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屆 #電視金鐘獎 甫公布入圍名單,恭喜《#天橋上的魔術師》入圍 11 個項目大獎(不重複),包含戲劇節目類最佳戲劇、導演、編劇、燈光、攝影、美術設計、男主角(李奕樵)、女主角(孫淑媚)、男配角(朱軒洋)、女配角(黃舒湄、盧以恩)、最具潛力新人獎(李奕樵、羅謙紹、林潔宜),成為入圍階段領跑大贏家之一。
近幾年台劇的成績有目共度,從《我們與惡的距離》掀起極大關注,雖然我觀看台劇的數量遠不及電影,但這兩年間的話題台劇也都有所觀察,而《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是近年我最喜歡的台劇,我認為這部作品大膽、不媚俗,且非常相信觀眾並勇於挑戰市場。藉著金鐘獎入圍,重新聊聊這部片和當時專訪導演 #楊雅喆 的過程,提供讀者參考。
題旨:【專訪《天橋上的魔術師》導演楊雅喆:與中華商場的久別重逢,故事是從記憶裂縫長出來的】
「導演好,我是關鍵評論網的編輯。」
「你好,你好,我先把手擦乾再和你握手。」
這是我和楊雅喆第一次見面,對彼此說的第一句話。
接著楊雅喆用力地將濕漉的雙手擦乾,伸出乾淨、禮貌的雙手相握,才算是正式打過招呼。接下來是訪談前的暖身閒談,在話家常中,方才文質彬彬的導演一下在談笑間幹聲連連,粗話齊發。
「在錄音囉。」我好心提醒。
「在錄音我還是可以講髒話。」楊雅喆說。
「那我把髒話都寫進文章。」我開玩笑地說。
「可以啊。」楊雅喆沒在跟我開玩笑。
楊雅喆可能是至今我訪談過的影視工作者中,髒話最多的導演,這件事在訪談前五分鐘就成立了,但同時我也發現,楊雅喆待人謙遜,面對陌生、年紀差距近半的訪談者,仍記得將雙手清潔、以禮相待,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楊雅喆在面對國民黨的肅殺歷史高喊「幹死威權」之際,還能讓觀眾在時代大旗之下,看見他對小人物們的用情至深。
回憶起楊雅喆的電影作品,在《囧男孩》「隔代教養」的困境中,感受小屁孩們的天真爛漫;在《女朋友。男朋友》「野百合學運」的青春騷動中,與林美寶攜手成長,共同悲喜;在《血觀音》「劉邦友命案」、「新瑞都開發案」的不公不義中,貼近女性的浪潮暗湧。綜觀楊雅喆的影像深處,命題皆扣準社會脈動,而後直搗人心的柔軟彼方。
在這些「暴烈控訴」中窺見的「可愛溫柔」,恰與「髒話的粗獷」、「擦手的禮貌」是同一件事,在細節與習慣的微觀之處,瞅見所謂的鐵漢與柔情,無論正反,皆積累成楊雅喆作品的底蘊。
而 2017 年,憑藉《血觀音》拿下金馬獎最佳影片,站在金馬舞台高喊「沒有人是局外人」的楊雅喆,沈寂四年,到了 2021 年選擇將吳明益筆桿油墨下的中華商場具現化,領著觀眾乘著時光機返回 1980 年代的絕代風華,時光悠悠淌流,只不過這次是朝著往事逆流,那裡有人、斑馬還有貓妖。楊雅喆在故事的集合體中,影像化出小人物在大環境底下的眾生相,望見戒嚴時代下中華商場獨特的美麗與哀愁。
所有的故事都有起點,和楊雅喆第一題就談《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改編起源,作家吳明益在上個十年推出的小說,何以打動這名影像創作者?
(中略)
然而,談起楊雅喆和 #吳明益,一名影視工、一名文字工,皆出生於 1971 年,今年都將邁入五十而知天命,對於 1980 年代,兩人的時代軌跡不謀而合,國小、國中、高中甚至是大學,在人生形塑價值觀的年少時代時,這兩位創作者是在戒嚴時代中成長。
對於五、六級生的台灣人而言,年輕時期歷經黨國解嚴,碰上總統直選、政黨輪替,經濟則先後面臨中小企業出走中國,股市萬點迎來熱錢繁榮而後接續崩盤,台灣風起雲湧,人心迅速變動,其中的關鍵字,是「慾望」。正如《神力女超人1984》所表述,1984 年是美國資本主義的高峰,商業、貪婪的氛圍充斥,人性永不滿足,從美帝反身回望這座汪洋孤島,楊雅喆眼中的台灣,同樣如此。
「我對那個年代的記憶是各種慾望。因為有錢,成了台灣慾望最高漲的時代,70 年代經濟起飛十年,80 年代大家開始揮霍,這種揮霍包括物質上和情感上的性慾,有點像整個社會是從修女或和尚學院畢業的學生,到了大學終於能瘋狂打砲、賭博,是一種極度壓抑後的解放狀態。」楊雅喆這樣說。
提到戒嚴時代,在第三集〈水晶球〉中, 楊雅喆開始描寫時代下的壓迫,因此象徵極權的惡棍警察出現,地下聚會的樂音也隱隱鼓動,天橋的生命力悄然生長,於是中華商場似成一座孤島,自成一處魔幻之地。但這與世隔絕的天橋,仍會被外力介入,戒嚴時期的普世傷痕,若隱若現,自然也成了中華商場的歷史符碼,若再扣合每集的開場引子「緬懷蔣經國」等歷史畫面,楊雅喆想在《天橋上的魔術師》書寫的寓意,或許就淡淡地飄然而出。
在中華商場中,有所謂的本省人、外省人、客家人、原住民、香港人等等,中華商場作為上世紀標誌性的空間場域,從日本政權到國民政府,權力系統轉移的傾軋與擺盪烙下痕跡,將族群熔於一爐。隨著中華商場的繁盛與興衰間,歷史目睹了從鄉野移居都市懷著「台北夢」的人們,當然也在其中發現跟隨國民政府「避難」、「反攻」的「大陸人」,這種台北城市的人口組成和住商混合的商業發展路徑,被《天橋上的魔術師》以某種戲劇性的張力鋪展開來,直到 1992 年正式拆除的舊城世界,成了真正的時代幽魂,或許這種幽魂,一直於台北城上徘徊,尚未消散。
而縱使經過 40 年,世代的本質對楊雅喆來說一點也沒變。「我覺得當代和 80 年代根本沒有差別,慾望還是一樣,問題也還是問題。」楊雅喆若有所思地說。
若從物質面檢視,智慧型手機的革命、網路社群的蓬勃發展等等,都與 80 年代拉開了距離,若從意識型態回溯,當代台灣言論已自由、同性婚姻甫立專法等等,皆與壓抑的年代闢出截然不同的道路,但楊雅喆認為,很多事情沒有各界想像的劇烈改變。
楊雅喆娓娓道來:「解嚴 40 年,陰影並非第二天就被照亮,很多我這代人無法接受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人很難擺脫『大中國情懷』,這種意識型態靜靜地躺在我這代人的腦海,社會要擺脫某種意識型態,40 年是不夠的;再說到同性婚姻,我這代現在做父母的,家中若出現跨性別小孩,可能還是會剁了腳跟;而男女真的平等了嗎?若是平等,那批踢踢不會充斥厭女言論。從種種來看,精神面的鉗梏依然存在,你會發現對於『生而為人』的根本問題,40 年前到現在,我們沒有變。沒有變的原因是它並沒有被當成能在學校被教導、討論的事情,40 年來沒有一門課、很少人會帶著你思考——『我們為何生而為人』?」
上述就是楊雅喆口中的「沒有差別」,在戒嚴神話中,後解嚴幽魂下,台灣人幾十年處在意識型態斷裂、重塑的過程中,不斷對「台灣人」的身份拋問,再重新定義,而〈水晶球〉聚焦在朱軒洋、羅士齊、宋柏緯三名慘綠少年,成功捕捉住青春氣息,開場的三人舞蹈令人神往,也浪漫地處理了多角戀關係,更以「訂製西裝」作為符號,提煉出青少年們「轉大人」的不合時宜,這群奔向未知彼方的年輕人,銜接住彼此的是可能稍縱即逝的友情與愛情,這是多數人類的共感,也是〈水晶球〉能引起共鳴的成功之處,無論是否經歷 1980 年代。
這樣的共感,正是楊雅喆和編劇團隊所強調的。
楊雅喆說:「我期待沒有經歷 80 年代、中華商場的人,也能有共感,故事中角色擁有的疑惑、困難、情感,是不分世代的,我甚至希望不同世代的人可能因此開始對話。爸爸的故事跟小孩子的故事可能會有火花、撞擊,對彼此就能有更多一點瞭解吧。」
「紀實」與「虛構」則是《天橋上的魔術師》重要的雙重辯證,而楊雅喆和吳明益,無論是影像或文字,皆十分熟稔自己創作的媒介,在「記憶的裂縫中」雙雙化為天橋上擅於變魔術的說書人,觀眾不用全然相信,因為每種獨立的記憶皆截然不同,但請進入說書人創造的世界,聽一遍會令人深深著迷的故事。
在楊雅喆的影像中,揮灑想像力捏造天馬行空的意外空隙,如此「時間魔術」的抽象概念才能被實踐,觀眾就摔進記憶碎片的裂縫漩渦之中,目眩神離地返回 80 年代。
王家衛在《2046》說:「所有的記憶都是潮濕的。」楊雅喆的《天橋上的魔術師》則魔幻地道出:「所有的記憶都與消失有關。」首集播出之後,「原來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這句話便清楚明瞭地定義這齣旗艦大戲。若我們再往下挖掘記憶與消失的互文關係,「時間」的另一層符旨,就在編劇團隊的巧筆之下,於焉成形。
(中略)
訪談最後,我問楊雅喆:「從你十年前看過小說,而後標案、拍攝最終成品上線,整趟旅程,你覺得是一場魔幻的奇蹟之旅嗎?」
「是啊。」楊雅喆篤定的這樣說。「很多時候你回望人生,任何動作都會是奇蹟,但你要努力,才有奇蹟。碰上疫情,只能改戲,但大家還是想到方法改,這就是奇蹟。像方才提到第七集的孫淑媚,她在臨時調動後,依然演得真好,就是演員帶給我的奇蹟。我只能盡全力控制作品不要長歪,最後沒有歪掉,反而更好,這就是奇蹟。」
楊雅喆近半世紀的人生,求學階段就讀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從未想過踏進編導之路,但前後拿了金鐘獎、金馬獎、台北電影獎等各大影視獎項,這些就是散落於人生中的意外奇蹟,套句爛俗的台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永遠也不知道拿到什麼。」或許對楊雅喆而言,每顆巧克力都醞釀了奇蹟,苦澀中帶著甘甜,整顆嚐完之後仍要輕舔沾滿巧克力粉的手指,永遠充滿樂趣,也唯有如此,奇蹟與魔術師才會出現。
2021 年,楊雅喆和劇組化身「魔術師」,試圖變出奇蹟,讓台灣、讓全世界觀眾重返慾望高漲的 1980 年代,在戒嚴時期、經濟起飛等背景氛圍中,感受消失的魔法,抓住天橋上曾有的吉光片羽。在那之中,有地攤商家、有地痞流氓、有打機少年、有長舌婦人等等,然後你會知道,這些人、事、物經過 40 年仍舊沒變,同樣為情所困、同樣八卦調皮、同樣不屈體制,這些小人物就像你的隔壁鄰居、像你的小學老師、像你在街上擦肩的路人,注定要相遇。
王家衛說:「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天橋上的魔術師》就是楊雅喆和中華商場久別重逢的相遇,而這次的久別重逢,楊雅喆誠摯地遞出邀請函,請你也置身其中。
📝專訪文章共 8421 字,上述為節錄部分,全文請點此👉https://bit.ly/37HFHkO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光良官方專屬頻道 Michael Wong's Official Chann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光良首部執導MV作品 . ...- . .-. -.-- 遺失了自己,要到哪裡去找回那個「我」? 如同被世界遺棄。 因為每一個「我」,即是世界的起點。 將「勇敢」裝入行囊,出發一趟,素顏修行的孤獨旅程。 -.-. .... .. .-.. -.. 光良 x 李欣芸 x 鄭興 鍍金團隊量身...
「世間情金鐘國」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光良官方專屬頻道 Michael Wong's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Live] 世間情第361集- 看板SE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世間情第437集“俞昊翔-金鐘國”片段-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世間情第398集“俞昊翔-金鐘國”片段-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世間情第393集“俞昊翔-金鐘國”片段-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世間情第416集“俞昊翔-金鐘國.若晞國”片段-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世間情第356集“俞昊翔-金鐘國”片段-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世間情第269集“俞昊翔-金鐘國”片段-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世間情第430集“俞昊翔-金鐘國.若晞國”片段-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世間情第422集“俞昊翔-金鐘國.若晞國”Part1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世間情第425集“俞昊翔-金鐘國.若晞國”片段-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世間情第399集“俞昊翔-金鐘國”片段回顧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世間情第364集“俞昊翔-金鐘國”片段回顧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世間情第339集“俞昊翔-金鐘國”片段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世間情第356集“俞昊翔-金鐘國”片段回顧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與世間情金鐘國相遇了甘味人生他成為世界第一甜點王安晨宏 ...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世間情- 阿國謝謝大家的支持愛你們喔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世間情408集明天精彩喔1.若晞借屍還魂的附身在金鐘國身上2 ...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世間情歌詞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世間情歌詞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戲說台灣女演員過世的推薦,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戲說台灣女演員過世的推薦,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討論] 被埋沒在戲說的演員 - PTT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討論】 被埋沒在戲說的演員- 三立板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金钟国捐出YouTube频道收益7000万收入帮助心脏病患者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討論] 被埋沒在戲說的演員- 看板SET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Fw: [討論] 被埋沒在戲說的演員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閒聊] 金鐘國身材- 看板MuscleBeach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閒聊] 金鐘國身材- 看板MuscleBeach - PTT消費區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Fw: [討論] 被埋沒在戲說的演員- DramaTalk板- PTT 娛樂區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李新ptt - 世間情沈世朋自卑配不上她小16歲大陸妻李新淚崩 的評價
- 關於世間情金鐘國 在 李新ptt - 李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_百度百科 的評價
世間情金鐘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非)心靈雞湯——黯然及受身的修行 | 盧斯達 on Patreon】
47人被國安法控告那件事,很多人在外面看,反而忍不住哭。哭泣是健康的生理渲泄,在此事觸發之前,現實和網絡的低氣壓已經持續很久,只等一個金屬疲勞,繼而爆破的點。反送中沒有具體的完結點,大約記憶只知道是後來示威日漸高風險、人人數日少,後來武漢肺炎就侵襲全球。政治運動之後的感傷和壓力,就一直累積,一般人陷入不知道自己是痛苦的痛苦狀態。直至標誌性的 show trial在鏡頭前映出來、香港「法治」如何展現真實一面,這一股持續將近兩年的戰爭情緒才找到一個爆發點。
一直以來,特區對這件事也沒有甚麼交代,沒有高級官員或者執法人員下台問責。在官方的論述中,那一切只剩下「社會事件」、「黑暴」等概括詞,十分模糊。「國際」在拜登上場之後,也就如此了,終於七百萬人不論政治立場,都要面對「如果很努力地做,但世界還是沒有改變」的失敗。
人生經常要面對失敗,有些世代甚至一出世就是失敗和多餘的。上一代像蕭生還能侃侃而談上一代電影業如何黃金時代,這自然是他們的福份。回歸前後,以及之後出世的一代,很早就要面對失敗,以及自己是狗的現實。你看,他好像一條狗。生命,和自己,都很像一條狗。能哭出來就好,但如果已經哭不出來,那就可能會變得怨毒,或者在精神性、社會性上無法生還。
這一點,就算沒有政治的對立,當代中國人也很難理解。這二三十年,中國經濟在上升,近來很多外國民調和田野調查都發現,中國人在全球人口中,對未來特別樂觀;反觀在香港,政治經濟沒有好過。有一代人一畢業就遇上沙士,有一代人一畢業就遇到金融海嘯,有一代人一畢業就遇到雨傘 (我那一代),更不談更多所謂的結構性矛盾。香港年輕一代,和中國年輕一代,精神面貌就因為客觀形勢不一樣,而永遠不可能同理。你的肅靜只有自己才懂得。
後來發生了 2016 年第一波 DQ 事件,那時他們不打泛民的,事實上就是政壇只留給舊人玩,給中老年人玩,年輕人止步。青政本民前,以及眾志姚劉等等,不是年輕,就是素人。連政治也變成大富翁了。大富翁的玩法就是先到先得,後埋檯的,你怎麼優秀都玩不到,會被結構性剝削和陰乾。要痛苦,當時就很痛苦了。
當年的痛苦又多一份寂寞,因為當年 DQ 沒打到泛民,他們的支持者就不會分享到同一份感受,甚至惡言相向,彼此種下仇恨。很多人就此回不來了。
約莫是 2016-17 年,一次失敗就已明明白白擺在很多人面前。政團解散、知名人物流亡或入獄,受千夫所指。有很多本來高調的人,轉為低調,或者離開去讀書,或者準備移民。一時間你覺得很熱鬧的世間,不再熱鬧。甚至公民社會有人很理所當然地說,本土派不是已經收皮了嗎?
甚至再遠一點,佔領運動反而有貝體的清場時間,但大家都知道在清場之前,內部早已因為退場還是留守、旺角還是金鐘而有了各種想法。激烈血氣並沒有隨清場而終結,之後變成了反水貨行動,變成思想上更進取思考香港前途,但那不是所有人一起受苦。2017-19 年的前期,主流政界也曾經跟政府關係要好。後來我訪問很多光譜比較主流的年輕人,他們都不約而同說,曾俊華選特首萬民呼應的時候,他們最難受。那時,2014 年的事情都未解決,卻整個社會都(看似) 是向前走的氣氛。現在未解決的事情又更多了。
萬籟俱寂的時候,你要怎麼處理自己內心的翻騰呢?
不管你是甚麼人,總會在不同的時空面對這樣的冰冷或者失敗。你可以拉長接受的過程,但終於事實是擺在眼前。現實一旦夠真,就夠震憾,社教化便是讓你打上精神的烙印,讓你知道武學再深,深不過地,以後你就不自由了。真正的習得無力感,要靠行刑圍觀來傳播。2016 年那一波,骨幹力量像泥石流一樣流散的情景,令人難忘。活在真實中,是了解呼天搶地都沒有救助,所有希望熄滅之時,你只剩下自己這個空殼,世界變得流形的,彷彿不再真實,因為自己的世界觀被現實撞散了,但你會知道有其他人不是這樣看,他們的感受完全正常,這些人的存在,令你更加感到痛苦。
知道很多人在處境艱難時,總會找一些事來做,例如去做一些宣傳,例如去捐錢,或者去食黃店則是近一兩年發明出來。這些本質上不是壞事,但過於依靠燃燒悲情來持續。這時大家自然又形成新一波的盲信,於是曾俊華的黃特首熱潮,就是初嘗絕望的香港人移情的對象。之後會不會又出現第二次第三次呢?這些年來出了那麼多捉鬼和 blame the victim 的意見領袖,都是因為民間的需求存在,有人投其所好而已。點閱量和贊助金說明一切。
人通常都是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偷懶,當感受出現時,我們很少精確地觀測它,對自己描述那種感受的前世今生,而是急著移情,將事情轉移到別的狂信之中。人通常會這樣做,因為痛苦和被現實打倒,是一秒都不想停留的地獄。凝視困境一秒,靈魂都如入火聚,於是痛苦就無法沉澱,人在轉移視線的時候,層次就會變得單薄。如果抗爭失敗,那就移民,而且說是打國際線、為誰人留後,那種急不及待,便是在轉移自己的痛苦。所以他們是失言的,但也是真心痛苦的,痛苦得無法處理,在一個又一個的議題趕場中失去自己。
為甚麼不讓痛苦多折磨自己一點,直到自己更加理智、更加堅強、更加對得起失敗的光臨呢?於是人們總是急著下定論,香港已死、XX已死,因為他們下了結論,心理上就能 move on。然而生命永遠在生長,為甚麼要下結論呢? 2016 年有一小撮人收皮了,但那件事以另一個形式在石牆裡長出花,說它成功不是,但說它失敗也是武斷,只會困擾當下的自己。老莊學派說困於過去、困於未來,都是無法在當下活著。進一步說,沒法在當下活著的人是在虛渡生命。努力活著的人,總是不斷地假裝過去和未來都不存在,才能擠出氣力來。
當然,我也是在虛渡和迷失的角落跟你說這些話。人不可能經常征服痛苦,在它的蹂躪中仍保持一種理智已經算是不錯。
讀歷史的人都會知道,一百幾十年的事情,可以幾句就說完,甚至可以塑造另一個定性,一切都變得權力流動和「觀點與角度」。例如說西班牙經歷了白色恐怖數十年,你看,我們說這「數十年」,就三個字,但當中實際影響了多少家庭、親友、鄰里,有多少人因而移民或者流亡,都壓在那簡單的「幾十年」的寫法之下。歷史和世界就像茫茫大海,你投入了一個瓶子,不知道它循環多久,不知道瓶子會不會到達另一個國度的沙攤上。甚至你會看到被迫害者,可能遙身一變成為迫害者。生命的意志超過時間,也超越善惡,但首先你要渡得過彼岸,讓點連成線和面。我有這種意志嗎?我經常問。
面對那黑暗大海,人們拼命為自己創造希望,但同時希望會使人失望。用希望來治療自己是飲鴆止渴。你試過失望,你就知道那毒藥有多毒。例如人們就把希望過度投資在領袖、在特朗普 (或拜登、兩黨共識 or whatever)、在意見領袖、在司法制度……之類。對自己好一點,不要被希望引誘。
一般人的內心折騰不起世界觀破滅的。當我聽見社會賢達問,現在香港究竟還有沒有司法獨立,因為我沒見過香港黃金時代,我感性上無法跟他們同調,但理性上我知道他們已經到了存在危機,世界觀被完全打碎,內心的痛苦、頭腦的混亂,可想而知。
歷史進程,每次形勢不妙,大家就自然會急著說,不要這樣做,要如何如何做。儘管只是發泄情緒,但這不是太著急了嗎?為何那麼早就定論去安撫自己呢?世界的本質將會是混淆,預測未來和定論是為了安撫自己,卻進一步吸光人的續航力。
三十年前,沒人想過台灣會那麼好,在國際上穩住了腳步,全世界都要跪求他們的晶片業。誰想過呢?在幾十年前他們在受難的過程中,應該沒人想像過吧。我們也無法想像香港會死而復生,但如果香港人急著下定論,未來就沒可能性可言,你的人生也會變得痛苦而膚淺。苦是人類最古老的敵人和朋友,多數人只會痛苦而膚淺,好嬲好嬲好驚好驚,但結不出其他果子,但我們的先輩都因為痛苦而深刻而活了下來,才有下一波的文明,他們是文明和民族的脊椎,他們受的苦我無法想像,但他們有從痛苦和受身中學到甚麼則是肯定。
香港是被歷史優待的,在全世界都在反殖鬥爭之時,我們被凍結在某一個時空,當中是中國還是英國還是香港人自己佔多一點,已經不可考,但我們就像小孩子一樣,文明的痛苦一直跟我們絕緣,導致見多識廣,本應老辣的社會賢達也經常真心發表天真無邪的言論,這便是我們整體稚氣的表徵。
痛苦光臨時,聽音樂是其中一種深潛的空間。跟痛苦經常扯上關係的其一個樂隊是日本的 X Japan。我聽他們大概是從高中大學開始,直到現在還是 playlist 的常駐品。這隊偉大樂隊,命運多舛,經歷過主唱被邪教洗腦導致解散,後來又有兩個原祖成員因故而死,後來重組都已經只剩下「生還者」。雖然他們也有商品和煽情成份,但讀得越多他們的故事,包括傳記故事和紀錄片,就越看到人類的意志力沒有極限。他們解散前有一個日本音樂會叫《The Last Live》(1997),當然在很早前就我就看過,但後來在主音的自傳才讀到,那時他受邪教猛烈的精神控制,身體也被虐打,但最終也撐著去參加,因為沒有主音就基本開不了唱。
當時的粉絲不知內幕,但多少將樂隊解散歸咎他,可以說是被歌迷憎恨著。他當時的身不由己和痛苦,是後來脫離教團之後才陸續發表出來。十多年之後,你才知道他們現場演出時的表現、細微動作藏著莫大的故事,但那個 live 也充滿異常的力量。後來他們經歷莫大的損失、不幸、疾病、工傷手術等等之後,仍然重組了起來,一切都變得洗煉,雖然不再年輕,但作為活著的心靈戰場,還是活了下來,再次發光發熱。每次我有問題,我就去聽他們的歌,不會得到答案,但得到撐著的能量,對他們一路走來的韌力還是心馳神往的。我有這種意志嗎?我經常問。
沒有任何大道理在其中,我渡了我自己。以上。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世間情金鐘國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非)心靈雞湯——黯然及受身的修行 | 盧斯達 on Patreon】
47人被國安法控告那件事,很多人在外面看,反而忍不住哭。哭泣是健康的生理渲泄,在此事觸發之前,現實和網絡的低氣壓已經持續很久,只等一個金屬疲勞,繼而爆破的點。反送中沒有具體的完結點,大約記憶只知道是後來示威日漸高風險、人人數日少,後來武漢肺炎就侵襲全球。政治運動之後的感傷和壓力,就一直累積,一般人陷入不知道自己是痛苦的痛苦狀態。直至標誌性的 show trial在鏡頭前映出來、香港「法治」如何展現真實一面,這一股持續將近兩年的戰爭情緒才找到一個爆發點。
一直以來,特區對這件事也沒有甚麼交代,沒有高級官員或者執法人員下台問責。在官方的論述中,那一切只剩下「社會事件」、「黑暴」等概括詞,十分模糊。「國際」在拜登上場之後,也就如此了,終於七百萬人不論政治立場,都要面對「如果很努力地做,但世界還是沒有改變」的失敗。
人生經常要面對失敗,有些世代甚至一出世就是失敗和多餘的。上一代像蕭生還能侃侃而談上一代電影業如何黃金時代,這自然是他們的福份。回歸前後,以及之後出世的一代,很早就要面對失敗,以及自己是狗的現實。你看,他好像一條狗。生命,和自己,都很像一條狗。能哭出來就好,但如果已經哭不出來,那就可能會變得怨毒,或者在精神性、社會性上無法生還。
這一點,就算沒有政治的對立,當代中國人也很難理解。這二三十年,中國經濟在上升,近來很多外國民調和田野調查都發現,中國人在全球人口中,對未來特別樂觀;反觀在香港,政治經濟沒有好過。有一代人一畢業就遇上沙士,有一代人一畢業就遇到金融海嘯,有一代人一畢業就遇到雨傘 (我那一代),更不談更多所謂的結構性矛盾。香港年輕一代,和中國年輕一代,精神面貌就因為客觀形勢不一樣,而永遠不可能同理。你的肅靜只有自己才懂得。
後來發生了 2016 年第一波 DQ 事件,那時他們不打泛民的,事實上就是政壇只留給舊人玩,給中老年人玩,年輕人止步。青政本民前,以及眾志姚劉等等,不是年輕,就是素人。連政治也變成大富翁了。大富翁的玩法就是先到先得,後埋檯的,你怎麼優秀都玩不到,會被結構性剝削和陰乾。要痛苦,當時就很痛苦了。
當年的痛苦又多一份寂寞,因為當年 DQ 沒打到泛民,他們的支持者就不會分享到同一份感受,甚至惡言相向,彼此種下仇恨。很多人就此回不來了。
約莫是 2016-17 年,一次失敗就已明明白白擺在很多人面前。政團解散、知名人物流亡或入獄,受千夫所指。有很多本來高調的人,轉為低調,或者離開去讀書,或者準備移民。一時間你覺得很熱鬧的世間,不再熱鬧。甚至公民社會有人很理所當然地說,本土派不是已經收皮了嗎?
甚至再遠一點,佔領運動反而有貝體的清場時間,但大家都知道在清場之前,內部早已因為退場還是留守、旺角還是金鐘而有了各種想法。激烈血氣並沒有隨清場而終結,之後變成了反水貨行動,變成思想上更進取思考香港前途,但那不是所有人一起受苦。2017-19 年的前期,主流政界也曾經跟政府關係要好。後來我訪問很多光譜比較主流的年輕人,他們都不約而同說,曾俊華選特首萬民呼應的時候,他們最難受。那時,2014 年的事情都未解決,卻整個社會都(看似) 是向前走的氣氛。現在未解決的事情又更多了。
萬籟俱寂的時候,你要怎麼處理自己內心的翻騰呢?
不管你是甚麼人,總會在不同的時空面對這樣的冰冷或者失敗。你可以拉長接受的過程,但終於事實是擺在眼前。現實一旦夠真,就夠震憾,社教化便是讓你打上精神的烙印,讓你知道武學再深,深不過地,以後你就不自由了。真正的習得無力感,要靠行刑圍觀來傳播。2016 年那一波,骨幹力量像泥石流一樣流散的情景,令人難忘。活在真實中,是了解呼天搶地都沒有救助,所有希望熄滅之時,你只剩下自己這個空殼,世界變得流形的,彷彿不再真實,因為自己的世界觀被現實撞散了,但你會知道有其他人不是這樣看,他們的感受完全正常,這些人的存在,令你更加感到痛苦。
知道很多人在處境艱難時,總會找一些事來做,例如去做一些宣傳,例如去捐錢,或者去食黃店則是近一兩年發明出來。這些本質上不是壞事,但過於依靠燃燒悲情來持續。這時大家自然又形成新一波的盲信,於是曾俊華的黃特首熱潮,就是初嘗絕望的香港人移情的對象。之後會不會又出現第二次第三次呢?這些年來出了那麼多捉鬼和 blame the victim 的意見領袖,都是因為民間的需求存在,有人投其所好而已。點閱量和贊助金說明一切。
人通常都是對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偷懶,當感受出現時,我們很少精確地觀測它,對自己描述那種感受的前世今生,而是急著移情,將事情轉移到別的狂信之中。人通常會這樣做,因為痛苦和被現實打倒,是一秒都不想停留的地獄。凝視困境一秒,靈魂都如入火聚,於是痛苦就無法沉澱,人在轉移視線的時候,層次就會變得單薄。如果抗爭失敗,那就移民,而且說是打國際線、為誰人留後,那種急不及待,便是在轉移自己的痛苦。所以他們是失言的,但也是真心痛苦的,痛苦得無法處理,在一個又一個的議題趕場中失去自己。
為甚麼不讓痛苦多折磨自己一點,直到自己更加理智、更加堅強、更加對得起失敗的光臨呢?於是人們總是急著下定論,香港已死、XX已死,因為他們下了結論,心理上就能 move on。然而生命永遠在生長,為甚麼要下結論呢? 2016 年有一小撮人收皮了,但那件事以另一個形式在石牆裡長出花,說它成功不是,但說它失敗也是武斷,只會困擾當下的自己。老莊學派說困於過去、困於未來,都是無法在當下活著。進一步說,沒法在當下活著的人是在虛渡生命。努力活著的人,總是不斷地假裝過去和未來都不存在,才能擠出氣力來。
當然,我也是在虛渡和迷失的角落跟你說這些話。人不可能經常征服痛苦,在它的蹂躪中仍保持一種理智已經算是不錯。
讀歷史的人都會知道,一百幾十年的事情,可以幾句就說完,甚至可以塑造另一個定性,一切都變得權力流動和「觀點與角度」。例如說西班牙經歷了白色恐怖數十年,你看,我們說這「數十年」,就三個字,但當中實際影響了多少家庭、親友、鄰里,有多少人因而移民或者流亡,都壓在那簡單的「幾十年」的寫法之下。歷史和世界就像茫茫大海,你投入了一個瓶子,不知道它循環多久,不知道瓶子會不會到達另一個國度的沙攤上。甚至你會看到被迫害者,可能遙身一變成為迫害者。生命的意志超過時間,也超越善惡,但首先你要渡得過彼岸,讓點連成線和面。我有這種意志嗎?我經常問。
面對那黑暗大海,人們拼命為自己創造希望,但同時希望會使人失望。用希望來治療自己是飲鴆止渴。你試過失望,你就知道那毒藥有多毒。例如人們就把希望過度投資在領袖、在特朗普 (或拜登、兩黨共識 or whatever)、在意見領袖、在司法制度……之類。對自己好一點,不要被希望引誘。
一般人的內心折騰不起世界觀破滅的。當我聽見社會賢達問,現在香港究竟還有沒有司法獨立,因為我沒見過香港黃金時代,我感性上無法跟他們同調,但理性上我知道他們已經到了存在危機,世界觀被完全打碎,內心的痛苦、頭腦的混亂,可想而知。
歷史進程,每次形勢不妙,大家就自然會急著說,不要這樣做,要如何如何做。儘管只是發泄情緒,但這不是太著急了嗎?為何那麼早就定論去安撫自己呢?世界的本質將會是混淆,預測未來和定論是為了安撫自己,卻進一步吸光人的續航力。
三十年前,沒人想過台灣會那麼好,在國際上穩住了腳步,全世界都要跪求他們的晶片業。誰想過呢?在幾十年前他們在受難的過程中,應該沒人想像過吧。我們也無法想像香港會死而復生,但如果香港人急著下定論,未來就沒可能性可言,你的人生也會變得痛苦而膚淺。苦是人類最古老的敵人和朋友,多數人只會痛苦而膚淺,好嬲好嬲好驚好驚,但結不出其他果子,但我們的先輩都因為痛苦而深刻而活了下來,才有下一波的文明,他們是文明和民族的脊椎,他們受的苦我無法想像,但他們有從痛苦和受身中學到甚麼則是肯定。
香港是被歷史優待的,在全世界都在反殖鬥爭之時,我們被凍結在某一個時空,當中是中國還是英國還是香港人自己佔多一點,已經不可考,但我們就像小孩子一樣,文明的痛苦一直跟我們絕緣,導致見多識廣,本應老辣的社會賢達也經常真心發表天真無邪的言論,這便是我們整體稚氣的表徵。
痛苦光臨時,聽音樂是其中一種深潛的空間。跟痛苦經常扯上關係的其一個樂隊是日本的 X Japan。我聽他們大概是從高中大學開始,直到現在還是 playlist 的常駐品。這隊偉大樂隊,命運多舛,經歷過主唱被邪教洗腦導致解散,後來又有兩個原祖成員因故而死,後來重組都已經只剩下「生還者」。雖然他們也有商品和煽情成份,但讀得越多他們的故事,包括傳記故事和紀錄片,就越看到人類的意志力沒有極限。他們解散前有一個日本音樂會叫《The Last Live》(1997),當然在很早前就我就看過,但後來在主音的自傳才讀到,那時他受邪教猛烈的精神控制,身體也被虐打,但最終也撐著去參加,因為沒有主音就基本開不了唱。
當時的粉絲不知內幕,但多少將樂隊解散歸咎他,可以說是被歌迷憎恨著。他當時的身不由己和痛苦,是後來脫離教團之後才陸續發表出來。十多年之後,你才知道他們現場演出時的表現、細微動作藏著莫大的故事,但那個 live 也充滿異常的力量。後來他們經歷莫大的損失、不幸、疾病、工傷手術等等之後,仍然重組了起來,一切都變得洗煉,雖然不再年輕,但作為活著的心靈戰場,還是活了下來,再次發光發熱。每次我有問題,我就去聽他們的歌,不會得到答案,但得到撐著的能量,對他們一路走來的韌力還是心馳神往的。我有這種意志嗎?我經常問。
沒有任何大道理在其中,我渡了我自己。以上。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世間情金鐘國 在 光良官方專屬頻道 Michael Wong's Official Chann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光良首部執導MV作品
. ...- . .-. -.--
遺失了自己,要到哪裡去找回那個「我」?
如同被世界遺棄。
因為每一個「我」,即是世界的起點。
將「勇敢」裝入行囊,出發一趟,素顏修行的孤獨旅程。
-.-. .... .. .-.. -..
光良 x 李欣芸 x 鄭興
鍍金團隊量身打造 突破框架全新光良
金馬金曲雙金製作人李欣芸,詞曲創作來自曾入圍第 29 屆金曲獎「最佳新人」、「最佳國語專輯」、「年度專輯」三項大獎的新銳才子鄭興,為光良量身打造,卻造就蛻變後的全新光良。
收歌階段,光良一聽DEMO就愛不釋「耳」、「一聽鍾情」,並未更改任何歌詞與編曲。聽起來像是跟內心的自我聊天對話,光良是這樣跟歌曲作品相處的。
勇於突破框架的光良,將慣有的光式唱腔與技巧放下,全權交予製作人李欣芸打磨。脫去熟悉的框架外衣,光良和李欣芸在錄音室中做起「聲音實驗」,研發出「耳語式」唱腔,伴隨董運昌的吉他行進跳躍,讓李欣芸讚賞不已。
量身打造,但不墨守成規。
以柔不克剛,驚濤柔浪,耳語般的光式溫潤力量。
光良的聲線,陪伴風浪與驚慌的,那份孤寂不安。
.. ...
出道26年下海執導首部MV
金鐘獎廣告才子 訂做光良專屬劇情
〈雨中的讚美詩〉是光良第一部自導自演的MV作品。曾連續入圍4次廣播金鐘獎廣告獎,並於2018年奪得金鐘肯定的廣告才子李霖松(林北阿松),將MV劇情核心,鎖定光良的生命歷程,以及體悟,作為故事骨架和血肉。
創作發想的初衷,繫縛於「你是作者,你就是作品」的心意,訂做專屬於光良的敘事體例,以及獨特的光式溫度。
按圖索驥,縫合光良想說的故事線索,想傳達的心意訊息,拼圖成畫,構築成〈雨中的讚美詩〉MV的情緒、氣味,乃至隱而不說的,那份超越語言的心領神會。
出道26年的光良,面對詮釋歌曲、執導MV,總是懷抱一顆新人的赤子之心,虔誠看待創作的未知可能性。MV大膽找來新銳YouTuber「微醺北藍」擔任拍攝團隊,共同攜手創作,光良最想傾訴,貼近生命對話的語彙。
訂做光良專屬劇情,實情是每一個人的對號入座。
光良的心意是,每一個人聽到的同一首歌,都會想起不一樣的事情,都會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散文、自己的詩篇。
這是《絕類》這張專輯、〈雨中的讚美詩〉這首歌,期盼帶給每個人心中最大的觸動。
.- -.
〈雨中的讚美詩 Hymn of Rain〉
曲詞 Composer & Lyricis:鄭興 Leon Zheng
製作 Producer:李欣芸 CinCin Lee
怎麼會 遼闊的天空竟變成一片海洋
我竟然 沒曾想過有一天竟上了孤獨的當
怎麼會 沈默的應對 這世間的風浪
還能惹上 溫柔的 無解的 難堪的謊
別跟著我回家
我弄丟了我的她
窗外雨聲已經越來越大 回不去了
想問問漂流的船 何時能靠岸
是不是一到傍晚 就會特別 孤單
想問問天上的神靈 雨何時會停
請讓我為你唱詩 為灰色的天 畫一顆懸日
想問問勇敢的人 何時能到達
掙脫了愛恨情仇 還是覺得 害怕
想問問天上的神靈 哪裡有星星
請讓我為你唱詩 唱讚美的詩
假裝我還是 剛出發的孩子
.- .-. - .. ... -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
製作人 Producer|李欣芸 CinCin Lee
曲詞 Composer & Lyricist|鄭興 Leon Zheng
編曲 Arrangement|李欣芸 CinCin Lee
木吉他編寫Acoustic Guitar Arrangement|黃國晏 Kuoyen Huan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董運昌 Yun-Chang Dong
電吉他 E. Guitar|徐振程 Jason Hsu
鼓 Drum|高飛 Adriano Moreira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Andy Baker
錄音助理 Recording Assistant|徐振程 Jason Hsu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玉成戲院錄音室 YuCheng Cinema Studio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Andy Baker / 程馗 Kuei Cheng
混音室 Mixing Studio|玉成戲院錄音室 YuCheng Cinema Studio
製作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陳一涵 I Han Chen / 鄭慶萱 Shannon Cheng
//
MV製作 MV Production|微醺北藍SD Studio
出品/ 監製 / 藝人經紀 Published by / Artist Management|星娛音樂有限公司 XYmusic Ltd.
出品人 Publisher|孔勝民 Sam Kung
藝人經紀執行 Artist Management Executive|陳柏軒 Paulsam Chen / 游欣翰 Hans Yu
標準字設計 Typography Design|陳柏軒 Paulsam Chen
平面側拍 Photography|陳柏軒Paulsam Chen
動態側拍 Behind The Scenes|游欣翰 Hans Yu
導演 Director|光良 Michael Wong
第一副導 1st Assistant Director|蘇美如
第二副導 2nd Assistant Director|李霖松 Ahsong Li
編劇 Script writer|李霖松 Ahsong Li
主要演員 Starring|光良 Michael Wong / 廖沁悅 Troy Liao
特別演出 Special Appearance|美股米(めぐみ)
——
製片人 Producer|李霖松 Ahsong Li
執行製片 Line Producer|文捷
製片組 Production Team|江健銘 / 陳奕淇
選角指導 Casting Director|蘇美如
髮型 Hairstylist|張慈惠 Eva Chang O+ Studio
造型指導 Costume Designer|郁萍 Yu Ping / 陳八比 Barbie Chen (米兔皇造型工作室)/ 陳柏軒 Paulsam Chen
美術指導 Art Director|陳柏軒 Paulsam Chen
攝影指導 Director of Photography|鄭智勇 Davil Tzy
跟焦員1st Assistant Camera|陳凱權 / 胡晉瑋
第二攝影助理2nd Assistant Camera|藍嘉祺 / 陳璿任 / 徐亞崴 / 鄭哲安
燈光師 Gaffer|劉本淵Ben Lau
燈光大助 Best Boy Electric|梁敦學 / 陳陽
燈光助理 Electrician|柯家昌 / 陳雅芸 / 蔡鎮宇 / 曾賀陽
空拍師 Aerial Photography|艾爾文(艾爾影音製作 AL Productions) @Alvinist / 艾爾文的生活紀錄
空拍助理 Aerial Assistant|徐正杰
後期製片 Post Producer|鄭智勇 Davil Tzy
剪接 Editor|鄭智勇 Davil Tzy
調光 Colorist|鄭智勇 Davil Tzy
攝影器材 Camera Equipment|妄想機影音製作 Mirager Production House
燈光器材 Lighting Equipment|貞寶企業有限公司 ZBTS Film Studio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
花蓮縣秀林鄉公所 凱鑫山莊
來來早餐店 慶祥商號
財團法人紀念殷海光先生學術基金會
好好租車(萬隆店)
劉幼娟
-- .. -.-. .... .- . .-.. ... .- .. -..
光良:
這首歌對我來說,它沒有一定要找到一個答案。
很多時候,我們聽歌,不是聽現在的自己。
有時候是聽某一個感觸。
一個你很久沒有跟它聊天的,那一個感觸。
// 數位平台
星娛音樂 // Apple Music // Spotify // KKBOX // MyMusic
光良全新專輯〔絕類〕實體購買
星娛音樂:http://www.xymusic.com/goods/view/id/...
博客來:https://reurl.cc/GVZ6jd
佳佳唱片:https://www.ccr.com.tw/goods/388807
星娛微店:https://reurl.cc/xDdVAE
#光良導演 #鄭興 #雨中的讚美詩
世間情金鐘國 在 世間情第437集“俞昊翔-金鐘國”片段-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世間情 第437集“俞昊翔- 金鐘國 ”片段. Watch later. Share. Copy link. Info. Shopping. Tap to unmute. If playback doesn't begin shortly, ... ... <看更多>
世間情金鐘國 在 世間情第398集“俞昊翔-金鐘國”片段-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世間情 第398集“俞昊翔- 金鐘國 ”片段. 守護星. 守護星. 759 subscribers. Subscribe. 4. I like this. I dislike this. ... <看更多>
世間情金鐘國 在 [Live] 世間情第361集- 看板SE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今日播出:世間情 第361集
《世間情》是三立台灣台播出的八點檔連續劇,製作公司為新路山傳播。
本劇2013年9月11日開鏡,接檔於《天下女人心》之後,在2013年11月21日上檔,每週一
至週五晚間八點播出。
2014年9月18日起播出的世間情由白河台影文化城冠名贊助,戲劇名稱為《白河台影文化
城 世間情》,至2014年10月8日取消冠名;2014年10月17日起播出的世間情由OB嚴選冠名
贊助,戲劇名稱為《OB嚴選 世間情》,2015年1月6日取消冠名;2015年3月1日起播出的
世間情由蘿琳亞塑身衣冠名贊助,戲劇名稱為《蘿琳亞塑身衣 世間情》,2015年4月3日
取消冠名。
官方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isetlove
本集重點:
1.曼娟看到全勝淑惠抱在一起,質問全勝,全勝卻要曼娟為了計畫忍耐。
2.淑惠覺得曼娟跟瑞峰2.0的關係匪淺,只好去問佩佩,之後三人出席活動,曼娟要淑惠
慎選男人,淑惠也發現瑞峰2.0的嘴唇沾有口紅。
3.美鳳在路上碰到素蘭,素蘭說只要美鳳去跟明傑磕頭認錯,就把手上的證據拿出來救瑋
柏,美鳳只好照做。
--
Sent from my Androi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8.54.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T/M.1428924659.A.95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