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暑修課程6/17開放報名】
暑修報名申請全面線上化!請登入「暑修報名系統」逕行選課並列印報名表
一、暑期開班之上課期間:
◆ 第一期:109年7月06日(一)至8月07日(五),計五週
◆ 第二期:109年8月10日(一)至9月11日(五),計五週
二、擬開設之課程科目(含日間部及進修部):
(一)【日間部】擬開課之科目第一期共計23門、第二期共計7門,開課科目詳參附件1「108暑期擬開班課程明細表_日間部」。
(二)【進修部】擬開課之科目第一期共計5門、第二期共計2門,開課科目詳參附件2「108暑期擬開班課程明細表_進修部」。
(三)本校通識教育中心承認暑期通識跨校選修課程之科目如下:
1.承認「全國夏季學院」之課程共計8門,詳如「全國夏季學院臺北大學認抵通識學分清單」(附件3)。
2.承認「暑期線上學院Summer Online School」之課程共計6門,詳如「Summer Online School臺北大學認抵表」(附件4)。
三、本校學生報名暑修資格:
自106學年度暑期起,放寬本校學生暑修課程資格,以前(105學年度前)僅開放符合「重、補修」暑修資格之學生申請, 現已放寬暑修對象為:
1.全校在學學生 (惟學分數採認與否,由各所自行認定)
2.準大學生(已獲大專院校錄取證明之高中生)
※惟本校學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請暑修:
. 所修科目期末考試請假尚未補考。
. 在休學期間(係指暑修課程開授之對應學期休學者)。
四、報名資訊:
(一)報名時間及地點:
◆ 報名第一期:109年6/17 (三)~6/30 (二) ,假日不受理。
[報名日間部課程]上午9時至下午4時、[報名進修部課程]下午2時至晚上9時。
◆ 報名第二期:109年7/22 (三)~8/04 (二),假日不受理。
[報名日間部&進修部課程]上午9時至下午4時。
◆ 請依課程所屬開課學制,分別洽[日間部教務處課務組]或[進修部進修教務組]報名。
.日間部課程(流水碼U):至三峽校區行政大樓3樓報名(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 151號)
.進修部課程(流水碼N):至臺北校區教學大樓1樓報名(臺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三段67號)
另有關報名進修部課程的詳細資訊,敬請參閱「進修部公告」
(二) 報名流程:
1.凡欲報名之學生, 上網登入「暑修報名系統」,於上述期間內,點選欲報名之課程列印報名表單,並依表內流程逕向本校教務處課務組辦理,經本組審核後,至本校出納組繳費,並於報名期間前繳回報名表予本組(檢附繳費證明),方完成報名(限額課程將依報名完成之順序錄取)。
2.本校學士班或進修學士班學生,得相互選課,不受本校「學士班及進修學士班學生互選課程辦法」之第二條、第三條限制;惟學生於互選科目時,須有原學士班或進修學士班所屬學生選修方得開設。
3.本校學生擬申請參加外校暑期班者,須在本校未開班或未開成班時,始可填表提出申請,經各學系(所、中心)主管核准後送教務處複核,符合規定者可赴外校修習暑期課程。
4.他校學生欲參加本校暑期班者,須登入「暑修報名系統」點選課程後列印報名表單,並經就讀學校學系暨教務處同意簽章後,始得辦理報名;惟他校學生僅得報名參加本校學生申請開課之科目,不得要求另行開課。暑期課程無本校日間部學生修習者,亦不開設。學生選修暑修課程,應經所屬學校暨學系認可,如事後不予承認,本校概不負責。
(三) 報名費用:學士班學生每一學分980元;碩士班學生一學分1490元;惟跨學制修課者(如碩下修學、學上修碩),從高學分費收費。
1.學生選課經確認繳費報名完成後,除課程停開外,不得因個人因素辦理退選、退費、換課,請同學選課前務必確認上課時間是否可全程配合,或是否有選課衝堂情形。
2.未能開班之科目,於開班授課一週後,先洽課務組確定是否開課後,憑繳費收據至出納組辦理退費。
五、其他補充說明:
1.本校學生參加暑修後之成績考查,悉依本校學則暨暑期開班授課辦法規定辦理:及格與不及格成績均登記於其歷年成績表。學分不與學期所修學分合併累計,各科分數亦不與學期成績合併平均,惟學分及成績應併入畢業成績計算。
2.本校參加暑期之學生,每期至多修讀9學分。凡全年性之科目,其未經修習上半部或修習上半部不及格成績未滿40分者,不得修習下半部之課程;其他未盡事宜,依本校學則暨選課辦法處理。
※查詢課程最新資訊:【課程查詢系統】(可查詢上課教室)※
※報名暑修課程:【暑修報名系統】(登入系統選課列印報名表單)※
相關連結及附件下載請參閱:https://reurl.cc/z84x1V
中山大學歷年成績 在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及電子研究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台灣艾司摩爾「ASML菁英獎學金」申請須知
申請表單請見交大電子官網
https://eenctu.nctu.edu.tw/tw/news/p1.php?num=332
一、 宗旨:
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以及培育優秀學生投入半導體相關產業,台灣艾司摩爾設置「ASML菁英獎學金」,提供獎助學金、實習機會及相關專業培訓課程,鼓勵大學部學生攻讀理工及商管相關科系碩士班,以在未來發揮專業推進產業發展,為台灣社會貢獻一份心力。
二、 獎學金內容:
1. 名額:8名
2. 獎學金金額及福利:
i. 每年台幣150,000,分兩次發放,共計兩年
ii. EF英語線上課程
iii. ASML暑期實習機會
iv. ASML 導生培訓 (每季聚會一次)
3. 申請資格:
i. 108年學年度入學之研究所新生
ii. 就讀台灣大學、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成功大學、中央大學、中山大學、高雄大學、逢甲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台北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高雄科技大學碩士班
iii. 就讀機械/電機/電子/航太/光電/材料/物理/電物/人資/勞工/企管(或商管、科管相關)/會計/財務管理/工業工程碩士班科系
iv. 大學總成績須符合以下至少一項條件:
• GPA 3.7 / 4.0
• GPA 4.0 / 4.3
• 學業成績85分以上
• 系排名前15%
三、 申請作業
1. 電子郵件及電子資料:
i. 請將所有申請資料轉為PDF檔,連同自我介紹影音連結寄至 [email protected]
ii. 申請期限:2019年09月20日起至 2019年10月31日止。
2. 檢附文件(電子資料):
i. ASML 菁英獎學金申請表 / 學生證及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ii. 在學證明
iii. 中文履歷
iv. 英文履歷
v. 大學歷年成績單 (含GPA及排名)
vi. 2分鐘影音自我介紹,包含申請動機、研究方向
(請寄影片連結至 [email protected])
vii. 學習計畫
viii. 彌封教授推薦函
ix. 相關優良事蹟資料 (專題或論文、競賽、社團幹部、書卷獎…)
四、 審查作業
1. 審查方式:
項目 說明 備註
申請人郵寄資料 請於申請時間將書面文件以掛號寄至本公司,並以電子郵件傳送影音連結。 本公司將通知已收件,缺件者恕不另通知。
第一階段書面審查 申請人須於期間內提供完整文件,否則視同放棄。 本公司將個別通知第一階段合格候選人面試時間及地點。
第二階段面談審查 於指定時間地點參加大師營 (Master Class)和英語面試。 將於面試前安排講座和工作坊。
核定通知 審核通過獎助學生名單後,個別通知獎助生獎學金核發相關事項。 本公司保留不足額錄取之決定權。
2. 第一階段審查標準:
i. 學業成績 50%
ii. 校內外特殊事蹟或優良表現25%
iii. 影音介紹 25%
3. 注意事項:
i. 限定中華民國國籍學生
ii. 受獎生須為全職學生,若有休學、退學等情形將按比例收回獎學金。
iii. ASML將評估學業及培訓表現決定是否核發受獎生第二年獎學金。
iv. 獲獎生須於受獎期間擔任ASML校園大使,支援ASML校園講座及徵才活動。
v. 受獎生須簽署ASML菁英獎學金合約 (pre-offer),時效三年。
vi. 若違反上述事項,ASML將保留權力收回核發獎學金。
五、 本活動如有未盡事宜,主辦單位保留變更及修改之權利
六、 關於ASML
ASML是全球三大半導體設備廠之一,且是晶片微影技術的領導者。全球主要的半導體晶圓廠和晶片製造商都是我們的客戶。ASML的願景是驅動半導體的各種應用來幫助解決人類生活中最嚴峻的挑戰。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提供創新的產品和服務來幫助晶片製造商持續提升晶片價值並降低成本。我們致力於讓晶片的性能更強大、價格更合理,進而促使半導體技術能更廣泛的應用於醫療、能源、通訊和娛樂等相關產品與服務中。
35年來,ASML的成功來自於和客戶及供應商緊密合作所共同創造的領先技術、高效能的流程和優秀的員工。為了吸引國際頂尖人才,ASML致力於提供一個具啟發性的工作環境,讓全球優秀的工程師聚集在此工作、學習和分享。ASML的總部位於荷蘭Veldhoven,在全球16個國家的60個城市設有辦公室,員工超過24,000人,包括台灣員工2,500人。ASML為荷蘭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和美國NASDAQ上市公司。更多關於ASML,請參閱 : www.asml.com
中山大學歷年成績 在 莊逸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北讀
又一讀者好文。
記得當年會考,尖子aim拔尖,中上而有點人生規劃的去恒商、莊啟程,普通人aim原校升中。有一班失手的尖子或僥倖的普通人拿著4A+其實有多一條出路,當時清華北大其實歡迎香港這類中游尖子回國升學。小弟也有考慮過,可惜目光不夠遠,加上始終崇洋,浪費了青春考高考和更多青春去了阿美利堅。
如果小弟當年選擇北上,可能小庄不知道脸书是什么,会在微信朋友圈内跟大家分享呗?
*
升學無疆界
本文是給有志加入金融行業,卻條件有限的香港同學看的,不是為任何留學機構做廣告。
近期看TVB財經台早上有一個環節介紹海外留學,筆者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現在金融圈內學歷趨勢的新環境。
眾所周知那些外資大行每年請人都有target schools,學校都是大家在電視﹑電影聽到的大名,不外乎是美國Ivy Leagues﹑英國Ox-bridge﹑LSE﹑加拿大UT﹑UBC等等。至少香港三大的business schools近年也漸漸淪為第二梯隊。不過由於近年外資的大規模縮減人手,減少招聘,對於有志入行者的學歷要求愈來愈高。
這個消息對於一眾想入行,但成績平平,家庭又未必可以負擔得起海外升學的同學來說,可謂一大打擊。在此筆者想為各位同學提供一些另類選擇。
近年中資大舉進駐中環,普通話已成主流語言,國內大學的地位在香港金融界也有所提升。在筆者讀書的年代,回國內升學基本上是不被看好,而且同輩也會感覺沒有錢途。只是知道國內大學有清華﹑北大﹑复旦﹑交通,如果你知道某同學去廈門大學讀本科,或者你只會覺得他是公開考試下的loser。但是你們又知不知道,2008年在股神巴菲特年度午餐拍賣中,成功以211萬美元創了當時的歷年新高,買下跟股神共進午餐的中國基金經理趙丹陽,他的母校就是廈門大學。
在金融職場,一般來說前台(front office)人員大部份都是外國名校畢業的內地朋友,現在香港金融界主要的最大買方都是來自大陸,所以會跟內地人打交道成了關鍵。可是,香港學生在這方面是處於相對劣勢,原因很簡單,我們先不說背後他們有沒有關係,最重要的是很多香港學生不了解內地文化。從簡單的用詞,比如「靠不靠譜」,到飯桌上的基本禮儀,像坐位次序朝向﹑敬酒等等,有的什至連「王思聰」是誰都不知道,這樣很容易有隔閡,中資的HR會擔心你很難融入,在刷簡歷時也許已經被刷走。
另一方面,就是校友網絡。現在香港的中資老總或外資的大陸MD也許他們的兒女都在國外名校留學,可是他們自己本身大多數是從內地學校畢業,有些國內學校可能對香港人來說聽也沒聽過,可是在各位中資老總或外資的大陸MD來說是他們當年寒窗苦讀,夢寐以求的好學校,比如中國人民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同濟大學﹑廣州中山大學等等,那些學校畢業的學生在他們的心目中,絕對高過非三大。
也許你會說,大陸學生也來香港讀書啦!為什麼我要回大陸讀? 不錯,這就是exposure的分野,本質上的區別:首先大陸學生本身已經在內地土生土長,懂得內地社交文化,比如山東人,他們在飯桌上特別懂得敬酒的禮儀,這些東西在他們父母那一輩已經開始教孩子了,這些東西一個香港學生會嗎? 其實在大陸,最優秀的那一批高考學生可能首選是去美國名校,其次去清北复交,其他會去「211」﹑「985」大學(國內的 band 1大學),然後碩士時再去海外升學,因此有大部份的優秀學生考本科時還是傾向於留在內地讀一流大學。
因此現在中資的招聘中,如果你是一個香港學生但能在國內考上所謂的「211」或「985」對你應聘金融機構時,可以拉升一下「起跑線」,老總們也許覺得你的水準是跟國內一流尖子是一樣的,文化交流也搭得上。跟同類的內地學生相比,也會有面試的機會。如果你獲聘之後,也許就跟老總成了「校友」,進一步提升關係。
筆者所知道,很多中資高管,他們來到香港也是人生地不熟,最能夠凝聚力量,拓展人脈的圈子大多可以從校友開始,慢慢的就會成了一鼓力量,就跟耶魯﹑哈佛﹑牛津﹑劍橋那些校友圈子一樣,也許比他們更牢固,因為大家都是人在異地,反而更願意提拔後輩的校友。
筆者有次親身經歷,在一個會議上見到國泰君安國際的主席兼行政總裁閻峰,在他的名片背面看到他同時是清華大學香港同學會會長。因為筆者也曾經在大學時期去過清華交流,拿過結業證書,閻總聽到後也笑著說「算是校友」。我當然知道這是客套說話,而且我也不會厚顏無恥的自認是清華校友;只是這樣說了,之後的聊天氣氛變得更愉快一些。
說了半天,大家可能好奇國內一流大學容易考嗎? 哈哈! 港澳台聯招考試內容是要比國內高考容易,有簡易版高考之稱,是優惠港澳台學生的!
在此我想勉勵一眾正在努力想踏進金融圈,但是家庭出身和學習成績一般的同學,這個行業從來不缺聰明的人,而且每一輪都會有聰明人被淘汰,可是只有適應力夠強,你才能生存下去,現在中資的掘起是開始另一個新的潮流,希望大家可以把握機會,繼續追夢!