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詹素娟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時間|11/12(四)17:00~18:00
主題|108課綱中的台灣史 誰是平埔族?
還記得以前求學時期時,常常會困惑於我們為什麼要背中國的鐵路、河川、各個省份的特產等等,到底背那些要幹嘛?難道不是應該要學習台灣這片土地的歷史才對嗎?所幸,108課綱的實施,在歷史領域強調打破過去通史的傳統,以多元視野、主題式的學習,建立學生的歷史素養,以及屬於自己的觀點。也是今天介紹的《課綱中的臺灣史》最核心的價值。
而在台灣史特別研究平埔族的則是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詹素娟老師,究竟消失的平埔族到哪裡去了?平埔族正名運動又發展到甚麼階段了?
對於我們自己台灣的歷史,詹素娟老師更表示:「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更多精彩內容,請收聽與收看傍晚五點的【寶島全世界】!!
Apple iTunes - https://reurl.cc/7od1vN
Spotify - https://reurl.cc/14b5LW
其他 Podcast 播放軟體 - 可以直接搜尋【寶島全世界】
《課綱中的臺灣史:跟著專家學者探索歷史新視野》
購書請往此→https://reurl.cc/x0AALL
----------------------
全台收聽頻率:
北部地區|FM98.5 寶島新聲
桃竹地區|FM97.9 新竹之音
中部地區|FM99.1 大千電台
雲嘉地區|FM91.3 嘉義之音
台南地區|FM99.7 都會聲音
花蓮地區|FM90.5 希望之聲
中國 通史 18 在 鄭弘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來賓|詹素娟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時間|11/12(四)17:00~18:00
主題|108課綱中的台灣史 誰是平埔族?
還記得以前求學時期時,常常會困惑於我們為什麼要背中國的鐵路、河川、各個省份的特產等等,到底背那些要幹嘛?難道不是應該要學習台灣這片土地的歷史才對嗎?所幸,108課綱的實施,在歷史領域強調打破過去通史的傳統,以多元視野、主題式的學習,建立學生的歷史素養,以及屬於自己的觀點。也是今天介紹的《課綱中的臺灣史》最核心的價值。
而在台灣史特別研究平埔族的則是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詹素娟老師,究竟消失的平埔族到哪裡去了?平埔族正名運動又發展到甚麼階段了?
對於我們自己台灣的歷史,詹素娟老師更表示:「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更多精彩內容,請收聽與收看傍晚五點的【寶島全世界】!!
Apple iTunes - https://reurl.cc/7od1vN
Spotify - https://reurl.cc/14b5LW
其他 Podcast 播放軟體 - 可以直接搜尋【寶島全世界】
《課綱中的臺灣史:跟著專家學者探索歷史新視野》
購書請往此→https://reurl.cc/x0AALL
----------------------
全台收聽頻率:
北部地區|FM98.5 寶島新聲
桃竹地區|FM97.9 新竹之音
中部地區|FM99.1 大千電台
雲嘉地區|FM91.3 嘉義之音
台南地區|FM99.7 都會聲音
花蓮地區|FM90.5 希望之聲
中國 通史 18 在 音樂政治上班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歷史不該是「背多分」,而是和過去對話,進而認識自己的過程
因應新課綱上路的變革,有些出版社在新編撰的教科書中,刪減了中國史的部分內容。然而這樣的變動卻引起了部分人士批評,說這樣是在「去中化」、「搞台獨」,甚至還有人提到「難道要讓孩子玩手遊、看漫畫來認識歷史嗎」。
這些曲解的說法,令我非常困惑。
其實,108 課綱中講得非常清楚,在未來歷史課綱的編排中,主題「略古詳今」,空間由近而遠,著重在整體長時段通史的架構,而非過去年代分期的斷代史。教育部潘文忠部長也一再強調,在國際互動的趨勢下,新課綱強調分域間的關連性,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加強對問題的理解和探索能力。
簡單來說,在歷史教育中,我們不是要培養學生成為專業的歷史學者,而是透過素養導向的學習,讓我們認識自身存在的世界如何形成,我們所處的位置和角色又是什麼。
歷史最核心的問題,其實是在問「我們是誰」?
比起鉅細靡遺的朝代更迭,文化、制度和社會演變,才深深影響我們至今。老實說,過去的歷史教育,就是因為充斥著需要背誦和記憶的內容,甚至被諷刺為「背多分」,導致許多學生失去學習意願,甚至連家長都說,歷史是沒有用的學科。
在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們的課本花了很大篇幅介紹這些瑣碎的中國古代史,卻遺漏了許多我們這塊土地的歷史。直到大學甚至是出社會後,透過偶然的接觸,我才有機會回頭認識湯德章、陳文成、和這塊土地錯綜複雜的過往。
認識歷史是我們和過去對話的過程,理解脈絡和環環相扣的社會變遷,遠比線性的政權發展更重要。
比起擔心學生不知道五代十國是哪五代、哪十國,我們更應該告訴他們,台灣作為一個移民社會,是怎麼從過去的族群衝突,建立對這片土地的連結,走向未來的共融共好。
歷史不該是「背多分」,而是和過去對話,進而認識自己的過程
因應新課綱上路的變革,有些出版社在新編撰的教科書中,刪減了中國史的部分內容。然而這樣的變動卻引起了部分人士批評,說這樣是在「去中化」、「搞台獨」,甚至還有人提到「難道要讓孩子玩手遊、看漫畫來認識歷史嗎」。
這些曲解的說法,令我非常困惑。
其實,108 課綱中講得非常清楚,在未來歷史課綱的編排中,主題「略古詳今」,空間由近而遠,著重在整體長時段通史的架構,而非過去年代分期的斷代史。教育部潘文忠部長也一再強調,在國際互動的趨勢下,新課綱強調分域間的關連性,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加強對問題的理解和探索能力。
簡單來說,在歷史教育中,我們不是要培養學生成為專業的歷史學者,而是透過素養導向的學習,讓我們認識自身存在的世界如何形成,我們所處的位置和角色又是什麼。
歷史最核心的問題,其實是在問「我們是誰」?
比起鉅細靡遺的朝代更迭,文化、制度和社會演變,才深深影響我們至今。老實說,過去的歷史教育,就是因為充斥著需要背誦和記憶的內容,甚至被諷刺為「背多分」,導致許多學生失去學習意願,甚至連家長都說,歷史是沒有用的學科。
在我還是學生的時候,我們的課本花了很大篇幅介紹這些瑣碎的中國古代史,卻遺漏了許多我們這塊土地的歷史。直到大學甚至是出社會後,透過偶然的接觸,我才有機會回頭認識湯德章、陳文成、和這塊土地錯綜複雜的過往。
認識歷史是我們和過去對話的過程,理解脈絡和環環相扣的社會變遷,遠比線性的政權發展更重要。
比起擔心學生不知道五代十國是哪五代、哪十國,我們更應該告訴他們,台灣作為一個移民社會,是怎麼從過去的族群衝突,建立對這片土地的連結,走向未來的共融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