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對萬里長城的想像與崇敬都寫在鋼筆上】
讓你發出「wow!好厲害!」讚嘆聲的萬寶龍向萬里長城致敬系列鋼筆。
萬寶龍高藝術性系列作品,將實用的書寫工具轉變成一件件充滿藝術氣息的作品。這次要透過古老與創新工藝的探索,以及珍稀精美材質的運用,以充滿藝術的風格呈現迷人的歷史與文化主題。
最新推出的高藝術性系列是為了向中國的萬里長城致敬,它是世界上最長的人造建築,同時也是世界八大奇觀之一。
系列作品設計靈感擷取自與長城悠久歷史相關的文化主題,並運用各種形式,包括:金飾工藝、手工雕刻、上漆、上釉、真絲刺繡、寶石鑲嵌和金屬鏤空雕刻等精湛工藝,闡述這一令人屏息之古代防禦性建築的文化影響力,以及三個建造萬里長城的朝代:秦代、漢代和明代。
#有音樂盒的鋼筆
限量款1—明·龍吟萬里
設計靈感源於明代的藝術品,Au750實黃金筆蓋和筆身密鑲藍寶石、紅寶石、碧璽和鑽石,色澤從黃色和紅色到藍色與青綠色,生動地呈現龍的形象。筆尾內設置了巧妙的微型音樂盒,並密鑲藍色藍寶石,該音樂盒演奏的音樂係源於編鐘的聲音。
鏤空手工雕刻Au 750實金筆蓋,頂端鑲嵌一顆4.69克拉明亮式切割鑽石,其設計猶如龍爪緊握著鑽石。移動式筆夾上的立體手工雕刻描繪了中國的守護獅,這個傳統的瑞獸與長城一樣均具有強大的守護象徵。
#是毛筆也是鋼筆
限量款5—明·琺藍瑞彩
明朝的藝術和文化有著蓬勃的發展,因此有許多傳統藝術作品孕育而生,而這些藝術作品也將高度的中國文化與現今的時代連繫在一起。
使用掐絲琺瑯和內填琺瑯工藝,賦予筆蓋和筆身鮮豔的裝飾,令人聯想到精緻的明代彩繪琺瑯花瓶。鏤空和手工雕刻的筆蓋頂端靈感源於皇帝冕冠,內鑲嵌1.8克拉明亮式切割鑽石,設有特別開啟機制。
筆尾的毛筆是本款書寫工具的一項獨特特色,採用松鼠毛製作,並塗覆半透明亮漆加以固定。此部分可以換成真正的毛筆,故書寫工具可以當作中國的毛筆使用。筆夾鐫刻立體的中國傳統守護獅之圖案,如同長城一般,被視為強大的守護象徵。採用珍貴卡拉哈里碧玉製作的可旋轉筆身環,鐫刻源於定城磚傳說的精美圖案,同時也是眾多長城傳說之一。
#孟姜女的故事刻劃於鋼筆
限量款10—漢·流金絲路
漢朝皇帝希望透過不斷擴建長城,以抵禦外域長久以來的威脅,並保護當時甫建立的東西方文化與貿易通道—絲綢之路。限量款10以絲繡工藝為主軸,致敬此古老貿易通道的名稱起源。
筆身飾以精美的手工金線刺繡圖案,生動地描繪漢朝建造的雄偉長城。筆蓋鑲飾以實金金線繫固的珍珠母貝飾片,珍珠母貝是當時流通於絲綢之路的一種物料,設計靈感源於漢代皇帝下葬所著之金縷玉衣。筆蓋頂端為書法家所使用的硯臺,並經過萬寶龍重新詮釋設計;採PVD鍍膜的墨盒鑲飾白色鐵氟龍材質的萬寶龍六角白星標誌,四周流動著墨汁,最上方以藍寶石水晶玻璃密封。
筆尾上半部鑲嵌黑色藍寶石與鑽石,末端的毛筆採用山羊毛和人造毛製作,並塗覆半透明亮漆加以固定。Au 750香檳金色實金筆夾鑲飾木質嵌片,並以鐳射刻印中文字,靈感源於中國古時候用於繕寫或描繪的狹長竹簡。以珍貴卡拉哈里碧玉製作的旋轉式筆身環鐫刻精美的圖案,內容與孟姜女的傳說有關。
#BeautiMode #萬寶龍 #鋼筆 #萬里長城 #Montblanc
中國最古老的朝代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時事求世 41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昌德宮建築群(1997)
當今的韓國首都首爾是座十分現代化的城市,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滿眼盡是五光十色的燦爛,若是追本溯源,歷史已經超過二千年,稱得上是韓國的歷史古都。自西元前18年百濟國開始,就已經揭開了它在朝鮮半島上作為首善之都的地位。而到了西元1394年,朝鮮王朝遷都漢陽,也就是今日的首爾,從此之後,首爾一直都是韓國各朝代的的首都。因為這樣的地位,在首爾除了享受城市旅遊的便利與樂趣外,歷代傳統宮殿多已成為親民的歷史建築,打破了深宮大院的神秘感,不僅提供了旅人平靜歇息的地方,也讓人更進一步了解韓國的歷史。
現今首爾留存的宮殿建築多半都是朝鮮王朝600年間的古蹟,例如景福宮、昌德宮、昌慶宮、慶熙宮、德壽宮、宗廟、成均館、南大門、東大門等等。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景福宮、昌德宮及宗廟,尤其後兩者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名世界文化遺產名單中。被列為世界遺產的昌德宮,原本是作為景福宮的離宮,但從1618年之後約250年卻取代景福宮作為朝鮮王朝的正宮使用,大致可分為宮殿的公共空間與王室的生活空間。
昌德宮內為中國式建築物,目前仍保存著13座殿閣,是朝鮮王朝宮殿中保存得最為完整的一座,被稱為「韓國的故宮」。宮內大部分建築在日本人入侵時被焚毀,但其正門敦化門倖免於難,成為最珍貴的遺跡,這一木結構建築傲然聳立,氣度非凡,現在是漢城最古老的宮門。
從敦化門進入昌德宮後便是錦川橋,這座橋建於太宗 12年(1412年),是首爾現存宮殿中石橋裡最古老的。廣場有大理石作成的立碑,從中軸線分成兩路排開,這些石碑是用來表示官階地位的大小,有正一品到九品官職,稱為文武官碑,文官排列東方,武官西方。和中國大部分的朝代相同,朝鮮王朝官階上向來也是重文輕武,而一般認為國王的左邊為主位,右邊為次位,所以文官通常都位在左邊,武官則在右邊。但戰爭時武官受重用,官階的方向則會相反,為官亦有風水輪流轉的變化,所謂時勢造英雄大概也是這個道理了。
而仁政殿是舉行皇帝登基儀式,大臣朝禮,接見外國使臣等重大國事活動的場所。宮殿內部有皇帝聽取朝政時所坐的御座,不像中國的龍形化身圖騰無所不在,朝鮮皇帝寶座後的屏風是座日月屏,屏風上的圖案個個都有含義,中間的山峰象徵王權,其餘四個山峰象徵四海領土和國民,流水和老松樹則象徵國家永遠昌盛。至於山峰上的日月則和韓國國旗如出一轍,乃是取自易經中陰陽調和、萬物生生不息的意思。
依序往裡面走,現存宮殿中唯一使用青瓦的宣政門、皇帝和王妃的寢宮大造殿都有其可看之處,也讓人從這些建築裡遙想以前皇帝生活的片段。這些保存良好的建築,也成為韓國古裝電視劇的取景最佳景點,像是曾經紅極一時的《大長今》就曾在這裏拍攝,其他的戲劇更是不勝枚舉,古蹟在現代的影像呈現,更拉近了年輕一輩對於這些老祖宗所留下物品的親切感,這未嘗不是一種推廣的好方法!
中國最古老的朝代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第五本書】
製作這本書前後使用的大功夫,與之前的完全無法相比。寫前四本書時,是在個人狀態十分混亂,但社會相對安全的成長階段;第五本書則是製作於自己年紀漸長變得穩定,但香港社會急劇轉變的時候。2018年尾,開始寫一本關於近代香港政治史的小書,2019年年初已經完稿。後來發生了反送中,很多事情陸續演變,出版和傳媒界都有巨大震盪。因為各種原因,上一次沒有辦法印刷,現在書本已經出版。
這本書的架構和內容,用了很多時間覆檢和潤飾。簡單而言,這是一本關於香港人意識形成的歷史線索。有一些遠古事件的重新評價,例如作為百越族被秦軍征服、南越國的成立、盧亭魚人的傳說、香港遠古鹽民與宋朝的衝突、明清海禁、因為中國局勢而引發的逃港潮等等……這些隱線對於理解香港自身,需要更多重視。近代香港政治發展的部份佔一半,材料其實是交代了十多年來目睹的種種事件。為何香港如此發展?意識形態的存在,有其根於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在古今交錯、歷史與新聞之間,嘗試提供一條大路以外的解答。
第五本書並不是歷史書,但寫作時也有一種歷史學的心境。例如談到近代很多人物,是認識的,或有過節的,或支持的,其實都是一併盡量客觀處理,將他們在某個時期的歷史重要性如實展示出來。
當然現在出版也是一個特別的事,以前不是。特別是經歷網絡震盪之後,我們發現很多新聞 (即歷史的第一個素材版本) 其實可以一夜間消失,古老的方式又顯示出價值。在2021年我們做每一件事,都不免反問自己為甚麼。據說哲學問題,最終都逃不出「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的問題,歷史以及對歷史的討論都是如此。現在人們都會想「我要到哪裡去」的問題,討論歷史的人知覺或不知覺,其實都在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的問題,又根據前面問題的某些答案,形成了「到哪裡去」的解答。
人們通常是因為對未來焦慮而讀史,而不盡然是因為對過去的探究熱情。因而歷史是一定的客觀,歷史意識卻是一定的主觀。這本書解讀了香港近代史,也解讀了中國人如何解讀歷史。認識自己,難於勝過世界。在一個價值觀混亂的時間,我們一定要認識自己。
請各位在書展和書店多多支持有心又有力的山道文化出版社,以及這本書。
網購:https://hillway.boutir.com/item/%E7%9B%A7%E6%96%AF%E9%81%94%E3%80%8A%E5%A6%82%E6%B0%B4%E8%B5%B4%E5%A3%91%E2%80%94%E9%A6%99%E6%B8%AF%E6%AD%B7%E5%8F%B2%E8%88%87%E6%84%8F%E8%AD%98%E4%B9%8B%E6%B5%81%E3%80%8B
盧
13-7-2021
----------------------------------
盧斯達《如水赴壑——香港歷史與意識之流》
水與陸、今與昔、
魚與人互相滲雜的半真實空間,
才是「歷史」本身。
《如水赴壑》是一條理解香港的另類線索,時間線從史前時期的中國延綿至2020年代的香港,網羅了過千年來孕育着香港這「化外之地」的歷史片段。
作者又以獨到的角度,剖析中原歷史與文化的根蒂特質,讓讀者以更廣闊的視野通達古今中港的各種人和事。
◎ 在歷史長河中,有甚麼故事建構了今天香港人的意識?
◎ 香港的社會運動趨向本土化,為何又折射着全球衝突的軌跡?
◎ 歷盡朝代更替的中國,如何保持成為跨越二千年的大一統共同體?
◎ 從屈原到金庸、張保仔到吳孟達,我們能否跳脫千年累積的觀念與迷思?
山道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