什麼事情是真正的重點,把那個重點做到底、做到透、做到到位;其他的事情交給別人、分工給別人、外包給別人」。
「你只要在你真正最重要的事情上,不斷的凸顯你的價值,那麼你就是完成了你自己的任務」。
所以呢,你有聚焦嗎?你有把你的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嗎?
那麼如果再繼續往下看的話,除了「聚焦」之外,還有一個部分,就是請你根據「領先指標」來規劃自己的行動。
其實呢,在你確認目標之後,你必須要能夠去度量你的努力,是否有靠近成功;那麼有兩個可以用來度量的標準,就是「落後指標」跟「領先指標」。
「落後指標」呢,是你最終想改善的事物。比如說,你的目標是增加你的顧客滿意度,而「落後指標」就是你的顧客滿意度的分數,這個叫做結果。
其實當你如果只專注在「落後指標」,也就是這些叫做「不可變動的結果」,它會產生最大的問題,就是它會來不及改變你的行為。
你沒有改變你的「原因」,「結果」怎麼會改變?
所以當你看見了「落後指標」,也就是顧客滿意度的分數的時候,那麼真正會影響顧客滿意度的原因的一個關鍵表現點、關鍵鍵檢核點,都已經是過去式,你要去改變它們,已經都來不及了!
然而呢,「領先指標」是什麼?「領先指標」指的是在「落後指標」的基礎上,去衡量驅動成功的新行為。
比如說,如果以顧客滿意度來說的話;「領先指標」可能就是在於,你有沒有去多增加顧客的接觸面、接觸點、接觸時間?每一通電話來的時候,你有沒有讓顧客感覺到及時的回覆跟回饋?
所以可以這麼說喔,其實所謂的「領先指標」,就是你要關注在那個起步的點,那個創造任何結果的原因是什麼?所謂的原因就是「領先指標」。
常常喔,我遇到有些業務員,他一直在關注「落後指標」就是自己的業績;但是他沒有用心在「領先指標」。
叫做「他約多少顧客?」;叫做呢「他花多少時間去瞭解他的顧客?」這些才是領先指標啊!
你要讓自己有效率、要讓自己的執行力好,你一定要關注的是「領先的指標」。所以呢,談到這裡你不妨問問你自己,你有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嗎?
第二個,你有沒有專注在「領先的指標」,還是你總是在「落後的指標」、在那結果已經無法改變的部分,在糾結著、在有這著情緒呢?
希望你能夠透過這兩天的分享,更有效率的實踐你的人生,完成你想完成的事情,祝福你連假愉快,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無論是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都很歡迎你的參與、你的加入;希望在學習的路上我們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不是線上一通電話就能做到的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12/7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四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ros.is/JLQM4
《幸福工作坊》當愛情卡遇見能力強項卡工作坊~2020/01/04 開課
讓你長出享受「愛」的體質,迎接你想要的親密關係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1903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困擾,就是不管你多早睡、睡多久,白天還是經常打哈欠,總是精神不好?
要是認真想一想,身體還算健康,沒有什麼大毛病,也沒有什麼大事值得你煩惱,但問題就是提不起勁,所以呢對任何事情都興趣缺缺。
其實這不是你個人的問題,而是很多人都跟你有同樣的情況。
根據人類行為表現學院的研究發現喔,有43%的人覺得自己缺乏活力,更有22%的人覺得自己已經達到嚴重的「缺乏能量」的地步。
這些「缺乏能量」的原因,再經過進一步的分析,情況比較輕微的族群,主要是對於未來缺少希望跟熱情。
而情況相對比較嚴重的人,甚至於會感覺到自己每天像被榨乾一樣,苟延殘喘的活著。要是你也感覺到對生活有這種無力感,那就是一個時機,要幫自己補充能量了!
但是請你注意哦~我這邊說的「補充能量」,並不是去喝提神飲料、依賴咖啡因,或者是藥物來刺激你的活力;而是回到更根本的核心,讓你能夠在補充能量之後,不會有後遺症的那些方法。
這一類喔,能夠幫助你找回活力,又能夠恢復內在能量的方法大概有三個。
第一種方法是~「請你從更大的格局,來試著看同樣一件事」。
我來跟你說一個最直接的例子,那就是我們啟點文化的客服人員;他們呢,是在第一線最常接到電話的詢問,大多呢都跟啟點的課程是相關的。
只是在平常的時候喔,每天詢問的電話量,大概就是二、三通,都還算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範圍。
但不過喔,就是在2019年我們開始,推出了「線上學苑」;這時候喔,每天打電話來的客服電話的量,就會變得越來越多了喔!
對於每一個使用者來說,每一通電話可能都是一個購買課程的疑問,或者是對於操作介面的疑問;那對於啟點的客服人員來說,這就是日復一日在回應同樣的問題。
所以不可否認的是喔,這些有一點單調、有一點重複,這樣的工作做久了,不管任何人都會覺得疲乏,包含我自己也是有同樣的感覺。
尤其是喔,當我們把內在的焦點,放在「啊怎麼又來了!」這樣的心情的時候,就很容易會有煩躁的情緒。
然而在這個過程裡面,最讓我感動的是,我們工作人員在啟點的教室,的環境裡面,耳濡目染之下;就會很快的能夠察覺自己的狀態,幫自己從「怎麼處理問題」,調整到「解決這個問題會有什麼價值?」。
他們開始就會去想,「解答學員的疑問,除了可以幫助他們學習前進之外,也提升了啟點的品牌價值,更證明了自己的工作價值」。
他們開始從這更宏觀的角度去思考的時候,這時候就能夠更適時、適所的去調整自己的狀態,持續提供清楚的說明。
也就是說喔,假如你對於現在的工作,或者是生活感覺到欲振乏力;那麼你可以把焦點放在一個更大的格局、更大的角度來思考。
「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而不是「究竟該怎麼做?」;這樣子其實就能夠喚醒你心理的動力,幫自己補充能量。
再來呢,第二種能夠幫助你恢復能量的方法,很簡單~「練習感恩」。
已經有不少的研究發現,我們每個人在面對疲累的工作的時候,「感恩的心」能夠幫助我們重拾活力。
那麼「練習感恩」到底該怎麼做呢?
來打個比方來喔,假如你現在的工作時數非常的長,而工作內容也跟你熱愛的事物,完全扯不上邊;那麼你可以先想想這份工作,跟你的熱情有什麼「間接的關聯」?
會不會因為你做了這份工作,能夠幫你賺到一些旅費,讓你完成夢想中的旅行?或者是可以幫助你的孩子繳學費、幫自己買到人生當中的第一間房子…這些部分。然後呢,去感謝這個相關性。
也就是說喔,心懷感恩的事情其實是可大可小的;重點是當你感謝工作,讓你能夠享受興趣和嗜好。
甚至於只是能夠讓你好好的過日子,這樣子其實就能夠幫助你自己轉念、增加你的正面情緒,找到每天努力的價值;而開始不覺得上班是一件很苦的事情。
最後呢,第三個幫助你找回活力的方法,那就是「允許自己擁有離線權」。
德國的曼海姆大學,有一位教授叫做「沙賓娜・宋能塔格」,她就發現喔,在職場上面普遍存在的一些人,他們在休假的時候,放不下工作;甚至於,不知道怎麼樣把工作暫時的先擺一邊。
那麼這些持續在工作上on line的人,只要一年之後,他們的身體跟心理,都會出現彈性疲乏。
他們面對壓力的工作環境,就會失去該有的韌性、很容易爆炸,反而造成更大的人際問題。
假如你也想要避免不預期的爆炸,那請你記得在休假的時候,允許自己跟工作斷線;如此一來,你的身心才能夠真正的關機,好好的充電。
所以總體來說,無論是「從更大的格局看事情」、還是「練習感恩」,或者是「允許自己擁有離線權」。
這些找回活力的練習,實際的做法有很多,像是規律的運動啊、打坐冥想啊,或者是幫自己安排一場旅行,這些都是很值得嘗試的。
不過除此之外,我知道有一個更容易就手,輕便又省錢,而且還可以三項、剛剛說的那三項,都一起同時做的方法,那是什麼呢?那就是「寫作」。
聽到這裡你一定很好奇,啊「寫作」為什麼能夠做到三合一的效果呢?
這是因為喔,其實「寫作」它不會受到你的學歷、年紀、身份…這些的限制;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拿起紙筆,或者是打開電腦就可以開始「寫」。
當你在自由書寫的時候,你可以藉由文字,更具體的看見自己的情緒,並且能夠停下來想一想,那目前自己的想法,能夠幫助自己重拾活力嗎?
如果不行,你可以運用前面所說的「從更大的格局去看事情」、「練習感恩」這兩個方向,你直接改寫你現在的處境,跟現在的狀態。透過改寫,你就能夠直接體驗改變你的認知,甚至於自助、助人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喔,為了準備寫作的時候,你需要把心安靜下來沉澱、思考;所以無論你選擇窩在家裡,或者是在咖啡廳裡獨處;你都可以很單純,沒有任何目的的,只是透過寫作來接近你自己、了解你自己。
最早研究寫作跟心理的人,其實是美國的心理學家,叫「彭尼.貝克」。
他在1986年的第一項研究當中就指出,每天只是寫十五到二十分鐘,寫出自己的困擾跟痛苦,只要持續三到四天,就能夠寫出更好的心理健康。
最近這幾年,更有研究證實,「寫作」它能夠促進我們身心健康、提昇免疫力、治療慢性疾病這些效果;而對於一般人來說,寫作還能夠緩解焦慮,改善睡眠品質,提高整體的幸福感。
所以如果你對於「寫作」,這三合一的方法很有興趣的話,在我們的教室裡,有一門課,叫做【寫作小學堂】,就是能夠帶給你這樣子的改變跟前進。
【寫作小學堂】這一門課,是由我的伴侶~嘉玲老師,和專業編劇~怡璇老師共同所主持的。
我們從2018年開班到現在,我們帶領了很多朋友,幫助他們啟發靈感、重拾書寫的樂趣。
我也從很多結業學員的回饋裡面看見,這一門課能夠帶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結果。
有些人呢,透過學習「寫作」打造個人品牌;但也有一些人,他透過這一門課,一圓自己的故事創作的夢想。
甚至於也有學員,他因為這一門課,接下來他投稿了文學比賽,還得到了第一名;這樣的結果,可以說是各類文體的百花齊放。
然而我在這裡,更想要跟你分享的就是,不管你有沒有上述這些動機或目的;其實最重要的一點是,「寫作」本來就是我們生命當中,存在的一個資源,它可以是你的好朋友。
所以呢,假如現在的你,對於生活感覺到無力,除了今天跟你分享的這些~「從更大的格局看事情」、「練習感恩」、和「允許自己擁有離線權」之外。
我很鼓勵你可以把握【寫作小學堂】的學習機會,你親自體驗一下,「寫作」為你的生命注入的活力。
我們下一期【寫作小學堂】在12月7號開課,它是我們今年的最後一期;在我錄影的這個時候,名額也在倒數了!
所以,期盼我能夠在啟點的教室裡見到你,最後希望我們今天的分享,能夠幫助你找回生活的動力,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寫作小學堂】課程。
在我們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我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不是線上一通電話就能做到的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僅剩最後"1"位名額)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常常會有學生或者是朋友,帶著很大的困擾問我,他要怎麼樣讓自己的訊息,是別人比較容易接受的?
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困難呢?原因很簡單,他常常會覺得同樣的客觀事實,他在表達的時候,別人往往給他很負面的反應。
而同樣的一件事,換成另外一個人,跟同樣的對象表達;對方的反應卻是很好的。他始終不知道這中間的差別在哪裡。
那當然在我自己的工作跟生活裡,我也不止一次跟我的朋友、跟我的個案,來探討這樣的問題。
在這個過程當中,往往我都還沒有真的去深入,他跟別人發生了什麼事;只光我跟他之間的互動,似乎我就已經看見了答案。
其中有一個例子是這樣哦,帶著這樣的困擾的一個朋友,他跟我約了一個時間通電話,他想要跟我好好的聊一聊。
我們原本是約晚上8點的時間,那通常我跟任何人約通電話的時間,我一定會在這之前,把自己安頓好;讓我自己身心是在一個可以很安靜、可以很專心的狀況底下,來等這通電話。
結果我等著等著,我在7點55分的時候,我就收到了,我這位約定好的朋友的一個訊息。他告訴我因為今天晚上跟客戶吃飯,所以呢,他必須要晚一點給我電話。
這對我的朋友來說,可能只是發生在他生命裡面的一件事情、一個客觀事實。所以,他也很貼心的在7點55告訴我,他必須要晚一點才能打電話給我。
可是他可能忘記了,從我的角度、從一個訊息接收者的角度。他事實上只是告訴我一個,我根本沒有辦法去做任何事情,我只能「被動接受」的一個事實;叫做我必須等他的電話。
你可能聽到這邊會很好奇哦,那難道還有別的說法嗎?你可以聽聽看,如果是我,我可能會這麼說。
我會發訊息給對方說:「不好意思,原本今天我們約8點要通電話;可現在我發現啊,我跟客戶吃飯,可能必須要晚個15分鐘,才能打電話給你。不知道你可以嗎?」
你可以想想看喔,這樣的一個訊息,跟前面他直接告訴我:「我現在在跟客戶吃飯,所以晚點才能給你電話。」
你覺得這兩個訊息,在客觀來看是不是都在講同樣一件事?但是,從你的主觀經驗,如果你是那個被告知這件事情的人,你覺得哪一個訊息,在你的主觀感受上,會比較能夠接受?
如果都一樣要等對方15分鐘,才能接到電話。你覺得是第一個訊息,會讓你比較開心;還是第二個訊息,會讓你比較開心呢?
我想這個答案已經很清楚了,如果是第一個訊息,你會有一種「你被告知」,你只能摸著鼻子接受的感覺。那任何人在這種狀況底下,一定會有情緒。
可是,如果是第二個訊息呢?第二個訊息是一種「徵詢」。
雖然結果都是要等你15分鐘,可是當你是用一種「徵詢」的態度的時候;你想想看,換成是你或者是你的對象,會不會比較容易接受呢?
其實我想對很多人來說,這中間細微的差別,當你是接收訊息的人的時候,你可能可以很快的感覺到,這其中的差別。
但是當你是釋放訊息的人的時候,往往我們就沒有做到這一點細膩。然而這一點細膩,往往就是為什麼你的訊息,會被別人翻白眼;甚至於,別人會給你臉色看,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
所以我想你聽到這裡,不管在你的工作,還是在你的生活裡面。當你要告訴別人一件事情的時候,你究竟帶給別人的感覺,是你只是一種「告知」,別人不得不接受;還是一種「徵詢」?
雖然對對方來說,客觀的事實跟結果都是一樣,他必須要配合你。但是你希望別人,在沒有負面情緒的狀況底下接受,還是一肚子的火,然後還是得接受你的訊息呢?
我想我很難告訴你,一個什麼叫做「標準正確」的答案。但是當你回想到,你自己的人際關係,或者是為什麼別人都有貴人,而你總是孤軍奮戰?
當你想到這一點的時候,或許你可以先從看看自己給別人的訊息,究竟只是「告知」,還是讓別人覺得你有尊重他的「徵詢」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所分享的內容。往往我們的人際關係的品質,關鍵在於我們回應別人訊息的能力。
你的回應能力越好、你的回應越適當,那你的人際關係自然就越好。所以如果你想要在「回應力」這方面,有所前進的話;我們近期的『人際回應力』課程,在5月3號開課。
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這一期課程名額也在倒數了。我很期待你能夠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不是線上一通電話就能做到的 在 #不是線上一通電話就能做到的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不是線上一通電話就能做到的at Facebook. ... 這些精神障礙家庭非常需要的服務被暫停後,障礙者只能回到家裡,也導致讓他們與家庭成員在疫情期間,就像處…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