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郎每日讀報 #一週大事版
───────────────────
「這些片廠必須認知到他們一取消上映或是
一投靠那些網路平台,我的來日就不多了」
——法國電影院老闆
───────────────────
電影院產業又經歷了像雲霄飛車一樣不平靜的一週。
不同於寧願分區上映也要死守電影院通路的《Tenet 天能》,《Mulan 花木蘭》女士果斷地拋棄了電影院,宣佈將在Disney+有提供服務的歐美市場以PVOD的方式提供訂戶線上購買觀看。在片廠和電影院的關係陷入冰點的同一週,美國法院也碰巧正式解除了箝制好萊塢71年的片廠兼營電影院禁令。
所以同樣焦頭爛額的電影院和片廠之間還有空間發生什麼愛的火花(或是憤怒的火花)嗎?
派拉蒙禁令的前世今生
 ̄ ̄ ̄ ̄ ̄ ̄ ̄ ̄ ̄ ̄
電影院和片廠之間的愛恨情仇起自102年前另外一場全球大流行的瘟疫: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造成了超過5千萬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
Paramount老闆Adolph Zukor是當時從西班牙流感中獲益最多的好萊塢電影人。
在愛迪生信託還在製作並放映5到10分鐘的短片的同時,Zukor是第一個主張觀眾想看更長、更完整的故事並大膽投資超過40分鐘故事長片的製片。長片市場證實大獲成功之後,他跟好幾個製片參與了另外一個實驗性的投資案,投了好萊塢最早專做「發行」的電影公司——Paramount Pictures。Zukor很快就發現這種「在開拍前提供資金給製片、在完成之後把片子帶去全國各城市放映、然後拆分65%票房給製片」的新行業/新商業模式將會改變整個產業,於是立刻買下該公司所有股份,跟自己的製片公司Famous Players-Lasky合併,成為今天我們認識的Paramount。
Paramount事業拼圖中的最後一塊,是Adolph Zukor在瘟疫降臨前一年才剛剛想到的邪惡點子:他想要併購電影院,將電影的三個部門製片、發行、放映通通合併成一家公司,藉以把電影院票口收到的每一分錢通通留在自己的口袋。
1918年底西班牙流感迎面撞來,成了Adolph Zukor的「天賜良機」。Papamount的律師提出了一個兇殘至極的作戰計畫:
Paramount會派人到全美各大城市假裝考察市場,然後故意放出消息說他們馬上要來這裡蓋一座裝潢更豪華、設備更新穎的電影院。正因流感疫情而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當地獨立電影院經營者立刻被這個謠言整得人仰馬翻,因為Paramount要來跟你正面競爭的話隨即傳到你的貸款銀行耳中,下場就是在最你需要周轉的困難時節,你的往來銀行反而決定對你落井下石、抽走銀根。
整個計畫最高明之處是Paramount甚至不用真的花錢去蓋新電影院,就逼得無數獨立電影院舉雙白旗投降。
兩年多後,包含併購以及新蓋的電影院在內Paramount已經坐擁全美303家首輪電影院,成為整個地球上實力最強大的電影托拉斯怪獸。
1948年美國最高法院終於在United States v. Paramount Pictures, Inc.的劃時代判決中,認定幾家好萊塢片廠同時經營發行和放映業務,涉嫌濫用市場力量進行不公平競爭,因而違反反托拉斯法。
稍後的和解協議中,主要當事人Paramount和 Warner Bros向司法部承諾拆分電影院經營權,永遠不再跨足放映業。其他家片廠並非本案當事人,也未在和解協議範圍中,但因相同法理可能也會用來對付他們,所以即使擁有零星幾家電影院產權,也從未敢像1930年代那樣大幅擴張。
這個拘束好萊塢長達71年的和解協議就被稱作派拉蒙禁令(Paramount Consent Decrees)。
美國總統Donald Trump上任之後,司法部就一改過去立場,積極推動廢止派拉蒙禁令。直到昨天法院終於認可司法部的見解,認為現今的市場環境已經無法想像片廠可以透過限定電影院放映什麼電影來造成不公平競爭,因為電影院的真正競爭者早已不是其他電影院,而是71年前根本不存在的電視、DVD、VOD、Netflix等等新玩意兒。因此法院基於公益同意廢止禁令。禁令失效後,可能發生的影響包括:
1)片廠終於可以買電影院。只要你有錢。而且電影院行情正因為疫情而不斷走低,也就是說你不一定要像Apple、Amazon或是Netflix那樣有錢,也很可能買得起。先前AMC面臨破產危機時各種收購談判的傳聞就已經滿天飛。
2)惡名昭彰的「Block Booking搭售」有可能死灰復燃。也就是說發行商將可以明目張膽地以A級片+B級片強迫一起放、不然都別放的方式和電影院談判。對於談判權力相對較小的獨立電影院來說,日子肯定會艱困許多。
3)電影院也可能主動找片廠結盟。此時此刻電影院業的體質都非常羸弱,所以他們不一定會坐等片廠來收購,可能也會主動上門求售。甚至直接被業主放棄的廢棄電影院,也可能被房東打包賣給片廠。
4)以和解協議為形式的禁令雖然被廢了,反托拉斯法並沒有被廢止。所以電影院如果被片廠欺負了,也不是完全求救無門,只是得用曠日廢時的官司想辦法得到一個新的勝訴判決。
問題在於幾家片廠在過去一年內紛紛把業務重心轉向你家客廳的新戰場,到底這時候併購電影院對誰還有好處?
Apple、Amazon或是Netflix這些非傳統片廠之外,Disney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的買主。雖然Disney是傳統片廠中串流生意最成功的一家,但擁有漫威電影、星戰電影等等科幻動作宇宙的Disney也是電影體驗如果能活下來的最大獲益者。已經連年從電影院領走一卡車又一卡車現鈔的Disney最有動機讓電影院活著(而且必須用最好的聲光設備活著)
磨刀霍霍向木蘭
 ̄ ̄ ̄ ̄ ̄ ̄ ̄
但在此同時,Disney也是過去一週電影院老闆們的共同敵人。
Disney執行長Bob Chapek在發佈上一季財報的線上會議中,正式宣佈9月4日上映的《Mulan 花木蘭》將跳過美國和多個歐洲市場的電影院,直接上架已經有超過一億用戶的串流平台Disney+,但訂戶須額外支付29.99美元的費用才能觀看。Chapek說他們會密切觀察消費者對於這種高單價的方案會如何反應,但他同時非常謹慎地強調這將只是個案,絕不代表迪士尼正在考慮任何縮短空窗期的激進方案(說的正是Universal你呢)。
娛樂產業媒體IndieWire說以29.99美元零售的《花木蘭》可能需要3000萬筆交易才有可能跟去年的《Aladdin 阿拉丁》一樣賺錢。所以Disney很可能是把很高比例的希望放在電影院可以正常營業的海外市場,比如中國。Deadline則訪問到好萊塢電影的投資人,他說Disney現在分文都賺不到,所以《花木蘭》上Disney+的意義就是能賺多少算多少。但他不認為這會是電影院體驗的末日,他認為還是會有很多人寧願在電影院觀看,票房仍然會是好萊塢電影重大收入來源。
投資銀行MKM Partners的分析師Eric Handler 說Disney是過去幾年電影發行空窗期的最強而有力的支持者,所以Disney出此下策絕對意義重大。而且他們甚至不想等《Tenet天能》的市場反應再做決定。雖然Disney執行長Bob Chapek堅稱《花木蘭》將只是個案,但如果成果很好,他認為Disney絕對會打造自己的PVOD商業模式。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場外觀察是,彭博新聞聽到Bob Chapek取代Bob Iger成為Disney執行長後,一直傳出權力不穩,而已經專任董事長的Iger實際上仍在第一線做決策的各種新聞層出不窮。但這次發佈重大訊息(上季財報)的線上會議場合,Iger意外地缺席,顯見Chapek真的已經是Disney貨真價實的執行長。
最後,則是此重大消息的最大受害者——電影院的反應:
1)NATO美國電影院經營者聯盟意外地保持低調,並未對Disney的動作做出正式回應。但Deadline提供了某家電影院老闆非常戲劇性的反應——「這些傢伙再也用不著放映業的任何合作夥伴了!幹嘛這麼笨還把利潤分給我們這些外人呢?只要10%用戶買了《花木蘭》,Disney就能坐收1.81億美元。如果50%用戶買了《花木蘭》,Disney能收到整整9.06億。重點是這些錢每一分都直接進了他們家口袋。」他接著預測這一步等於宣判電影院死刑,電影院最終淪為吃飯用餐的場所,而且那些少於20家的業者最後可能根本活不下去。
2)英國電影院老闆用嘲諷的口氣向Disney喊話:「想回到電影院的時候隨時通知我們一聲喔。到時候我應該會睡在銀行門口泡自己的尿漬裡頭(等你們回來)」。
3)德國最大的電影院業者HDF Kino發表聲明表示Disney拿VOD來實驗的做法形同玩火。他說電影院的上游供應商使用這種炒短線的戰術,不僅是在拿電影院的未來當賭注,也等於拿整個電影產業的獨立性和多元性當成賭注。
4)一家位於巴黎近郊的電影院,則因為老闆的激烈抗議動作一夜爆紅。該電影院老闆除了用球棒砸爛《花木蘭》的宣傳看板之外,也交代了他這麼做的動機:「我們非常感謝Warner決定在八月底發行《天能》。但這還不夠。這些片廠必須認知到他們一取消上映或是一投靠那些網路平台,我的來日就不多了。我把一生奉獻在放映電影之上,而且我還不想死。」
2020年最終變成了製片業、發行業和放映業各自的生死存亡之戰。而這種自求多福的關頭,「夥伴關係」這個詞彙顯然已值不了幾個錢......
亂世之中的優先待辦事項
 ̄ ̄ ̄ ̄ ̄ ̄ ̄ ̄ ̄ ̄ ̄
和NATO美國電影院經營者協會的沉默也許有類似的「體諒」情感,世界最大連鎖電影院品牌AMC對Disney+的動作給了異常溫和的評論:
AMC執行長Adam Aron說「就像AMC處在巨大壓力下,Disney也處在同樣的壓力下。壓力聚集到某個程度,Disney終究得將他們的電影產品拿出來變現」。對AMC和Disney這兩個好萊塢最大的疫情受災戶來說,活下去才是優先待辦事項。
會採取這種溫和立場而沒有跟著全世界其他電影院一起叫罵,是因為AMC自己為了求生存才在一週前做了電影業認為大逆不道的事:他們和Universal簽署協議主動放棄空窗期的慣例,讓Universal可以在上映17天後就把自己家的電影送上VOD平台租售。
針對同業過去幾天對此協議的批評,Aron說改變確實是困難的,他可以理解同業對於改變的焦慮不安。他強調Universal方案「我們通盤研究過,沙盤推演過,仔細考慮過,激烈辯論過」,並認為他們做出了正確的決定。他首度也鬆口說Universal確實在前述協議中同意將提早上架VOD的租金拆帳給他們,彌補電影院因此蒙受的損失。
AMC同時公佈上一季財報,總計虧損了5.6億美元,全季收入僅19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5.1億美元驟降98.7%。不過在救命資金的挹注下,AMC執行長Adam Aron說他們已經正式度過疫情中的財務危機。
同一時間,AMC母公司中國萬達集團的萬達電影也公佈上半年業績報告,上半年合計收入僅19.72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劇烈下滑73.93%,凈虧損高達15.67億,這是萬達電影上市以來首度出現半年度虧損。虧損的主因是旗下電影院無法開門營業,發行部門也無法發行包含《唐人街探案3》等重量級電影。
值得注意的上月底萬達電影才申請非公開募資,預計在三年內繼續投入31.45億人民幣新建162家新電影院。此外,兩個月萬達還首度開放電影院特許加盟。萬達原本就是中國市占率最高的電影院品牌,已經有656家合計5806塊銀幕。外界猜測萬達的企圖可能是趁中小型電影院因疫情而體質變弱之際,加速提高市占率,以便取得更大的權力統一排片並降低管理成本。但也有人認為鉅額虧損的萬達之所以和市場對賭,可能是有來自政府資金進場。
這世界上很可能沒有剩下多少人和萬達一樣,覺得在這瞬息萬變的產業動盪之中擴張電影院版圖是最優先的待辦事項
昨天另外一個重磅新聞給出了另外一個優先的待辦事項:
AT&T併購Warner之後的改組進行到下一個階段。從Hulu來的新任WarnerMedia執行長Jason Kilar再度搬走了幾顆前朝留下來的石頭,包含原本監管HBO等頻道的WarnerMedia Entertainment董事長Bob Greenblatt 和HBO Max首席內容長 Kevin Reilly兩位資深電視高層都將離職。Kilar將派自己在Hulu的左右手Andy Forssell監管整個AT&T集團最看重的HBO Max。此外還將成立一個新的部門,一口氣統整包含Warner Bros、HBO、HBO Max、TNT等多個部門的內容製作業務,而且該部門的最優先任務是確保這些新內容可以讓HBO Max能在全球市場更加成功。
所有節目優先供應HBO Max競爭需求之下,他口中的組織簡潔化、關鍵業務集中化、效率最佳化等等用語,其實都指向一個簡單明瞭的最優先待辦事項:串流萬歲萬萬歲(跪)!
|新聞出處|
‘Mulan’ Madness: With A Potential Disney+ Windfall, Will Studio Still Need Movie Theaters?(https://bit.ly/2DkJgRG)
Despite Moving ‘Mulan’ to Disney+, the Mouse Can’t Afford to Make VOD Its Future — Yet(https://bit.ly/31jbKmU)
Disney and ‘Mulan' Are All In on Streaming(https://bloom.bg/3aamrw5)
Disney Charts Streaming Future as Coronavirus Roils Legacy Businesses(https://bit.ly/33GHoOf)
萬達復業票房2.78億, 短期內虧損將進一步加劇(https://bit.ly/2PDosHG)
AMC娛樂第二財季虧損,疫情令影院關閉(https://on.wsj.com/3a74IWc)
AMC Theatres Boss: ‘We’ve Survived the Corona Crisis’(https://bit.ly/2DmIR1r)
German Cinema Org Weighs In On ‘Mulan’ Controversy: “[Disney Is] Playing With Fire”(https://bit.ly/2XARITK)
Theater Owner Goes Viral for Destroying ‘Mulan’ Poster Over Disney+ Release: ‘Very Devastating’(https://bit.ly/2ERRUYj)
Judge Agrees to End Paramount Consent Decrees(https://bit.ly/2EZptYt)
Theaters Have Many Problems, but the Consent Decrees Weren’t One(https://bit.ly/31x7GiX)
WarnerMedia undergoes major reorganization as HBO Max gets higher priority(https://bit.ly/30DNn46)
中國 人 線上 看 mouse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葉郎每日讀報 #一週大事版
───────────────────
「這些片廠必須認知到他們一取消上映或是
一投靠那些網路平台,我的來日就不多了」
——法國電影院老闆
───────────────────
電影院產業又經歷了像雲霄飛車一樣不平靜的一週。
不同於寧願分區上映也要死守電影院通路的《Tenet 天能》,《Mulan 花木蘭》女士果斷地拋棄了電影院,宣佈將在Disney+有提供服務的歐美市場以PVOD的方式提供訂戶線上購買觀看。在片廠和電影院的關係陷入冰點的同一週,美國法院也碰巧正式解除了箝制好萊塢71年的片廠兼營電影院禁令。
所以同樣焦頭爛額的電影院和片廠之間還有空間發生什麼愛的火花(或是憤怒的火花)嗎?
派拉蒙禁令的前世今生
 ̄ ̄ ̄ ̄ ̄ ̄ ̄ ̄ ̄ ̄
電影院和片廠之間的愛恨情仇起自102年前另外一場全球大流行的瘟疫: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造成了超過5千萬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
Paramount老闆Adolph Zukor是當時從西班牙流感中獲益最多的好萊塢電影人。
在愛迪生信託還在製作並放映5到10分鐘的短片的同時,Zukor是第一個主張觀眾想看更長、更完整的故事並大膽投資超過40分鐘故事長片的製片。長片市場證實大獲成功之後,他跟好幾個製片參與了另外一個實驗性的投資案,投了好萊塢最早專做「發行」的電影公司——Paramount Pictures。Zukor很快就發現這種「在開拍前提供資金給製片、在完成之後把片子帶去全國各城市放映、然後拆分65%票房給製片」的新行業/新商業模式將會改變整個產業,於是立刻買下該公司所有股份,跟自己的製片公司Famous Players-Lasky合併,成為今天我們認識的Paramount。
Paramount事業拼圖中的最後一塊,是Adolph Zukor在瘟疫降臨前一年才剛剛想到的邪惡點子:他想要併購電影院,將電影的三個部門製片、發行、放映通通合併成一家公司,藉以把電影院票口收到的每一分錢通通留在自己的口袋。
1918年底西班牙流感迎面撞來,成了Adolph Zukor的「天賜良機」。Papamount的律師提出了一個兇殘至極的作戰計畫:
Paramount會派人到全美各大城市假裝考察市場,然後故意放出消息說他們馬上要來這裡蓋一座裝潢更豪華、設備更新穎的電影院。正因流感疫情而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當地獨立電影院經營者立刻被這個謠言整得人仰馬翻,因為Paramount要來跟你正面競爭的話隨即傳到你的貸款銀行耳中,下場就是在最你需要周轉的困難時節,你的往來銀行反而決定對你落井下石、抽走銀根。
整個計畫最高明之處是Paramount甚至不用真的花錢去蓋新電影院,就逼得無數獨立電影院舉雙白旗投降。
兩年多後,包含併購以及新蓋的電影院在內Paramount已經坐擁全美303家首輪電影院,成為整個地球上實力最強大的電影托拉斯怪獸。
1948年美國最高法院終於在United States v. Paramount Pictures, Inc.的劃時代判決中,認定幾家好萊塢片廠同時經營發行和放映業務,涉嫌濫用市場力量進行不公平競爭,因而違反反托拉斯法。
稍後的和解協議中,主要當事人Paramount和 Warner Bros向司法部承諾拆分電影院經營權,永遠不再跨足放映業。其他家片廠並非本案當事人,也未在和解協議範圍中,但因相同法理可能也會用來對付他們,所以即使擁有零星幾家電影院產權,也從未敢像1930年代那樣大幅擴張。
這個拘束好萊塢長達71年的和解協議就被稱作派拉蒙禁令(Paramount Consent Decrees)。
美國總統Donald Trump上任之後,司法部就一改過去立場,積極推動廢止派拉蒙禁令。直到昨天法院終於認可司法部的見解,認為現今的市場環境已經無法想像片廠可以透過限定電影院放映什麼電影來造成不公平競爭,因為電影院的真正競爭者早已不是其他電影院,而是71年前根本不存在的電視、DVD、VOD、Netflix等等新玩意兒。因此法院基於公益同意廢止禁令。禁令失效後,可能發生的影響包括:
1)片廠終於可以買電影院。只要你有錢。而且電影院行情正因為疫情而不斷走低,也就是說你不一定要像Apple、Amazon或是Netflix那樣有錢,也很可能買得起。先前AMC面臨破產危機時各種收購談判的傳聞就已經滿天飛。
2)惡名昭彰的「Block Booking搭售」有可能死灰復燃。也就是說發行商將可以明目張膽地以A級片+B級片強迫一起放、不然都別放的方式和電影院談判。對於談判權力相對較小的獨立電影院來說,日子肯定會艱困許多。
3)電影院也可能主動找片廠結盟。此時此刻電影院業的體質都非常羸弱,所以他們不一定會坐等片廠來收購,可能也會主動上門求售。甚至直接被業主放棄的廢棄電影院,也可能被房東打包賣給片廠。
4)以和解協議為形式的禁令雖然被廢了,反托拉斯法並沒有被廢止。所以電影院如果被片廠欺負了,也不是完全求救無門,只是得用曠日廢時的官司想辦法得到一個新的勝訴判決。
問題在於幾家片廠在過去一年內紛紛把業務重心轉向你家客廳的新戰場,到底這時候併購電影院對誰還有好處?
Apple、Amazon或是Netflix這些非傳統片廠之外,Disney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的買主。雖然Disney是傳統片廠中串流生意最成功的一家,但擁有漫威電影、星戰電影等等科幻動作宇宙的Disney也是電影體驗如果能活下來的最大獲益者。已經連年從電影院領走一卡車又一卡車現鈔的Disney最有動機讓電影院活著(而且必須用最好的聲光設備活著)
磨刀霍霍向木蘭
 ̄ ̄ ̄ ̄ ̄ ̄ ̄
但在此同時,Disney也是過去一週電影院老闆們的共同敵人。
Disney執行長Bob Chapek在發佈上一季財報的線上會議中,正式宣佈9月4日上映的《Mulan 花木蘭》將跳過美國和多個歐洲市場的電影院,直接上架已經有超過一億用戶的串流平台Disney+,但訂戶須額外支付29.99美元的費用才能觀看。Chapek說他們會密切觀察消費者對於這種高單價的方案會如何反應,但他同時非常謹慎地強調這將只是個案,絕不代表迪士尼正在考慮任何縮短空窗期的激進方案(說的正是Universal你呢)。
娛樂產業媒體IndieWire說以29.99美元零售的《花木蘭》可能需要3000萬筆交易才有可能跟去年的《Aladdin 阿拉丁》一樣賺錢。所以Disney很可能是把很高比例的希望放在電影院可以正常營業的海外市場,比如中國。Deadline則訪問到好萊塢電影的投資人,他說Disney現在分文都賺不到,所以《花木蘭》上Disney+的意義就是能賺多少算多少。但他不認為這會是電影院體驗的末日,他認為還是會有很多人寧願在電影院觀看,票房仍然會是好萊塢電影重大收入來源。
投資銀行MKM Partners的分析師Eric Handler 說Disney是過去幾年電影發行空窗期的最強而有力的支持者,所以Disney出此下策絕對意義重大。而且他們甚至不想等《Tenet天能》的市場反應再做決定。雖然Disney執行長Bob Chapek堅稱《花木蘭》將只是個案,但如果成果很好,他認為Disney絕對會打造自己的PVOD商業模式。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場外觀察是,彭博新聞聽到Bob Chapek取代Bob Iger成為Disney執行長後,一直傳出權力不穩,而已經專任董事長的Iger實際上仍在第一線做決策的各種新聞層出不窮。但這次發佈重大訊息(上季財報)的線上會議場合,Iger意外地缺席,顯見Chapek真的已經是Disney貨真價實的執行長。
最後,則是此重大消息的最大受害者——電影院的反應:
1)NATO美國電影院經營者聯盟意外地保持低調,並未對Disney的動作做出正式回應。但Deadline提供了某家電影院老闆非常戲劇性的反應——「這些傢伙再也用不著放映業的任何合作夥伴了!幹嘛這麼笨還把利潤分給我們這些外人呢?只要10%用戶買了《花木蘭》,Disney就能坐收1.81億美元。如果50%用戶買了《花木蘭》,Disney能收到整整9.06億。重點是這些錢每一分都直接進了他們家口袋。」他接著預測這一步等於宣判電影院死刑,電影院最終淪為吃飯用餐的場所,而且那些少於20家的業者最後可能根本活不下去。
2)英國電影院老闆用嘲諷的口氣向Disney喊話:「想回到電影院的時候隨時通知我們一聲喔。到時候我應該會睡在銀行門口泡自己的尿漬裡頭(等你們回來)」。
3)德國最大的電影院業者HDF Kino發表聲明表示Disney拿VOD來實驗的做法形同玩火。他說電影院的上游供應商使用這種炒短線的戰術,不僅是在拿電影院的未來當賭注,也等於拿整個電影產業的獨立性和多元性當成賭注。
4)一家位於巴黎近郊的電影院,則因為老闆的激烈抗議動作一夜爆紅。該電影院老闆除了用球棒砸爛《花木蘭》的宣傳看板之外,也交代了他這麼做的動機:「我們非常感謝Warner決定在八月底發行《天能》。但這還不夠。這些片廠必須認知到他們一取消上映或是一投靠那些網路平台,我的來日就不多了。我把一生奉獻在放映電影之上,而且我還不想死。」
2020年最終變成了製片業、發行業和放映業各自的生死存亡之戰。而這種自求多福的關頭,「夥伴關係」這個詞彙顯然已值不了幾個錢......
亂世之中的優先待辦事項
 ̄ ̄ ̄ ̄ ̄ ̄ ̄ ̄ ̄ ̄ ̄
和NATO美國電影院經營者協會的沉默也許有類似的「體諒」情感,世界最大連鎖電影院品牌AMC對Disney+的動作給了異常溫和的評論:
AMC執行長Adam Aron說「就像AMC處在巨大壓力下,Disney也處在同樣的壓力下。壓力聚集到某個程度,Disney終究得將他們的電影產品拿出來變現」。對AMC和Disney這兩個好萊塢最大的疫情受災戶來說,活下去才是優先待辦事項。
會採取這種溫和立場而沒有跟著全世界其他電影院一起叫罵,是因為AMC自己為了求生存才在一週前做了電影業認為大逆不道的事:他們和Universal簽署協議主動放棄空窗期的慣例,讓Universal可以在上映17天後就把自己家的電影送上VOD平台租售。
針對同業過去幾天對此協議的批評,Aron說改變確實是困難的,他可以理解同業對於改變的焦慮不安。他強調Universal方案「我們通盤研究過,沙盤推演過,仔細考慮過,激烈辯論過」,並認為他們做出了正確的決定。他首度也鬆口說Universal確實在前述協議中同意將提早上架VOD的租金拆帳給他們,彌補電影院因此蒙受的損失。
AMC同時公佈上一季財報,總計虧損了5.6億美元,全季收入僅1900萬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5.1億美元驟降98.7%。不過在救命資金的挹注下,AMC執行長Adam Aron說他們已經正式度過疫情中的財務危機。
同一時間,AMC母公司中國萬達集團的萬達電影也公佈上半年業績報告,上半年合計收入僅19.72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劇烈下滑73.93%,凈虧損高達15.67億,這是萬達電影上市以來首度出現半年度虧損。虧損的主因是旗下電影院無法開門營業,發行部門也無法發行包含《唐人街探案3》等重量級電影。
值得注意的上月底萬達電影才申請非公開募資,預計在三年內繼續投入31.45億人民幣新建162家新電影院。此外,兩個月萬達還首度開放電影院特許加盟。萬達原本就是中國市占率最高的電影院品牌,已經有656家合計5806塊銀幕。外界猜測萬達的企圖可能是趁中小型電影院因疫情而體質變弱之際,加速提高市占率,以便取得更大的權力統一排片並降低管理成本。但也有人認為鉅額虧損的萬達之所以和市場對賭,可能是有來自政府資金進場。
這世界上很可能沒有剩下多少人和萬達一樣,覺得在這瞬息萬變的產業動盪之中擴張電影院版圖是最優先的待辦事項
昨天另外一個重磅新聞給出了另外一個優先的待辦事項:
AT&T併購Warner之後的改組進行到下一個階段。從Hulu來的新任WarnerMedia執行長Jason Kilar再度搬走了幾顆前朝留下來的石頭,包含原本監管HBO等頻道的WarnerMedia Entertainment董事長Bob Greenblatt 和HBO Max首席內容長 Kevin Reilly兩位資深電視高層都將離職。Kilar將派自己在Hulu的左右手Andy Forssell監管整個AT&T集團最看重的HBO Max。此外還將成立一個新的部門,一口氣統整包含Warner Bros、HBO、HBO Max、TNT等多個部門的內容製作業務,而且該部門的最優先任務是確保這些新內容可以讓HBO Max能在全球市場更加成功。
所有節目優先供應HBO Max競爭需求之下,他口中的組織簡潔化、關鍵業務集中化、效率最佳化等等用語,其實都指向一個簡單明瞭的最優先待辦事項:串流萬歲萬萬歲(跪)!
|新聞出處|
‘Mulan’ Madness: With A Potential Disney+ Windfall, Will Studio Still Need Movie Theaters?(https://bit.ly/2DkJgRG)
Despite Moving ‘Mulan’ to Disney+, the Mouse Can’t Afford to Make VOD Its Future — Yet(https://bit.ly/31jbKmU)
Disney and ‘Mulan' Are All In on Streaming(https://bloom.bg/3aamrw5)
Disney Charts Streaming Future as Coronavirus Roils Legacy Businesses(https://bit.ly/33GHoOf)
萬達復業票房2.78億, 短期內虧損將進一步加劇(https://bit.ly/2PDosHG)
AMC娛樂第二財季虧損,疫情令影院關閉(https://on.wsj.com/3a74IWc)
AMC Theatres Boss: ‘We’ve Survived the Corona Crisis’(https://bit.ly/2DmIR1r)
German Cinema Org Weighs In On ‘Mulan’ Controversy: “[Disney Is] Playing With Fire”(https://bit.ly/2XARITK)
Theater Owner Goes Viral for Destroying ‘Mulan’ Poster Over Disney+ Release: ‘Very Devastating’(https://bit.ly/2ERRUYj)
Judge Agrees to End Paramount Consent Decrees(https://bit.ly/2EZptYt)
Theaters Have Many Problems, but the Consent Decrees Weren’t One(https://bit.ly/31x7GiX)
WarnerMedia undergoes major reorganization as HBO Max gets higher priority(https://bit.ly/30DNn46)
中國 人 線上 看 mouse 在 多益達人 林立英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何在兩個月內買到小米手機
How to Buy a Xiaomi in Two Short Months】
Beijing, Sept. 4th (by Carlos Tejada) -- China’s Xiaomi rose to the top ranks of global smartphone makers in only five years by selling high-spec phones at lowball prices. The phones have been snapped up by Chinese consumers looking for an affordable, homegrown alternative to pricier gadgets made by Apple and Samsung Electronics. Its success has made it China’s most valuable startup and second only to Uber in terms of global valuations.
中國的小米公司僅用了不到五年的時間,藉由以低價銷售高規格手機商品,在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中躍昇至名列前茅的位置。與美國蘋果和南韓三星生產且較為昂貴的智慧型裝置相比,小米公司給中國消費者提供的是可負擔得起的國產化和實惠替代選擇,其產品也屢屢被中國消費者一掃而空。小米公司的成功使它一舉成為中國最具市場價值的新創企業,即使在全球範圍來算,其市值也僅次於 Uber。
So goes the story behind Xiaomi’s rise. Still, there’s one aspect of its business that can be hard to convey to the outside world: Its phones can be very, very, very difficult to buy.
以上便是小米崛起的故事,然而這其中尚有一個難與外界陳述的事實是:小米手機是非常,非常,非常難以購買的。
Xiaomi sells its phones only in China, India and a few other Asian markets. But that’s just the start of the difficulties. In China the company sells its newest phones online in limited batches through what are called flash sales. Xiaomi and analysts say that helps the company cope with demand for new products as it ramps up production.
目前小米公司僅在中國、印度及一些亞洲國家銷售智慧手機,不過這其實只是造成購買困難的第一個因素。小米公司在中國是透過所謂線上分批搶購的方式來銷售其最新機型。小米公司和分析家認為這種銷售方式有助於公司更好地控管新產品產量只能逐步上升可能造成的供不應求狀況。
On a practical level, it means those who aren’t quick enough with a computer mouse may have a long time to wait before they get one.
實際一點來說,這就表示那些使用電腦滑鼠不夠敏捷的人可能就得在買到一台小米手機之前要等上好長一段時間了。
I chose to buy a Xiaomi phone after the company lent me its newest phablet, the Note Pro, to use for a few weeks. I liked the large screen, decent camera and its take on Google’s Android phone-operating software, which in my opinion is still inferior to Apple’s mobile software but is closing the gap. Mostly, I liked the price – the Note Pro costs about half the price of Apple’s base-model iPhone 6 Plus, which is the same size but comes with only a quarter of the memory.
在小米公司把最新型的 Note Pro 智慧型大螢幕手機借給我使用了幾個星期之後,我決定自行購買一台小米手機。我非常喜歡它的大螢幕以及拍照效果不錯的鏡頭。小米手機使用的是 Google 公司的 Android 手機作業系統,雖然 Android 系統跟蘋果公司的 iOS 系統還存在一定差距,但這個差距正逐漸縮小中。我最在意的還是價格:小米 Note Pro 的售價僅為蘋果公司 iPhone 6 Plus 基本款(16 GB)的一半,且這兩台手機的尺寸一樣,而 Note Pro 的記憶體容量足足為 iPhone 6 Plus 的 4 倍 (64 GB)。
Another reason I liked it: In China-nerd circles, the phone is a conversation starter. People who follow China or technology but who aren’t on the mainland rarely see one. In that crowd everybody has an opinion of Xiaomi, ranging from respect for a scrappy startup to contempt for a cheap copycat. “Oh, you have a Xiaomi?” they ask, with some mix of curiosity and amusement.
我喜歡小米手機的另一個理由是,在愛好中國事物的群體之中,小米手機總是一個很不錯的開場白,因為關注中國或者科技產品但身不在中國的人很少能看見小米手機。那個群體的人對於小米都有各自的看法,有的人對這個草莽的新創公司表達尊重,也有人輕蔑地認為小米手機僅僅是廉價的山寨產品。他們會帶著愉悅和好奇問說:「哦?你的是小米手機?」
I chose to buy my phone like most Chinese people buy theirs: through an online flash sale. I skipped online brokers and secondhand dealers over concerns about malware and fakes. I also declined an offer from Xiaomi for a pass that would let me jump to the front of the line, an inducement it offers to its biggest Mi fans.
我選擇採用大多數在中國的消費者們所使用的方式來購買小米手機:線上搶購。出於對惡意軟體和假貨問題的擔憂,我略過了從網路賣家和二手交易者那邊購買的方案。我還放棄了小米公司提供的「插隊」優待,這對於廣大的「米粉」族來說可是項福利啊。
I went in with a co-worker, Olivia, who wanted to buy a budget-level phone for her father.
我和我的同事 Olivia 一起進行搶購,而她想幫她爸爸購買一台經濟實惠的手機。
Day 1第 1 天
Xiaomi holds its flash sales on Tuesdays at noon sharp. To buy one, a customer needs access to a Chinese debit or credit card or an account with an online payment system like Alibaba Group’s Alipay affiliate. With all those in check, I perched over my computer with my mouse at the ready.
小米在週二中午整點展開了一次搶購活動,想要參與的消費者必須擁有中國記帳卡、信用卡或者像隸屬阿里巴巴公司的支付寶那樣的線上付款系統。一切就緒以後,我手握滑鼠靜候在電腦旁邊嚴陣以待。
As it turns out, there’s another helpful prerequisite: An ability to read fine print in Chinese. My noontime click generated a message congratulating me for registering to try to buy a Xiaomi phone. The fine print on the website said people trying to buy a phone must first register on the site. My first true opportunity, it told me, would be next Tuesday.
有一個先決條件更能使我們成功搶購到手機:你需要具備讀懂中國文字的能力。我算好正午時間點下按鈕之後出現一個視窗,是一條恭喜資訊:小米網站祝賀我註冊成功,並可以開始嘗試搶購小米手機。網站上的中文有提示希望搶購小米手機的用戶必須先在網站進行註冊,我成功註冊以後的第一次嘗試機會變成了下週二。
Day 8第 8 天
Primed and registered, I set off with my mouse promptly at noon as if a starter’s pistol had gone off next to my ear. Two pages of options popped up on my browser. I read the Chinese as quickly as I could and clicked away.
確認註冊成功,且一切就緒以後,我又一次算準正午時分點下了滑鼠,那時的聲音就像是起跑槍的聲音從我耳邊呼嘯而過。隨後瀏覽器上出現了兩個頁面,我盡可能快速地閱讀了上面的中文資訊並隨後點了關閉。
Xiaomi’s mascot – a white rabbit named Mitu wearing a green Chinese army hat – popped up on my screen. It appeared to be running in place. The text explained that too many people were trying to buy phones too. “I’m lined up and currently moving forward with everything I’ve got,” it said.
小米的吉祥物,一隻戴著綠色中國軍帽,名為「米兔」的兔子出現在我的螢幕之上,一切看似順利。但上面的文字卻顯示目前搶購小米手機的人數已經太多,而且頁面一直顯示「正在排隊中」。
It ran with everything it had for the next 20 minutes. I wondered how long it would take for me to find out whether I had won my phone.
結果20 分鐘過去了,頁面所顯示的內容還是一樣,我當時就很好奇還需要等多久我才會知道是否搶到了手機。
A colleague, Yang Jie, walked by and sighed. “You didn’t get it, Carlos,” she said. Sure enough, the image soon changed to a Mitu gushing tears. “Sorry, we’re already sold out,” it said.
這時我一位同事Yang Jie經過並嘆了一口氣。她說:「Carlos,你沒有搶到。」果不其然,頁面隨後便出現了一隻淚水狂噴的米兔。上面寫著:「非常抱歉,我們已經售罄。」
I looked to Olivia, who shook her head. Sold out too.
我望向 Olivia 那兒,她搖了搖頭,顯然她也沒有搶到。
Day 15第 15 天
I noticed this time that Xiaomi offers potential buyers the option of ordering the Xiaomi phone for guaranteed delivery in a month. I snorted. Waiting, I decided, is for chumps. I’m not a chump. I’m a champ. Surely I can click as fast as anybody.
這次我注意到小米為潛在購買者提供了預約購買的服務,並保證在一個月內進行配送。我對此冷哼一聲。我主意已決,這種等待方案是準備給傻瓜的,但我並不是一個傻瓜,我是一個贏家,我肯定可以比別人更快點下滑鼠。
Apparently not. This time the crying Mitu quickly replaced the running Mitu. Sold out. On to next week.
結果根本事與願違,這次哭泣的米兔很快便取代跑步的米兔出現在了螢幕之上。再次售罄,只好再等到下個星期了。
But not with Olivia. Twice was enough, and she dropped out. “It’s too hard,” she said.
不過這次 Olivia 並沒有參與,因為她覺得兩次嘗試就夠了所以罷手。她說:「這太難了」。
Day 22第 22 天
I was on the phone with a colleague in Hong Kong when the trumpets from theme music of China’s national noon television broadcast blared across the newsroom. Noon! I scrambled to my open browser. Those precious seconds may have cost me. The crying Mitu mocked my inattention. Vigilance is the price of flash sales.
當時我在跟一位在香港的同事講電話,隨後我聽到了中國午間新聞的主題音樂。又到正午了!我習慣性反射地衝到開啟的瀏覽器前面,每一秒鐘都太寶貴了。哭泣的米兔再一次無情地嘲笑著我不夠投入的搶購行為。在進行秒殺搶購的時候警惕性實在是太重要了。
Day 29第 29 天
Xiaomi says it sells phones in limited batches strictly for production reasons, not to stoke demand through what’s known as scarcity marketing. “We have to monitor the demand for our smartphones, and produce our inventory accordingly, which requires us to use the flash sale model,” a spokeswoman said.
小米公司稱其之所以採用限量搶購的方式主要是由於產能問題,而並非像所傳的那樣利用所謂的「饑餓行銷」來刺激需求。「我們必須對自己智慧手機的銷量進行監控,並據此對庫存及產能進行調整,因此我們只能選擇限量搶購的模式。」小米公司的一位女發言人這麼說。
Whatever the reason, it resulted in a crying Mitu on my screen.
不管理由是什麼,最終我的螢幕上還是再度出現了一隻哭泣的米兔。
Day 36第 36 天
Hello again, you crying little lapin tease. Had I chosen to be a chump, instead of a champ, I’d have my Xiaomi by now.
再次見到了米兔的哭臉嘲諷。如果當初能自認蠢蛋,不要選擇當贏家的話,現在我應該已經把小米手機拿到手了。
Still, I wasn’t frustrated. More curious. Was it possible, in fact, to buy a Xiaomi phone?
但我並沒有感到沮喪,只是更加好奇用搶購這種方式的消費者究竟能否買到小米手機?
Day 42第 42 天
Noon on Tuesday in China came at 9 p.m. Monday at the airport in Phoenix, where I was schlepping two children from one set of grandparents to another. I thought about telling my wife I wanted to put down our luggage and pause our U.S. vacation while I try to buy a phone in China from a company that uses a militant rabbit as a mascot. I thought about the divorce proceedings. I kept silent.
中國週二的正午是美國鳳凰城(Phoenix)週一早上 9 點,當時我在鳳凰城的機場內,手上抱著兩個孩子,我剛把他們從祖父母處接回,現在正前往外祖父母的住處。當時我想要告訴太太我想放下行李並暫停我們的度假,因為我正嘗試從一家以軍裝兔子作為吉祥物的公司處搶購一台手機。只是在我想到了離婚的訴訟程序之後,我選擇了保持沉默。
Day 49第 49 天
I just plain forgot.
我壓根兒忘記了有搶購這件事情。
Day 55第 55 天
I logged into Xiaomi’s Chinese site the day before the Tuesday auction to register for the big showto be greeted with a message that the Note Pro was available for immediate sale. The Xiaomi spokeswoman later said that “we move from flash sales to open sales after we determine the exact alignment of demand and supply accordingly.” My Xiaomi would be waiting at my desk in Beijing when I returned.
我在週二的搶購開始之前就先登入小米的中文網頁,結果登入後我看到一則訊息說小米 Note Pro 已經可以即時購買。隨後小米公司的女發言人表示:「在確認了供應量能夠滿足需求量以後,我們決定將銷售方式從限量搶購調整為公開銷售。」在我回到北京的時候我的小米手機就已經躺在我桌子上等著我了。
TZ Wong, an analyst with research firm Canalys, says Xiaomi will need to broaden its distribution channels, “especially if it wants to achieve its ambitious 80 million to 100 million smartphone target for this year.” The Xiaomi spokeswoman said it doesn’t pursue market-share targets.
市場調查及研究機構Canalys 的分析師 TZ Wong 表示小米公司必須拓展其分配銷售的管道,「特別是如果他們想在今年達成 8 千萬至 1 億的銷售目標後。」但小米的女發言人稱公司並不以追求市場佔有率為目標。
My phone works fine so far. Does it work two-months’-wait fine? That’s between me and the Mitu.
目前我的手機運作的狀況一切良好,不過這支手機真的值得這兩個月的苦苦等候嗎?這個問題就留給我和米兔吧。
#高雄人 #學習英文 請找 多益達人 林立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