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可以追溯南島語言最古老的地點。幾千年前,這些語言由台灣傳到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南島語族最早起源於台灣」
【回顧】
一「兩岸哪裡一家親!研究:台灣人基因與中國不同」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259641420842601&id=584986081641475
Jacky Cheng:台灣人,您對母親到底了解多少???
台灣文明,您知道台灣歷史四百年只是幼稚園程度,了解南島語族發源地是台灣,也只是小學程度而已,您懂得Paccan是原名,"您好"叫"台灣",四千年前遠洋Manga雙船體(與艋舺的台語同音,當然也與菲律賓的螃蟹船同音,但菲國學不到精髓,只能短航),傳出去台灣文明玉石珠算,給南洋與中土....總算是有中學程度了,12000年前的姆大陸,亞特蘭提斯陸沉,蘇格拉底,柏拉圖,西方三哲的理想國烏托邦,不在大西洋,而在太平洋,才是台灣歷史的大學程度,宜蘭與那國島間的海底沉城,虎井嶼,台東數千年以上萬年遺址隱藏了多少考古密碼....台灣人,你真的知道嗎?
(全南島語族的眼睛,都與Mada同音,南島族有十大語系,西到非洲馬達加斯加,東到夏威夷,南到紐西蘭,智利復活島,北是台灣,也只有台灣唯一同時擁有九大語系,流傳出去。3500~5000年前的航行授與文明(中國四川三星碓的蝌蚪文,沒中國人知道來源真意,台灣古跡中處處可見,是傳播源頭),菲,馬,近年在3500前的古墓遺址挖出,全世界僅有台灣東部獨產的豐田玉器陪葬,很明顯了。)
(有人說所謂的海底古沈城其實是斷裂的岩脈,但是它工整畫一的牆體卻又讓人無法解釋;有人說那是1622年荷蘭人佔領虎井時修築的城堡,遭明軍炸毀沈入海底;有人說這乃史前文明的遺跡,人類活動的證據;更有日本學者說這是八千年前人類活動的遺跡。)
(台灣宜蘭外海60海浬處,沉睡著一座神秘的海底古城,古城內有精細的雕刻、神殿、金字塔,學者研究,該遺跡屬於距今約1萬5000年前的「姆文明」(MU文明),也就是在中國大陸還與琉球群島相連時,人類在這塊「姆大陸」上所創造的高度發展古文明。相關學說已流傳一段時間,因為實在太過引人入勝,每隔一段時間就在網路上激起討論。
中國網站《萬花鏡》日前刊登一篇名為〈因地震沉入深海:台灣宜蘭海底驚現神秘金字塔!〉的文章,吸引了許多兩岸網友關注。該文指出,在距離台灣宜蘭僅60海浬的日本與那國島海域,沉睡著許多當地漁民都知道的巨大海底古城,1986年後,日本學者開始對遺跡進行現代化的海底考古研究。
經過長達8年的考古調查,琉球大學木村政昭教授振奮地表示,「沖繩周邊海底考古學的研究,將會讓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重見天日,古老的『海底龍宮』傳說即暗示海底古文明的存在,沈沒在海底的『姆文明』也讓海底龍宮的故事一直流傳下來,我確信與那國的海底遺跡,就是1萬2千年前突然消失的『姆文明』!」
根據考古隊以電腦合成方式繪製的遺跡復原圖,該遺跡有著海龜壁畫、靈石、廣場等祟拜物,可以判斷就是古文明居民聚會的神廟,而神殿北面有2個半圓形的柱穴,可能就是女巫舉行儀式前的沐浴之處,也有可能是讓即將獻給神的處女清浴的水池。
還值得注意的是,在半圓洞穴東邊近處的靈石,其擺設的方式與沖繩及日本本島的民間信仰類似。此外,神殿東方的拱形城門、巨石疊成的城門等,也與1萬年後才興起的琉球王國建築類似。而在城門附近發現的2塊重疊巨石,有人推測這2塊巨石是城門下方的基石;由2塊巨石整齊重疊在一起,及其上方留有長方形人口雕孔等看來,該巨石顯然是經過人力加工而成為城堡的一部分。
這項新的發現,與20世紀初美國學者詹姆士‧柴吉沃德(James Churchward)提出的『姆文明』假說不謀而合。柴吉沃德認為,在距今1萬5000年前的史前時代,現為日本、琉球、台灣的西太平洋一帶,其實是一整塊相連的「姆大陸」,其面積比南美洲還大,史前人類甚至在其上創造了燦爛的古文明,但因為遭遇大地震所引起的地質變動,而在一夜之間沈入大海,一切記載就此失落,沈眠在太平洋海底,直到今天仍有待人們挖掘出它的真實面貌。)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974106319/posts/1528706937238428/
李致穎:談到女性或不同族群的刻板印象時,許多人都能理解這些特定形象,如女性的陰柔、感性、軟弱,南島語族的天性樂觀、愛喝酒愛唱歌等,對於弱勢性別或族群的主體性的剝奪,以及,成為他們追求自主性時的阻礙。
但是,上述的邏輯,對象ㄧ換作是「台灣人、台灣文化」就又不一樣了,各種刻板印象,例如隨性、草根性、海盜性格、髒亂、粗俗⋯等,全部照單全收,殊不知這些特定形象就是自己的主體性被襲奪、被架空後的殖民地文化,還把這些由殖民者所塑造出來的形象,當成自我認同。還有什麼比這樣的事情,更加悲哀的嗎?
#台灣文化應該要有各式各樣的面貌
#台灣人要打破殖民者的禁錮活出自我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12110034219674/
李致穎:什麼是漢人?漢人是怎麼來的?
以「台灣南島語族」為例:
生番→熟番→人→漢人
未經由儒學「教化」的人,即為番或夷或蠻等,不文明、未開化之族群,必須透過儒家思想價值觀影響後、教育後,才能成為儒家價值觀下的「人或漢人」。
#台灣人正被教化為中華人
#已接近完成體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07689328344790/
李致穎:把自己的認同,定義爲中國人,是個人自由的範圍。例如,我是泰雅族人,我也是中國人。
把自己所屬的族群認同,定義爲中國人,則不在個人自由的範圍。例如,我是泰雅族人,泰雅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
*溫馨提醒:台灣的南島語族,無論在對岸中國或此岸中華民國政府的定義下,都是中國的少數民族喔。
https://www.facebook.com/1639848710/posts/10213131710200935/
임가영:如果我是台灣的電視編劇,
簡直有發揮不完的題材(翻白眼)。
超過400年前至四、五千年之間,
南島語族的先人從台灣出發,
順著洋流和季風開枝散葉到了整個大洋洲。
(這個梗被迪士尼用走了就是「海洋奇緣Moana」)
400年前熱情浪漫的大航海時代,
荷蘭人教了台灣人以羅馬拼音做為文字記錄,
引進了最早的銀行會計制度,
至今番仔薑(辣椒)、番仔火((辣椒)、紅毛土(水泥)、水牛、黃牛、芒果、雞蛋花、甘蔗、水稻…
通通都是荷蘭人曾經來過的痕跡。
400年前日本幕府時代,
將軍穿的盔甲也都是台灣出口的鹿皮製造而成的。
380年前和兩蔣一樣宿命的鄭成功父子,
假裝反清復明建立了東寧王國,
跟228一樣殺盡不服從的台灣人,
跟白色恐怖一樣洗腦倖存的台灣人,
先人為了生存通通當了假漢人,
從此全台灣每個村莊聚落居民沒有血緣關係的也都一個姓,
每個姓的族譜第一代都是同個時間,
如果追本溯源去到中國,
拍謝阿嬤袂認得阿松誰跟你一家人。
台灣人曾經有革命精神,
譬如300年前的鴨母王朱一貴或230年前的林爽文,
其中林爽文在他的全盛時期曾經控制全台,
為此,
乾隆皇帝的緋聞私生子福康安率領清軍渡海來台專門對付林爽文,
打贏了之後還列為乾隆得意的十全武功之一。
150年前,
Robert Swinhoe把福爾摩莎烏龍推向紐約和倫敦的茶館做為點單最貴的茶,
也將台灣特有種生物登錄到國際上的各個學術期刊,
光是他的足跡事跡就註定是史詩般的鉅作。
而你不能移開視線的是接近同一個時期的George Leslie Mackay,
他是「寧願燒盡,不願朽壞」的馬偕博士,
餐桌上每天見面的胡蘿蔔、白色花椰菜、和高麗沒有關係的高麗菜都是他引進台灣的。
馬偕博士辦學校開醫院都是後來的事了,
但你知道當他踏上台灣的土地第一步,
是誰接住他的手?
蘭大衛醫生!
我小時候看讀者文摘的一篇「切膚之愛」,
主人翁的蘭大衛醫生,
當今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創辦人,
也是奉獻一生在台灣,
一家人在台灣的故事根本也是大河劇。
也是同個時期,
基隆外海發生了一場戰爭,
造成越南變成法國殖民地,
卻跟霧峰林家有很大關係。
迄今每年中元節,
基隆的法國公墓還有人以紅酒和法國麵包祭拜百多年前的法國軍人。
我累了先寫到這裡。
寫這種東西很難過,
我們從小去上學被當作白癡騙到大,
歷史課本內容扣掉謊言剩下標點符號,
只有頁數號碼是正確的,
卻還要透過不斷的考試強行刻在腦筋裡面,
所以書唸得越好,
被毒害就越深。
但人們必須知道這片土地發生過什麼事,
才會明白為什麼它是現在這個樣子。
台灣的電視台當然有能力提供具有深度又好看的戲劇,
譬如幾年前民視製播的「浪淘沙」,
講蔡阿信醫師的故事;
又如比較近的是台視曾播出「純純」,
講的是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的故事。
可是婆婆媽媽有印象的是「龍飛鳳舞」、「飛龍在天」之類的長壽劇,
或是什麼都有神有鬼有怪害過來害過去的「戲說台灣」,
透過這些使觀眾對台灣的過去能夠有什麼瞭解?
這就是重點了,
掌握媒體的他們不要台灣人瞭解台灣,
愚蠢才好控制。
你羨慕日劇韓劇能夠考究的呈現他們自己先人的生活風貌之餘,
不要忘了他們擁有的是自己的國家。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420430480/posts/1642410355782963/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寵物狂迷│靚太怕30隻鸚鵡學粗口連電視都唔睇 22歲龜癡全屋逾40隻陸龜 小龍蝦狂迷養殖室育200缸螯蝦 "吳太(Teresa Ng)因為看見親友養的鸚鵡很可愛,加上有感養雀可以培養女兒的責任感及為自己退休的生活找點「細藝」,她於約6、7年前開始養鸚鵡,後來更越養越大隻、越養越多。吳太現時飼養大大...
「世界第一大陸龜」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世界第一大陸龜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世界第一大陸龜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世界第一大陸龜 在 麗麗的北歐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世界第一大陸龜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世界第一大陸龜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世界第一大陸龜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世界第一大陸龜 在 世界最大的五種陸龜《烏龜大小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世界第一大陸龜 在 [AOG Channel]全世界第二大陸龜?!! 亞達伯拉象龜介紹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世界第一大陸龜 在 最大的陆龟:加拉帕戈斯象龟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世界第一大陸龜 在 蘇卡達象龜是僅次於加拉巴哥象龜和亞達伯拉象龜世界第三大陸 ... 的評價
- 關於世界第一大陸龜 在 5/23世界烏龜日「龜」密日常大公開 的評價
- 關於世界第一大陸龜 在 蘇卡達象龜壽命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世界第一大陸龜 在 蘇卡達象龜壽命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世界第一大陸龜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17 黃偉民易經講堂
七月,鬼門關大開。
深愛香港的團體,一個個的自動解散。在排隊的,還有:
職工盟,
大律師公會,
記者協會,
支聯會……
驚心動魄,鬼影幢幢!
這個時候,用傳統方法,找個周吉,高佬泉般的道士作法,是沒有用的。都是念經吧!
念的,要是真經。
今時今日,在香港,念完可以保佑你闔府平安的,大概只有一本真經,那是:
《習近平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全書十五萬字,共廿一章,九十九目,二百條洋洋灑灑的巨著。
坦白說,以我的程度,翻兩翻,是已經天旋地轉,腳部浮浮。
要等香港那班愛國愛港的建制菁英,用深入淺出的方法,向香港人推廣了。
否則,如何成為香港中、小、學生的必修科?
TVB,應該搞個大型綜藝晚會,舉辦全港急口令,好似當年推行《十進制》,好易計一樣,全港急念《習近平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比賽,要一口氣,無標點,咬字清晰,鬥快,念出真經全名。
比賽先由譚耀宗帶領一眾愛國菁英示範,造成當年「扭計骰」、「可樂搖搖」般的全城熱潮。
有真經護體,希望在香港七月,能平平安安度過。
今日開始,一連四天,人大常委會,有北京開會,審議成立《反外國制裁法》,放在《基本法》附件三內。
《基本法》附件三版位很多,可以繼續刊登各式內容。
這個《反外國制裁法》,簡單地說,就是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執行或協助執行,外國對中國公民及組織,進行歧視性限制措施。若不執行和配合,這個反制措施,便會被追究法律責任。
這個法例正式實行後,企業面對的,是兩難處境。
不是違反美國法律,就是違反香港法律。
以美元為為本位,不能違反美國的制裁法;在香港營商,又不能違反香港的法律。
第一批面對問題的,是香港的各大銀行。
商人被逼離場,香港的股市、匯市、樓市,國家隊仍能挺得住嗎?
不談政治,也要關心一下瘟疫的狀況。
香港用威逼利誘手段要人打疫苗,又送豪宅,又話唔打冇得返學、睇戲、食飯……
但病毒變種急速,那些第一代疫苗,面對印度變種Delta已經麻麻地;最可怕的南美洲秘魯的變種病毒Lambda,已經出現在亞洲。
因為東京奧運,Lambda來到亞洲。日本公布首例確診Lambda變種冠狀肺炎病患。但是在確診十七天之後才公佈,不影響奧運順利完成。
這款最新變種病毒,是目前聲稱最高度傳染性的病毒,現時的疫苗,對他效用不大。
Delta未完,Lambda又起。
未知這東西,傳了過來香港未?
疫情未見緩和,反愈趨嚴峻。
國際局勢,在美軍完全撤離阿富汗後,塔利班昨日已經進入首都喀布爾,阿富汗總統急速逃亡烏茲別克。
英國首相金毛獅王表示,正與聯合國安理會和北約盟友磋商,確保不會有國家,承認塔利班政權,令阿富汗再次成為恐怖主義溫床。
阿富汗是帝國墳墓,蘇聯、美國,都搞佢唔掂,今日到北京接手。塔利班不像北韓金家,三代都由北京飼養。這是伊斯蘭教遜尼派原教旨主義的武裝組織。
對北京而言,值得關注的有兩點:
一,在伊斯蘭教內,遜尼派和什葉派是世仇。伊朗便是什葉派領導政權,是中國大陸的主要國際夥伴。遜尼派的塔利班將成為中國伊朗關係的炸彈。
二,是新疆問題。北京一直擔心新疆維吾爾族的宗教影響,阿富汗正正是連接新疆和巴基斯坦的山區國家。塔利班不是北韓金家,不信奉什麼社會主義,他們是一群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的神學士,和社會主義風馬牛不相及,和新疆維吾爾族就血脈相連。
塔利班倚靠北京,是希望得到經濟援助和建設,但北京對宗教,無論基督教、回教、佛教,都同樣戒懼。
香港艱難,瘟疫惡化,國際局勢凶險,去留都不易。
香港的醫生、護士、老師、律師、公務員、父母,都在逃亡,局勢在不斷惡化。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
第一境:
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
第二境:
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
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第一境,西風凋碧樹,引喻當時形勢相當惡劣,環境不可為,人人醉生夢死,隨波逐流。
但缺點就是優點,不是西風凋碧樹,前景也不能開朗清明,一覽無遺。
大成就者,不用陪伴,能自己獨上高樓,看到遠方天際盡頭,看到掌權者看不到的前景。
他能排除萬難,不為一時的煙霧所迷,他看到歷史的發展規律,立定志向,引出了第二境。
第二境,知道了目標,確認了方向,儘管遇到了各式困難,仍能堅持奮鬥。無論多辛苦,但乾坤定位,天地確立,就像余英時教授般的新亞子弟,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
第三境,經過了無數周折,吃盡苦頭,度過無數試煉之後,終於用血汗種出了鮮花。
他看到一生追求的目標,早在身邊。原來,道不在天涯。
《周易》六十四卦,關於養生的山雷頤卦,它的初爻說:
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凶。
捨棄你自己本有的寶藏,卻羨慕旁人在大快朵頤,這種淺薄只會導致凶險。
什麼才是你自己的靈龜?
山雷頤卦,靈龜,就是內卦的震卦,震為雷。
孔子在《說卦傳》中說過,帝出乎震,萬物出乎震。萬物有主宰,像我們自己。我們的主宰,便是一夥天地之心,人人都有的良知良能,是我們人性的主宰。
靈龜,靈是天命之所終。
在天,我們就稱為天命;
在人,我們就稱之為性;
在肉身上,我們稱之為心;而心,主乎身。
一個人,內在跟其他人都不一樣的,就叫獨。儒家叫我們「慎獨」。審慎的對待自己與別人不同的本性。
靈龜,就是這個東西。
你的靈龜,就是你最寶貴的東西。
捨棄你自己最寶貴的東西,卻在羨慕外面的花花世界,觀我朵頤。
一個人的自性,可以生萬法,所以這支初爻,爻變,就變成了山地剝卦。生命在剝落了。
一生人,拚命的追求外面世界的東西,卻捨棄了自己的最寶貴生命根源,捨棄了自己天賦的寶貝。人的欲望往外追求,就是觀我朵頤。
頤卦中跟初爻相應的,是四爻。爻辭是:虎視眈眈,其欲逐逐。
人性欲望,食也好,色也好,無論噬嗑卦,賁卦,都一直是這樣,沒完沒了。
觀我朵頤,滿足了你這一餐,跟著又餓了。食和色,都一樣。
你放棄自己天賦靈性,羨慕別人什麼都好,想去競逐外在的種種欲望,這個念頭,結果只能是「凶」的。
明代大儒王陽明說過:
拋卻自家無盡藏,
沿門托砵效貧兒。
頤卦本來說養生,但這支爻守不住,立刻變為山地剝卦。生命在剝落了。
因為追逐世間情色,必然忘了人性心靈的修持。
眾生皆有佛性,皆有這夥天地之心。
別人給你的,任何榮寵,他能給你,也就隨時能拿回去。
只有與生俱來的靈龜,沒有別人可以給你,也沒有別人可以拿走。除非自己放棄。
追求外在的東西,必然受制於人,建立不了生命的主體性。
整本中國通史,都在記錄,依賴當年權勢的,都沒有好下場。
孟子說:
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
晉國史官董孤寫他弒其君的趙盾,是當時的權勢人物,他可以讓你貴,也可以讓你賤。
只有你自己的天爵,無人可奪!
世界第一大陸龜 在 麗麗的北歐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北歐選物經紀 8月4日一週年感言]
去年8/4的今天,我開始我自己的 #北歐選物經紀Lily 的社群,感謝好友 @anita 御姐愛推我一把,在我失業以及心情非常沮喪的北歐時光,常常打電話來鼓勵我、支持我。我的開團真的是一個無心插柳,8/4/2020那天斯德哥爾摩晚上睡前記得有30多個老朋友加入我的群,我心滿意足地睡去,覺得很踏實,第一天就有30多個會員,Yeah!!! 結果第二天清晨約6點手機一直響著,Anita 說:快!好多人都沒辦法加入你的社群,你快起床啊 @@~~是怎麼了啊?!
在還未清醒的的狀態下,打開我的電腦,一看!!!!!什麼!!!!有1900多個人要求加入我的社群!!!!!原來御姐愛分享了我的故事,於是,大家都要進來逛逛,我只記得我那幾天每天都在按「Approve 允許加入」因為一次可以允許最多20人,若是2000人要加入,我要按100次approve >
我雖然以前是做數位廣告行銷的,但這一年來新的學習與實驗最多,從2020/08/04那天開始,就一直在測試以及調整我的內容,目前整體來說,我已經比較可以上手了,一年365天,總共PO文788篇,這包括星期六上架的販賣商品廣告,我的販賣文真的不多,因為只有星期六才會上廣告文章,其他時間我都希望可以傳達「日常美感的生活態度及理念」「北歐器皿的生活美感藝術」。
一週年了,想法紛紛亂亂的在我的腦海中,但支持我可以繼續每天做下去的動力:
.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能活力無窮!當初就是愛這些北歐老件,才進入了這美麗的廣大世界。而我真的每天都在使用他們,我喜愛分享、使用他們而不是放在櫃子裡 ^__^
🌱我的初衷:北歐選物經紀就是「一個美好生活的體現」,不忘初衷,這是我之前的老闆Bobby一直教導我的。也是我當初為何決定來北歐生活:就是把日子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雖然追求實踐的過程中有很多挫折,但是要不忘初衷,才能享受過程中的甘甜。
🌱不跟人比較,做出自己的味道來:這個世界很多人都在做相似的事情,重點是:我自己想要做什麼,而不是看別人有什麼就做什麼。也許你像一隻烏龜,那又如何呢?重點是:你購買自己喜歡的物件,才會一直珍藏喜愛一輩子。
.
這一年好多難忘美好的事情:
🌱有一天起床,就想去逛一家很遠的二手店,去了之後,真的沒發現什麼喜愛的東西,心中就跟上帝說:沒關係,我回家了!結果我不知道為何看見二手店腳角邊有一個回收箱子,就蹲下去翻了一下!竟然有三杯稀有的Gefle 番紅花杯!三杯~目前一杯在大陸、一杯在台灣好社友姐妹、一杯我收藏著 ^__^找杯這件事情,真的是靠上帝供應。這一年中都是這樣。
🌱常常自己喜愛收藏的小東西都被社友也欣賞喜愛著,這是我最開心的。例如:Fredi, 貓貓, 貓頭鷹, 小陶罐, 北極花燭台……被社友挑走就開心,因為眼光一至的感覺真好。而我的小馬詢問度超級高,但是他是「非賣品」陪伴我的摯友。
🌱去年有天跟老唐走了好遠、迷路又下雪的那天,買到Rörstrand 北極花小杯組,看到杯子當下覺得「值得了」~
🌱喜歡也享受上架拍商品、擺設、修圖的創作過程,因為當社友跟我說:Lily的照片都美美的,賞心悅目的時候,我衷心感恩以及開心。
最後最後,要感謝每一位社友,謝謝你們的觀賞,你們陪伴我。
希望 #北歐選物經紀 讓你「開心、平靜、享受生活、珍惜當下的美好」,我們一起一起。
好的,不免俗的來一下 #一週年工商廣告:本週六會有促銷,也會有一月一次的北歐商品代購、滿額贈品,會上架大約20項商品,8/7星期六8:00準時上架。一鞠躬。🥰👌
.
.
#感謝上帝
#gonordicfikastyle
#gonordiclife
#gowiththeflow
#oneyearanniversary
#一週年
#麗麗的北歐生活
世界第一大陸龜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寵物狂迷│靚太怕30隻鸚鵡學粗口連電視都唔睇 22歲龜癡全屋逾40隻陸龜 小龍蝦狂迷養殖室育200缸螯蝦
"吳太(Teresa Ng)因為看見親友養的鸚鵡很可愛,加上有感養雀可以培養女兒的責任感及為自己退休的生活找點「細藝」,她於約6、7年前開始養鸚鵡,後來更越養越大隻、越養越多。吳太現時飼養大大小小的鸚鵡逾30隻,包括麥耶氏鸚鵡、黃頭亞馬遜鸚鵡、藍頂亞馬遜鸚鵡、白鳳頭鸚鵡、葵花鳳頭鸚鵡、金頭凱克鸚鵡、國王鸚鵡等等,而當中最矜貴的朱冠鸚鵡,更擁有4隻。「因為飼養牠要有很大空間,這個品種在香港真的不是太多人會養,就算飼養也只是一至兩隻。」吳太笑指,近300呎的客廳、後花園及一房間亦已被鸚鵡籠所霸佔。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823/MNNSAE2OPJCVNATJ67OACXEYSI/
「其實龜住的地方真的比我的房間及屋更大。」22歲的Oscar家中飼養大大小小逾21隻陸龜,包括能長至30厘米長的印度星龜、豹紋陸龜、紅腿象龜,及逾60厘米長又名非洲盾臂龜的蘇卡達象龜,甚至有一隻世界第二大陸龜、成體能長達120厘米的亞達伯拉象龜。從約12歲開始飼養第一隻非洲盾臂龜起,Oscar就跟爸爸一起不斷在屋前花園擴建龜舍,現時已經逾700呎。在未來當龜繼續成長,就要再鋪設新草皮,將更多位置撥給龜。「龜都好像家人,最希望是每隻都健康。」Oscar最初開始養陸龜的,當時網上養陸龜的資訊並不多,他就拿着字典上外國網站,學習如何將龜養得健康漂亮。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119/PHOZQTQI6DSZMYGHVQYXWJZX24/
踏入他位於工廈的設計工作室,表面看來平平無奇,但打開暗門內有乾坤。一間房三面牆圍繞着數十個玻璃魚缸,是他用來招呼朋友一同欣賞螯蝦的地方;另一間房響着隆隆水泵聲,整整齊齊架置着一排排高過人的「魚缸牆」,「這裏是我的秘密基地,是我的養殖室,一般不會招待朋友。這裏的設計如圖書館般一層層排列,方便我分開不同的螯蝦品種飼養,這裏有大概200個缸左右。」說是工作室,其實這裏看起來更像水族店。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307/ZWTYGOOEZBF76HVXTK2X7UCILI/
"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寵物 #鸚鵡 #粗口 #陸龜 #小龍蝦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世界第一大陸龜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支付寶打賞:13581883245
🔥王炳忠今日頭條:搜索「王炳忠台灣」
🔥王炳忠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
一年一度元宵節。大陸同胞因為疫情的關係,度過了一個前所未有最長的「過年」。
此時此刻,拾起多年前初登黃鶴樓買的雕像,上頭還染了一層灰。一尊龜蛇背駝著雙鶴的造型,也乘載了我塵封已久的記憶。那是我第一次到武漢,參加辛亥革命百周年的紀念會,後來又陸續去了好幾次,到過毛澤東還是國民黨員時在武漢的農民講習所,看過辛亥武昌起義的遺址,也走過國共在武漢大學聯合抗日的歷史現場。
武漢給我的印象,很熱,真的就是長江的火爐!這座革命如火的城市,如今卻是一片淒涼。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使無數個家庭無法團圓,更奪走了同胞寶貴的生命。我們發現了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延誤防疫的問題,也看見大陸「封城」的決斷力及打造醫院的高效率,更感受了大陸影響全球產業鏈的重要地位。
全世界所有有腦的人,都知道救人就是救己,只有智淺量狹之輩,才會隔岸觀火,以為能看好戲。望口口聲聲愛台灣的民進黨政府盡快做好隔離配套,莫再政治考量,儘早接滯留湖北的台灣人回家,同時也要準備備案,如果疫情擴大,大陸其它城市的台灣人如何返台?
元宵佳節,讓我們點上心燈,為患者祈福,為一線醫護人員祈福,願天佑中華,同胞加油!
世界第一大陸龜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水墨#梁震眀#水墨畫家
鄰近靳珩公園,位於立霧溪與魯丹溪交會處的印第安酋長石,是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相當著名的地質景觀,因視角的錯覺,組構出有如人臉造型的奇石群,矗立在溪畔上,讓人忍不住想多看一眼,好見識這巧奪天工般的自然奇觀。
如何將所畫題材營造出有如太魯閣峽谷那般的視覺強度?藉由台灣各地搜羅的奇石圖像,以小觀大,用貼近藝術的手法,假像虛構的方式,將其搬到近雲山巔處,當想像的連結空間變大,方寸之間的畫面也就有更為大器的可能。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
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世界第一大陸龜 在 [AOG Channel]全世界第二大陸龜?!! 亞達伯拉象龜介紹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作為全 世界第 二 大陸龜 既亞達伯拉象龜,到底身型可以去到幾大? 到底香港適唔適合飼養? 飼養又需要咩條件呢? ... <看更多>
世界第一大陸龜 在 最大的陆龟:加拉帕戈斯象龟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最大的陆龟:加拉帕戈斯象龟象龟一共有14个亚种,其中加拉帕戈斯象龟体型最大,只分布于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岛的9个小岛上。它们体长可达1.5米, ... ... <看更多>
世界第一大陸龜 在 世界最大的五種陸龜《烏龜大小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真實存在的比人還 大陸龜 !!!究竟陸龜能長到多大呢? ... 全台「最大」陸龜王國專業看鏡頭「 世界第一 美」在這|TVBS新聞|擠看看. TVBS NEWS. TVBS NEWS.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