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上篇
#李澤言
#潮生漫卡面衍伸
#養成系應該👌
#有下集應該
-
夏末秋臨,驟雨打亂一池紅蓮。
雨後,幾滴水珠凝在枝葉上,映著池水的漣漪點點綻開。
而這平靜的午後,破於一道陡然衝入池水之中的墨黑光影。那道影的速度之快,若有人在這池畔,定當被這挾著強光的黑影惹得恍眼。
可此處並非凡人能擅闖的仙境,這濺起水花後隨即歸於平靜,只餘下濃濃血腥味瀰漫的情景,即便百年來重演無數次,也未曾有人目睹。
除了,那盤在池畔酣睡的小白蛇。
-
黑影如暗潮洶湧於池水深處,卻遲遲不見有何物在其中。直至光影逐漸散盡,才能聽聞微弱的枝葉摩挲聲響。
噗通一聲,那團白嫩的小蛇自池畔落入水中,直朝著僅餘微弱光線的深處而去。這點小動靜後,綠蔭之下的一池秋水又回到幾刻前的寧靜。
日光透過枝葉映於水面上,幾許光塵襯托得這仙境無比安寧。
半晌,池中湧起無數氣泡,一黑一白的光影再度突破漣漪,陡然躍出水面,且在剎那之間幻化成人形。
-
「師父——」
「不許。」
在軟糯柔和的輕喚之後,是醇厚悅耳的嗓音,伴隨水聲迴盪。雖非強硬語氣,不怒自威卻是顯而易見的。
「求求了……」
小丫頭睜著水潤雙眼,癟著嘴拉住男人的手晃盪,這番可人的撒嬌模樣,若換做旁人,大抵會答應她的所有請求。
可這蹙著一道英挺眉宇的男人偏生不是旁人,而是這仙境的守護主,盤踞於天池數百年的一條神龍。
而眼前看似乖巧,實則眼中難掩狡黠的潔白小蛇,則是他數年前撿回的小妖。
「別以為我不知道,我不在的這段時間,妳都做了些什麼。」
執起眼前小巧玲瓏的臉,李澤言的指尖撫過一道落於眼角的傷痕,雖是已然淡去,於他來說,卻是依然惹眼。
此話一落,小丫頭心虛地咧嘴一笑,「我只是、只是勸阻一下而已。」
一想起那日情景,小妖原先溫順的眼神隨即填滿憤慨,「教那些果子精們別欺妖太甚!」
「妳倒是有理有據。」
「可不是嘛師父!」
「嗯?」
完了,露餡兒了。
見李澤言挑起眉,小丫頭這才意識到自己中了套、說漏了嘴。可話說回來,她從來就沒有什麼事能瞞得了嚴厲的師父,也不差這樁了。
這下只好再蹭回他身邊賣乖。
「知道了,這次就先不提了……」
畢竟,她也不是一次兩次請求師父去降伏妖物時帶上她了,可就沒一次成功過。
「往後,也不許再提。」
瞧著原先一身正氣的小丫頭,此刻已垂下頭,頹喪之氣不必見著她的雙眼、透過那小腦瓜子都能感覺到。
縱著她理所當然地枕在自己腿上,不安分的雙腳浸在水裡踢踩,濺起水花。李澤言倒是不慍,只從袖口中取出一只雕花精美的木梳,取起一綹烏黑長髮執在掌心……
柔軟、纖細,他驀然思及兩人初見的那段時日。
-
數年前,在一次歸返仙境途中,他偶遇這隻餓昏頭的小蛇,無端盤於他小腿上,怎麼也趕不走。
起初,以為她只是貪吃,便給予她些許吃食,直到她凝聚起靈力幻化為人形,適才發覺她渾身是傷……
若說她有了表達能力便哭哭啼啼道出自己身世,李澤言或許會果斷屏棄這麻煩。可她偏就不哭不吵,只是一個勁兒地抱著他的腿不放,即便傷痕累累也衝著他笑。
而後幾日裡,便是緊跟其後,除了黏人點,倒是乖巧。
直到某日,他意外受到人類因貪婪而設下的結界所困,這修為低下的小妖竟以真身硬闖結界……
結界是破了,他是重獲自由,可這小丫頭卻在他懷中奄奄一息。
「反正,我本就無處可歸……」
「若能換您自由,那可不是、相當值當?」
或許是在那一刻,他本不知為何物的情愫在心中悄然萌芽。
興許,是「憐憫」一詞,那情愫之名。
在當年,是這麼想的。
-
斂起眸,李澤言攏起掩住她纖細頸項的如墨長髮,露出那自她後頸延伸至背部的傷疤。既深、且長,勾起如今依然歷歷在目的記憶。
嬌小脆弱的身軀躺在污泥之中,一身潔白勝雪沾染上點點腥紅。那落櫻般的血漬越是盛開,她的脈搏便越慢一刻。
本就冰涼的身軀在他懷中越發無力,若不是她撐著笑顏要他寬心,李澤言也無從判斷她幾乎破碎的元神是否已然散盡……
如若不是他將自己的元神硬是抽出一縷渡給這小傻子,恐怕是未能有此般歲月靜好的光景。
如此,他定是無半點可能答應她的請求了。
-
斂起思緒,手中木梳終是落於她柔髮之間。
「今日,是人間的乞巧節。」
「什麼是乞巧節呀師父?」
小丫頭說著,指尖在李澤言腿上筆劃著,半點沒有踰矩的自知。
想來,也是他縱著的結果了。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他低低的嗓音悅耳如暮色,著實讓人安定。
「說的便是乞巧節。」
「喔?所以,是邊抓流螢邊賞星星的日子?」
「……果然是傻的。」
「嗯?怎麼罵起人了呀師父!」
自髮旋至濕漉漉的髮稍,帶著檀香的木梳細細撫過她的每根髮絲。輕風撫下幾滴枝葉間的水珠,恰恰砸在他指尖。
李澤言垂眸看著趴在自己膝頭昏昏欲睡的小丫頭,心間似也滴落了幾許晶瑩水珠,泛起圈圈漣漪,漾至眉眼之間,盈滿的、是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溫柔。
「才……不傻……」
迷迷糊糊地,也不知是夢囈還是清醒,小丫頭輕笑了聲,「願我如星……君如月……」
指尖溫熱,木梳上的紅色流蘇輕晃,搔在她的耳尖上。
半晌,熟睡的小小身軀被攬入寬闊的懷中。李澤言抱著小丫頭自水中站起,抖落一身池水——
「夜夜流光,相皎潔。」
-fin-
不踰矩之年幾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20 黃偉民易經講堂
林鄭月娥是淚眼煞星。
見到淚影,便是動了殺機。
每到關鍵時刻,好打得的林鄭,就會找到機會,流下兩行清淚。
是她發勁前的身影。
居則武曲,動則貪狼。
美帝步步進逼,竟敢制裁中聯辦七名副主任。
中聯辦是北京駐香港的聯絡辦事處。角色是協助北京和特區政府的聯繫。指揮的是中央,執行的是香港特區政府,今次美帝shoot the messenger,是否暗示中聯辦違反《基本法》,背後干政,在幕後指揮香港特區政府,這兩年的異行麼?
歐洲那邊,法國康城影展竟然施突襲,在完結的篇章,播出了香港導演周冠威兩小時的紀錄片的《時代革命》。
香港兩年來的苦難,黑衣、鮮血、火光、青春、激情……為今屆的康城影展留下了裊裊餘音。
特朗普之後,美歐又走在一起,就因為香港的苦難?
北京措手不及,不懂反應。這時林鄭提槍上馬,單挑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批評布林肯對香港《國安法》的聲明,以偏概全,毫無事實根據,公然干預中國內政,肆意踐踏法治,亦再次突顯美方的雙重標準等等。她強調,特區政府不能對此等錯誤言論坐視不理。
犀利了,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指責美國國務卿,干預中共內政。威風八面,震驚全球。經此一役,林鄭躍身成為世界級政治領袖,響哂朵。
咪住!
《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不是列明,外交和軍事,屬於中央權力,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原則下,行政長官負責香港特區的行政事務。
布林肯是現任美國政府的國務卿,等同於中共的外交部長王毅。
回應布林肯謬論,干預中國內政的,應該是外交部長王毅。其上還有專責外交事務的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箎。
這才是國際外交的規矩,儒家稱之為禮。
布林肯也批評過新疆和西藏的人權狀況,但未見新疆、西藏的省委書記駁斥美帝謬論。因為中共仍有外交部,和他們的戰狼群。
林鄭的勇猛,打亂了政治倫理。
家庭有家庭的倫理,社會有社會的倫理,國家有國家的倫理,一旦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社會大亂,人民便無法安居樂業了。
對於香港的《國安法》,美帝的布林肯固然以偏概全,雙重標準;其實,林鄭、鄭若驊,和因揼邪骨仍未復職的國安處處長蔡SIR,都言語不詳,市民大都對《國安法》的紅線不甚了了。但經過立法會議員何君堯的詮釋,市民終於掌握到國安法的精神和標準了。
何議員說:
ViuTV最近的同性喜劇《大叔的愛》,是鼓勵無孩家庭,與中央推動的三孩政策,背道而馳,違反了《國安法》,如糖衣大麻,要追究處理。
嗱,這便是專業了!
何議員是執業律師,肆業於英國,掌握了香港《國安法》的神髓。經他生活感的在地引伸,市民對會否觸犯這新成立的《國安法》,起碼有個概括的認知。出色的男人,真的好像黑夜的螢火蟲,躲也躲不了。
認識了《國安法》愈多,趕往機場離境的香港人就愈多。
車轔轔,馬蕭蕭,
行人弓箭各在腰。
爺娘妻子走相送,
塵埃不見咸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
哭聲直上干雲宵。
…………………
…………………
這個畫面我見過,我真的見過,在啟德機場。
我在八零踏足社會,在報界工作。
戴卓爾夫人八二年訪華,跟著中英就香港前途展開談判。自然地,我的工作便和香港前途掛上勾,直到現在。
在北京,記得有記者問,當時的中共總理趙紫陽,香港人怕九七後的改變,趙反問:怕什麼?
八九年,趙紫陽自己的遭遇,回答了他自己當年的問題。
八三年,我在北京採訪中英會談,外交界傳出會談進展不順利。香港惶恐,美元兌港元,跌到1:9.6, 市民趕到超市搶米搶廁紙,這是黑色星期六。
星期一,當時的財政司彭勵治上午九時宣佈,港幣和美元掛勾,一錘定音兌換7.8元。
這個聯繫匯率,便維持到今日。
八三年,是玄空風水下元六運最後一年,健行實幹的乾卦二十年走完了,八四年開始,便是靠嘴巴討人開心為主流的兌卦開始,兌為悅,為口,為羊,為少女,為巫,為妾,為毀折。
就這樣過了紙醉金迷二十年,至二零零三年沙士,完結七運,走入八運艮卦。艮為土,為尊。
八四年《中英聯合聲明》出籠,保證港人治港,一國兩制。
鄧小平亦再三公開承諾,九七後,除了換一支旗,什麼都不會變。
然後,開始草擬《基本法》。
香港人,有條件的,便開始收拾細軟,舉家上路,開始處處無家處處家了。
每日的啟德機場,哭聲震天,一家離港,三五十人送行,這畫面到八九六四後,攀上高峰。
人人都說,香港人功利、實際,醒目主義。但去到最後,也不外乎孝其老,慈其功,大家都只希望能夠供養父母,照顧兒女而已。
四十年過去,我見到的畫面又再出現,由啟德機場,轉到赤鱲角機場。當年是我們這一代離港,現在是我們下一代離港。
鄧小平out了,大陸不再提起他,他當年的承諾,也只是一時權宜;《中英聯合聲明》、《基本法》這些法律文件也不靠譜了,用到的部分說兩句,唔啱駛的,又唔提了。
講了幾十年的「港人治港」,今年靜靜的改了字,叫「愛國者治港」。香港人,為了家庭,又要上路了。一切一切,都因為政治倫理出了問題。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論語》二十篇,第二篇是《為政》,說的是為政之道。
是中華文化裡的政治智慧,也是作為政治領袖的責任和道德的標準,也可以說是儒家的領袖修養學。
《論語》第一篇是《學而篇》,說什麼是學問,如何做好一個人的內在修養;第二篇《為政》,則是說學問的外用。
為政的精神,政治領袖的本質,不是權力,是教化。
教,是教育;化,是感化。
政治,是眾人之事;為政,就是為政者,如何以身作則教化百姓。
孔子身處春秋亂世,似今日香港,官僚只重視權力鬥爭,社會秩序混亂,文化衰敗,人民無法安居樂業。
孔子認為,歷史沒有偶爾,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為政的成敗,不在權力,在領袖本人的德行。
三王之治在道德,五霸之業在事功。再低級那些,霸業也沒有,只是權謀竊國,或是陰謀亂政。
《為政篇》第一章: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由始至終,孔子認為,為政,管理眾人的工作,權力是沒有用的,只能用德。
政治領袖,為政以德,內心有道,表現出來外在的行為,才能無懈可擊。像北斗星,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有一套價值信念。在領袖,以身作則,下邊的人,天下人自然會圍繞你而旋轉。
所以,你自己清廉,不用費勁來打貪。你勤力,不用怕員工偷懶。你不假公濟私,社會上就不會鬼鬼怪怪了。
為政第一信念,就是以身作則。
第二章: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司馬遷總結孔子一生對中華文化的貢獻:刪詩書,定禮樂,繫易辭,著春秋。
孔子刪詩書,整理詩三百篇的標準在那裡?一言以蔽之,一句話,思無邪。
人不可能沒有思想,只要思想正,不能歪邪。
但為什麼將這個編輯《詩經》的標準,放在《為政篇》,這個領袖學問的範圍內呢?
孔子認為,一切政治問題,社會問題,都是人的問題。人的問題,就是思想問題。
只要思想正,什麼問題都自然解決了。
孔子告訴我們,為政的人,無論政治領袖或官僚,第一要務,就是思想要正,不能走邪路。
社會紛亂,人民舉家奔逃,就是因為官僚思想出了問題,人民生活不了,走了邪路。
第三章: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領導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如果單靠政治體制,再加以刑法來管理,齊之以刑,想大家不犯法。結果,人的聰明機巧出現,各式專業人士因有需求而提供意見。民免而無恥,大家會爭相走法律罅,走後門,搵人事,鑽漏洞,逃避了法律責任,還會無恥的自鳴得意,「咁犯唔犯法先」,認為你奈不了他何!
但如果用道德來領導,官僚和領袖,以身作則,整個社會都有一套價值觀,不再發錢寒,人人都尊重自己。再齊之以禮,不是用法律,用規矩,大家接受的規矩來教化。人人自動自覺,不會破壞公物,不會偷雞摸狗攞著數,錯了,識得慚愧,有恥且格,只要人民有羞恥心,就達到為政的目的了。
第四章: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孔子出身貧困,三歲喪父,孔母帶他移居山東曲阜闕里。他如何用七十三年時間,成為中國第一聖人呢?這一章記述他一生求學的歷程。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就立志一生做學問,因此,到了三十歲,就能確立自我,知道自己在時代的責任和使命。
進一步鑽研學問,到四十歲,就擁有堅定不移的自信,對人世間的遭遇,起伏高低,不會感到迷惑。
貫徹這個生活方式到五十歲,就清楚宇宙的運作規律,上天賦與我的使命。乘願而來,這個宿願,究竟是什麼?我這時明白了。
累積經驗到六十歲,就明白世間人事的錯綜複雜,不會有什麼違逆不快了。
這樣,到了七十,不是實數,是指生命的終極追求,即使權力大得可以隨心所欲,但我的行為,都不會超出作為一個人的社會規範。
孔子提示了,我們終身學習,最終即使任性而為,完全為所欲為,也不會令身邊的人,造成困擾。
問題來了,《論語》的編輯,為什麼將孔子一生求學的歷程,放在《為政》這章,政治領袖的責任和修養的篇幅內呢?
凡亂世人人都追求權力,以為權力就是為所欲為。
孔子透過他一生的學習經驗,告訴我們,人生的成就,即使可以隨心所欲,但仍不踰矩。
這是整篇《為政篇》的軸心,政治領袖的成敗,並非決定於權力,成敗全因個人的道德。
《為政篇》共二十四章,是領袖學,從政者必讀的中華心法。點出了治亂的原則,為政的修養和責任。無論從政,官僚,企業主管,或家庭生活的處理,都應細讀。
首四章,是為政四大原則,也是香港亂局的根本病灶所在。
不踰矩之年幾歲 在 電影神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看了 #尹汝貞 跟韓國媒體的記者會,覺得實在太可愛了,簡單整理幾個重點︰
1. 想跟 #布萊德彼特 多要錢
布萊德彼特是這部片的製片公司Plan B Entertainment的老闆。尹汝貞就說,希望下次拍片時,可以再多給一點製作費。不用太多,就再多一點就好。
2. 「自卑」是她的表演哲學
因為她不是戲劇專攻出身(她是念國文系的),是在打工時獲得演出機會。她知道自己的弱點,所以很努力的背台詞、不想為別人帶來麻煩。付出非常多的努力。
3. 討厭「最棒」這個詞
有記者問他「覺得現在是最棒的瞬間嗎?」(최고의 순간)
他說,他很討厭「最棒」這個詞(韓國人很愛用최고這個詞)。不知道算不算最棒的,但奧斯卡並不是人生的全部。對東方人來說,奧斯卡像是座高牆。但我們不要想說成為最棒的,就成為一份子、一起平起平坐就好了嘛(她接著補一句「我這樣是不是成了什麼社會主義份子」)
4. 看「人」來選劇本
在過了60歲之後,她是看人來挑劇本的。如果她覺得對方是個好人、相信那個人的話,她就會相信那人所帶來的劇本。不是相信那個人的眼光,而是相信那個「人」。
她同時也大力稱讚此片的導演鄭李爍(Issac),說最近很難得看到這麼真誠的人。
5. 來美國是自掏腰包
這部片是獨立電影,所以預算不多(像是女主角說自己片酬只拿了1200萬韓幣(約台幣31萬)),要來只能搭經濟艙。她以前也都是搭經濟艙,但現在老了,實在無法,所以就用自己的錢飛過來了(應該意指她是自掏腰包搭商務艙)。
6. 「我又不是算命仙」
有記者問她未來的計畫。她說︰「我哪知~我又不是算命仙」。
7. 五十歲之後,才懂得感謝導演
尹汝貞在致詞時,特別感謝了以前合作過兩位韓國導演。她說自己以前覺得跟導演合作很累很煩,到老了才懂得導演的用心良苦。覺得導演很重要,也後悔自己到老了才懂得感謝。
8. 美國人的話不能全信
她說跟布萊德彼特約好了,請他一定要來韓國。而尹汝貞話鋒一轉,說︰「不過我不太相信美國人講的話,他們都常常把話講得太好聽,稱讚我演技很棒什麼的,但我年紀大了之後不太相信這種話。」
9. 英文不好,還是想住韓國
很多人邀請她到國外拍電影,但她說自己英文不好,並不會想要在海外活動。
10. 理解了「韓國之光」的心情
她說現在能體會金妍兒、或是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時,那些球員的心情和壓力。
然後還有幾個她可愛的小反應:
(1) 記者會剛開始時,她忘了拿麥克風回答,有人提醒她才拿了起來,邊說︰「聽不到嗎?但我講話聲音很大捏~」
(2) 有記者說,能夠見到她本人,感到很榮幸。尹汝貞回答︰「我不過就是打開電視就看得到的人,不用榮幸啦。」
(3) 記者通常都會一次提兩個問題,尹汝貞說︰「一個一個問,我老了,記憶力不好。」
然後中間也一直說自己現在還精神恍惚(정신 없어)。
很直率可愛,卻又不吝於稱讚別人。完全可以感受到什麼是「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記者會全程可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yo_mmsck7k
原文轉載至: Fion的韓國生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