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中文系畢業的諮商心理師,看著一位日本的精神科醫師講老子跟心理療癒的書,實在有一種說不上來的詭異感,他裡頭書寫的各種「老子」究竟是不是超譯,我決定先擱置這個問題,單純覺得這本書其實很值得推薦給大家,特別是總是懷抱著各種受苦的當代之心。
不夠好、做不到、彷彿沒有成果、比不上、被小看......。
如果妳看了我的書以後,覺得我的書很需要思考,會常常卡住需要停下來,或是妳平常沒有讀書的習慣,要重新拿起書其實內心萬般抗拒,假使是這樣的妳,我猜想這本書妳應該也會喜歡,而且可以很順暢地讀完,縱使很順暢,裡面還是會有一些句子打中妳,讓你感覺到被理解了,也感覺到很療癒。
「覺得自己什麼都沒能留下時,試試昆布思考:就像昆布高湯,如果別人嘗了一口後說:『是昆布的味道呢!』那可稱不上是『做得好』。當別人說出『真好吃!』那才是成功。(p.028)」
看完了這段以後,我忍不住跟先生說「我覺得你是一塊好昆布!」,總是能在各種事情的背後穿針引線,幫助一切事情很順利順暢的進行,但假使要認真地指出你做了什麼,好像很少能指認出來,寫上像是「導演/編輯/OO工作者」這樣的名字。好像沒有留下名字,所以很多時候會感覺到自己好像既不專業,又什麼都不會,總是難免會遭遇到自我懷疑的時候,當生活或工作越不順利的時候,這種懷疑就會更多。
我們總是太常看到那些鎂光燈下的存在了,而看不到背景的努力。
只看得到那碗美味的拉麵,卻看不到背後那些熬湯的小魚乾、昆布、雞骨或豬骨,並認為那一切熬出湯以後就是垃圾了,所以應該被丟棄,彷彿你一點都不重要,而你從未來過,沒有產生什麼影響。
其實你來過,而且你努力地在之中參與了,於是才有這和諧的湯。
不是「有昆布的味道」,而是「這真好喝!」,各種參與的集合,成為了融合在裡面的一味,難分你我,但你真真實實地在裡面,很重要,沒有那一味就是會少一味,而你的不凸顯自己,就是一件很了不起而卓越的事,才能成為一碗好湯。
先生看了書中的段落,然後微微地笑了,彷彿喜歡上昆布的自己。
整本書的目錄,就是對應著各種常見的煩惱,並且像這樣以各種「不同的思考模式」帶著大家轉換自己的想法,對治著各種現代社會會頻繁出現的各種內心困擾,各種自我懷疑、不自信、自我壓迫、難以喜歡自己、焦躁跟痛苦,這本書是一本雙色套印的圖文小書,縱使已經很久沒有讀書的人也可以輕易地閱讀跟上手,能輕鬆地獲得一些資源,也許有機會試試看,改變自己的想法。
身為台灣華人,順境讀儒家,逆境讀佛老,這樣雙位一體的資源似乎時常被遺忘,特別是在這個瘋狂前進著的當代社會裡,假使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要認真提想讀佛學的書,或是想讀老子,好像會被當作太不認真或是不願意努力,明明是應該拼命求取地位的年紀,卻一直在隨順,不求進取。
我們都會有不順利的時候,怎麼幫助自己保留元氣跟實力再戰?
不是用力,而是學著順應跟漂浮,不要用力,而是放鬆,讓一切不順利的狀況流過自己,讓自己一點一點地學著更自然一點,師法自然,向自然學習,好好地漂浮著,享受著這個逆境,跟逆境帶來的短暫的放鬆,不是不振作,而是明白著此刻沒有什麼可以做的,保全自己也是一種很重要且珍貴的事,放鬆地,漂浮。
怎樣都好,自然就好,不要批判自己,也不要為難自己,你很好。
自然地存在著就已經很好。
願每顆在當代社會不經意就被變成工具人,習慣以工具的角度看待自己,忍不住就想到競爭跟彼此踩踏的良善之心,都能憶起自己也是自然的一份子,自然的你就已經很好,自然的你就好,讓我們都放鬆一點,學著讓逆境能順利地流過經過我們就好。
感謝 #陳亭亘心理師 授權轉載>>https://bit.ly/3CwOG5d
看更多 #在診療室遇見老子>> https://bit.ly/3rlx6Ni
#今周刊出版 #野村總一郎
暖心推薦—— #呂秋遠 #陳志恆 #葉海煙 #蔡家和 #蘇絢慧
√更多暢銷好書資訊請按讚今周刊出版>>https://www.facebook.com/BToday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90的網紅形象風格師&風女孩芊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你的心中會有聲音在吶喊跟你說妳想做的事情 不要害怕失敗 先行動!!做錯馬上更改 如果失敗也沒關係 擦乾眼淚繼續向前 也不要批判自己 適當的給予自己正能量!! 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 往後的你一定會很感謝那個當時願意奮不顧身踏出舒適圈的自己...
不要批判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手足衝突的處理技巧&學習機會
.
學前階段,手足互動時間比其他人來得更長,經常會產生衝突。然而,衝突不一定是負面的,反而是培養問題處理能力和人際相處方式的好機會。常見的手足衝突有二個:「搶玩具」和「意見不合」。搶玩具的部分,因為較小的幼兒還沒有物權概念,往往以為東西都是他的,所以就會出現:一個堅持要拿對方手上的玩具,一個則不斷主張自己的所有權。而意見不合的衝突像是:玩家家酒時,兩個都想當老闆而爭吵;或者小的不想照大的意思來進行遊戲等對遊戲方式的爭執。
.
以往大人可能會要求「大的要讓小的」,但這可能會增強小寶用搶或吵來和大寶互動。而大人直接仲裁,也減少了孩子練習處理問題的機會。因此,在安全情況下,大人可先觀察孩子處理衝突的方式,如果孩子還不具備良好處理能力,這時大人再教導適當衝突處理方式,才有助於孩子未來的社會互動,以及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
.
協助孩子釐清衝突原因和思考解決方法可參考以下步驟:
①了解事情的經過:
先不要批判孩子,讓孩子描述事件經過,讓孩子表達他的感受和想法。如果孩子較小孩還不會口語表達,大人也可以幫忙說出可能的想法,例如:你正在玩車子,弟弟看到後,直接要拿你手上的玩具,你不想車子被搶走,所以推開弟弟,然後弟弟哭了,接著又過來繼續要拿。
.
②釐清衝突的原因:
1. 就事論事:如果這個玩具確實是屬於某一方,則要尊重他的所有權;如果物品不屬於任一方,孩子通常會以正在手上玩來認定所有權,但事實上該物品是公用的,這時候可能就需要明確的公用物品使用規則,當有爭吵時就可以照著規則走,較不會出現不公平的狀況,例如:玩具輪流玩,每次可玩5分鐘,然後要換人。另外也需要講好不遵守規則可能要會有什麼後果,像是玩具會被沒收,或不遵守者不能玩。規則可以依需求來制定,也可以跟孩子討論。
2. 互動技巧:有時幼兒衝突的起因是一句話的不禮貌,或一個動作不小心所造成。例如:因為弟弟用搶的方式,讓哥哥有被攻擊的感覺。如果說弟弟不是用搶的,而是禮貌詢問借用,也許哥哥就願意借玩具了。或者,哥哥覺得他還要玩一下再借,想要弟弟再等一下,但不知道怎麼讓弟弟等待。然而,就算大寶表達了,但小寶也許還沒有這樣的理解能力,大人可以向大寶說明這個狀況:小寶目前還在學習、小寶會這樣做的原因。讓大寶理解小寶的能力,以友善、教導的方式來互動;同時,大人帶著小寶學習用適當的方式跟大寶借用玩具。讓手足都學習到正向的互動方式。
.
③鼓勵孩子思考更多解決的方法:
先和孩子討論這次的方法效果怎麼樣?例如:你把弟弟推開,問題解決了嗎?而推人可能會有什麼危險? 藉著提問引導孩子思考目前處理方式是否適當,然後再去思考還有什麼處理方式,例如:下次遇到你和弟弟都想玩同一個玩具,可以怎麼辦呢? 不論是一起玩、告訴小的要怎麼借、提供一個玩具給對方、先去玩別的玩具,或者請大人幫忙、先離開衝突現場等,討論出孩子做得到也適當的方法,接著演練幾次,確認孩子記得,然後鼓勵孩子下次試試看。
育兒的過程是蠻長且艱辛的,並需依孩子的個性與行為來調整教養方式。您有任何育兒上的問題非常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會邀請您加入我們的【媽媽育兒聊天室社群】,讓媽咪們分享育兒心得與問題,與大家做良性的溝通與交流。歡迎您的加入❤️
#職能治療師蔡曼嫻
不要批判 在 娜娜媽媽皂花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放過自己也是愛自己的一種方式
每一件事情我都做到最好,之後就放下,若事情不如預期,也不要批判自己。
因為批判像是一條毒蛇,牠會到你鑽到你心裡的最深處,並且開始築巢。
所有的批判,貼標籤都在那裡越埋越深越埋越深,直到你不能呼吸。
所以告訴自己我已經做得很好了。可以做的我都已經做了,之後就放下。
#學習更愛自己
#娜娜媽
不要批判 在 形象風格師&風女孩芊芊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你的心中會有聲音在吶喊跟你說妳想做的事情
不要害怕失敗
先行動!!做錯馬上更改
如果失敗也沒關係
擦乾眼淚繼續向前
也不要批判自己
適當的給予自己正能量!!
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
往後的你一定會很感謝那個當時願意奮不顧身踏出舒適圈的自己
不要批判 在 泰辣 Tyla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次的嘉賓是甄嬛鐵粉「阿該 美麗天后」!!
一起來聊聊如懿被阿箬出賣打入冷宮
到終於走出冷宮洗脫冤屈的這一段劇情
-
演到30集始終都有人覺得太后不是當年的甄嬛!
其實阿該和本宮都同樣有這個疑問啊!!
今天就來聊聊這位上屆宮鬥冠軍鈕祜祿氏
以及看到目前對每位角色的看法與評價
-
對不起!!!我説不要批判隔壁棚的又沒忍住
因為看到有人說本宮戴一耳三鉗是效仿延禧攻略
腦中理智線又瞬間斷了幾秒!對不起下次改進!!
一耳三鉗是滿人舊俗 乾隆鼓勵後宮尊崇舊俗
但妃嬪不會天天都戴(因為很重)幾乎是重要場合才戴
別再說如懿傳沒戴三個就是不考究了(又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